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二)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92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使学生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理解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和直观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
教学难点 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教师出示课件。教师:同学们喜欢踢毽子吗?学生:喜欢。教师:那么男生队和女生队比赛踢毽子,哪一队能赢呢?结果是否公平呢?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大家看课件。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比较才公平。(板书课题:平均数)探究新知教学例2教师出示课件,并读题,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哪个队踢毽子的总个数最多就成绩最好?如果是,原因是什么?如果不是,原因又是什么?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总结小组结论,进行全班讨论。教师指导: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总成绩来进行比较。教师:现在人数不相同,又该如何比较两队的成绩呢?组织学生讨论,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说出用平均成绩来比较。(若未说出,教师可适时提示)如何求两队的平均成绩呢?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数:(19+15+16+20+15)÷5 =85÷5 =17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数:(18+20+19+19)÷4 =76÷4 =19因为17<19,所以女生队成绩好些。教师强调: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好。巩固练习。小组活动先组织学生分组,测量每人的跳远成绩并记录,再组织小组间交流、比较一下,看哪个小组的成绩最好。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出学习的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事呢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相关的知识,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探究点的设立着眼于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随堂练习注意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本课作业 某地一周每天的12时气温如下:周一25℃ 周二27℃ 周三21℃ 周四29℃ 周五29℃ 周六31℃ 周日20℃求这一周的平均温度。妈妈去买衣服。爸爸的一件衣服要120元,妈妈的一件衣服要160元,小明的一件衣服要110元,那么这三件衣服平均每件多少元?
板书设计 平均数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数:(19+15+16+20+15)÷5 =85÷5 =17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数:(18+20+19+19)÷4 =76÷4 =19第八单元:单元备课
第( 八)单元
教材分析 认真分析新教材不难发现,教材其实没有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均分”这一概念解释深奥,也没有让我们把“平均分”的所有特点向学生作详细的介绍,更没有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所有特征。 首先来看例1,教材呈现了全队小朋友收集矿泉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瓶的统计办法。显然教材选用这样的统计材料和这样的统计图,目的有以下三点。其一是让学生体会到“平均分”就在我们身边。其二通过动手操作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空瓶,也就是让学生经历“平均数”是怎么得来的过程。其三运用平均分的思想得到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样的编排不但加强了学生的统计意识,而且使学生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经历得到“平均数”的过程。 再看例2,教材安排了一幅情境图和两个小朋友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于两队队员踢毽个数的对话及两张简单统计表。我们不难看出教材是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的大小会受到数据的影响,但是个别数据不能代表整体情况。其核心是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最后看例3,通过给某地区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市人口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该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的认真冲突,激起思维的矛盾,进而激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纵、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3、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4、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建议: 1、注重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构建新知。 3、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 4、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5、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6、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均数”的意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会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难点:平均数的意义,纵、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学情分析: 教材把“平均数”编排在统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进行教学,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从统计的角度去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四年级学生的统计意识比较薄弱,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肤浅,而用统计的思想去理解“平均数”需要有一定的统计意识和一定的生活经验,而正是由于受到这两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学生在第一阶段学习了较多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经历了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因此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应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讨论和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进而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统计图和统计量,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课时安排 共5课时1、平均数 2课时 2、复式条形统计图 2课时 3、营养午餐 1课时
平均数(一)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90页例1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引导发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师:今天上课前我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一次数学测验中,班级平均分是90分,你猜猜这个班的马莉莉同学可能会得多少分?为什么?(小组学生讨论,全班交流)师:班级平均分是马莉莉的实际分数吗?如果不是,你知道“班级平均分是90分”是什么意思吗?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板书:平均数)二、自主探究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师:读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在情景图中会表示出“同样多”吗?师:你是怎样表示出“同样多”的?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师: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还可以怎样说?生: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每人收集到的塑料瓶的个数。师: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生: (14+12+11+15)÷4=52÷4=13(个)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师:谁能总结一下平均数的求法?生: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师: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叫先合后分计算。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师:“哪个队成绩好?”是什么意思?用什么成绩来比较?(预设答案,既可以用平均数来比,页可以用总数来比)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平,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公平些。师:你能说出总成绩、每队人数和每队的平均成绩之间的关系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 (18+20+19+19)÷4=85÷5 =76÷4=17(个) =19(个)17<19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三、探究结果汇报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1:把多的塑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塑料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生2: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时,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生3:当个数不同,用总数量不能比较出结果时,可以用两组量的平均数来比较。四、师生总结收获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1:可以利用移多补少法来求平均数,还可以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来求平均数。生2:我学会了用数据分析、比较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生3:我知道了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出学习的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事呢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相关的知识,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探究点的设立着眼于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随堂练习注意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本课作业 小红、小芳、小菊三人在节假日共收集易拉罐72个,她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下表是王宁一周写大字的个数的统计表,计算他平均每天写多少个打字。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平均个数46345240456356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