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冲刺押题卷三(新高考Ⅱ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语文冲刺押题卷三(新高考Ⅱ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6 19:56:55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冲刺押题卷三(新高考Ⅱ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报告
  命题新方向:现代文阅读I围绕“人与自然”选材,根据九省联考题型,以图表形式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现代文Ⅱ和文言文阅读,关注教考衔接,命题课内课外相结合,语言文字运用按九省联考题型命题,作文采用近年高频出现的教考衔接式命题,材料来源于教材,贴合高考命题的风向。
 命题新情境:命题注重创设个人体验类情境,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创设的情境与考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然之天”视角下的天人关系属于宇宙论范畴,主要探讨人与自然如何相处,是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来源,无论是老子所言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还是孔子所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或是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是指人与天地万物是相互联系的、始于同一宇宙本源的有机整体,倡导顺应自然、清静无为、人合于天的“天人合一”,而且这些保护自然的理念在传统社会也都得到了实践。我国早在尧舜时代就设有管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的环保机构及管制机构“虞”,商周时期出现的“网开一面”“里革断罟”的著名典故就是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雏形。孟子与梁惠王论政时就明确提出了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理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秦代
还颁布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田律》。
要回答中国传统社会为什么会产生如此超前的“天人合一”绿色环保思想,还需要还原到历史的客观情境中寻找答案。《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古代的圣人正是在观察天地之道的基础上发现、总结、掌握自然时令的变化规律,所以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天文历法在中国古代格外先进,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就发现了大量天文现象的记载。而且,当下仍广泛使用的二十四节气也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因此,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不仅对应着当代的绿色发展观,还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必然选择,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体现了“天人合一”所蕴含的系统性思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更是从“天人合一”的自然宇宙层面与社会伦理交往层面衍化而来的具体指向。作为“自然之天”,“天人合一”的要求就是走绿色持续可协调的发展道路,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义理之天”,“天人合一”又演变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伦理要求,体现在国际关系上就明确为了中国的外交方针,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都是对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延续、继承及发展。
(摘自徐佳佳《天人合一》)
材料二:
在原始状态下,人类生活在自然状态之中,从自然中获取必需的生活资料,人与自然生存与共。人与自然之间的这一关系,被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彻底打破。在资本的驱使下,人类开始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是妄图征服自然。人类对自然秉性的判断一度是错误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启蒙时期以来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最大误判,人类绝不会无条件地成为自然的主人,自然也绝不会像羔羊那样“温驯”地可以任尔欺凌,人类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恩格斯早就警告过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出于自身的短期需要,无理无序无度地掠夺自然,将自己视为至上的主人,任意地宰制自然,“人为自然界立法”。自然界被当作一个巨大的“能量库”,用以满足人类的一切需要。其实,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自然不管多么博大,总是有边有界;自然资源不管多么丰富,总是有始有终。经济理性对自然界的僭越,违背了自然本身的进化逻辑,影响到了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必将走向反
面,反过来危及人类的生存。
人不是站在自然之外的主人,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中华文明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强调人类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人绝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相反,人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自然对于人类具有先在性、优先性。没有人类,地球还是地球;没有地球,人类何处安身立命?人来自大自然,“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因此,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摘自陈曙光《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材料三:
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摘自习近平《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社会中“虞”这一机构的设立,与“里革断罟”等典故的出现,表明中华民族保护自然的意识古已有之。
B.超前的绿色环保思想催生出了先进的、与农业相关的天文历法,其中的一些在今天仍被广泛地使用,如“二十四节气”。
C.材料二认为,人是自然之内的人,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是对人类文明的高度负责。
D.绿色发展观是对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对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经济理性主义进行反思。
2.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2段观点的一项是( )
A.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B.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万物生。(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C.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
D.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的第一段中列举了老子、孔子、庄子的言论后采用了演绎论证的方法得出了“人与万物是相互联系的”的结论。
B.材料二第一段,采用了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手法来论证人与自然的关系。
C.材料一整体上使用了层进式的论证结构,这和材料二中两段材料形成的对比式论证结构不同。
D.材料一中“自然之天”和材料二中“能量库”这两个词都使用双引号来起着标示特殊含义的作用,体现了论证语言的准确性。
4.以下对两幅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图1历史时期大熊猫分布的变化
1.全新世中期大熊猫最大分布范围;2.清代初期(17世纪末以前)大熊猫的主要分布范围;
3.20世纪初期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
A.图1显示,从全新世中期到20世纪初期,大熊猫的分布区域呈现出碎片化趋势。
B.图1显示,历史上大熊猫分布面积不断减小,反映出生态环境恶化,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保护思想实际意义不大。
C.图2显示,从2003年到2013年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不断增加,说明我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和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D.图2显示,从2003年到2013年,野外来源的圈养大熊猫基本没有增长,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顺应自然的生态保护理念。
5.三则材料都提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三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1.B 2.C 3.B 4.B 5.材料一侧重从传统文化角度,挖掘“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原因、演变历程及当代价值。材料二侧重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材料三侧重从政治方针角度,宏观把握建设美丽中国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催生出了先进的、与农业相关的天文历法,其中的一些在今天仍被广泛地使用,如‘二十四节气’”错误。由材料一第2段可知,“‘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是典型的农业社会”,既是“中国传统社会会产生如此超前的‘天人合一’绿色环保思想”的原因,也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天文历法在中国古代格外先进”的原因,“当下仍广泛使用的二十四节气也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后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的能力。由材料二第2段“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中华文明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强调人类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因此,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可知,材料二第2段是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A.是郭橐驼的管理经验。乍看,好像树种下去以后,听之任之,不加管理。事实上,郭橐驼的“勿动勿虑”,移栽时的“若子”,种完后的“若弃”,正是最善的管理,强调的是“顺木之天”的道理,给树自我生长的自由,不切合材料二第2段的观点。B.意思是说,天地不会说话,但不影响四季运行,也不影响百物生长。 比喻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各有其自身的规律,它们各自按照其自身规律去发展。这是在写自然万物的生长状态,与材料二第2段观点不一致。C.意思是说天下万物能一同发育而不相互危害,各种行为准则能同时进行而不相互矛盾。强调的是我们要以和而不同的眼光来看待差异性,尊重多样性,说明的是人和自然如何和谐相处,最适合做论据支撑材料二第2段观点。D.意思是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
权的和平美好。强调“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是告诫统治者,人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不可将自己视为至上的主人,并未直接说明材料二第2段观点。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A.“采用了演绎论证的方法”错误。用的是归纳论证。B.正确。C.“对比式论证结构”错误。材料二中两段材料用的是并列式论证结构。D.“都使用双引号来起着标示特殊含义的作用”错误。“自然之天”使用双引号起突出强调作用。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B.“反映出生态环境恶化,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保护思想实际意义不大”错误。由“这些保护自然的理念在传统社会也都得到了实践”“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不仅对应着当代的绿色发展观,还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必然选择,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可知,历史上大熊猫分布面积不断减小与生态环境恶化有关,但不能因此否认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保护思想的实际意义。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主要引用《老子》第二十五章,《论语·阳货》《庄子·齐物论》《孟子·梁惠王上》《周易》里的语句及我国早在尧舜时代就设有管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的环保机构及管制机构“虞”,商周时期出现的“网开一面”“里革断罟”的著名典故,以及秦代还颁布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田律》的内容,来说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不仅对应着当代的绿色发展观,还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必然选择,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结论,这是从传统文化角度,挖掘“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原因、演变历程及当代价值。
材料二,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论述,如“人与自然之间的这一关系,被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彻底打破。在资本的驱使下,人类开始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是妄图征服自然。人类对自然秉性的判断一度是错误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启蒙时期以来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最大误判,人类绝不会无条件地成为自然的主人,自然也绝不会像羔羊那样‘温驯’地可以任尔欺凌,人类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这些内容是侧重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材料三,内容摘自习近平《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可知是侧重从政治方针角度来讲人与自然的关系,“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应该如何去做,从宏观角度,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方向与措施。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老 锁 匠
曹杰
①琴江边上的水寨镇,是一个风光秀美的客家古镇。镇上有一条老街,斑驳的青石板沿着街道铺开,被时光和步履打磨得干净而潮润。不过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这条老街了,更不用说老街深处这么一户锁匠铺了。
②自从低焊钩锁、弹子锁普及后,老锁铺变得越来越冷清。虽然没有客人,老锁匠每天早上还是会准时打开铺子,在门口池上一壶茶,用算盘珠子一样的手指握着那把祖辈传下的壶,安静地品着祖辈传下来的味道。③三月的一个早晨,老锁匠照例在门口喝茶。这时,悲口来了个年轻人,路过锁匠铺时停了下来。看着锁匠铺头上面挂着的老招牌,上而写着“制锁”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年轻人马上兴奋了起来。
④“大爷,您也喜欢收藏古锁 ”年轻人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⑤老人放下手中的老烟袋,抬头看了一眼年轻人说:“我是做锁的。”年轻人一听,兴奋了起来,“我去参观一下您的锁铺,行吗 ”
⑥老人的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坐在那里没有说话。
⑦“不瞒您老人家,我喜欢收藏古锁,今天能与您认识也是缘分……”
⑧禁不住年轻人一番软磨硬泡,老人站起身来,带着他走进了尘封已久的锁铺。
⑨只见老旧的房子里摆了六七个铜炉子,虽然炉灰早已冷却,但是那些炉壁、钳子、锉子都擦得干干净净。黑色的墙壁上挂着各式的锁,有圆形锁,半圆锁,长方锁,还有八角形白铜雕花锁,谐音是“福禄”的葫芦锁。每把锁都是件工艺品,展示出老人精湛的制锁技艺,看得年轻人目不暇接,连连竖起大拇指。老人的眼里闪过一丝亮光,正要向来者介绍古锁制作工艺的时候,年轻人突然来了灵感。
⑩“这些锁都是锁上的吧 我应该不用钥匙就能都解开。”年轻人轻轻地说,但显然他是很相信自己的解锁功夫的。
老人只是淡淡一笑,说:“我做锁一辈子,从来没做过不用钥匙就能解开的锁。”
“那我们就打个赌,要是我今天能解开,您就把这些锁送给我,要是解不开,我就
拜您为师。”
老锁匠正愁没有人延续这门技艺,今天一个好徒弟就这样送上门来了,年轻人的话正中他的下怀。
“好吧,那你就试试看吧。”
年轻人解开包袱,从一个小套子里面取出一支笔一样的东西伸进锁孔,那笔滴滴地响了好一会儿,年轻人时而咬牙,时而皱眉,但古锁仍然未开。老锁匠脸上闪过一丝微笑。
“啪!”老锁匠那心爱的鎏金鱼形锁居然真的被打开了。紧接着,墙上的锁一把、两把…全被解开了。年轻人也不客气,解开一把就扔进包里,不一会儿解开的古锁就快要装满年轻人的行囊。
老锁匠的眉头像巷口的榕树根一样,紧紧地绞在了一起。
愿赌服输,老人低下了头,自言自语地说;“都带走吧,都带走吧,一个也不要留…”
年轻人更显得有些轻慢了,笑着背起行囊就要走。突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年轻人的电话那边传来嘈杂的警车声。原来县城一户人家发生了煤气泄漏,直接破门可能会导致爆炸,因此需要他帮忙开锁。年轻人一听是急事,就连忙往外走。
老锁匠拦住年轻人,说他在县城有亲成,想搭他的顺风车去。看着失落的老锁匠,年轻人有些内疚,也就没有推辞,与老人一起上了停在巷子口的车。在车上老锁匠才知道,原来年轻人是以开锁为职业的新客家人,技术在城里数一数二。老人的心稍微宽慰了一点。
(21)事故发生在一处老居民区里,穿过楼道就能闻到刺鼻的煤气味,发生煤气泄漏的房间门口气味更是刺鼻,仿佛随时都会爆炸一样。年轻人紧张地拿出开锁工具,生怕擦出一点儿火花。他把耳朵贴在锁边,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掉在地上,可弹子锁就像被焊住了一样,纹丝不动……时间-分一秒过去,煤气味越来越浓,年轻人的手抖得越来越厉害,已经完全没有了在老人锁铺时的沉稳,可锁依旧纹丝不动。从眼神中能看得出,他是要放弃了。
(22)“让我来试试吧。”老锁匠淡淡地说。
(23)年轻人虽然有些怀疑,但他仍然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样,从门锁边移开。只见老锁匠蹲下身,屏住呼吸,从腰上悬挂的钥匙串儿里拿出一根钢丝,轻轻地探到锁孔里。他眼睛注视着锁孔,轻轻地拨弄着钢丝,时间和空气像凝固了一样,让所有人都感到
很压抑……时间又过去了一会儿,刺鼻的煤气味已经让人呼吸都有些困难了。
(24)“嗒”,一声清脆的声音,锁开了!
(25)年轻人怔怔地站在那里。老锁匠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微笑着说:“这是我开的第一把锁。”
(26)那以后,人们发现水寨古街的锁匠铺多了一个年轻人。而没过多久,市面上多了一种新锁,锁型古雅大气,锁芯时尚精密。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有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客家古镇“土著”老锁匠,一个是喜欢收藏古锁的城里新客家年轻人,二人本无交集,因锁结缘。
B.第⑨段“老人的眼里闪过一丝亮光”,“一丝亮光”颇有韵味,既有锁匠对自己制锁技艺的自豪,也有对传统古锁工艺的骄傲。
C.文章写锁匠铺苍劲有力的题字,实则为老锁匠人物形象的虚写映衬,同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下文年轻人的一系列行动。
D.危急情况下老锁匠用古老的工具打开了新式锁具,让年轻人佩服,故事背后,寓意着科技与手工、传统与新潮的相互对抗与冲击。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开篇,作者运用了一些极富特点的语词,如“斑驳”“祖辈传下来的”“尘封已久”等,给人扑面而来的历史沧桑感。
B.“眉头像巷口的榕树根一样,紧紧地绞在了一起”,巧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锁匠对年轻人“不客气”行为的反感。
C.年轻人在锁匠铺里解开了墙上的所有锁,而事故现场的关键时刻却“掉链子”,前后两次开锁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深思。
D.小说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但简单的故事中含转折。年轻人接到求助电话及老锁匠冷静打开门锁,均为故事的重要转折。
8.小说第①段、⑩段、(25)段三次写老锁匠的“笑”,请简要说明“笑”的不同含义及多次出现的作用。(4分)
9.李斌在《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中谈到,“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请结合本文,谈谈老锁匠身上工匠精
神的丰富内涵。(6分)
6.D(“寓意着科技与手工、传统与新潮的相互对抗与冲击"错误。从文章的主旨看,蕴含的是科技与手工、传统与新潮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7.B(“老锁匠对年轻人'不客气’行为的反感”错误。这里写出了老锁匠对古锁即将被带走的不舍,痛心但愿赌服输的矛盾纠结心理。)
8.①第一次笑:老锁匠对年轻人能成功打开锁具的怀疑及对自我技术的自信。②)第二次笑:老锁匠对年轻人没有打开自己所制锁具的得意与骄傲。③第三次笑:老锁匠对自己成功打开第一把锁,化险为夷的如释重负以及在年轻人面前扳回一城的自豪与愉悦。
作用:多次写老锁匠的笑使情节跌宕,前后呼应;也凸显了老锁匠技艺精湛等的人物形象。(每点1分,作用1分
①高超精湛的制锁技艺。在年轻人参观的过程中,“每把锁都像个工艺品”,看得年轻人目不暇接,连连竖起大拇指,这体现了老锁匠心思巧妙、技术一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②“择一事,终一生”的职业坚守。在古锁逐渐没落的情形下,老锁匠仍每天准时打开铺子,坚守在锁匠铺,爱护锁具,制锁的工具干干净净。这体现了老锁匠对本职工作发自肺腑的热爱、忠于职业、专心如一的工匠精神。③守信磊落的职业道德。在年轻人解开锁具后,老锁匠虽不舍但也遵从愿赌服输的规则,让年轻人把锁带走;结尾"这是我开的第一把锁”等。这些体现了老锁匠坚守着作为锁匠的道德底线,体现着光明磊落的工匠精神。(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贡问孔子曰:“今之人臣孰为贤 ”孔子曰:“吾未识也,往者,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贤者也。”子贡曰:“然则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 ”子曰:“赐,汝徒知其一,不知其二。汝闻进贤为贤耶 用力为贤耶 ”子贡曰:“进贤贤哉。”子曰:“然。吾闻鲍叔达管仲,子皮达子产,未闻二子之达贤己之才者也。”
(节选自《孔子家语·卷三》)
材料二: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材料三: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天、泰颠于置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子墨子言曰: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倘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节选自《墨子·尚贤上》)
10.材料三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断句,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写出需断处的字母。(3分)故古者A圣王之为B政C列德D而尚贤E虽在农与工F肆之人G有能H则举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徒,指“只”“仅仅”,与《师说》中“郯子之徒”的“徒”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B.恶,意为“讨厌、憎恨”,与成语“深恶痛绝”“恶衣恶食”中“恶”词义相同。
C.就列,指“担任职务”,与《论语·季氏》中“陈力就列”的“就列”意义相同。
D.章,同“彰”,彰显,与《四子侍坐》中“端章甫”的“章”意义和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家语·卷三》中孔子没有直接回答子贡的问题却巧妙地让子贡得到了答案。
B.《孟子·告子上》中孟子用对“鱼”和“熊掌”的选择为喻,引出对人生选择的论述。
C.墨子认为把爵位、俸禄等授予贤人,是因为贤人的才德,更希望贤人做事成功。
D.墨子列举“尧举舜”“禹举益”等古人的事例告诉我们,要让贤人有机会建功立业。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未识也。往者,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贤者也。(4分)
(2)倘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4分)
14.三则材料都围绕“贤者”进行阐述,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10.(3分)CEG(“所以古代圣王处理政事,按德行排列位次而且崇尚贤能的人,即使是农田和工坊中的人,只要有能力就提拔他。”)
11.(3分)B(“恶衣恶食”中的“恶”意思是“粗劣的”。)
12.(3分)C(文中“非为贤赐也”,是说“并不是因为贤人的才德而赐予。”)
13.(8分)(1)(4分)我不知道,过去,齐国有鲍叔,郑国有子皮,他俩都是贤人。
评分建议:“识(知道)”“往(过去)”“判断句”及语意通顺各1分。
(2)(4分)倘若想要效法遵循尧、舜、禹、汤的方法,将不可不尊崇贤能的人。
评分建议:“祖述(效法遵循)”“道(方法)” “尚(尊崇)”及语意通顺各1分。
14.(3分)①孔子认为“贤者”能推荐比自己贤能的人;②孟子认为“贤者”能舍生取义;③墨子认为“贤者”应该得到尊崇。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子贡问孔子说:“如今的臣子中谁是贤人?”孔子说:“我不知道,从前,齐国有鲍叔,郑国有子皮,他俩是贤人。”子贡说:“那么齐国管仲就不算贤人,郑国子产就不算贤人吗?”孔子说:“赐啊,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听说是引荐贤人的为贤呢,还是出力的为贤呢 ”子贡说:“能举荐贤人的人贤能。”孔子说:“对。我听说鲍叔牙使管仲显达,子皮使子产显达,却没有听说管仲和子产让比他们更贤能的人显达。”
材料二: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
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材料三:
所以古代圣王处理政事,按德行排列位次而且崇尚贤能的人,即使是农田和工坊中的人,只要有能力就提拔他。给予他很高的爵位,给予他很多的俸禄,任用他来做事情,给他决断的权力。就是说:如果爵位不高,那么百姓就不敬重他;如果俸禄不多,那么百姓就不会信任他;如果在施行政令时没有决断权,那么百姓就不会畏惧他。把这三种东西授予贤能的人,并不是因为他有才德而赏赐他,而是希望他做事能成功。所以在那个时候,按德行来排列位次,按官级担任职务,按照功劳来决定赏赐,衡量功绩而分发俸禄。因此,官员并不会永远富贵,百姓也不会一直贫贱。有能力就提拔他,没有能力就罢免他。出以公心,抛开私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古时候尧在服泽的北边提拔了舜,把政事交给他,天下太平;大禹在阴方之中提拔了伯益,把政事交给他,九州统一;商汤在厨房里提拔了伊尹,把政事交给他,他的治国谋略得以施行;周文王在渔猎者中提拔了闳天和泰颠,把政事交给他们,西方的人臣服。所以在那个时候,即使是有优厚俸禄和尊贵地位的大臣,也没有不谨慎警惕施政的;即使是农田与工坊中的人,也没有不竞相劝勉而崇尚德行的。所以,贤士是用来担任宰相的属官的。因此得到了士的辅佐,谋划国事就不会陷入困境,身体就不会劳累。功成名就,美善彰显而丑恶杜绝,这是得到了贤士的缘故啊。所以墨子说:得志,贤士不可不选用;不得志,贤士不可不选用。倘若想要效法遵循尧、舜、禹、汤的方法,将不可不尊崇贤能的人。尊崇贤者,是政治的根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法惠寺横翠阁(节选)
苏轼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悲秋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岁月流逝,归期渺无,作者用春比秋悲的说法,将思乡愁绪展现得更为浓烈。
B. 三四句紧承思乡之情,怀念过往,回忆起在家乡泛舟平湖、观览群山的情景。
C. 由“平湖”思及“濯锦”、由“横翠”忆及“峨眉”,联想自然,对仗工整,圆转流动
D. 诗中暗用了李煜“雕栏玉砌应犹在”和“独自莫凭栏”等词句,反其意而用之。
16. 最后四句,诗人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诗人的情感由悲叹转为旷达、洒脱。②“百年”两句感慨人事代谢、岁月沧桑变迁。诗人由百年兴废推知“草莽”与“池台”的转化。③“游人”两句,诗人自信多年后一定会有人因寻诗人的游踪而到吴山来。
【解析】
【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B.“回忆起在家乡泛舟平湖、观览群山的情景”理解错误。三四句是虚实结合,“平湖”“横翠”为眼前所见,是实写;“濯锦”“峨眉”,为家乡之景,为虚写。故选B。
【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诗句意为“百年兴废,转眼即过,更使我无限伤悲。我知道,这华美的楼台,也很快会成为荒草”,“百年兴废”感慨人事代谢、岁月沧桑变迁;料想将来这里的池台会变为草莽。许多现在很美好的东西,终有一天会由盛转衰,不再美好。表达出作者对岁月沧桑变迁的悲叹;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两句意思是,可是,那时定然有游人寻觅我的游踪,在这吴山横翠之处,留连忘返,观望徘徊。诗人自信多年后一定会有人因寻诗人的游踪而到吴山来。到此,诗人的情感由悲叹转为旷达、洒脱。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以“月”为核心营造出空灵曼妙的意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寄寓了离人情怀和月洒江林的寥落。
(2)《小窗幽记》中说:“大豪杰,舍己为人,小丈夫,因人利己。”这个道理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来表达,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文人墨客也留下大量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表达各自的情怀,如李白的“____________”,陶渊明的“____________”。
【答案】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会须一饮三百杯(两人对酌山花开) 引壶觞以自酌(造饮辄尽)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你是否有过风雪之夜匆匆赶路的经历?或者,你是否曾经独自行走在异乡的星空下?夜色茫茫,山路迢迢,看不见一个人影,只有天上的星斗伴着你默默前行……就在你十分疲惫、孤独,甚至有些 ① 的时候,偶尔抬起头来望向远处,忽然,远方的山脚下,闪烁出一豆微弱的灯火,哪怕看上去是那么遥远,但它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明亮和温暖。它让你 ② ,奋然前行,同时也给你带来许多的遐想——那也许是正在燃着的温暖的灶火吧?哦,有小小的山塆、小小的村落,橘黄色的灯火里,或许还会有一位慈祥的母亲,正在揭开热气腾腾的盖帘,饭菜香扑鼻而来……或者是有一个小小的读书郎,正俯身在小小的饭桌上做功课?哦,也许还会是小小的姐弟兄妹几个,正支着双手捧着小脸,在听妈妈或外婆讲故事吧?
遥望着闪烁在远山脚下那一豆橘黄色的灯火,你可能会 ③ 地沉浸在这样一种温柔的感情里,把茫茫夜色和弥漫的风雪抛在脑后,踩在脚下,振作起来继续前行……啊,毕竟,毕竟是灯火在前啊!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下列句子中的“过”与文中加点的“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
B. 我问了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想打听打听。
C. 这时,我习惯地转过头去,看看后边阵地。
D. 他那时住在景云里,离我的寓所不过四五家门面。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灯火在前啊!”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18. ①心灰意冷 ②心驰神往 ③情不自禁 19. B
20. ①原句将“啊”字放在句首,有利于抒发行人夜间见到灯火时惊异、赞叹的心情;
②原句“毕竟”的连用及“是”都能有力地强调灯火在前对行人继续前行起到的激励作用。
【解析】
【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与语境“疲惫、孤独”相适,且程度更深,可用“心灰意冷”。“心灰意冷”,灰心丧气,意志消沉;形容失望已极,失去了进取之心。
第②空,语境强调“一豆微弱的灯火”可以让独行在异乡的行人感受温暖并心生向往,可用“心驰神往”。“心驰神往”,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
第③空,语境指遥望一豆橘黄色的灯火,行人可能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可用“情不自禁”。“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同词异境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文中加点的“过”,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
A.“过门”组合在一起表示女子出嫁到男家;
B.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
C.用在动词后,表示调转方向;
D.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作答此种题型,首先需要比较原句与改句的不同,然后从修辞、句式等角度分析。
原句把叹词“啊”字放在句首,直接抒情,把行人夜间见到灯火时惊异、赞叹的心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毕竟,毕竟是灯火在前啊”,两个“毕竟”的连用以及“是”,强调灯火在前对行人继续前行起到的激励作用。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要防沙治沙,就应该多植树”“将沙漠变为森林”……近年来,社会上持类似观点的人有不少,但这里面存在着一个认识误区,那就是“树治沙”“沙变土”并不是绝对的正确命题。沙漠的成因决定了什么样的沙漠能治、需要治;至于怎么治, A 。
①和在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作用下形成的荒漠化土地不同,天然的沙漠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地质环境长期演变的结果,②造成沙漠环境中植被低矮稀疏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缺水引起的。③沙漠地区不缺土壤,风沙土本身就是一种土壤类型。
④我国干旱区大面积地分布着沙漠和戈壁,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仅靠天然降水无法支撑大量树木生长。⑤大面积或高密度种树会降低地下水,耗光土壤水分,导致沙漠生态系统崩溃。
科学研究早已证明, B ,才有可能治理和需要治理,治理方式也并不局限于种树,应该乔灌草结合。荒漠化治理应该“以水定绿”,即 C 。而对于天然的沙漠戈壁,保持其原始状态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让在其中生存的动植物不被打扰,才是最好的选择。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2. 文中第二自然段有三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答案】21. A.应遵循科学规律;B.受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荒漠化土地;
C.恢复的植被不能超出水资源承载力。
22. ②造成沙漠环境中植被低矮稀疏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缺水;
④我国干旱区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
⑤大面积或高密度种树会降低地下水位。
【解析】
【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根据“沙漠的成因决定了什么样的沙漠能治、需要治;至于怎么治”可知,此处应表达治沙应当遵循科学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故此处可填“应遵循科学规律”。
B.根据“才有可能治理和需要治理”可知,自然形成的沙漠是不需要治理的,而那些因
人类活动而形成的沙漠才可能需要治理,故此处可填“受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荒漠化土地”。
C.根据“荒漠化治理应该“以水定绿”,即”可知,在治理荒漠化的土地时要依据当地水源的多少来合理恢复植被的多少,故此处可填“恢复的植被不能超出水资源承载力”。
【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句式杂糅,“主要原因是”与“由……引起的”两个句子杂糅在一起,一般删“引起的”。
④语序不当,“大面积”不能作状语修饰“分布着”,它是“沙漠和戈壁”的定语,应将其移到“沙漠和戈壁”的前面,并将“地”改为“的”。
⑤搭配不当,“降低”与“地下水”搭配不当,应将“地下水”改为“地下水位”。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姚鼐乘风雪登泰山之巅,为了“正赤如丹,下有红光”的日出之景;地质考察队向罗布泊行进,被“一轮血红的落日”的辉煌震撼;《日出日落》中的“高个子”既在小镇欣赏日出日落,也踏上了追寻海边日出的旅程。
有人喜欢追寻远方壮丽的日出日落,有人流连身边寻常的日出日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本题为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列举了三个事例:姚鼐登泰山赏日出,地质考察队在罗布泊赏日落,“高个子”既在小镇欣赏日出日落,也追寻海边的日出。第二部分是一个概括性的结论“有人喜欢追寻远方壮丽的日出日落,有人流连身边寻常的日出日落”。
由此,我们可以根据材料确定“远方壮丽的日出日落”和“身边寻常的日出日落”的内涵。“远方壮丽的日出日落”可以是现实中的远方壮丽的风景,也可以以此暗喻远大宏
伟的理想。“身边寻常的日出日落”可以是实指身边寻常的风景,也可以以此暗喻近处可及的目标。从“壮丽”和“寻常”入手,要明确辉煌壮丽是美,寻常之美同样也是美。壮美值得追寻仰视,寻常之美于我们的生活亦值得珍视。从“远方”和“身边”入手,要明确美不仅“远在天边”,而且“近在眼前”。我们要有发现身边之美的智慧,亦要有追寻远方之美的勇气。这是新时代青年应该具备的健康理性的审美观。
同时,既然“远方壮丽的日出日落”与“身边寻常的日出日落”可以喻指“远大宏伟的理想”和“近处可及的目标”。考生若从这一角度成文,则应考虑二者的关系,可以作出取舍,也可以建立思辨关系,并结合青年人的自身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比如,可以结合当下较为热门的现实的柴米油盐与追寻诗与远方这一话题进行论述,说明我们既要脚踏实地,过好当下柴米油盐的生活,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近处可及的目标,也不能做井底之蛙,而要怀抱远大志向,并为之不懈努力。
立意:
1.远寻山河壮,逐梦越千里。
2.近处有花香,惜取寻常美。
3.远方壮丽确可追,身边寻常亦可赏。
4.日出日落寻常景,或远或近皆足珍。
5.怜取眼前小目标,心持远方待时飞。
6.为识远方乾坤大,暂取近处草木青。
例文:
心怀梦想,奋力前行
生命中,有人喜欢追寻远方壮丽的日出日落,向往梦想中的诗与远方;有人流连身边寻常的日出日落,享受着现实的柴米油盐。而我们的生命,也是由梦想与现实构成的。于梦想中,我们能够汲取到激励现实的力量;于现实中,我们亦能够通过步步前行实现梦想。惟有心怀梦想之期盼,肩负现实之责任,才能于生命中行稳致远。
生活不止眼前的风景,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所以我们要心怀梦想,感受生命之美丽。梦想不是虚无飘渺、毫无意义,它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未来前行的激励。司马迁若没有梦想,又怎能忍受身陷囹圄的现实之辱,发愤著书而就《史记》;曹雪芹若没有梦想,又怎能忍受现实之饥寒,呕心沥血而就《红楼梦》;一代代革命志士若没有梦想,又怎能忍受战争的残酷、岁月的艰辛,开辟中国之新生道路。梦想,是漫漫黑
夜中的一点亮光,它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方向,让人于现实的磨难中体味到生命的美好,获得奋进的力量。
但不能珍惜近处的风景,诗与远方永远遥不可及,所以我们要把握现实,承担生命之责任。梦想虽美好,但若脱离现实的努力,一切只是空想。只有准确认清现实、勇于承担责任,一步步脚踏实地,才能到达星辰之高度。“Fast”天眼望远镜之父南仁东,用双脚走遍山村泥土为望远镜选址,用日复一日的潜心钻研造就望远镜的诞生。这样伟大创新成果的背后是他一步一步的脚踏实地,他对现实的付出最终成就了他的梦想、国家的愿望。现实或许没有梦想中的绚烂美丽,但它是通往梦想的唯一途径,如同英雄志士们不断付出汗水与热血才造就新中国的诞生,一代代科学家夜以继日的钻研与奋斗才造就中国不断的科技创新,我们惟有勇敢地担起责任、在现实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才能走进梦想深处。
没有梦想的希望与激励,我们难以在现实奋斗中明确方向、获取力量;没有现实的付出与前行,我们难以最终走上梦想之巅。梦想是对现实的指引与激励,现实是对梦想的实践与实现。在新时代的中国,我们更要把握好现实与梦想的关系,作为新青年一代,心怀民族梦想、坚定个人信仰,以脚踏实地、进取付出的努力铸就新征程上的圆梦之路。低头是现实的责任,用以承担;抬头是美好的未来,追梦前行。
梦想因现实的努力而赋予价值,现实因梦想的激励而拥有希望。无论是过往还是当下,无论是国家还是民族,惟有心怀梦想与希望,于现实中承担责任、勇于前行,才能铸就更加美好的未来。2024年高考语文冲刺押题卷三(新高考Ⅱ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报告
  命题新方向:现代文阅读I围绕“人与自然”选材,根据九省联考题型,以图表形式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现代文Ⅱ和文言文阅读,关注教考衔接,命题课内课外相结合,语言文字运用按九省联考题型命题,作文采用近年高频出现的教考衔接式命题,材料来源于教材,贴合高考命题的风向。
 命题新情境:命题注重创设个人体验类情境,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创设的情境与考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然之天”视角下的天人关系属于宇宙论范畴,主要探讨人与自然如何相处,是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来源,无论是老子所言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还是孔子所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或是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是指人与天地万物是相互联系的、始于同一宇宙本源的有机整体,倡导顺应自然、清静无为、人合于天的“天人合一”,而且这些保护自然的理念在传统社会也都得到了实践。我国早在尧舜时代就设有管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的环保机构及管制机构“虞”,商周时期出现的“网开一面”“里革断罟”的著名典故就是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雏形。孟子与梁惠王论政时就明确提出了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理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秦代
还颁布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田律》。
要回答中国传统社会为什么会产生如此超前的“天人合一”绿色环保思想,还需要还原到历史的客观情境中寻找答案。《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古代的圣人正是在观察天地之道的基础上发现、总结、掌握自然时令的变化规律,所以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天文历法在中国古代格外先进,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就发现了大量天文现象的记载。而且,当下仍广泛使用的二十四节气也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因此,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不仅对应着当代的绿色发展观,还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必然选择,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体现了“天人合一”所蕴含的系统性思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更是从“天人合一”的自然宇宙层面与社会伦理交往层面衍化而来的具体指向。作为“自然之天”,“天人合一”的要求就是走绿色持续可协调的发展道路,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义理之天”,“天人合一”又演变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伦理要求,体现在国际关系上就明确为了中国的外交方针,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都是对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延续、继承及发展。
(摘自徐佳佳《天人合一》)
材料二:
在原始状态下,人类生活在自然状态之中,从自然中获取必需的生活资料,人与自然生存与共。人与自然之间的这一关系,被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彻底打破。在资本的驱使下,人类开始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是妄图征服自然。人类对自然秉性的判断一度是错误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启蒙时期以来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最大误判,人类绝不会无条件地成为自然的主人,自然也绝不会像羔羊那样“温驯”地可以任尔欺凌,人类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恩格斯早就警告过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出于自身的短期需要,无理无序无度地掠夺自然,将自己视为至上的主人,任意地宰制自然,“人为自然界立法”。自然界被当作一个巨大的“能量库”,用以满足人类的一切需要。其实,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自然不管多么博大,总是有边有界;自然资源不管多么丰富,总是有始有终。经济理性对自然界的僭越,违背了自然本身的进化逻辑,影响到了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必将走向反
面,反过来危及人类的生存。
人不是站在自然之外的主人,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中华文明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强调人类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人绝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相反,人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自然对于人类具有先在性、优先性。没有人类,地球还是地球;没有地球,人类何处安身立命?人来自大自然,“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因此,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摘自陈曙光《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材料三:
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摘自习近平《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社会中“虞”这一机构的设立,与“里革断罟”等典故的出现,表明中华民族保护自然的意识古已有之。
B.超前的绿色环保思想催生出了先进的、与农业相关的天文历法,其中的一些在今天仍被广泛地使用,如“二十四节气”。
C.材料二认为,人是自然之内的人,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是对人类文明的高度负责。
D.绿色发展观是对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对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经济理性主义进行反思。
2.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2段观点的一项是( )
A.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B.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万物生。(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C.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
D.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的第一段中列举了老子、孔子、庄子的言论后采用了演绎论证的方法得出了“人与万物是相互联系的”的结论。
B.材料二第一段,采用了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手法来论证人与自然的关系。
C.材料一整体上使用了层进式的论证结构,这和材料二中两段材料形成的对比式论证结构不同。
D.材料一中“自然之天”和材料二中“能量库”这两个词都使用双引号来起着标示特殊含义的作用,体现了论证语言的准确性。
4.以下对两幅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图1历史时期大熊猫分布的变化
1.全新世中期大熊猫最大分布范围;2.清代初期(17世纪末以前)大熊猫的主要分布范围;
3.20世纪初期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
A.图1显示,从全新世中期到20世纪初期,大熊猫的分布区域呈现出碎片化趋势。
B.图1显示,历史上大熊猫分布面积不断减小,反映出生态环境恶化,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保护思想实际意义不大。
C.图2显示,从2003年到2013年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不断增加,说明我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和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D.图2显示,从2003年到2013年,野外来源的圈养大熊猫基本没有增长,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顺应自然的生态保护理念。
5.三则材料都提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三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老 锁 匠
曹杰
①琴江边上的水寨镇,是一个风光秀美的客家古镇。镇上有一条老街,斑驳的青石板沿着街道铺开,被时光和步履打磨得干净而潮润。不过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这条老街了,更不用说老街深处这么一户锁匠铺了。
②自从低焊钩锁、弹子锁普及后,老锁铺变得越来越冷清。虽然没有客人,老锁匠每天早上还是会准时打开铺子,在门口池上一壶茶,用算盘珠子一样的手指握着那把祖辈传下的壶,安静地品着祖辈传下来的味道。③三月的一个早晨,老锁匠照例在门口喝茶。这时,悲口来了个年轻人,路过锁匠铺时停了下来。看着锁匠铺头上面挂着的老招牌,上而写着“制锁”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年轻人马上兴奋了起来。
④“大爷,您也喜欢收藏古锁 ”年轻人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⑤老人放下手中的老烟袋,抬头看了一眼年轻人说:“我是做锁的。”年轻人一听,兴奋了起来,“我去参观一下您的锁铺,行吗 ”
⑥老人的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坐在那里没有说话。
⑦“不瞒您老人家,我喜欢收藏古锁,今天能与您认识也是缘分……”
⑧禁不住年轻人一番软磨硬泡,老人站起身来,带着他走进了尘封已久的锁铺。
⑨只见老旧的房子里摆了六七个铜炉子,虽然炉灰早已冷却,但是那些炉壁、钳子、锉子都擦得干干净净。黑色的墙壁上挂着各式的锁,有圆形锁,半圆锁,长方锁,还有八角形白铜雕花锁,谐音是“福禄”的葫芦锁。每把锁都是件工艺品,展示出老人精湛的制锁技艺,看得年轻人目不暇接,连连竖起大拇指。老人的眼里闪过一丝亮光,正要向来者介绍古锁制作工艺的时候,年轻人突然来了灵感。
⑩“这些锁都是锁上的吧 我应该不用钥匙就能都解开。”年轻人轻轻地说,但显然
他是很相信自己的解锁功夫的。
老人只是淡淡一笑,说:“我做锁一辈子,从来没做过不用钥匙就能解开的锁。”
“那我们就打个赌,要是我今天能解开,您就把这些锁送给我,要是解不开,我就拜您为师。”
老锁匠正愁没有人延续这门技艺,今天一个好徒弟就这样送上门来了,年轻人的话正中他的下怀。
“好吧,那你就试试看吧。”
年轻人解开包袱,从一个小套子里面取出一支笔一样的东西伸进锁孔,那笔滴滴地响了好一会儿,年轻人时而咬牙,时而皱眉,但古锁仍然未开。老锁匠脸上闪过一丝微笑。
“啪!”老锁匠那心爱的鎏金鱼形锁居然真的被打开了。紧接着,墙上的锁一把、两把…全被解开了。年轻人也不客气,解开一把就扔进包里,不一会儿解开的古锁就快要装满年轻人的行囊。
老锁匠的眉头像巷口的榕树根一样,紧紧地绞在了一起。
愿赌服输,老人低下了头,自言自语地说;“都带走吧,都带走吧,一个也不要留…”
年轻人更显得有些轻慢了,笑着背起行囊就要走。突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年轻人的电话那边传来嘈杂的警车声。原来县城一户人家发生了煤气泄漏,直接破门可能会导致爆炸,因此需要他帮忙开锁。年轻人一听是急事,就连忙往外走。
老锁匠拦住年轻人,说他在县城有亲成,想搭他的顺风车去。看着失落的老锁匠,年轻人有些内疚,也就没有推辞,与老人一起上了停在巷子口的车。在车上老锁匠才知道,原来年轻人是以开锁为职业的新客家人,技术在城里数一数二。老人的心稍微宽慰了一点。
(21)事故发生在一处老居民区里,穿过楼道就能闻到刺鼻的煤气味,发生煤气泄漏的房间门口气味更是刺鼻,仿佛随时都会爆炸一样。年轻人紧张地拿出开锁工具,生怕擦出一点儿火花。他把耳朵贴在锁边,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掉在地上,可弹子锁就像被焊住了一样,纹丝不动……时间-分一秒过去,煤气味越来越浓,年轻人的手抖得越来越厉害,已经完全没有了在老人锁铺时的沉稳,可锁依旧纹丝不动。从眼神中能看得出,他是要放弃了。
(22)“让我来试试吧。”老锁匠淡淡地说。
(23)年轻人虽然有些怀疑,但他仍然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样,从门锁边移开。只见老锁匠蹲下身,屏住呼吸,从腰上悬挂的钥匙串儿里拿出一根钢丝,轻轻地探到锁孔里。他眼睛注视着锁孔,轻轻地拨弄着钢丝,时间和空气像凝固了一样,让所有人都感到很压抑……时间又过去了一会儿,刺鼻的煤气味已经让人呼吸都有些困难了。
(24)“嗒”,一声清脆的声音,锁开了!
(25)年轻人怔怔地站在那里。老锁匠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微笑着说:“这是我开的第一把锁。”
(26)那以后,人们发现水寨古街的锁匠铺多了一个年轻人。而没过多久,市面上多了一种新锁,锁型古雅大气,锁芯时尚精密。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有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客家古镇“土著”老锁匠,一个是喜欢收藏古锁的城里新客家年轻人,二人本无交集,因锁结缘。
B.第⑨段“老人的眼里闪过一丝亮光”,“一丝亮光”颇有韵味,既有锁匠对自己制锁技艺的自豪,也有对传统古锁工艺的骄傲。
C.文章写锁匠铺苍劲有力的题字,实则为老锁匠人物形象的虚写映衬,同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下文年轻人的一系列行动。
D.危急情况下老锁匠用古老的工具打开了新式锁具,让年轻人佩服,故事背后,寓意着科技与手工、传统与新潮的相互对抗与冲击。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开篇,作者运用了一些极富特点的语词,如“斑驳”“祖辈传下来的”“尘封已久”等,给人扑面而来的历史沧桑感。
B.“眉头像巷口的榕树根一样,紧紧地绞在了一起”,巧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锁匠对年轻人“不客气”行为的反感。
C.年轻人在锁匠铺里解开了墙上的所有锁,而事故现场的关键时刻却“掉链子”,前后两次开锁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深思。
D.小说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但简单的故事中含转折。年轻人接到求助电话及老锁匠冷静打开门锁,均为故事的重要转折。
8.小说第①段、⑩段、(25)段三次写老锁匠的“笑”,请简要说明“笑”的不同含义
及多次出现的作用。(4分)
9.李斌在《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中谈到,“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请结合本文,谈谈老锁匠身上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贡问孔子曰:“今之人臣孰为贤 ”孔子曰:“吾未识也,往者,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贤者也。”子贡曰:“然则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 ”子曰:“赐,汝徒知其一,不知其二。汝闻进贤为贤耶 用力为贤耶 ”子贡曰:“进贤贤哉。”子曰:“然。吾闻鲍叔达管仲,子皮达子产,未闻二子之达贤己之才者也。”
(节选自《孔子家语·卷三》)
材料二: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材料三: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天、泰颠于置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
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子墨子言曰: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倘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节选自《墨子·尚贤上》)
10.材料三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断句,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写出需断处的字母。(3分)故古者A圣王之为B政C列德D而尚贤E虽在农与工F肆之人G有能H则举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徒,指“只”“仅仅”,与《师说》中“郯子之徒”的“徒”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B.恶,意为“讨厌、憎恨”,与成语“深恶痛绝”“恶衣恶食”中“恶”词义相同。
C.就列,指“担任职务”,与《论语·季氏》中“陈力就列”的“就列”意义相同。
D.章,同“彰”,彰显,与《四子侍坐》中“端章甫”的“章”意义和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家语·卷三》中孔子没有直接回答子贡的问题却巧妙地让子贡得到了答案。
B.《孟子·告子上》中孟子用对“鱼”和“熊掌”的选择为喻,引出对人生选择的论述。
C.墨子认为把爵位、俸禄等授予贤人,是因为贤人的才德,更希望贤人做事成功。
D.墨子列举“尧举舜”“禹举益”等古人的事例告诉我们,要让贤人有机会建功立业。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未识也。往者,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贤者也。(4分)
(2)倘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4分)
14.三则材料都围绕“贤者”进行阐述,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法惠寺横翠阁(节选)
苏轼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悲秋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岁月流逝,归期渺无,作者用春比秋悲的说法,将思乡愁绪展现得更为浓烈。
B. 三四句紧承思乡之情,怀念过往,回忆起在家乡泛舟平湖、观览群山的情景。
C. 由“平湖”思及“濯锦”、由“横翠”忆及“峨眉”,联想自然,对仗工整,圆转流动
D. 诗中暗用了李煜“雕栏玉砌应犹在”和“独自莫凭栏”等词句,反其意而用之。
16. 最后四句,诗人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以“月”为核心营造出空灵曼妙的意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寄寓了离人情怀和月洒江林的寥落。
(2)《小窗幽记》中说:“大豪杰,舍己为人,小丈夫,因人利己。”这个道理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来表达,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文人墨客也留下大量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表达各自的情怀,如李白的“____________”,陶渊明的“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你是否有过风雪之夜匆匆赶路的经历?或者,你是否曾经独自行走在异乡的星空下?夜色茫茫,山路迢迢,看不见一个人影,只有天上的星斗伴着你默默前行……就在你十分疲惫、孤独,甚至有些 ① 的时候,偶尔抬起头来望向远处,忽然,远方的山脚下,闪烁出一豆微弱的灯火,哪怕看上去是那么遥远,但它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明亮和温暖。它让你 ② ,奋然前行,同时也给你带来许多的遐想——那也许是正在燃着的温暖的灶火吧?哦,有小小的山塆、小小的村落,橘黄色的灯火里,或许还会有一位慈祥的母亲,正在揭开热气腾腾的盖帘,饭菜香扑鼻而来……或者是有一个小小的读书郎,正俯身在小小的饭桌上做功课?哦,也许还会是小小的姐弟兄妹几个,正支着双
手捧着小脸,在听妈妈或外婆讲故事吧?
遥望着闪烁在远山脚下那一豆橘黄色的灯火,你可能会 ③ 地沉浸在这样一种温柔的感情里,把茫茫夜色和弥漫的风雪抛在脑后,踩在脚下,振作起来继续前行……啊,毕竟,毕竟是灯火在前啊!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下列句子中的“过”与文中加点的“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
B. 我问了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想打听打听。
C. 这时,我习惯地转过头去,看看后边阵地。
D. 他那时住在景云里,离我的寓所不过四五家门面。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灯火在前啊!”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要防沙治沙,就应该多植树”“将沙漠变为森林”……近年来,社会上持类似观点的人有不少,但这里面存在着一个认识误区,那就是“树治沙”“沙变土”并不是绝对的正确命题。沙漠的成因决定了什么样的沙漠能治、需要治;至于怎么治, A 。
①和在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作用下形成的荒漠化土地不同,天然的沙漠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地质环境长期演变的结果,②造成沙漠环境中植被低矮稀疏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缺水引起的。③沙漠地区不缺土壤,风沙土本身就是一种土壤类型。
④我国干旱区大面积地分布着沙漠和戈壁,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仅靠天然降水无法支撑大量树木生长。⑤大面积或高密度种树会降低地下水,耗光土壤水分,导致沙漠生态系统崩溃。
科学研究早已证明, B ,才有可能治理和需要治理,治理方式也并不局限于种树,应该乔灌草结合。荒漠化治理应该“以水定绿”,即 C 。而对于天然的沙漠戈壁,保持其原始状态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让在其中生存的动植物不被打扰,才是最好的选择。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2. 文中第二自然段有三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姚鼐乘风雪登泰山之巅,为了“正赤如丹,下有红光”的日出之景;地质考察队向罗布泊行进,被“一轮血红的落日”的辉煌震撼;《日出日落》中的“高个子”既在小镇欣赏日出日落,也踏上了追寻海边日出的旅程。
有人喜欢追寻远方壮丽的日出日落,有人流连身边寻常的日出日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