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选择性必修二的第五单元,共有两课内容,第一课主要介绍古代和近代东西方交通运输的变迁以及交通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第二课主要介绍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以及交通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两课内容按照时空线索理清了古今中外交通运输的发展以及交通运输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单元学习主题
本单元围绕交通运输与社会会变迁之间相互推动的关系这一单元主题展开,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单元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分析东西方交通的相关资料,认识丝绸之路是链接东西方的主要贸易通道,了解近代西方开始主导建设环球交通网络;通过梳理工业革命推动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史实,认识科技进步推动交通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作用,认识世界联系增强的历史发展趋势。
通过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的科技发展,梳理现代交通运输工具进步的表现,认识科技推动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认识交通对社会生活改变和对生活品质改变的提升。
在了解古今中外交通运输发展的基础上,能够认识从古至今交通运输取得的巨大进步,以及交通运输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升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抓住两条线索:(1)水陆空交通的变迁;(2)交通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
一、交通运输的变化
1.过程:
(1)第一阶段:19世纪以前,人类社会的交通处于原始阶段,主要原因是科技落后。
①交通:原始社会的交通依靠的是天然的道路与河流。秦朝时,修筑了全国统一的道路,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向外辐射的驰道,汉朝出现陆上丝绸之路。公元前486年中国开凿了古老的运河邗沟,至秦朝又为粮运开凿了沟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成为水路自身联运的创举。古代地中海的腓尼基人和濒临地中海的希腊人在造船、航海方面均较领先。11世纪中国将指南针用于航海,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都推动了水上运输的进步。但运输工具的动力还仅靠畜力、人力和风力。
②邮电:古代的信息传送主要靠人力进行,用以传达军、政命令,设有邮驿。
(2)第二阶段:19世纪初到21世纪,交通工具主要靠蒸汽机和内燃机提供动力,主要原因是动力的促进。
①交通: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产业革命,从此开始了近代运输业。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首次将蒸汽机用于“克莱蒙特”号明轮上。1825年英国发明家斯蒂芬森制造的蒸汽机车在英国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上运行成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汽车、飞机相继问世。1885年德国人本茨制成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第一架内燃机推动的双翼飞机。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公路运输悄然兴起,1932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速公路在各国广泛发展。1988年中国大陆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高铁、隧道也迅速发展,1964年连接日本东京和新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通车运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2008年中国进入高铁时代。1994年英法海底隧道开通。许多国家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综合运输,协调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关系,构建海陆空立体交通的综合运输体系。
②邮电:17世纪后,英、法等国出现专门的邮政,同时为官为民通信服务。1840年英国人希尔提出发行邮票,采用均一邮资制,是近代邮政的开端。中国于1896年建立了大清邮政官局,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如今,整合了交通、仓储、通信、包装等行业的物流业,更快捷和精准地输送物资。
2.趋势:
(1)方式上:由水陆运输发展到水陆空运输。
(2)动力上:由畜力、风力和人力发展到机械力、电力。
(3)种类上:由马驮、木船发展到火车、轮船、飞机、高铁。
(4)范围上:从国内扩大到国际等。
二、交通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一阶段19世纪以前交通发展的影响:
1、加强各地的沟通,促进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影响城市的发展
3、方便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
第二阶段19世纪初到21世纪交通发展的影响:
1、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长、市区面积的扩大和城市功能分工明显。
2、人流和物流时间缩短,各种交通网络把整个世界联系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
3、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4、降低了交通成本,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5、便利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但也造成交通拥堵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