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焰色试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白色固体混合物A,含有、、、、中的几种,常温常压下进行如下实验。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混合物A中一定有、
B.白色固体F的主要成分是
C.无色溶液B的
D.溶液B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说明A中有
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族序数是其周期数的3倍,Y元素的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Z的原子序数是X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B.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弱
C.中所含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
D.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软锰矿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B.量筒和容量瓶都有“0”刻度线
C.氢氧化铁胶体能用于净水、消毒
D.用洁净的铁丝蘸取少量氧化钠固体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黄色火焰
4.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再滴入氯水后溶液变为红色 溶液中含有Fe2+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无现象,再滴加几滴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含有Cl-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 溶液中含有
D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某化合物的焰色反应,火焰呈紫色 该化合物中含有K+
A.A B.B C.C D.D
5.在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
A.为鉴别K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可分别配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观察火焰的颜色
B.钠不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C.Na2O与Na2O2的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
D.热稳定性、水中的溶解性以及与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都是:Na2CO3>NaHCO3
6.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爆竹一声除旧岁”涉及到的焰色试验为物理变化
B.采取“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可提高空气质量
C.氯气、氨气易液化,均可用作制冷剂
D.SO2可以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还可以用于杀菌,消毒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Na2O和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CO3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③钠在常温下容易被氧化
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
⑤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NaHCO3,将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⑥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物质的浓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
A.③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②⑥
8.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的焰火晚会令人难忘,五颜六色火焰的产生与焰色试验有关。下述对焰色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②焰色试验是金属单质的特性
③钡的焰色为绿色,钙元素的焰色为紫色④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硫酸洗净
⑤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⑥所有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征颜色
⑦若火焰颜色为黄色,则一定含钠元素,不含钾元素
A.仅有⑥⑦不正确 B.仅有①③⑤正确
C.仅有①⑤正确 D.全正确
9.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人类的日常生活、生产、科技等领域都离不开金属。下列关于金属Na、Al、Fe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利用焰色试验可以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
C.NaOH、Al(OH)3受热均易分解
D.为了防止氯化亚铁溶液久置变质,常在其溶液中加入少许铁钉
10.下列物质变化或操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B.氯气作自来水杀菌消毒剂
C.用铂丝蘸取碳酸钠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D.用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Cl-
二、判断题
11.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______)
12.用铂丝蘸取Na2SO4、Na2CO3、NaCl溶液进行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______)
13.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_______)
14.在火焰上灼烧搅拌过某无色溶液的玻璃棒,火焰出现黄色,说明溶液中含元素。(_______)
15.对某溶液做焰色反应时,未看到紫色,证明无K+。(______)
三、解答题
16.先有一瓶无色澄清溶液,可能由Na+、K+、NH4+、Fe2+、SO42-、I-、CO32-、Cl-、SO32-、MnO4-中的几种组成,请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及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取适量待测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得到溶液A,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步骤二:向溶液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和BaCl2溶液,得到溶液B、白色沉淀及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步骤三:向溶液B中通入适量Cl2,得到黄褐色溶液C。
(1)下列有关该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一定存在SO42-、I-、NH4+、SO32-
B.一定不存在Fe2+、CO32-、MnO4-
C.可能存在CO32-、Cl-、Na+、K+、
D.可用AgNO3溶液确认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2)步骤三得到黄褐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 。
(3)若向原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的盐酸,再加入足量的 (填化学式)并加热,也能得出步骤一、步骤二相同的结论。
(4)对于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的阳离子,确认其存在的实验方法是 。
17.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某小组将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请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验证和探究过程。
限选试剂:浓硫酸、1.0 mol·L-1 HNO3、1.0 mol·L-1 盐酸、1.0 mol·L-1 NaOH、3% H2O2、0.1 mol·L-1 KI、0.1 mol·L-1 CuSO4、20% KSCN、澄清石灰水、氧化铜、蒸馏水。
(1)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只有K2CO3。验证固体产物中钾元素存在的方法是 ,现象是 。
(2)固体产物中铁元素存在形式的探究。
①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全部是铁单质;
假设2: ;
假设3: 。
②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
③ 实验过程
根据②中方案进行实验。在答题卡上按下表的格式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部分固体不溶解
步骤2:
步骤3:继续步骤2中的(2),进行固液分离,用蒸馏水洗涤固体至洗涤液无色。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HCl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适量H2O2,充分振荡后滴加KSCN。
18.实验室需要用容量瓶等仪器配制480mL2.0NaCl溶液。
(1)在配制上述2.0NaCl溶液时,需要用到托盘天平,计算需要称取NaCl的质量为 g(结果保留1位小数)。
(2)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是(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操作 浓度影响
未将洗涤烧杯后的液体转移到容量瓶 ①
定容时俯视 ②
(3)整个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有 。
(4)利用上述2.0NaCl溶液配制100mL0.5NaCl溶液(设为溶液A),用量筒量取所需2.0NaCl溶液的体积为 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某同学配制完KCl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可能使用了同一个烧杯配制溶液A,其怀疑溶液A中混入了K+。该同学用焰色试验的方法,透过 观察到火焰呈 色,证明了溶液中含有K+。
(6)某工厂用电解NaCl溶液的方法制备氯气,其化学原理为如下反应:
请将上述方程式补充完整 。
参考答案:
1.C
【分析】由实验可知,混合物加水得到无色溶液B,且固体C不能完全溶解于盐酸中,固体F为H2SiO3,无色气体D为二氧化碳,蓝色溶液含铜离子,则A中一定含Na2CO3、Na2SiO3、CuSO4,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硫酸钠,且B可能含碳酸钠或硅酸钠,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含KNO3、CaCO3,以此来解答。
【详解】A. 由分析可知,则A中一定含Na2SiO3、CuSO4,A项正确;
B. 硅酸不溶于盐酸,则F的主要成分是H2SiO3,B项正确;
C. 溶液B中一定含硫酸钠,且B可能含碳酸钠或硅酸钠,则无色溶液B的pH ≥7,C项错误;
D. 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火焰为蓝色,证明存在钾离子,则一定有KNO3,D项正确;
答案为C。
2.C
【分析】X的族序数是其周期数的3倍,则X是O,Y元素的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则Y是Na,Z的原子序数是X的2倍,则Z是S,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都为短周期元素,则W为Cl,以此解题。
【详解】A.同周期越靠左,半径越大,则,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X的氢化物更稳定,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为Na2O2,其中含有2个阳离子,钠离子,一个阴离子,过氧根离子,则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C正确;
D.由分析可知W为Cl,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的次氯酸为弱酸,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A.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反应制备氯气,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A错误;
B.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无“0”刻度;量筒上也没有 “0”刻度,B错误;
C. 氢氧化铁胶体能用于净水、但不能够消毒,C错误;
D.钠元素的焰色反应是黄色,用洁净的铁丝或铂丝蘸取某溶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则该溶液可能为钠盐溶液或含钠元素的其他物质,例如用洁净的铁丝蘸取少量氧化钠固体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黄色火焰,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A.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表明溶液中不含有Fe3+,再滴入氯水后溶液变为红色,表明此时溶液中含有Fe3+,则原溶液中含有Fe2+,A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
B.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无现象,表明溶液中不含有、等,再滴加几滴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表明原溶液中含有Cl-,B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
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可能为CO2,也可能为SO2,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等,C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
D.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某化合物的焰色反应,排除了Na+的干扰,火焰呈紫色,则该化合物中含有K+,D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
故选C。
5.D
【详解】A.二者分别含有K元素、Na元素,焰色反应现象不同,注意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应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可鉴别,故A不符合题意;
B.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故最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钠和氢气,钠不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故B不符合题意;
C.Na2O与Na2O2,氧化钠中的阴离子为氧离子,阳离子为钠离子;Na2O2中的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阳离子为钠离子;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都是1:2,故C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较稳定,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故热稳定性Na2CO3>NaHCO3;水中的溶解性:Na2CO3>NaHCO3;碳酸钠滴加HCl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H+=H2O+CO2↑,碳酸氢钠中滴加HCl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H2O+CO2↑,相同条件下NaHCO3比Na2CO3反应放出气体剧烈,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6.C
【详解】A.爆竹燃烧五颜六色是不同金属元素灼烧产生的现象,与金属的焰色反应有关,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A正确;
B.通过“燃煤固硫”和“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可减少粉尘污染、酸雨等形成,提高了空气质量,故B正确;
C.氯气有毒、污染性大,不能用作制冷剂,故C错误;
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与有机色素化合生成无色物质,可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同时二氧化硫能使蛋白质变性,可以用于杀菌消毒,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7.A
【详解】①Na2O和水反应只生成碱,是碱性氧化物,Na2O2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故错误;
②Na2CO3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碳酸氢钠与氯化钙不反应,故错误;
③钠在常温下易被氧化生成氧化钠,故正确;
④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均生成氧气,可做供氧剂,氧化钠没有此性质,故正确;
⑤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可以用加热方法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故正确;
⑥焰色反应可以使用铁丝、铂丝等物质,但玻璃棒中含有Na、Ca等元素,对焰色有干扰,不能作焰色反应的实验,故错误;
故选A。
8.C
【详解】①在观测钾的焰色试验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滤去钠的黄光的干扰,故正确;
②焰色试验是元素的性质,不是金属单质的特性,故错误;③钡的焰色为绿色,钙元素的焰色为砖红色,故错误;
④硫酸不易挥发,灼烧时,硫酸及其盐不易挥发掉,无法达到洗净的目的,故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故错误;
⑤洁净的细铁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本身无颜色,则可用铁丝进行焰色反应,故正确;
⑥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的一种性质,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如Fe不具有焰色反应,故错误;
⑦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Na元素,由于K元素的紫光能被黄光掩盖,可能含有钾元素,故错误;
仅有①⑤正确,故选C。
9.D
【详解】A.苏打的水溶液碱性很强,对人的肠胃会造成严重的刺激,因此不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A错误;
B.NaCl与Na2CO3都是钠盐,焰色试验都显黄色,因此不能利用焰色试验进行区分,B错误;
C.NaOH稳定,受热不分解,而Al(OH)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C错误;
D.氯化亚铁在溶液中易被溶解的氧气氧化而发生变质,在溶液中加入少许铁钉,可以使FeCl3变为FeCl2,达到防止其被氧化变质的目的,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0.B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A项、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过程中只是吸收水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项、氯气作自来水杀菌消毒剂,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项、用铂丝蘸取碳酸钠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发生焰色反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项、用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Cl-,利用的是水的液态与气态间的相互转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1.错误
【详解】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错误;
12.错误
【详解】Na2SO4、Na2CO3、NaCl都是钠元素的化合物,它们在灼烧时,钠离子吸收能量,使最外层的电子由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发生跃迁,但微粒处于高能态不稳定,电子会再由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多余的能量以不同波长的光释放出来,即不同金属元素灼烧时显示不同颜色的光。这些钠元素的化合物灼烧时使火焰显黄色的光,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故认为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的说法是错误的。
13.正确
【详解】焰色反应,也称作焰色测试及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故正确。
14.错误
【详解】由于玻璃棒的主要成分中含有钠元素,灼烧时会干扰Na元素的检验,应选择洁净的铁丝或铂丝蘸取待测液灼烧,故错误。
15.错误
【详解】对某溶液做焰色反应时,若要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K+,应该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看火焰是否呈紫色,因此不能根据直接观察进行判断,故根据这种操作得到的判断结论是错误的。
16. AC Cl2+2I-=I2+2Cl- Ba(OH)2 通过焰色反应,若呈现黄色,则含有Na+;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焰色反应,若呈现紫色,则含有K+
【分析】无色溶液可以知道一定不含Fe2+、MnO4-;
步骤一:取适量待测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得到溶液A,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气体为氨气,一定含NH4+;
步骤二:向溶液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和BaCl2溶液,得到溶液B、白色沉淀及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白色沉淀为BaSO4,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SO2,则一定含有SO42- 和SO32-;
步骤三:向溶液B中通入适量Cl2,得到黄褐色溶液C,C中含碘单质,则原溶液一定含I-,以此来解答。
【详解】无色溶液不含有紫色MnO4-、淡绿色Fe2+。步骤一得到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表明原溶液含有NH4+。步骤二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表明原溶液含有SO42- 、SO32-。步骤三得到的黄褐色溶液C是含有I2的溶液,表明原溶液含有I-。
(1)A.根据以上分析, 一定存在SO42-、I-、NH4+、SO32-,故A正确;
B. 根据以上分析,可能存在CO32-,故B错误;
C. 可能存在CO32-、Cl-、Na+、K+,故C正确;
D. SO42-、SO32-、Cl-均可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不能用AgNO3溶液确认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2)步骤三得到黄褐色溶液的反应是氯气置换碘的反应,离子方程式是Cl2+2I-=I2+2Cl-,
故答案为Cl2+2I-=I2+2Cl-;
(3)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SO32-与盐酸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再加入的物质既能与SO42-反应生成沉淀,又能与NH4+反应生成氨气,所以是氢氧化钡,化学式为Ba(OH)2,
故答案为Ba(OH)2;
(4)可通过焰色反应确定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的阳离子Na+、K+,实验方法是通过焰色反应,若呈现黄色,则含有Na+;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焰色反应,若呈现紫色,则含有K+,
故答案为通过焰色反应,若呈现黄色,则含有Na+;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焰色反应,若呈现紫色,则含有K+。
17. 焰色反应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的火焰 全部为FeO 同时存在铁单质和FeO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取适量固体产物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振荡使碳酸钾完全溶解.分离不溶固体与溶液,用蒸馏水充分洗涤不溶固体。 固体产物部分溶解。
步骤2: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再加入少量不溶固体,充分振荡。 (1)若蓝色溶液颜色及加入的不溶固体无明显变化,则假设2成立。(2)若蓝色溶液颜色明显改变,且有暗红色固体生成,则证明有铁单质存在
步骤3:继续步骤2中的(2),进行固液分离,用蒸馏水洗涤固体至洗涤液无色.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HCl,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适量H2O2,充分振荡后滴加KSCN 结合步骤2中的(2): (1)若溶液基本无色,则假设1成立 (2)若溶液呈血红色,则假设3成立
【详解】试题分析:(1)可以验证钾离子来确定是否存在碳酸钾,钾离子的检验可以用焰色反应法,故答案为利用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的火焰;
(3)①根据题意: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所以存在的可能是零价或是正二价的贴原色的单质或是化合物,故答案为全部为FeO;同时存在铁单质和FeO;
③金属铁不溶于水中,但是可以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氧化亚铁不溶于水,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冶铁和水,可以检验亚铁离子的存在进而确定氧化亚铁的存在,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取适量固体产物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振荡使碳酸钾完全溶解.分离不溶固体与溶液,用蒸馏水充分洗涤不溶固体 部分固体不溶解
步骤2: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再加入少量不溶固体,充分振荡 (1)若蓝色溶液颜色及加入的不溶固体无明显变化,则假设2成立. (2)若蓝色溶液颜色明显改变,且有暗红色固体生成,则证明有铁单质存在
步骤3:继续步骤2中的(2),进行固液分离,用蒸馏水洗涤固体至洗涤液无色.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HCl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适量H2O2,充分振荡后滴加KSCN. 结合步骤2中的(2): (1)若溶液基本无色,则假设1成立 (2)若溶液呈血红色,则假设3成立
考点:考查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的相关知识。
18.(1)58.5
(2) 偏低 偏高
(3)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25.0
(5) 蓝色钴玻璃 紫
(6)
【详解】(1)实验室没有480mL的容量瓶,配制480mL的溶液,需要用500mL的容量瓶,所以配制480mL 2.0mol·L-1NaCl溶液,需要称取NaCl的质量为0.5L×2.0mol·L-1×58.5g/mol=58.5g。
(2)若未将洗涤烧杯后的液体转移到容量瓶,则导致溶质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若定容时俯视,则会使溶液体积偏小,则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3)整个实验中涉及溶液的配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有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用上述2.0mol·L-1NaCl溶液配制100mL0.5mol·L-1NaCl溶液,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求出所需2.0mol·L-1NaCl溶液的体积为=0.025L,即25.0mL。
(5)钾的焰色为紫色,为避免钠的黄光的干扰,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6)根据电子守恒,该反应中,Cl的化合价升高,所以H的化合价应该降低,所以有H2生成。生成1molCl2,失去2mol电子,生成1molH2,得到2mol电子,所以Cl2和H2的系数均为1,根据质量守恒,NaCl、H2O和NaOH的系数均为2,配平后的方程式为:2H2O+2NaClCl2↑+2NaOH+H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