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化钠与碱金属元素试题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复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氢化钠与碱金属元素试题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复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5-08 11:3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氢化钠与碱金属元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物质熔、沸点高低说法错误的是
A.的熔、沸点依次降低
B.分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C.的熔、沸点依次升高
D.比熔点高
2.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A.Ca(OH)2与少量CO2反应生成CaCO3,则Ca(OH)2与少量SO2反应生成CaSO3
B.Na与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则Li与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Li2O2
C.Cl2和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则F2和H2O反应生成HF和HFO
D.Fe与S在加热条件下生成FeS,则Cu与S在加热条件下生成CuS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S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C.碱金属元素由Li到Cs,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单质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降低
D.铁在纯氧中燃烧或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均能得到Fe2O3
4.已知氢化钠(NaH)可由氢气和钠在高温下化合形成,NaH遇水放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钠与氢气反应后的产物,加水若产生,即可证明产物为纯净的NaH
B.NaH与水反应产生的,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高温下NaH将四氯化钛()还原成金属钛的原理为
D.NaH在无水条件下除去钢铁表面铁锈的原理为
5.钾元素是碱金属元素,下列对其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K的原子半径比Na大,离子半径比Na+大
B.K的金属性比Na强,跟水反应比Na剧烈
C.K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金属Cu
D.K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
6.下列有关叙述:①用50mL量筒量取7mL蒸馏水;②称量没有腐蚀性固体药品时,把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③Na2O2固体用细口瓶保存;④新制溴水保存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瓶中;⑤金属锂应保存在煤油中。其中错误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⑤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钾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氧化铝是冶炼金属铝的原料,也是较好的耐火材料
C.石英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也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D.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催化转化器,可降低尾气中CO、NOx等的排放量
8.常温时,下列实验中的金属单质不会溶解的是
A.K与足量水溶液混合 B.Al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
C.Fe与足量浓硫酸混合 D.Ag与足量浓硝酸混合
9.关于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大
B.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熔、沸点升高
C.随核电荷数的减小,碱金属原子的还原性增强
D.随核电荷数的减小,碱金属单质的密度增大
10.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K与H2O反应最剧烈
B.Rb比Na活泼,故Rb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Na
C.碱金属的阳离子没有还原性,所以有强氧化性
D.从Li到Cs都易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且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二、判断题
11.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增大。(_______)
12.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_____)
13.碱金属的单质都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_______)
14.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很强,均易与Cl2、O2、N2等发生反应。(_______)
15.碱金属与水反应,均漂浮在水面上。( )
三、解答题
16.氢化铝锂(LiAlH4)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某课题组设计实验制备氢化铝锂并测定其纯度。已知: 氢化铝锂、氢化锂遇水都剧烈反应并产生同一种气体。
I.制备氢化锂
选择图I中的装置制备氢化锂(有些装置可重复使用):
(1)装置的连接顺序(从左至右)为A→ 。
(2)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点燃酒精灯前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3)写出制备氢化铝锂的化学方程式: 。
II. 制备氢化铝锂
1947年,Schlesinger,Bond和Finholt首次制得氢化铝锂,其方法是使氢化锂与无水三氯化铝按一定比例在乙醚中混合,搅样,充分反应后,经一系列操作得到LiAlH4晶体。
(4)写出氢化锂与无水三氯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III.测定氢化铝锂产品(不含氢化锂)的纯度
(5)按图2装配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并装好药品(Y形管中的蒸馏水足量,为了避免氢化铝锂遇水发生爆炸,蒸馏水中需掺入四氢呋喃作稀释剂),启动反应的操作是 。读数之前上下移动量气管右侧的容器,使量气管左、右有两侧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其目的是 。
(6)在标准状况下,反应前量气管读数为V1 mL,反应完毕并冷却之后,量气管读数为V2 mL。该样品的纯度为 (用含a、V1、V2 的代数式表示)。如果起始读数时俯视刻度线,测得的结果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7.氢化铝锂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某课题组设计实验制备氢化铝锂并测定其纯度.已知:氢化铝锂、氢化锂遇水都剧烈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备氢化锂:
选择图中的装置制备氢化锂(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1)装置中溶液的作用是 .
(2)装置的连接顺序(从左至右)为 .
Ⅱ.制备氢化铝锂:1947年,Schlesⅰnger、Bond和Fⅰnholt首次制得氢化铝锂,其流程如下图:
[难溶于烃,可溶于乙醚(沸点)、四氢呋喃]
(3)能溶于乙醚,和能形成非极性分子有关,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其结构式为 .
(4)氢化锂与无水三氯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市售乙醚中含少量水,可以加入金属钠,然后蒸馏得无水乙醚
B.一系列操作C涉及过滤操作
C.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
D.为提高合成的速率,可将反应温度提高至
(6)(不含)纯度可采用如下方法测定(装置如图所示):,常压下,准确称取产品,记录量气管B起始体积读数,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过量的四氢呋喃(可减缓与的反应速率)、水混合液,打开旋塞至滴加完所有液体,关闭旋塞,反应结束后调整量气管,记录读数为,则:
①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表达式,用含的代数式表达);
②恒压分液漏斗的优点有 、 .
注:量气管B由碱式滴定管改装;,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18.碳化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在空气中易潮解。制备的一种原理是:。实验室制备CO的一种原理是: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CO、和,通过净化得到CO。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制备碳化锂并探究其性质,实验装置如下。
已知:碳化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乙炔()。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里通常将金属锂保存在 中。
(2)气流从左至右,装置连接顺序为A→ 。
(3)实验时,先点燃 (填“A”或“C”)处酒精灯,其目的是 。
(4)装置D中集气瓶收集的气体经干燥后得到 (填化学式)。
(5)如果用甲酸(HCOOH)代替草酸(其他不变),也可以制备CO,用甲酸制备CO的化学方程式为 。
(6)设计简单实验检验碳化锂产品中是否有锂单质: 。
(7)取少量碳化锂投入酸性溶液(含)中,振荡,溶液由紫色变无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依次降低,A正确;
B.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有关,与化学键的键能无关,B错误;
C.分子间都不能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故它们的熔、沸点依次升高,C正确;
D.氧化镁和氯化钠都属于离子晶体,r(O2-)故选B。
2.A
【详解】A.Ca(OH)2与少量CO2反应生成CaCO3,则Ca(OH)2与少量SO2反应生成CaSO3,故A符合题意;
B.Na与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则Li与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Li2O,故B不符合题意;
C.Cl2和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则F2和H2O反应生成HF和O2,故C不符合题意;
D.Fe与S在加热条件下生成FeS,则Cu与S在加热条件下生成Cu2S,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3.B
【详解】A.将酸性氧化物S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SO2不能使指示剂褪色,故A错误;
B.常温时,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故B正确;
C.碱金属元素由Li到Cs,密度逐渐增大(钾、钠反常),熔沸点逐渐降低,故C错误;
D.铁在纯氧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Fe3O4;铁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黑色固体Fe3O4,故D错误;
答案选B。
4.D
【详解】A.由于2Na+2H2O=2NaOH+H2↑,取钠与氢气反应后的产物,加水若产生,不能证明产物为纯净的NaH,A错误;
B.NaH与水反应产生的,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H2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B错误;
C.高温下NaH将四氯化钛()还原成金属钛的原理为,C错误;
D.NaH中H-具有强还原性,故NaH在无水条件下除去钢铁表面铁锈的原理为,D正确;
故答案为:D。
5.C
【详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微粒半径逐渐增大,K的原子半径比Na大,离子半径也比Na+大,A正确;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故K的金属性比Na强,跟水反应比Na剧烈,B正确;
C.K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则K与CuSO4溶液反应得到氢气、硫酸钾和氢氧化铜沉淀,C错误;
D.K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KOH,其溶液是强碱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D正确;
故答案为:C。
6.D
【详解】①量筒量取液体遵循“大而近”原则,因此量取7mL蒸馏水用10mL量筒,①错误;②称量没有腐蚀性固体药品时,左右两盘各放一张大小相同干净的纸片,把药品放在干净的纸上称量,②错误;③固体存放在广口瓶中,Na2O2固体应用广口瓶保存,③错误;④新制溴水应避光保存,保存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瓶中,④正确;⑤金属锂的密度比煤油小,应保存在石蜡中,⑤错误;综上分析,错误的是①②③⑤,答案选D。
7.C
【详解】A.钠、钾着火生成过氧化物,可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助燃,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应用沙土盖灭, A正确;
B.工业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冶炼铝,同时氧化铝的熔点高,可用作耐火材料,B正确;
C.石英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可用于光导纤维,因不导电,不能用于半导体材料,C错误;
D.CO、NOx在转化器的作用下可生成二氧化碳、氮气,可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量,D正确;
答案选C。
8.C
【详解】A.K与足量水溶液混合生成可溶性的KOH,反应方程式为:2K+2H2O=2KOH+H2↑,A不合题意;
B.Al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生成可溶性的NaAlO2,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B不合题意;
C.由于Fe在常温下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故铁不溶于足量的浓硫酸中,C符合题意;
D.Ag与足量浓硝酸混合生成可溶性的AgNO3,反应方程式为:Ag+2HNO3(浓)=AgNO3+NO2↑+H2O,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A
【详解】A、碱金属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活泼性逐渐增强,所以钾与氧气或水反应比钠的反应剧烈,铷、铯的反应更剧烈,故A正确;
B、碱金属的溶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减小,故B错误;
C、碱金属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故C错误;
D、碱金属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减小逐渐减小,但是Na、K反常,故D错误;
故选A。
10.D
【分析】从Li到Fr,金属性逐渐增强。
【详解】A.Fr的金属性最强,与H2O反应最剧烈,A错误;
B.Rb比Na活泼,与水剧烈反应,不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Na,B错误;
C.碱金属的阳离子具有一定的氧化性,但不强,C错误;
D.从Li到Cs,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失电子能力增强,D正确。
答案选D。
11.错误
【详解】钾的密度小于钠的密度,故错误。
答案为:错误。
12.正确
【详解】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金属性Cs> Na,故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该说法正确。
13.错误
【详解】碱金属单质易与空气中的O2、H2O发生反应,故错误;
答案:错误。
14.错误
【详解】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很强,均易与Cl2、O2、等发生反应,但不能与N2直接发生反应,故上述说法是错误的。
15.错误
【详解】碱金属和水反应时,密度比水小的碱金属浮在水面上,但铷和铯的密度比水大,沉入水中;故该说法错误。
16. D→B→C→B→E 打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一段时间后,用小试管在装置E的水槽中收集气体并验纯 2Li+H22LiH 4LiH+AlCl3=LiAlH4+3LiCl 倾斜Y形管,将蒸馏水(掺入四氢呋喃) 全部注入ag产品中 确保量气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 偏高
【详解】I. (1) 氢化锂遇水能够剧烈反应,因此生成的氢气需要干燥,并除去其中混有的H2S,因此需要显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硫化氢气体,再通过浓硫酸干燥,然后在C装置中发生反应生成氢化锂,为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装置,后面需要接干燥装置B,最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未反应的氢气,装置的连接顺序(从左至右)为A→D→B→C→B→E,故答案为D→B→C→B→E;
(2)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点燃酒精灯前需要首先制备氢气,并检验氢气的纯度,因此进行的实验操作为打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一段时间后,用小试管在装置E的水槽中收集气体并验纯,故答案为打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一段时间后,用小试管在装置E的水槽中收集气体并验纯;
(3)氢气与锂反应制备氢化锂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Li+H22LiH;
II. (4) 氢化锂与无水三氯化铝按一定比例在乙醚中混合,充分反应得到LiAl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LiH+AlCl3=LiAlH4+3LiCl,故答案为4LiH+AlCl3=LiAlH4+3LiCl;
III. (5)按图2装配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并装好药品,Y形管中的蒸馏水足量,启动反应时只需要倾斜Y形管,将蒸馏水(掺入四氢呋喃)全部注入a g产品中即可。读数之前,上下移动量气管右侧的容器,使量气管左、右两侧的液面在同一水下面上,可以确保量气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减少实验误差,故答案为倾斜Y形管,将蒸馏水(掺入四氢呋喃)全部注入a g产品中,确保量气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
(6) 氢化铝锂、氢化锂遇水都剧烈反应并产生同一种气体为氢气,LiAlH4+4H2O=LiOH+ Al(OH)3+4H2↑,在标准状况下,反应前量气管读数为VmL,反应完毕并冷却之后,量气管读数为V2mL,则生成的氢气为(V2-V1)mL,根据方程式,LiAlH4的物质的量为×,则样品的纯度 =×100%=%,如果起始读数时俯视刻度线,导致V1偏小,结果偏高,故答案为%;偏高。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和含量的测定。本题的易错点为(6)中纯度的计算和误差的分析,分析误差时需要根据计算结果的表达式分析判断。
17.(1)除去中混有的
(2)
(3)
(4)
(5)D
(6) 平衡压强,使分液漏斗中的溶液顺利滴下 消除滴入溶液的体积对所测气体体积的影响,减小实验误差
【分析】Ⅰ.制备氢化锂首先制备氢气,即装置A为制备氢气的装置,粗锌中含有少量Cu和ZnS,Cu不与稀硫酸反应,ZnS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需要用NaOH溶液除去H2S,即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硫化氢,因为氢化铝锂、氢化锂遇水都剧烈反应,因此需要干燥氢气,通过浓硫酸,然后再通过C装置制备氢化锂,装置E为收集氢气装置,据此分析。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氢气中混有,为防止干扰实验,需要除去,即装置D的作用是除去中混有的;
(2)氢化铝锂、氢化锂遇水都剧烈反应,因此需要防止水蒸气的进入,反应前需要浓硫酸,在装置E前需要加入装置B,防止E中水蒸气进入,因此连接顺序是;
(3)Al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非极性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则Al、Cl之间存在配位键,使Al与4个Cl相连,形成共价键,结构式为:;
(4)氢化锂与无水三氯化铝在乙醚混合,28℃充分反应得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A.乙醚不与金属钠反应,乙醚中混有水,水可以与金属钠反应,然后蒸馏得到无水乙醚,故A说法正确;
B.一系列操作C为将滤液与苯混合,然后蒸馏,除去乙醚,因为不溶于烃,因此需要过滤,然后对固体洗涤、干燥,一系列操作C中涉及过滤操作,故B说法正确;
C.LiCl不溶于乙醚,则滤渣A为LiCl,故C说法正确;
D.乙醚的沸点为34.5℃,如果温度升高到40℃,导致乙醚大量挥发,使LiH与不能充分接触反应,故D说法错误;
故答案选D;
(6)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根据题意可知,收集到的体积为,根据反应方程式,的质量分数为: ;
②恒压分液漏斗的优点有:平衡压强,使分液漏斗中的溶液顺利滴下;消除滴入溶液的体积对所测气体体积的影响,减小实验误差。
18.(1)石蜡
(2)E→C→B→D
(3) A 制备CO气体,排尽装置内空气,避免空气干扰实验
(4)、CO
(5)
(6)取少量碳化锂产品加入足量水,将产生的气体缓慢通过含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后再通入水中,若有气泡产生,则含锂,否则不含锂
(7)
【分析】通过锂与CO反应制备,可知装置C是制备所用;反应需要CO,通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即装置A制备CO所用;生成CO同时,还会产生和,可以用碱石灰吸收;碳化锂在空气中易潮解,则在尾气处理前,要加浓硫酸洗气瓶,吸收水,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1)锂的密度小于煤油,锂不能保存在煤油中;通常将锂保存在石蜡中,避免锂与空气中水、氧气等反应,故答案为:石蜡;
(2)E中用碱石灰吸收CO中混有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B中盛放浓硫酸,防止水槽中水蒸气进入C中与碳化锂、锂反应。装置连接顺序是:A(制备CO)→E(净化CO)→C(CO和锂反应)→B(吸收水蒸气)→D(收集尾气),故答案为:E→C→B→D;
(3)空气中氧气、水蒸气等能与锂反应,先点燃A处酒精灯,产生CO排尽装置内空气,再点燃C处酒精灯,故答案为:A;制备CO气体,排尽装置内空气,避免空气干扰实验;
(4)收集的气体有产物,同时还有未反应完的CO,故答案为:、CO;
(5)HCOOH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CO和,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6)碳化锂与水反应生成乙炔,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除去乙炔,若有氢气则会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有锂残留,故答案为:取少量碳化锂产品加入足量水,将产生的气体缓慢通过含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后再通入水中,若有气泡产生,则含锂,否则不含锂;
(7)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碳化锂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含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锂、硫酸锰、硫酸钾、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