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壹章
科技名著
快速浏览课本,猜猜这些插图来自哪本科技名著: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科技名著
请阅读课本,找出明朝的科技著作的相关信息,填好下表。
著作 作者 主要内容 地位
《本草纲目》 李时珍 总结了我国古代 药物学成就 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天工开物》 宋应星 全面总结农业和 手工业生产技术 中国17世纪的
工艺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 徐光启 总结古代农业生产的 经验、技术和农学的 创新成果 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
农业科学巨著
科技名著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作者: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
类别: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内容:记载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了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科技名著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地位:《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传播:《本草纲目》还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科技名著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作者:明代宋应星
类别:一部科技巨著
内容:《天工开物》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科技名著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手工业
农业
传播:《天工开物》后来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地位: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人要与自然相适应,协调发展。
科技名著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
科技名著
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作者:明代科学家徐光启
类别:一部农业科学巨著
内容: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科技名著
徐光启与《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
科技名著
明朝科技发展的原因
第贰章
明长城和北京城
长城
我国古代的一项军事防御建筑工程
长城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直到明朝末年,前后有20多个诸候国和朝代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修筑的长城都超过了1万里。它已经被列为世界的一大奇迹。
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长城
鸭绿江
嘉峪关
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长城
明长城和北京城
秦长城 明长城
目的 抵御匈奴南下 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起止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建筑 土筑 东段用条石和青砖,位置靠南
作用 军事上,抵御了少数民族的侵扰; 经济上,促进了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 政治上,是连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象征 意义 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
明长城和北京城
北京城
基础: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修建:朱棣选定北京为都城,从1406年开始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营建,1420年基本建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
构成: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
明长城和北京城
紫禁城
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长城和北京城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反映了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更凝结了中华民族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第叁章
小说和艺术
《西游记》
《三国演义》
《水浒传》
小说和艺术
名著/戏曲 作者 成书时间 评价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
(最早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
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 吴承恩 明代中期 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
长篇神话小说
《牡丹亭》 汤显祖 明朝后期 有力批判了封建礼教
小说和艺术
艺术
董其昌书法作品《乐毅论》
徐渭作品《墨荷》
小说和艺术
结合课文和材料,试着分析明朝小说和艺术发达的原因。
明朝时,印刷技术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封建专制达到顶峰,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人民把反抗的心声表现在丰富的文学作品与戏剧上。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