2024年高考语文冲刺押题卷一(新高考九省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报告
命题新方向:现代文阅读I围绕“民族多元格局”选材,根据九省联考题型,以图表形式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现代文Ⅱ贴住2023高考文学短评命题,文言文阅读,关注教考衔接,命题课内课外相结合,语言文字运用按九省联考题型命题,并结合考查逻辑三段论;作文采用近年高频出现的读写结合类作文,关联现代文阅读Ⅱ,贴合高考命题的风向。
命题新情境:命题注重创设个人体验类情境,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创设的情境与考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民族格局似乎总是反映着地理的生态结构,中华民族不是例外。他们所聚居的这片大地是一块从西向东倾侧的斜坡,高度逐级下降。东西落差如此显著的三级梯阶,南北跨度又达三十个纬度,温度和湿度的差距自然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给人文发展以严峻的桎梏和丰润的机会。中华民族就是在这个自然框架里形成的。
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最早的情况是怎样的?在中华大地上已陆续发现了人类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各进化阶段的人体化石,可以建立较完整的序列,说明了中国这片大陆应是人类起源的中心之一。在人类进入文化初期,中华大地上北到黑龙江,西南到云南,东到台湾都已有早期人类在活动,并留下了石器。很难想象在这种原始时代,分居在四面八方的人是同一来源,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长期分隔在各地的人群必须各自发展他们的文化以适应如此不同的自然环境。这些实物证据可以否定有关中华民族起源的一元论和外来说,而肯定多元论和本土说。
即使以上的论断还不够有说服力,考古学上有关新石器时代的丰富资料更有力地表明中华大地上当时已出现地方性的多种文化区。如果我们认为同一民族集团的人大体上总得有一定的文化上的一致性,那么我们可以推定早在公元前六千年前,中华大地上已存在了分别聚居在不同地区的许多集团。新石器时期各地不同的文化区可以作为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起点。
新石器时代中原两河(黄河和长江)流域中下游这个在生态条件上基本一致的地区的考古发现,已可以说明中华民族的先人在文明曙光时期,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两千年之间的三千年中还是分散聚居在各地区,分别创造他们具有特色的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格局中多元的起点。
在这多元格局中,同时也在接触中出现了竞争机制,相互吸收比自己优秀的文化而不失其原有的个性。例如,在黄河中游兴起的仰韶文化,曾一度向西渗入黄河上游的文化区,但当其接触到了比它优秀的黄河下游山东龙山文化,就出现了取代仰韶文化的河南龙山文化。考古学者在龙山文化前加上各个地方的名称表示它们依然是从当地原有文化中生长出来的,实际上说明了当时各族团间文化交流的过程,从多元之上增加了一体的格局。
中国最早的文字史料现在可以确认的是商代的甲骨文,相传由孔子编选的《尚书》还记载一些上古的文件和传说。早年的史书中,把上古史编成三皇五帝的历史系统。这些文字史料已有部分可以和考古资料相印证,使我们对新石器时代末期到铜器时代的历史能有较可靠的知识,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掘的河南登封王城岗夏代遗址一般认为即是夏王朝初的“阳城”遗址,夏代历史已从神话传说的迷雾中得以落实。商代历史有甲骨文为据,周代历史有钟鼎文为据,相应的后世的文字记载都可得而考。夏商周三代正是汉族前身华夏这个民族集团从多元形成一体的历史过程。
河南夏代“阳城”遗址所发现的文物显示了它是继承了新石器时代河南龙山文化发展到了铜器时代。从黄河中下游遗留的文物中也可以看到这些地区都早已发展了农业生产,这和夏禹治水的传说(河南龙山文化的中晚期)可以联系起来,表明了这地区早期居民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们还记得河南的龙山文化正是在仰韶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山东的龙山文化而兴起的。所以可以说华夏文化就是以黄河中下游不同文化的结合而开始的。
(摘编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是理解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是一个统一的共同体的重要观点,他不仅把中国历史概括为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而且把“三个相互”概括为中华民族从“多元”聚为“一体”的内生动力。这是基于中国历史事实和发展逻辑得出的重要观点,是做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南,对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学术理论来源于费孝通先生1988年正式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该理论是费先生关于中华民族起源及结构的整体性理论。林耀华先生评价称,费孝通教授确立了“多元一体”这个核心概念在中华民族构成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为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和文化的总特点提供了一组有力的认知工具和理解全局的钥匙。作为一个关于中华民族结构的学术新体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对中华民族的含义与起源、结构与层次、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民族关系进行了纲要性阐释,这些阐释对理解中华民族何以是一个共同体,“多元”何以凝聚为“一体”这两个命题提供了启示。
(摘编自王延中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经济、文化、心理因素析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大地发现的石器及各进化阶段的人体化石,能够支持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论和本土说。
B. 河南龙山文化是族团间交流的结果,吸收了其他族团的优秀文化又保留了一定的个性。
C. 考古发现,登封王城岗夏代遗址即是夏王朝初的“阳城”遗址,印证了传说中的夏代历史。
D. “多元一体”这一核心概念为认知中华民族和文化的起源、特点等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独特的地理空间结构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成为可能。
B. 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之间的关系相似,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文化之间也出现过竞争和交融。
C. 《尚书》中关于上古史的记载已得到了考古资料的印证,证明了夏商周三代是华夏民族从多元形成一体的历史过程。
D. 文化、经济、情感和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等因素使得中国各民族团结融合成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3. 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一项是( )
A.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龙在东北地区红山文化与东南地区良渚文化均有所见,但造型有所差异。
B. 四川省广汉三星堆出土龙虎尊与湖南安化县出土的虎食人卣在题材和文化内涵上非常相近。
C. 西藏拉萨市温江多吐蕃时期建筑遗址出土的板瓦、琉璃砖等遗物带有明显的唐文化特征。
D. 新疆奇台县唐朝墩古城考古发现城内的佛寺和景教寺院南北并列,还有具有罗马风格的公共浴场。
4. 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张光直“中国相互作用圈”示意图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大文化系统分处各地,有着土著的起源和自己的特色。
B. 各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形成了中华民族格局中多元的起点。
C. 黄河中下游的文化系统之间的相互结合开启了华夏文化。
D. 各文化系统相互影响形成大的相互作用圈,逐渐走向一体。
5. 两则材料都谈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但材料内容侧重点和论证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 C 2. C 3. D 4. B
5. ①侧重点:材料一重在阐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环境因素以及形成过程,材料二则重在论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意义。②论证方法:材料一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如材料一在论证文化的交融时,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进行举例论证;材料二主要使用了引用论证,如材料二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论证中华民族的团结融合。
【解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登封王城岗夏代遗址即是夏王朝初的‘阳城’遗址”错误,原文是“登封王城岗夏代遗址一般认为即是夏王朝初的‘阳城’遗址”,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推论的能力。
C. “《尚书》中关于上古史的记载已得到了考古资料的印证”说法绝对,原文“这些文字史料已有部分可以和考古资料相印证”说的是“部分”;且只有《尚书》中的记载也不能证明夏商周三代是华夏民族从多元形成一体的历史过程。故选C。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
D.“唐朝墩古城”体现的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应是中华各族群内部的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故选D。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以及图文转换的能力。
B.“各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形成了中华民族格局中多元的起点”错误。材料一中说“分别创造他们具有特色的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格局中多元的起点”“当时各族团间文化交流的过程,从多元之上增加了一体的格局”,选项曲解文意。故选B。
【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①侧重点:材料一“……中华民族就是在这个自然框架里形成的”说的是“中华民族多
元一体格局”形成的环境因素,“最早的情况是怎样的?”“新石器时代中原……”“在这多元格局中,同时也在接触中出现了竞争机制”阐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过程;材料二“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则重在论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意义。
②论证方法:材料一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如材料一“在黄河中游兴起的仰韶文化……”“出现了取代仰韶文化的河南龙山文化”在论证文化的交融时,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进行举例论证;材料二主要使用了引用论证,如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论证中华民族的团结融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寻找乌布隆
马良
二舅被有些人视为玉石专家,至少在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里是这样。这些人当中有的投身玉石生意,期望像二舅那样依仗花花绿绿的石头发家,还有人陷入对坚硬自然物的狂热中无法自拔。其实二舅在学历和智力上都不算出众,这个穿粗布唐装,习惯留寸头的小老头儿,只有初中学历。二舅令人佩服的地方,他不像个商人,而是一名玉石爱好者,不仅会向顾客介绍品质与做工,还能准确说出多种岩石的形成年代,甚至矿物组成。
乌布隆玉石店的灵魂,全部集中在一块乌黑色、半张课桌大小的石碑上,它是二舅生命中的幸运石。二舅说,他是在给人垒猪图时发现这块石碑的,翻遍所有石头,也没发现另一半。我仔细数过,石碑上能辨别出的字三十九个,残缺的字二十六个,没人知道石碑上到底说了什么,比如它的第一行“三年甲子酉君子勋绩”,最完整的在最后一行,“竖石讫成表言乌布隆如律斗出”。二舅抱着石碑询遍文物局文化馆,也没人看出究竟,一名老书法家对他说,是一块铭碑,属于隶书,乌布隆像是个名字,有边疆少数民族风格。
我刚上初中那年,文化部门举办临帖展,二舅送上临写的那三十九个字,落款处注明“起壮临乌布隆帖”。作品没有获奖,只在体育馆角落里与其他一百多幅作品一道悬
挂了七天七夜。展览结束,二舅领回作品和入展证书,临帖临得更加勤快,父亲经常让我给二舅送去旧报纸,二舅桌上逐渐多了些研究突厥、党项历史的书,偶尔还会问我,成吉思汗东征,掳掠回来的人,都是些什么人,从沙俄回来的除了土尔扈特,还有没有其他部族。我对超出历史书的部分毫不知晓,不清楚面前这个五大三粗的搬运工从哪里来的精力,白天干活儿,晚上研究历史和书法。
有一回,二舅说:“你相信心灵感应吗?”我不置可否地看着他,见我没有回应,他接着说:“上周一,中午,光线正好,所有玻璃窗上面都有阳光,我正要回家,经过石碑,就这么扭头看了一眼,你猜怎么着,就产生了心灵感应,心跳加速,手捂上去,能感觉到心脏在挠手心,我有点儿晕。我看了看石碑,上面闪着光,一点连着一点,现在想起来,真有种站在酒店大堂水晶灯下往上看的感觉。等我擦完汗,那些亮点就连成了片,闪得我发晕。我索性把石碑运回家,放在书桌上,摸上去,那感觉,耳朵里塞满了敲击石碑的声音,叮叮当当的,就像它听过的声音都传递给了我一样。我挺后悔的,那天中午要不是她们赵总赵总的叫我,或许当时我能听到更多,说不定,嗯……我就能得到乌布隆的信息了。”
二舅不是个会讲故事的人,听完他的故事,我似乎也有了那么一点儿心灵感应,倏地一下明白二舅要去做什么。“你是要去找乌布隆?”我说。二舅看了一眼手机,说:“没错。”
二舅听了那位老书法家的话后,认定乌布隆就是个部落名,至于部落的石碑为何会出现在我们这个地方,猪圈旁边,二舅进行了很多猜想,比如乌布隆被其他部族追杀,残余流落到此,留下这个石碑。再比如,某个朝代,某位君主征伐边地,灭掉乌布隆,将石碑作为战利品运回中原……每到一个地方搬货运货,二舅会见缝插针地用眼睛踅摸着周围有没有黑色石头或是石碑。在发现石碑的村子中,村民们都认识他,因为二舅将村里寻了一遍又一遍,熟悉这里裸露的每一块石头。他还把石碑照片寄给各大文物研究所,并附上一封诚恳求知的信,一段时间以后再打电话询问。种种努力下,二舅让乌布隆谜团更加诱人,在很多人眼里,赵起壮和乌布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孪生名词。
城里找不到乌布隆,二舅便开始想办法走出去,有一段时间,大概两个星期,也许是十天,我给二舅送报纸都没有见到他,也不知道从哪儿拉来的活儿,还要跟车往外跑。我发现二舅写字桌对面墙上挂着的那幅拓本也被摘走了,猜想二舅随身带着,方便路上练字。
二舅把自己视为乌布隆的发现者,弄清楚乌布隆的基因组成是他的使命,像每一块
石头身上的天然纹理那样理所当然。我能想象得到,二舅晚上独自面对石碑,把手放在黑黢黢的石碑表面时,他有多渴望再一次经历心灵感应,倾听石碑的诉说。
为了寻找乌布隆,二舅去过很多地方。如果不是二舅妈催促,二舅在外漂泊的时间会更长——二舅和他那辆皮卡车不时出现在朋友圈中,他真的在向西,再向南行进,他在最干旱的沙地上吃到了血红色的西瓜,多次与密林中沧桑斑驳的古塔合照,还在神秘的悬棺下仰望。
这一次,皮卡车载着二舅一路北上,车辙沿着黄色大地往前,车身发出咣当咣当的声响,不停地抱怨着难堪的路面。透过后视镜,车身后面飞扬起的尘土,如一群挥之不去的蝗虫,又像舞者挥起的黄色缎带,一股硝烟味道透过车窗缝隙传遍全车。偶尔从车旁缓慢移动而过的圆形高山,一眼望不到顶。等到天亮,二舅才发现那些圆形高山是一座座酣睡着的活火山。
有了灯光,路变得明朗起来,二舅的心情得以放松,背部倚靠在座椅上,甚至想停下车,在路边支起椅子喝上一杯。不过这个念头只是一闪,便被更加遥远的东西吸引——在头顶上方,他看见一条星河,无论人类怎样发挥才智,都无法用灯光复制的星河,哪怕把无数顶王冠上的玉石摘下来,都别想做到。二舅踩下刹车,顾不得熄火,来到后座,将石碑翻转过来,发现石面上的亮点比以前更加清晰。
二舅妈说,二舅的电话是凌晨一点把她吵醒的。二舅语气热烈,像是在战场播报战况:“我们都没错,乌布隆在北边,也在南边,东边西边都有,但它不在我们周围,在上边,它就是星空。”
(本文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玉石收集者甚多,然而有些动机不纯,并不具备专业素养,二舅的生意成功得益于他出众的知识储备和修养。
B.文中说很多人眼里“赵起壮和乌布隆”是“孪生名词”,说明他们不太理解二舅的狂热行为,隐含着嘲讽和讥笑。
C.文中对“心灵感应”的描述,充满了神秘色彩,展现了二舅对石碑研究的独特认识,体现他追寻真相的强烈欲望。
D.二舅从玉石店抽身,踏上“寻找乌布隆”的旅程,并在旅程中发现奇特的景观,获得了一次心灵升华的机会。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人名还是地名还是别的什么,“乌布隆”都具有某种神奇的召唤力,对读者来说,阅读成了一个解谜过程,充满趣味和期待。
B.作为叙事人的“我”,承担了重要的叙事功能,“我”是观察者和见证者,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C.文中“难堪的路面”段的环境描写,用了比喻手法,既表明旅途的艰难,又和下文发现星河的欢愉形成鲜明的反差。
D.文章结尾进行了浪漫主义式的收束,星星和石头的重叠,使得小说在整体风格上多了一层理想主义的色彩。
8.“乌布隆”在小说中呈现出不同层面的意蕴。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9.读书小组就本文要在班级读书分享会上做鉴赏发言,甲组发言的关键词是“未知·生命·星空”,乙组发言的关键词是“现实·魔幻”。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拟写出你的发言要点。(6分)
6.B(并无嘲讽和讥笑,“赵起壮和乌布隆”是“孪生名词”强调二舅的入迷和投入。)
7.B(“我”没有“深化小说的主题”的作用,也没有“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8.①“乌布隆”是二舅玉石店的名称,也是二舅的幸运石。②对“乌布隆”的痴迷包含着二舅对自然的崇拜和对历史的追溯。③寻找“乌布隆”象征着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和精神世界的追求。(答出①②给2分,答出③给2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9.甲组答案示例:
①未知: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对使命的执着和热情,让生活多一种可能,让生命多一份精彩。②生命:二舅的生命因寻找的艰难过程,而获得了人生的巨大幸福感、满足感。
③星空:诗意的星光,是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慰藉,造化的神奇瑰丽(包括乌布隆)成为超越世俗生活的重要寄托。(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皆可给分。)
乙组答案示例:
①现实:作品中的现实来自真实的生活,如二舅的店铺、日常生活细节,周围人的评价,“我”的看法,营造了一种真实具体的生活空间和社会环境。
②魔幻:文中“乌布隆”石碑的出现及残缺特点,“心灵感应”的描述段落,文末的“星空”情节等都具有似真似幻的特点,给文章一种神秘魔幻的效果。
③现实是魔幻的渊薮,魔幻是现实的变形,在现实中创造魔幻,在魔幻中寻找现实。二
舅在平淡的现实中去寻找一种诗意的存在,以一种执着的态度探寻“乌布隆”的真相,直抵世相人心。(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皆可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贞观十四年,太宗谓房玄龄曰:“朕每观前代史书,彰善痒恶,足为将来规诫。不知自古当代国史,何因不令帝王亲见之 ”对曰:“国史既善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止应畏有忤旨,故不得见也。”太宗曰:“朕意殊不同古人。卿可撰录进来。”玄龄等遂删略国史为编年体,撰高祖、太宗实录各二十卷,表上之。太宗见六月四日事,语多微文,乃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真书其事。”侍中魏征奏曰:“臣闻人主位居尊极,无所忌惮。惟有国史,用为惩恶劝善,书不以实,后嗣何观 陛下今遣史官正其辞,雅合至公之道。”(吴兢《贞观政要·卷六》)
材料二:
余读《唐史》至太宗六月四日事,为之喟然太息。嗟乎!以太宗之英武好名,而卒定计于秦府群小,惜哉!太宗首倡非常之谋以哉定海宇,则高祖之有天下,诚太宗之功也。虽然,立子以长不以功,高祖之欲传位于太宗,固义有不可;而太宗之屡辞不受者,岂亦有见于此乎 由是而观,则太宗之心,固已灼知大义之所在矣。其后卒至喋血禁门、贻讥万世而不顾者,亦由房、杜二人陷之而然耳。岂独房、杜哉 当是时,太宗既诛巢隐,一二近臣惟劝其释甲以就刑,可也;若高祖念其事非得已而原之,然后辅之以图后功,亦可也;竟乃释此不为。而尉迟敬德者,乃摞甲持矛直至上前,借曰恐其惊动上意,亦何事于矛甲哉 敬德此举直恐高祖之怒心一发,且将不利于太宗,故特假此以迫胁之。使高祖不幸如其所料,则敬德之矛宁无所施乎 秦府群小之不忠于所事,乃至此也。噫!此辈未足深恨;太宗为一代贤君,亦从之而不疑,何其悲哉!(戴良《论唐太宗六月四日事》)
【注】①六月四日事,即玄武门之变,指唐太宗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兄弟,终被高祖李渊立为皇太子。②巢隐,指隐匿的敌人。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史官执笔A何B烦C有隐D宜E即F改削G浮词H直I书其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指隐蔽、含蓄,与《陈情表》“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中的“微”词义不相同。
B.正,指使端正,“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指“使活着”,两者用法相同。
C.非常,文中指不同寻常,与现代所说的“非常时期”中的“非常”含义一样。
D.上,与“借曰恐其惊动上意”中的“上”一样特指君主、帝王,文中指李世民。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身为帝王却不能查看当朝国史,结果这些国史不能起到规劝警戒自己的作用,令李世民感到十分遗憾。
B.李世民认为通过政变诛杀兄弟,和周公东征诛杀管叔、蔡叔和季友用毒药杀死叔牙两件事一样,利于国家稳定。
C.材料二记载了玄武门之变中高祖、太宗、秦府群小等历史人物的种种表现,戴良对他们抱以惋惜之感。
D.在戴良看来,李世民平定天下,心中持有家国大义,多次辞任太子,他是一位英武且珍惜名誉的人。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惟有国史,用为惩恶劝善,书不以实,后嗣何观
(2)立子以长不以功,高祖之欲传位于太宗,固义有不可。
14.戴良称李世民的部下为“小人”,原因有哪些 (3分)
10.(3分)ADH(评分参考: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四处及以上不给分。)
11.(3分)D(上指唐高祖李渊)
12.(3分)C(玄武门之变中的高祖仅出现在戴良的假设中,并没有实录其事迹,且戴良对高祖无惋惜之情)
13.(8分)(1)(4分)只有国史,用处是惩处恶人褒扬善人,不按实际情况记载,那么让后人看什么呢?(“用”,“书不以实”倒装句式,“后嗣”,“何观”,每译对一处给1分。)
(2)(4分)立太子是按照年长不按照功绩(的原则),高祖想传位给太宗,本来按照
道义就是不可以的。(“以”“长”“固”“义”,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3分)(1)部下定计发动政变,让李世民陷于不义之中;(2)部下政变之后胁迫高祖,不忠于所事。(评分参考: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对房玄龄说::“我每看前朝的史书,惩恶扬善,足以规劝警戒后人。但我不知道,自古以来当朝的国史,为什么不让帝王亲自看到呢?”房玄龄回答说:“国史既然善恶必到。”太宗说:“我的想法不同于古人。你们把撰写抄录好的国史送过来吧。于是,房玄論等人就把国史加以删减整理,成为按照年月顺序记事的编年体,撰写成高祖和太宗的《实录》各二十卷,上表呈献。太宗看到六月四日所记玄武门之变说得很含蓄,就对房玄龄说:“从前,周公东征诛杀管叔、蔡叔,从而使周室得以安定。季友用毒药杀死叔牙,而使鲁国得以安宁。我的所作所为,和古人的道理相同,都是为了安定社稷,以利万民。史官执笔,何须隐晦?你们应当立即改删虚饰之词,把这件事的原委写清楚。”事后,侍中魏徵上奏说:“我听说,君主身居至尊之位,无所顾忌惧怕。只有国史,用处是惩处恶人褒扬善人,不按实际情况记载,那么让后代人看什么呢?陛下如今叫史言修正那些话,很符合公正的道理。
材料二:
我读《唐史》,读到太宗六月四日事,为之长叹一声。唉!凭借唐太宗英俊勇武、爱好名誉(的特点),却最终被秦府一众小人算计定策,可惜啊!唐太宗首先倡议非同寻常的计谋来平定天下,那么(说明)高祖拥有天下,确实是太宗的功绩。虽然如此,但立太子要按照年长不按照功绩(来实施),高祖想传位给太宗,按照道义本来就是不可以的;而且太宗多次推辞不接受任太子,怎么可以从那些历史记载中看到?由是观之,那么太宗的想法,本来已经明白了解(谁可以担任太子的)大义所在。后来最终(发生)宫门喋血、招致天下万世讥责也不顾虑的事情,也是靠房、杜两人设计陷害导致的。何止房、杜两人呢?在那时,太宗已经杀了隐匿的敌人,对数量不多的近臣,只劝告他们放下兵器受刑就可以了;如果高祖想到这件事不得已而原谅他,这样以后辅佐他来谋取以后的功绩,也是可以的。竟然放下不做。尉迟敬德这个人,才堆放好盔甲手持长矛,就径直到高祖面前,借口说恐怕惊动高祖的内心,这跟堆放好盔甲手持长矛有什么关系呢?尉迟敬德这一行动只是担心高祖突发怒气,就会对太宗不利,所以借此胁迫他。假
如高祖对这种情况不幸偶然像尉迟敬德所料的那样发怒,那么尉迟敬德的长矛难道不会针对高祖吗?秦府一众小人对所办理的事,居然(卑劣)到这种程度。唉!这批人不值得深深仇视;太宗作为一代贤君,也跟着这批人(发动政变)却不怀疑,多么伤心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摊破浣溪沙
李璟
菡萏①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②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③远,小楼吹彻④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忆余杭·长忆孤山
潘阆⑤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轻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注]①菡萏:荷花。②韶光:美好的时光。③鸡塞:即鸡鹿塞(又作鸡禄山)。泛指边塞。④彻:把所有曲子吹过一遍。⑤潘阆(?~1009)宋初著名文人。曾居住杭州。
15.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词“销”“残”写出了荷花荷叶的特点,营造了一种凄清冷寂的环境氛围,奠定了伤感的情感基调。
B.李词中“倚栏杆”通过细节刻画展现人物内心,写出了人物的孤独寂寞,同时与词中的“吹彻”相呼应。
C.潘词以孤山为圆心,以西湖为圆周,构成一幅由圆心向四周流动、扩散的图画,展示了环境的清静、幽美。
D.两首词中的荷花意象处于不同季节,各具特点,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16.两首词都出现了“梦”字,分析两首词中“梦”所蕴含的不同情感。(6分)
15.D(“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述错误,应该都是情景交融的手法。)
16.(1)从李词的内容来看,写的是闺怨,梦中所蕴含的内容应该是抒情主人公梦中到边塞去看望征战的丈夫(或者梦中出现往昔生活中与丈夫相会相聚)的场景(2分),表达抒情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1分)
(2)从潘词的内容来看,写的是对杭州孤山的回忆,梦中所蕴含的内容应该是抒情主人公对孤山景色以及杭州生活经历的回忆等(2分),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昔日杭州生活的深深怀念与当下生活的厌倦之情。(1分)
(侧重从梦的内容来分析梦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分析2分,情感1分。言之有理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红楼梦》中的谚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化用了《阿房宫赋》的“ , ”。
(2)李白托月寄情,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写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可随君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 ”
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3)古人写诗文时常常使用借代手法,使所写内容生动形象,增添作品的感染力。如
“ , ”。
17.(1)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2)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3)示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6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第三句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生物钟”长什么样?很多人会说它应该是一种没有实体的生理状态而已—— A 。
①最近,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有形”生物钟的存在。②他们发现大脑的视交叉上核神经元长有“天线”样的初级纤毛,③每24小时伸缩一次,如同生物钟的指针。④科研人员还发现纤毛是调控节律的重要细胞器。⑤如果没有纤毛这个结构,⑥大脑视交叉上核区域约2万个神经元就不能实现同频共振,⑦这样,身体就无法抵御外界节律的干扰,⑧进而引发睡眠障碍、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⑨这一发现为节律紊乱所致疾病的治疗提
供了原理遵循,⑩为节律调控新药的研发开辟了新的路径。
在找到有形生物钟的同时,跟生物钟有关的谣言却还在蛊惑着人心。比如说“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肝脏开始大量排毒,所以11点前要睡觉”。但只要仔细想想, B 。假如人体真有那么多毒要排,应当是代谢越快排毒越多。事实上,当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时,整个代谢都平缓了下来,为何在谣言中睡觉时肝脏等器官的排毒却加强了呢?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A______ B______
19.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20.“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肝脏开始大量排毒,所以11点前要睡觉”是谣言。文本得出这一结论的过程符合三段论这一推理形式。请根据示例写出得到结论的推理过程。(2分)
示例:
大前提:只有出使狗国,才会从狗门入:
小前提:晏子出使的不是狗国:
结论:晏子不会从狗门进:
大前提:______ 小前提:______
结论:睡眠状态时人体不会多排毒。
18.(4分)A:真相可并非如此(2分)B:就会发现它的破绽(2分)
19.(6分)语句③“每24小时伸缩一次”改为“这些纤毛每24小时伸缩一次”。语句⑧“引发……”改为“引发……的问题”。语句⑨“提供了原理遵循”改为“提供了遵循的原理”。
20.(2分)大前提:人体代谢越快排毒越多。
小前提: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时代谢平缓了下来(不会变快)。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春风呼哧呼哧的!着大鞑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甲)人们(乙)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21.下列句子中的“开化”与文中加点的“开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我国是四千年来的古国,开化得最早,一切礼教文物,都超越乎泰西诸邦。
B.他紧按着肚子,不想气随着汗一开化,血随着气一流通,行动了行动,肚子疼倒好了些。
C.张大今年五十岁,庄稼行里也不差,就是思想不开化,人叫他“枣木脑疙瘩”。
D.政府一面用兵力以扫除国内障碍,一面宣传主义,以开化全国人心,进而促进国家统一。
22.若将“呼哧呼哧”一词引入第二段文字的画线句子,放在甲、乙哪个位置更合适?简述理由。(5分)
21.(3分)B(文中和B项都是“融解”的意思。A项是指“人类文化发展,由原始状态进入有文化的状态”。C项是指“思想开通,不顽固不守旧”。D项是指“开导教化”)
22.(5分)放在甲处更合适。(1分)根据语境,将“呼哧呼哧”一词放在人们之前作定语,能够传神地展现出人们在经过了“背”“绕”“上”“爬”等一系列动作之后气喘吁吁的样子,(2分)符合整体文风,更具形象之美。(1分)若将“呼哧呼哧”放在乙处作状语,虽符合语法规范,但和上下文语境内容的契合度不紧密,内容表达上也缺乏美感。(1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正如《寻找乌布隆》一文的二舅一样,我们在生命中也会遇到未知,无论生命怎么发展,但最终的结局我们是无法预料的。我们的生活可能交织着无数的艰辛和劫难,也可能融汇着无数的欢乐和幸福,然而却毫无例外地都潜伏着、存在着无穷无尽的未知数。
但正是有了这些未知数,我们才能不停地渴望和不断地追求,去渴望最完美的生活形式,去追求最圆满的生命结局。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材料揭示我们的生命中充满未知数,正是这些未知数给我们的生命众多意义:期待、追求、渴望、美好、不懈……对于未知,我们要坦然面对,积极拥抱,迎接未知就是迎接无限美好的生命。
【参考立意】
开启未知旅程,遇见更好自己
未知使生命更精彩
乾坤未定,你我皆无限
未知,所以砥砺前行
探未知前途,搏更美明天
探索未知,领悟人生
未知的前方,未来的芬芳
徜徉未知之海,寻觅人生意义
因为未知,所以奋斗2024年高考语文冲刺押题卷一(新高考九省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报告
命题新方向:现代文阅读I围绕“民族多元格局”选材,根据九省联考题型,以图表形式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现代文Ⅱ贴住2023高考文学短评命题,文言文阅读,关注教考衔接,命题课内课外相结合,语言文字运用按九省联考题型命题,并结合考查逻辑三段论;作文采用近年高频出现的读写结合类作文,关联现代文阅读Ⅱ,贴合高考命题的风向。
命题新情境:命题注重创设个人体验类情境,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创设的情境与考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民族格局似乎总是反映着地理的生态结构,中华民族不是例外。他们所聚居的这片大地是一块从西向东倾侧的斜坡,高度逐级下降。东西落差如此显著的三级梯阶,南北跨度又达三十个纬度,温度和湿度的差距自然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给人文发展以严峻的桎梏和丰润的机会。中华民族就是在这个自然框架里形成的。
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最早的情况是怎样的?在中华大地上已陆续发现了人类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各进化阶段的人体化石,可以建立较完整的序列,说明了中国这片大陆应是人类起源的中心之一。在人类进入文化初期,中华大地上北到黑龙江,西南到云南,东到台湾都已有早期人类在活动,并留下了石器。很难想象在这种原始时代,分居在四面八方的人是同一来源,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长期分隔在各地的人群必须各自发展他们的文化以适应如此不同的自然环境。这些实物证据可以否定有关中华民族起源的一元论和外来说,而肯定多元论和本土说。
即使以上的论断还不够有说服力,考古学上有关新石器时代的丰富资料更有力地表明中华大地上当时已出现地方性的多种文化区。如果我们认为同一民族集团的人大体上总得有一定的文化上的一致性,那么我们可以推定早在公元前六千年前,中华大地上已存在了分别聚居在不同地区的许多集团。新石器时期各地不同的文化区可以作为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起点。
新石器时代中原两河(黄河和长江)流域中下游这个在生态条件上基本一致的地区的考古发现,已可以说明中华民族的先人在文明曙光时期,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两千年之间的三千年中还是分散聚居在各地区,分别创造他们具有特色的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格局中多元的起点。
在这多元格局中,同时也在接触中出现了竞争机制,相互吸收比自己优秀的文化而不失其原有的个性。例如,在黄河中游兴起的仰韶文化,曾一度向西渗入黄河上游的文化区,但当其接触到了比它优秀的黄河下游山东龙山文化,就出现了取代仰韶文化的河南龙山文化。考古学者在龙山文化前加上各个地方的名称表示它们依然是从当地原有文化中生长出来的,实际上说明了当时各族团间文化交流的过程,从多元之上增加了一体的格局。
中国最早的文字史料现在可以确认的是商代的甲骨文,相传由孔子编选的《尚书》还记载一些上古的文件和传说。早年的史书中,把上古史编成三皇五帝的历史系统。这些文字史料已有部分可以和考古资料相印证,使我们对新石器时代末期到铜器时代的历史能有较可靠的知识,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掘的河南登封王城岗夏代遗址一般认为即是夏王朝初的“阳城”遗址,夏代历史已从神话传说的迷雾中得以落实。商代历史有甲骨文为据,周代历史有钟鼎文为据,相应的后世的文字记载都可得而考。夏商周三代正是汉族前身华夏这个民族集团从多元形成一体的历史过程。
河南夏代“阳城”遗址所发现的文物显示了它是继承了新石器时代河南龙山文化发展到了铜器时代。从黄河中下游遗留的文物中也可以看到这些地区都早已发展了农业生产,这和夏禹治水的传说(河南龙山文化的中晚期)可以联系起来,表明了这地区早期居民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们还记得河南的龙山文化正是在仰韶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山东的龙山文化而兴起的。所以可以说华夏文化就是以黄河中下游不同文化的结合而开始的。
(摘编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是理解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是一个统一的共同体的重要观点,他不仅把中国历史概括为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而且把“三个相互”概括为中华民族从“多元”聚为“一体”的内生动力。这是基于中国历史事实和发展逻辑得出的重要观点,是做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南,对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学术理论来源于费孝通先生1988年正式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该理论是费先生关于中华民族起源及结构的整体性理论。林耀华先生评价称,费孝通教授确立了“多元一体”这个核心概念在中华民族构成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为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和文化的总特点提供了一组有力的认知工具和理解全局的钥匙。作为一个关于中华民族结构的学术新体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对中华民族的含义与起源、结构与层次、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民族关系进行了纲要性阐释,这些阐释对理解中华民族何以是一个共同体,“多元”何以凝聚为“一体”这两个命题提供了启示。
(摘编自王延中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经济、文化、心理因素析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大地发现的石器及各进化阶段的人体化石,能够支持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论和本土说。
B. 河南龙山文化是族团间交流的结果,吸收了其他族团的优秀文化又保留了一定的个性。
C. 考古发现,登封王城岗夏代遗址即是夏王朝初的“阳城”遗址,印证了传说中的夏代历史。
D. “多元一体”这一核心概念为认知中华民族和文化的起源、特点等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独特的地理空间结构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成为可能。
B. 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之间的关系相似,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文化之间也出现过竞争和交融。
C. 《尚书》中关于上古史的记载已得到了考古资料的印证,证明了夏商周三代是华夏民族从多元形成一体的历史过程。
D. 文化、经济、情感和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等因素使得中国各民族团结融合成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3. 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一项是( )
A.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龙在东北地区红山文化与东南地区良渚文化均有所见,但造型有所差异。
B. 四川省广汉三星堆出土龙虎尊与湖南安化县出土的虎食人卣在题材和文化内涵上非常相近。
C. 西藏拉萨市温江多吐蕃时期建筑遗址出土的板瓦、琉璃砖等遗物带有明显的唐文化特征。
D. 新疆奇台县唐朝墩古城考古发现城内的佛寺和景教寺院南北并列,还有具有罗马风格的公共浴场。
4. 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张光直“中国相互作用圈”示意图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大文化系统分处各地,有着土著的起源和自己的特色。
B. 各文化系统之间的交流形成了中华民族格局中多元的起点。
C. 黄河中下游的文化系统之间的相互结合开启了华夏文化。
D. 各文化系统相互影响形成大的相互作用圈,逐渐走向一体。
5. 两则材料都谈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但材料内容侧重点和论证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寻找乌布隆
马良
二舅被有些人视为玉石专家,至少在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里是这样。这些人当中有的投身玉石生意,期望像二舅那样依仗花花绿绿的石头发家,还有人陷入对坚硬自然物的狂热中无法自拔。其实二舅在学历和智力上都不算出众,这个穿粗布唐装,习惯留寸头的小老头儿,只有初中学历。二舅令人佩服的地方,他不像个商人,而是一名玉石爱好者,不仅会向顾客介绍品质与做工,还能准确说出多种岩石的形成年代,甚至矿物组成。
乌布隆玉石店的灵魂,全部集中在一块乌黑色、半张课桌大小的石碑上,它是二舅生命中的幸运石。二舅说,他是在给人垒猪图时发现这块石碑的,翻遍所有石头,也没发现另一半。我仔细数过,石碑上能辨别出的字三十九个,残缺的字二十六个,没人知道石碑上到底说了什么,比如它的第一行“三年甲子酉君子勋绩”,最完整的在最后一行,“竖石讫成表言乌布隆如律斗出”。二舅抱着石碑询遍文物局文化馆,也没人看出究竟,一名老书法家对他说,是一块铭碑,属于隶书,乌布隆像是个名字,有边疆少数民族风格。
我刚上初中那年,文化部门举办临帖展,二舅送上临写的那三十九个字,落款处注明“起壮临乌布隆帖”。作品没有获奖,只在体育馆角落里与其他一百多幅作品一道悬挂了七天七夜。展览结束,二舅领回作品和入展证书,临帖临得更加勤快,父亲经常让我给二舅送去旧报纸,二舅桌上逐渐多了些研究突厥、党项历史的书,偶尔还会问我,成吉思汗东征,掳掠回来的人,都是些什么人,从沙俄回来的除了土尔扈特,还有没有其他部族。我对超出历史书的部分毫不知晓,不清楚面前这个五大三粗的搬运工从哪里来的精力,白天干活儿,晚上研究历史和书法。
有一回,二舅说:“你相信心灵感应吗?”我不置可否地看着他,见我没有回应,他接着说:“上周一,中午,光线正好,所有玻璃窗上面都有阳光,我正要回家,经过石碑,就这么扭头看了一眼,你猜怎么着,就产生了心灵感应,心跳加速,手捂上去,能感觉到心脏在挠手心,我有点儿晕。我看了看石碑,上面闪着光,一点连着一点,现在想起来,真有种站在酒店大堂水晶灯下往上看的感觉。等我擦完汗,那些亮点就连成了片,闪得我发晕。我索性把石碑运回家,放在书桌上,摸上去,那感觉,耳朵里塞满了敲击石碑的声音,叮叮当当的,就像它听过的声音都传递给了我一样。我挺后悔的,那天中午要不是她们赵总赵总的叫我,或许当时我能听到更多,说不定,嗯……我就能得到乌布隆的信息了。”
二舅不是个会讲故事的人,听完他的故事,我似乎也有了那么一点儿心灵感应,倏地一下明白二舅要去做什么。“你是要去找乌布隆?”我说。二舅看了一眼手机,说:“没错。”
二舅听了那位老书法家的话后,认定乌布隆就是个部落名,至于部落的石碑为何会出现在我们这个地方,猪圈旁边,二舅进行了很多猜想,比如乌布隆被其他部族追杀,残余流落到此,留下这个石碑。再比如,某个朝代,某位君主征伐边地,灭掉乌布隆,将石碑作为战利品运回中原……每到一个地方搬货运货,二舅会见缝插针地用眼睛踅摸着周围有没有黑色石头或是石碑。在发现石碑的村子中,村民们都认识他,因为二舅将村里寻了一遍又一遍,熟悉这里裸露的每一块石头。他还把石碑照片寄给各大文物研究所,并附上一封诚恳求知的信,一段时间以后再打电话询问。种种努力下,二舅让乌布隆谜团更加诱人,在很多人眼里,赵起壮和乌布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孪生名词。
城里找不到乌布隆,二舅便开始想办法走出去,有一段时间,大概两个星期,也许是十天,我给二舅送报纸都没有见到他,也不知道从哪儿拉来的活儿,还要跟车往外跑。我发现二舅写字桌对面墙上挂着的那幅拓本也被摘走了,猜想二舅随身带着,方便路上练字。
二舅把自己视为乌布隆的发现者,弄清楚乌布隆的基因组成是他的使命,像每一块石头身上的天然纹理那样理所当然。我能想象得到,二舅晚上独自面对石碑,把手放在黑黢黢的石碑表面时,他有多渴望再一次经历心灵感应,倾听石碑的诉说。
为了寻找乌布隆,二舅去过很多地方。如果不是二舅妈催促,二舅在外漂泊的时间会更长——二舅和他那辆皮卡车不时出现在朋友圈中,他真的在向西,再向南行进,他在最干旱的沙地上吃到了血红色的西瓜,多次与密林中沧桑斑驳的古塔合照,还在神秘
的悬棺下仰望。
这一次,皮卡车载着二舅一路北上,车辙沿着黄色大地往前,车身发出咣当咣当的声响,不停地抱怨着难堪的路面。透过后视镜,车身后面飞扬起的尘土,如一群挥之不去的蝗虫,又像舞者挥起的黄色缎带,一股硝烟味道透过车窗缝隙传遍全车。偶尔从车旁缓慢移动而过的圆形高山,一眼望不到顶。等到天亮,二舅才发现那些圆形高山是一座座酣睡着的活火山。
有了灯光,路变得明朗起来,二舅的心情得以放松,背部倚靠在座椅上,甚至想停下车,在路边支起椅子喝上一杯。不过这个念头只是一闪,便被更加遥远的东西吸引——在头顶上方,他看见一条星河,无论人类怎样发挥才智,都无法用灯光复制的星河,哪怕把无数顶王冠上的玉石摘下来,都别想做到。二舅踩下刹车,顾不得熄火,来到后座,将石碑翻转过来,发现石面上的亮点比以前更加清晰。
二舅妈说,二舅的电话是凌晨一点把她吵醒的。二舅语气热烈,像是在战场播报战况:“我们都没错,乌布隆在北边,也在南边,东边西边都有,但它不在我们周围,在上边,它就是星空。”
(本文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玉石收集者甚多,然而有些动机不纯,并不具备专业素养,二舅的生意成功得益于他出众的知识储备和修养。
B.文中说很多人眼里“赵起壮和乌布隆”是“孪生名词”,说明他们不太理解二舅的狂热行为,隐含着嘲讽和讥笑。
C.文中对“心灵感应”的描述,充满了神秘色彩,展现了二舅对石碑研究的独特认识,体现他追寻真相的强烈欲望。
D.二舅从玉石店抽身,踏上“寻找乌布隆”的旅程,并在旅程中发现奇特的景观,获得了一次心灵升华的机会。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人名还是地名还是别的什么,“乌布隆”都具有某种神奇的召唤力,对读者来说,阅读成了一个解谜过程,充满趣味和期待。
B.作为叙事人的“我”,承担了重要的叙事功能,“我”是观察者和见证者,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C.文中“难堪的路面”段的环境描写,用了比喻手法,既表明旅途的艰难,又和下文发
现星河的欢愉形成鲜明的反差。
D.文章结尾进行了浪漫主义式的收束,星星和石头的重叠,使得小说在整体风格上多了一层理想主义的色彩。
8.“乌布隆”在小说中呈现出不同层面的意蕴。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9.读书小组就本文要在班级读书分享会上做鉴赏发言,甲组发言的关键词是“未知·生命·星空”,乙组发言的关键词是“现实·魔幻”。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拟写出你的发言要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贞观十四年,太宗谓房玄龄曰:“朕每观前代史书,彰善痒恶,足为将来规诫。不知自古当代国史,何因不令帝王亲见之 ”对曰:“国史既善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止应畏有忤旨,故不得见也。”太宗曰:“朕意殊不同古人。卿可撰录进来。”玄龄等遂删略国史为编年体,撰高祖、太宗实录各二十卷,表上之。太宗见六月四日事,语多微文,乃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真书其事。”侍中魏征奏曰:“臣闻人主位居尊极,无所忌惮。惟有国史,用为惩恶劝善,书不以实,后嗣何观 陛下今遣史官正其辞,雅合至公之道。”(吴兢《贞观政要·卷六》)
材料二:
余读《唐史》至太宗六月四日事,为之喟然太息。嗟乎!以太宗之英武好名,而卒定计于秦府群小,惜哉!太宗首倡非常之谋以哉定海宇,则高祖之有天下,诚太宗之功也。虽然,立子以长不以功,高祖之欲传位于太宗,固义有不可;而太宗之屡辞不受者,岂亦有见于此乎 由是而观,则太宗之心,固已灼知大义之所在矣。其后卒至喋血禁门、贻讥万世而不顾者,亦由房、杜二人陷之而然耳。岂独房、杜哉 当是时,太宗既诛巢隐,一二近臣惟劝其释甲以就刑,可也;若高祖念其事非得已而原之,然后辅之以图后功,亦可也;竟乃释此不为。而尉迟敬德者,乃摞甲持矛直至上前,借曰恐其惊动上意,
亦何事于矛甲哉 敬德此举直恐高祖之怒心一发,且将不利于太宗,故特假此以迫胁之。使高祖不幸如其所料,则敬德之矛宁无所施乎 秦府群小之不忠于所事,乃至此也。噫!此辈未足深恨;太宗为一代贤君,亦从之而不疑,何其悲哉!(戴良《论唐太宗六月四日事》)
【注】①六月四日事,即玄武门之变,指唐太宗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兄弟,终被高祖李渊立为皇太子。②巢隐,指隐匿的敌人。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史官执笔A何B烦C有隐D宜E即F改削G浮词H直I书其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指隐蔽、含蓄,与《陈情表》“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中的“微”词义不相同。
B.正,指使端正,“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指“使活着”,两者用法相同。
C.非常,文中指不同寻常,与现代所说的“非常时期”中的“非常”含义一样。
D.上,与“借曰恐其惊动上意”中的“上”一样特指君主、帝王,文中指李世民。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身为帝王却不能查看当朝国史,结果这些国史不能起到规劝警戒自己的作用,令李世民感到十分遗憾。
B.李世民认为通过政变诛杀兄弟,和周公东征诛杀管叔、蔡叔和季友用毒药杀死叔牙两件事一样,利于国家稳定。
C.材料二记载了玄武门之变中高祖、太宗、秦府群小等历史人物的种种表现,戴良对他们抱以惋惜之感。
D.在戴良看来,李世民平定天下,心中持有家国大义,多次辞任太子,他是一位英武且珍惜名誉的人。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惟有国史,用为惩恶劝善,书不以实,后嗣何观
(2)立子以长不以功,高祖之欲传位于太宗,固义有不可。
14.戴良称李世民的部下为“小人”,原因有哪些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摊破浣溪沙
李璟
菡萏①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②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③远,小楼吹彻④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忆余杭·长忆孤山
潘阆⑤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轻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注]①菡萏:荷花。②韶光:美好的时光。③鸡塞:即鸡鹿塞(又作鸡禄山)。泛指边塞。④彻:把所有曲子吹过一遍。⑤潘阆(?~1009)宋初著名文人。曾居住杭州。
15.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词“销”“残”写出了荷花荷叶的特点,营造了一种凄清冷寂的环境氛围,奠定了伤感的情感基调。
B.李词中“倚栏杆”通过细节刻画展现人物内心,写出了人物的孤独寂寞,同时与词中的“吹彻”相呼应。
C.潘词以孤山为圆心,以西湖为圆周,构成一幅由圆心向四周流动、扩散的图画,展示了环境的清静、幽美。
D.两首词中的荷花意象处于不同季节,各具特点,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16.两首词都出现了“梦”字,分析两首词中“梦”所蕴含的不同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红楼梦》中的谚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化用了《阿房宫赋》的“ , ”。
(2)李白托月寄情,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写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可随君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 ”
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3)古人写诗文时常常使用借代手法,使所写内容生动形象,增添作品的感染力。如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生物钟”长什么样?很多人会说它应该是一种没有实体的生理状态而已—— A 。
①最近,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有形”生物钟的存在。②他们发现大脑的视交叉上核神经元长有“天线”样的初级纤毛,③每24小时伸缩一次,如同生物钟的指针。④科研人员还发现纤毛是调控节律的重要细胞器。⑤如果没有纤毛这个结构,⑥大脑视交叉上核区域约2万个神经元就不能实现同频共振,⑦这样,身体就无法抵御外界节律的干扰,⑧进而引发睡眠障碍、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⑨这一发现为节律紊乱所致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原理遵循,⑩为节律调控新药的研发开辟了新的路径。
在找到有形生物钟的同时,跟生物钟有关的谣言却还在蛊惑着人心。比如说“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肝脏开始大量排毒,所以11点前要睡觉”。但只要仔细想想, B 。假如人体真有那么多毒要排,应当是代谢越快排毒越多。事实上,当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时,整个代谢都平缓了下来,为何在谣言中睡觉时肝脏等器官的排毒却加强了呢?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A______ B______
19.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20.“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肝脏开始大量排毒,所以11点前要睡觉”是谣言。文本得出这一结论的过程符合三段论这一推理形式。请根据示例写出得到结论的推理过程。(2分)
示例:
大前提:只有出使狗国,才会从狗门入:
小前提:晏子出使的不是狗国:
结论:晏子不会从狗门进:
大前提:______ 小前提:______
结论:睡眠状态时人体不会多排毒。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春风呼哧呼哧的!着大鞑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甲)人们(乙)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21.下列句子中的“开化”与文中加点的“开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我国是四千年来的古国,开化得最早,一切礼教文物,都超越乎泰西诸邦。
B.他紧按着肚子,不想气随着汗一开化,血随着气一流通,行动了行动,肚子疼倒好了些。
C.张大今年五十岁,庄稼行里也不差,就是思想不开化,人叫他“枣木脑疙瘩”。
D.政府一面用兵力以扫除国内障碍,一面宣传主义,以开化全国人心,进而促进国家统一。
22.若将“呼哧呼哧”一词引入第二段文字的画线句子,放在甲、乙哪个位置更合适?简述理由。(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正如《寻找乌布隆》一文的二舅一样,我们在生命中也会遇到未知,无论生命怎么发展,但最终的结局我们是无法预料的。我们的生活可能交织着无数的艰辛和劫难,也可能融汇着无数的欢乐和幸福,然而却毫无例外地都潜伏着、存在着无穷无尽的未知数。
但正是有了这些未知数,我们才能不停地渴望和不断地追求,去渴望最完美的生活形式,去追求最圆满的生命结局。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