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预测试卷
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17小题,总分40分。化学与物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结束后,请将一并交回。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39 O-16 N-14 Cl-35.5 Ag-108 Ba-137 C-12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海水晒盐 C.天然气燃烧 D.干冰升华
2、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3、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HCl( CO2) 适量NaOH溶液 洗气
B NaCl (NaOH) 过量稀盐酸 蒸发结晶
C CO2(CO) 足量O2 点燃
D 稀盐酸(稀硫酸) 适量硝酸钡溶液 过滤
5、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30 g乙加到100 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t2℃时,各100 g饱和溶液降温至tl℃析出固体甲多于乙
D.t2℃时,75 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 g水得到20%的溶液
6、在一定质量的某NaCl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所得AgCl沉淀质量等于原NaCl溶液质量的1/4。则原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
A.40% B.30% C.20% D.10%
7、下列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 Fe3+、K+、NO3-、OH- B.H+、Na+、HCO3-、Cl-
C. Ba2+、NH4+、Cl-、SO42- D.Na+、K+、NO3-、SO42-
8、一氯胺(NH2Cl)是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新增的一种消毒剂,下列关于一氯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氯胺是有机化合物 B.一氯胺相对分子质量为51.5g
C.一氯胺由三种元素组成 D.一氯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9、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 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B. 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
C. 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D. 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
10、下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中氩气(Ar)作反应物
B.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3价
C.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7:1[]
D.中反应为:2FeTiO3+6C+7Cl22X+2TiCl4+6CO,则X为FeCl3
11、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O3N2)具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功效,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X|k | B| 1 . c|O |m
A. 茶氨酸属于氧化物 B.茶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
C. 茶氨酸中含有N2分子 D.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12、X、R表示两种金属,在溶液中发生反应:X+3RNO3=3R+X(NO3)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若X是Al,R是Ag,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C.X可能是Fe,R可能是Cu D.X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这六种物质间存在右图所示的关系(“→”表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关系)。其中A、B两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可得到厨房内常用的一种调味品;C在农业上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且C和D反应可制得B;A和D反应与A和小苏打反应得到的产物完全相同。
(1)欲通过一步实验证明A、B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需要加入的试剂是 。
(2)D物质的俗名是 ,C与D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E物质的类别是 (填酸、碱、盐、氧化物);若E、F是同类物质,且F能与A溶液发生反应,则F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6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 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做如下实验:
反应①结束后,所加盐酸刚好反应了一半,反应②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___;
(3)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4)所加氢氧化钙的质量为_______;
(5)溶液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6)用36.5%的浓盐酸配制80g上述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
15、(5分)呼吸面具中的“氧气再生剂”,主要成分是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使用后变成白色固体.某兴趣小组对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根据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氢氧化钠 猜想二:碳酸钠 猜想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验证】
(1)小明取少量白色固体,加水溶解,然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认为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能得出这一结论,理由是 .
(2)小红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玉取少量白色固体,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到 ,说明白色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
【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
【拓展应用】“氧气再生剂”的保存方法是 .
16、(7分)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
理由: 。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
17、(5分)取10.9g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杂质)完全溶于108.8g水中,再向其中逐滴加人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8%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8%的氯化钡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为 g;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选择题
1、C 2、D 3、C 4、B 5、D 6、D 7、D 8、C 9、C 10、C 11C 12、C
二、非选择题
13、(1)紫色石蕊试液,(2)纯碱, Ca(OH)2+Na2CO3= Ca CO3↓+2 NaOH
(3)氧化物, CuO+2HCl=CuCl2+H2O(或其他正确也可)
14、(1)反应的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5g+80g-88.1g=4.4g,设碳酸钙质量为x反应的氯化氢质量为y,则
x= 10g, y=7.3g, (3)80% (4)7.4g (5)11.1% (6)40g
15、(1)因为碳酸钙、氢氧化钠均为白色固体,它们的水溶液均为碱性,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后均变红,故不能证明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Na2CO3+2HCl=NaCl+H2O+CO2↑
有蓝色沉淀
【拓展应用】密封存放干燥处
【学生板演】H2SO4+2NaOH=Na2SO4+2H2O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不合理的猜想是 四 。理由:H2SO4和NaOH能反应 ,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NaOH 。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PH试纸浸入溶液中。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BaCl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
17、(1)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8%的氯化钡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为:100g×20.8%=20.8g;
(2)设: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为x,生成NaCl的质量y,生成碳酸钡沉淀质量为z
Na2CO3 +BaCl2=BaCO3↓+2NaCl
106 208 197 117
x 100g×20.8% y
=
解得:x=10.6g;y=11.7g;z=19.7g
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1.7g+(10.9g-10.6g) ,溶液的质量为:10.9g+108.8g+100g-19.7g
所以反应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