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火烧云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喂、盈”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必、胡”等13个字,会写“火烧云、晚饭”等8个词语。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火烧云》,了解火烧云得名的原因,知道课文是从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来写火烧云的。背诵第3至6自然段。
3.能借助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根据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写作规律进行仿写。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
二、拓展资源
丛书:《沧海日出(节选)》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你们已经去探索、发现天地生命力之美了,今天,我们继续做发现官,发现云彩颜色之美、形状之变的秘密,也来写写自己眼中的火烧云。
发现云彩颜色之美、形状之变的秘密
评价内容 星级 自评 互评
写写我眼中的火烧云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
能把火烧云的样子写清楚 ☆☆☆
能用上适当的联想,语言生动 ☆☆☆
温馨提示:此评价在写自己眼中的火烧云时实施,最高为九星级
任务一:检查预习情况,巩固生字新词。
1.课前,大家已经根据预习单预习了课文,我们一起来交流。
喂猪 跪着 寺庙 揉搓 凶猛 威武
镇静 伸开 接着
笑盈盈 红彤彤 金灿灿
2.交流预习收获。
(1)生字词的朗读。
(2)多音字。
——一模一样,多音字“mú”读得很标准。还读什么音?请你结合语境填一填。
①王明是全国劳动模范,他全家都觉得很光彩。
②小红是一位模样俊俏的小姑娘。
(3)读懂难理解的词语。
威武 一模一样 凶猛 半紫半黄
(4)指导易错字书写。
——“威武”,特别注意“威”多了一撇,而“武”没有。
3.读一读《现代汉语词典》里对“火烧云”的解释: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红霞。
作家萧红告诉我们火烧云是一种怎样的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火烧云是一种怎样的云?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2)都是写火烧云,读上去有什么不一样吗?
小结:词典对“火烧云”的解释是科学性表述,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是文学性表达,能够让人展开想象,产生美感,而且把火烧云写活了。这就是文字表达的魅力。
任务二:读课文,理清内容。
1.根据阅读要求完成思维导图。
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导图,梳理文章脉络。
交流小贴士:
《火烧云》这篇文章,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 )—( )—( )这个顺序来写的,主要从( )和( )两个方面描绘了火烧云变化极多、变化快的特点。
2.全班交流。
——《火烧云》这篇文章,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颜色变化—火烧云形状变化—火烧云下去了这个顺序来写的,主要从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两个方面描绘了火烧云变化极多、变化快的特点。
小结:借助思维导图,我们就了解了《火烧云》的写作顺序,知道了《火烧云》是围绕颜色多变和形状多变两个方面来写的。(板书:颜色变化形状变化)
任务三:再读课文,感受地上事物之变。
1.根据阅读要求完成表格。
读读第1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了,地上的事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圈一圈:用“○”圈出地上的事物。
◎画一画:用“ ”画出事物的变化。
◎填一填:完成表格。
交流小贴士:
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在大地上,( )变成( )。
2.交流学习收获。
地上的事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在大地上,小孩的脸变成红红的了……
3.想象:霞光还会照在哪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霞光照在大地上,小白兔变成红的了……
4.人们看到火烧云上来的心情是怎样的?
——开心、快乐、愉快……
小结:通过这一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因为火烧云上来了,所以地上事物发生了变化,作者就是通过写周围事物的变化来突出火烧云上来时的景象。(板书:地上事物之变)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知道了《火烧云》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还发现了火烧云来时地上事物发生的变化。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做发现官,探索云彩的奥秘。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火烧云》是围绕颜色多变和形状多变两个方面来写的。这节课,我们就来观云之色,看云之形。
任务四:观云之色,谈云之美。
1.根据阅读要求自主学习。
读读第3自然段,感受火烧云颜色之多、变化之快的特点。
◎圈一圈:用“○”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画一画:用“△”画出火烧云变化快的词语。
◎想一想:关注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说说你的发现。
表示颜色的词语 描写变化快的词语
2.学生交流分享。
(1)描写颜色的词语。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2)请你给这些词分分类。
——第1类:红彤彤、金灿灿。
——第2类: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第3类: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
(3)为什么这么分?
——第1类是ABB式,第2类以常见的事物来描述颜色,第3类是两种不同颜色组合。
(4)结合这些词,你发现作者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的?
——作者是一类一类来写火烧云的颜色的。
3.难道火烧云只有这些颜色吗?再说几个类似的词语。
——黄澄澄、柠檬黄、樱桃红、葡萄紫、杏黄、石榴红、桃红、半红半黄、半橙半紫、半黄半橙……
4.找一找表示火烧云颜色变化快的词。
——连续用了四个“一会儿”。
小结:刚才借助关键词语学习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变化快的特点。(板书:多、快)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多美呀!让我们来读出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之美。其实,围绕着“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作者不仅写到颜色的多样,还写到形状变化的多样。
任务五:观云之形,谈云之奇。
1.根据阅读要求完成表格。
读读第4~6自然段,找找火烧云有哪几种形状的变化。作者是如何将它们写清楚的呢?
出现了什么 什么样 怎样变化的 结果
交流小贴士:
天空中出现了/又来了_______________,样子是_______________,变化是_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
2.交流学习收获。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天空中出现一匹马,样子是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变化是过了两三秒钟,……尾巴却不见了。结果是看的人……变模糊了。
……
3.观察表格,想一想:作者是如何将它们写清楚的呢?
——作者写三种动物时都是先写了动物出现,又细致写了出现时动物的样子,接着写了形状发生变化,最后写了动物消失。
4.火烧云的形状除了变化多,还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从“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感受到火烧云变化快。
小结:火烧云在形状上不仅变化多,而且变化快,用一个词叫瞬息万变。作家萧红的语言充满魅力,在写动物的样子时,运用了“看到的+想到的”方法,都是先写了动物出现,又细致写了出现时动物的样子,接着写了形状发生变化,最后写了动物消失,将动物的样子写得细致生动。
任务六:写一写我眼中的火烧云。
1.根据要求完成练笔。
火烧云还会像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的顺序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交流小练笔,其他同学依据评价标准评价。
按一定的顺序 火烧云样子写得清楚 运用联想,语言生动
☆☆ ☆☆ ☆☆
突然,天空出现一只山羊,头朝东,尾巴向上甩起。山羊先是快乐地向前跑,跑着跑着,尾巴没有了,然后是身体的后半部分也没有了,直到最后消失不见,变成了一片片云在翻腾着、变化着。
小结:全文紧扣“变化极多”这四个字,描写了火烧云“极多”的色彩和“极多”的形状。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奇特,同时积累了许多表示颜色的词语,学会了如何发挥想象,将一段话写得条理清楚。希望大家能运用所学,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写出美丽、奇特的景物来。(板书:变化极多)
任务七:对比阅读,说发现。
比较阅读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人们的情绪有什么变化?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就下去了。
——开心、喜爱→失落、不舍、留恋……
小结:作者运用对比,写出了人们对火烧云上来时的喜爱、消失后的失落的心情。
任务八:看沧海日出的景物之变。
1.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拓展阅读,完成作业单。
阅读丛书中的《沧海日出(节选)》,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特点来写。再
读读第2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的变化的。
◎圈一圈:用“○”圈出描写的主要景物。
◎画一画:用“ ”画出描写景物变化的句子。
◎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把日出变化写清楚的?
2.交流学习收获。
(1)描写的主要景物。
——天空、大海、霞光、日出。
(2)交流描写景物变化的句子。
早霞渐渐变浓变深,粉红的颜色,渐渐变成橘红,以后又变成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起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在那闪烁着一片火焰似的波光的大海里,一轮红得耀眼、光芒四射的太阳,冉冉地升腾起来。开始的时候,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了一个弧形的金边儿,但是,这金边儿很快地在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已经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时间,那辽阔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眼的金光。在那太阳刚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了一条又宽又亮又红的海上大路,从太阳底下,一直伸展到鹰角亭下的海边。这路,金晃晃红彤彤的,又直又长,看着它,就仿佛使人觉得:循着这条金晃晃红彤彤的大路,就可以一直走进太阳里去。
——早霞的变化:早霞渐渐变浓变深,粉红的颜色,渐渐变成橘红,以后又变成鲜红了。
——大海和天空:也像起了火似的,通红一片。
——太阳的变化:开始的时候,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了一个弧形的金边儿,但是,这金边儿很快地在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已经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时间,那辽阔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眼的金光。在那太阳刚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了一条又宽又亮又红的海上大路,从太阳底下,一直伸展到鹰角亭下的海边。
(3)作者是怎样把日出变化写清楚的?
开始的时候,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了一个弧形的金边儿,但是,这金边儿很快地在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已经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时间,那辽阔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眼的金光。在那太阳刚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了一条又宽又亮又红的海上大路,从太阳底下,一直伸展到鹰角亭下的海边。这路,金晃晃红彤彤的,又直又长,看着它,就仿佛使人觉得:循着这条金晃晃红彤彤的大路,就可以一直走进太阳里去。
——作者用上了“开始”“后来”表示顺序的词,又使用了“霎时间”“一下子”“刚刚”等表示时间的词,就把日出的变化过程写清楚了。
课堂总结:小发现官们真是了不起,不仅发现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形状变化,还发现了日出时的景物变化。它们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围绕着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我们学习了这个方法,在以后的习作中要会运用。还要学着作者那样细致地观察,合理地想象哟!
板书设计(共37张PPT)
24.火烧云
三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一:检查预学,巩固生字新词
预学单
学习活动一:检查预学,巩固生字新词
挑战一:我会读
喂猪 跪着 寺庙 揉搓 凶猛 威武 镇静 伸开 接着
笑盈盈 红彤彤 金灿灿 一模一样 半紫半黄
挑战二:多音字
一模一样:_______( )
挑战三:词语意思我知道
威武:__________________ 一模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
凶猛:__________________ 半紫半黄:__________________
挑战四:认识“火烧云”
《现代汉语词典》里对“火烧云”的解释:
日出或日落时出现在天边的红霞。
作家萧红告诉我们火烧云是一种怎样的云: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会读
喂猪 跪着 寺庙 揉搓 凶猛 威武 镇静 伸开 接着 笑盈盈 红彤彤 金灿灿
一模一样 半紫半黄
模
mó
mú
多音字辨析
喂猪 跪着 寺庙 揉搓 凶猛 威武 镇静 伸开 接着 笑盈盈 红彤彤 金灿灿
一模一样 半紫半黄
词语意思我知道
威武 一模一样 凶猛 半紫半黄
认识“火烧云”
火烧云 ”即日出或日落时出现在天边的红霞。
——《现代汉语词典》
作家萧红告诉我们火烧云是一种怎样的云: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学习任务二:读课文,理清内容
交流小贴士:《火烧云》这篇文章,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 )——( )——( )这个顺序来写的,主要从( )和( )两个方面描绘了火烧云变化极多、快的特点。
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导图,梳理文章脉络。
《火烧云》这篇文章,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颜色变化—火烧云形状变化—火烧云下去了这个顺序来写的,主要从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两个方面描绘了火烧云变化极多、变化快的特点。
学习任务三:再读课文,感受地上事物之变
读读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了,地上的事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圈一圈:用“○”圈出地上的事物。
画一画:用“~~~”画出事物的变化。
填一填:完成表格。
交流小贴士: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在大地上,( )变成( )。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在大地上,小孩的脸变成红红的了……
想象:霞光还会照在哪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霞光照在大地上,小白兔变成红的了……
人们看到火烧云上来的心情是怎样的?
——开心、快乐、愉快……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知道了《火烧云》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还发现了火烧云来时地上事物发生的变化。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做发现官,探索云彩的奥秘。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一:观云之色,谈云之美
读读第3自然段,感受火烧云颜色之多,变化之快的特点。
圈一圈:用“○”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画一画:用“△”画出火烧云变化快的词语。
想一想:关注着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说说你的发现。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表示颜色的词语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表示颜色变化快的词语
学习任务二:观云之形,谈云之奇
交流小贴士:出现了\又来了_______,样子是______________,变化是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
读读第 4 ~ 6 自然段,找找火烧云有哪几种形状的变化。作者是如何将它们写清楚的呢?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天空中出现一匹马,样子是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变化是过了两三秒钟,……尾巴却不见了。结果是看的人……变模糊了。
小结:
火烧云在形状上不仅变化多,而且变化快,用一个词叫瞬息万变。作家萧红的语言充满魅力,在写动物的样子时,运用了“看到的 + 想到的”方法,都是先写了动物出现,又细致写了出现时动物的样子,接着写了形状发生变化,最后写了动物消失,将动物的样子写得细致生动。
学习任务三:写一写我眼中的火烧云
火烧云还会像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按“出现 ——样子——变化——消失”的顺序写几句话。
突然,天空出现一只山羊,头朝东,尾巴向上甩起。先是快乐地向前跑,跑着跑着,尾巴没有了,然后是身体的后半部分也没有了,直到最后消失不见,变成了一片片云在翻腾着、变化着。
示例:
小结:全文紧扣“变化极多 ”这四个字,描写了火烧云“极多 ”的色彩和“极多 ”的形状。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奇特,同时积累了许多表示颜色的词语,学会了如何发挥想象,将一段话写得条理清楚。希望大家能运用所学,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写出美丽、奇特的景物来。
学习任务四:对比阅读,说发现
比较阅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人们的情绪有什么变化?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就下去了。
小结:作者运用对比,写出了人们对火烧云上来时的喜爱、消失后的失落的心情。
学习任务五:看沧海日出的景物之变
阅读丛书《大自然的奥秘》中的《沧海日出(节选)》,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特点来写的?再读读第2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的变化的?
圈一圈:用“○”圈出描写的景物。
画一画:用“___”画出描写景物变化的句子。
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把日出变化写清楚的。
(1)描写的主要景物。
——天空、大海、霞光、 日出。
(2)交流描写景物变化的句子。
——早霞的变化:早霞渐渐变浓变深,粉红的颜色,渐渐变成橘红,以后又变成鲜红了。
——大海和天空的变化:也像起了火似的,通红一片。
——太阳的变化:开始的时候,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了一个弧形的金边儿,但是,这金边儿很快地在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已经不是冉冉升起了, 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时间,那辽阔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眼的金光。在那太阳刚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了一条又宽又亮又红的海上大路,从太阳底下,一直伸展到鹰角亭下的海边。
开始的时候,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了一个弧形的金边儿,但是,这金边儿很快地在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已经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时间,那辽阔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眼的金光。在那太阳刚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了一条又宽又亮又红的海上大路,从太阳底下,一直伸展到鹰角亭下的海边。这路,金晃晃红彤彤的,又直又长,看着它,就仿佛使人觉得:循着这条金晃晃红彤彤的大路,就可以一直走进太阳里去。
(3)作者是怎样把日出变化写清楚的?
——作者用上了“开始 ”“后来 ”表示顺序的词,又使用了“霎时间”“一下子”“刚刚”等表示时间的词,就把日出的变化过程写清楚了。
课堂总结
小发现官们真是了不起,不仅发现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形状变化,还发现了日出时的景物变化。它们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围绕着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我们学习了这个方法,在以后的习作中要会运用。还要学着作者那样细致地观察,合理地想象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