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9课辛亥革命课时练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9课辛亥革命课时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6 10:58:07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9课辛亥革命课时练
一、选择题
1.(2024九下·麒麟月考)从根本上看,这次革命既未能铲除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统治的根基,也没有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更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这表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在于(  )
A.并未结束延续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极大地阻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C.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D.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从根本上看,这次革命既未能铲除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统治的根基,也没有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更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和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在于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D项正确;
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项;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排除B项;
辛亥革命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这不是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2.(2021·贺州)“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据此推断,该材料评价的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据此可知,该材料评价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B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没有暴力革命,A不符合题意;
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民主、科学的思想,C不符合题意;
五四运动是学生运动,并未推翻帝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辛亥革命的特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3.(2023八上·福田期中)历史学者金冲及在《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中指出: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
A.推动了思想解放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完成了革命任务 D.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由此可知“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A项正确;
BD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BD项;
完成了革命任务这一说法错误,排除C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辛亥革命的特点和产生的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4.(22·期中)《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 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下列对“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B.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C.辛亥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 “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众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力,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A不符合题意;
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B不符合题意;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难度一般,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培养分析史料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5.(2022八上·龙岗期末)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革命党人只得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这说明(  )
A.武昌起义不具历史进步性 B.革命观念尚未完全深入人心
C.革命党人缺乏斗争的智慧 D.清朝腐败统治已经彻底瓦解
【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可知,武昌起义虽然胜利了,但是革命观念尚未完全深入人心,黎元洪等人不认同革命理念,人民群众也不了解革命理念,B项正确;
A项说法错误,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中的首次起义,最终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是进步的革命起义,排除A项;
从革命党人在自认为“资望”不足的情况下知道请协统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可知,他们具有一定的斗争智慧,C项表述不当,排除C项;
材料只反映了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请黎元洪的小插曲,无法说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已经彻底瓦解,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6.(2023八上·徐闻期末)下列是张姗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她探究的主题是(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新时代的曙光
【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成立、广州起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反映的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中华民国的历程,因此探究的主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A符合题意;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排除B;
民族危机的加剧与中国近代的侵略战争有关,排除C;
新时代的曙光与新文化运动有关,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难度适中,分析题干信息,掌握近代民族资产革命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7.(2023八上·博罗期末)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蔡元培先生挥笔书写了如下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意为‘我们’)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里“未竟之功”是(  )
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结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创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材料“孙中山先生病逝”“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即要完成孙中山未完成的事业。结合课本所学,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A项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是题干里“未竟之功”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B项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是孙中山已经完成的任务,不符合题意;
C项结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孙中山已经完成的任务,不符合题意;
D项创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孙中山已经完成的任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2021·紫金四模)吴玉章在《辛亥革命亲历记》中提到:“辛亥革命的胜利,也使五四运动不可避免。因为人民在经过了这样一次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后,精神上和思想上获得了相当大的解放……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的革命理论。”以上材料论述的是(  )
A.辛亥革命的背景 B.辛亥革命的经过
C.辛亥革命的特点 D.辛亥革命的影响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A.辛亥革命的背景,不符合题意;
B.辛亥革命的经过,不符合题意;
C.辛亥革命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D.“辛亥革命的胜利,也使五四运动不可避免。因为人民在经过了这样一次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后,精神上和思想上获得了相当大的解放……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的革命理论”论述的是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9.(2023八上·衡南期末)1911年10月11日布告称:纵有冲天义愤,报复竞无所施,我今为此不忍,赫然首举义旗,其中“首举义旗”是指(  )
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911年10月11日”结合所学可知,1911的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B项正确;
广州起义是1911年4月,排除A项;
南昌起义是1927年,排除C项;
秋收起义是1927年,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武昌起义的内容的相关史实。
10.(2023八上·双流期末) 《顾维钧回忆录》记载“1912年的北京由废帝宣统管辖之下的紫禁城、东交民巷和民国首都三部分组成”,其中列强使馆界“东交民巷”的存续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  )
A.面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性 B.面对帝国主义的软弱性
C.反抗封建专制的革命性 D.捍卫民主共和的先进性
【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1912年的北京由废帝宣统管辖之下的紫禁城、东交民巷和民国首都三部分组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期,帝国主义在华享有特权,说明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进而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派面对帝国主义的软弱性,B项正确;
“紫禁城”的划分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面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性,排除A项;
“东交民巷”反映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面对帝国主义的软弱性,不能说明反抗封建专制的革命性,排除C项;
“东交民巷”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面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性,不能说明捍卫民主共和的先进性,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及资产阶级革命派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1.(2023八上·双流期末) 表中的事件发生时间最早的是(  )
近代部分历史事件及发生时间
① 民国2年 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爆发。
② 公元1912年 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 辛亥年 辛亥革命爆发。
④ 洪宪元年 袁世凯去世。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宋教仁遇刺的时间是1913年3月;②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时间是1912年;③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是1911年;④袁世凯去世是1916年,所以题干表中的事件发生时间最早的是③辛亥革命爆发,C项正确;
综上所述,题干表中的事件发生时间最早的是③辛亥革命爆发,ABD项的时间均晚于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12.(2023八上·成都期末)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图中问号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护国战争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反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项正确;
图片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A项;
图片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无关,排除B项;
图片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与护国战争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最重要考查辛亥革命,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图片反映的是辛亥革命。
13.(2023八上·伊犁哈萨克期末)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B.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D.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据已学知识可知,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其中“量变”是指由洋务运动原来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到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通过改革,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历史影响的准确理解与认识。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14.(2023八上·东莞期末)金冲及先生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当代中国的伟大辉煌。该学者肯定辛亥革命的视角是(  )
A.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 B.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C.推翻了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 D.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
【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A: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干“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当代中国的伟大辉煌。”可知,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B项符合题意;
C: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抓住关键词,掌握辛亥革命的基本史实即可作答。
15.(2024八上·廉江期末)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  )
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意义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因此题干描述反映的辛亥革命的意义,D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的背景是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排除A;
辛亥革命的内容是武昌起义等地方起义,排除B;
辛亥革命的过程是革命的主要经过,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辛亥革命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材料分析题
16.(2023八上·东莞)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1895年) 《纽约时报》
材料二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 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上述评论的 说说此事件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材料二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 “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 为什么“黑暗依旧”
(3)材料三所述的“自救之路”、 “维新之路”分别指什么 “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有哪些共同之处
【答案】(1)事件: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或《马关条约》的签订)。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或大大加深了中华民族危机)。
(2)依据:《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道闪电划过”指:辛亥革命。
原因: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或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人们的悲惨生活;或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建立起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3)自救之路”:洋务运动 “维新之路”: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共同之处:结果都失败了(或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丑条约》及其危害;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根据材料一“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或大大加深了中华民族危机)。
(2)本题考查八国联军战争和辛亥革命。根据材料二“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结合所学可知,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材料二“ 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结合所学可知,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或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人们的悲惨生活;或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建立起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因此说“黑暗依旧”。
(3)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知识。根据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结合所学可知,“自救之路”指的是封建统治者发起的洋务运动;“维新之路”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戊戌变法;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故答案为:
(1)事件: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或《马关条约》的签订)。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或大大加深了中华民族危机)。
(2)依据:《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道闪电划过”指:辛亥革命。
(3)自救之路”:洋务运动 “维新之路”: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共同之处:结果都失败了(或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题干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 / 1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9课辛亥革命课时练
一、选择题
1.(2024九下·麒麟月考)从根本上看,这次革命既未能铲除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统治的根基,也没有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更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这表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在于(  )
A.并未结束延续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极大地阻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C.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D.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2.(2021·贺州)“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据此推断,该材料评价的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3.(2023八上·福田期中)历史学者金冲及在《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中指出: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
A.推动了思想解放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完成了革命任务 D.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4.(22·期中)《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 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下列对“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B.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C.辛亥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5.(2022八上·龙岗期末)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革命党人只得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这说明(  )
A.武昌起义不具历史进步性 B.革命观念尚未完全深入人心
C.革命党人缺乏斗争的智慧 D.清朝腐败统治已经彻底瓦解
6.(2023八上·徐闻期末)下列是张姗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她探究的主题是(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新时代的曙光
7.(2023八上·博罗期末)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蔡元培先生挥笔书写了如下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意为‘我们’)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里“未竟之功”是(  )
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结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创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8.(2021·紫金四模)吴玉章在《辛亥革命亲历记》中提到:“辛亥革命的胜利,也使五四运动不可避免。因为人民在经过了这样一次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后,精神上和思想上获得了相当大的解放……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的革命理论。”以上材料论述的是(  )
A.辛亥革命的背景 B.辛亥革命的经过
C.辛亥革命的特点 D.辛亥革命的影响
9.(2023八上·衡南期末)1911年10月11日布告称:纵有冲天义愤,报复竞无所施,我今为此不忍,赫然首举义旗,其中“首举义旗”是指(  )
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10.(2023八上·双流期末) 《顾维钧回忆录》记载“1912年的北京由废帝宣统管辖之下的紫禁城、东交民巷和民国首都三部分组成”,其中列强使馆界“东交民巷”的存续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  )
A.面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性 B.面对帝国主义的软弱性
C.反抗封建专制的革命性 D.捍卫民主共和的先进性
11.(2023八上·双流期末) 表中的事件发生时间最早的是(  )
近代部分历史事件及发生时间
① 民国2年 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爆发。
② 公元1912年 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 辛亥年 辛亥革命爆发。
④ 洪宪元年 袁世凯去世。
A.① B.② C.③ D.④
12.(2023八上·成都期末)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图中问号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护国战争
13.(2023八上·伊犁哈萨克期末)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B.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D.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14.(2023八上·东莞期末)金冲及先生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当代中国的伟大辉煌。该学者肯定辛亥革命的视角是(  )
A.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 B.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C.推翻了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 D.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
15.(2024八上·廉江期末)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  )
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意义
二、材料分析题
16.(2023八上·东莞)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1895年) 《纽约时报》
材料二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 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上述评论的 说说此事件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材料二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 “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 为什么“黑暗依旧”
(3)材料三所述的“自救之路”、 “维新之路”分别指什么 “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有哪些共同之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从根本上看,这次革命既未能铲除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统治的根基,也没有改变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更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和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在于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D项正确;
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项;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排除B项;
辛亥革命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这不是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信息,找准关键语句。
2.【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据此可知,该材料评价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B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没有暴力革命,A不符合题意;
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民主、科学的思想,C不符合题意;
五四运动是学生运动,并未推翻帝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辛亥革命的特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3.【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由此可知“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A项正确;
BD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BD项;
完成了革命任务这一说法错误,排除C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辛亥革命的特点和产生的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4.【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 “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众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力,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A不符合题意;
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B不符合题意;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难度一般,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培养分析史料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5.【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可知,武昌起义虽然胜利了,但是革命观念尚未完全深入人心,黎元洪等人不认同革命理念,人民群众也不了解革命理念,B项正确;
A项说法错误,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中的首次起义,最终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是进步的革命起义,排除A项;
从革命党人在自认为“资望”不足的情况下知道请协统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可知,他们具有一定的斗争智慧,C项表述不当,排除C项;
材料只反映了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请黎元洪的小插曲,无法说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已经彻底瓦解,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6.【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成立、广州起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反映的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中华民国的历程,因此探究的主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A符合题意;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排除B;
民族危机的加剧与中国近代的侵略战争有关,排除C;
新时代的曙光与新文化运动有关,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难度适中,分析题干信息,掌握近代民族资产革命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7.【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材料“孙中山先生病逝”“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即要完成孙中山未完成的事业。结合课本所学,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A项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是题干里“未竟之功”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B项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是孙中山已经完成的任务,不符合题意;
C项结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孙中山已经完成的任务,不符合题意;
D项创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孙中山已经完成的任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A.辛亥革命的背景,不符合题意;
B.辛亥革命的经过,不符合题意;
C.辛亥革命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D.“辛亥革命的胜利,也使五四运动不可避免。因为人民在经过了这样一次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后,精神上和思想上获得了相当大的解放……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的革命理论”论述的是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9.【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1911年10月11日”结合所学可知,1911的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B项正确;
广州起义是1911年4月,排除A项;
南昌起义是1927年,排除C项;
秋收起义是1927年,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武昌起义的内容的相关史实。
10.【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1912年的北京由废帝宣统管辖之下的紫禁城、东交民巷和民国首都三部分组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期,帝国主义在华享有特权,说明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进而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派面对帝国主义的软弱性,B项正确;
“紫禁城”的划分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面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性,排除A项;
“东交民巷”反映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面对帝国主义的软弱性,不能说明反抗封建专制的革命性,排除C项;
“东交民巷”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面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性,不能说明捍卫民主共和的先进性,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及资产阶级革命派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1.【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宋教仁遇刺的时间是1913年3月;②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时间是1912年;③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是1911年;④袁世凯去世是1916年,所以题干表中的事件发生时间最早的是③辛亥革命爆发,C项正确;
综上所述,题干表中的事件发生时间最早的是③辛亥革命爆发,ABD项的时间均晚于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12.【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反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项正确;
图片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A项;
图片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无关,排除B项;
图片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与护国战争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最重要考查辛亥革命,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图片反映的是辛亥革命。
13.【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据已学知识可知,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其中“量变”是指由洋务运动原来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到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通过改革,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历史影响的准确理解与认识。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14.【答案】C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A: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干“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当代中国的伟大辉煌。”可知,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B项符合题意;
C: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与题干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
D: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抓住关键词,掌握辛亥革命的基本史实即可作答。
15.【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因此题干描述反映的辛亥革命的意义,D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的背景是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排除A;
辛亥革命的内容是武昌起义等地方起义,排除B;
辛亥革命的过程是革命的主要经过,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辛亥革命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1)事件: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或《马关条约》的签订)。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或大大加深了中华民族危机)。
(2)依据:《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道闪电划过”指:辛亥革命。
原因: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或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人们的悲惨生活;或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建立起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3)自救之路”:洋务运动 “维新之路”: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共同之处:结果都失败了(或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丑条约》及其危害;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根据材料一“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或大大加深了中华民族危机)。
(2)本题考查八国联军战争和辛亥革命。根据材料二“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结合所学可知,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材料二“ 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结合所学可知,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或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人们的悲惨生活;或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建立起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因此说“黑暗依旧”。
(3)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知识。根据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结合所学可知,“自救之路”指的是封建统治者发起的洋务运动;“维新之路”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戊戌变法;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故答案为:
(1)事件: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或《马关条约》的签订)。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或大大加深了中华民族危机)。
(2)依据:《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道闪电划过”指:辛亥革命。
(3)自救之路”:洋务运动 “维新之路”: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共同之处:结果都失败了(或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题干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