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人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蒲柳人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1-16 19:4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蒲柳人家》
一、教材分析
《蒲柳人家》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继《孔乙 己》之后,又一篇人物形象丰满鲜活,语言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小说。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较长,为此,在教读本课时,让学生在把握小说内容的基础上,着重 从分析人物形象和语言特色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逐步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并应用于写作。同时,让学生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 操,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初中的最后一个学期,已经初步具备了阅读小说的能力,但是对于小说的不同风格和特色还是有所忽略,通过学习不同语言风格的小说,让学生触类旁通,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语言的运用来展示自己的写作魅力。
三、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欣赏小说刻画的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 2、揣摩多样化语言,体会充满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语言风格。 3、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 PPT 借助PPT 主要是是设置开放式课堂所需,用开放式课件展示课堂的环节,便于学生展示课前预习成果。 2、 实物投影, 完成教学中的预习检查环节。 3、 多媒体视频、音频资料 在导课环节播放视频,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在语言品读环节播放音频资料,让学生明确啥叫说唱艺术,化难为易,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 4、微课,运用微课讲解品味语言环节中本文的语言风格。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环节一、情境导入 一上课播放一个视频片段——扈三娘和王英在洞房里武斗,事先告知学生这是 《水浒》里的一个视频片段,看看谁能猜出里面的人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回答后老师及时作出鼓励性评价)然后老师引入新课:同学们,《水浒》里的扈三娘武 艺高强,性格泼辣,你知道她的绰号吗?你还知道吗?在现代作家刘绍棠的笔下,也有一位“一丈青”,她又是一位怎样的人物?让我们一起走进《蒲柳人家》,体 会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吧!(板书课题) 认真观看,自告奋勇回答老师的问题 多媒体视频资料 PPT课件
环节二、简介作者及小说写作背景 老师简介作者及小说写作背景,提醒学生注意变色的词句 认真听老师讲解 PPT 课件
环节三、检查预习 字词小测 默写、交流、展示、拼读 PPT课件 实物投影
环节四、品读精彩描写,欣赏鲜活人物形象 速读课文,思考: 1、本文涉及到了哪些人物?请用双横线标出来。主要刻画了哪些人物?你印象最深刻的情节是什么?(这一环节,教给学生学会跳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来理解课文内容,并初步了解人物形象。并板书本文出现的三个人物) 2、请用横线划出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并作简要分析。(提示: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一丈青大娘”?爷爷为什么号称“何大学问” 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的?读完典型描写后,请用“这一部分运用了————描写,写出了————————,表现了——————————”的句式谈谈自己的理解。(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后文品析语言作铺垫。同时,教给学生圈点批注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理清全文脉络,抓住典型人物描写理解人物形象。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巩固阅读指导:小说中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并板书人物性格) 先自读课文,独立思考,圈点批注,再小组合作探究,标出疑难,释疑,作答。指读、齐读课文的精彩片段:大闹运河滩等 PPT课件
环节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揣摩多样化语言,丰满人物形象 导语:通过我们对人物形象的精彩赏析,让我们看到了三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感受到了他们美好的心灵,大家喜欢他们吗?其实呀,人物刻画得如此 活灵活现,还得益于作者刘绍棠高超的语言艺术。我们一起品味一下多样化的语言,探究人物形象鲜活、丰满的另一根源。 仔细品味下面几段文字,体会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如词语和句式的选用、修辞方法和语言风格等),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语段加以体会。 1、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2、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3、何满子的爷爷,名讳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古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先找出典型语句让学生理解体会,然后师生一起概括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在理解语言特点的基础上,学生再从课文中寻找相关的语句加深 理解,就降低了难度;为了让学生明确“继承说唱艺术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读来抑扬顿挫”这一语言特点,我采用音频资料——袁阔成的评书“关羽出场”片段 来帮助学生理解) 自由读,指读,齐读,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回答问题 PPT课件 微课 多媒体音频资料
环节六、走进生活,描绘生活画面 导语:同学们,本节课接近尾声,但我们的学习远远没有结束,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的场面是不是仍历历在目,让你身临其境?那得归功于作者精彩的描写。下面,我们也小试身手,请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一定的写作手法,描写一个你印象深刻的场面,体现鲜明的人物形象。 友情提示: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最好能试着运用口语和俗语,150字左右。 (这一环节,是趁热打铁,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本课学到的语言特点和描写手法努力运用到写作中) 思考、交流、作文(没完成的作为课后作业) PPT课件
环节七、课堂小结 导语:同学们,刘绍棠高超的语言艺术和精彩的人物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京东北运河畔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民俗风情,作者不是在赞美一两个人,而是一群人!这就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这篇小说以六岁小孩何满子为线索展开情节,透过一幅幅风俗画,热情地赞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他们热诚正直的感情,以及那种肝胆相照、扶危济困、赤诚相见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这一环节通过老师的课堂小结让学生了解体会作品的主题)学完本课,你有何话说?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PPT课件
环节八、布置作业 本文节选自《蒲柳人家》的开头部分,大家读后是不是意犹未尽呢?而且课文的 结尾说:“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搭救何满子;但是,何满子望眼欲穿,这颗救命星却迟迟不从东边闪现出来。”这颗救命星是谁呢?推荐大家回家继续阅读小说《蒲 柳人家》,更深入的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和乡土气息浓郁的语言风格。(这一环节,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逐步养成课外自主阅读的习惯。) 认真听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且编者将本文设为略读课文,结合这两点,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力求让学生多读、多品,多思考,多交流,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方法如下: 1、运用多媒体视频资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动多媒体音频资料和微课制作,降低本课的教学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多种方式品读法、点拨法、讨论法,引领促进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品析语言风格、领会文章主题。 3、练习写作实现学生知识的迁移。 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因此上述方法应以朗读法为主,通过自读、跳读、指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理解文本,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掌握阅读小说的要领,为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做好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