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 第16课《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 第16课《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7 15:43:3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16课 《最苦与最乐》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章大意,理解作者对“最苦”与“最乐”的阐述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两边的批注和课后的阅读提示学习自读课文。
3.审美鉴赏与创造:训练学生使用略读的读书方法,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锁定阅读重点,提高阅读效率。
4.文化传承与理解:利用本文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树立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带领学生掌握文章大意,理解作者对“最苦”与“最乐”的阐述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继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两边的批注和课后的阅读提示学习自读课文;继续训练学生使用略读的读书方法,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锁定阅读重点,提高阅读效率。
三、教学设想
《最苦与最乐》是一篇议论文,统编教材将其安排在了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之中。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美德。从文体上来看,本单元三篇现代文有散文、小说和议论文,各不相同。七年级学生对议论文的知识并不了解,一篇文章也不足以从文体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的学习,而且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怎样设计才能体现出自读课文的特点,又能渗透议论文的一点知识,且让学生的语言运用的能力得到提高呢?我从两个活动的设计入手,一是抓住干,理清文章的论证逻辑;二是改写文章,深入理解文章的哲理。这样做,既简洁轻便,易于操作,又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理解梁启超写作此文的良苦用心,还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运用的能力,真可谓理解有深度,训练有实效。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每个人应如何面对“苦”与“乐”,应建立怎样的“苦乐观”呢?西方哲学信奉“智者无忧”,而孟子却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张潮也说“人莫乐于闲”,而居里夫人却说“世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人认为“人生苦短,该及时行乐”;而范仲淹却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接下来,让我们与梁启超先生一起探讨《最苦与最乐》。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曾和康有为发起“公交车上书”,提倡“维新运动”。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流亡日本,先后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介绍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学说,在当时有较大影响。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全集》。其文风:流畅、犀利、凝练。
2.介绍背景
本文选自《〈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改动。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对此,哲人们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感悟和思考。梁启超的这篇文章渗透着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的超凡智慧,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理解。
3.文体知识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个事件进行分析、评论,表明作者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据包括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连接论点和论据的桥梁和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三、诵读训练
(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契约(qì) 揽(lǎn) 悲天悯人(mǐn)
2.理解词义
莫若:不如。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四、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1. 从文章中,找出最重要的句子,组成一篇小短文。要求句意通顺,前后连贯,原文意思不改变。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迅速抓住文章的主干,理解文章每部分靠设问引出话题,层层推进,逻辑严谨的特点。
屏显: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人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尽得大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2. 用三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屏显:
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要主动承担责任,不应逃避责任。
【设计意图】分两步抓住干,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这是利用自指导学生迅速理解文章内容的捷径。
(二)师生共同讨论归纳。
 1.理清课文结构,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各论述了什么
 明确: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12自然段)论述“负责任是人生的痛苦”。
二、(3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的快乐”。
三、(45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三)小结本环节
屏显:
议论文如何抓主干?
首尾段落很重要,观点往往藏其中。
段首句子要留意,有时过渡兼中心
巧提问题引观点,层层递进逻辑清。
分清论点与论据,议论文阅读了于心。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居里夫人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张潮却随笔写下:“人莫乐于闲。”“闲”能读书,游名胜,交益友。快乐是我们所需求的,亦是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要素。细翻自己人生的扉页,想必有许多事令你痛苦或快乐,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说说你最痛苦和最快乐的事。(2~3人)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他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二、略读课文探“苦乐”
1、“负责最苦”,作者是怎样得出答案的?
(带着学生分析“最苦”段落)
提示:作者首先列举了对个人的责任:“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以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启迪读者认让什么是“未尽责任”,进而叙述“未尽责任”将会有怎样的痛苦。然后作者又由对个人说到了“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有着应负的责任,接着说这些责任未尽到而产生的种种痛苦的状态。作者这样多方面、多角度摆事实来论证观点,把道理阐述得非常清楚明白。
2、作者是如何来表达“尽责最乐”的?
(引导学生注意古语、俗语、名言)
提示:作者引用古语、俗语和孔子、孟子、曾子的话,来说什么是“最乐”;另一方面作者自己言辞恳切地讲道理,向读者分析观点的正确性,如“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另外,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君子有终生之忧”。
过渡:照应着课题《最苦与最乐》,“最苦”与“最乐”我们已经找到答案了,文章可以结束了。
3、文章第六自然段是否可去掉,为什么?
提示:一些读者的思想上还有一个结没有解开:既然负责任是痛苦的,那么不负责任不就没有痛苦了吗?所以,作者提出:“人生应当勇于负责,而不应当逃避责任”。其正面理由是“责任越大,痛苦越大,快乐也越大”。其反面理由是“责任是逃避不了的”。
4、提炼文章技法,体会作者严谨清晰的思路。
(引导学生初步获取议论文的知识)
提示:第一部分针对“最苦”提出观点,用一个中心句领起;然后用具体的例子(生活中的例子、自己的例子、名人事例都可以)来证明;第二部分针对“最乐”提出观点,用一个中心句领起;然后用名人名言(名言、警句、俗语、诗句都可以)来证明;最后一部分紧扣论题,对以上两个对立的观点进行辩证论述,得出最终结论“不逃避责任,勇于担责”。
另外,引导学生品味过渡衔接词语“翻过来看”、“然则”等体现严密性。
过渡:据报道,梁启超写下这篇文章《最苦与最乐》一经发表,立即就有1300多名读者慕名来信,可见文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其中文章的语言风格自然是功不可没的。
三、“价值观”探究
梁启超在本文中列举了许多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的事例,你是怎样看待他们的“苦乐观”?你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句来谈谈。
(从文中找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快乐之权,操之在己”。这些认识超越了古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民同乐”之类的苦乐观,将承担社会责任,完成社会责任作为一件最大的乐事来谈,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读完全文后,你觉得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对家庭、社会、国家应负有怎样的责任?(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谈。)
四、拓展延伸,体会课文语言特色:
1.了解语言特色,锻炼思维能力:
第一步:小组分析讨论本文的语言,看看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点拨:句式——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等。
论证方法——引证、例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明确好处: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论证方法的变化,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第二步:找找本文有哪些修辞手法,看看它们对本文的语言有哪些帮助?
点拨:修辞手法——排比、设问、反问等。
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
好处:文中的排比俯拾皆是,这造成了文章流畅气势,设问、反问等不再与上题重复。
第三步:品味精彩语段,体会本文“语言平易,亲切,如拉家常”的特点。
①“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明确:这段话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心情刻画得如此生动,其实是在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这一道理,这样亲切的语言,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说教口吻。
②“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明确:这段话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后的快乐心情,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③引导学生阅读开头的5个设问句,体会它们的作用。
明确:这五个设问句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阐述得有条不紊,另人信服。同时,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设问句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除以上的举例外,还可让学生自己找精彩的语句加以分析。)
第四步:积累。
①请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
例:知足常乐、苦尽甘来、苦中作乐、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教师就发表内容,予以相关的教育。
②教师准备好一些关于责任的名言佳句,要求小组讨论其字面意义(可查资料),并举例说明(可引用历史人物、生活实例或词语),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例: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字义: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举例:如安贫乐道的颜回、笑口常开的弥勒佛……
2.学生座谈,发表自己的意见:
居里夫人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奋斗。”
梁启超说:“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张潮却随笔写下:“人莫乐于闲”。“闲”能读书;游名胜;交益友……
快乐是我们所需求的,亦是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要素。细翻自己人生的扉页,想必有许多事令你痛苦或快乐,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苦与乐的认识。
五、仿写关键句,微型演讲
1.你是参赛者,以“最乐”为话题,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向同学讲述你的观点。
温馨提示:用上这些写“最乐”的关键语句,用自己的话仿写,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明确:
①补充阐述“尽责任是最乐的事”这一观点,圣人“终身忧愁”,但日日苦中得真乐。
②担大责任,得大快乐。从“小我”之乐提升到“大我”之乐。
③由浅及深,层次深入,使说理更透彻、更完善。
温馨提示:可以用课外事例,也可以用课本上的事例。用“人+做了什么事”来补写句子。
示例:
邓稼先隐姓埋名、至死不懈,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白求恩为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以身殉职;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汉的开创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设立杏坛,广收门徒,让普通百姓也能受教育。
2.学生自主讲,同桌互相讲。提问两名学生展示。
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关注文章标题、勾画文中关键语句、整合梳理关键语句的内在联系等略读策略,基本了解了课文内容,作者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是负责任,最乐的事是尽责任,最苦与最乐是紧密相连、相依相生的,没有负责任的苦,就享受不到尽责任的乐;责任只能解除,不能推卸。所以,我们要勇于负责,不逃避责任。
六、读出自己,明确责任
作者说: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苦于身上背负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我们说:人生什么事最乐呢?是完成作业、做好值日、力所能及做家务、尽做子女的责任关爱体贴父母等。
总结:乐从苦中来。尽小责任得小快乐,尽大责任得大快乐。今天我们努力学习,心中有责任,肩上能担当;未来我们担大任,为国家为民族贡献力量,在苦中得真乐。
七、课堂结语
鲁迅先生说过:“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的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乐。”英国文学家狄更斯也说过:“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了。”我们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我们也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让我们铭记责任,因为“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九、作业布置:
就下面几个情境,体验“最苦”与“最乐”的感受,写一篇小作文。
1.完成某一学科的学习任务。
2.完成长辈托付的某项任务。
3.完成班集体或学校布置的某项工作。
教学反思
1、课文的教学目标可以有很多,但从教材出发、从学生出发,才能准确定位,体现文章的教学价值。
2、课堂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前期一直致力于预习方面的尝试,既然预习了,回收了,便要应用,如何把预习回收应用在课堂上?如何有向开放?如何重心下移,更是新基础理论指导下,应该去思考和实践的。
3、课题是一个契机,是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一个探索,不应只存在与结题报告中,更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应用。
4、本周听到熊老师的一句话“理念生成风格”,有了理念,多去追问是否合适,从中调整,或许会更有实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