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试题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复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钠试题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复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5-08 11:3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
B.氯化铁刻蚀铜制电路板:
C.向含有NaOH和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
D.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得到中性溶液: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镁铝合金的抗腐蚀能力强,不与稀硫酸反应
B.Na的金属活动性比Mg的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
C.钠可与冷水剧烈反应,而镁与热水才能反应,说明钠比镁活泼
D.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其中Fe显+3价,故Fe与其他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Fe也显+3价
3.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 B.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
C.焰色试验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利用焰色试验可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
4.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金属钠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②二氧化碳通过粉末,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
③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
④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5.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属钠有强的还原性
B.钠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还原出铜单质
C.钠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D.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存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B.铝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
C.铜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D.铁在干燥的环境里不易生锈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通入过氧化钠固体后,固体质量减少
B.金属钠的灭火可以用水
C.向滴有酚酞的水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固体,溶液变红
D.过氧化钠可以用作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的氧气来源
8.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钠放置在空气中,最终会转化为
B.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液均呈碱性,都可以用作食用碱
C.、分别和盐酸反应均能得到NaCl和水,故它们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D.将等质量的两份钠,一份转化为,另一份不转化,再分别加到等量蒸馏水中形成NaOH稀溶液,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9.将0.2mol钠和铝的混合物溶于足量的盐酸中,产生3136mL(标准状况下)氢气,则钠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3 B.3:1 C.4:1 D.1:4
10.实验室中下列做法和解释正确的是
A.用煤油保存金属锂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未润洗,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C.用铁坩埚加热熔融NaOH固体
D.用pH试纸测饱和FeCl3溶液的pH值
二、判断题
11.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12.分别将少量钠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
13.钠的金属性比钾强,工业上用钠制钾的原理为。(______)
14.钠是最活泼的金属。(_______)
15.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后,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氧化钠。(_______)
三、解答题
16.以海水为原料可获得钠、镁等金属及其化合物。
(1)将金属钠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既有气体产生,又有沉淀产生的是 (填序号,下同)
①溶液 ②溶液 ③溶液 ④CuSO4溶液 ⑤饱和石灰水
(2)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与水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②中的大量气泡主要成分是氢气
B.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酸性物质生成
C.④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物质造成的
D.⑤中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了水中氧气的溶解度
(3)某膨松剂中发挥作用的物质为碳酸氢钠,学校兴趣小组为研究该膨松剂在加热情况下放出气体的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C、D、E中的试剂足量)。
①加热前,需向装置内通入空气,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解释装置A的作用 ,停止加热后,还需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目的是 。
②将一定质量的膨松剂样品装入装置B中,装置B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可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 (填装置对应的标号)的质量测得。
③若没有装置E,可能会造成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④实验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 g,则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L,膨松剂样品中所含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 mol。
17.(1)如图所示装置,在平底烧瓶的底部有一块钠,平底烧瓶内是干燥的空气。
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某班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点燃钠,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钠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
①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甲同学可能使用钠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b.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钠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c.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钠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d.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18.某实验小组对中学教材中可生成氢气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两个可以生成的反应:①Zn和盐酸、②Na和水。为点燃上述两个反应生成的,他们设计了图示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2)在点燃之前必须先
(3)实验小组在点燃用上述装置制得的时,①实验获得成功,②实验却失败了。他们分析认为失败的原因是与的反应速率太快,的用量太少。于是他们准备增加钠的用量,可老师说太危险,你认为产生危险的原因为 。
(4)实验小组查阅得钠、苯、水的密度分别为0.97、0.88、1.00,并据此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在改进后的实验中的生成速率会 (填“加快”或“减缓”)。改进后的实验现象为 。
参考答案:
1.D
【详解】A.该离子方程式电荷、质量不守恒,应为:,故A错误;
B.该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应为:,故B错误;
C.有钙离子存在,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故C错误;
D.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得到中性溶液,恰好按照氢氧化钡和硫酸1∶1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C
【详解】A.合金中各成分金属仍保持原有的化学性质,故镁铝合金易与稀硫酸反应,A错误;
B.Na是活泼金属,与MgCl2溶液反应时,Na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不能置换出Mg,B错误;
C.钠可与冷水剧烈反应,而镁与热水才能反应,是比较钠与镁的金属性的方法,C正确;
D.Fe与其他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Fe的化合价取决于非金属的氧化性强弱,并不一定是+3价,如Fe与S反应生成的FeS中Fe显+2价,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A.焰色试验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
B.盐酸可以溶解氧化物等杂质,同时易挥发不会残留,所以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试验的铂丝,B正确;
C.K的焰色试验需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其他元素的焰色试验不需要,C错误;
D.氯化钠和碳酸钠都含有钠离子,焰色试验现象相同,无法通过焰色试验区分,D错误;
故答案选B。
4.D
【详解】①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而应用细沙盖灭,①错误;
②二氧化碳通过过氧化钠后,固体变为,故固体的质量增大,②正确;
③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是因为,③错误;
④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所以可以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④正确;
综上所述,②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详解】A、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活泼,有强的还原性,故A正确;
B、金属钠和硫酸铜盐溶液的反应实质是先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和溶液的硫酸铜反应,故B错误;
C、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固体,故C正确;
D、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或水反应,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钠,只有化合态的钠,故D正确;
故选B。
6.B
【详解】A. 室温下,钠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氧化钠,A正确;
B. 室温下,在空气中,铝易被氧化、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B不正确;
C. 铜在加热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C正确;
D. 铁在干燥的环境里不易生锈,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D正确;
答案选B。
7.D
【详解】A.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增大,故A错误;
B.金属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则金属钠的灭火不可以用水,应用沙土覆盖,故B错误;
C.在滴入酚酞的水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所以溶液先变成红色,又由于Na2O2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则红色的溶液后又会褪色,所以现象为: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故C错误;
D.过氧化钠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呼吸所需的氧气,常用作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的氧气来源,故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A.钠放置在空气中和氧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和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最终会转化为碳酸钠,A错误;
B.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溶液均呈碱性,都无毒,可以用作食用碱,B正确;
C.过氧化钠和水生成碱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C错误;
D.将等质量的两份钠,一份转化为,另一份不转化,根据钠元素守恒生成氢氧化钠质量相等,但是钠与水放出氢气,氧化钠为钠吸收氧得到且和水不放出气体,最终溶液总量不同,故分别加到等量蒸馏水中形成NaOH稀溶液,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的物质的量为,设混合物中钠和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则:,产生氢气,,产生氢气,则,解得,故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答案选C。
10.C
【详解】A.Li的密度比石蜡油密度大,比煤油的密度小,因此用石蜡油保存金属锂,故A错误;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不能润洗,未润洗,使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B错误;
C.NaOH固体和铁不反应,因此用铁坩埚加热熔融NaOH固体,故C正确;
D.铁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pH试纸测饱和FeCl3溶液的pH值,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1.错误
【详解】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变慢,而生成Na2O2的速率加快,故错误
12.正确
【详解】分别将少量钠投入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正确;
13.错误
【详解】钾的金属性比钠的金属性强,工业制钾利用钾的沸点低,变成气体跑出来,Na+KClNaCl+K↑,故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4.错误
【详解】钠不是最活泼的金属,除放射性元素,铯是最活泼的金属,错误。
答案为:错误。
15.错误
【详解】钠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故错误。
答案为:错误。
16.(1)①④⑤
(2)C
(3) 使装置内的CO2全部进入D中以便完全吸收 D 偏大 6.72 0.6
【分析】该实验是研究该膨松剂在加热情况下放出气体的量,实验前先由左端通入空气,A中NaOH溶液可吸收空气中的CO2气体,然后通过装置B,经装置C中浓硫酸干燥后,经装置D、E排出,当装置充满不含CO2的空气后,加热装置B,NaHCO3分解产生CO2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后,被U型管中碱石灰吸收,根据最终D增加质量判断反应产生的CO2的量的多少,装置中E碱石灰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H2O,防止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为减少实验误差,停止加热后,还需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目的是使残留在装置中的CO2全部进入D中以便完全吸收;
【详解】(1)钠和水生成氢氢氧化钠和氢气;
①溶液和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符合题意; ②溶液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没有沉淀生成,不符合题意; ③溶液和氢氧化钠不反应,能符合题意;④CuSO4溶液和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符合题意;⑤钠和水反应放热且水被消耗,导致饱和石灰水中氢氧化钙析出生成沉淀,符合题意;故选①④⑤;
(2)A.②中过氧化钠和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错误;
B.碱性溶液使得酚酞试液变红使,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错误;
C.强氧化性物质能使得有色物质褪色,④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物质造成的,正确;
D.过氧化钠和水可能生成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生成氧气,则⑤中的主要作用是催化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错误;
故选C;
(3)①加热前,需向装置内通入空气,目的是用NaOH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气体,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干扰实验结果,反应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停止加热后,还需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目的是使残留在装置中的CO2全部进入D中以便完全吸收;
②NaHCO3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Na2CO3、CO2、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产生的CO2气体被U型管中的碱石灰吸收,所以样品产生的CO2的质量可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测得;
③装置中E碱石灰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H2O,防止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若没有装置E,空气中CO2、H2O也会被装置D吸收,导致CO2质量偏大,从而使测定结果偏大;
④实验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 g,其物质的量13.2g÷44g/mol=0.3mol,则产生的C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3 mol×22.4 L/mol=6.72 L;根据方程式中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产生0.3 mol CO2气体需NaHCO3的物质的量为0.3mol×2=0.6 mol。
17. 钠表面变暗,气球膨胀 4Na+O2==2Na2O 2Na+O2Na2O2 abcd
【详解】(1)钠在常温下即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致使钠表面变暗,氧气消耗,瓶内压强减小,气球膨胀,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Na+O2==2Na2O;
(2)①钠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2Na2O2;②a.钠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导致氧气剩余,故瓶内水面上升高度打不到,故正确;b.瓶塞未塞紧,钠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导致瓶内压强过大,水面上升高度达不到,故正确;c.没夹紧弹簧夹,钠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导致瓶内压强减小,水面上升高度超出,故正确;d.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导致瓶内压强减小,水面上升高度超出,故正确,故选:abcd。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值得注意钠在常温下即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4Na+O2==2Na2O,;钠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2Na+O2Na2O2 ;反应物相同,条件不同导致产物不同。
18. 检验的纯度 大块的钠与水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的热,可能将试管内和的混合气点燃而发生爆炸 减缓 钠处于苯和水的交界处,钠与水反应产生的使钠浮起,脱离水面,反应停止,当钠表面的逸出,钠又回落水层,如此反复,钠间歇与水反应
【分析】本实验通过Zn与稀盐酸的反应和Na与水的反应制取氢气,并验证产物是否为氢气;在点燃氢气前需要验纯,据此分析。
【详解】(1)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2)在点燃之前必须先检验的纯度,以免发生爆炸。
(3)大块的钠与水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的热,可能将试管内和的混合气点燃而发生爆炸。
(4)钠处于苯和水的界面处,钠与水反应产生的使钠浮起,脱离水面,反应停止;当钠表面的逸出,钠又回落水层,如此反复,减缓了与的反应速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