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7 16:5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下册
言有序,悔亡。——《周易·艮》
言之有序,说话和写文章很有条理。
gèn
交流平台
游览顺序,是记叙文顺序中空间顺序的一种,是指看到景物的先后顺序。
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可以按游览的顺序来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按游双龙洞的顺序来写的,游览经过清楚明了。
记金华的双龙洞
山路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出洞
按游览顺序
可以把特别吸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吸引人的景物重点写,做到详略得当。可以写看到的、听到的,还可以写感受到的。
作者通过孔隙时的真实感受,突出了孔隙“窄小”的特点,写得具体可感,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
如果景物发生了变化,可以按照变化的顺序来写。如《海上日出》的第2、3自然段就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在《海上日出》这篇文章中,先弄清日出前,日出中,日出后各是什么样的,以及晴天时和多云时日出的样子,然后连起来,就明白海上日出是很伟大的奇观的道理。
怎样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
交流感受
可以按游览的顺序来写。
可以把特别吸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
可以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
游览顺序
景物特点
变化顺序
你还知道哪些游览文章的写作顺序?
2、空间(方位)顺序,即站在固定点观察,按东南西北、上下左右不同的方位来写。这种写法可以将景物介绍得更加全面细致,使读者读后一目了然。
1、时间顺序,即游览时间的先后顺序。先看到什么,再看到什么,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描写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不至于杂乱无章。如《观潮》这篇课文,作者先写潮来前江面风平浪静,人们焦急盼望的情景;再写潮来时那雄伟壮观、惊心动魄的景象;最后写潮过后的余波奔涌。
3、游览顺序,移步换景。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
4、按照景物的分类。一个景物,在不同时间,地点,或者不同角度和方面。比如《海上日出》晴天,有薄云,有厚云。
小结:
通过学习“交流平台”和回顾本单元课文,我们学会了写游记的方法和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写游记时可以按游览的顺序来写,在描写的过程中,不要“面面俱到”,要注意选取特别吸引你的景物重点写,突出景物的特点,通过真实地描写自己的感受将景物的特点写清楚。
星期天,你要带一位同学参观植物园。根据下面的示意图,画出参观路线,再按顺序说一说。




植物园参观路线图
弄清植物园的方位,有几个大门, 园内有哪些景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看一看
想一想:
你打算从哪个门进入植物园?你打算先参观哪个景点,再参观哪儿,最后参观哪儿?从哪个门离开植物园?你认为怎么安排路线最科学、最合理?


南门
郁金香园
天鹅湖
芍药园
松林
纪念馆
望湖亭
东南门
方案示例:
方案一
北门
天鹅湖
纪念馆
望湖亭
郁金香园
芍药园
松林
方案二
找好游览顺序很关键,中间用的连接词很关键,一定要准确、简洁,让别人明白你的游览顺序。
温馨提示
游踪:首先┅┅然后┅┅最后┅┅
动词:走过┅┅穿过┅┅沿着┅┅绕过┅┅
首先,我们来到了植物园的北门,进了北门后,迎面我们看到了天鹅湖,沿着天鹅湖我们往左手边走,于是我们来到了纪念馆,出了纪念馆,我们继续往南走就来到了望湖亭,望湖亭的对面就是郁金香园,参观完郁金香园我们继续沿着天鹅湖走,就会来到天鹅湖上的小桥,过了小桥往西就来到了芍药园,芍药园的右面就是松林,游完松林我们就回到北门了。
例 文
1、按游览顺序记叙,适当运用过渡句,使文章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2、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
3、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写好游记应做到:
1.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找一找,《游金华的双龙洞》文中点明地点的相关句子。
2.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
7.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3.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4.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5.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6.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过渡句
16 海上日出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太阳升起的过程(晴天)
多角度:颜色,光亮,动作
动词和关联词的使用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视觉:颜色
听觉:声音
感受
如何抓住具体特点?(三要素)
1、多用关联词。
2、多用五官。
3、多用不同的动词。
介绍范围较大的景物时,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介绍。
看一看
说一说
写一写
学以致用
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和同学交流看到了什么,再试着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介绍范围较小的景物,可以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由主要到次要等顺序来进行介绍。
根据景物的特点选择恰当的顺序来介绍,做到条理清楚,别人才能听得明白。
想一想:哪一处景物最吸引你?
确定内容:
人文景观:
附近的风景名胜、公园、小区、学校……
自然景物:
山川湖泊、花草树木、日出日落……
人文景物可以按游览的先后顺序说;自然景物可以按照景物变化的顺序来写。
在我家院子的东北角,有两株紫薇。每到五月份,紫薇那长长的枝条上就开出一串串的花朵。远远看去,如同一片红云笼罩在枝头。那颜色,就像天边的彩霞一样艳丽。走近了,你会发现每根枝条上不是一串花,而是许多串花,它们挨挨挤挤的,你靠着我,我靠着你,中间不留一点儿缝隙,所以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串花呢!再靠近些,你会发现那紫薇花每朵都有五片花瓣,每一片都像少女的大裙摆。在五片花瓣中间,有几根细丝伸出来,有的笔直,有的弯曲,细丝顶端有黄色的花粉,那就是它的花蕊。看着这一树灿烂的红花,谁能不驻足观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