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巩固练)
一、巩固练-学科关键能力构建(建议用时:20min))
1.(2019七下·东台月考)如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由此可见,血液包含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和血细胞是并列关系。
故答案为:A
【分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量为450-550万/立方厘米,平均为500万/立方厘米;成年女子为380-460万/立方厘米,平均为420万/立方厘米;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为每立方厘米5000-9000个;血小板无细胞核.正常人的血小板含量为10-30万/立方厘米,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
2.(2021七下·南昌期末)下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流出的血液一定是动脉血
B.图乙、图丙和图丁所示的血管都能进行物质交换
C.图丙所示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
D.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答案】D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A.图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主动脉内流动脉血,肺动脉在流静脉血,A错误。
B.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图中只有图丁能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
C.图乙所示血管动脉血流速度最快,C错误。
D.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三种血管 (动脉:主干向分支) (静脉:分支向主干) 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
动脉血管,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血流速度最慢。
3.(2019七下·襄汾期中)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B.静脉的管内有静脉瓣,动脉的管内有动脉瓣
C.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快速、单行通过
D.无偿献血或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动脉
【答案】A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运血出心脏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最快,分布位置较深,呈喷射状,在近心端止血。静脉是运血回心脏的血管,管腔最大,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较慢,分布位置较浅,血流速度慢,在远心端止血,静脉内有静脉辨,可以防止血液倒流,临床是输液即是静脉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最广,管壁最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慢慢渗透,压迫止血即可。
故答案为:A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4.(2024七下·榕江期中)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的管壁厚,弹性大,内流动脉血
B.⑨的壁最厚,收缩能力最强,能将血液输送到除肺以外的全身各处
C.图中④是肺循环起点,③是体循环的终点
D.③左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流向④
【答案】D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①是主动脉,管壁厚,弹性大,血液流速快,不符合题意;
B、⑨是左心室,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收缩能力最强,能将血液泵送到除肺以外的全身各处,不符合题意;
C、肺循环起点是④右心室,体循环终点是③右心房,不符合题意;
D、③右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流向④右心室,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图中:①主动脉,②上腔静脉,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⑤下腔静脉,⑥肺动脉,⑦肺静脉,⑧左心房,⑨左心室。
血液循环的途径:
5.(2024七下·路南月考)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下列有关对其心脏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心脏搏动有力 B.心率比一般人快
C.心肌发达 D.每搏输出量大
【答案】B
【知识点】心率、心输出量
【解析】【解答】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壁较厚,搏动有力,每搏输出的血量比一般人的要大,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比一般人的慢。
故答案为:B。
【分析】心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每分钟心动周期的次数称为心率。
6.(2023七下·包河期中)你为你的家人量过血压吗?周末的早晨小明为爷爷量的血压是19.6/14kPa(健康人的血压一般在12~18.7kPa/8~12kPa)。下列有关说法你不认同的是( )
A.血压指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B.19.6kPa是舒张压,14kPa是收缩压
C.据测得数值分析,爷爷可能是高血压患者
D.爷爷应该清淡饮食,坚持适度锻炼
【答案】B
【知识点】血压、脉搏
【解析】【解答】A、 血压主要是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的。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 不符合题意;
B、爷爷的血压是19.6/14kPa,其中19.6kPa是收缩压,14kPa是舒张压,符合题意;
C、健康人的血压一般在12~ 18.7kPa/8 ~12kPa,爷爷的血压是19.6/14kPa,舒张压和收缩压都高于正常值,故爷爷是高血压患者,不符合题意;
D、 爷爷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应该清淡饮食,坚持适度锻炼,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血液主要是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的。通常所说的血液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最高,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健康成年人的动脉血压,一般维持在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就称为高血压;经常低于12/6.7千帕,则称为低血压,血压太高和太低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7.(2024七下·廊坊月考)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下列关于献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次献血量应不少于400毫升
B.紧急情况下可以用艾滋病携带者献出的血来救治患者
C.献血时,18~55周岁的公民不需体检均可献血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答案】D
【知识点】血量与输血
【解析】【解答】A、献血者每次献血,血液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超过400毫升,A不符合题意;
B、经检查身体合格者,可以参加献血,艾滋病携带者不能参与献血,B不符合题意;
C、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鼓励18~55周岁健康公民自愿献血,C不符合题意;
D、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约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血型的人,AB血型的人可以少量接受A型、B型和O型血。
8.(2023七下·南宁期末)下面是校医刘护士做的两个检查,请根据实验及相关图像回答问题。
实验一:将20毫升人的血液放入装有几滴5%的柠檬酸钠溶液的量筒中,轻轻振动量筒,静置一段时间(甲)。
实验二:取少量人的血液制成人血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图乙是看到的物像示意图。
(1)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图中淡黄色透明的液体①是 ,其主要功能是运载 、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 。图中③是 。
(2)皮肤轻微划伤后,能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物质存在于图乙中 (填标号)。
(3)DNA鉴定是亲子鉴定常用的方法之一,常以血液、毛发、口腔上皮细胞等作为样本,检测细胞核中DNA的相似程度,确定亲子关系。若以血液为样本,应选用图乙中的[ ]。
【答案】(1)血浆;血细胞;废物;红细胞
(2)⑥
(3)④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①血浆、②白细胞和血小板、③红细胞、④白细胞、⑤红细胞、⑥血小板。
(1)加入抗凝剂后将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上层淡黄色透明的液体①是血浆,下层红色的部分③是红细胞,两层的交界面还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是②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故答案为:血浆;血细胞;废物;红细胞。
(2)血小板能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图乙中⑥是血小板。
故答案为:⑥。
(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血小板都没有细胞核,白细胞具有细胞核,DNA存在于细胞核中,故若以血液为样本,应选用图乙中④白细胞。
故答案为:④。
【分析】(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加入抗凝剂后,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淡黄色的液体时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下层红色的部分是红细胞。两层的交界面还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是白细胞与血小板。血液组成如图所示:
(2)三种血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如下:
9.(2024七下·宁明月考) 下表是两位女同学的血液化验单,如图是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红细胞 血红蛋白 白细胞 血小板
小燕 3.0×1012个/L 90g/L 6.1×109个/L 2.5×1011个/L
小兰 4.2×1012个/L 130g/L 16×109个/L 2.8×1011个/L
参考值 (3.5~5.0)×1012个/L (110~150)g/L (4~10)×109个/L (1~3)×1011个/L
(1)红细胞主要具有运输 的功能。表中小燕的红细胞数目过少和 含量过低,经常头晕、疲乏,患有 症。
(2)经医生诊断小兰患有急性肺炎,诊断依据之一是化验单上她的 数目过多。
(3)按图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此处从毛细血管流出的血液应该是 血,原因是: 。
【答案】(1)氧气;血红蛋白;贫血
(2)白细胞
(3)静脉;血液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了,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或血液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了)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常规化验单
【解析】【解答】(1)红细胞无细胞核,数量最多,含有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和少量二氧化碳的功能。小燕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的含量都过少,表明她可能患有贫血病。由于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她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较为丰富的食物。
(2)白细胞呈圆球状,是唯一有细胞核的血细胞,体积最大,数量最少,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经医生诊断小兰患有急性肺炎,诊断依据之一是化验单上她的白细胞数目过多,因为这种细胞是人体的卫士,能吞噬病菌。
(3)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包括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按图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此处从毛细血管流出的血液应该是静脉血,原因是:血液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了,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或血液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了)。
故答案为: (1)氧气;血红蛋白;贫血; (2) 白细胞 ; (3) 静脉 ; 血液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了,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或血液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了) 。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主要成分为水(90%),还有血浆蛋白
(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3%)。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的功能有运输功能、防御和保护功能。
10.(2024七下·遵义月考)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如图甲是小组对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应选择尾鳍色素较 (选填“多”或“少”)的小鱼,以利于观察。
(2)用湿棉花包住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过程中,应时常往棉花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持小鱼的正常 。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 (选填“低”或“高”)倍显微镜观察。根据图乙判断,血管b的类型是 ,依据是 。
(4)实验中由于小鱼时常跳动导致观察困难。小鱼跳动是否与湿纱布的温度有关呢?为此,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先用10℃水浸泡后的棉絮覆盖在一组小鱼上,然后计算小鱼在5分钟内的平均跳动次数;过一段时间后,再先后用15℃和20℃水浸泡后的棉絮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湿棉絮的温度 10℃ 15℃ 20℃
小鱼平均跳动次数 7次 12次 15次
由表格数据可得出结论:
(5)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小鱼?
【答案】(1)少
(2)呼吸
(3)低;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
(4)小鱼跳动与湿棉絮的温度有关(合理即可)
(5)将其放回到适宜生活的环境中(合理即可)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1)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流情况时,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鱼,若尾鳍的色素较深时,不易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情况。
(2)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不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3)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图二中,b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是毛细血管,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4)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通过探究小鱼跳动是否与湿纱布的温度有关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小鱼跳动与湿纱布的温度有关。
(5)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实验结束后,将小鱼放回到适宜生活的环境中(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少;(2)呼吸;(3)低;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4)小鱼跳动与湿棉絮的温度有关(合理即可);(5)将其放回到适宜生活的环境中(合理即可)。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经分析“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可知,图中a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
11.(2024七下·银海期中)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每天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摄入适量的水分,以保障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下图甲表示健康成年人平均每日获得和排出水的途径及量,图乙是心脏结构示意图(①~④表示心脏四腔,⑤~⑧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四种排出水分的途径中,不属于排泄途径的是 。
(2)从食物中摄取的水,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后,由图乙中的[⑧] 进入心脏,再依次经过①→ (用图乙中序号和箭头表示),才能到达肺部。
(3)由图甲可知,人体内一部分水是通过呼气排出体外的。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经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氧气含量会 (填“增多”或“减少”)。
【答案】(1)排出粪便
(2)下腔静脉;②→⑥
(3)肺泡数量多/肺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等;增多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因此,图甲中四种排出水分的途径中,不属于排泄途径的是排出粪便。
(2)血液循环的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图乙中①为右心房,②为右心室,③为左心房,④为左心室,⑤为主动脉,⑥为肺动脉,⑦为肺静脉,⑧为下腔静脉。食物中的水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后,由⑧下腔静脉进入心脏,依次经过图乙中的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⑥肺动脉→⑦肺静脉,才能到达肺部。
(3)肺泡数量多,肺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因此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转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经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氧气含量会增加。
(4)血液中的一个水分子通过体循环到达泌尿系统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的大致过程是:④左心室→⑤主动脉→肾动脉→泌尿系统→体外。
【分析】分析图可知: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⑤主动脉;⑥肺动脉;⑦肺静脉;⑧下腔静脉。
(1)粪便是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遗。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2)血液循环的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3)肺泡数量多,肺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因此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转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4)排尿的通道是: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二、链中考-真题模拟限时演练(建议用时:20min)
12.(2023·广西)小林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依次观察到视明甲、视野乙,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放大倍数比乙的大 B.甲的细胞个数比乙的多
C.不需要移动血细胞涂片 D.不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
【答案】B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B、 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小,数量多视野亮;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视野暗,故甲的放大倍数比乙的小,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 图乙白细胞在图甲视野的左侧,故需要向左移动血细胞涂片, 不符合题意;
D、 在观察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擦拭显微镜的镜头时,要用专门的擦镜纸;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13.(2023·广东)如图为某志愿者的电子献血证(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血样可输给A型血患者 B.全血中含有血细胞和血浆
C.献血时针头插入的是动脉 D.针眼处起凝血作用的是白细胞
【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管;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由电子献血证中的血型可以发现,该志愿者为AB型,属于需要遵循同型血原则,因此该志愿者的血液只能输给AB型血液的患者,A错误;
B、人的血液包含血浆和血细胞,成分血指的是血液中的部分成分,全血指的是血液的所有成分,B正确;
C、血管包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由于静脉血管流速慢、血液压力小,因此针插入的是静脉,C错误;
D、血细胞中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起到止血和凝血的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血液包含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作用,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防御疾病的作用,血小板具有凝血和止血的作用,血浆会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代谢废物、二氧化碳等。
(2)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根据安全输血原则,A型只能接受A型和O型,B型只能接受B型和O型,AB型可以接受A型、B型、AB型、O型,O型只能接受接受O型。
(3)安全输血的原则为输同型血原则,在没有同型血且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防止血液出现凝集反应。
(4)动脉管壁较厚,管径较小,血流速度快,将血液从心脏运输到全身各部分;
(5)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管径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进行物质交换;
(6)静脉管壁较薄,管径较大,血流速度慢,将血液从全身各部分输送回心脏。
14.(2023·长沙模拟)如图是人体三种类型血管内血流速度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管Ⅰ为动脉,内流动脉血
B.血管Ⅱ的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部分血管Ⅲ内存在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D.受外伤,血管Ⅲ破裂出血,需按压远心端
【答案】A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A、Ⅰ是动脉血管,不一定内流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静脉血,A错误;
B、Ⅱ毛细血管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慢,B正确;
C、Ⅲ四肢静脉管内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C正确;
D、Ⅲ静脉是将全身的血液收集流入心脏的血管,静脉出血的特点,颜色暗红,血流较慢,在远心端止血,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动脉将血液由心脏流向全身的血管,其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静脉是将全身的血液收集流入心脏的血管,其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管壁薄,血流速度最慢,管腔小等特点适于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血管Ⅰ是动脉血管,血管Ⅱ是毛细血管,血管Ⅲ是静脉血管。
15.(2020·济宁)2020年6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其主题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号是“献血,让世界更健康”。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应输入红细胞成分
C.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AB型血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答案】C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A正确。
B.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可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B正确。
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B血型可以输给AB血型的人,不能输给其他血型的人;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C错误。
D.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D正确。
【分析】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根据病情需要,可以进行成分输血。
16.(2023·恩施)现有甲、乙、丙、丁4人,在ABO血型系统中,4人的血型各不相同。现用丙的血清给其他3人验血,只有乙、丁2人的红细胞起凝集反应,用丁的血清给其他3人验血,只有乙、丙2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问乙的血型是( )
A.型 B.型 C.型 D.O型
【答案】A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他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叫做A型;只含有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根据题目发现丙和丁给甲都不会凝集,说明甲没有凝集原,属于O型血,丙丁两个人给乙都会出现凝集,说明乙含有两种凝集原,是AB型血。
故答案为:A。
【分析】(1)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根据安全输血原则,A型只能接受A型和O型,B型只能接受B型和O型,AB型可以接受A型、B型、AB型、O型,O型只能接受接受O型。
(2)安全输血的原则为输同型血原则,在没有同型血且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防止血液出现凝集反应。
17.(2024·揭西一模)图甲是微镜下人血涂片,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①具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
B.图甲中的②形状不规则,有运输二氧化碳的功能
C.图乙中a、b、c三条血管分别是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D.b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B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 A、图甲中的①白细胞具有细胞核,能够变形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并吞噬病菌,不符合题意;
B、图甲中的②血小板,它的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能止血和加速凝血,没有运输二氧化碳的功能,符合题意;
C、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根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所以图乙中的a是静脉,b是毛细血管,c是动脉,不符合题意;
D、图乙b表示毛细血管,其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图甲中: ①是白细胞,②是血小板,③是红细胞,④是血浆 。 图乙中:a是静脉,b是毛细血管,c是动脉。
(1)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毛细血管都是一端连着小动脉,一端连着小静脉,如肾小球两端连接的都是小动脉。
18.(2023·东莞模拟)如图为人体两种血管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静脉,B表示动脉,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血管A中的血液从全身各处流回心脏
B.血管A的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血管B内的动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
D.血管B中流动的血液一定是动脉血
【答案】A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A、血管A是静脉,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A正确;
B、血管A是静脉,管壁较薄,B错误;
C、血管B是动脉,其内没有瓣膜,C错误;
D、并不是所有的动脉内都流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不是所有的静脉内都流静脉血,如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可见,血管B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不一定是动脉血,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根据以上特点可判定图示中的血管分别为:A静脉、B动脉。
19.(2023·增城模拟)通过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管、血液和蚕豆叶表皮,获得下列三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血流方向以及血管分支情况可判断图甲中的血管A为静脉
B.图甲中的血管B和血管C内血细胞只能单行通过,因此判断为毛细血管
C.图乙中数量较多的为①红细胞,数量较少体积较大的为②白细胞
D.图丙中③为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也是水分散失的窗户
【答案】A
【知识点】血管;叶片的结构;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图甲A表示的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动脉,A错误;
B、图甲B和C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表示的是毛细血管,B正确;
C、图乙中①为红细胞,红细胞数量较多且没有细胞核;②为白细胞,白细胞体积较大且拥有细胞核,C正确;
D、图丙中③为气孔,可以通过气体和水分,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也是水分散失的窗户,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区分血管的技巧:①“从主干流向分支”或者“从心脏流出”的是动脉,;②“从分支流向主干“或者“流回心脏”或者“血管中有瓣膜”的是静脉;③“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2)血液包含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作用,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防御疾病的作用,血小板具有凝血和止血的作用,血浆会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代谢废物、二氧化碳等。
(3)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
①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气孔主要位于植物的下表皮,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是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
②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③叶脉中的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叶脉中的筛管能运输有机物。
20.(2023·临沂)下表是四位同学血常规检查中某一项目的检查结果。据表作出的初步诊断错误的是( )
性别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正常值
甲 女 红细胞计数 3.0×1012个/L 3.5×1012~5.0×1012个/L
乙 女 白细胞计数 15×109个/L 4.0×109~10.0×109个/L
丙 女 血小板计数 0.5×1011个/L 1.0×1011~3.0×1011个/L
丁 女 血红蛋白 90g/L 110~150g/L
A.甲——贫血 B.乙——有炎症
C.丙——血液不易凝固 D.丁——坏血病
【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常规化验单
【解析】【解答】A、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甲红细胞数量少于正常值,有贫血症状,A说法正确。
B、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乙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白细胞能吞噬病菌,防御疾病.若人体有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所以,可以判断体内有炎症,B说法正确。
C、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丙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值,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可以推断,丙身体若出血不易止血,C说法正确。
D、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丁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最低值,患有贫血症状,坏血病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数量,可通过与正常值对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各种血细胞的功能是关键,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数量少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会患贫血,可以通过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白细胞能吞噬病菌,防御疾病,当人体内出现验证时,白细胞数量会增多;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21.(2023·邛崃模拟)下图1是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图2是心脏结构示意图、图3是显微镜下的血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2四个腔室中[ ] 的壁最厚,为体循环提供足够的动力,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
(2)若用橡皮管扎紧图2中的9,从3向心脏注水写出水的流程 (用图2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3)小伟最近嗓子疼痛,经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医生建议注射抗生素,输液时护士用一个橡皮管在他手背针刺部位上方15厘米处捆扎起来,针刺入的血管是图1中[ ] 。药物首先到达图2心脏中的[ ] ,药物需 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扁桃体。
(4)在小伟体内,流静脉血的血管有 (用图2中的数字表示)。
(5)钢城某初中学校的一位生物教师到西藏地区参加支教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该教师未患病),则增加的血液成分最可能是图3中的[ ] ,这种细胞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
【答案】(1)7;左心室;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3→6→8→2
(3)b;静脉;6;右心房;2
(4)2、3、9
(5)b;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无细胞核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1)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7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所以壁最后,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四肢静脉内的瓣膜叫静脉瓣,瓣膜都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若用橡皮管扎紧图2中的9下腔静脉,从3上腔静脉里向心脏内注水,水流动的路线是:3上腔静脉→6右心房→8右心室→2肺动脉。
(3)输液时,护士用针刺入小伟的手背血管是图1中的b静脉。静脉注射抗生素后,抗生素到达肺的途径是:上肢静脉→3上腔静脉→6右心房→8右心室→2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扁桃体,因此药物首先达到心脏的6右心房,药物到达扁桃体需2次经过心脏。
(4)图2中,1主动脉流动脉血,2肺动脉流静脉血,3上腔静脉流静脉血,4肺静脉流动脉血,9下腔静脉流静脉血。因此在小伟体内,流静脉血的血管有2、3、9。
(5)西藏是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较少,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后,体内血液中b红细胞的含量会增加,从而增加了血红蛋白的含量,提高了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红细胞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呈两面凹的圆盘状,无细胞核。
【分析】图1中:a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
图2中:1主动脉,2肺动脉,3上腔静脉,4肺静脉,5左心房,6右心房,7左心室,8右心室,9下腔静脉。
图3中:a是血浆,b是红细胞、c是白细胞、d是血小板。
血液循环的途径:
22.(2023·河南)生物学社团的同学们利用注射器、单向阀(控制液体单向流动)、红墨水、细软管(充满红墨水)、细管接头等材料,制作了人体血液循环的模型(如图)。
(1)推动注射器A的活塞,红墨水沿A→B→C→①→D→E→F流动,该过程模拟体循环。注射器A表示心脏的 。若在单向阀①处,血液与组织细胞能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则可判断该处血管具有管径细、 和血流速度最慢等特点。
(2)模拟完体循环,接着推动注射器F的活塞,红墨水最终回流到A,模拟的是肺循环。注射器A表示心脏的 。若单向阀②表示肺部毛细血管网,血管G和血管H相比, 内的血液氧含量高。
(3)该模型不能同时模拟体循环和肺循环,你认为该模型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左心室;管壁薄
(2)左心房;血管H
(3)该模型无法显示心房和心室的结构特点或无法显示不同类型血管的特点(写出一条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1)体循环的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结合题图可知,推动注射器A的活塞,红墨水沿A→B→C→①→D→E→F流动,该过程模拟体循环。注射器A表示心脏的左心室。结合分析可知,若在单向阀①处,血液与组织细胞能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则可判断该处血管是毛细血管,具有管径细、管壁薄和血流速度最慢等特点。
故填:左心室;管壁薄
(2)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含氧量更高的动脉血。结合题图可知,推动注射器F的活塞,红墨水最终回流到A,模拟的是肺循环。注射器A表示心脏的左心房。若单向阀②表示肺部毛细血管网,血管G(肺动脉)和血管H(肺静脉)相比,血管H(肺静脉)内的血液氧含量高。
故填:左心房;血管H
(3)该模型不能同时模拟体循环和肺循环,该模型有待改进的地方还有:该模型无法显示心房和心室的结构特点或无法显示不同类型血管的特点(写出一条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故填:该模型无法显示心房和心室的结构特点或无法显示不同类型血管的特点
【分析】(1)毛细血管在体内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2)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循环简图如下:
23.(2023·丰台模拟)为更好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和过程,生物小组的同学比较了心脏和压水机的异同,分别绘制心脏工作示意图(图1)和压水机工作示意图(图2)。
压水机工作示意图
(1)心脏主要由 组织构成,能够自动、有节律地 ,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2)心脏的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都具 ,其作用是 ,相当于图2中的单向阀。
(3)若将单向阀A、B间的空间看作左心室,单向阀B的功能与图1中 (填“①”或“②”)相似。左心室收缩过程相当于图2中的 (填“吸水”、“提水”或“出水”)过程,其内的血液被泵入图1中④ ,进而流向全身完成体循环。
(4)请举例说明心脏与压水机的不同之处。 。
【答案】(1)肌肉;收缩和舒张
(2)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3)②;提水;主动脉
(4)①心脏瓣膜靠肌肉收缩控制开闭;单向阀靠自重和水与大气的压力闭合;②动力来源不同,如:心脏收缩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压水机的能量来自外界。③心脏是一个复杂的封闭系统,压水机是一个简单的开放系统。④心脏中流动的是血液;压水机中流动的是水。⑤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压水机由金属材料构成。⑥心脏和压水机形状、大小等不同等。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肌肉组织能进行收缩和舒张,从而为血液运输提供动力;
故填:肌肉;收缩和舒张。
(2)心脏的心房与心室含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含有动脉瓣,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故填: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3)若将单向阀A、B间的空间看作左心室,血液流动方向为自下而上,因此B相当于房室瓣,B下方的管子相当于左心房,房室瓣为图1的②;左心室收缩过程会将血液运输到主动脉(图1的④),水会从AB之间进入A的上方空间,为提水过程;
故填:②;提水;主动脉。
(4)分析心脏和压水机可知,①心脏瓣膜靠肌肉收缩控制开闭;单向阀靠自重和水与大气的压力闭合;②动力来源不同,如:心脏收缩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压水机的能量来自外界。③心脏是一个复杂的封闭系统,压水机是一个简单的开放系统。④心脏中流动的是血液;压水机中流动的是水。⑤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压水机由金属材料构成。⑥心脏和压水机形状、大小等不同等。
故填:心脏瓣膜靠肌肉收缩控制开闭;单向阀靠自重和水与大气的压力闭合。
【分析】(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内有四腔,包含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中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
(2)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3)人的血管和心脏中有三种瓣膜,用来防止血液倒流。①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房室瓣;②位于心室和动脉之间的动脉瓣;③位于静脉血管中的静脉瓣。
三、选做题
24.(2023·历下模拟)下图中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人的肺循环过程中①-⑤各段血管的血流速度和血管总面积的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循环始于右心室收缩,①②为动脉
B.流经①②③④⑤后,血液最终流回左心房
C.③的总面积最大、血流速度最慢,表示是毛细血管
D.①和②中流动脉血,④和⑤中流静脉血
【答案】D
【知识点】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 ①② 处曲线血流速度快,血管总面积小,说明这一段是动脉血管,由题意可知血管①为肺动脉,由肺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各级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各级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可知,肺循环始于右心室收缩,A正确;
B、由肺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各级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各级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可知,血液最终流回左心房,B正确;
C、 毛细血管网的血液流速最小,但总面积大,题图中③的总面积最大、血流速度最慢,表示的是肺部的毛细血管网,C正确;
D、①表示肺动脉,②表示各级动脉,流的是静脉血,④⑤血流速度较快,血管总面积比①②动脉大一些,说明④表示的是各级静脉,⑤表示的是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分析题图可知,①-⑤各段血管分别是:①是肺动脉、②是各级动脉、③是肺部毛细血管、④是各级静脉、⑤是肺静脉;
(2)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多的动脉血,因此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
25.(2023·长沙)下图为某同学在校园科技节上的参赛作品——血液循环演示模型,其中单向阀模拟瓣膜(箭头表示液体流动方向),软管模拟与心脏相连的血管,装置内的红墨水模拟血液。据图回答:
(1)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心脏的 和舒张过程。若蓝色软管1模拟肺静脉,则红色软管2模拟 。
(2)在演示过程中,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单向阀A打开,单向阀B (填“打开”或“关闭”),模拟血液由静脉回流入心脏。
(3)指导老师指出该模型中的心脏结构不完整,可进一步完善。模型中缺少的心脏结构及应补充的位置是: 。
【答案】(1)收缩;主动脉
(2)关闭
(3)心房,蓝色软管和单向阀A之间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1)心脏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观血液循环途径图可知:若蓝色软管1模拟肺静脉,则红色软管2模拟主动脉。
(2)在演示过程中,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表示心脏舒张,血液由静脉流回心房,这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因此,单向阀A打开,单向阀B 关闭,模拟血液由静脉回流入心脏。
(3)心脏由心房和心室组成,模型只模拟了心室,因此,模型中应蓝色软管和单向阀A之间,加上心房。
【分析】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26.(2023七下·新城期末)人体循环系统贯穿着整个人体。通过血液的运输,为人体各处的组织细胞输送氧气和养料,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如图甲)。如果患者的肺部功能受损后不能及时恢复,血液中的氧气不足,就会有生命危险。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也叫人工肺)就是一个可以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新技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如图乙)。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壁主要由 组织构成,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 (填字母),与之直接相连的血管是 (填名称)。
(2)在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静脉血的血管有 (填数字)。
(3)血液由D出发,回到A的循环途径叫 。
(4)若5处代表的是小肠绒毛处的毛细血管,经过此处后,血液变为 血。
(5)“雾化治疗”是将药物雾化后通过呼吸道送入人体的一种给药方式,以该方法进入人体的药物,最先出现在心脏四个腔中的 (填名称)。
(6)图乙中“人工肺”包括两部分:一是氧合器部分,可以实现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使血液获得氧气,相当于人体的 ;二是人工泵部分,可以推进血液的流动,实现血液循环,相当于人体的 。
(7)为了抢救失血较多的病人,给患者输血时应以输 血为原则。
【答案】(1)肌肉;D;主动脉
(2)1、2
(3)体循环
(4)静脉
(5)左心房
(6)肺;心脏
(7)同型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1)第一空、心脏位于胸腔中央偏左下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有收缩与舒张功能;
第二空、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其中D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D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
第三空、D左心室与3主动脉相连。
(2)血液经体循环后,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然后经2上、下腔静脉→A右心房→C右心室→1肺动脉→7肺部毛细血管网;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后,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经4肺静脉→B左心房→D左心室→3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8全身毛细血管网,因此,在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静脉血的血管有1肺动脉、2上、下腔静脉,流动脉血的血管有3主动脉、4肺静脉。
(3)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血液由D左心室出发,经3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8全身毛细血管网→A右心房的循环途径叫体循环。
(4)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经过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后,血液变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最后经下腔静脉汇入右心房。若5处代表的是小肠绒毛处的毛细血管,经过此处后,血液变为静脉血。
(5)“雾化治疗”是将药物雾化后通过呼吸道送入人体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再经肺静脉回到左心房、左心室,最后由左心室经主动脉、各级动脉送到全身。以该方法进入人体的药物,最先出现在心脏四个腔中的左心房。
(6)第一空、”人工肺”包括两部分:一是氧合器部分,可以实现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使血液获得氧气,氧合器相当于人体的肺,第二空、二是人工泵部分,可以推进血液的流动,实现血液循环,人工泵相当于人体的心脏。
(7)为了抢救失血较多的病人,给患者输血时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的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时才采用。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红细胞会凝集成团。
【分析】(1)图中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1是肺动脉,2是上、下腔静脉,3是主动脉,4是肺静脉,5是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6肺部毛细血管,7肺泡,8是组织细胞。
(2)血液循环途径:
27.(2020·北京模拟)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形形色色”的贫血
贫血是指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减少。针对贫血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缺铁性贫血是指因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的铁耗尽,继而引发红细胞内缺铁而导致贫血。正常人每天造血约需铁20~25mg,主要来自衰老破损的红细胞,为维持体内铁平衡,每天还需从食物中摄入1~1.5mg。在胃酸和蛋白酶的作用下,动物性食物所含的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与珠蛋白更易分离,并被肠黏膜细胞直接吸收,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经血红素分离酶将铁释放出来,因此来自动物食品中的铁更易于吸收。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使造血干细胞减少,导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也相应地减少。与单纯的贫血不同,再障患者往往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首选免疫抑制治疗。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等原因导致DNA合成障碍,影响红细胞发育成熟所致的一类贫血。该病多见于进食新鲜蔬菜、肉类较少的人群。由于叶酸多在新鲜绿色蔬菜中,过度烹煮或腌制蔬菜均会使叶酸丢失,而维生素B12多在肉类中,长期偏食会造成维生素B12摄入量不足。
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 120 天。当红细胞意外死亡,便是血液学上所称的“溶血”。如果红细胞每天死亡的数量远大于机体产生的数量,就是“溶血性贫血”。物理、化学因素、感染等外在因素会引起溶血现象,溶血的内因主要是指红细胞的内在缺陷,如对于某些人来说,由于体内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食用蚕豆后会引起红细胞破裂,引发“蚕豆溶血”病。所幸大多数人G6PD储量丰富,不用因惧怕“蚕豆溶血”而拒绝蚕豆这种美味。
(1)小强最近总是出现头昏、乏力等症状,经医院化验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感觉体乏无力,是由于红细胞的缺乏使得机体运输 的能力下降,机体通过 作用分解有机物提供的能量不足导致的。下列表格中的食物,最适合辅助小强治疗的是 。
食物成分 食物名称 糖类 (克/100克) 蛋白质 (克/100克) 铁 (毫克/100克) 钙 (毫克/100克) 维生素B1 (毫克/100克)
豆腐 3.8 8.1 1.9 164 0.04
菠菜 2.8 2.6 2.9 66 0.04
苹果 12.3 0.2 0.6 4 0.06
猪肝 5.0 19.3 22.6 6 0.21
(2)对于严重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采取成分输血的方式改善贫血,此时输入的血液成分主要是 。
(3)一般不会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身上表现出的症状是_____(选填字母)。
A.极易受到细菌、病毒感染 B.受伤后凝血速度减慢
C.心跳减慢 D.面色苍白
(4)为避免因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除通过药物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以外,请你写出一条在日常生活中的建议: 。
【答案】(1)氧;呼吸;猪肝
(2)红细胞
(3)C
(4)适当多吃肝肾肉类等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1)当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偏低时,人就会出现贫血。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所以贫血患者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致使组织细胞因氧气含量不足影响能量的释放。贫血患者应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据表中数据可见:猪肝中富含蛋白质和铁,所以建议贫血患者适当多吃猪肝。
(2)当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偏低时,人就会出现贫血。所以对于贫血患者,建议输红细胞。
(3)国际上,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重、轻型,我国相应的分型是急性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面色苍白、出血及受伤后凝血速度减慢以及感染。一般没有心跳减慢的现象。可见C符合题意。
(4)为避免因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除通过药物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以外,建议加强营养,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食品中肝肾肉类较多。所以建议适当多吃肝肾肉类等。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 / 1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巩固练)
一、巩固练-学科关键能力构建(建议用时:20min))
1.(2019七下·东台月考)如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2.(2021七下·南昌期末)下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流出的血液一定是动脉血
B.图乙、图丙和图丁所示的血管都能进行物质交换
C.图丙所示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
D.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3.(2019七下·襄汾期中)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B.静脉的管内有静脉瓣,动脉的管内有动脉瓣
C.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快速、单行通过
D.无偿献血或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动脉
4.(2024七下·榕江期中)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的管壁厚,弹性大,内流动脉血
B.⑨的壁最厚,收缩能力最强,能将血液输送到除肺以外的全身各处
C.图中④是肺循环起点,③是体循环的终点
D.③左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流向④
5.(2024七下·路南月考)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下列有关对其心脏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心脏搏动有力 B.心率比一般人快
C.心肌发达 D.每搏输出量大
6.(2023七下·包河期中)你为你的家人量过血压吗?周末的早晨小明为爷爷量的血压是19.6/14kPa(健康人的血压一般在12~18.7kPa/8~12kPa)。下列有关说法你不认同的是( )
A.血压指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B.19.6kPa是舒张压,14kPa是收缩压
C.据测得数值分析,爷爷可能是高血压患者
D.爷爷应该清淡饮食,坚持适度锻炼
7.(2024七下·廊坊月考)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下列关于献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次献血量应不少于400毫升
B.紧急情况下可以用艾滋病携带者献出的血来救治患者
C.献血时,18~55周岁的公民不需体检均可献血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8.(2023七下·南宁期末)下面是校医刘护士做的两个检查,请根据实验及相关图像回答问题。
实验一:将20毫升人的血液放入装有几滴5%的柠檬酸钠溶液的量筒中,轻轻振动量筒,静置一段时间(甲)。
实验二:取少量人的血液制成人血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图乙是看到的物像示意图。
(1)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图中淡黄色透明的液体①是 ,其主要功能是运载 、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 。图中③是 。
(2)皮肤轻微划伤后,能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物质存在于图乙中 (填标号)。
(3)DNA鉴定是亲子鉴定常用的方法之一,常以血液、毛发、口腔上皮细胞等作为样本,检测细胞核中DNA的相似程度,确定亲子关系。若以血液为样本,应选用图乙中的[ ]。
9.(2024七下·宁明月考) 下表是两位女同学的血液化验单,如图是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红细胞 血红蛋白 白细胞 血小板
小燕 3.0×1012个/L 90g/L 6.1×109个/L 2.5×1011个/L
小兰 4.2×1012个/L 130g/L 16×109个/L 2.8×1011个/L
参考值 (3.5~5.0)×1012个/L (110~150)g/L (4~10)×109个/L (1~3)×1011个/L
(1)红细胞主要具有运输 的功能。表中小燕的红细胞数目过少和 含量过低,经常头晕、疲乏,患有 症。
(2)经医生诊断小兰患有急性肺炎,诊断依据之一是化验单上她的 数目过多。
(3)按图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此处从毛细血管流出的血液应该是 血,原因是: 。
10.(2024七下·遵义月考)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如图甲是小组对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应选择尾鳍色素较 (选填“多”或“少”)的小鱼,以利于观察。
(2)用湿棉花包住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过程中,应时常往棉花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持小鱼的正常 。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 (选填“低”或“高”)倍显微镜观察。根据图乙判断,血管b的类型是 ,依据是 。
(4)实验中由于小鱼时常跳动导致观察困难。小鱼跳动是否与湿纱布的温度有关呢?为此,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先用10℃水浸泡后的棉絮覆盖在一组小鱼上,然后计算小鱼在5分钟内的平均跳动次数;过一段时间后,再先后用15℃和20℃水浸泡后的棉絮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湿棉絮的温度 10℃ 15℃ 20℃
小鱼平均跳动次数 7次 12次 15次
由表格数据可得出结论:
(5)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小鱼?
11.(2024七下·银海期中)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每天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摄入适量的水分,以保障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下图甲表示健康成年人平均每日获得和排出水的途径及量,图乙是心脏结构示意图(①~④表示心脏四腔,⑤~⑧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四种排出水分的途径中,不属于排泄途径的是 。
(2)从食物中摄取的水,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后,由图乙中的[⑧] 进入心脏,再依次经过①→ (用图乙中序号和箭头表示),才能到达肺部。
(3)由图甲可知,人体内一部分水是通过呼气排出体外的。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经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氧气含量会 (填“增多”或“减少”)。
二、链中考-真题模拟限时演练(建议用时:20min)
12.(2023·广西)小林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依次观察到视明甲、视野乙,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放大倍数比乙的大 B.甲的细胞个数比乙的多
C.不需要移动血细胞涂片 D.不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
13.(2023·广东)如图为某志愿者的电子献血证(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血样可输给A型血患者 B.全血中含有血细胞和血浆
C.献血时针头插入的是动脉 D.针眼处起凝血作用的是白细胞
14.(2023·长沙模拟)如图是人体三种类型血管内血流速度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管Ⅰ为动脉,内流动脉血
B.血管Ⅱ的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部分血管Ⅲ内存在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D.受外伤,血管Ⅲ破裂出血,需按压远心端
15.(2020·济宁)2020年6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其主题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号是“献血,让世界更健康”。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应输入红细胞成分
C.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AB型血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16.(2023·恩施)现有甲、乙、丙、丁4人,在ABO血型系统中,4人的血型各不相同。现用丙的血清给其他3人验血,只有乙、丁2人的红细胞起凝集反应,用丁的血清给其他3人验血,只有乙、丙2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问乙的血型是( )
A.型 B.型 C.型 D.O型
17.(2024·揭西一模)图甲是微镜下人血涂片,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①具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
B.图甲中的②形状不规则,有运输二氧化碳的功能
C.图乙中a、b、c三条血管分别是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D.b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18.(2023·东莞模拟)如图为人体两种血管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静脉,B表示动脉,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血管A中的血液从全身各处流回心脏
B.血管A的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血管B内的动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
D.血管B中流动的血液一定是动脉血
19.(2023·增城模拟)通过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管、血液和蚕豆叶表皮,获得下列三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血流方向以及血管分支情况可判断图甲中的血管A为静脉
B.图甲中的血管B和血管C内血细胞只能单行通过,因此判断为毛细血管
C.图乙中数量较多的为①红细胞,数量较少体积较大的为②白细胞
D.图丙中③为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也是水分散失的窗户
20.(2023·临沂)下表是四位同学血常规检查中某一项目的检查结果。据表作出的初步诊断错误的是( )
性别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正常值
甲 女 红细胞计数 3.0×1012个/L 3.5×1012~5.0×1012个/L
乙 女 白细胞计数 15×109个/L 4.0×109~10.0×109个/L
丙 女 血小板计数 0.5×1011个/L 1.0×1011~3.0×1011个/L
丁 女 血红蛋白 90g/L 110~150g/L
A.甲——贫血 B.乙——有炎症
C.丙——血液不易凝固 D.丁——坏血病
21.(2023·邛崃模拟)下图1是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图2是心脏结构示意图、图3是显微镜下的血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2四个腔室中[ ] 的壁最厚,为体循环提供足够的动力,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
(2)若用橡皮管扎紧图2中的9,从3向心脏注水写出水的流程 (用图2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3)小伟最近嗓子疼痛,经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医生建议注射抗生素,输液时护士用一个橡皮管在他手背针刺部位上方15厘米处捆扎起来,针刺入的血管是图1中[ ] 。药物首先到达图2心脏中的[ ] ,药物需 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扁桃体。
(4)在小伟体内,流静脉血的血管有 (用图2中的数字表示)。
(5)钢城某初中学校的一位生物教师到西藏地区参加支教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该教师未患病),则增加的血液成分最可能是图3中的[ ] ,这种细胞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
22.(2023·河南)生物学社团的同学们利用注射器、单向阀(控制液体单向流动)、红墨水、细软管(充满红墨水)、细管接头等材料,制作了人体血液循环的模型(如图)。
(1)推动注射器A的活塞,红墨水沿A→B→C→①→D→E→F流动,该过程模拟体循环。注射器A表示心脏的 。若在单向阀①处,血液与组织细胞能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则可判断该处血管具有管径细、 和血流速度最慢等特点。
(2)模拟完体循环,接着推动注射器F的活塞,红墨水最终回流到A,模拟的是肺循环。注射器A表示心脏的 。若单向阀②表示肺部毛细血管网,血管G和血管H相比, 内的血液氧含量高。
(3)该模型不能同时模拟体循环和肺循环,你认为该模型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写出一条即可)
23.(2023·丰台模拟)为更好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和过程,生物小组的同学比较了心脏和压水机的异同,分别绘制心脏工作示意图(图1)和压水机工作示意图(图2)。
压水机工作示意图
(1)心脏主要由 组织构成,能够自动、有节律地 ,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2)心脏的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都具 ,其作用是 ,相当于图2中的单向阀。
(3)若将单向阀A、B间的空间看作左心室,单向阀B的功能与图1中 (填“①”或“②”)相似。左心室收缩过程相当于图2中的 (填“吸水”、“提水”或“出水”)过程,其内的血液被泵入图1中④ ,进而流向全身完成体循环。
(4)请举例说明心脏与压水机的不同之处。 。
三、选做题
24.(2023·历下模拟)下图中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人的肺循环过程中①-⑤各段血管的血流速度和血管总面积的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循环始于右心室收缩,①②为动脉
B.流经①②③④⑤后,血液最终流回左心房
C.③的总面积最大、血流速度最慢,表示是毛细血管
D.①和②中流动脉血,④和⑤中流静脉血
25.(2023·长沙)下图为某同学在校园科技节上的参赛作品——血液循环演示模型,其中单向阀模拟瓣膜(箭头表示液体流动方向),软管模拟与心脏相连的血管,装置内的红墨水模拟血液。据图回答:
(1)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心脏的 和舒张过程。若蓝色软管1模拟肺静脉,则红色软管2模拟 。
(2)在演示过程中,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单向阀A打开,单向阀B (填“打开”或“关闭”),模拟血液由静脉回流入心脏。
(3)指导老师指出该模型中的心脏结构不完整,可进一步完善。模型中缺少的心脏结构及应补充的位置是: 。
26.(2023七下·新城期末)人体循环系统贯穿着整个人体。通过血液的运输,为人体各处的组织细胞输送氧气和养料,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如图甲)。如果患者的肺部功能受损后不能及时恢复,血液中的氧气不足,就会有生命危险。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也叫人工肺)就是一个可以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新技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如图乙)。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壁主要由 组织构成,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 (填字母),与之直接相连的血管是 (填名称)。
(2)在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静脉血的血管有 (填数字)。
(3)血液由D出发,回到A的循环途径叫 。
(4)若5处代表的是小肠绒毛处的毛细血管,经过此处后,血液变为 血。
(5)“雾化治疗”是将药物雾化后通过呼吸道送入人体的一种给药方式,以该方法进入人体的药物,最先出现在心脏四个腔中的 (填名称)。
(6)图乙中“人工肺”包括两部分:一是氧合器部分,可以实现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使血液获得氧气,相当于人体的 ;二是人工泵部分,可以推进血液的流动,实现血液循环,相当于人体的 。
(7)为了抢救失血较多的病人,给患者输血时应以输 血为原则。
27.(2020·北京模拟)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形形色色”的贫血
贫血是指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减少。针对贫血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缺铁性贫血是指因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的铁耗尽,继而引发红细胞内缺铁而导致贫血。正常人每天造血约需铁20~25mg,主要来自衰老破损的红细胞,为维持体内铁平衡,每天还需从食物中摄入1~1.5mg。在胃酸和蛋白酶的作用下,动物性食物所含的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与珠蛋白更易分离,并被肠黏膜细胞直接吸收,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经血红素分离酶将铁释放出来,因此来自动物食品中的铁更易于吸收。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使造血干细胞减少,导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也相应地减少。与单纯的贫血不同,再障患者往往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首选免疫抑制治疗。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等原因导致DNA合成障碍,影响红细胞发育成熟所致的一类贫血。该病多见于进食新鲜蔬菜、肉类较少的人群。由于叶酸多在新鲜绿色蔬菜中,过度烹煮或腌制蔬菜均会使叶酸丢失,而维生素B12多在肉类中,长期偏食会造成维生素B12摄入量不足。
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 120 天。当红细胞意外死亡,便是血液学上所称的“溶血”。如果红细胞每天死亡的数量远大于机体产生的数量,就是“溶血性贫血”。物理、化学因素、感染等外在因素会引起溶血现象,溶血的内因主要是指红细胞的内在缺陷,如对于某些人来说,由于体内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食用蚕豆后会引起红细胞破裂,引发“蚕豆溶血”病。所幸大多数人G6PD储量丰富,不用因惧怕“蚕豆溶血”而拒绝蚕豆这种美味。
(1)小强最近总是出现头昏、乏力等症状,经医院化验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感觉体乏无力,是由于红细胞的缺乏使得机体运输 的能力下降,机体通过 作用分解有机物提供的能量不足导致的。下列表格中的食物,最适合辅助小强治疗的是 。
食物成分 食物名称 糖类 (克/100克) 蛋白质 (克/100克) 铁 (毫克/100克) 钙 (毫克/100克) 维生素B1 (毫克/100克)
豆腐 3.8 8.1 1.9 164 0.04
菠菜 2.8 2.6 2.9 66 0.04
苹果 12.3 0.2 0.6 4 0.06
猪肝 5.0 19.3 22.6 6 0.21
(2)对于严重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采取成分输血的方式改善贫血,此时输入的血液成分主要是 。
(3)一般不会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身上表现出的症状是_____(选填字母)。
A.极易受到细菌、病毒感染 B.受伤后凝血速度减慢
C.心跳减慢 D.面色苍白
(4)为避免因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除通过药物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以外,请你写出一条在日常生活中的建议: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解答】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由此可见,血液包含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和血细胞是并列关系。
故答案为:A
【分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量为450-550万/立方厘米,平均为500万/立方厘米;成年女子为380-460万/立方厘米,平均为420万/立方厘米;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为每立方厘米5000-9000个;血小板无细胞核.正常人的血小板含量为10-30万/立方厘米,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
2.【答案】D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A.图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主动脉内流动脉血,肺动脉在流静脉血,A错误。
B.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图中只有图丁能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
C.图乙所示血管动脉血流速度最快,C错误。
D.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三种血管 (动脉:主干向分支) (静脉:分支向主干) 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
动脉血管,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血流速度最慢。
3.【答案】A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运血出心脏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最快,分布位置较深,呈喷射状,在近心端止血。静脉是运血回心脏的血管,管腔最大,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较慢,分布位置较浅,血流速度慢,在远心端止血,静脉内有静脉辨,可以防止血液倒流,临床是输液即是静脉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最广,管壁最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慢慢渗透,压迫止血即可。
故答案为:A
【分析】血管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管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有的较深,
有的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较慢,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额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小,只允许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4.【答案】D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①是主动脉,管壁厚,弹性大,血液流速快,不符合题意;
B、⑨是左心室,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收缩能力最强,能将血液泵送到除肺以外的全身各处,不符合题意;
C、肺循环起点是④右心室,体循环终点是③右心房,不符合题意;
D、③右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流向④右心室,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图中:①主动脉,②上腔静脉,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⑤下腔静脉,⑥肺动脉,⑦肺静脉,⑧左心房,⑨左心室。
血液循环的途径:
5.【答案】B
【知识点】心率、心输出量
【解析】【解答】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心壁较厚,搏动有力,每搏输出的血量比一般人的要大,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比一般人的慢。
故答案为:B。
【分析】心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每分钟心动周期的次数称为心率。
6.【答案】B
【知识点】血压、脉搏
【解析】【解答】A、 血压主要是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的。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 不符合题意;
B、爷爷的血压是19.6/14kPa,其中19.6kPa是收缩压,14kPa是舒张压,符合题意;
C、健康人的血压一般在12~ 18.7kPa/8 ~12kPa,爷爷的血压是19.6/14kPa,舒张压和收缩压都高于正常值,故爷爷是高血压患者,不符合题意;
D、 爷爷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应该清淡饮食,坚持适度锻炼,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血液主要是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的。通常所说的血液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最高,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健康成年人的动脉血压,一般维持在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就称为高血压;经常低于12/6.7千帕,则称为低血压,血压太高和太低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7.【答案】D
【知识点】血量与输血
【解析】【解答】A、献血者每次献血,血液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超过400毫升,A不符合题意;
B、经检查身体合格者,可以参加献血,艾滋病携带者不能参与献血,B不符合题意;
C、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鼓励18~55周岁健康公民自愿献血,C不符合题意;
D、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约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血型的人,AB血型的人可以少量接受A型、B型和O型血。
8.【答案】(1)血浆;血细胞;废物;红细胞
(2)⑥
(3)④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①血浆、②白细胞和血小板、③红细胞、④白细胞、⑤红细胞、⑥血小板。
(1)加入抗凝剂后将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上层淡黄色透明的液体①是血浆,下层红色的部分③是红细胞,两层的交界面还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是②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故答案为:血浆;血细胞;废物;红细胞。
(2)血小板能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图乙中⑥是血小板。
故答案为:⑥。
(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血小板都没有细胞核,白细胞具有细胞核,DNA存在于细胞核中,故若以血液为样本,应选用图乙中④白细胞。
故答案为:④。
【分析】(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加入抗凝剂后,血液会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淡黄色的液体时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下层红色的部分是红细胞。两层的交界面还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是白细胞与血小板。血液组成如图所示:
(2)三种血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如下:
9.【答案】(1)氧气;血红蛋白;贫血
(2)白细胞
(3)静脉;血液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了,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或血液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了)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常规化验单
【解析】【解答】(1)红细胞无细胞核,数量最多,含有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和少量二氧化碳的功能。小燕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的含量都过少,表明她可能患有贫血病。由于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她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较为丰富的食物。
(2)白细胞呈圆球状,是唯一有细胞核的血细胞,体积最大,数量最少,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经医生诊断小兰患有急性肺炎,诊断依据之一是化验单上她的白细胞数目过多,因为这种细胞是人体的卫士,能吞噬病菌。
(3)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包括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按图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此处从毛细血管流出的血液应该是静脉血,原因是:血液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了,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或血液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了)。
故答案为: (1)氧气;血红蛋白;贫血; (2) 白细胞 ; (3) 静脉 ; 血液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了,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或血液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了) 。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主要成分为水(90%),还有血浆蛋白
(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3%)。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的功能有运输功能、防御和保护功能。
10.【答案】(1)少
(2)呼吸
(3)低;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
(4)小鱼跳动与湿棉絮的温度有关(合理即可)
(5)将其放回到适宜生活的环境中(合理即可)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解析】【解答】(1)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流情况时,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鱼,若尾鳍的色素较深时,不易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情况。
(2)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不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3)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图二中,b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是毛细血管,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4)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通过探究小鱼跳动是否与湿纱布的温度有关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小鱼跳动与湿纱布的温度有关。
(5)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实验结束后,将小鱼放回到适宜生活的环境中(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少;(2)呼吸;(3)低;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4)小鱼跳动与湿棉絮的温度有关(合理即可);(5)将其放回到适宜生活的环境中(合理即可)。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经分析“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可知,图中a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
11.【答案】(1)排出粪便
(2)下腔静脉;②→⑥
(3)肺泡数量多/肺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等;增多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因此,图甲中四种排出水分的途径中,不属于排泄途径的是排出粪便。
(2)血液循环的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图乙中①为右心房,②为右心室,③为左心房,④为左心室,⑤为主动脉,⑥为肺动脉,⑦为肺静脉,⑧为下腔静脉。食物中的水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后,由⑧下腔静脉进入心脏,依次经过图乙中的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⑥肺动脉→⑦肺静脉,才能到达肺部。
(3)肺泡数量多,肺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因此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转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经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氧气含量会增加。
(4)血液中的一个水分子通过体循环到达泌尿系统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的大致过程是:④左心室→⑤主动脉→肾动脉→泌尿系统→体外。
【分析】分析图可知: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⑤主动脉;⑥肺动脉;⑦肺静脉;⑧下腔静脉。
(1)粪便是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遗。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2)血液循环的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3)肺泡数量多,肺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因此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转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4)排尿的通道是: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12.【答案】B
【知识点】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B、 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小,数量多视野亮;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视野暗,故甲的放大倍数比乙的小,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 图乙白细胞在图甲视野的左侧,故需要向左移动血细胞涂片, 不符合题意;
D、 在观察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擦拭显微镜的镜头时,要用专门的擦镜纸;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13.【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管;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由电子献血证中的血型可以发现,该志愿者为AB型,属于需要遵循同型血原则,因此该志愿者的血液只能输给AB型血液的患者,A错误;
B、人的血液包含血浆和血细胞,成分血指的是血液中的部分成分,全血指的是血液的所有成分,B正确;
C、血管包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由于静脉血管流速慢、血液压力小,因此针插入的是静脉,C错误;
D、血细胞中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起到止血和凝血的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血液包含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作用,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防御疾病的作用,血小板具有凝血和止血的作用,血浆会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代谢废物、二氧化碳等。
(2)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根据安全输血原则,A型只能接受A型和O型,B型只能接受B型和O型,AB型可以接受A型、B型、AB型、O型,O型只能接受接受O型。
(3)安全输血的原则为输同型血原则,在没有同型血且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防止血液出现凝集反应。
(4)动脉管壁较厚,管径较小,血流速度快,将血液从心脏运输到全身各部分;
(5)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管径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进行物质交换;
(6)静脉管壁较薄,管径较大,血流速度慢,将血液从全身各部分输送回心脏。
14.【答案】A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A、Ⅰ是动脉血管,不一定内流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静脉血,A错误;
B、Ⅱ毛细血管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慢,B正确;
C、Ⅲ四肢静脉管内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C正确;
D、Ⅲ静脉是将全身的血液收集流入心脏的血管,静脉出血的特点,颜色暗红,血流较慢,在远心端止血,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动脉将血液由心脏流向全身的血管,其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静脉是将全身的血液收集流入心脏的血管,其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管壁薄,血流速度最慢,管腔小等特点适于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血管Ⅰ是动脉血管,血管Ⅱ是毛细血管,血管Ⅲ是静脉血管。
15.【答案】C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A.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A正确。
B.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可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B正确。
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B血型可以输给AB血型的人,不能输给其他血型的人;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C错误。
D.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D正确。
【分析】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根据病情需要,可以进行成分输血。
16.【答案】A
【知识点】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他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叫做A型;只含有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根据题目发现丙和丁给甲都不会凝集,说明甲没有凝集原,属于O型血,丙丁两个人给乙都会出现凝集,说明乙含有两种凝集原,是AB型血。
故答案为:A。
【分析】(1)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根据安全输血原则,A型只能接受A型和O型,B型只能接受B型和O型,AB型可以接受A型、B型、AB型、O型,O型只能接受接受O型。
(2)安全输血的原则为输同型血原则,在没有同型血且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防止血液出现凝集反应。
17.【答案】B
【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 A、图甲中的①白细胞具有细胞核,能够变形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并吞噬病菌,不符合题意;
B、图甲中的②血小板,它的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能止血和加速凝血,没有运输二氧化碳的功能,符合题意;
C、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根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所以图乙中的a是静脉,b是毛细血管,c是动脉,不符合题意;
D、图乙b表示毛细血管,其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图甲中: ①是白细胞,②是血小板,③是红细胞,④是血浆 。 图乙中:a是静脉,b是毛细血管,c是动脉。
(1)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毛细血管都是一端连着小动脉,一端连着小静脉,如肾小球两端连接的都是小动脉。
18.【答案】A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A、血管A是静脉,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A正确;
B、血管A是静脉,管壁较薄,B错误;
C、血管B是动脉,其内没有瓣膜,C错误;
D、并不是所有的动脉内都流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不是所有的静脉内都流静脉血,如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可见,血管B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不一定是动脉血,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根据以上特点可判定图示中的血管分别为:A静脉、B动脉。
19.【答案】A
【知识点】血管;叶片的结构;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
【解析】【解答】A、图甲A表示的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动脉,A错误;
B、图甲B和C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表示的是毛细血管,B正确;
C、图乙中①为红细胞,红细胞数量较多且没有细胞核;②为白细胞,白细胞体积较大且拥有细胞核,C正确;
D、图丙中③为气孔,可以通过气体和水分,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也是水分散失的窗户,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区分血管的技巧:①“从主干流向分支”或者“从心脏流出”的是动脉,;②“从分支流向主干“或者“流回心脏”或者“血管中有瓣膜”的是静脉;③“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2)血液包含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作用,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防御疾病的作用,血小板具有凝血和止血的作用,血浆会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代谢废物、二氧化碳等。
(3)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
①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气孔主要位于植物的下表皮,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是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
②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③叶脉中的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叶脉中的筛管能运输有机物。
20.【答案】D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常规化验单
【解析】【解答】A、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甲红细胞数量少于正常值,有贫血症状,A说法正确。
B、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乙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白细胞能吞噬病菌,防御疾病.若人体有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所以,可以判断体内有炎症,B说法正确。
C、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丙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值,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可以推断,丙身体若出血不易止血,C说法正确。
D、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丁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最低值,患有贫血症状,坏血病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数量,可通过与正常值对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各种血细胞的功能是关键,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数量少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会患贫血,可以通过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白细胞能吞噬病菌,防御疾病,当人体内出现验证时,白细胞数量会增多;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21.【答案】(1)7;左心室;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3→6→8→2
(3)b;静脉;6;右心房;2
(4)2、3、9
(5)b;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无细胞核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1)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7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所以壁最后,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四肢静脉内的瓣膜叫静脉瓣,瓣膜都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若用橡皮管扎紧图2中的9下腔静脉,从3上腔静脉里向心脏内注水,水流动的路线是:3上腔静脉→6右心房→8右心室→2肺动脉。
(3)输液时,护士用针刺入小伟的手背血管是图1中的b静脉。静脉注射抗生素后,抗生素到达肺的途径是:上肢静脉→3上腔静脉→6右心房→8右心室→2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扁桃体,因此药物首先达到心脏的6右心房,药物到达扁桃体需2次经过心脏。
(4)图2中,1主动脉流动脉血,2肺动脉流静脉血,3上腔静脉流静脉血,4肺静脉流动脉血,9下腔静脉流静脉血。因此在小伟体内,流静脉血的血管有2、3、9。
(5)西藏是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较少,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后,体内血液中b红细胞的含量会增加,从而增加了血红蛋白的含量,提高了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红细胞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呈两面凹的圆盘状,无细胞核。
【分析】图1中:a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
图2中:1主动脉,2肺动脉,3上腔静脉,4肺静脉,5左心房,6右心房,7左心室,8右心室,9下腔静脉。
图3中:a是血浆,b是红细胞、c是白细胞、d是血小板。
血液循环的途径:
22.【答案】(1)左心室;管壁薄
(2)左心房;血管H
(3)该模型无法显示心房和心室的结构特点或无法显示不同类型血管的特点(写出一条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1)体循环的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结合题图可知,推动注射器A的活塞,红墨水沿A→B→C→①→D→E→F流动,该过程模拟体循环。注射器A表示心脏的左心室。结合分析可知,若在单向阀①处,血液与组织细胞能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则可判断该处血管是毛细血管,具有管径细、管壁薄和血流速度最慢等特点。
故填:左心室;管壁薄
(2)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含氧量更高的动脉血。结合题图可知,推动注射器F的活塞,红墨水最终回流到A,模拟的是肺循环。注射器A表示心脏的左心房。若单向阀②表示肺部毛细血管网,血管G(肺动脉)和血管H(肺静脉)相比,血管H(肺静脉)内的血液氧含量高。
故填:左心房;血管H
(3)该模型不能同时模拟体循环和肺循环,该模型有待改进的地方还有:该模型无法显示心房和心室的结构特点或无法显示不同类型血管的特点(写出一条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故填:该模型无法显示心房和心室的结构特点或无法显示不同类型血管的特点
【分析】(1)毛细血管在体内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2)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循环简图如下:
23.【答案】(1)肌肉;收缩和舒张
(2)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3)②;提水;主动脉
(4)①心脏瓣膜靠肌肉收缩控制开闭;单向阀靠自重和水与大气的压力闭合;②动力来源不同,如:心脏收缩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压水机的能量来自外界。③心脏是一个复杂的封闭系统,压水机是一个简单的开放系统。④心脏中流动的是血液;压水机中流动的是水。⑤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压水机由金属材料构成。⑥心脏和压水机形状、大小等不同等。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肌肉组织能进行收缩和舒张,从而为血液运输提供动力;
故填:肌肉;收缩和舒张。
(2)心脏的心房与心室含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含有动脉瓣,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故填: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3)若将单向阀A、B间的空间看作左心室,血液流动方向为自下而上,因此B相当于房室瓣,B下方的管子相当于左心房,房室瓣为图1的②;左心室收缩过程会将血液运输到主动脉(图1的④),水会从AB之间进入A的上方空间,为提水过程;
故填:②;提水;主动脉。
(4)分析心脏和压水机可知,①心脏瓣膜靠肌肉收缩控制开闭;单向阀靠自重和水与大气的压力闭合;②动力来源不同,如:心脏收缩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压水机的能量来自外界。③心脏是一个复杂的封闭系统,压水机是一个简单的开放系统。④心脏中流动的是血液;压水机中流动的是水。⑤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压水机由金属材料构成。⑥心脏和压水机形状、大小等不同等。
故填:心脏瓣膜靠肌肉收缩控制开闭;单向阀靠自重和水与大气的压力闭合。
【分析】(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内有四腔,包含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中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
(2)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3)人的血管和心脏中有三种瓣膜,用来防止血液倒流。①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房室瓣;②位于心室和动脉之间的动脉瓣;③位于静脉血管中的静脉瓣。
24.【答案】D
【知识点】血管;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A、 ①② 处曲线血流速度快,血管总面积小,说明这一段是动脉血管,由题意可知血管①为肺动脉,由肺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各级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各级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可知,肺循环始于右心室收缩,A正确;
B、由肺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各级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各级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可知,血液最终流回左心房,B正确;
C、 毛细血管网的血液流速最小,但总面积大,题图中③的总面积最大、血流速度最慢,表示的是肺部的毛细血管网,C正确;
D、①表示肺动脉,②表示各级动脉,流的是静脉血,④⑤血流速度较快,血管总面积比①②动脉大一些,说明④表示的是各级静脉,⑤表示的是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分析题图可知,①-⑤各段血管分别是:①是肺动脉、②是各级动脉、③是肺部毛细血管、④是各级静脉、⑤是肺静脉;
(2)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含氧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多的动脉血,因此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
25.【答案】(1)收缩;主动脉
(2)关闭
(3)心房,蓝色软管和单向阀A之间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1)心脏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观血液循环途径图可知:若蓝色软管1模拟肺静脉,则红色软管2模拟主动脉。
(2)在演示过程中,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表示心脏舒张,血液由静脉流回心房,这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因此,单向阀A打开,单向阀B 关闭,模拟血液由静脉回流入心脏。
(3)心脏由心房和心室组成,模型只模拟了心室,因此,模型中应蓝色软管和单向阀A之间,加上心房。
【分析】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26.【答案】(1)肌肉;D;主动脉
(2)1、2
(3)体循环
(4)静脉
(5)左心房
(6)肺;心脏
(7)同型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1)第一空、心脏位于胸腔中央偏左下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有收缩与舒张功能;
第二空、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其中D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D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
第三空、D左心室与3主动脉相连。
(2)血液经体循环后,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然后经2上、下腔静脉→A右心房→C右心室→1肺动脉→7肺部毛细血管网;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后,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经4肺静脉→B左心房→D左心室→3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8全身毛细血管网,因此,在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静脉血的血管有1肺动脉、2上、下腔静脉,流动脉血的血管有3主动脉、4肺静脉。
(3)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血液由D左心室出发,经3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8全身毛细血管网→A右心房的循环途径叫体循环。
(4)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经过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后,血液变为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最后经下腔静脉汇入右心房。若5处代表的是小肠绒毛处的毛细血管,经过此处后,血液变为静脉血。
(5)“雾化治疗”是将药物雾化后通过呼吸道送入人体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再经肺静脉回到左心房、左心室,最后由左心室经主动脉、各级动脉送到全身。以该方法进入人体的药物,最先出现在心脏四个腔中的左心房。
(6)第一空、”人工肺”包括两部分:一是氧合器部分,可以实现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使血液获得氧气,氧合器相当于人体的肺,第二空、二是人工泵部分,可以推进血液的流动,实现血液循环,人工泵相当于人体的心脏。
(7)为了抢救失血较多的病人,给患者输血时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的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时才采用。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红细胞会凝集成团。
【分析】(1)图中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1是肺动脉,2是上、下腔静脉,3是主动脉,4是肺静脉,5是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6肺部毛细血管,7肺泡,8是组织细胞。
(2)血液循环途径:
27.【答案】(1)氧;呼吸;猪肝
(2)红细胞
(3)C
(4)适当多吃肝肾肉类等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1)当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偏低时,人就会出现贫血。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所以贫血患者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致使组织细胞因氧气含量不足影响能量的释放。贫血患者应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据表中数据可见:猪肝中富含蛋白质和铁,所以建议贫血患者适当多吃猪肝。
(2)当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偏低时,人就会出现贫血。所以对于贫血患者,建议输红细胞。
(3)国际上,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重、轻型,我国相应的分型是急性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面色苍白、出血及受伤后凝血速度减慢以及感染。一般没有心跳减慢的现象。可见C符合题意。
(4)为避免因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除通过药物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以外,建议加强营养,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食品中肝肾肉类较多。所以建议适当多吃肝肾肉类等。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