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外国语学校高2023级高一下期入学考试
物理试题卷(1)
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再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4分,选错得0分)
1.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对图中人体受力情况及弹力的产生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买同甲乙丙丁
A.图甲中,人立定跳远起跳的瞬间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B.图乙中,跳水运动员静止站立在弯曲的三米跳板前端时受到两个力作用
C.图丙中,人手受到的弹力是手要恢复形变时产生的
D.图丁中,人站在船上撑竿使船离岸时,手受到的弹力是竿要恢复形变时产生的
2.某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初速度为,加速度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它第初的速度是 B.它第初的速度比第末的速度大
C.它第内速度变化量为 D.它前内速度增加量为
3.某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连续做“下蹲-站起-下蹲-站起”的动作。截取力传感器某一时段内的采集数据如图,D点和B点对应的力值之比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人处于失重状态 B.B点对应人正在站起
C.C点对应人正在蹲着不动 D.D点和点对应的人加速度之比约
4.甲、乙物体从水平面上同一位置出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对两个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s末乙比甲快 B.6s末乙的加速度比甲大
C.甲乙两物体10s末相遇 D.前10s甲乙两物体的距离先变大后变小
5.A、B、C、D四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下面各选项分别给出了四个物体不同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各物体在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在内运动位移最大的物体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滑块在沿着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向下做匀速运动,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在滑块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与斜面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大于
B.撤去恒力F后,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不变
C.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于
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7.如图所示,质量为0.5kg的物块A放在一个纵剖面为矩形的静止木箱内,A和木箱水平底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A的右边被一根轻弹簧用1.2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着而保持静止。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木箱向右加速、且加速度大小为时,物块A相对木箱滑动
B.若木箱向右加速,则物块A所受摩擦力可能比原来静止时大
C.当木箱向左加速、且加速度大小为时,物块A相对木箱滑动
D.把整个装置放到电梯里,电梯从1楼启动到10楼停止,在上述过程中,物块可能相对木箱滑动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一重球从高h处下落,如图所示,到A点时接触弹簧,压缩弹簧至最低点位置B。那么重球从A至B的运动过程中( )
A.速度一直减小
B.速度先增加后减小
C.在B处加速度可能为零
D.加速度方向先竖直向下再竖直向上
9.用两根细线系住一小球悬挂于小车顶部,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球相对车静止。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设左边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右边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则小车可能在向右加速运动
B.若,则小车可能在向左减速运动
C.若,则小车加速度大小为
D.若,则小车加速度大小为
10.如图甲,长木板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另一物体B(可看作质点)以水平速度滑上长木板A的表面。由于A、B间存在摩擦,之后运动过程中A、B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g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均与运动方向相反
B.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C.长木板A的长度可能为。
D.A物体的质量是B物体的两倍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1.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关系”的实验。将弹簧的上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对齐,读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值,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依次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值。
(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______状态。
(2)实验中挂3个钩码时刻度尺的示数如图1所示,该读数为______cm。
(3)对于实验中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测量弹簧原长时,需要把弹簧水平放稳后进行测量读数
B.挂钩上挂的钩码越多,实验误差越小
C.弹簧的自重不会影响弹簧的劲度系数测量
D.由于弹簧的自重,会使测量的劲度系数有一定的误差
(4)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了弹力跟弹簧伸长量x关系的图像如图2所示。根据图像可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为了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有打点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滑轮光滑)、垫块、天平、夹子、小车(相同的两个)和砝码(总质量用M表示)、砂和砂桶(总质量用m表示)、刻度尺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将长木板一端适当垫高的目的是______,小车匀速运动的标志是______。
(2)下列实验中的相关操作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释放,且在释放小车前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B.每次改变小车(包括车中砝码)的质量时,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为了直观地判断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应作出图像
D.将砂桶和砂受到的总重力近似地当成小车(包括车中砝码)受到的合力,不会给实验带来误差
(3)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A、B、C、D、E、F、G为七个相邻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点C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1分)
13(12分).哈利法塔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建筑。游客乘坐世界最快观光电梯,从地面开始经历加速、匀速、减速的过程恰好到达观景台只需45秒,运行的最大速度为。观景台上可以鸟瞰整个迪拜全景,可将棕榈岛、帆船酒店等尽收眼底,颇为壮观。一位游客用便携式拉力传感器测得:在加速阶段质量为的物体受到的竖直向上拉力为,若电梯加速、减速过程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求:
(1)电梯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2)加速运动的时间;
(3)若减速阶段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求观景台的高度。
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的小物块在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静止于倾角为的固定的足够长的斜面上的A点。已知小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为,设小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则
(1)求外力F的取值范围;
(2)若将外力F大小改为1.5N,方向不变,小物块仍由A点静止释放,作用2s后撤去该力,求小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h及从撤去该力后至小物块再次返回A点时所用时间t。
15(17分).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块(可视为质点)被无初速度地放在倾斜传送带的最上
端A处,传送带以速度匀速向下运动,物块到达传送带下端B时滑上静止的平板车(物块从传送带滑上平板车时无能量损失),随后在平板车上向左运动,物块始终未从平板车上滑落。已知传送带AB之间的距离L为,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物块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因数,物块与平板车的摩擦因数,平板车与地面的摩擦因数,平板车的质量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忽略空气阻力。求:
(1)物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
(2)平板车的最小长度;
(3)从物块滑上平板车到最后静止的过程中,物块运动的总位移。
德阳外国语学校高级高一下期入学考试答案
1-7 DCBAABA 8.BD 9.ACD 10.BD
11.竖直 7.20 C 25
12.平衡小车拖动纸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纸带上相邻点迹间的距离相等
A 0.49 0.42
13.(1);(2)20s;(3)450m
【解析】(1)设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2)由 速度公式得
解得
(3)匀加速阶段位移
匀速阶段位移
匀减速阶段位移.
高度
14.(1);(2)9m;
【解析】(1)由题意可得,当m与斜面间的静摩擦沿斜面向下取到最大值时,外力F取到最大值,此时有
当m与斜面间的静摩擦沿斜面向上取到最大值时外力F取到最小值,此时有
联立以上式子,代入数据解得
(2)外力F作用时间内,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时,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撤去外力后,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由运动学公式有
之后物块下滑,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物体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回到A点,由运动学公式有
全过程有
联立以上式子,代入数据解得;
15.(1)(1)1s;(2)1.5m;(3)8.5m
【解析】(1)物块放上传送带上后先以加速度向下加速运动,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解得
物块经过时间达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
运行的位移
由于传送带AB之间的距离L为4.5m,此后,物块以加速度向下加速运动,可得
故物块匀速到达底端
物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为
(2)物块滑上平板车的速度为,物块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平板车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设经过一段时间物块和平板车正好达到共同速度;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式可得
解得,
该过程物块的位移和平板车的位移分别为
之后假设物块与平板车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物块与平板车间静摩擦力为
故假设成立,平板车的最小长度为
(3)物块与平板车相对静止,继续滑行位移为
则从物块滑上平板车到最后静止的过程中,物块运动的总位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