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2024年春期高中二年级期中质量评估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面哪一项叙述不符合这一观点
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运动和分裂
B.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C.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只能在寄主细胞内完成
D.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气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
的曲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阐明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C.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伏笔
D.魏尔肖通过观察植物的分生区,发现新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3.图l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图2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图3
表示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需先升高镜筒再转动图1中的5,以防玻片破碎
B.若图2中组合②④对应图3中的B,则图2中组合②③对应图3中的A
C.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该调节图1中的2使视野明亮
D.若图3中A组视野中充满64个细胞,则放大倍数扩大4倍后可看到16个细胞
4. 2024年3月22日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的主题是“Water for Peace”,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
误的是
A.细胞内的自由水和结合水都是良好的溶剂,都能参与物质运输和细胞代谢
B.氢键是水分子间的弱吸引力,决定了水的流动性,是物质运输所必需的
C.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其温度相对不容易发生变化
D.气温逐渐降低会使冬小麦体内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比值逐渐升高
5.MS培养基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植物培养基,该培养基除了水、NH4N03、KN03.必需的
微量元素等,还需提供的大量元素有
A. C、H、P、Mn B. P、S、Ca、Mg
C.P、S、Ca、Fe D. Mn、Mo、Cu、Zn
6.“三减三健”是国家开展的一项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专项行动,“三减”指减盐、减油、减糖。
下列有关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中的糖类都可以水解
B.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大量转化为糖类
C.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D.植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
7.下面是人体的氨基酸形成血红蛋白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一定含有C、H、O、N元素
B.氨基酸间可通过形成氢键使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C.血红蛋白中含有Fe说明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若血红蛋白某一处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其运输氧的能力可能会大大下降
8.近来发现胰腺癌患者血液中有一种含量较多的特殊物质-HSATⅡ(即不编码蛋白质的
RNA),这一特殊RNA可以作为胰腺癌的生物标记,用于胰腺癌早期诊断。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 HSATII、多糖、脂质都是生物大分子
B. HSATII和患者的遗传物质都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C.HSATⅡ或患者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均可得到6种小分子物质
D.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使得HSATII具有多样性
9.将下列有关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10.图中甲、乙、丙可组成生物体内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肽链形成的蛋
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一个由两个巯基(一SH)形成的二硫键
(一S一S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在人体中组成蛋白质的甲有21种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4832
C.如果甲中的R基为一C3H5O2,则由两分子甲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D.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11.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将其在空气一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结
果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A.人的肝细胞 B.大肠杆菌细胞 C.草履虫细胞 D.鸡的成熟红细胞
12.如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和部分功能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是细胞的一道屏障,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
B.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而蛋白质是固定不动的
C.图2所示细胞膜的功能的实现与图l中结构⑨密切相关
D.细胞膜中物质①②的流动性决定了其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
13.为了研究某动物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液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
然后观察相应变化,相关结构关系如图甲所示,测得有关的生物膜面积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细胞膜上能检测到3H
C.细胞核内不可能出现3H标记
B.图甲中细胞器③能首先检测到3H
D.图乙中b对应图甲中的④
14.研究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常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某同学用该方法对菠菜
的叶肉细胞进行了如图所示操作,其中S1-S4表示上清液,P1-P4表示沉淀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四次离心,在分离P4时离心速率最高
B.全面考虑S1-S4,P1-P4,DNA仅存在于P1、P2、P3中
C. S1、S2、P2、P3在适宜条件下均能进行能量转换
D. S1、S2、S3中均有具膜的细胞器
1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形态
B.细胞核功能的实现与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密切相关
C.生物膜系统由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构成
D.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16.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下图是溶酶体发生过程
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c、d分别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b内水解酶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直接参与
C.a、b、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
D.g中消化后的产物一部分在细胞内参与新物质的合成,一部分排出细胞
17.微生物发酵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中,错
误的是
A.制作果酒时,可通过控制发酵的温度、发酵液的pH等措施降低果酒变质的概率
B.制作果酒的新鲜葡萄应先除去枝梗,再用清水清洗1-2次,除去污物
C.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的制作,如酵母菌、毛霉、曲霉等
D.泡菜发酵中期由于乳酸不断积累,厌氧状态的形成,乳酸菌成为优势菌种
18.在实验室进行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无菌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无菌技术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A.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B.无菌技术的目的只是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
C.经巴氏消毒法处理的食品因微生物未被彻底消灭,不能在常温下长期保存
D.做妤消毒和灭菌工作后,要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接触
19.黄河入海口石油降解菌的筛选是修复石油污染,保护黄河的重要工作,如图表示筛选石
油降解菌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据结果推测lg土壤中石油分解菌数最多为l.6×l06个
B.分离、纯化石油分解菌时,还可采用平板划线法且该方法也需要进行③步骤操作
C.稀释涂布时,利用涂布器从盛有菌液的试管中蘸取菌液,进行涂布
D.如需使用细菌计数板对保存的菌种进行计数,需要先加盖盖玻片再滴加稀释后的培养液
20.固氮菌能固定氮气,提高土壤的氮含量,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氮元素。科研人员从土
壤中分离筛选出具有高效固氮能力的自生固氮细菌并进行发酵。根据发酵工程流程图及
微生物相关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效固氮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
B.发酵罐内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要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等
C.发酵工程与传统发酵技术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可以利用微生物来进行发酵
D.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等
21.下图为利用玉米的幼苗芽尖细胞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花粉培养得到幼苗2的过程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培育植物A的过程,需更换培养基调整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
C.培育幼苗1所选用的外植体需要做彻底的灭菌处理
D.接种操作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并且每次使用后的器械都要灭菌
22.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丙肝病毒的三位科学家。丙肝病毒引起的丙型肝
炎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下图为利用
小鼠甲为实验材料研制丙肝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实验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动物细胞培养时,培养液中除营养物质外还要添加一定量的血清
B.动物细胞培养时,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C.图中筛选2需要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D.动物细胞培养时,将其置于含有95%O2和5%CO2的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23.“国宝”熊猫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熊猫在自然条件下受精困难,产子率较低,可以通过
胚胎工程提高熊猫的产子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条件下,熊猫的受精作用是在雌性熊猫的输卵管内完成的
B.在精子的刺激下,卵子完成减数分裂II,排出第二极体后形成雌原核
C.体外受精时,从卵巢内获得的卵母细胞能直接与获能精子完成受精
D.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葚胚或囊胚进行分割
24.科研人员用电融合的方法诱导母羊的乳腺上皮细胞与另一只羊的去核卵母细胞融合,然
后将重构胚移植到代孕母羊的体内,最终培育出了克隆羊多莉。下表是科学家获得的部
分实验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两组羔羊性状与核供体母羊完全相同
B.②组比①组成功率高,可能因为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
C.本实验涉及到细胞培养、核移植等技术
D.克隆技术应用于人类,可能存在一定的伦理风险
25. Leigh氏综合症是一种攻击神经系统的严重神经障碍,其致病基因位于线粒体DNA中。
一位母亲约有1/4的线粒体携带有这种致病基因,她的前两个孩子因为患有Leigh氏综合症而夭亡,她的第三个孩子因为接受另一名女性捐赠的健康基因而成为全球首个拥有“三个父母”的男婴。该“三亲婴儿”的孕育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卵母细胞捐献者携带的红绿色盲基因能遗传给“三亲婴儿”
B. Leigh氏综合症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C.该男婴孕育的过程中使用了核移植、体外受精、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D.“三亲婴儿”同时拥有自己父亲、母亲及卵母细胞捐献者的部分基因
26.下列有关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位于DNA分子中部的一个目的基因时,被水解的磷酸二酯键有2个
B.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识别序列越短,则该序列在DNA中出现的概率往往越大
C.—CATG↓—和—G↓GATCC—序列被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出的黏性末端可用DNA连接酶连接
D.只有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片段和质粒,才能形成重组质粒
27.若要利用某目的基因(见图甲)和Pl噬菌体载体(见图乙)构建重组DNA(见图丙),限制性
内切核酸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是BglⅡ(一A↓GATCT一),EcoRI(一G↓AATTC一)和Sau3AI
(一↓GATC一)。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用EcoRI切割目的基因和Pl噬菌体载体
B.用Bg1Ⅱ和EcoRI切割目的基因和Pl噬菌体载体
C.用Bg1Ⅱ和Sau3AI切割目的基因和Pl噬菌体载体
D.用EcoRI和Sau3AI切割目的基因和Pl噬菌体载体
28.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但胰岛素注射后易在皮下堆积,需较长时间才能进入血液,进
入血液后又易被分解,因此治疗效果受到影响。科研人员研制了速效胰岛素,其生产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速效胰岛素的生产需要用到蛋白质工程和发酵工程
B.大肠杆菌合成的新的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C.除人工合成DNA外,还可以通过定点突变技术获得目的基因
D.可以用Ca2+处理的方法直接将新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
29.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区别是
A.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
B.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合成的可以是天然不存在的蛋白质
C.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或性状水平)操作
D.基因工程完全不同于蛋白质工程
30.有关转基因产品“是否安全”存在一定的争议。请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转基因产品可能存在基因污染的问题
B.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出现营养成分发生改变的现象
C.转基因产品符合安全标准之后才能上市售卖
D.食用转基因食品,其中的基因会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31. (10分)翟中和院士在其主编的《细胞生物学》中说到:“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
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细胞经过数亿年的进化,还有太多的未知
等待同学们去探索,请同学们欣赏下面几个细胞,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从结构上来看,图l细胞与图2细胞的根本区别是,图1细胞 。
(2)与人体胰岛细胞相比,图2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有 (只填写结构名称)
(3)图2中,控制植物性状的物质主要位于 (填结构名称)中,对该结构的功能较为全面的阐述是 。
(4)图3反映的是细胞膜的 的功能。
(5)图4支原体的②处糖蛋白很少,从细胞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广谱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的增殖,但支原体对其并不敏感,推测青霉素对细菌的作用部位为 。作用于核糖体小亚基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可抑制支原体和细菌的增殖,却不会抑制人体细胞的增殖,原因是 。
32. (10分)青梅果肉营养丰富,成熟的青梅果实易腐烂,不易运输保存。进行青梅果酒研究,
既可提高青梅资源利用率,又可提高产品附加值。图1为制作青梅果酒的简易装置图;由于青梅果肉含糖量低,往往在青梅果浆中加入白砂糖后再进行酿制,图2为在青梅果浆中添加白砂糖对酒精度和果酒感官评分的影响(感官评分越高,果酒的品质越高)。
(1)在青梅果酒发酵过程中,图1装置中的充气口应处于____状态,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目的是 。可在酸性条件下,用 (填试剂名称)检测有无果酒产生。
(2)酿制蓝莓醋的微生物是醋酸菌,该微生物在O2、糖源充足时,生成乙酸的化学反应式是
。在酿制蓝莓酒的过程中出现酒变酸的原因是____。从图2可看出,青梅果酒酿制时果浆中初始糖浓度为____时效果最佳;在青梅果酒酿制过程中,若发酵时间过长,产酒率不再增加,但会增加被杂菌污染的风险,若被醋酸菌污染, (填“会”或“不会”1经发酵产生大量醋酸,理由是 (答出2点)。
33. (10分)双特异性抗体(BsAb)是指一个抗体分子可以与两个不同抗原或同一抗原的两个不
同抗原表位相结合,双特异性抗体在自然状态下并不存在,可以通过重组DNA或细胞融合技术人工制备实现。长春花所含的长春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图1是科研人员通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杂交瘤细胞杂交技术生产双特异性抗体的部分过程。图2是某双特异性抗体作用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步骤注射癌胚抗原的目的是 。过程③所用的HAT培养基从用途上属于选择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 细胞不能生长,能生长的细胞具有的特点是 。
(2)过程④中将杂交瘤细胞进行多倍稀释,接种在多孔的细胞培养板上,使每孔中不超过1个细胞,通过培养让其增殖,然后利用________原理检测各孔上清液中细胞分泌的抗体,筛选出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与传统血清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有 。
(3)图1方框内至少需要经过 次筛选,才能获取单克隆杂交一杂交瘤细胞。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的单克隆杂交一杂交瘤细胞因为 和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缺乏等因素而分裂受阻,需进行传代培养。
(4)与直接使用长春碱相比,将长春碱与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合后给药,对人体的副作用更小,原因是 。
34. (10分)研究发现,大豆GmNF-YA19基因在不同非生物胁迫中均有响应。为研究该基因
的功能,科研人员利用PCR扩增GmNF-YA19基因,构建GmNF-YA19基因表达载体并转化烟草,实验过程如下图1、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利用PCR扩增GmNF-YA19基因时,其原理是 ,延伸子链时需加入 酶,需要设计____种特异性引物,引物的作用是 。
(2)根据图中信息,最好选用 两种限制酶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载体,其原因是 。
(3)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烟草常用 法。有研究表明,GmNF-YA19基因对干旱胁迫的应答最显著,科研人员对GmNF-YA19转基因烟草(OE1、OE2和OE3)的抗旱性进行鉴定。对干旱处理后的WT(野生型)烟草和GmNF-YA19转基因烟草叶片的电解质渗透率及丙二醛(二者反应叶片损伤程度)、可溶性糖和脯氨酸(二者是细胞中渗透压调节物质1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3所示。
由结果分析,GmNF-YA19基因调节的机理可能是干旱胁迫下,
。
2024年春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答案
1-5 DCBAB 6-10 CCCDD 11-15 BCABC
16-20 DBBDC 21-25CDCAA 26-30 BDDBD
31.(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写“有无以核膜为界限得细胞核”不得分) (2)叶绿体、液泡、细胞壁
(3)细胞核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分,写出一项得1分)
(4)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5)支原体(为原核生物)细胞中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
细胞壁 真核细胞(人)和原核细胞(支原体、细菌)的核糖体(小亚基)不同(2分)
32.(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关闭 排气且可避免杂菌污染(写出避免杂菌污染即可)
重铬酸钾溶液
酶
(2)C6H12O6+2O2—→2CH3COOH+2H2O+2CO2+能量(2分)
醋酸菌把酒精转化为乙酸(或醋酸) 20% 不会
酒精发酵是无氧环境,而醋酸发酵需要氧气;且酒精发酵与醋酸发酵的温度不同(2分,写出一项得1分)
33.(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刺激小鼠产生相应的B淋巴细胞 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 既能大量(或无限)增殖,又能产生抗体(不能写所需抗体)
(2)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或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能准确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可大量制备(2分,如写“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则得1分)
(3)2 细胞密度过大、有害代谢物的积累(答出有害代谢物积累即可)
(4)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能将抗癌药物(或长春碱)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在原位(或定向)杀死癌细胞(2分)
34.(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 DNA半保留复制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DNA聚合酶)
2 使DNA聚合酶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2) PvuⅡ和EcoRⅠ 保证目的基因和质粒正向连接,避免发生自身环化 (2分,写出“保证目的基因和质粒正向连接”即可)
(3)农杆菌转化法 GmNF-YA19基因的表达产物促进了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产生,同时抑制了丙二醛的产生(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