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冲刺押题卷四(新高考Ⅰ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报告
命题新方向:现代文阅读I围绕“北斗导航”选材,引导学生关注高科技;现代文Ⅱ命题关注小说的叙事视角,文言文阅读关注教考衔接,诗歌鉴赏有机关联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学习任务中有关于拟写“短视频拍摄脚本”的要求,根据诗句内容拍摄短视频脚本,设题新颖,又运用了教材知识,作文取材现代文阅读Ⅱ,目前读写结合类作文是高频考题,贴合高考命题的风向。
命题新情境:命题注重创设个人体验类情境,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创设的情境与考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导航卫星的原理就是不断地向地面播发导航电文,电文的核心内容就是:位置坐标和相应位置的时间等信息。
为了实现信息足够高的精度,卫星本身要有非常精确的计时功能,这种计时功能是由原子钟来实现的。原子钟是一种精密测量设备,它是利用某种元素原子的能级跃迁来实现精确计时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围绕它旋转的电子组成的。有些原子拥有相当多数量的电子,分成不同的电子层。当原子从某一个能量大的层次跃迁到低一点的能量层次时,它就会释放出电磁波。某一种元素的原子,它的能级跃迁变化频率是固定的。1956年,美国科学家生产出了实用化的原子钟,它所用的元素是金属铯。铯有一个很大的优点,用它来制作原子钟非常方便。铯的共振频率是9192631770赫兹,规定它的原子核振动这么多次所用的时间就是一秒钟。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还开发出了用铷、氢元素作为原料的原子钟,体积越来越小。目前最先进的成果是用金属铝来制造原子钟,精度比前三种原子钟都高。
北斗导航卫星携带了四台中国自行研制的高精度原子钟。其中两台工作,两台备份。原子钟之间相互校准,免得工作的那一台发生了超过设计指标的误差。
卫星在太空中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飞行轨迹就是卫星轨道。
我们知道北斗星座是几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当中轨道设置最复杂的,包括了三种轨道类型,即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倾斜同步轨道和中圆轨道,能够最大限度地给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主力是运行在中圆轨道上的卫星,它们在这个轨道上不断地向地面发射信号。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包括宇宙射线、电离层和大气层的干扰,中圆轨道卫星所提供的信号,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为了尽量减小误差,就需要提供改正信息。无论在GPS、格洛纳斯、还是伽利略系统的建设中,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都没有设置这样的轨道,改正信息是由第三方通过其他类型或者地面手段来实现的,而北斗卫星为了从一开始就尽最大努力来提高用户的信号精度,在系统设计当中就考虑了三种类型的轨道。
在卫星导航技术中有一种叫作位置精度衰减因子的指标,如果这个数字越大,精度就越差;数字越小,精度就越高。一般来说,这个数字的大小和天空中可以见到的卫星数量,以及这些卫星的相对位置关系是有直接联系的。卫星数量越多,卫星分布得越均匀,位置精度衰减因子就越小。如果仅仅采用中圆轨道卫星,在有些时候、有些地区所能够见到的卫星数量就不够多。特别是在所谓的城市峡谷地区和真正的山谷里,所能够见到的卫星数量都很少,很多时候甚至于不能够保持导航服务。增加静止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就能够在服务区有效改善这种情况。作为静止轨道卫星,它和地面之间是相对固定的,在任何时候,我们只要不是处在遮挡的情况下,就一定能见到这颗卫星,实际上,根据卫星导航的原理,我们只需要三颗卫星就能够知道自己的位置,只要四颗卫星就能够测算出自己的速度。那么如果有一颗静止卫星在头上,对于中圆轨道卫星的需求就大大减少了。
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的作用更加显著。我们在上文中提到了静止轨道卫星被遮挡的情况,比如它会被建筑物或者大树、山脉遮挡。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就不一样了,它会在地球的上空画出“八”字形的轨迹。对于覆盖区的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在一天当中总会有某个时刻运行到自己的正上方,只要不待在室内就不会被遮挡。如果部署足够数量的倾斜同步轨道卫星,那么在任何时刻,对于覆盖区的任何用户,都可以
保证至少有一颗卫星在自己头顶上。
如果仅仅依靠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在很多场景下根本就不够用,如公路车道判别和铁路编组都需要分米级乃至厘米级的导航精度。这一切都需要我们采用新的技术。
我们在前文中谈到过卫星原子钟的精度问题,不同原子钟所报出来的时间也会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大家普遍采取的方式就是用很多台原子钟一起,用彼此的计时结果来相互验证。相互修正,最后计算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基本时间标准,再用这个时间标准来修正各台原子钟。这个问题对于卫星导航来说也是一样的。
要做到这一点,卫星之间必须能够彼此通信,这就是星间链路的用处了。北斗系统采用了Ka频段的星间链路。所谓Ka频段,就是26.5~40GHz之间的那一段无线电频率。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向地面提供卫星电视和宽带上网服务也会使用这个频段。Ka频段的带宽大、通信速度高,但是在为地面服务的时候,存在一种叫作雨衰的问题。就是在夏天暴雨的时候,因为雨点的尺寸和Ka频段的波长基本一样,所以会严重干扰通信服务。不过作为导航卫星的星间链路,Ka频段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宇宙里不会下雨。星间链路的关键技术就是卫星之间的通信波束信号要能够彼此对准,北斗卫星团队能够在整个星座之间实现星间链路的组网,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摘编自中国宇航学会《北斗导航天地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铯元素的一次共振耗时一秒钟,元素共振耗时越少,以其为原料的原子钟精度越高。
B.追求位置精度衰减因子小,即便三种卫星轨道同在,也需要一定数量的在轨卫星。
C.想要体验北斗卫星系统提供的高精度服务,至少需要四颗卫星检测范围同时覆盖。
D.太空和地面环境的差异,使Ka频段带宽大等优势在星间链路中得到理想发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铯、铷、氢、铝等元素原子能级跃迁中释放的电磁波,形成电磁能量,使得他们成为制造原子钟原料的元素。
B.单一的中圆轨道卫星设计,存在数量不足的劣势,导致在城市峡谷地区和真正的山谷里,易出现不能保持导航服务的情况。
C.原子钟与星间链路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都是依靠多台个体之间进行信息的验证与修正,来保持信息的精度。
D.人们接收到的每一条卫星信息,都是整个卫星系统工作的成果,需要所有卫星通过
星间链路的修正做保障。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情境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山体密集的地区,火车经过较长的山体隧道时,卫星信号精度与隧道外一致。
B.记录某地上空同时段的北斗卫星变化,发现每天监测到的卫星与前一天完全不同。
C.今年是太阳活动的峰年,Ka频段的星间链路可以保障北斗卫星服务免受任何影响
D.深圳修建伶仃洋大桥,借助北斗系统,将沉管沉放到海床上,并做到精准对接。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北斗卫星系统三种轨道单颗卫星观测轨迹”简化示意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轨道类型a,CPS系统因建设成本问题而没有配备。
B.轨道类型b上的卫星,能够极大避免地面遮挡带来的影响。
C.轨道类型c的卫星能够减少对轨道a类型卫星的需求。
D.三种轨道卫星范围重叠,能够减小位置精度衰减因子指标。
5.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背后有哪些科技支撑,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1.A
【解析】
A.选项无中生有。材料第3段关于铯的介绍只谈到了该元素具有能量跃迁变化频率固定的性质,并没有涉及共振时耗与仪器精度之间的关系。故选A。
2.C A.“……使得他们成为制造原子钟原料的元素”错,由材料第3段“某一种元素的原子,它的能级跃迁变化频率是固定的”及文中对依据铯的共振频率来界定一秒钟的表述,可知,原子钟选择作为原料的元素是根据共振频率是否固定为条件的。
B.材料第8段中讲到“如果仅仅采用中圆轨道卫星,在有些时候、有些地区所能够见到的卫星数量就不够多。特别是在所谓的城市峡谷地区和真正的山谷里,所能够见到的卫星数量都很少,很多时候甚至于不能够保持导航服务。”可知“存在数量不足的劣势”说法不成立,能见到的卫星数量不足和卫星数量不足是两个概念,卫星可以因为遮挡的问题,不被见到。
D.“需要所有卫星通过星间链路的修正做保障”错,依据第10段,强调是多个之间相互验证,相互修正,而不是所有。故选C。
3.D
A.“火车经过较长的山体隧道时,卫星信号精度与隧道外一致”错,根据第8—9段的介绍,多次强调了轨道卫星遮挡问题,可见遮挡对卫星精度有一定影响,较长山体隧道遮挡严重,影响卫星精度。
B.“每天监测到的卫星与前一天完全不同”错,材料第8自然段谈到静止轨道卫星“它和地面之间是相对固定的,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候,我们只要不是处在遮挡的情况下,就一定能见到这颗卫星”所以每天监测到的卫星,应当有一颗是一样的。
C.“免受任何影响”错,材料第7段中谈到宇宙射线、电离层和大气层的干扰对卫星信号有影响。太阳活动峰年这些影响都会增强,对范围内经过的所有卫星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星间链路并不能完全保障精度。故选D。
4.A
该图示中,根据材料第8段对静止轨道卫星的描述“它和地面之间是相对固定的”,以及材料第9段,倾斜同步轨道卫星会在地球的上空画出“八字形”的轨迹,可知a是中圆轨道卫星,b是倾斜同步轨道卫星,c是静止轨道卫星。
A.参照材料第7段可知,GPS没有设计修正中圆轨道卫星的轨道,而不是没有设计中圆轨道。故选A。
5.①精密测量设备原子钟。北斗卫星携带四台中国自行研制的高密度原子钟,互相校准,实现精确计时。
②三种轨道类型。采用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倾斜同步轨道和中圆轨道,最大限度给用户提供良好服务。
③采用Ka频段的星间链路。有效地提高整个星座的时间精度,进一步提高导航和定位的精度。
【解析】材料的核心话题是导航卫星精度的问题。学生需要在材料中准确地抓住材料的三个核心概念:原子钟、卫星轨道以及星间链路。简要说明还要能够抓住关键概念、关键概念之间的关系、关键语句,进而对技术支持的原理有简单的描述。
①精密测量设备原子钟。结合“北斗导航卫星携带了四台中国自行研制的高精度原子钟。其中两台工作,两台备份。原子钟之间相互校准,免得工作的那一台发生了超过设计指标的误差”可知,北斗卫星携带四台中国自行研制的高密度原子钟,互相校准,实现精确计时。
②三种轨道类型。结合“北斗星座是几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当中轨道设置最复杂的,包括了三种轨道类型,即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倾斜同步轨道和中圆轨道,能够最大限度地给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可知,采用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倾斜同步轨道和中圆轨道,最大限度给用户提供良好服务。
③采用Ka频段的星间链路。结合“北斗系统采用了Ka频段的星间链路”“星间链路的关键技术就是卫星之间的通信波束信号要能够彼此对准,北斗卫星团队能够在整个星座之间实现星间链路的组网,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可知,有效地提高整个星座的时间精度,进一步提高导航和定位的精度。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7分)
库布齐诗篇(节选)
肖 睿
她对姐姐说,火灭了,你闻到味道了吗?这场火可真大啊,烧了一天一夜。所有的树都死了,库布齐又变成沙漠了。本来它们都和我的大腿一样粗了,可现在它们比孩子的脖子都细。树躺了一地,密密麻麻的,望不到头。沙漠都被火烧得发烫,你感觉到了吗?我知道你为什么不愿出去,我的心也在流血。为什么你还在哭?人和树一样,水分是有定数的,眼泪流干你就瞎了。我不想再进城了。
她对姐姐说,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我不敢再信你了。你说我们一定能战胜沙漠,这十年来我就跟在你屁股后面种树,到头来才知道跟人比沙漠更吓人,就剩一场空。你的心是铁做的吗?怎么就信库布齐能变成森林?
她对姐姐说,我梦到你梦到的那棵神树了,长得好高,顶子都能伸到天上去。枝叶茂密,阳光都穿不透。坐在神树下,我梦到了你梦到的那条路,它从我眼前伸出去,一直伸到沙漠的尽头。我从没见过这么干净宽阔的大路,像一条蔚蓝色的哈达铺在大地上。我终于明白你在想什么了,只要树能活下来,人就会有路。有了路,人就不会被困在这里。
姐姐告诉她,这里原本不是沙漠。最早的时候,这里是一片海洋,各种奇怪的大鱼遨游于海的深处,有的鱼长着翅膀,有的鱼薄如纸片,还有的鱼近乎透明。她说,那海水都去哪儿了?姐姐说,最早的时候土地都连在一起。后来大地都裂开了,变成一块一块,四散而去。这里的海水就漏走了,漏到了她们脚底下,漏到了地球的那一边。
姐姐告诉她,这里变成陆地之后,到处是水草丰美的原野和参天大树环绕的沼泽。那些奇怪的鱼也都纷纷上岸,长出了四肢、皮毛和爪子,变成古书中的珍禽异兽,比如会飞的老虎、长着鬃毛的大象、会喷火的灰猴。后来人来到了库布齐,他们砍伐树林,种上庄稼。他们围捕野兽,做成肉干。大多数动物都灭绝了。
姐姐告诉她,随着人变得越来越强大,更多的人来到库布齐,他们还带来了战争。起初他们拿着铁器打,后来拿着火器打,人们一遍遍地打仗,像是永远打不完。他们来回折腾着库布齐,森林绝迹,河水干涸。这里就变成了沙漠。
姐姐就像她们生长的沙漠一样,沉默寡言地应对着各种苦痛、梦魇与闹剧,却又是沙漠最可敬的对手。一遍又一遍地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树苗死去,一遍又一遍地重新挖下新的树坑。虽然她们长得一模一样,但库布齐的父老乡亲都说,看两人的眼神就能分出来谁是姐姐、谁是妹妹。她对外部还有好奇,会打量那些新鲜的人和事物,会听歌,思考什么是爱。姐姐不一样,休息的时候,姐姐总是看着天空。谁要是和她说话,她就眯起眼睛轻轻地笑,表示赞同,似乎种树就是她心里的全部事情。即使流泪,姐姐也躲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像一场小雨过后的清晨,树木随风摇晃,甩掉落在枝头的雨。
最初几年,人们觉得这两个小姑娘疯了。千百年来多少老祖宗都没干成的事,她们能干成?每当她们种下的树苗整批干死的时候,人们说,从来只有沙压人,自古没有人赶沙。她听到姐姐对他们说,我宁可治沙累死,也不让沙把我吓死。
有一天,姐姐把睡梦中的她推醒,说沙尘暴来了。她披好衣服,跟着姐姐跌跌撞撞冲出家门,冲到沙地里,看到几十亩沙柳树苗七倒八歪地躺在地上,都被这场尘暴压死了。她回头想安慰姐姐,却发现身后只有滚滚沙尘遮天蔽日。她大声呼喊,可声音刚冲
出嘴巴,就被狂风扯成了碎片。风暴像一只大手般拨弄着她的身体,把她往离家更远的地方推动。她摔下了沙丘,站起来发现自己的额头摔破了,并且彻底迷失了方向。
风暴停息了,她却已经走到了沙漠的腹地。那时已是深夜,她仰望星空,星辰皎洁,如同风吹走了世间一切灰尘。哭泣和奔跑耗尽了她所有力气,寒冷令她孤独无依,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摔倒在地上,昏迷过去。在梦境中,她梦到姐姐睡在一棵巨大的树下,眼角挂着和她一样的泪痕。那棵树高大粗壮,每一枚叶子都在闪闪发亮,枝条纵横交错,在空中蔓延生长,如同穹顶。她梦到姐姐心中的呼唤,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她在这奇妙的梦境中回应着姐姐的呼唤,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她说你走过三条沙沟,翻过三条沙丘,在三颗最亮的星星下面,我就躺在那里熟睡。她梦到姐姐站起来,顺着她的指示,走过三条沙沟,翻过三条沙丘。她梦到姐姐对她说,天上的星星都很亮,我找不到你说的最亮的三颗。她在梦中开始唱歌:
趁着两匹铁青马膘好
把它们安慰好再走
这辈子牧人的宿命
就是在草原上晃悠
山岩中间哺育的
苍鹰的雏鸟
到底是什么力量
让它们在草原上逗留
她说,你听到我的歌声了吗?姐姐点点头,说这首歌是我教你的。她梦到姐姐开始唱这首歌的下一段:
沼泽中生长的
美丽的莲花
到底是什么力量
让它们左右摇曳
两个少女的歌声交织在一起,连广阔的沙漠和无情的北风都无法阻止这歌声流传。两个人的歌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两个人的心跳越来越响、越来越响。她睁开眼睛,看到姐姐站在自己面前,眼角挂着未干的泪痕……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库布齐火灾后,妹妹对姐姐的悲痛感同身受,决定留下来陪伴姐姐,显示出对姐姐种树治沙的理解。
B.姐姐向妹妹讲述库布齐的变迁,交代出自己种树的缘由,表达了姐姐对库布齐环境恶化的痛惜之情。
C.姐姐“总是看着天空”,表现她专注种树的心理状态;不让人看见“流泪”,反映了她不被理解的痛苦。
D.标题“库布齐诗篇”,暗示小说不只在讲一个治沙的故事,更在讲述一个温暖、浪漫、关于爱的故事。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对姐妹种树的质疑、“从来只有沙压人、自古没有人赶沙”的话语,从侧面表现姐妹治沙的艰难。
B.小说对沙尘暴后库布齐星空的描写,再现了库布齐美丽的一面,为苦难的故事增添了诗意之美。
C.小说结尾部分,妹妹梦境中唱响的两首歌曲,选用草原上典型、丰富的意象,以表现草原风光的美丽。
D.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诗意,这种语言风格与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相协调,具有独特审美性质。
8. 小说两次描写了梦境中的神树,有何作用?(5分)
9. 小说从妹妹的角度讲述故事,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
6. C(“反映了她不被理解的痛苦”分析不当)
7. C(“以表现草原风光的美丽”错误,其目的是为了表现对草原的深情)
8.(5分)
①梦境中的神树代表着姐妹的理想——种树成功,进而修建道路,走出沙漠困境。这是姐妹种树的动力根源。
②两次描写梦境中的神树,营造诗意的氛围,增添了小说的浪漫色彩。
③梦境与现实交织,更加凸显了姐妹战胜恶劣环境的勇气和信念。
(1点1分,2点3分,3点5分)
9.(6分)
①从妹妹这一治沙者的角度讲述故事,使读者更容易体会治沙过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状态,让读者感同身受。
②从妹妹这一女性的视角讲述故事,使情感表达更为细腻、动人。
③从妹妹的角度看待姐姐,表现姐姐对妹妹的引领,有利于塑造姐姐坚定、勇敢、顽强的性格。
④将故事的重心从挑战自然转到探索人物的内心,表现人物面对困难的挣扎与坚守, 使故事主题深入到灵魂与精神的层面。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景公将观于淄上,与晏子闲立。公喟然叹曰:“呜呼!使国可长保而传于子孙,岂不乐哉?”晏子对曰:“婴闻明王不徒立,百姓不虚至。今君以政乱国、以行弃民久矣,而欲保之,不亦难乎!婴闻之,能长保国者,能终善者也。诸侯并立,能终善者为长;列士并学,能终善者为师。昔先君桓公,方任贤而赞德之时,亡国恃以存,危国仰以安。是以民乐其政而世高其德,行远征暴,劳者不疾,驱海内使朝天子,而诸侯不怨。当是时也,盛君之行不能进焉。及其卒而衰,怠于德而并于乐,身溺于妇侍而谋因于竖刁。是以民苦其政而世非其行故身死乎胡宫而不举虫出而不收。当是时也,桀、纣之卒不能恶焉。今君临民若寇雠,见善若避热,乱政而危贤,必逆于众,肆欲于民,而虐诛于下,恐及于身。”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一》)
材料二:
人君之治,莫大于道,莫盛于德,莫美于教,莫神于化。道者所以持之也,德者所以苞之也,教者所以知之也,化者所以致之也。民有性,有情,有化,有俗。情性者,心也,本也。化俗者,行也,末也。末生于本,行起于心。是以上君抚世,先其本而后其末,顺其心而理其行。心情苟正,则奸匿无所生,邪意无所载矣。
圣①深知之,皆务正己以为表,明礼义以为教;和德气于未生之前,正表仪于咳笑之后。民之胎也,合中和以成;其生也,立方正以长。是以为仁义之心,廉耻之志,骨著脉通,与体俱生,而无粗秽之气,无邪淫之欲。虽放之大荒之外,措之幽冥之内,终无违礼之行;投之危亡之地,纳之锋锷之间,终无苟全之心。举世之人,行皆若此,则又乌所得夫奸乱之民而加辟哉?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形文王,万邦作孚。此姬氏②所以崇美于前,而致刑措于后也。
(节选自王符《潜夫论·德化》)
【注】①圣:圣明的君主。②姬氏:指周王朝。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是以民苦A其政B而世非C其行D故身E死乎胡宫F而不举G虫H出而不收。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疾,憎恨,与《荀子·劝学》“声非加疾也”中的“疾”词义不同。
B.进,超过,与《庖丁解牛》“进乎技矣”中的“进”词义相同。
C.逆,违背,与《孔雀东南飞》“逆以煎我怀”中的“逆”词义不同。
D.所以,是……的原因,与《师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晏子认为,诸侯众多,只有能善始善终行仁政的人才能成为首领;众多学子一同学习,只有能善始善终专心学习的人才能成为老师。
B.晏子在向齐景公进谏的时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齐桓公能善始则成就霸业,不能善终则落得可悲的结局进行对比,很有说服力。
C.材料二中,王符认为民众有性灵感情,也有风化习俗;性灵感情是内心的表达,是根本,而风化习俗是外在的行为方式,是末节。
D.材料二最后,王符列举周王朝后期的君主不能像前期的君主那样使得天下太平的史实,意在强调治理国家不能完全搁置刑法不用。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昔先君桓公,方任贤而赞德之时,亡国恃以存,危国仰以安。(4分)
(2)圣深知之,皆务正己以为表,明礼义以为教。(4分)
14.两则材料对国君治理国家各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请简要概括。(3分)
10.BDG(句子的意思是:所以百姓痛恨他的统治,世人抨击他的行为,所以死在胡宫中而没有举丧,尸虫都爬出来了也无人收尸。“其政”是“苦”的宾语,其间不可断开。“其行”是“非”的宾语,其间不可断开。“身死”即自己死亡,其间不可断开。“虫”是“出”的主语,主谓之间不可断开。)
11.D(D项,两者词义不同。前者词义是“……的原因”,后者词义是“用来”。)
12.D(D项,对“此姬氏所以崇美于前,而致刑措于后也”理解不当。这句话是说周王朝前期的周文王、周武王开国兴周之丰功伟业,其后的周成王、周康王时期天下大治,无人犯法,刑法搁置不用。王符列举史实是论证君主治国应“正己以为表,明礼义以为教”。)
13.(1)从前先君桓公,当他正在任用贤人、称赞美德时,要灭亡的国家依靠他而得以存在,危乱的国家仰仗他得以安定。(得分点:“方”翻译为“正”或“正在”得1分;“恃”翻译为“依靠”得1分;“仰”翻译为“仰仗”得1分;句意通顺得1分)
(2)圣明的君主深知这个道理,都致力于端正自身以作表率,申明礼仪道义以示教化。(得分点:“务”翻译为“致力于”得1分;“正”翻译为“端正”得1分;“表”翻译为“表率”得1分;“明”翻译为“申明”得1分)
14.材料一:国君始终行仁政,不能乱政弃民。(1分)材料二:注重对百姓内在品质的培养和外在行为的引导;(1分)国君要端正自身,申明礼仪道义。(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齐景公在淄水岸观景,同晏子悠闲而立。景公感慨地叹息说:“唉!假使可以长期拥有国家,传给子孙,岂不是乐事吗?”晏子回答说:“我听说圣明之君并不是凭空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百姓也不是没有原因就来归顺。现在君王的政令使国家混乱,以邪僻的行为背弃百姓很久了,却声言要拥有它,不是太难了吗?我听说:能长久拥有国家的人,是能始终为仁政的人。诸侯众多,能善始善终行仁政的人为首领;众多学子一同学
习,能善始善终专心学习的人才能成为老师。从前先君桓公,当他正在任用贤人、称赞美德时,要灭亡的国家依靠他而得以存在,危乱的国家仰仗他得以安定。所以,百姓拥护其政治,世人推崇他的德行。到远方征伐强暴,奔波辛苦的人并不怨恨。让诸侯去朝拜天子,诸侯也不怨恨。那个时候,有盛名的君王的情形也不能比他更好了。到了他晚年,怠惰于德行放纵享乐、身陷于妇人近侍的包围之中,与竖刁那样的人谋事。所以百姓痛恨他的统治,世人抨击他的行为,所以死在胡宫中而没有举丧,尸虫都爬出来了也无人收尸。那个时候,桀、纣的死也不能比他更惨了。现在君王与百姓仿佛仇人,看到贤人像避热病一样躲开,扰乱国政而危害贤良,一定会违背民众,大肆掠夺人民,残暴地杀戮百姓,恐怕灾祸要降于自身。”
材料二:
君主治理百姓,最重大的莫过于道义,最隆盛的莫过于德行,最美好的莫过于教导,最神奇的莫过于化育。道义可以保有他们,德行可以涵养他们,教导可以启迪他们,化育可以驯服他们。百姓有性灵,有感情,有风化,有习俗。情感性灵是内心的表达,是根本。风化习俗是外在的行为,是末节。末生于本,行为源于内心。所以高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先治其根本,再治其末节,先顺化百姓的内心后治理他们的行为。如果心性情感秉正不阿,那么奸邪的行为也就无从产生,邪恶的意图也就无处开始了。
圣明的君主深知这个道理,都致力于端正自身以作表率,申明礼仪道义以示教化;在婴孩出生之前就形成仁德之气,在小孩会说笑之后就教他们端正仪表。百姓尚在胎儿之时,用中和之气来造就他们的形体;等到出生以后,立端正方直的标准来培养他们。所以仁义之心,廉耻之志,这些气质附着于他们的骨髓、贯通于他们的血脉,与生俱来,毫无粗鄙污秽的气息,毫无邪恶淫乱的欲望。即使把他们置于荒无人迹的地方,或幽深冥寞的环境中,他们也都始终不会有违背礼仪的行为;即使把他们置于危险濒死之地或刀兵锋刃之间,他们也都始终不会有苟且全生的心思。如果全社会的人都能够如此,那么还能从哪里找出奸邪作乱之人来加以惩罚呢?上天行事,默然无声,清素无味,以周文王为楷模,万国都会信服。这就是周王朝政权前有文王、武王开国兴周之丰功伟业,后有成王、康王搁置刑法不用却可以使得天下太平的原因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①
李益
北风吹雁数声悲,况指前林是别时。
秋草不堪频送远,白云何处更相期。
山随匹马行看暮,路入寒城独去迟。
为向东州故人道,江淹②已拟惠休诗③。
[注]:①贾校书:即贾弇(yǎn),曾任校书郎。振上人:诗僧法振,作者诗友,当时居于“东州”。②江淹:南朝梁诗人,曾模仿惠休《怨诗行》而作《休上人怨别》。惠休:南朝宋、齐间诗人,原为僧。
15.(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风劲吹、大雁悲鸣,诗歌开篇便从触觉与听觉角度渲染出送别时的伤感氛围。
B.诗歌第三句与姜夔《扬州慢》中的“废池乔木,犹厌言兵”采用了相同的写法。
C.诗人认为,分别之后友人会像浮云一样行踪不定,二人何处再相见就难以预期。
D.颈联描述诗人匹马独行返城时倍感寒冷的情景,烘托出与友人别后的孤独冷寂。
16.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学习任务中有关于拟写“短视频拍摄脚本”的要求,学校计划将本诗拍摄成一个短视频,请你拟写第八句的视频拍摄脚本。根据诗歌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完成下面表格。(6分)
分镜头脚本(时长20秒)
场景 静夜拟诗
音乐特点
远镜头
特写镜头
视频解说(可从内容、情感角度解说;不超过60字)
【答案】
15.(3分)D
16.(6分) 抒情低沉、略带伤感(低沉、伤感) 暮色,前林送别(雁、山、马) 李益提笔伏案写诗(沉吟、叹息) 江淹曾模仿惠休作诗,此时李益以江淹自比仿照振上人的诗创作,表现出对振上人诗作的赞赏与对他的思念(写诗背景及情
感)。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诗人匹马独行返城时倍感寒冷”错,颈联意思是,眼看友人远去,山峦随着马匹行进,天色已晚,道路延伸进寒冷的城池,而我还独自一人迟迟没有离去。“山随匹马”“路入寒城”写的是友人行为。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合理想象的能力。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中有关于拟写“短视频拍摄脚本”的要求,考生需要对脚本的写作要求有所了解。填写表格涉及的能力要求有信息筛选和概括、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表达,意思相近即可。尾联意思是,我已经有了像谢惠休那样的离别之情,我将告知东州的故友,诉说我心中的感慨。诗人要伏案写诗抒发对振上人诗作的赞赏与对他的思念,故背景音乐应该是低沉抒情的,满含着思念之情、伤感之意;远镜头多为远处、空间范围大的场景,此处应该把离别的时间“暮色”、地点“前林”作为背景,镜头包括雁、山、马等场景。特写镜头应为某一细部的镜头,也就是语言上的细节描写,此处细节场景就是李益提笔伏案写诗;视频解说,可以介绍李益写诗的背景及李益内心的情感,即江淹曾模仿惠休作诗,此时李益以江淹自比仿照振上人的诗创作,表现出对振上人诗作的赞赏与对他的思念。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从哲理的角度阐述了对人生及宇宙的看法,以“ ”一句表明天地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以“ ”一句强调万物和我们皆可永恒。
(2)李白托月寄情,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写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可随君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3)古人写诗文时常常使用借代手法,使所写内容生动形象,增添作品的感染力,如“ , ”。
(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2)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3)示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如虎/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8分)
汉字构形的学术解释和社会俗解并没有截然的界线, 学术专著《说文解字》 引用了不少俗解。如,“王”字在《说文解字》里没有正面解释,只是引用了几个不同的说法:一是引东汉班固的《白虎通》,将其释为“天下所归往也”,这是用“往”释“王”,属于声训;二是引孔子说的“一贯三为王”,主要讲字形;三是引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也……”,分析了形义关系,比孔子更具体。后来,唐代李阳冰对孔子和董仲舒的说法作了进一步补充:“中画近上。王者,则天之义。”这些解释 出自大学者, 都是通过主观解字来美化王权,可以看作俗解。
又如现代人讲“聪”字:“同学们要用耳朵听讲,用心想问题,用口提问、答问,用两只眼睛(指右边上面的两点)看黑板,这样你就会变聪明。”“聪”字从耳总声,构形理据很清晰,之所以这样讲解,显然是为了教育学生们好好学习。
除了汉字俗解外,猜字谜、写春联以及其他文字游戏等,都是因为有了汉字才产生的丰富多样的风俗习惯。今天,古老生僻字在现代网络中的流行、年度汉字的评选狂欢等,也正在形成新的民俗,而它们也是以既有汉字为前提的。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使 也 虽然 但 B.即便 就 非但 也
C.即便 也 非但 且 D.即使 就 虽然 还
19.下列句中的“你”和材料中“这样你就会变聪明”中的“你”,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钟扬曾说:“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你不能因为种子外表不好看就不要,说不定它以后长得很好。”
B.鲁侍萍(愤怨):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C.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D.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20.材料列举了汉字“俗解”的方法,请从以下几个字中任选一个进行合理的“俗解”。(2分)
信功舒忌
18.(3分)A(根据句意关系可知)
19.(3分)C(材料中的“你”是泛指。A指说话者“我们”;B指说话对象:周朴园;C泛指;D指前面的“地”“天”。)
20.(2分)答案示例:信:“人”只要“说话(言)”就一定要讲“信”用。功:“工”作努“力”,才会成“功”。舒:善于“舍”弃,善于给“予”,才会感到“舒”心。忌:妒“忌”之人,因为“心”中只有自“己”。
评分建议:有一定寓意,解析合理即可。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电动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成为群众出行代步的重要工具。但由于种种原因,电动车火灾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
加强电动车的火灾隐患整治,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既需要从源头的生产、销售等环节把好产品质量关,也需要从末端重视小区管理这道“防火墙”。从电动车火灾事故来看,居民住宅小区是高发场所之一。有的居民回到小区后,习惯带着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有的甚至将电动车停放在小区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给小区带来安全隐患。
①此外,电动车飞线充电的行为存在极大安全隐患。②因为家用充电线和插座是无法作为连续大电流充电装置使用,③很容易因负荷过载而引发火灾。④同时,大多数人在夜里习惯给电动车充电,⑤难以及时察觉充电故障。⑥因此在电动车集中充电棚、居民楼架空层应安装烟感报警器、温感报警器等设备,⑦并与小区物业值班监控室联动。⑧这样,一旦如果夜间发生火情可以及时处置。
21.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22.小明大学毕业后计划购买一辆电动车上下班代步,请根据材料就消防安全方面给出
三条建议,每条不超过12个字。(6分)
21.(6分)语句②,修改为:因为家用充电线和插座是无法作为连续大电流充电装置使用的/因为家用充电线和插座无法作为连续大电流充电装置使用。
语句④,修改为:大多数人习惯在夜里给电动车充电。
语句⑧,修改为:一旦夜间发生火情可以及时处置。
评分建议:每点2分。
(6分)①要购买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②电动车要停放在指定位置;③电动车充电时要规范。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对即可。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Ⅱ书写了一对姐妹扎根于家乡,谱写生命诗篇的故事。从这对姐妹我们可以看到,越是在艰苦的地方、困难的时刻,越能写就波澜壮阔的诗篇。这对我们了无诗意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请以“生命的诗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
本题为“引语式材料+话题”作文,材料由卷中现代文阅读Ⅱ《库布齐诗篇》的题目和主旨引申而来。本题引导考生思考生命应该有的状态。小说提示考生,在艰苦的环境中,可以拥有诗意的人生,由此引导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谱写人生命的诗篇,这对考生有较强的价值引领,能够解决青年人的一些人生问题。写作时既可以从概念的角度谈人生诗篇的含义,又可以谈谱写生命诗篇的意义,也可以谈如何谱写生命的诗篇。值得注意的是试题和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生命的诗意”有一定的契合。
【参考立意】
①在艰苦的环境中书写生命诗篇
②用理想信念、浪漫的情怀谱写生命的诗篇
③抛开风花雪月,书写“大我”的诗意人生
④追求诗意人生,为个人(民族)发展提供动力
⑤在平淡、庸常的生活中发现诗意之美2024年高考语文冲刺押题卷四(新高考Ⅰ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报告
命题新方向:现代文阅读I围绕“北斗导航”选材,引导学生关注高科技;现代文Ⅱ命题关注小说的叙事视角,文言文阅读关注教考衔接,诗歌鉴赏有机关联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学习任务中有关于拟写“短视频拍摄脚本”的要求,根据诗句内容拍摄短视频脚本,设题新颖,又运用了教材知识,作文取材现代文阅读Ⅱ,目前读写结合类作文是高频考题,贴合高考命题的风向。
命题新情境:命题注重创设个人体验类情境,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创设的情境与考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导航卫星的原理就是不断地向地面播发导航电文,电文的核心内容就是:位置坐标和相应位置的时间等信息。
为了实现信息足够高的精度,卫星本身要有非常精确的计时功能,这种计时功能是由原子钟来实现的。原子钟是一种精密测量设备,它是利用某种元素原子的能级跃迁来实现精确计时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围绕它旋转的电子组成的。有些原子拥有相当多数量的电子,分成不同的电子层。当原子从某一个能量大的层次跃迁到低一点的能量层次时,它就会释放出电磁波。某一种元素的原子,它的能级跃迁变化频率是固定的。1956年,美国科学家生产出了实用化的原子钟,它所用的元素是金属铯。铯有一个很大的优点,用它来制作原子钟非常方便。铯的共振频率是9192631770赫兹,规定它的原子核振动这么多次所用的时间就是一秒钟。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还开发出了用铷、氢元素作为原料的原子钟,体积越来越小。目前最先进的成果是用金属铝来制造原子钟,精度比前三种原子钟都高。
北斗导航卫星携带了四台中国自行研制的高精度原子钟。其中两台工作,两台备份。原子钟之间相互校准,免得工作的那一台发生了超过设计指标的误差。
卫星在太空中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飞行轨迹就是卫星轨道。
我们知道北斗星座是几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当中轨道设置最复杂的,包括了三种轨道类型,即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倾斜同步轨道和中圆轨道,能够最大限度地给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主力是运行在中圆轨道上的卫星,它们在这个轨道上不断地向地面发射信号。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包括宇宙射线、电离层和大气层的干扰,中圆轨道卫星所提供的信号,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为了尽量减小误差,就需要提供改正信息。无论在GPS、格洛纳斯、还是伽利略系统的建设中,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都没有设置这样的轨道,改正信息是由第三方通过其他类型或者地面手段来实现的,而北斗卫星为了从一开始就尽最大努力来提高用户的信号精度,在系统设计当中就考虑了三种类型的轨道。
在卫星导航技术中有一种叫作位置精度衰减因子的指标,如果这个数字越大,精度就越差;数字越小,精度就越高。一般来说,这个数字的大小和天空中可以见到的卫星数量,以及这些卫星的相对位置关系是有直接联系的。卫星数量越多,卫星分布得越均匀,位置精度衰减因子就越小。如果仅仅采用中圆轨道卫星,在有些时候、有些地区所能够见到的卫星数量就不够多。特别是在所谓的城市峡谷地区和真正的山谷里,所能够见到的卫星数量都很少,很多时候甚至于不能够保持导航服务。增加静止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就能够在服务区有效改善这种情况。作为静止轨道卫星,它和地面之间是相对固定的,在任何时候,我们只要不是处在遮挡的情况下,就一定能见到这颗卫星,实际上,根据卫星导航的原理,我们只需要三颗卫星就能够知道自己的位置,只要四颗卫星就能够测算出自己的速度。那么如果有一颗静止卫星在头上,对于中圆轨道卫星的需求就大大减少了。
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的作用更加显著。我们在上文中提到了静止轨道卫星被遮挡的情况,比如它会被建筑物或者大树、山脉遮挡。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就不一样了,它会在地球的上空画出“八”字形的轨迹。对于覆盖区的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在一天当中总会有某个时刻运行到自己的正上方,只要不待在室内就不会被遮挡。如果部署足够数量的倾斜同步轨道卫星,那么在任何时刻,对于覆盖区的任何用户,都可以
保证至少有一颗卫星在自己头顶上。
如果仅仅依靠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在很多场景下根本就不够用,如公路车道判别和铁路编组都需要分米级乃至厘米级的导航精度。这一切都需要我们采用新的技术。
我们在前文中谈到过卫星原子钟的精度问题,不同原子钟所报出来的时间也会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大家普遍采取的方式就是用很多台原子钟一起,用彼此的计时结果来相互验证。相互修正,最后计算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基本时间标准,再用这个时间标准来修正各台原子钟。这个问题对于卫星导航来说也是一样的。
要做到这一点,卫星之间必须能够彼此通信,这就是星间链路的用处了。北斗系统采用了Ka频段的星间链路。所谓Ka频段,就是26.5~40GHz之间的那一段无线电频率。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向地面提供卫星电视和宽带上网服务也会使用这个频段。Ka频段的带宽大、通信速度高,但是在为地面服务的时候,存在一种叫作雨衰的问题。就是在夏天暴雨的时候,因为雨点的尺寸和Ka频段的波长基本一样,所以会严重干扰通信服务。不过作为导航卫星的星间链路,Ka频段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宇宙里不会下雨。星间链路的关键技术就是卫星之间的通信波束信号要能够彼此对准,北斗卫星团队能够在整个星座之间实现星间链路的组网,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摘编自中国宇航学会《北斗导航天地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铯元素的一次共振耗时一秒钟,元素共振耗时越少,以其为原料的原子钟精度越高。
B.追求位置精度衰减因子小,即便三种卫星轨道同在,也需要一定数量的在轨卫星。
C.想要体验北斗卫星系统提供的高精度服务,至少需要四颗卫星检测范围同时覆盖。
D.太空和地面环境的差异,使Ka频段带宽大等优势在星间链路中得到理想发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铯、铷、氢、铝等元素原子能级跃迁中释放的电磁波,形成电磁能量,使得他们成为制造原子钟原料的元素。
B.单一的中圆轨道卫星设计,存在数量不足的劣势,导致在城市峡谷地区和真正的山谷里,易出现不能保持导航服务的情况。
C.原子钟与星间链路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都是依靠多台个体之间进行信息的验证与修正,来保持信息的精度。
D.人们接收到的每一条卫星信息,都是整个卫星系统工作的成果,需要所有卫星通过
星间链路的修正做保障。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情境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山体密集的地区,火车经过较长的山体隧道时,卫星信号精度与隧道外一致。
B.记录某地上空同时段的北斗卫星变化,发现每天监测到的卫星与前一天完全不同。
C.今年是太阳活动的峰年,Ka频段的星间链路可以保障北斗卫星服务免受任何影响
D.深圳修建伶仃洋大桥,借助北斗系统,将沉管沉放到海床上,并做到精准对接。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北斗卫星系统三种轨道单颗卫星观测轨迹”简化示意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轨道类型a,CPS系统因建设成本问题而没有配备。
B.轨道类型b上的卫星,能够极大避免地面遮挡带来的影响。
C.轨道类型c的卫星能够减少对轨道a类型卫星的需求。
D.三种轨道卫星范围重叠,能够减小位置精度衰减因子指标。
5.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背后有哪些科技支撑,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7分)
库布齐诗篇(节选)
肖 睿
她对姐姐说,火灭了,你闻到味道了吗?这场火可真大啊,烧了一天一夜。所有的树都死了,库布齐又变成沙漠了。本来它们都和我的大腿一样粗了,可现在它们比孩子
的脖子都细。树躺了一地,密密麻麻的,望不到头。沙漠都被火烧得发烫,你感觉到了吗?我知道你为什么不愿出去,我的心也在流血。为什么你还在哭?人和树一样,水分是有定数的,眼泪流干你就瞎了。我不想再进城了。
她对姐姐说,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我不敢再信你了。你说我们一定能战胜沙漠,这十年来我就跟在你屁股后面种树,到头来才知道跟人比沙漠更吓人,就剩一场空。你的心是铁做的吗?怎么就信库布齐能变成森林?
她对姐姐说,我梦到你梦到的那棵神树了,长得好高,顶子都能伸到天上去。枝叶茂密,阳光都穿不透。坐在神树下,我梦到了你梦到的那条路,它从我眼前伸出去,一直伸到沙漠的尽头。我从没见过这么干净宽阔的大路,像一条蔚蓝色的哈达铺在大地上。我终于明白你在想什么了,只要树能活下来,人就会有路。有了路,人就不会被困在这里。
姐姐告诉她,这里原本不是沙漠。最早的时候,这里是一片海洋,各种奇怪的大鱼遨游于海的深处,有的鱼长着翅膀,有的鱼薄如纸片,还有的鱼近乎透明。她说,那海水都去哪儿了?姐姐说,最早的时候土地都连在一起。后来大地都裂开了,变成一块一块,四散而去。这里的海水就漏走了,漏到了她们脚底下,漏到了地球的那一边。
姐姐告诉她,这里变成陆地之后,到处是水草丰美的原野和参天大树环绕的沼泽。那些奇怪的鱼也都纷纷上岸,长出了四肢、皮毛和爪子,变成古书中的珍禽异兽,比如会飞的老虎、长着鬃毛的大象、会喷火的灰猴。后来人来到了库布齐,他们砍伐树林,种上庄稼。他们围捕野兽,做成肉干。大多数动物都灭绝了。
姐姐告诉她,随着人变得越来越强大,更多的人来到库布齐,他们还带来了战争。起初他们拿着铁器打,后来拿着火器打,人们一遍遍地打仗,像是永远打不完。他们来回折腾着库布齐,森林绝迹,河水干涸。这里就变成了沙漠。
姐姐就像她们生长的沙漠一样,沉默寡言地应对着各种苦痛、梦魇与闹剧,却又是沙漠最可敬的对手。一遍又一遍地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树苗死去,一遍又一遍地重新挖下新的树坑。虽然她们长得一模一样,但库布齐的父老乡亲都说,看两人的眼神就能分出来谁是姐姐、谁是妹妹。她对外部还有好奇,会打量那些新鲜的人和事物,会听歌,思考什么是爱。姐姐不一样,休息的时候,姐姐总是看着天空。谁要是和她说话,她就眯起眼睛轻轻地笑,表示赞同,似乎种树就是她心里的全部事情。即使流泪,姐姐也躲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像一场小雨过后的清晨,树木随风摇晃,甩掉落在枝头的雨。
最初几年,人们觉得这两个小姑娘疯了。千百年来多少老祖宗都没干成的事,她们能干成?每当她们种下的树苗整批干死的时候,人们说,从来只有沙压人,自古没有人赶沙。她听到姐姐对他们说,我宁可治沙累死,也不让沙把我吓死。
有一天,姐姐把睡梦中的她推醒,说沙尘暴来了。她披好衣服,跟着姐姐跌跌撞撞冲出家门,冲到沙地里,看到几十亩沙柳树苗七倒八歪地躺在地上,都被这场尘暴压死了。她回头想安慰姐姐,却发现身后只有滚滚沙尘遮天蔽日。她大声呼喊,可声音刚冲出嘴巴,就被狂风扯成了碎片。风暴像一只大手般拨弄着她的身体,把她往离家更远的地方推动。她摔下了沙丘,站起来发现自己的额头摔破了,并且彻底迷失了方向。
风暴停息了,她却已经走到了沙漠的腹地。那时已是深夜,她仰望星空,星辰皎洁,如同风吹走了世间一切灰尘。哭泣和奔跑耗尽了她所有力气,寒冷令她孤独无依,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摔倒在地上,昏迷过去。在梦境中,她梦到姐姐睡在一棵巨大的树下,眼角挂着和她一样的泪痕。那棵树高大粗壮,每一枚叶子都在闪闪发亮,枝条纵横交错,在空中蔓延生长,如同穹顶。她梦到姐姐心中的呼唤,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她在这奇妙的梦境中回应着姐姐的呼唤,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她说你走过三条沙沟,翻过三条沙丘,在三颗最亮的星星下面,我就躺在那里熟睡。她梦到姐姐站起来,顺着她的指示,走过三条沙沟,翻过三条沙丘。她梦到姐姐对她说,天上的星星都很亮,我找不到你说的最亮的三颗。她在梦中开始唱歌:
趁着两匹铁青马膘好
把它们安慰好再走
这辈子牧人的宿命
就是在草原上晃悠
山岩中间哺育的
苍鹰的雏鸟
到底是什么力量
让它们在草原上逗留
她说,你听到我的歌声了吗?姐姐点点头,说这首歌是我教你的。她梦到姐姐开始唱这首歌的下一段:
沼泽中生长的
美丽的莲花
到底是什么力量
让它们左右摇曳
两个少女的歌声交织在一起,连广阔的沙漠和无情的北风都无法阻止这歌声流传。两个人的歌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两个人的心跳越来越响、越来越响。她睁开眼睛,看到姐姐站在自己面前,眼角挂着未干的泪痕……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库布齐火灾后,妹妹对姐姐的悲痛感同身受,决定留下来陪伴姐姐,显示出对姐姐种树治沙的理解。
B.姐姐向妹妹讲述库布齐的变迁,交代出自己种树的缘由,表达了姐姐对库布齐环境恶化的痛惜之情。
C.姐姐“总是看着天空”,表现她专注种树的心理状态;不让人看见“流泪”,反映了她不被理解的痛苦。
D.标题“库布齐诗篇”,暗示小说不只在讲一个治沙的故事,更在讲述一个温暖、浪漫、关于爱的故事。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对姐妹种树的质疑、“从来只有沙压人、自古没有人赶沙”的话语,从侧面表现姐妹治沙的艰难。
B.小说对沙尘暴后库布齐星空的描写,再现了库布齐美丽的一面,为苦难的故事增添了诗意之美。
C.小说结尾部分,妹妹梦境中唱响的两首歌曲,选用草原上典型、丰富的意象,以表现草原风光的美丽。
D.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诗意,这种语言风格与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相协调,具有独特审美性质。
8. 小说两次描写了梦境中的神树,有何作用?(5分)
9. 小说从妹妹的角度讲述故事,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景公将观于淄上,与晏子闲立。公喟然叹曰:“呜呼!使国可长保而传于子孙,岂不乐哉?”晏子对曰:“婴闻明王不徒立,百姓不虚至。今君以政乱国、以行弃民久矣,而欲保之,不亦难乎!婴闻之,能长保国者,能终善者也。诸侯并立,能终善者为长;列士并学,能终善者为师。昔先君桓公,方任贤而赞德之时,亡国恃以存,危国仰以安。是以民乐其政而世高其德,行远征暴,劳者不疾,驱海内使朝天子,而诸侯不怨。当是时也,盛君之行不能进焉。及其卒而衰,怠于德而并于乐,身溺于妇侍而谋因于竖刁。是以民苦其政而世非其行故身死乎胡宫而不举虫出而不收。当是时也,桀、纣之卒不能恶焉。今君临民若寇雠,见善若避热,乱政而危贤,必逆于众,肆欲于民,而虐诛于下,恐及于身。”
(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一》)
材料二:
人君之治,莫大于道,莫盛于德,莫美于教,莫神于化。道者所以持之也,德者所以苞之也,教者所以知之也,化者所以致之也。民有性,有情,有化,有俗。情性者,心也,本也。化俗者,行也,末也。末生于本,行起于心。是以上君抚世,先其本而后其末,顺其心而理其行。心情苟正,则奸匿无所生,邪意无所载矣。
圣①深知之,皆务正己以为表,明礼义以为教;和德气于未生之前,正表仪于咳笑之后。民之胎也,合中和以成;其生也,立方正以长。是以为仁义之心,廉耻之志,骨著脉通,与体俱生,而无粗秽之气,无邪淫之欲。虽放之大荒之外,措之幽冥之内,终无违礼之行;投之危亡之地,纳之锋锷之间,终无苟全之心。举世之人,行皆若此,则又乌所得夫奸乱之民而加辟哉?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形文王,万邦作孚。此姬氏②所以崇美于前,而致刑措于后也。
(节选自王符《潜夫论·德化》)
【注】①圣:圣明的君主。②姬氏:指周王朝。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是以民苦A其政B而世非C其行D故身E死乎胡宫F而不举G虫H出而不收。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疾,憎恨,与《荀子·劝学》“声非加疾也”中的“疾”词义不同。
B.进,超过,与《庖丁解牛》“进乎技矣”中的“进”词义相同。
C.逆,违背,与《孔雀东南飞》“逆以煎我怀”中的“逆”词义不同。
D.所以,是……的原因,与《师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晏子认为,诸侯众多,只有能善始善终行仁政的人才能成为首领;众多学子一同学习,只有能善始善终专心学习的人才能成为老师。
B.晏子在向齐景公进谏的时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齐桓公能善始则成就霸业,不能善终则落得可悲的结局进行对比,很有说服力。
C.材料二中,王符认为民众有性灵感情,也有风化习俗;性灵感情是内心的表达,是根本,而风化习俗是外在的行为方式,是末节。
D.材料二最后,王符列举周王朝后期的君主不能像前期的君主那样使得天下太平的史实,意在强调治理国家不能完全搁置刑法不用。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昔先君桓公,方任贤而赞德之时,亡国恃以存,危国仰以安。(4分)
(2)圣深知之,皆务正己以为表,明礼义以为教。(4分)
14.两则材料对国君治理国家各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①
李益
北风吹雁数声悲,况指前林是别时。
秋草不堪频送远,白云何处更相期。
山随匹马行看暮,路入寒城独去迟。
为向东州故人道,江淹②已拟惠休诗③。
[注]:①贾校书:即贾弇(yǎn),曾任校书郎。振上人:诗僧法振,作者诗友,当时居于“东州”。②江淹:南朝梁诗人,曾模仿惠休《怨诗行》而作《休上人怨别》。惠休:南朝宋、齐间诗人,原为僧。
15.(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风劲吹、大雁悲鸣,诗歌开篇便从触觉与听觉角度渲染出送别时的伤感氛围。
B.诗歌第三句与姜夔《扬州慢》中的“废池乔木,犹厌言兵”采用了相同的写法。
C.诗人认为,分别之后友人会像浮云一样行踪不定,二人何处再相见就难以预期。
D.颈联描述诗人匹马独行返城时倍感寒冷的情景,烘托出与友人别后的孤独冷寂。
16.(6分)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学习任务中有关于拟写“短视频拍摄脚本”的要求,学校计划将本诗拍摄成一个短视频,请你拟写第八句的视频拍摄脚本。根据诗歌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完成下面表格。
分镜头脚本(时长20秒)
场景 静夜拟诗
音乐特点
远镜头
特写镜头
视频解说(可从内容、情感角度解说;不超过60字)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从哲理的角度阐述了对人生及宇宙的看法,以“ ”一句表明天地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以“ ”一句强调万物和我们皆可永恒。
(2)李白托月寄情,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写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可随君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 ”
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3)古人写诗文时常常使用借代手法,使所写内容生动形象,增添作品的感染力,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8分)
汉字构形的学术解释和社会俗解并没有截然的界线, 学术专著《说文解字》 引用了不少俗解。如,“王”字在《说文解字》里没有正面解释,只是引用了几个不同的说法:一是引东汉班固的《白虎通》,将其释为“天下所归往也”,这是用“往”释“王”,属于声训;二是引孔子说的“一贯三为王”,主要讲字形;三是引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也……”,分析了形义关系,比孔子更具体。后来,唐代李阳冰对孔子和董仲舒的说法作了进一步补充:“中画近上。王者,则天之义。”这些解释 出自大学者, 都是通过主观解字来美化王权,可以看作俗解。
又如现代人讲“聪”字:“同学们要用耳朵听讲,用心想问题,用口提问、答问,用两只眼睛(指右边上面的两点)看黑板,这样你就会变聪明。”“聪”字从耳总声,构形理据很清晰,之所以这样讲解,显然是为了教育学生们好好学习。
除了汉字俗解外,猜字谜、写春联以及其他文字游戏等,都是因为有了汉字才产生的丰富多样的风俗习惯。今天,古老生僻字在现代网络中的流行、年度汉字的评选狂欢等,也正在形成新的民俗,而它们也是以既有汉字为前提的。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使 也 虽然 但 B.即便 就 非但 也
C.即便 也 非但 且 D.即使 就 虽然 还
19.下列句中的“你”和材料中“这样你就会变聪明”中的“你”,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钟扬曾说:“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你不能因为种子外表不好看就不要,说不定它以后长得很好。”
B.鲁侍萍(愤怨):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C.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D.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20.材料列举了汉字“俗解”的方法,请从以下几个字中任选一个进行合理的“俗解”。(2分)
信功舒忌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电动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成为群众出行代步的重要工具。但由于种种原因,电动车火灾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
加强电动车的火灾隐患整治,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既需要从源头的生产、销售等环节把好产品质量关,也需要从末端重视小区管理这道“防火墙”。从电动车火灾事故来看,居民住宅小区是高发场所之一。有的居民回到小区后,习惯带着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有的甚至将电动车停放在小区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给小区带来安全隐患。
①此外,电动车飞线充电的行为存在极大安全隐患。②因为家用充电线和插座是无法作为连续大电流充电装置使用,③很容易因负荷过载而引发火灾。④同时,大多数人在夜里习惯给电动车充电,⑤难以及时察觉充电故障。⑥因此在电动车集中充电棚、居民楼架空层应安装烟感报警器、温感报警器等设备,⑦并与小区物业值班监控室联动。⑧这样,一旦如果夜间发生火情可以及时处置。
21.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22.小明大学毕业后计划购买一辆电动车上下班代步,请根据材料就消防安全方面给出三条建议,每条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Ⅱ书写了一对姐妹扎根于家乡,谱写生命诗篇的故事。从这对姐妹我们可以看到,越是在艰苦的地方、困难的时刻,越能写就波澜壮阔的诗篇。这对我们了无诗意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请以“生命的诗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