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青蛙卖泥塘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1青蛙卖泥塘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7 14:3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卖、烂”等14个生字,会写“蛙、卖”等8个生字,会写“青蛙、草籽”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内容,明确青蛙为什么要卖掉泥塘,最后又为什么不卖了。
2. 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难点
学会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简要复述课文。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 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青蛙叫声的音频,并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猜猜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朋友是谁?”
学生积极猜测,并引导至“青蛙”这一主题。
老师展示一张青蛙在泥塘边的图片,问:“青蛙住在哪里呢?它的家看起来怎么样?”
2. 课题呈现,生字学习
老师板书课题《青蛙卖泥塘》,并带领学生齐读。
强调生字“蛙”和“卖”的读音和写法,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提问学生:“你们猜猜,青蛙为什么要卖掉它的泥塘呢?”引导学生思考并期待接下来的课文内容。
这个激趣导入的环节,旨在通过音频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同时,通过生字的学习和简单的提问,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激发阅读兴趣,引导自主阅读
① 通过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青蛙的泥塘产生兴趣。提问学生:“如果你们是一只青蛙,会住在怎样的泥塘里呢?”引导学生想象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② 出示课文插图或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泥塘的景象,为后续的课文学习做铺垫。
(2)自读要求,培养阅读习惯
① 明确自读要求,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尝试理解其意思。
② 在自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3)检查认读,巩固字词学习
① 通过课件出示本课词语,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可以采用开火车、抢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字词学习。
② 对于学生认读不准确的词语,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掌握。
(4)分自然段朗读,感知课文大意
①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同时,让学生评价同学的朗读表现,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② 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大意。
(5)总结交流,明确课文主题
①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青蛙为什么要卖掉泥塘?最后他为什么又不卖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②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明确课文的主题和寓意。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青蛙的泥塘与卖塘初衷
① 首先,我们将聚焦于青蛙的泥塘以及它为何要将其出售。请学生们自由朗读课文的前三自然段,并在阅读后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掉它的泥塘呢?
② 接下来,我们将分享学生们的想法,并相机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朗读这一部分。同时,我们将通过课件展示泥塘的图片,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泥塘的初始状态,进一步理解青蛙的决策。
(2)青蛙的改造行动与动物的建议
① 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们将看到青蛙如何响应老牛和野鸭的建议,开始改造它的泥塘。请学生们朗读第4自然段,圈画出描述青蛙动作的词语,感受它的勤奋和决心。
② 在青蛙的努力下,泥塘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我们将通过课件展示改造后的泥塘图片,让学生们感受泥塘的蜕变。
③ 随后,我们将继续朗读课文的第5至7自然段,找出青蛙的改造行动和小鸟、蝴蝶、小兔、小猴等动物的建议。这部分将引导学生们理解,是动物的建议激发了青蛙的创造力,让泥塘焕发出新的生机。
(3)泥塘的最终呈现与青蛙的满足
① 最后,我们将一起朗读课文的第11至12自然段,感受青蛙的泥塘最终呈现出的美丽景象。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青蛙的满足和自豪。
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相机指导学生们的朗读技巧,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传达出课文中的情感。同时,我们也将引导学生们思考:为什么青蛙最后不再卖泥塘了呢?它的决定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③ 通过这一系列的讨论和思考,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学生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于劳动成果的珍惜之情。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在阅读和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四)深入探究与趣味互动
(1)生字生词的魔法世界
① “烂泥塘”的探秘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词“烂泥塘”,想象一下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
生:(学生自由回答)
师:嗯,大家都说得很好。那“烂”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生:(引导学生理解“烂”的含义)
② “吆喝”的趣味演绎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谁来模仿一下青蛙是怎么“吆喝”的?
生:(学生模仿吆喝声)
师:哈哈,大家模仿得真好!那“吆喝”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生:(解释“吆喝”的含义)
(2)句子里的秘密花园
① 青蛙的呼唤
师:请大家找出课文中青蛙吆喝的句子,并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句子)
师:为什么青蛙要大声吆喝呢?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分析青蛙的心情和目的)
② 泥塘的美好变迁
师:再看这个句子,描述了泥塘改造后的景象。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想象一下那个画面。
生:(闭眼想象)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描述自己想象的画面)
(3)课堂小剧场:角色扮演
师:现在,我们来一个有趣的活动。请几位同学来扮演青蛙、老牛、野鸭等动物,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
生:(学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
师:大家表演得真棒!通过这个活动,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感受到了动物们对泥塘的热爱和关心。
(4)生字生词的巩固练习
师:最后,我们来做一个生字生词的巩固练习。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出今天学到的生字,并尝试用它们造句。
生:(学生进行练习)
师:好的,我们来分享一下大家的句子。看看大家是如何巧妙地运用这些生字生词的。
生:(分享自己的句子)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字生词,还能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想象力。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巩固练习等环节,增强了学生与文本的互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五)结合课文展开叙述讲解
(1)青蛙的泥塘初印象
① “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去住。”这是故事的开篇,通过简单的叙述,我们了解到青蛙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并不满意,他希望通过卖掉泥塘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这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他们是这只青蛙,会不会也有同样的想法?
②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青蛙为什么会想卖掉泥塘呢?”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发挥想象,进行简单的讨论和回答。
(2)青蛙的改造行动
① “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了一块牌子,写上‘卖泥塘!’,并大声吆喝起来。”青蛙的行动表明了他的决心,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这里,我们可以让学生想象青蛙吆喝的声音和表情,增强他们的代入感。
② 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你们是这只青蛙,会如何吆喝呢?”引导学生模仿青蛙的声音和动作,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3)动物的建议与青蛙的实践
① 通过老牛和野鸭的建议,青蛙意识到了泥塘存在的问题,并开始着手改造。这部分内容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别人的建议的重要性,以及勤劳和智慧可以带来美好的生活。
② 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是你们,会听取这些动物的建议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加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泥塘的华丽转身
① “在听取了小鸟、蝴蝶、小兔、小猴等的建议后,青蛙对泥塘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泥塘变得越来越美丽,吸引了更多的动物前来观赏和居住。”这部分内容可以引导学生欣赏青蛙的坚韧和毅力,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②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泥塘最后变得怎么样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赏析和回答。
(5)青蛙的满足与自豪
① “最终,青蛙不再卖泥塘了,因为他意识到这个曾经破旧的泥塘已经成为了一个美丽宜居的地方。”这部分内容表现了青蛙的满足和自豪,以及他对于劳动成果的珍惜。
②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青蛙最后为什么会决定不再卖泥塘了呢?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体会青蛙的情感变化,以及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可以借此机会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
(六)师生互动,深化理解
(1)通过角色扮演,理解课文情节
① 邀请学生自愿扮演青蛙、老牛、野鸭等角色,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再现。
②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原话进行对话,体会角色的情感和态度。
③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情节,感受青蛙卖泥塘的整个过程。
(2)挖掘课文内涵,培养环保意识
① 引导学生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掉泥塘?泥塘最后变得怎么样了?
②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都可以为环保出一份力。
③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培养环保意识。
(3)拓展思维,发挥想象
① 提问学生:如果你是青蛙,你会怎样改造泥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的建议。
②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想法,拓展思维空间。
③ 通过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填空问答,巩固所学知识
① 填空题:青蛙一开始觉得泥塘______,所以想要卖掉它。
答案:很烂。
设计目的:帮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巩固对青蛙初衷的理解。
② 填空题:青蛙听取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动物的建议,对泥塘进行了改造。
答案:老牛、野鸭、小鸟、蝴蝶。
设计目的:帮助学生梳理课文情节,加深对改造泥塘过程的认识。
③ 填空题:改造后的泥塘变得______,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成了一个美丽宜居的地方。
答案:很美。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感受泥塘改造后的美好景象,增强对环保成果的认同感。
(5)课堂小结,回顾所学
① 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点,包括青蛙卖泥塘的原因、改造泥塘的过程以及环保的重要性等。
②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③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画一幅泥塘改造后的图画,并写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