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课时练
一、选择题
1.(2023八上·内江期末)1905年8月,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日本东京成立。这个政党是( )
A.同盟会 B.光复会 C.华兴会 D.兴中会
2.(2023八上·岳池期末)对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建立民主共和国 B.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C.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D.废除封建经济体制
3.(2023八上·自贡期末)孙中山评价某次起义:“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这次起义是( )
A.绍兴起义 B.广西起义 C.安庆起义 D.黄花岗起义
4.(2023八上·嵩明期末)以下是某校同学做的课堂笔记,从该笔记的内容可以推断出这位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
一、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 二、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机关报刊:《民报》 四、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5.(2023八上·衡阳期末)孙中山先生被称为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三民主义 B.三权分立思想
C.人文主义 D.马克思主义
6.(2023八上·衡阳期末)“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B.镇南关起义 C.皖浙起义 D.黄花岗起义
7.(2023八上·香洲月考)题12图反映了( )
A.变法图强运动的艰难 B.革命志士誓死的决心
C.专制走向民主的必然 D.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8.(2024八上·廉江期末)“他早年从医人转向医国,从要求改革到投身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材料中的“他”是( )
A.林则徐 B.孙中山 C.胡适 D.叶挺
9.(2024八上·廉江期末)陈天华的《猛回头》、邹容的《革命军》,在新军中影响很大,许多武昌起义老人曾读过和传递过这类小册子。这里的“这类小册子”主要内容是( )
A.宣传民主共和理念 B.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C.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传播民主科学理念
10.(2024八上·大埔期末)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对满洲贵族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清王朝是一个由满洲贵族“宰制于上”的封建专制政权,还因为它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避免中国被瓜分的命运,争取民族的独立、解放是民族主义的另一主要内容。这反映出三民主义( )
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B.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口号
C.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代表维新派的思想要求
11.(2023八上·月考)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此“机关刊物”指的是( )
A.《知新报》 B.《新青年》 C.《时务报》 D.《民报》
12.(2024八上·期末)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苦,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13.(2024八上·期末)孙中山曾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对这段话中的“忠”,下列理解中最准确的是(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要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强调了国家民族意识 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14.(2023八上·香洲月考)1894年6月,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国家不应片面追求坚船利炮,而要大力发展经济,变法自强。同年11月他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这一变化反映了孙中山( )
A.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致力于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思想已经成熟 D.对国情认识加深
15.(2023八上·忻州期末)孙中山先生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政治纲领。这说明,此时资产阶级( )
A.明确革命任务和目标 B.开始进行思想宣传
C.得到民众普遍支持 D.革命条件完全成熟
二、材料分析题
16.(2023八上·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具有君主立宪式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材料三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其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把这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为此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什么运动 他们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什么政治制度 改革的最终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3)概述材料三中的救国方案的核心内容。
(4)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探索都取得过一系列成就,但最终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近代中国追求近代化的历程为什么会充满艰难与曲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发展。
A项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日本东京成立,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中国同盟会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准确识记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答案】B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A:建立民主共和国属于民权主义,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阐发为“民族”、“民生”、“民权”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就是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B项符合题意;
C: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废除封建经济体制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三民主义的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学生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回答。
3.【答案】D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花岗起义,以同盟会为核心在革命党人黄兴领导下于1911年4月在广州举行的起义,这次起义意义重大,加快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孙中山称赞”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D项正确;
绍兴起义由秋瑾领导,排除A项;
以天地会为核心发动广西起义,排除B项;
徐锡麟领导安庆起义,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孙中山的历史功绩的相关史实。
4.【答案】D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905年、日本东京”、“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机关报刊:《民报》”、“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可知,材料描述的是1905年成立的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D项正确;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均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而不是政党,且成立时间、地点等均与题干不符,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同盟会的成立,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5.【答案】A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提出了民族、民生、民权的三民主义,成为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A项正确;
美国的政体践行三权分立思想,排除B项;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排除C项;
新文化运动后期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
6.【答案】D
【知识点】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和所学可知,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 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潘达微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故称为“黄花岗起义” ,D项正确;
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各省纷纷独立支持革命,史称辛亥革命,排除A项;
镇南关起义,又称“丁未镇南关之役”。1907年9月,孙中山派王和顺发动防城起义遭到失败,旋改派黄明堂为镇南关都督,计划袭取镇南关(今友谊关) ,排除B项;
皖浙起义 指的是秋瑾等领导的起义,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黄花岗起义的认识。
7.【答案】B
【知识点】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徐锡麟与秋瑾在浙皖起义中仓促发难,慷慨赴死,黄兴黄花岗起义前夕绝笔书,此绝笔留言体现了黄兴作为起义指挥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三者都体现了革命志士誓死的决心,B符合题意;
变法图强运动的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等,排除A;
专制必然会走向民主,但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民主,排除C;
三个人物都是甘愿为革命而牺牲的人,无法证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革命志士的奋斗。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中国近代革命志士奋斗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8.【答案】B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B符合题意;
林则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维护清朝统治,排除A;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1915年开始新文化运动,而清朝1912年已经被推翻,排除C;
叶挺不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孙中山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孙中山的主要事迹即可作答。
9.【答案】A
【知识点】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高涨,资产阶级思想得到迅速传播。陈天华的《猛回头》、邹容的《革命军》等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号召人们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A符合题意;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与戊戌变法有关,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与洋务运动有关,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
传播民主科学理念的是新文化运动,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革命志士的奋斗,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革命志士的奋斗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0.【答案】A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反对满洲贵族统治”“避免中国被瓜分的命运,争取民族的独立、解放是民族主义的另一主要内容“可知,1840年以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近代化的思考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A项符合题意;
B: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B项不符合题意;
C:辛亥革命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C项不符合题意;
D: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要求,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民主义的内容,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难度中等。
11.【答案】D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D项正确;
《知新报》的出现正值推行维新运动时期,由康有为筹划出版、梁启超兼理笔政、何廷光出资、何穗田和康广仁则负责具体运作创办,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刊物,排除B项;
《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由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的报刊,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民报》相关知识的掌握。
12.【答案】C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苦,做到“家给人足”,这就是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故选项C符合题意;
A.民族主义,主要内容是推翻清政府统治,不符合题意;
B.民权主义,主要内容是建立民国,让人民拥有权力,不符合题意;
D.民主主义,不属于三民主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理解其含义,再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13.【答案】C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君主可以不要”“为四万万人效忠,比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话中的“忠”字不是为君主专制政体服务,而是为全体国民服务,体现了以“创立民国”为内涵的民权主义,主要强调了国家的民族意识,C项正确;
“忠孝”思想无法从题干中体现,排除A项;
“忠君”思想与题干相悖,排除B项;
“牺牲和奉献精神”无法从题干中体现,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孙中山相关知识的掌握。
14.【答案】D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894年6月,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国家不应片面追求坚船利炮,而要大力发展经济,变法自强。同年11月他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的思想从变法自强到驱除鞑虏,这一变化说明孙中山认识到了清政府的腐败,从变法到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可见对国情认识加深,D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排除A;
张謇致力于实业救国,排除B;
1905年孙中山成立同盟会后,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孙中山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5.【答案】A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成立中国同盟会 ……政治纲领”和所学可知,此时的资产阶级已经明确了革命的任务和目标,A项正确;
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号召“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由此可知,资产阶级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宣传早于同盟会成立,排除B项;
题干内容并未说明得到民众普遍支持,排除C项;
题干也未说明革命条件完全成熟,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16.【答案】(1)洋务派
(2)维新变法运动。君主立宪制。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3)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近代中国是在国家贫弱、封建专制盛行的背景下向学习西方的,社会发展的阻力大;西方列强始终想把中国作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它们不断地侵略、掠夺中国,严重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 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就是要向西方学习西方科技,这是洋务派的观点主张;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为此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即戊戌变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他们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的最终失败,说明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
(3)依据材料三信息,可以看出, 材料三中的救国方案的核心内容是: 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4)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近代中国是在国家贫弱、封建专制盛行的背景下向学习西方的,社会发展的阻力大;西方列强始终想把中国作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它们不断地侵略、掠夺中国,严重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故答案为:(1)洋务派;
(2) 维新变法运动。君主立宪制。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3) 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4) 近代中国是在国家贫弱、封建专制盛行的背景下向学习西方的,社会发展的阻力大;西方列强始终想把中国作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它们不断地侵略、掠夺中国,严重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看懂材料含义,再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分析识记回答;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再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分析识记回答,注意要理解识记课本基础知识;
(3)本题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理解其含义,理解之后再进行概括回答;
(4)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再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分析识记回答,注意要理解。
1 / 1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课时练
一、选择题
1.(2023八上·内江期末)1905年8月,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日本东京成立。这个政党是( )
A.同盟会 B.光复会 C.华兴会 D.兴中会
【答案】A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发展。
A项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日本东京成立,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中国同盟会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准确识记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2023八上·岳池期末)对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建立民主共和国 B.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C.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D.废除封建经济体制
【答案】B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A:建立民主共和国属于民权主义,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阐发为“民族”、“民生”、“民权”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就是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B项符合题意;
C: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废除封建经济体制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三民主义的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学生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回答。
3.(2023八上·自贡期末)孙中山评价某次起义:“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这次起义是( )
A.绍兴起义 B.广西起义 C.安庆起义 D.黄花岗起义
【答案】D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花岗起义,以同盟会为核心在革命党人黄兴领导下于1911年4月在广州举行的起义,这次起义意义重大,加快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孙中山称赞”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D项正确;
绍兴起义由秋瑾领导,排除A项;
以天地会为核心发动广西起义,排除B项;
徐锡麟领导安庆起义,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孙中山的历史功绩的相关史实。
4.(2023八上·嵩明期末)以下是某校同学做的课堂笔记,从该笔记的内容可以推断出这位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
一、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 二、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机关报刊:《民报》 四、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答案】D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905年、日本东京”、“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机关报刊:《民报》”、“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可知,材料描述的是1905年成立的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D项正确;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均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而不是政党,且成立时间、地点等均与题干不符,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同盟会的成立,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5.(2023八上·衡阳期末)孙中山先生被称为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三民主义 B.三权分立思想
C.人文主义 D.马克思主义
【答案】A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提出了民族、民生、民权的三民主义,成为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A项正确;
美国的政体践行三权分立思想,排除B项;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排除C项;
新文化运动后期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容易,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
6.(2023八上·衡阳期末)“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B.镇南关起义 C.皖浙起义 D.黄花岗起义
【答案】D
【知识点】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和所学可知,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 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潘达微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故称为“黄花岗起义” ,D项正确;
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各省纷纷独立支持革命,史称辛亥革命,排除A项;
镇南关起义,又称“丁未镇南关之役”。1907年9月,孙中山派王和顺发动防城起义遭到失败,旋改派黄明堂为镇南关都督,计划袭取镇南关(今友谊关) ,排除B项;
皖浙起义 指的是秋瑾等领导的起义,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黄花岗起义的认识。
7.(2023八上·香洲月考)题12图反映了( )
A.变法图强运动的艰难 B.革命志士誓死的决心
C.专制走向民主的必然 D.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答案】B
【知识点】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徐锡麟与秋瑾在浙皖起义中仓促发难,慷慨赴死,黄兴黄花岗起义前夕绝笔书,此绝笔留言体现了黄兴作为起义指挥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三者都体现了革命志士誓死的决心,B符合题意;
变法图强运动的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等,排除A;
专制必然会走向民主,但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民主,排除C;
三个人物都是甘愿为革命而牺牲的人,无法证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革命志士的奋斗。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中国近代革命志士奋斗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8.(2024八上·廉江期末)“他早年从医人转向医国,从要求改革到投身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材料中的“他”是( )
A.林则徐 B.孙中山 C.胡适 D.叶挺
【答案】B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B符合题意;
林则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维护清朝统治,排除A;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1915年开始新文化运动,而清朝1912年已经被推翻,排除C;
叶挺不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孙中山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孙中山的主要事迹即可作答。
9.(2024八上·廉江期末)陈天华的《猛回头》、邹容的《革命军》,在新军中影响很大,许多武昌起义老人曾读过和传递过这类小册子。这里的“这类小册子”主要内容是( )
A.宣传民主共和理念 B.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C.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传播民主科学理念
【答案】A
【知识点】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高涨,资产阶级思想得到迅速传播。陈天华的《猛回头》、邹容的《革命军》等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号召人们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A符合题意;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与戊戌变法有关,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与洋务运动有关,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
传播民主科学理念的是新文化运动,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革命志士的奋斗,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革命志士的奋斗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0.(2024八上·大埔期末)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对满洲贵族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清王朝是一个由满洲贵族“宰制于上”的封建专制政权,还因为它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避免中国被瓜分的命运,争取民族的独立、解放是民族主义的另一主要内容。这反映出三民主义( )
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B.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口号
C.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代表维新派的思想要求
【答案】A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反对满洲贵族统治”“避免中国被瓜分的命运,争取民族的独立、解放是民族主义的另一主要内容“可知,1840年以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近代化的思考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A项符合题意;
B: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B项不符合题意;
C:辛亥革命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C项不符合题意;
D: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要求,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民主义的内容,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难度中等。
11.(2023八上·月考)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此“机关刊物”指的是( )
A.《知新报》 B.《新青年》 C.《时务报》 D.《民报》
【答案】D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D项正确;
《知新报》的出现正值推行维新运动时期,由康有为筹划出版、梁启超兼理笔政、何廷光出资、何穗田和康广仁则负责具体运作创办,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刊物,排除B项;
《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由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的报刊,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民报》相关知识的掌握。
12.(2024八上·期末)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苦,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答案】C
【知识点】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苦,做到“家给人足”,这就是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故选项C符合题意;
A.民族主义,主要内容是推翻清政府统治,不符合题意;
B.民权主义,主要内容是建立民国,让人民拥有权力,不符合题意;
D.民主主义,不属于三民主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理解其含义,再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13.(2024八上·期末)孙中山曾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对这段话中的“忠”,下列理解中最准确的是(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要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强调了国家民族意识 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答案】C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君主可以不要”“为四万万人效忠,比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话中的“忠”字不是为君主专制政体服务,而是为全体国民服务,体现了以“创立民国”为内涵的民权主义,主要强调了国家的民族意识,C项正确;
“忠孝”思想无法从题干中体现,排除A项;
“忠君”思想与题干相悖,排除B项;
“牺牲和奉献精神”无法从题干中体现,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孙中山相关知识的掌握。
14.(2023八上·香洲月考)1894年6月,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国家不应片面追求坚船利炮,而要大力发展经济,变法自强。同年11月他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这一变化反映了孙中山( )
A.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致力于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思想已经成熟 D.对国情认识加深
【答案】D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894年6月,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国家不应片面追求坚船利炮,而要大力发展经济,变法自强。同年11月他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的思想从变法自强到驱除鞑虏,这一变化说明孙中山认识到了清政府的腐败,从变法到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可见对国情认识加深,D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排除A;
张謇致力于实业救国,排除B;
1905年孙中山成立同盟会后,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孙中山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5.(2023八上·忻州期末)孙中山先生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政治纲领。这说明,此时资产阶级( )
A.明确革命任务和目标 B.开始进行思想宣传
C.得到民众普遍支持 D.革命条件完全成熟
【答案】A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成立中国同盟会 ……政治纲领”和所学可知,此时的资产阶级已经明确了革命的任务和目标,A项正确;
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号召“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由此可知,资产阶级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宣传早于同盟会成立,排除B项;
题干内容并未说明得到民众普遍支持,排除C项;
题干也未说明革命条件完全成熟,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二、材料分析题
16.(2023八上·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具有君主立宪式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材料三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其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把这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为此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什么运动 他们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什么政治制度 改革的最终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3)概述材料三中的救国方案的核心内容。
(4)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探索都取得过一系列成就,但最终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近代中国追求近代化的历程为什么会充满艰难与曲折
【答案】(1)洋务派
(2)维新变法运动。君主立宪制。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3)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近代中国是在国家贫弱、封建专制盛行的背景下向学习西方的,社会发展的阻力大;西方列强始终想把中国作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它们不断地侵略、掠夺中国,严重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 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就是要向西方学习西方科技,这是洋务派的观点主张;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为此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即戊戌变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他们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的最终失败,说明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
(3)依据材料三信息,可以看出, 材料三中的救国方案的核心内容是: 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4)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近代中国是在国家贫弱、封建专制盛行的背景下向学习西方的,社会发展的阻力大;西方列强始终想把中国作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它们不断地侵略、掠夺中国,严重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故答案为:(1)洋务派;
(2) 维新变法运动。君主立宪制。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3) 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4) 近代中国是在国家贫弱、封建专制盛行的背景下向学习西方的,社会发展的阻力大;西方列强始终想把中国作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它们不断地侵略、掠夺中国,严重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看懂材料含义,再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分析识记回答;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再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分析识记回答,注意要理解识记课本基础知识;
(3)本题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理解其含义,理解之后再进行概括回答;
(4)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再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分析识记回答,注意要理解。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