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六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一、知识导图
二、考点梳理
知识点① 条形统计图
1.画条形统计图时,可以用1格表示1个单位,也可以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
2.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步骤
(1)写出统计图的标题。(2)确定横轴和纵轴。(3)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
同的直条。(4)标注数据。
二、考点梳理
知识点② 折线统计图
1.折线统计图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能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折线中哪一段线段与横轴的夹角越大(直观地看就是越陡)表明变化越大。
二、考点梳理
知识点③ 平均数
1.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2.平均数=总数量 总份数。
三、典例精讲
分析
典例01
(1)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即可。
(2)根据统计表,把四年级参与调查的各个项目的人数相加解答即可。
(3)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考点01
希望小学四年级同学开展“选一项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调查活动,结
果如表。
(1)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四年级共有 人参与调查。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项目 乒乓球 足球 跳绳 羽毛球
人数 43 20 30 25
三、典例精讲
点评
解答
本题考查了统计图表的整理和分析知
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考点01
解:(1)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如下:
(2)43+20+30+25=118(人)
答:四年级共有118人参与调查。
(3)示例:参加乒乓球的人数比参加足球的人数多多少人?
43﹣20=23(人)
答:参加乒乓球的人数比参加足球的人数多23人。(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118。
三、典例精讲
分析
变式①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完成统计图即可;
(2)四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人数加起来即可解答;
(3)由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四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娱乐.
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考点01
下面是四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1)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2)计算一下,四年级共有多少人?
(3)四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
节目 体育 新闻 娱乐 儿童 电视剧 教育
人数 17 10 22 19 21 8
三、典例精讲
点评
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画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及
从统计图和统计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解
答问题的能力.
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考点01
解:(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统计图如下:
(2)17+10+22+19+21+8=97(人);
答:四年级共有97人.
(3)由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四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娱乐.
三、典例精讲
分析
变式②
1.已知五(1)班的人数是48人,
根据统计图中所提供的数据五(1)
班有男生26人,用五(1)班的总人
数减去男生分数得出女生人数,再画
图.
2.(1)根据图中所提供的数据,
分别求出五年级三个班男生总人数和
女生总人数,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
“1”,用男生总人数比女生总人数
少人数除以女生总人数即可求出男生
总人数比女生少的百分率.
(2)根据图中所提供的数据,求出
五年级三个班的总人数除以3就是五
年级三个班平均每个班的人数.
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考点01
下面是希望小学五年级男、女生人数的统计图.
1.已知五(1)班的人数是48人,请完成上面的统计图.
2.回答问题.
(1)男生总人数比女生少几分之几?
(2)五年级三个班平均每班多少人?
三、典例精讲
点评
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绘制、观察条
形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
再进行有关计算.
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考点01
解:1.48﹣26=22(人)
希望小学五年级男、女生人数的统计图:
2.(1)26+18+24=68(人)
22+26+25=73(人)
(73﹣68)÷73
=5÷73
=
答:男生总人数比女生少 .
(3)由(2)可知五年级有男生68人,女生73人,
(68+73)÷3=141÷3=47(人)
答:五年级三个班平均每班47人.
三、典例精讲
分析
变式③
(1)根据图例和统计图得出:图中白色直条表示男生人数;纵轴上每格代表2人;
(2)把每个小组的女生人数加起来,再除以3即可.
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考点01
如图是实验小学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统计图.
(1)图中白色直条表示 人数;纵轴上每格代表 人.
(2)每个小组平均有女生多少人?(列式解答)
三、典例精讲
点评
解答
本题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解答此
题的关键是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
够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再根据所求
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答.
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考点01
解:(1)图中白色直条表示男生人数;纵轴上每格代表2人;
(2)(20+13+18)÷3
=51÷3
=17(人)
答:每个小组平均有女生17人.
故答案为:男生,2.
三、典例精讲
分析
典例02
(1)横轴表示的是无人机飞行的时间,一共飞行了15分,利用路程÷时间=速度计算解答;
(2)从0到7分时,这架无人机距离地面的高度呈上升趋势。
等式的性质、方程的含义及解方程
考点02
如图是一架无人机在飞行时距离地面高度的变化图,看图回答问题。
(1)横轴表示的是 ,这架无人机在空中飞行了 分,从0到2分,这架无人机上升的速度是 米/分。
(2)从0到7分时,这架无人机距离地面的高度如何变化?
三、典例精讲
点评
解答
此题首先根据问题从图中找出所需要
的信息,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速
度×时间=路程”和“速度=路程÷
时间”即可作出解答。
等式的性质、方程的含义及解方程
考点02
解:(1)横轴表示的是 飞行时间,这架无人机在空中飞行了 15分,
60÷2=30(米/分),因此从0到2分,这架无人机上升的速度是30米/
分。
(2)从0到7分时,这架无人机距离地面的高度呈上升趋势。
故答案为:飞行时间,15,30。
三、典例精讲
分析
变式①
(1)观察统计图可知,纵轴每一格表示200册;
(2)依据统计图解答本题;
(3)依据折线统计图走势去解答。
等式的性质、方程的含义及解方程
考点02
统计与分析。
如图是新华书店一周售书情况统计图,请看图完成下面各题。
(1)观察统计图,纵轴每一格表示 册。
(2)周三售出图书 册。
(3)这一周的售书情况整体呈 趋势。
三、典例精讲
点评
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折线统计图的应用。
等式的性质、方程的含义及解方程
考点02
解:由分析可知,(1)观察统计图可知,纵轴每一格表示200册;
(2)周三售出图书522册;
(3)这一周的售书情况整体呈上升趋势。
故答案为:(1)200;(2)522;(3)上升。
三、典例精讲
分析
变式②
(1)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奇思家距离图书馆600米,奇思在图书馆待了10分钟。
(2)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式解答即可。
等式的性质、方程的含义及解方程
考点02
如图描述的是奇思从家去图书馆借书后又返回到家的情况,请认真观察,
并回答问题。
(1)奇思家距离图书馆 m,奇思在图书馆待了 分。
(2)奇思从家出发,去图书馆时的速度是 米/分。
三、典例精讲
点评
解答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
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
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等式的性质、方程的含义及解方程
考点02
解:20﹣10=10(分钟)
答:奇思家距离图书馆600米,奇思在图书馆待了10分钟。
(2)600÷10=60(米/分)
答:奇思从家出发,去图书馆时的速度是60米/分。
故答案为:600,10;60。
三、典例精讲
分析
变式③
(1)在统计图中找出表示羊毛衫销量的最高点、衬衫销量的最高点,确定销售量最大的月份;
(2)根据衬衫销量的走势确定是上升还是下降趋势,并根据季节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等式的性质、方程的含义及解方程
考点02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羊毛衫的销售量在 月最大,衬衫的销售量在 月最大。
(2)在这幅统计图上,衬衫的销售量一直呈现 趋势,你认为这种状况会不会改变?为什么?
三、典例精讲
点评
解答
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应用。解题关
键是正确读取图中信息,并能根据信
息解决问题。
等式的性质、方程的含义及解方程
考点02
解:由分析可得:(1)羊毛衫的销售量在11月最大,衬衫的销售量在7月最大。
(2)在这幅统计图上,衬衫的销售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这种状况会改变,因为天气会变暖。(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1;7;下降。
三、典例精讲
分析
典例03
(1)先求出每个年级捐书多少本,再乘以6就是6个年级共捐书多少本;
(2)先用总本数除以3,求出1个书柜放多少本,再除以5就是每层放多少本.
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考点03
(1)学校各班开展“我爱读书”活动.每班捐书26本,每个年级有5个班,6个年级共捐书多少本?
(2)把这些书平均放到3个书柜中,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三、典例精讲
点评
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乘法和除法
的意义列式解答问题的能力.
解:(1)26×5×6
=130×6
=780(本);
答:6个年级共捐书780本.
(2)780÷3÷5
=260÷5
=52(本);
答:平均每层放52本.
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考点03
三、典例精讲
分析
变式①
首先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用128乘以5,求出5天已经加工了多少
套,进而求出还剩下多少套衣服没有完
成;然后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2,求出
剩下的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套即可.
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考点03
解答
解:(900﹣128×5)÷2
=260÷2
=130(套)
答:剩下的平均每天要加工130套.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工程问题的应用,对
此类问题要注意把握住基本关系,即: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
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
=工作量÷工作效率.
一共加工900套衣服,已经加工了5天,平均每天加工128套.剩下的用
2天完成,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套?
三、典例精讲
分析
变式②
由图可知,四年级3个班,每班栽树
28棵,根据乘法的意义,四年级共
栽了28×3棵,则五年级栽了204﹣
28×3棵,根据除法的意义,用五年
级栽的棵数除以五年级的班数,即得
五年级每班栽了多少棵。
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考点03
解答
点评
首先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四年级栽的
棵数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解:(204﹣28×3)÷4
=(204﹣84)÷4
=120÷4
=30(棵)
答:五年级平均每班栽30棵树。
四、五年级植树情况如表:
五年级平均每班栽多少棵树?
共栽204棵 四年级 3个班 平均每班栽28棵
五年级 4个班 平均每班栽?棵
三、典例精讲
分析
变式③
先用加法求出科技书和童话书的总本
数,再除以9即为所求。
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考点03
解答
解:(35+28)÷9
=63÷9
=7(本)
答:平均每位获奖者可以分到7本。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求法,要熟练掌
握。
学校买回35本科技书,28本童话书。准备奖给“少年中国梦”演讲比赛
的9位获奖者,平均每位获奖者可以分到几本?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