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21《芦花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芦花鞋》是统编四下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还编排了《文言文二则》《小英雄雨来》和《我们家的“男子汉”》三篇文章,分别展示了不同时代少年儿童成长的故事。本课承接其后,略读提示为“默读课文,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成长的足迹”,阅读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前面三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借助小标题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阅读方法已经基本掌握,本课学习,可以放手让学生加以运用。本课的学习,更有价值的内容是通过品味青铜这个人物,体会苦难在成长中的意义。
大概念
1.一个孩子勤劳善良,能为他人着想,就是成长了。
2.列小标题有助于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从重要物件、主要人物的角度去概括。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边阅读边批注,围绕青铜的表现,用“人物卡片”的形式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内容,谈自己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
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边阅读边批注,围绕青铜的表现,用“人物卡片”的形式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内容,谈自己的感悟。
教学过程
一、进入探究
1.“少年成长”年代故事秀
这节课,我们聚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位少年,他叫——青铜,他的成长故事,围绕这件重要事物展开——芦花鞋。
2.这又是一篇长课文,让我们继续探究,长文怎么读短、怎么读厚?
二、任务一:探究发现列小标题的不同角度
1.把长文读短,我们已经学到了一种方法,那就是将长文分为几个部分,通过列小标题把握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快速浏览,这篇课文分为了几个部分,用了什么方式?(用空行的方式将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2.划分了几个部分,那小标题怎么列呢?回顾一下,你已经掌握了哪些方法?
3.任务一来了,这篇课文的四部分,可以用怎样的小标题呢?
(1)小组内交流,讨论,确定小组达成共识的小标题,书写在大挂纸上。
(2)选一组班内交流,其他组表达自己的意见:认同?反对?补充?
(3)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列小标题的线索(“主人公青铜”或“芦花鞋”)——主要人物、重要事物,丰富列小标题的结构图。
4.小标题列好,故事的情节绳也就编好了,我们就可以根据小标题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先同桌说一说。指名班内交流。(根据这些小标题,课文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青铜一家人做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接下来的日子里,青铜天天背着芦花鞋到油麻地镇上去卖。一天,下了一夜大雪,家人们劝青铜别去镇上了,青铜却坚持在大雪中卖鞋。仅剩的十双芦花鞋都被买走了,但还有人想买芦花鞋,最后青铜脱下脚上的新鞋,把它卖给了对方。)
三、任务二:围绕主要人物深入探究,制作“人物名片”
过渡:这么长一篇课文被你们一下读短了。那,怎么读厚呢?我们也有方法,可以聚焦主要人物——青铜。
1.如果要给青铜拍摄一部纪录片,你想在特写镜头里展示一个怎样的青铜?请在感动你的几处语句中,选择一个镜头,为他量身定制一张“人物名片”。
勤劳、善良、为他人着想
预设语段:
(1)第16节:围炉烤火的人招呼青铜……坚持守在芦花鞋旁。特写镜头:摇了摇手/坚持守在芦花鞋旁/不肯进屋烤火为他点赞:勤劳、吃苦(板书)
小结:你的镜头聚焦冒雪卖鞋的青铜,为他勤劳、吃苦的品质点赞。大家赞同吗
(2)第22节:他没有因为他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特写镜头: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为他点赞:淳朴善良
小结:你的镜头里是一个不趁机宰顾客一笔的青铜,淳朴善良。大家同意吗?
(3)第24节:青铜摇了摇头,心里很为那人感到遗憾。青铜望着那个人,心里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他第29节:他将右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掉头朝那个人追了过去。特写镜头:他将脚从芦花鞋里拔了出来为他点赞:为他人着想
小结:你的镜头里,是忍受针刺般寒冷的青铜的双脚,是踩在雪地上的青铜,他最感动你们的是——为他人着想。他是怎么想的?(自己没有芦花鞋,虽然冷一点,但换来的是家人多了一双鞋的收入,满足了那个路人的心愿,这么做,很值得!)这张人物名片,你们收吗?(收!)
四、任务三:梳理探究成长的意义
1.同学们,我们刚才聚焦主人公,收获了满满感动,把长文读厚了。
2.学到这里,我们要来探究本单元的一个核心问题:什么是成长?
任务三:聚焦《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中的主人公,小组讨论,说说主人公的成长分别是什么?小结梳理:什么是成长?句式:我原来以为,成长就是……
我现在认为,成长就是……
五、总结:
1、作者曹文轩说:“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2、作业:你觉得强者的“人物名片”上,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特写镜头?你为他的什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