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水墨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童年的水墨画》,理解诗中所描绘的童年生活场景,体会童年的快乐与纯真。
(2)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并理解诗中的生字新词,丰富他们的词汇量。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
(2)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提高朗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中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体会其表达效果。
(2)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童年的美好与纯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1)引入童年话题
① 询问学生:“你们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吗?”等待学生积极回应,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
② 播放一段欢快的童年音乐,配以一些童年活动的图片,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2. (2)揭示课题
① 在学生沉浸在童年回忆的氛围中时,教师板书课题《童年的水墨画》,并问:“你们想知道诗人张继楼笔下的童年是怎样的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② 引导学生观察课题,让他们说说自己对“水墨画”的理解,并猜测诗歌可能会描述哪些内容。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唤起学生的童年回忆,激发他们对《童年的水墨画》这首诗歌的兴趣,同时也为后续深入学习做好铺垫。通过与学生互动,不仅增强了课堂氛围,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期待感。
(二)深入探索字词魅力,感悟诗歌语言之美
(1)自主发现,标注生字新词
引导学生自读《童年的水墨画》,用彩色笔圈出不认识的字词。
鼓励学生利用字典或小组讨论,尝试理解新词的意思。
(2)教师讲解,扫清字词障碍
针对学生圈出的生字新词,教师进行详细的读音、意思及用法讲解。
例如:“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讲解“梳妆”一词,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并让学生造句运用。
(3)互动游戏,巩固生字新词
设计“生字新词接龙”游戏,每个学生说一个生字新词,下一个学生需要以前一个词的最后一个字作为新词的开头,以此巩固字词记忆。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生字新词。
(4)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内涵
挑选诗中的几个关键词,如“染”、“戏耍”等,引导学生结合诗歌内容理解其内涵。
例如:“人影给溪水染绿了”,提问学生:“为什么说是‘染绿了’而不是‘变绿了’?”引导学生感受“染”字在诗中的独特韵味。
(5)课堂小结,回顾字词魅力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生字新词,强调它们在诗歌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将学到的字词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三)深入分析,感悟诗意
(1)逐句讲解,共赏美景
① 首先,我们来看诗歌的第一小节“溪边”。这里,作者用“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来形容溪水的平静和清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梳妆”是什么意思呢?对,就是打扮、整理自己的容貌。那垂柳为什么要把溪水当做镜子呢?因为它想看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是不是很美?
② 接着,我们来看第二小节“江上”。这里,“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在水中嬉戏的情景。想象一下,一群鸭子在水面上游来游去,拍打着翅膀,是不是很有趣?孩子们也是一样,他们在水中尽情玩耍,欢声笑语回荡在江面上。
(2)品味修辞,感受童趣
在《童年的水墨画》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比如,“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这一句,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溪水写成了有生命的存在,能够把人影染绿。这样写不仅生动形象,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童年的怀念。
(3)探讨主题,珍惜时光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和生动的画面,还体会到了童年的快乐和纯真。那么,同学们,你们觉得童年是怎样的呢?你们有哪些难忘的童年经历呢?让我们一起分享吧!同时,我们也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让每一天都充满阳光和欢笑。
(四)朗读指导与情感体会(预计用时:10分钟)
(1)教师示范朗读与技巧分享
① 教师首先进行全文的示范朗读,特别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节奏的把握以及诗歌的韵律感,以声情并茂的方式展示诗歌的美感。
② 朗读后,教师分享朗读技巧,如重音的使用、停顿的时机等,并鼓励学生注意模仿。
(2)学生跟读与尝试
① 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和语调进行跟读,尝试模仿教师的朗读技巧。
② 教师巡视课堂,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确保学生朗读的准确性。
(3)分组朗读与互动评价
① 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朗读展示。
② 其他小组成员对该同学的朗读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建议,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4)情感体会与分享
①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朗读过程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这些情感与诗歌的内容有何关联?
② 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会,教师点评并深化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通过这一系列的朗读指导和情感体会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童年的快乐与纯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五)拓展延伸
(1)分享与共鸣——我的快乐童年
① 童年记忆分享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的童年时光,挑选一个最快乐的瞬间,用几句话或一幅简单的画描绘出来。学生轮流上前分享自己的作品,并简单描述背后的故事。
② 与课文对照
在分享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他们的童年记忆与《童年的水墨画》中的场景进行对比,讨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例如,学生们可能会提到在溪边捉鱼、在雨中奔跑等经历,与诗中的场景产生共鸣。
(2)现代童年与诗中童年的对话
①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现代童年与诗中描绘的童年之间的异同。教师提供指导问题,如:“现代孩子是否还有与诗中孩子相似的体验?”“科技的发展对童年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等。
② 汇报交流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或补充意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时代的童年生活,并珍惜自己当下的童年时光。
设计目的:通过拓展延伸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分享和讨论,学生们能够更加珍惜自己的童年时光,并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和理解生活。同时,这也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六)课堂小结与情感共鸣
(1)回顾诗歌主题,深化理解
① 我们首先回顾了《童年的水墨画》这首诗歌,共同感受了诗中所描绘的童年生活场景。通过逐段的分析和讨论,同学们对诗歌的主旨和意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② 接着,我们重点赏析了诗中的几句关键语句,如“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人影给溪水染绿了”等,感受了童年生活的快乐与纯真。通过这些句子,同学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2)珍惜童年时光,展望未来
① 在课堂小结的最后,我们谈到了珍惜童年时光的重要性。我鼓励同学们要热爱生活,用心感受身边的每一个美好瞬间,让童年的快乐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② 同时,我也引导同学们展望未来,希望他们能保持这份纯真与美好,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我相信,只要他们心中有爱,有梦,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3)情感共鸣,分享体会
① 为了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童年的感悟,我邀请了几位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童年趣事。同学们纷纷发言,讲述了自己与小伙伴们玩耍、探险的欢乐时光,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② 通过这次分享,同学们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和童年的回忆。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美好的回忆将成为他们前进路上的动力源泉。
六、拓展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童年的水墨画》所描绘的童年生活场景。课后,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挑选一个最快乐的瞬间,尝试用几句话或一幅画表现出来,与大家分享。同时,也可以阅读更多关于童年的诗歌或散文,感受不同作者对童年的美好描绘。
七、安排作业
1. 背诵《童年的水墨画》全诗,并准备下节课的朗诵表演。
2. 选择诗中的一段或几句,写一段读后感或赏析,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与家长一起讨论:现代孩子的童年与诗中描绘的童年有何异同?尝试从生活环境、教育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