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9 短诗三首《繁星(一三一)》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9 短诗三首《繁星(一三一)》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6 23:0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繁星(一三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繁星(一三一)》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画面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诗歌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其含义。
(2)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中运用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所表达的情感。
(2)感受诗歌中对大海和母爱的赞颂,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为了让学生对《繁星(一三一)》这篇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将采取以下步骤导入新课:
(1)展示大海的魅力
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们展示一系列大海的图片和视频。这些图片将展现大海的宽广、深邃和神秘,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在展示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图片,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景象。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提问引导,感受大海
接下来,我会向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大海的象征意义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例如,我会问:“你们对大海有什么感受?大海在你们心中是什么样的?”
通过这些问题,我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们从个人角度出发,分享他们对大海的看法和感受。这将有助于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3)联系课文,引发共鸣
最后,我会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回到课文上,让他们在阅读《繁星(一三一)》的过程中,寻找与大海相关的描写和情感表达。我会鼓励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尝试将自己的情感与课文中的情感相联系,以引发共鸣。
同时,我会引导学生们思考课文中的主题和意象,让他们尝试理解作者对大海和母爱的赞颂之情。这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以上步骤的导入新课,我相信能够成功激发学生们对《繁星(一三一)》这篇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意
①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繁星(一三一)》,要求学生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尽量模仿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② 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用铅笔圈出不认识的字词,标记出不理解的句子,为后续的讲解和讨论做准备。
(2)合作交流,解决疑难
①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自己在朗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尝试共同解决。教师巡视指导,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② 对于共性的问题,教师集中讲解,如生字的读音、词义等。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感受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3)指名朗读,展示成果
① 教师点名几位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大声朗读诗歌。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注意比较自己与他人的朗读效果,取长补短。
② 对于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如发音不准确、节奏不协调等,教师及时指正并给予指导。同时,对读得好的同学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4)总结归纳,深化理解
①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首诗歌的内容,归纳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同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②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肯定他们的思考和表达,同时进一步阐述诗歌的内涵和价值。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初读诗歌的过程中逐步感知诗意,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同时,通过朗读、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1)探索第一段:大海的魅力与星光之颂
首先,让我们一起深情地朗读诗歌的第一段,感受其中的韵律和节奏。接着,我们逐句分析:
① “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这句诗以大海为背景,通过反问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星星的璀璨光芒。我们可以想象,在夜晚的海边,仰望星空,星星仿佛是大海的灵魂,为大海增添了无限魅力。
② “哪一朵花没有香?”这句诗同样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花朵的芬芳。我们可以想象,在海边散步时,花香与海风交织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通过对星星和花朵的赞美,表达了对大海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这种情感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爱护大自然。
(2)品味第二段:波涛之声与母爱的共鸣
接下来,我们进入诗歌的第二段。首先,请大家齐声朗读这一段,感受其中的情感。然后,我们一起分析:
①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这句诗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深深眷恋。我们可以想象,诗人在思考时,大海的波涛声仿佛就在耳边回荡,让诗人无法忘怀。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刻地理解到,诗人对大海的情感已经融入到了自己的血液中,成为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这种情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感恩身边的亲情。
(3)拓展思维,感悟诗歌深意
在理解了诗歌的表面意义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思维,感悟诗歌的深意。比如,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诗人要选择星星和花朵来赞美大海?为什么诗人会将自己的思潮与大海的波涛相提并论?
通过讨论和思考,我们可以发现,诗人选择星星和花朵是因为它们都是自然界中最美好的存在之一,而大海的广阔和深邃也正好与它们的美丽相映衬。同时,诗人将自己的思潮与大海的波涛相提并论,也表达了他对大海深深的眷恋和依赖。
通过这样的拓展思维,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理。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爱护大自然和身边的亲情。
(四)品读诗歌,感悟情感
(1)独立品鉴,捕捉诗情
① 学生独自选择诗中的某一句或某一段,静心朗读,尝试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② 鼓励学生在课本上做好标记,如使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出自己喜欢的诗句,或在旁边写下初步的感悟。
(2)小组合作,交流碰撞
① 学生按小组聚集,分享自己选择的诗句和初步感悟,听取他人的想法,进行深入的讨论。
② 教师巡视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适时给予点拨和引导。
(3)全班分享,情感共鸣
①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将本组的讨论成果和感悟分享给全班同学。
②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进一步引导全班学生深入感受诗歌中对大海和母爱的赞颂之情。
(4)教师总结,情感升华
① 教师总结学生的分享,强调诗歌中运用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大海和母爱的象征意义。
② 通过提问或引导,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诗歌背后的深层含义,达到情感的升华。
(五)生字新词教学
(1)呈现生字新词
① 导入新课前,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繁星(一三一)》中的生字新词,确保字迹清晰、大小适中,便于学生认读。
② 教师逐一读出每个生字新词,并要求学生跟读,确保发音准确。
(2)理解生字新词含义
①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生字新词的含义。例如,对于“波涛的清响”这一词组,教师会先请学生回忆课文中的相关句子,然后解释“清响”指的是清澈、悦耳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大海的波涛声。
② 教师会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生字新词的含义,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分析讲解生字新词的用法
① 结合课文内容,教师会详细分析讲解生字新词的用法。例如,对于“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这句话中的“思潮”,教师会解释它在这里指的是思绪、情感的波动,强调其比喻的用法。
② 教师会引导学生注意生字新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分析它们如何影响句子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4)互动练习巩固记忆
① 教师设计互动练习,如填空、选择、连线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巩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和理解。
② 通过提问和抢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字新词。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准确认读和理解《繁星(一三一)》中的生字新词,还能深入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用法和意义,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和欣赏诗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1)启发想象,探索象征
① 教师引导:诗歌中的大海,除了字面上的意义,还可能有哪些深层次的象征呢?让我们共同来探索一下。
② 学生讨论:学生分组,每组讨论并分享大海可能象征的内容,如母亲的怀抱、生命的源泉、无限的可能等。
(2)创意仿写,感悟诗歌
① 教师示范:首先,老师将选取诗中的一段,示范如何仿照其风格和写法来创作一首新的诗歌。例如,仿照“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来创作一句赞美亲情的诗句。
② 学生实践:学生尝试仿照诗歌的写法,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句或一小段赞美大自然或亲情的诗句。
(3)课堂互动,分享创作
① 学生分享:每位学生将自己的创作读给全班同学听,并解释创作灵感和想要表达的情感。
②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强调诗歌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的运用,鼓励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
通过这样的拓展延伸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还能够通过创作实践,提升自己的诗歌欣赏和写作能力。同时,课堂互动和分享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自信心,为今后的诗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繁星(一三一)》的主要内容和情感,掌握了诗歌中的生字新词,感受到了诗歌的音乐美和画面美。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作者对大海和母爱的赞颂之情。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培养审美情趣,感受诗歌的魅力。
六、课后作业
1. 背诵《繁星(一三一)》并默写。
2. 完成仿写练习,创作一首赞美大自然或亲情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