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威尼斯的小艇》教案和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威尼斯的小艇》教案和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6 23:06:08

文档简介

18 威尼斯的小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尼、艄”等6个生字,会写“尼、斯”等13个生字,会写“纵横、船艄”等词语。
2.能说出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并体会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第2自然段的内容说出小艇的特点,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能比较课文和“阅读链接”,了解它们在表达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二、拓展资源
《夜歌与晨歌》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四、教学过程
出示单元核心任务:
你也许见识过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原始和神秘,也许欣赏过江西婺源的小桥流水和诗情画意。世界各地风光不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这个单元我们将走进一幅幅动人的画卷,感受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景观的魅力,请你做一个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中国及世界的美景。
评价要素 评价星级
能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风景条理清楚地讲解 ☆☆☆
能使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将感兴趣的地方讲清楚 ☆☆☆
能运用图片、视频等方式提升吸引力 ☆☆☆
第一课时
今天我们就走进第七单元,跟随文字,畅游异域风情,学习名家介绍风景的方法。
任务一:结合预习单,巩固生字新词,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1.读一读本课的生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船艄 翘起 保姆 祷告 雇 威尼斯
2.请根据注释,选择正确的读音。
哗笑(huā huá)      哗啦(huā huá)
huā:形容撞击、水流等的声音。稀里哗啦、哗哗地流
huá:喧哗;喧闹。哗然、哗变、喧哗
——哗笑的“哗”读二声,表示喧闹;哗啦的“哗”读一声,是拟声词。
3.快速浏览课文,借助下面的工具图,梳理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3)小艇的特点。
  (4)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
  (5、6)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4.威尼斯的景物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单单写小艇?
——威尼斯河道纵横交错,小艇如同大街上的汽车,是很重要的交通工具。
5.出示威尼斯地图,补充背景资料,了解小艇对威尼斯的重要性。
——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港市,被称作“亚得里亚海明珠”,市区建于离陆地4千米的118个小岛上,有177条水道贯通其间,小艇是最便捷的交通工具。
任务二:圈画描写小艇的语句,概括小艇的特点。
1.默读文章,圈画出描写小艇的语句,用自己的话概括小艇的特点。
片段1: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①长、窄、深;②两端翘起;③轻快灵活。
2.对比语句,体会比喻的表达效果。
◇威尼斯的小艇很长,又窄又深,两端翘起,行动轻快灵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像挂在天边的新月”“仿佛田沟里的水蛇”形象地写出了小艇的形状及小艇行动时轻快灵活的特点,大多数人没有见过威尼斯的小艇,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能拉近小艇与我们的距离,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小艇的特点。
3.联系第1自然段,思考:小艇为什么会设计成这样?
出示小艇图片、威尼斯地图,学生结合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
——适应威尼斯河道纵横交错、并不宽阔的环境。
4.做一个小导游,介绍威尼斯的小艇。
评价要素 评价星级
能抓住特点介绍小艇的外形 ☆☆☆
能运用比喻把小艇介绍得生动、形象 ☆☆☆
有对象感和代入感,语气、动作、表情恰当 ☆☆☆
任务三:学习第2~4自然段,体会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1.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思考:课文中哪些内容让你读的时候有种静的感觉,哪些内容又给你动的感觉?读一读相关句子,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片段1: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静的感觉。
片段2: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仿佛看到小艇在河道中灵活穿梭的样子,给人动的感觉。
——这样一静一动的描写让我们生动地感受到小艇形如新月、动如水蛇以及灵活便捷、速度快的特点,从而充分理解为什么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片段3: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动态描写。写出了小艇载着客人灵活穿梭的样子和人们乘坐小艇的情形,动感十足。
片段4: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
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
——动态描写。“不管……总……”“而且……还……”从正面印证了船夫的“操纵自如”。
——而在船多、拥挤、极窄三种特殊情况下,船夫却能“左拐右拐”“挤过去”“穿过”“急转弯”,更生动地表现出船夫驾驶小艇动作娴熟,得心应手。
片段5: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动态描写。先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再用“眼睛忙极了”衬托出小艇的行驶速度之快,从侧面突出了船夫驾驶技术的高超。
——片段4和片段5的动态描写,在表现船夫驾驶技术高超的同时,也展现了水城的美与活力。
小结:正是因为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船夫日日驾驶小艇,才练就了高超的本领。
2.对比品读,反复朗读体会。
◇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
【思考】抓住“穿”字,细致品读,换成“驶”行不行?
——在对比品读中体会“穿”字更能体现船夫驾驶小艇技术高超,不仅灵活而且速度快,写出了威尼斯的动态之美。
3.假如你坐在小艇上,你会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读出威尼斯的活力。
课堂总结:
课文通过对小艇的样子、乘坐小艇的感受和船夫的驾驶技术的描写,让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威尼斯的动静之美。下节课,我们将继续领略威尼斯的魅力,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威尼斯这座浪漫的水上城市。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威尼斯的小艇,领略了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欣赏了威尼斯的动静之美,这节课我们将跟随文字继续领略威尼斯的魅力。
任务四:学习第5、6自然段,体会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1.自由读第5、6自然段,根据提示内容填表。
乘小艇 时间 人物 活动
白天 商人
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孩子、保姆
半夜 看戏的人们
——走下小艇做生意 青年妇女 坐着小艇去郊外呼吸新鲜空气 老人带了全家 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走上小艇回家
小结:每一句话都写到小艇,因为威尼斯是水上城市,人们的这些活动都离不开小艇,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思考:在第5、6自然段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动态美或静态美?
片段1: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动态描写。写白天人们乘坐小艇外出活动的情况,众多小艇灵活穿梭在河道中,生趣盎然,让我们感受到小艇带给威尼斯的活力。
片段2: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动态描写。写出夜晚戏院散场时人们的活动情景,让我们感受到了热闹、繁华的氛围。
片段3: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
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静态描写。写小艇停泊后威尼斯渐渐沉寂下来的情景。夜晚的威尼斯十分安宁、静谧,就像一幅绝美的画。
小结:白天,小艇出动,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夜晚,小艇停泊,威尼斯沉寂、安静,像人一样入睡了。一动一静对比鲜明,更衬托出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艇动城闹,艇停城静。
3.出示图片提示,学生介绍威尼斯。
出示船夫驾驶小艇、熙熙攘攘的人乘坐小艇、夜晚寂静的威尼斯图片,引导学生当好小导游,介绍威尼斯。
评价要素 评价星级
能抓住特点形象地介绍小艇的样子 ☆☆☆
能介绍出威尼斯白天的热闹和夜晚的宁静 ☆☆☆
有对象感和代入感,语气、动作、表情恰当 ☆☆☆
任务五:拓展阅读“阅读链接”和丛书文章,继续感受动静之美。
1.读一读课后的“阅读链接”,想想在描写威尼斯时,三位作家的表达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
文章 游览途经地 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作者的感受
《威尼斯的小艇》 穿过石桥→途经古建筑→郊外→教堂→戏院 静态描写:水城沉沉睡去后的寂静动态描写:①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②日常生活中游客、居民乘坐小艇的情形③半夜戏院散场后小艇散去的场面 小艇给威尼斯带来无限的情趣,“人动则艇动,人歇则艇歇”
《威尼斯》 火车站→大运河→小河道→圣马可广场的钟楼 静态描写: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动态描写:在圣马可广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 威尼斯是一个别致的地方,仿佛中国江南的水乡
《威尼斯之夜》 泛舟湖心→皇家花园附近→运河边上→石板小路旁 静态描写: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动态描写: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撒落到水面上,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 威尼斯的夜晚是迷人的,有一番独有的清新和恬静
——三位作家的表达方法的相似之处:都是按照一定的游览顺序写的,都写了小艇,都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都表达了对威尼斯的独特感受。
2.带着刚才的理解,再读读片段中优美的语句。
3.自由读丛书文章《夜歌与晨歌》,继续感受动静之美。
(1)圈画对威尼斯夜晚的描写,体会夜的静谧美好。
夜深时,我独倚桥栏,望着海巷里星星灯火,倒映在海水上闪出轻轻摇曳的微
光。……这仲夏之夜的威尼斯夜歌,在我心灵深处回环波荡。
——星星灯火、摇曳的微光,静谧美好;缥缈的夜歌,以动衬静,让威尼斯的夜景更加迷人。
(2)圈画对威尼斯清晨的描写,体会清晨威尼斯的生动。
一只、两只海鸥静静地飞过去,船儿也开始活动起来,而且,透过清冷的晨雾,从船上飘来一阵晨歌……迎着黎明、朝霞、晨光的脉脉情愫。
——残夜逝去,黎明降临,一只、两只飞过的海鸥,晨雾中的一阵晨歌,突出了清晨威尼斯的生动。
课堂总结:
这节课以“威尼斯”为主题进行了拓展阅读,借助三段文本了解了不同作家眼中各具特色的威尼斯,静谧、浪漫的威尼斯给我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美好印象。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荷兰,去看看那里成群的牛羊,感受不同的异域风情。
板书设计:(共32张PPT)
18 威尼斯的小艇
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你也许见识过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原始和神秘,也许欣赏过江西婺源的小桥流水和诗情画意。世界各地风光不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这个单元我们将走进一幅幅动人的画卷,感受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景观的魅力,请你做一个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中国及世界的美景。
本单元核心任务
第一课时
任务一:结合预习单,巩固生字新词,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船艄 翘起 保姆 祷告 雇 威尼斯
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根据注释,选择正确的读音
哗笑(huā huá)    哗啦(huā huá)


huā:形容撞击、水流等的声音。稀里哗啦、哗哗地流
huá:喧哗;喧闹。哗然、哗变、喧哗
快速浏览课文,借助下面的工具图,梳理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小艇的特点。
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
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威尼斯的景物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单单写小艇?
威尼斯河道纵横交错,小艇如同大街上的汽车,是很重要的交通工具。
威尼斯被称作“亚得里亚海明珠”,市区建于离陆地4千米的118个小岛上,有177条水道贯通其间,小艇是最便捷的交通工具。
任务二:圈画描写小艇的语句,概括小艇的特点。
默读文章,圈画出描写小艇的语句,用自己的话概括小艇的特点。
片段1: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①长、窄、深;②两端翘起;③轻快灵活。
对比语句,体会比喻的表达效果。
威尼斯的小艇很长,又窄又深,两端翘起,行动轻快灵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像挂在天边的新月”“仿佛田沟里的水蛇”形象地写出了小艇的形状及小艇行动时轻快灵活的特点。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能拉近小艇与我们的距离,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小艇的特点。
做小导游,介绍威尼斯的小艇。
评价要素 评价星级
能抓住特点介绍小艇的外形 ☆☆☆
能运用比喻把小艇介绍得生动、形象 ☆☆☆
有对象感和代入感,语气、动作、表情恰当 ☆☆☆
任务三:学习第2~4自然段,体会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思考:课文中哪些内容让你读的时候有种静的感觉,哪些内容又给你动的感觉?读一读相关句子,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片段1: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静的感觉。
片段2: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仿佛看到小艇在河道中灵活穿梭的样子,给人动的感觉。
这样一静一动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小艇形如新月、动如水蛇以及灵活便捷、速度快的特点。
片段3: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动态描写。写出了小艇载着客人灵活穿梭的样子和人们乘坐小艇的情形,动感十足。
片段4: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
动态描写。
在船多、拥挤、极窄三种特殊情况下,船夫却能“左拐右拐”“挤过去”“穿过”“急转弯”,生动地表现出船夫驾驶小艇动作娴熟,得心应手。
片段5: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动态描写。写出小艇的行驶速度之快,从侧面突出了船夫驾驶技术的高超。
正是因为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船夫日日驾驶小艇,才练就了高超的本领。
对比品读,反复朗读体会。
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
【思考】抓住“穿”字,细致品读,换成“驶”行不行?
“穿”字更能体现船夫驾驶小艇技术高超,不仅灵活而且速度快,写出了威尼斯的动态之美。
有感情地朗读3、4自然段,读出威尼斯的活力。
课堂总结
课文通过对小艇的样子、乘坐小艇的感受和船夫的驾驶技术的描写,让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威尼斯的动静之美。下节课,我们将继续领略威尼斯的魅力,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威尼斯这座浪漫的水上城市。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威尼斯的小艇,领略了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欣赏了威尼斯的动静之美,这节课我们将跟随文字继续领略威尼斯的魅力。
任务四:学习第5、6自然段,体会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自由读第5、6自然段,根据提示内容填表。
乘小艇 时间 人物 活动
白天 商人
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孩子、保姆
半夜 看戏的人们
走下小艇做生意
坐着小艇去郊外呼吸新鲜空气
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走上小艇回家
老人带了全家
青年妇女
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思考:在第5、6自然段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动态美或静态美?
片段1: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动态描写。写白天人们乘坐小艇外出活动的情况,众多小艇灵活穿梭在河道中,生趣盎然,让我们感受到小艇带给威尼斯的活力。
片段2: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动态描写。写出夜晚戏院散场时人们的活动情景,让我们感受到了热闹、繁华的氛围。
片段3: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静态描写。写小艇停泊后威尼斯渐渐沉寂下来的情景。夜晚的威尼斯十分安宁、静谧,就像一幅绝美的画。
白天和夜晚,一动一静对比鲜明,更衬托出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艇动城闹,艇停城静。
请当小导游,介绍威尼斯。
评价要素 评价星级
能抓住特点形象地介绍小艇的样子 ☆☆☆
能介绍出威尼斯白天的热闹和夜晚的宁静 ☆☆☆
有对象感和代入感,语气、动作、表情恰当 ☆☆☆
任务五:拓展阅读“阅读链接”和丛书文章,继续感受动静之美。
读一读课后的“阅读链接”,想想在描写威尼斯时,三位作家的表达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
文章 游览途经地 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作者的感受
《威尼斯的小艇》 穿过石桥→途经古建筑→郊外→ 教堂→戏院 静态描写:水城沉沉睡去后的寂静 动态描写: ①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 ②日常生活中游客、居民乘坐小艇的情形 ③半夜戏院散场后小艇散去的场面 小艇给威尼斯带来无限的情趣,“人动则艇动,人歇则艇歇”
《威尼斯》 火车站→大运河→小河道→圣马可广场的钟楼 静态描写: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 动态描写:在圣马可广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 威尼斯是一个别致的地方,仿佛中国江南的水乡
《威尼斯之夜》 泛舟湖心→皇家花园附近→运河边上→石板小路旁 静态描写: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 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 动态描写: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撒落到水面上,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 威尼斯的夜晚是迷人的,有一番独有的清新和恬静
三位作家的表达方法的相似之处:都是按照一定的游览顺序写的,都写了小艇,
都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都表达了对威尼斯的独特感受。
自由读丛书文章《夜歌与晨歌》,继续感受动静之美。
圈画对威尼斯夜晚的描写,体会夜的静谧美好。
夜深时,我独倚桥栏,望着海巷里星星灯火,倒映在海水上闪出轻轻摇曳的微光。……这仲夏之夜的威尼斯夜歌,在我心灵深处回环波荡。
星星灯火、摇曳的微光,静谧美好;缥缈的夜歌,以动衬静,让威尼斯的夜景更加迷人。
圈画对威尼斯清晨的描写,体会清晨威尼斯的生动。
一只、两只海鸥静静地飞过去,船儿也开始活动起来,而且,透过清冷的晨雾,从船上飘来一阵晨歌……迎着黎明、朝霞、晨光的脉脉情愫。
残夜逝去,黎明降临,一只、两只飞过的海鸥,晨雾中的一阵晨歌,突出了清晨威尼斯的生动。
课堂总结
这节课以“威尼斯”为主题进行了拓展阅读,借助三段文本了解了不同作家眼中各具特色的威尼斯,静谧、浪漫的威尼斯给我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美好印象。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荷兰,去看看那里成群的牛羊,感受不同的异域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