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珠、摇”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体验生活的童真童趣。
二、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生活的童真童趣。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荷叶的美丽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① 向学生提问:“大家看,这是什么呀?”引导学生回答:“荷叶!”
② 进一步提问:“荷叶像什么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并引导学生说出“荷叶圆圆的”这个形容词短语。
(2)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① 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想象自己来到了一个美丽的荷塘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② 请学生睁开眼睛,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激发学生对荷塘的兴趣和好奇心。
(3)通过情景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
① 提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这美丽的荷叶有关,你们想知道荷叶和小动物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吗?”
② 引出课文题目《荷叶圆圆》,并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一起朗读课题。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通过情景导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课文的学习,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体验情感
① 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翻开课本,自由朗读《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想一想,荷叶在课文中是怎样的形象呢?”
②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课堂,观察学生的朗读情况。
③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读完课文后,觉得荷叶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借助拼音,准确认读
① 教师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带领学生一起认读,并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② 学生跟读生字词,教师纠正发音不准的地方。
③ 教师:“现在,请大家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特别注意刚才学过的生字词的读音哦!”
④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准确认读生字词。
(3)图文结合,初步理解
① 教师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插图中的荷叶和其他小动物。
②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看插图中的荷叶,它像什么呢?课文中是怎么描述的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③ 教师引导学生:“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和荷叶有关系呢?”
④ 学生朗读课文,寻找与荷叶有关系的小动物,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与荷叶的关系。
(4)课堂小结,巩固认知
①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感知了《荷叶圆圆》这篇课文的内容。我们知道了荷叶在课文中的形象,也学会了准确地认读生字词。”
②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请大家回家后,再读一读这篇课文,并尝试背诵第一自然段。明天我们来分享大家的背诵成果。”
通过以上教学步骤的设计和实施,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荷叶的形象和其他小动物与荷叶的关系。同时,通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在图文结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通过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认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深入文本,感悟意境
(1)图文结合,直观感受
① 展示荷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荷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并提问:“荷叶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描述荷叶。
② 出示第一段文字,指导学生朗读,并重点理解“摇篮”一词。教师问:“小水珠为什么说荷叶是它的摇篮?”学生根据图片和课文内容回答,感受荷叶对小水珠的庇护。
(2)角色扮演,情感体验
①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选择一个小动物(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让学生扮演所选动物,并朗读相应的段落。
②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小动物们对荷叶的喜爱和依赖,同时理解“停机坪”、“歌台”、“凉伞”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3)拓展想象,创意表达
① 教师提问:“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小动物,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把荷叶当作什么呢?”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发言。
② 学生尝试用“()说:荷叶是我的()。()在荷叶上()。”的句式进行表达,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总结回顾,升华情感
①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感受荷叶给小动物们带来的快乐,并提问:“荷叶在课文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荷叶的象征意义。
② 教师总结全文,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同时布置相关的课外延伸活动和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拓展延伸,启发想象
(1)激发学生想象,拓展课文内容
①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都把荷叶当作了自己的好朋友。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小动物也会来到荷叶这里,和荷叶一起玩耍呢?
② 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可能会想到蝴蝶、蜜蜂、蚂蚁等其他小动物,并尝试用“()说:荷叶是我的()。()在荷叶上()。”的句式进行表达。例如:“蝴蝶说:荷叶是我的舞台。我在荷叶上翩翩起舞。”
(2)通过互动游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① 游戏设计:教师准备一些荷叶形状的卡片和动物卡片,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每个学生抽取一张动物卡片,然后需要在众多荷叶卡片中挑选一张,并说出自己选择的动物会把荷叶当作什么。其他学生则负责评判是否正确。
② 游戏进行:在游戏中,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荷叶给小动物们带来的快乐。同时,这种互动游戏的形式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3)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① 教师引导:同学们,荷叶和小动物们在大自然中相互依存、和谐相处。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呢?
② 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可能会提到不乱扔垃圾、保护动植物等环保行为。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强调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的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内容,还能拓展自己的思维,培养环保意识。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回顾全文,感受荷叶之美
①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荷叶圆圆》这篇课文,你们还记得荷叶是什么样的吗?”(等待学生回答)
②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荷叶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感受荷叶的圆润、碧绿之美,以及它在夏日荷塘中的独特地位。
③ 提问:“课文中提到了哪些小动物把荷叶当作了什么?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荷叶呢?”(等待学生回答)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让他们再次感受荷叶给小动物们带来的快乐。
(2)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① 教师深情讲述:“荷叶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份美丽礼物,它不仅给小动物们带来了欢乐,也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我们应该珍惜这份礼物,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② 提问:“同学们,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呢?”(等待学生回答)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③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保护生态环境从我做起,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地球家园贡献一份力量吧!”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回顾了课文内容,感受了荷叶的美丽和小动物们的快乐,还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同时,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增强了师生互动,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五、课外延伸
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其他植物,尝试用类似“荷叶圆圆”的句式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作业安排
1. 背诵课文,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生字和词语。
3. 画一幅关于荷叶和小动物的画,并附上简短的文字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