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元素及其化合物试题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复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氧元素及其化合物试题 高考化学考前专项复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5-08 11:4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氧元素及其化合物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氯气、臭氧、二氧化氯都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B.焰火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的灼烧,该过程为化学变化
C.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护色剂,但使用量有严格规定
D.胆矾可以与石灰乳混合制成一种常用的农药——波尔多液
2.亚氯酸钠(NaClO2)受热易分解,是一种高效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NaClO2的制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①中的制备ClO2的反应:
B.装置②的作用是防止装置③中溶液倒吸至装置①中
C.装置③中的H2O2可用NaClO4代替
D.装置④中仪器a用于吸收尾气同时防止倒吸
3.X、Y、Z、Q是分散在前三个周期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主族元素,其中X、Y、Z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球棍模型如下,Y、Z同主族,Y的单质可以置换出Z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中的Z的化合价为+6价 B.Q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比碳酸强
C.简单离子半径Z>Q>Y D.X与Y形成的化合物比X与Q形成的化合物稳定
4.废旧铅蓄电池的铅膏中主要含有PbSO4、PbO2、PbO和Pb及少量BaSO4,从中回收PbO的工业流程及一些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
难溶电解质 PbSO4 PbCO3 BaSO4 BaCO3
Ksp 2.5×10-8 7.4×10-14 1.1×10-10 2.6×10-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脱硫”的目的是将PbSO4转化为PbCO3
B.滤渣的主要成分为BaSO4
C.“酸浸”时加入的H2O2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
D.“沉铅”后的滤液中存在:c(Na+)+c(H+)=c(CH3COO-)+c(OH-)
5.实验是化学的灵魂。用下列仪器或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制备并收集 实验室检验 比较、、的氧化性 验证对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
A B C D
A.A B.B C.C D.D
6.下列物质不具有漂白性的是
A.O3 B.SO2 C.HClO D.NaOH
7.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物质的性质、用途不正确的是
A.铁粉易被空气中的氧化,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汽车中的异味
C.臭氧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水体杀菌消毒
D.氨液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8.离子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能更好的表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铝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向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C.金属铜溶于稀硫酸和H2O2的混合溶液:
D.向酸性KMnO4溶液滴加FeSO4溶液
9.用所给试剂与图示装置能够制取相应气体的是(夹持仪器略)
选项 A B C D
X中试剂 浓盐酸 双氧水 浓硫酸 浓氨水
Y中试剂 Cu NaOH
气体
A.A B.B C.C D.D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出现气泡,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在酸性环境中H2O2与Fe2+反应生成Fe3+,Fe3+催化H2O2分解产生O2,该分解反应为放热,促进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B 在相同温度和相同浓度下分别用pH试纸测定的Na2CO3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NaClO溶液的pH更大 验证酸性:
C 向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静置 溶液紫色逐渐褪去,静置溶液分层
D 将有铜绿的铜器投入饱和氯化铵的热溶液中,绿色锈迹消失,铜器表面变红色 NH4Cl能与碱式碳酸铜反应
A.A B.B C.C D.D
二、解答题
11.FeCO3可用于制备补血剂。某研究小组制备FeCO3并对FeCO3的性质和应用进行探究。
已知:①FeCO3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②(无色)。
Ⅰ. FeCO3的制取(夹持装置略)
装置C中,向Na2CO3溶液(pH=11.9)中通入一段时间CO2至溶液pH为7,滴加一定量Fe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eCO3固体。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试剂a是 。
(3)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的目的是 。
(4)装置C中制取FeCO3的离子方程式为 。
Ⅱ. FeCO3的性质探究
(5)对比实验ⅱ和ⅲ,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6)依据实验ⅱ的现象,写出加入10%的H2O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
Ⅲ. FeCO3的应用
(7) FeCO3溶于乳酸[CH3CH(OH)COOH]能制得可溶性乳酸亚铁补血剂。该实验小组用酸性KMnO4溶液测定补血剂中亚铁离子含量进而计算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发现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总是大于100%,其原因是 (不考虑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
12.是一种常见的过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
(1)请写出的电子式: ,其中化学键的类型为 ,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
(2)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依据实验现象推测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因: 。
(4)根据实验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外,还存在另一反应,则另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类型为 。
13.试分析回答下列有关实验与计算问题:
(1)利用反应Ca2++H2O2+2NH3+8H2O=CaO2 8H2O↓+2,在碱性环境下制取CaO2 8H2O的装置如图:
①仪器C的名称为 ;反应结束后,经 (填操作名称)、洗涤、低温烘干可获得CaO2 8H2O。
②装置B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其可能的原因是 。
(2)S2Cl2遇水会生成SO2、HCl两种气体,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来测定该混合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
①W溶液可以是 (填序号)。
a.H2O2溶液     b.KMnO4溶液(硫酸酸化)        c.氯水
②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 (用含V、m的式子表示)。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二氧化氯中氯的化合价为+4价,不稳定,易转变为-1价,从而体现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臭氧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故A正确;
B.钠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焰火中红色与钠盐灼烧无关,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
C.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护色剂,可用作肉类的食品添加剂,由于亚硝酸钠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国家对它的使用量和残留量都有规定,故C正确;
D.胆矾和石灰乳混合制成波尔多液,可用于防治果树的病虫害,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2.C
【分析】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于探究NaClO2的制备,装置①用于制取ClO2,装置②用作安全瓶,防止倒吸;装置③用H2O2作还原剂,将ClO2还原为NaClO2,装置④用于处理尾气。
【详解】A.装置①用NaClO3、Na2SO3在H2SO4存在的环境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用于制备ClO2,反应方程式为:,A正确;
B.装置②中两个导管都短,用作安全瓶,防止装置③中溶液倒吸至装置①中,B正确;
C.装置③中的H2O2作还原剂,NaClO4中Cl元素达到最高价,不能用作还原剂,则H2O2不可用NaClO4代替,C错误;
D.装置④用于吸收尾气,仪器a中干燥管可防倒吸,则其作用是用于吸收尾气同时防止倒吸,D正确;
故选C。
3.C
【分析】从球棍模型可以看出,A只能形成1个共价键,且为第一周期元素,则为氢元素;Y、Z分别为第二、三周期元素,且Y、Z同主族,Y的单质可以置换出Z的单质,参照图中Y、Z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可确定Y为氧元素,Z为硫元素,所以Q为氯元素。
【详解】A.由分析可知,Z为S元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2S2O6,则Z的化合价为+5价,A不正确;
B.Q为Cl元素,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能为HClO,其酸性比碳酸弱,B不正确;
C.Z、Q、Y分别为S、Cl、O,S2-、Cl-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但S的核电荷数比Cl小,离子半径比Cl-大,O2-的电子层数比S2-、Cl-小,则简单离子半径S2->Cl->O2-,C正确;
D.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H2O2,受热易分解,比X与Q形成的化合物HCl稳定性差,D不正确;
故选C。
4.D
【详解】A.“脱硫”中,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铅反应生成碳酸铅和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SO4(s)+CO(aq)=PbCO3(s)+SO(aq),由一些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的数据可知,平衡常数K= >105,说明可以转化的比较彻底,且转化后生成的碳酸铅可由酸浸进入溶液中,减少铅的损失,A正确;
B.加入碳酸钠时, BaSO4(s)+CO(aq)=BaCO3(s)+SO(aq),K=<105,说明该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有限,BaSO4不溶于醋酸,所以滤渣的主要成分为BaSO4,B正确;
C.酸浸时,过氧化氢能促进Pb、CH3COOH转化为Pb(CH3COO)2和H2O,H2O2做氧化剂,过氧化氢也能使PbO2转化为Pb(CH3COO)2,铅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了+2价,PbO2是氧化剂,则过氧化氢是还原剂,“酸浸”时加入的H2O2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C正确;
D.加入碳酸钠时, BaSO4(s)+CO(aq)=BaCO3(s)+SO(aq),“脱硫”时生成少量BaCO3,“酸浸”时溶于醋酸,因此沉铅的滤液中,金属离子有 Ba2+和加入碳酸钠、氢氧化钠时引入的Na+,“沉铅”后的滤液中还存在氢氧化铅溶解平衡,存在铅离子,故存在电荷守恒2c(Ba2+)+2c(Pb2+)+ c(Na+)+c(H+)=c(CH3COO-)+c(OH-),D错误;
故答案选D。
5.A
【详解】A.生石灰遇水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氢氧化钙,使浓氨水中的一水合氨分解放出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故A正确;
B.若原溶液中存在亚硫酸根离子会影响检验,因此应用稀盐酸酸化后加入氯化钡检验硫酸根离子,故B错误;
C.氯气通入后可以将亚铁离子和碘离子都氧化,该装置不能比较铁离子和碘单质的氧化性,故C错误;
D.该实验有两个变量分别为温度和铁离子浓度,因此无法验证氯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6.D
【详解】A.O3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A错误;
B.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可与色素结合,具有漂白性,B错误;
C.HClO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C错误;
D.NaOH为强碱,不具备漂白性,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A.铁粉易被空气中的氧化,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故A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汽车中的异味,故B正确;
C.臭氧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水体杀菌消毒,故C正确;
D.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故D错误;
选D。
8.C
【详解】A.硫酸铝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若Ba(OH)2少量,则Ba2+、OH-的个数比应满足1:2关系,若Ba(OH)2过量,Al3+、的个数比应满足2:3关系,A不正确;
B.向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由于Na2CO3与NaOH的物质的量关系不确定,所以二者不能出现在同一离子方程式中,且最终产物为CO2和水,B不正确;
C.金属铜溶于稀硫酸和H2O2的混合溶液中,Cu被氧化为Cu2+,H2O2的还原产物与电解质反应生成H2O,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
D.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FeSO4溶液,生成Fe3+、Mn2+和H2O,酸性溶液中不能生成OH-,D不正确;
故选C。
9.B
【详解】A.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氯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且氯气可溶于水,收集氯气不能用排水法,选项A错误;
B.双氧水分解制氧气制取装置用固液不加热制气体,收集氧气可用排水法,选项B正确;
C.浓硫酸与铜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选项C错误;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0.A
【详解】A.H2O2溶液中加入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表明生成Fe3+,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出现气泡,表明Fe3+催化H2O2分解生成O2,同时放出热量,促进Fe3+水解生成Fe(OH)3,有红褐色沉淀生成,A正确;
B.因为HClO的酸性比强,所以在相同温度和相同浓度下,分别用pH试纸测定Na2CO3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Na2CO3溶液的pH更大,B不正确;
C.向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静置,溶液褪色,同时生成CO2气体,但溶液不会分层,C不正确;
D.氯化铵与铜绿并不能发生反应,氯化铵水解生成的盐酸能与铜绿反应,所以将有铜绿的铜器投入饱和氯化铵的热溶液中,绿色锈迹消失,铜器表面变红色,D不正确;
故选A。
11.(1)
(2)饱和NaHCO3溶液
(3)调节pH,防止生成Fe(OH)2
(4)
(5)Fe2+与SCN-络合,促进FeCO3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6)
(7)除了Fe2+,乳酸亚铁中的羟基也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导致消耗酸性KMnO4溶液的量增多
【分析】实验室利用CaCO3固体与稀盐酸在装置A中发生反应制取CO2气体,利用装置B中的试剂a(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中混入的HCl,将净化后的CO2通入装置C中,先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再与FeSO4反应制取FeCO3。
【详解】(1)装置A中,Ca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为:;
(2)由分析可知,试剂a用于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则试剂a是饱和NaHCO3溶液。答案为:饱和NaHCO3溶液;
(3)Na2CO3溶液的碱性较强,若将FeSO4溶液直接滴入Na2CO3溶液中,会生成Fe(OH)2,导致FeCO3的纯度较低,所以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的目的是调节pH,防止生成Fe(OH)2。答案为:调节pH,防止生成Fe(OH)2;
(4)装置C中,Na2CO3与CO2、H2O先发生反应生成NaHCO3,再与FeSO4反应制取FeCO3,离子方程式为。答案为:;
(5)实验ⅲ中先加入KCl溶液,过滤取滤液后又分别加入KSCN溶液和H2O2溶液,但溶液一直基本无色,对比实验ⅱ和实验ⅲ可知,SCN-与Fe2+络合能促进FeCO3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使FeCO3固体溶解,而Cl-不能,所以FeCO3固体在KSCN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KCl溶液中的大。则对比实验ⅱ和ⅲ,得出的实验结论是:Fe2+与SCN-络合,促进FeCO3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答案为:Fe2+与SCN-络合,促进FeCO3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6)实验ⅱ中先加入KSCN溶液,发生反应,过滤取滤液后又分别加入KCl溶液和H2O2溶液,由实验ⅱ的现象可知,红色溶液是Fe(SCN)3溶液,红褐色沉淀是Fe(OH)3,加入H2O2溶液可将氧化成Fe(SCN)3和,离子方程式:。答案为:;
(7)乳酸亚铁中的羟基也具有还原性,也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则其原因是:除了Fe2+,乳酸亚铁中的羟基也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导致消耗酸性KMnO4溶液的量增多。答案为:除了Fe2+,乳酸亚铁中的羟基也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导致消耗酸性KMnO4溶液的量增多。
【点睛】乙醇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乙酸。
12.(1) 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1
(2) 反应生成的具有漂白作用(或反应生成的氧化了酚酞)
(3)
(4) 复分解反应
【分析】过氧化钠固体中加水产生气体为氧气、所得溶液分两份,其中一份中加入酚酞后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钠生成,振荡后红色褪去,说明溶液中还存在其它物质,继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又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还存在双氧水,另一份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产生气体、颜色褪去,则是双氧水和高锰酸钾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锰离子,可见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氧气、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双氧水。
【详解】(1)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过氧根内氧原子之间共用一对电子对,则的电子式:,其中化学键的类型为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2)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是,结合分析可知,依据实验现象推测红色褪去的原因是:反应生成的具有漂白作用(或反应生成的氧化了酚酞)。
(3)据分析,双氧水还原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而使之褪色,离子方程式为。
(4)据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外,还存在的另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则其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13.(1) 分液漏斗 过滤 反应放热,温度低可减少H2O2分解,提高H2O2的利用率(或反应放热,温度低,有利于提高产率)
(2) ac
【分析】实验室利用NH4Cl与Ca(OH)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氨气,然后将氨气通入CaCl2、H2O2溶液中,由于反应放热,需控制温度,以防H2O2分解、氨气挥发,影响原料的利用率。
【详解】(1)①仪器C带有活塞,其名称为分液漏斗;反应结束后,需分离出生成的CaO2 8H2O沉淀,所以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可获得CaO2 8H2O。
②装置B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则表明反应放热,且反应物中含有受热易分解的物质,则其可能的原因是:反应放热,温度低可减少H2O2分解,提高H2O2的利用率(或反应放热,温度低,有利于提高产率)。答案为:分液漏斗;过滤;反应放热,温度低可减少H2O2分解,提高H2O2的利用率(或反应放热,温度低,有利于提高产率);
(2)①a.H2O2溶液能将SO2氧化为H2SO4,自身转化为水,对后续的测定不产生影响,a符合题意;
b.KMnO4溶液(硫酸酸化)能将SO2氧化为,也能将HCl氧化为Cl2,且用硫酸酸化时引入了,生成的Mn2+还会转化为Mn(OH)2沉淀,干扰了后续检验操作得出的结论,b不符合题意;
c.氯水能将SO2氧化为H2SO4,自身转化为HCl,对后续的测定不产生影响,c符合题意;
故选ac。
②由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可建立如下关系式:SO2——BaSO4,则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答案为:ac;。
【点睛】制取CaO2 8H2O时,若不通入氨气,反应难以进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