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检测(一)
一、选择题
1.(2017-2018学年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检测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构成了近代化探索的一条艰辛之路,这四条探索的道路虽然各有特色,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下面哪个选项是他们的相同点( )
A.都向西方学习 B.都努力创办军事工业
C.都在寻求变法维新 D.都接受“三民主义”
2.(2022八上·成都期中)“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据此对话推断,中外这两位外交官缔结的不平等条约应该是( )
A.《虎门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2023八上·宝安月考)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是指( )
A.扶清灭洋 B.自强求富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
4.(2022八上·龙岗期末)1898年,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发起“湖南试办不缠足会”,规定“凡入会人所生女子不得缠足,所生男子不得取缠足之女”。由此可知( )
A.戊戌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变革
B.男女平等思想已经得到广泛传播
C.维新派代表底层人民的根本利益
D.维新运动包含了社会风俗的改良
5.(2022八上·深圳期末)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三十)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这首竹枝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C.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
D.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2022八上·深圳期末) 近代中国每次外交失败都会引起社会巨大变革。如表中“失败”和“变革”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失败 变革
A 英法联军侵华中国战败 洋务运动
B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百日堆新
C 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 义和团运动
D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战败 五四运动
A.A B.B C.C D.D
7.(22·期中) 1895 年爱国人士所作《时局图》,图中文字“不言而喻”“ 一 目了然” 暗指当时 ( )
A.列强将策动侵华战争 B.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
C.美国提出“ 门户开放"政策 D.中国面临着被瓜分危机
8.(22·期中) 下表是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活动安排。据此推测,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应该是( )
A.基督教与太平天国运动 B.西化思想与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及其影响 D.近代中国经济的工业化
9.(22·期中)1882 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 “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 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 400 万两白银,当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 照这样下去,我们将 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 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
A.直接增强了清朝军事实力
B.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极大的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D.彻底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10.(2022八上·佛山期末) 梁启超主张:“中国欲保其海上权力,则必须推扩水师”。下列洋务派的主张中,与梁启超海权意识一致的是( )
A.李鸿章:中国添练水师不容一时稍缓
B.曾国藩:火轮船必为中外官员通行之物
C.奕 :请添设一馆,以教习天文算学
D.左宗棠:轮船成则漕政兴,海关之税旺
11.(2022八上·佛山期末)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上谕称:“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 )
A.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B.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C.得到清政府一贯支持 D.使变法图强成为共识
12.(2023八上·中山月考)1877年,李鸿章奏请总理衙门批准轮船招商局“任意沿海揽载”,总理衙门批复:“除承运官物外,该局华、洋商人货物,概不准在不通商各处起卸。”这说明洋务企业( )
A.市场经营受限 B.已分洋人之利
C.垄断海上运输 D.冲击外资企业
13.(2022八上·长春月考)洋务运动30年间,由洋务派创建的较大规模企业有10个。海军方面,北洋舰队购置西方先进战舰14艘。国人自办约20余种近代报刊。由此可见,洋务运动( )
A.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B.重视海防建设
C.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D.使国家走向富强
14.(2023八上·湘潭期末)“无论欧美日本各国, 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导致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此结论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维新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5.(2023八上·徐闻期末)如下表可见( )
A.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B.马克思主义在广东得到广泛传播
C.革命团体在广东开始建立
D.近代广东思想先驱走在时代前列
16.(2023八上·博罗期末)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广泛群众基础
B.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
C.守旧势力过于强大
D.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
17.(2023八上·和平期末)下列运动中提出了“自强、求富”口号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2023八上·南海期末)据吴敬恒回忆: “戊戌变法之际,朝廷想把寺观改为学校,这与当时的舆论不相入……曾见一卖菜男子抗论于市人说,寺观自古就有,怎么可以说废除呢 ”这说明戊戌变法( )
A.缺乏社会基础 B.注重变法策略
C.意在思想启蒙 D.顺应时代潮流
19.(2023八上·株洲期末)1901年美国杂志《PUCK》发表了一幅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 of china(中国人的觉醒),只要悬吊大刀的绳一断……,从漫画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A.列强团结一致并开始联合绞杀义和团
B.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引起列强的担忧
C.列强彻底放弃侵略并瓜分中国的野心
D.义和团运动使列强在华利益备受威胁
20.(2023八上·长沙月考)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提出“门户开放”,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的国家是 (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俄国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2八上·佛山期末) 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不断侵略中国,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中华民族遭受种种屈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西方大炮带给中国社会的耻辱和创伤毕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庙堂众的策论己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无练兵。比者抚局虽成,而国威未振,宜亟图振兴,使彼顺则可以相安,逆则可以有备”。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摘自1895年《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书》
材料四: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
——摘自《山东大学精品课程》
(1) 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
(2)根据材料二,为了“亟图振兴”“自强以留御侮”,清政府掀起了什么运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该运动兴起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伊东祐亨认为哪一弊端造成了“清国之败”。并用史实说明中国人如何尝试改变这一弊端?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这一时期的中国拟定一个主题。
22.(2023八上·天元月考)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2100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 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 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
材料二 第四款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 作为赔偿军费……
第五款 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 、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 ,永远让与日 本; 一、奉天省南边地方……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三、澎湖列岛……
第六款 第一,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 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 三、江 苏省苏州府: 四、浙江省杭州府……第四,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 造……
—— 中日《马关条约》
材料三 第六款 上谕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
第十款 一、西历本年二月初一 日即中历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 者皆斩……
——《辛丑条约》
请回答:
(1) 材料一是哪次战争中国战败后签订的什么条约
(2)材料二中, 哪一处表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其中第十款对中国有何危害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说这三个条约的签订是怎样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就是指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共同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从学习器物到学习政治再到学习思想,这是一个循循渐进由肤浅到深入,随着探索深入,中国爱国人士也学习探索到深入。
B都努力创办军事工业是洋务运动;
C都在寻求变法维新是戊戌变法;
D都接受“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2.【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于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悖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C选项正确;
《虎门条约》是《南京条约》的附件,1843年签订,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前,A选项错误;
《北京条约》是1860年签订,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前,B选项错误;
《辛丑条约》1901年签订,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史实。需要识记并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
3.【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词“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结合所学分析:
A:“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
B:洋务运动提出“自强求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却没有真正实现目标,所以“有心栽花花不开”故选B项。
C:辛亥革命创建“民主共和”,排除C项。
D:维新变法运动倡导“君主立宪”,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洋务运动,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4.【答案】D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发起“湖南试办不缠足会”中规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发起社会风俗改造运动,这充分地说明,维新运动包含了社会风俗的改良,D项正确;
材料中 并没有涉及戊戌变法的政治改革内容,无法得知戊戌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变革,排除A项;材料中指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发起社会风俗改造运动,但无法得知男女平等思想已经广泛传播,排除B项;
维新派代表的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利益,并非底层人民的根本利益,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维新运动的认识。
5.【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A: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卅(三十)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和结合所学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C项符合题意;
D: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6.【答案】C
【知识点】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争
【解析】【分析】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他们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A项不符合题意;
B: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学习西方制度的戊戌变法,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在这样的形势下,1898年10月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C项符合题意;
D: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消息传到国内,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引发了五四运动,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考查义和团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中等。
7.【答案】D
【知识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解析】【分析】 材料中的“时局图”把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示钟的作用,D符合题意;
在此之前列强就已经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A不符合题意;
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与《辛丑条约》的签订有关,B不符合题意;
材料与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说法无关,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难度一般,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通过分析图片得出结论,培养分析史料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8.【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影响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鲜与东学党起义是甲午战争的导火线,北洋舰队惨败是甲午战争的结果,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是甲午战争客观上的积极影响,C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基督教与太平天国运动方面的信息,A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中体西用思想和洋务运动在经济、教育、科技和外交等领域的信息,B不符合题意;
近代中国经济的工业化没有体现出朝鲜与东学党起义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难度一般,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通过分析表格得出结论,培养分析史料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9.【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 材料信息表明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英国和法国的轮船公司亏损严重,这表明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在经济上的侵略,B符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提到清朝军事实力增强,A不符合题意;
极大的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不符合题意;
彻底根除外国侵略者的势力说法错误,与事实不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难度一般,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培养分析史料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0.【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梁启超认为要保全海上权力,必须扩建海军,备选项中李鸿章提出的“ 中国添练水师不容一时稍缓 ”与此含义一致,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曾国藩:火轮船必为中外官员通行之物,显示的是发展轮船,不符合题意;
C. 奕 :请添设一馆,以教习天文算学 ,显示的是新学堂新增学科,不符合题意;
D. 左宗棠:轮船成则漕政兴,海关之税旺 ,显示的是海关税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理解题干信息的含义,再来分析备选项,这就需要学生读懂备选项含义回答。
11.【答案】A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 1900年6月21日 ”“ 畿及山东等省义兵 ”“ 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义和团运动,他们保卫政府,抗击外来侵略, 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题干中没有显示盲目排外,不符合题意;
C. 得到清政府一贯支持 ,清政府之前是镇压义和团,现在改为支持发展,不符合题意;
D. 使变法图强成为共识 ,题干中没有显示变法图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读懂其含义,紧贴这些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不要向外延伸。
12.【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1877年,李鸿章奏请总理衙门批准轮船招商局‘任意沿海揽载’,总理衙门批复:除承运官物外,该局华、洋商人货物,概不准在不通商各处起卸”可知,李鸿章批准轮船招商局任意沿海揽载,但总理衙门拒绝了,认为只能承运官物,这就说明洋务企业主要是承运官物,其他市场受限制,A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以洋人分利,排除B项;
李鸿章的请求遭到拒绝,说明洋务企业没有垄断海上运输,排除C项;
材料体现不出冲击外资企业,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13.【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由材料“洋务运动30年间,由洋务派创建的较大规模企业有10个。海军方面,北洋舰队购置西方先进战舰14艘。国人自办约20余种近代报刊”可知,洋务运动兴办了企业、建立了洋舰队、创办了近代报刊,这说明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A.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排除A项;
B.题目不只体现重视海防建设,排除B项;
C.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进程,C项正确;
D.洋务运动终身失败,排除D项。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
14.【答案】D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对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构成了重要威胁,是中国近代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斗争,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强大力量,迫使帝国主义放弃了瓜分中国的企图,D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
辛亥革命并没有直接反对帝国主义的统治,排除B;
维新变法运动只是政治改革,没有进行激烈的军事斗争,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5.【答案】D
【知识点】戊戌变法;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领导了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开启了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孙中山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领导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杨驰安在广东宣传马克思主义。据此可知,题干表格说明近代广东思想先驱走在时代前列,D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只符合表格中的“孙中山”,不能全面体现表格内容,排除A;
杨驰安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无法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广东得到广泛传播,排除B;
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是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建的,而非广东,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表格信息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6.【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知,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
A项缺乏广泛群众基础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B项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是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C项守旧势力过于强大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掌握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注意对材料的解读。
17.【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90年代,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先是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后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A项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口号,符合题意;
B项戊戌变法提出变法图强,不符合题意;
C项辛亥革命提出民主共和,不符合题意;
D项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科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洋务运动的口号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8.【答案】A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戊戌变法之际,朝廷想把寺观改为学校,这与当时的舆论不相入……曾见一卖菜男子抗论于市人说,寺观自古就有,怎么可以说废除呢?”可知,维新变法将寺观改为学校的做法遭到民众的质疑,说明其缺乏变法的社会基础,A符合题意;
题干未涉及变法策略的相关信息,排除B;
题干未涉及思想启蒙的相关信息,排除C;
题干并未强调维新变法顺应时代潮流的特征,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戊戌变法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9.【答案】B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
【解析】【分析】据“1901年”“悬在列强头顶一把刀......(中国的觉醒)’”可知,西方国家在开会,头上悬着一把刀,中国人民的觉醒,象征着在西方列强侵略下,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引起列强的担忧,体现了列强惧怕中国人民觉醒,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引起列强的担忧。
A项列强团结一致并开始联合绞杀义和团不能从漫画中得出,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目的之一就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早于图文时间,不符合题意;
B项是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引起列强的担忧从漫画中可以获取的信息,符合题意;
C项列强彻底放弃侵略并瓜分中国的野心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义和团运动使列强在华利益备受威胁题干未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义和团运动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文信息。
20.【答案】A
【知识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于是1899年,美国向英意等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A项正确,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列强瓜分中国的认识。
21.【答案】(1)胜利:英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胜中国;原因: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2)运动:洋务运动;背景: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及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使得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②清朝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3)弊端:中国墨守成规、不寻求变通。说明:1898年,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掀起维新运动,进行了一系列制度上的变法改革,虽然结果失败,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近代中国的侵略与反抗。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 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 英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胜中国; 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 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因此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亟图振兴”“自强以留御侮”,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及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使得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②清朝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
(3)依据材料三信息“ 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 ”,可以看出,伊东祐亨认为, 中国墨守成规、不寻求变通 这一弊端造成了“清国之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政治制度, 1898年,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掀起维新运动,进行了一系列制度上的变法改革,虽然结果失败,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材料显示了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开展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想要救国图强,这一时期就是 近代中国的侵略与反抗 ;
故答案为:(1) 胜利:英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胜中国;原因: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2) 运动:洋务运动;背景: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及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使得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②清朝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3) 弊端:中国墨守成规、不寻求变通。说明:1898年,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掀起维新运动,进行了一系列制度上的变法改革,虽然结果失败,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近代中国的侵略与反抗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看懂材料信息的含义,再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理解其含义,再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理解之后再概括回答;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解答时,在第一问答案的基础上,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
(4)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综合上述材料,看看这些材料显示了那些事件,再对这些事件进行概括主题回答。
22.【答案】(1)鸦片战争战败签订的南京条约
(2)"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岸城邑,任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3)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落入半殖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 渊
(4)《南京条约》割出香港岛,并且失去了关税自主权:开始沦为.
《马关系约》割辽东半岛, 台湾全岛及澎湖列岛,并且列强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 输出: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
中国的工具:完全坠入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及其危害;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是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中规定,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岸城邑,任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最能表明 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变化 ;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显示的是严禁中国人民反帝,这一规定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落入半殖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南京条约》割出香港岛,并且失去了关税自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系约》割辽东半岛, 台湾全岛及澎湖列岛,并且列强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坠入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故答案为:(1) 鸦片战争战败签订的南京条约
(2) "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岸城邑,任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3) 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落入半殖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 渊
(4) 《南京条约》割出香港岛,并且失去了关税自主权:开始沦为.
《马关系约》割辽东半岛, 台湾全岛及澎湖列岛,并且列强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 输出: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
中国的工具:完全坠入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点评】(1)(4)属于同一类型,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就是要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句子进行分析理解,理解侵略方式的变化回答;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理解材料信息的含义,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1 / 1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检测(一)
一、选择题
1.(2017-2018学年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检测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构成了近代化探索的一条艰辛之路,这四条探索的道路虽然各有特色,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下面哪个选项是他们的相同点( )
A.都向西方学习 B.都努力创办军事工业
C.都在寻求变法维新 D.都接受“三民主义”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就是指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共同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从学习器物到学习政治再到学习思想,这是一个循循渐进由肤浅到深入,随着探索深入,中国爱国人士也学习探索到深入。
B都努力创办军事工业是洋务运动;
C都在寻求变法维新是戊戌变法;
D都接受“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2.(2022八上·成都期中)“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据此对话推断,中外这两位外交官缔结的不平等条约应该是( )
A.《虎门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于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悖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C选项正确;
《虎门条约》是《南京条约》的附件,1843年签订,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前,A选项错误;
《北京条约》是1860年签订,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前,B选项错误;
《辛丑条约》1901年签订,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史实。需要识记并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
3.(2023八上·宝安月考)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是指( )
A.扶清灭洋 B.自强求富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词“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结合所学分析:
A:“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
B:洋务运动提出“自强求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却没有真正实现目标,所以“有心栽花花不开”故选B项。
C:辛亥革命创建“民主共和”,排除C项。
D:维新变法运动倡导“君主立宪”,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洋务运动,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4.(2022八上·龙岗期末)1898年,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发起“湖南试办不缠足会”,规定“凡入会人所生女子不得缠足,所生男子不得取缠足之女”。由此可知( )
A.戊戌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变革
B.男女平等思想已经得到广泛传播
C.维新派代表底层人民的根本利益
D.维新运动包含了社会风俗的改良
【答案】D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发起“湖南试办不缠足会”中规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发起社会风俗改造运动,这充分地说明,维新运动包含了社会风俗的改良,D项正确;
材料中 并没有涉及戊戌变法的政治改革内容,无法得知戊戌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变革,排除A项;材料中指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发起社会风俗改造运动,但无法得知男女平等思想已经广泛传播,排除B项;
维新派代表的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利益,并非底层人民的根本利益,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维新运动的认识。
5.(2022八上·深圳期末)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三十)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这首竹枝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C.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
D.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A: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与题干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干“卅(三十)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和结合所学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C项符合题意;
D: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6.(2022八上·深圳期末) 近代中国每次外交失败都会引起社会巨大变革。如表中“失败”和“变革”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失败 变革
A 英法联军侵华中国战败 洋务运动
B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百日堆新
C 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 义和团运动
D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战败 五四运动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争
【解析】【分析】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他们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A项不符合题意;
B: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学习西方制度的戊戌变法,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在这样的形势下,1898年10月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C项符合题意;
D: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消息传到国内,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引发了五四运动,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考查义和团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中等。
7.(22·期中) 1895 年爱国人士所作《时局图》,图中文字“不言而喻”“ 一 目了然” 暗指当时 ( )
A.列强将策动侵华战争 B.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
C.美国提出“ 门户开放"政策 D.中国面临着被瓜分危机
【答案】D
【知识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解析】【分析】 材料中的“时局图”把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示钟的作用,D符合题意;
在此之前列强就已经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A不符合题意;
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与《辛丑条约》的签订有关,B不符合题意;
材料与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说法无关,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难度一般,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通过分析图片得出结论,培养分析史料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8.(22·期中) 下表是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活动安排。据此推测,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应该是( )
A.基督教与太平天国运动 B.西化思想与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及其影响 D.近代中国经济的工业化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影响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鲜与东学党起义是甲午战争的导火线,北洋舰队惨败是甲午战争的结果,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是甲午战争客观上的积极影响,C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基督教与太平天国运动方面的信息,A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中体西用思想和洋务运动在经济、教育、科技和外交等领域的信息,B不符合题意;
近代中国经济的工业化没有体现出朝鲜与东学党起义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难度一般,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通过分析表格得出结论,培养分析史料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9.(22·期中)1882 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 “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 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 400 万两白银,当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 照这样下去,我们将 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 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
A.直接增强了清朝军事实力
B.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极大的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D.彻底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 材料信息表明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英国和法国的轮船公司亏损严重,这表明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在经济上的侵略,B符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提到清朝军事实力增强,A不符合题意;
极大的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不符合题意;
彻底根除外国侵略者的势力说法错误,与事实不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难度一般,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培养分析史料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0.(2022八上·佛山期末) 梁启超主张:“中国欲保其海上权力,则必须推扩水师”。下列洋务派的主张中,与梁启超海权意识一致的是( )
A.李鸿章:中国添练水师不容一时稍缓
B.曾国藩:火轮船必为中外官员通行之物
C.奕 :请添设一馆,以教习天文算学
D.左宗棠:轮船成则漕政兴,海关之税旺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梁启超认为要保全海上权力,必须扩建海军,备选项中李鸿章提出的“ 中国添练水师不容一时稍缓 ”与此含义一致,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曾国藩:火轮船必为中外官员通行之物,显示的是发展轮船,不符合题意;
C. 奕 :请添设一馆,以教习天文算学 ,显示的是新学堂新增学科,不符合题意;
D. 左宗棠:轮船成则漕政兴,海关之税旺 ,显示的是海关税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理解题干信息的含义,再来分析备选项,这就需要学生读懂备选项含义回答。
11.(2022八上·佛山期末)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上谕称:“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 )
A.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B.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C.得到清政府一贯支持 D.使变法图强成为共识
【答案】A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 1900年6月21日 ”“ 畿及山东等省义兵 ”“ 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义和团运动,他们保卫政府,抗击外来侵略, 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题干中没有显示盲目排外,不符合题意;
C. 得到清政府一贯支持 ,清政府之前是镇压义和团,现在改为支持发展,不符合题意;
D. 使变法图强成为共识 ,题干中没有显示变法图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读懂其含义,紧贴这些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不要向外延伸。
12.(2023八上·中山月考)1877年,李鸿章奏请总理衙门批准轮船招商局“任意沿海揽载”,总理衙门批复:“除承运官物外,该局华、洋商人货物,概不准在不通商各处起卸。”这说明洋务企业( )
A.市场经营受限 B.已分洋人之利
C.垄断海上运输 D.冲击外资企业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1877年,李鸿章奏请总理衙门批准轮船招商局‘任意沿海揽载’,总理衙门批复:除承运官物外,该局华、洋商人货物,概不准在不通商各处起卸”可知,李鸿章批准轮船招商局任意沿海揽载,但总理衙门拒绝了,认为只能承运官物,这就说明洋务企业主要是承运官物,其他市场受限制,A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以洋人分利,排除B项;
李鸿章的请求遭到拒绝,说明洋务企业没有垄断海上运输,排除C项;
材料体现不出冲击外资企业,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13.(2022八上·长春月考)洋务运动30年间,由洋务派创建的较大规模企业有10个。海军方面,北洋舰队购置西方先进战舰14艘。国人自办约20余种近代报刊。由此可见,洋务运动( )
A.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B.重视海防建设
C.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D.使国家走向富强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由材料“洋务运动30年间,由洋务派创建的较大规模企业有10个。海军方面,北洋舰队购置西方先进战舰14艘。国人自办约20余种近代报刊”可知,洋务运动兴办了企业、建立了洋舰队、创办了近代报刊,这说明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A.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排除A项;
B.题目不只体现重视海防建设,排除B项;
C.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进程,C项正确;
D.洋务运动终身失败,排除D项。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
14.(2023八上·湘潭期末)“无论欧美日本各国, 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导致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此结论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维新运动 D.义和团运动
【答案】D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对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构成了重要威胁,是中国近代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斗争,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强大力量,迫使帝国主义放弃了瓜分中国的企图,D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
辛亥革命并没有直接反对帝国主义的统治,排除B;
维新变法运动只是政治改革,没有进行激烈的军事斗争,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5.(2023八上·徐闻期末)如下表可见( )
A.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B.马克思主义在广东得到广泛传播
C.革命团体在广东开始建立
D.近代广东思想先驱走在时代前列
【答案】D
【知识点】戊戌变法;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领导了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开启了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孙中山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领导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杨驰安在广东宣传马克思主义。据此可知,题干表格说明近代广东思想先驱走在时代前列,D符合题意;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只符合表格中的“孙中山”,不能全面体现表格内容,排除A;
杨驰安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无法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广东得到广泛传播,排除B;
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是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建的,而非广东,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表格信息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6.(2023八上·博罗期末)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广泛群众基础
B.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
C.守旧势力过于强大
D.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
【答案】B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知,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
A项缺乏广泛群众基础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B项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是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C项守旧势力过于强大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题干材料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掌握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注意对材料的解读。
17.(2023八上·和平期末)下列运动中提出了“自强、求富”口号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0-90年代,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先是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后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A项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口号,符合题意;
B项戊戌变法提出变法图强,不符合题意;
C项辛亥革命提出民主共和,不符合题意;
D项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科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洋务运动的口号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8.(2023八上·南海期末)据吴敬恒回忆: “戊戌变法之际,朝廷想把寺观改为学校,这与当时的舆论不相入……曾见一卖菜男子抗论于市人说,寺观自古就有,怎么可以说废除呢 ”这说明戊戌变法( )
A.缺乏社会基础 B.注重变法策略
C.意在思想启蒙 D.顺应时代潮流
【答案】A
【知识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戊戌变法之际,朝廷想把寺观改为学校,这与当时的舆论不相入……曾见一卖菜男子抗论于市人说,寺观自古就有,怎么可以说废除呢?”可知,维新变法将寺观改为学校的做法遭到民众的质疑,说明其缺乏变法的社会基础,A符合题意;
题干未涉及变法策略的相关信息,排除B;
题干未涉及思想启蒙的相关信息,排除C;
题干并未强调维新变法顺应时代潮流的特征,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戊戌变法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9.(2023八上·株洲期末)1901年美国杂志《PUCK》发表了一幅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 of china(中国人的觉醒),只要悬吊大刀的绳一断……,从漫画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A.列强团结一致并开始联合绞杀义和团
B.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引起列强的担忧
C.列强彻底放弃侵略并瓜分中国的野心
D.义和团运动使列强在华利益备受威胁
【答案】B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
【解析】【分析】据“1901年”“悬在列强头顶一把刀......(中国的觉醒)’”可知,西方国家在开会,头上悬着一把刀,中国人民的觉醒,象征着在西方列强侵略下,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引起列强的担忧,体现了列强惧怕中国人民觉醒,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引起列强的担忧。
A项列强团结一致并开始联合绞杀义和团不能从漫画中得出,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目的之一就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早于图文时间,不符合题意;
B项是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引起列强的担忧从漫画中可以获取的信息,符合题意;
C项列强彻底放弃侵略并瓜分中国的野心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项义和团运动使列强在华利益备受威胁题干未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义和团运动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文信息。
20.(2023八上·长沙月考)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提出“门户开放”,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的国家是 (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俄国
【答案】A
【知识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于是1899年,美国向英意等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A项正确,排除BC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列强瓜分中国的认识。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2八上·佛山期末) 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不断侵略中国,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中华民族遭受种种屈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西方大炮带给中国社会的耻辱和创伤毕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庙堂众的策论己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无练兵。比者抚局虽成,而国威未振,宜亟图振兴,使彼顺则可以相安,逆则可以有备”。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摘自1895年《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书》
材料四: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
——摘自《山东大学精品课程》
(1) 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
(2)根据材料二,为了“亟图振兴”“自强以留御侮”,清政府掀起了什么运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该运动兴起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伊东祐亨认为哪一弊端造成了“清国之败”。并用史实说明中国人如何尝试改变这一弊端?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这一时期的中国拟定一个主题。
【答案】(1)胜利:英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胜中国;原因: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2)运动:洋务运动;背景: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及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使得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②清朝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3)弊端:中国墨守成规、不寻求变通。说明:1898年,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掀起维新运动,进行了一系列制度上的变法改革,虽然结果失败,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近代中国的侵略与反抗。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 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 英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胜中国; 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 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因此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亟图振兴”“自强以留御侮”,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及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使得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②清朝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
(3)依据材料三信息“ 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 ”,可以看出,伊东祐亨认为, 中国墨守成规、不寻求变通 这一弊端造成了“清国之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政治制度, 1898年,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掀起维新运动,进行了一系列制度上的变法改革,虽然结果失败,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材料显示了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开展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想要救国图强,这一时期就是 近代中国的侵略与反抗 ;
故答案为:(1) 胜利:英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胜中国;原因: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2) 运动:洋务运动;背景: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及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使得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②清朝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3) 弊端:中国墨守成规、不寻求变通。说明:1898年,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掀起维新运动,进行了一系列制度上的变法改革,虽然结果失败,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近代中国的侵略与反抗
【点评】(1)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看懂材料信息的含义,再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理解其含义,再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理解之后再概括回答;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解答时,在第一问答案的基础上,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
(4)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综合上述材料,看看这些材料显示了那些事件,再对这些事件进行概括主题回答。
22.(2023八上·天元月考)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2100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 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 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
材料二 第四款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 作为赔偿军费……
第五款 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 、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 ,永远让与日 本; 一、奉天省南边地方……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三、澎湖列岛……
第六款 第一,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 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 三、江 苏省苏州府: 四、浙江省杭州府……第四,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 造……
—— 中日《马关条约》
材料三 第六款 上谕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
第十款 一、西历本年二月初一 日即中历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 者皆斩……
——《辛丑条约》
请回答:
(1) 材料一是哪次战争中国战败后签订的什么条约
(2)材料二中, 哪一处表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其中第十款对中国有何危害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说这三个条约的签订是怎样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答案】(1)鸦片战争战败签订的南京条约
(2)"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岸城邑,任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3)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落入半殖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 渊
(4)《南京条约》割出香港岛,并且失去了关税自主权:开始沦为.
《马关系约》割辽东半岛, 台湾全岛及澎湖列岛,并且列强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 输出: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
中国的工具:完全坠入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及其危害;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是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
(2)依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中规定,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岸城邑,任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最能表明 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变化 ;
(3)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显示的是严禁中国人民反帝,这一规定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落入半殖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南京条约》割出香港岛,并且失去了关税自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系约》割辽东半岛, 台湾全岛及澎湖列岛,并且列强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坠入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故答案为:(1) 鸦片战争战败签订的南京条约
(2) "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岸城邑,任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3) 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落入半殖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 渊
(4) 《南京条约》割出香港岛,并且失去了关税自主权:开始沦为.
《马关系约》割辽东半岛, 台湾全岛及澎湖列岛,并且列强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 输出: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
中国的工具:完全坠入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点评】(1)(4)属于同一类型,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就是要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相关句子进行分析理解,理解侵略方式的变化回答;
(3)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理解材料信息的含义,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