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同步教学设计
26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
第
1
页 共
94
页
)
1.正确、流利地朗读故事,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
2.读懂文章,回答出针对故事提出的问题。
3.积累好词好句,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1.阅读故事梗概,精彩片段赏析,激发阅读兴趣。
2.在精彩片段赏析中,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的变化。
1课时
一、新课导入,整体感知
1.学生观看《宝葫芦的秘密》动画片中的一段视频。
师:其实这部动画片是由一部长篇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
2.出示书本封面,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读书名。
3.介绍书的作者等要素。(大屏幕出示)
张天翼积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发表了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不动脑筋的故事》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作者张天翼的《宝葫芦的故事》中的段落。
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1.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什么事呢?
(王葆小时候经常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张三、李四、王五、赵六都通过不同方式得到了无所不能的宝葫芦,都过上了好日子。一直到长大了,王葆还经常想起宝葫芦,无数次想象自己得到宝葫芦的情景)
2.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说明理由,借机插入:宝葫芦究竟是个怎样的宝贝?
(你要什么,它就能给你什么,如果你也有这样一个宝葫芦,你会要什么?)
三、分角色朗读,体会对话特点
1.找出文中共有几个角色,学生分角色起来朗读课文。
(1)从文中找出所有的角色,分析奶奶在文中的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2)学生分角色朗读。分组读,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及旁白的语气加以区分。
(3)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老师相机纠正字音,并及时给予回馈。
2.根据人物不同特点,请同学上台进行情景表演。(教师准备小道具)
(1)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小组内自己分配角色,到台上进行表演。
(2)根据学生的表演,评定等级,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3.分析文中人物描写的特点,及其对于表现人物有何作用。
(1)找出文中的语言描写的相关句子,体会语言描写对人物刻画的作用,并学会运用语言描写。
(2)勾画出文中对王葆的心理描写的句子,学生回答从心里描写中可以看出王葆的什么性格特征。
四、课文研读,提出问题
仔细朗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引出宝葫芦的故事的?
2.文章具体讲了哪几个关于宝葫芦的故事?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
3.王葆长大了为什么还经常想到宝葫芦?
4.王葆在什么情形下想得到宝葫芦?
五、再读课文,创编故事
1.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1)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应段落,分别用简短的话或几个字概括奶奶的故事。
(2)学生用自己的话拓展一下奶奶讲的故事,进行故事创编,老师给予充分肯定。
(3)假设你是奶奶,你还会想出哪些故事?将你想出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并说一说你为什么会编这样一个故事,思考你所编故事在文中是否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
2.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通过阅读我们得知了这个结局,但是请同学们反其道而行之,想象一下,如果王葆得到宝葫芦之后的结局是美好的,那么其中的过程又会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们思考五分钟,想好的可以起来自由谈谈你的想法。
生回答。(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六、拓展延伸,作业布置
1.根据课文内容续写故事。
2.思考:如果王葆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他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
3.宝葫芦究竟又怎样的秘密呢?请同学们课外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
4.课下将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并想象一下你得到宝葫芦后会做什么事情?为什么会那样做?
27 巨人的花园
1.认识本课所有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和同学交流阅读感受。
1.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2.难点: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为什么?你们都读过谁写的哪些童话呢?请你告诉大家。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读了故事的名字,你最想知道什么呢?这篇文章将给我们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带着思考进入故事。
二、整体读文,把握文意
1.自己读课文,边标自然段,边画出生字新词,自学生字词。
2.小组互相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
3.指名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再指名提出不懂的词句。重点解决:
柔嫩:质地柔和鲜嫩。
踪迹:行动所留下可察觉的行迹。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这几个词在理解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句子解决生字词。
还有“丰硕、凶狠、拆除”等词语可能学生也有不懂,也可联系句子,或是用换词法,或让学生想象、做一下动作,马上就可以理解。
4.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指名分段读故事,思考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在学生读的过程中纠正个别字的读音,如:“火辣辣”后两个字读去声。
5.指名说说课文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是围绕花园的变化和巨人的变化来写的。
三、总结拓展
1.巨人在回来前,回来后,醒悟后态度的变化,使花园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多神奇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讨论。
2.请小朋友们在课下阅读更多的童话故事,比比谁读的童话最多。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在课下你们读了多少童话故事呀?请大家来简单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吧!读了这么多童话,你有什么收获呢?
2.今天我们就继续来阅读《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故事。请一个小朋友先来给大家简单讲一下这个故事吧!
二、朗读感悟
1.请小朋友们自读故事,分别画出巨人回来前,巨人回来后,巨人醒悟后花园里的情景。
2.交流巨人回来前和回来后的句子。指名分别读这些句子。
(1)指导回来前的句子。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呀?是呀,花园里多美呀,用你陶醉的样子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回来后呢?请同学们把惨状突出出来,冷。指名读,指名评,再指名读,齐读。
3.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巨人看见孩子们在花园里玩,生气地把孩子们赶跑了,请同学们找出巨人驱赶孩子们时说的话。
4.读一读这几句话,联系上下文想:巨人说这些话时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时可能是什么样子的?他的动作、神情如何?根据学生的想象,指导学生分组比赛读,再指名做动作读。
5.读了这三句话有什么感受呢?
6.当巨人把孩子们赶走时,在桃树下有一个小男孩却没有跑,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十一自然段想象一下:小男孩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可能会对巨人说些什么?巨人听了小男孩的话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指导学生想象劝说巨人回心转意的语言技巧,例如开始对巨人说话要婉转,然后再让他醒悟)
7.下面我们就来读读下面的部分,请画出巨人醒悟后的句子,指导学生体会巨人这时说的话,这时他的心情如何呢?该怎样读呢?读好巨人的心情变化。
8.读了这篇童话后小朋友们是否有什么体会或发现。请谈一谈。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三、拓展练习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再次体会,可以几个人表演,也可以再去读读有关段落,也可以与同学就哪个人展开评论。并把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在课下搜集自己喜欢的童话。
四、作业布置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词,积累文中优美的或让你记忆深刻的句子。
2.说一说你从这个童话故事中收获了什么?有什么感悟和想法,和同学互相交流。
3.把《巨人的花园》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父母听。并在课下阅读其他童话故事,至少3篇。
28* 海的女儿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
3.品读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想象的丰富和神奇,并说说那位最小的海公主的特点。
体会小公主对海面外的世界的好奇和向往。
1课时
一、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童话故事是《海的女儿》,听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海的女儿是谁?(了解故事的主人公,她有怎样的特点?板:品评人物)
海底是怎样的景象?有哪些人物,他们都有怎样的故事?结果怎么样?(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板:读懂内容)
师:学而不思则罔,老师补充一点,学完一篇文章我们还要想一想,我们从这篇文章中感受到了什么,学习到了什么。(板书:学有所得)
二、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师:故事讲了什么?你能概括一下吗?
师:有没有某个情节像经典镜头一样在脑中浮现?把你喜欢的段落讲一讲。
三、走近童话,走近作者
师:这是一个神奇而又美丽动人的故事,小公主那美好的心灵打动着每一个读者。你们知道创作出这样优美的童话的作者是谁吗?(安徒生)
你了解安徒生吗?(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安徒生童话》有很多种版本,有注音版、少年儿童版、完整版等。大家课下可以去看看《海的女儿》注音版。本文只是开头部分,后面的故事更加奇幻美好。而且,那里有更多的故事等着你去读呢!《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拇指姑娘》《豌豆公主》……大家快去找来读一读吧!边读边想,把故事记下来,咱们进行一个讲故事比赛!(板:记忆故事)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浏览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3.读完后汇报交流,教师相机与学生共同梳理:课文主要写了海底世界的美丽神奇和海公主们的生活境况,以及她们对人类世界的好奇和向往,作者主要写了小公主的渴望。
五、再读感悟,加深体会
1.指名读文前提示,明确阅读任务。
(1)通过作者的描述,说说你觉得海底奇妙的地方有哪些。
(2)海底非常美丽神奇,小公主愿意一直待在这里吗?为什么?
(3)小公主最大的乐趣是什么?由此你看出了什么?你觉得她的愿望会实现吗?
(4)你能想象最大的公主浮到水面后会看到哪些景象吗?当她回到王宫又会向妹妹们怎样讲述她的所见所闻呢?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上面的问题,在相关的段落处可以做适当的标注。
3.学生交流收获。
在交流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小公主对人间生活的好奇和向往。
六、组织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安徒生的故事,谈谈感受。
七、作业布置
1.课下再读课文,找出有哪些不懂或者印象深刻的地方,和同学交流,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再请老师帮忙解答。
2.阅读《安徒生童话》,选择一两个你感兴趣的童话故事,用自己的话给爸爸妈妈或朋友讲一讲你喜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