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积累运用--2024年小升初语文备考真题演练 浙江专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5 积累运用--2024年小升初语文备考真题演练 浙江专用(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7 17:5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05 积累运用--2024年小升初语文备考真题演练
浙江专用
一、选择题
1.(2023·浙江温州·小升初真题)要宣传“诗画温州·最忆乡愁”,亚运小使者要阅读以下哪位温州名人的作品( )
A.叶适:南宋思想家,生于温州,永嘉学派集大成者,《水心先生文集》是他哲学、文学、政论思想的汇编。
B.谷超豪:温州人,当代数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著有《高等数学教程》等书。
C.琦君:生于温州,当代女作家,文笔细腻,著有《桂花雨》等对怀念儿时生活的散文集。
D.谢灵运: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山水派诗人,前任永嘉郡守,寄情温州山水,著有《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等诗。
2.(2023·浙江温州·小升初真题)“瓯帆云影”为立意的温州亚运场馆建成,人们前来参观。下列引用不合适的一项是( )
A.“这场馆设计独特新颖,人民的智慧让人佩服。正如毛主席所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一位长者激动地说。
B.一位青年说:“亚运盛会是世界的盛会,运动员们‘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C.一个同学发表感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希望大家能够感受到温州人的热情!”
D.一个工作人员发出感叹:“亲身感受亚运魅力,目睹温州日新月异的变化,真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3.(2023·浙江宁波·小升初真题)下面古人读书的故事,分别说的是谁?主人公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家徒四壁,夏天的夜晚用白袋子装了数十只捉来的萤火虫取光读书。
②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
③他很小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见到父亲有本《笔说》藏在枕头中,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④他少年时就痴迷读书,曾经在梦中看见所用的笔开了花,后来果然“斗酒诗百篇”,被誉为“诗仙”。
A.车胤 王羲之 匡衡 李白 B.车胤 王羲之 李白 匡衡
C.车胤 匡衡 王羲之 李白 D.匡衡 车胤 王羲之 李白
4.(2023·浙江宁波·小升初真题)参观书法作品展览,依次对下列四幅作品字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草书 隶书 小篆 楷书
B.草书 楷书 隶书 小篆
C.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D.草书 小篆 楷书 隶书
5.(2023·浙江宁波·小升初真题)下列诗句属于描写春天的一项是( )
A.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6.(2023·浙江宁波·小升初真题)填入下面语句中,正确的一项是( )
老师当面批评了我。我感到很委屈。妈妈劝慰我:“ 。”我反思起自己的问题,内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A.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C.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D.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7.(2024·浙江·小升初模拟)班级举行书签制作比赛,阳阳想在书签上写一句话提醒大家阅读时不能只求速度,有时候还需要好好下一番苦功夫,细致地品读每一个字,才会有更多的收获。你觉得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一句是( )。
A.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填空题
8.(2023·浙江温州·小升初真题)填空。
【共赏景致】漫步瓯江,黄江上美景:“君看一叶舟, 。”登上大罗山,看无边山色:“山下兰芽短浸溪, 。”村落隐藏山间,老宅里杏花开放,真是“ ,一枝红杏出墙来。”
【寻访古迹】踏上洞头南炮台山,回想当年抗倭英雄英勇杀敌,正所谓“ ,只留清气满乾坤。”他们不畏牺牲的精神令人折服,就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 , 。”抚摸着月色映衬下的古炮台,不禁勾起无尽的思念:“ ,不知秋思落谁家。”
9.(2023·浙江·小升初真题)爱国诗文,千古传诵。请默写相关名句,完成下面填空。
10.(2023·浙江宁波·小升初真题)根据课文或积累完成下面填空。
(1)同桌同学把我的书借走了,到现在还没还。这真是刘备借荆州—— (把歇后语补充完整)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 ,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 的痕迹呢?(朱自清《匆匆》)
(3)中国传统文化智慧闪耀。《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 ,此不为 乎?”尽显思辨的智慧。
(4)“ ,冷露无声湿桂花”描写的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夜晚的景色。“今夜月明人尽望, ”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类似表达这种情思的诗句,请你再写一句:“ ”。
11.(2024·浙江·小升初模拟)根据课内外阅读填空。
(1)【品经典魅力】春日郊游赏花,吟诵“ ,一枝红杏出墙来”,领略烂漫春光;夏夜漫步乡间,吟诵“ ,听取蛙声一片”,感受宁静夜色;中秋举头望月,吟诵“今夜月明人尽望, ”,倾诉无限乡愁;寒冬踏雪寻梅,吟诵“不要人夸好颜色, ”,涵泳梅花精神。小学毕业在即,临别之际,吟诵“ ,天下谁人不识君”,与同学共勉。
(2)【悟生活箴言】俗语“ , ”激励我们平时要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不要等到需要知识时才悔恨自己读书太少了;成长的道路上,知心友人不可或缺,但寻觅良友并非朝夕可成,因为“ ,日久见人心”;生活在一个不断发展、锐意进取的时代,我们要勤于反省、追求创新,正如《礼记》所言“ ,日日新, ”。
(3)【扬传统文化】数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有趣的现象,比如:岁寒三友,松竹梅;文房四宝, ;五音调式, 。
12.(2024·浙江·小升初模拟)根据课文内容、古诗文和名言警句填空。
(1)【雨中看人】烟衰雨笠,诗里常客:“黑云翻墨未遮山, ”是苏轼的喜悦;“ ,草色遥看近却无”是韩愈的欣喜;“渭城朝雨邑轻尘, ”是王维的离愁;“ ,润物细无声”是杜甫的赞叹。
(2)【月中寄情】月有圆缺,触景生情:“移舟泊烟渚, ”是孟浩然的羁旅之愁;“ ,不知秋思落谁家”是王建的思乡之情;“明月别枝惊鹊, ”是辛弃疾的愉悦之乐。
(3)【心向远方】心有光芒,奔赴远方:“捐躯赴国难, ”是曹植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 ,快走踏清秋”是李贺渴望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
(4)【书中悟理】阅读经典,寻找自我:“太阳他有脚啊, , 。”让我明白了要珍惜时光;“树欲静而风不止, 。”让我明白要孝敬父母;“ ,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让我懂得民族精神的可贵;“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曰:非然也。”让我明白了做事要一心一意。
三、诗词曲鉴赏
(2024·浙江·小升初模拟)古诗文阅读。
【甲】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乙】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3.【甲】诗中“等闲”的意思是 ;【甲】诗中的“在人间”与【乙】诗中的“ ”一词意思相近。
14.【甲】【乙】两诗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甲】诗借“ ”表明志向,即使“ ”,也立志要做一个坚贞不屈的人。
15.对两首诗的说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中“千锤万凿”的“千”与“万”都是虚词,形容很多。
B.【乙】诗中的“洗砚池”,引用了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C.【甲】诗描述了石灰历经磨炼,却保持自身的廉洁清白;【乙】诗赞美了墨梅不求人夸,只留清香的美德。
D.【甲】诗中“若等闲、浑不怕”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态度;【乙】诗中“淡墨痕”写出了梅花花色淡雅,花香扑鼻的特点。
四、基础知识综合
16.(2024·浙江·小升初模拟)根据提示,完成相关练习。
(1)古诗传真情。阅读中,我们感受到明代于谦“ , ”的不惧生死、持身清白的心性;也领略到唐代王建“望月”意境下“ , ”的思念友人之情。
(2)文字蕴哲理。阅读中,我们发现《学弈》中“ ,弗若之矣。 ?”蕴含着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也明白苏轼“ ? !”承载着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3)语言有滋味。朱自清“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如薄雾, 。”写出了时光流逝的滋味;《长歌行》中“ ,老大徒伤悲!”发出了年轻人要奋发图强的呐喊。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不能体现“乡愁”的主题。《水心先生文集》反映了叶适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政治、经济思想,对后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B.不能体现“乡愁”的主题。《高等数学教程》的内容包括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无穷级数等。
C.可以体现“乡愁”的主题。《桂花雨》是2010年10月1日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散文,作者是当代台湾女作家琦君。作者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
D.不能体现“乡愁”的主题。《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都是谢灵运借温州景物作者对朝中的厌倦与渴望遁世处幽的心境。
故选C。
2.B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理解。
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耐力大小,时间久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本句要表达的是亚运盛会是世界的盛会,运动员们展现自己的风采,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相关,表述不合适。
故选B。
3.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学阅读积累。
①根据“用白袋子装了数十只捉来的萤火虫取光读书”可知,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车胤。晋朝人车胤勤学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②根据“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可知,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匡衡。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隔壁烛光透不过来,匡衡就在墙壁凿了一个洞引进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但是不识字,家中富有,有很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辛勤劳作,却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借给他书。最终匡衡成了有学识的人。
③根据“擅长书法”可知,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王羲之。
④根据“被誉为‘诗仙’”可知,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李白。
故选C。
4.A
【详解】本题考查对书法作品的赏析判断。
(1)观察图片可知,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草书最容易看出来。
(2)观察图片可知,字体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是隶书。
(3)观察图片可知,字体为长方形,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是小篆。
(4)观察图片可知,工整又不乏锋芒之势,字形方正,各部匀称,是楷书。
故选A。
5.B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名句的理解。
A.“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季的乡村田园美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夏季田园景色的喜爱和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
B.“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句意是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描写的是春季。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句意是忽然之间,间宛如一夜的春风吹来,使得千树万树梨花盛开了。描写的是冬天的景色。
D.“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句意是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描写了夏天季节。
故选B。
6.C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言名句的理解及运用。
A.“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出自近现代鲁迅的《答客诮》,意思: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摘自《增广贤文》,意思:知识只有到实际运用的时候才遗憾自己读太少了,事情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就不知道其中的艰难。
C.“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摘自《元史·列传》,意思:逆耳:不顺耳,不中听。 全句译文:良药吃起来苦口却有利于治病,忠直的话语听起来有些不顺耳却有利于办事情。
D.“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摘自《增广贤文》,意思:过好日子的时候要居安思危,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不要等到真正过上穷日子的时候才只能去回想当年富足的风光。
结合名句的意思可知,此处妈妈在劝面对老师批评时感到委屈的我时应用: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故选C。
7.A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言俗句的理解。
A.句意:读书的时候专心致志,肯下苦功夫,这样的人写出文章才能文辞精妙,一字千金。用来劝诫人们读书要好好下一番苦功夫。这句话既简洁又富有哲理,非常适合作为书签上的提醒语,提醒大家在阅读时不仅要追求速度,更要注重质量和深度。
B.句意:指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C.句意:到实际使用时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不知事情的艰难。
D.句意:如果不趁风华正茂时努力拼搏的话,等到年迈就只有悔恨了。
结合题干“提醒大家阅读时不能只求速度,有时候还需要好好下一番苦功夫,细致地品读每一个字,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可知,符合语境的是“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故选A。
8. 出没风波里 松间沙路净无泥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不要人夸好颜色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今夜月明人尽望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的识记。
注意“波”“净”“泥”“满”“颜”“望”的正确书写。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意思是人本来就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
9.①但悲不见九州同
②我劝天公重抖擞
③黄沙百战穿金甲
④不破楼兰终不还
⑤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
①注意“悲”“州”的书写笔画。
②注意“擞”的书写笔画。
③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句意: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黄沙百战穿金甲”写征战,大漠风沙的恶劣环境,身经“百战”的惨烈经历,“金甲”磨穿的艰苦卓绝,不仅未使主人公斗志颓丧,而是历练得更为坚强,斗志更加高昂。“不破楼兰终不还”是豪迈誓言,抒发了将士们的报国壮志。
⑤注意“哉”的书写笔画。
10. 有借无还 薄雾 游丝样 日中如探汤 近者热而远者凉 中庭地白树栖鸦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详解】(1)本题考查的是歇后语。
刘备进荆州——有借无还:指刘备在起事之初曾向东吴暂借荆州立足, 后来刘备羽毛丰满与魏, 吴成鼎足之势, 也终未归还荆州。比喻借故占用, 拒不归还。
(2)本题考查的是课文背诵默写。
注意“薄”“雾”“丝”这些生字的正确书写。
(3)本题考查的是课文背诵默写。
注意“探”“汤”“热”这些生字的正确书写。
(4)本题考查的是古诗默写。
注意“栖”“鸦”“谁”这些生字的正确书写。
类似表达游子思乡的诗句还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等。
11. 春色满园关不住 稻花香里说丰年 不知秋思落谁家 只留清气满乾坤 莫愁前路为知己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路遥知马力 苟日新 又日新 笔、墨、纸、砚 宫、商、角、徵、羽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1)书写时注意“园”“住”“稻”“丰”“落”“谁”“乾”“坤”“愁”“己”的正确写法。
(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意思就是: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书写时注意“遥”“苟”的正确写法。
(3)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分别是:笔、墨、纸、砚。
五音调式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调式。分别是:宫、徽、商、羽、角。
书写时注意“墨”“砚”“徽”“商”的正确写法。
12. 白雨跳珠乱入船 天街小雨润如酥 客舍青青柳色新 随风潜入夜 日暮客愁新 今夜月明人尽望 清风半夜鸣蝉 视死忽如归 何当金络脑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子欲养而亲不待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为是其智弗若与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的理解与默写。
(1)书写时注意“跳”“润”“酥”“青”“潜”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暮”“愁”“望”“蝉”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视”“忽”“络”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挪”“旋”“养”“惟”“弗”的正确写法。
13. 平常,轻松 满乾坤 14. 石灰 粉骨碎身 15.D
【解析】13.本题考查对字词的解释和近义词。
“烈火焚烧若等闲”的意思: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等闲:平常,轻松。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思: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在人间:在人世间。“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意思: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故【甲】诗中的“在人间”与【乙】诗中的“满乾坤”一词意思相近。
14.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主旨。
《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即使“粉骨碎身”也不怕,一定立志做一个坚贞不屈的人,从而表达出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15.本题考查对诗歌词句的理解和情感主旨的赏析。
D.“淡墨痕”写梅花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赞扬了梅花的高风亮节。“花香扑鼻”说法错误。故题干叙述有误。
故选D。
16.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虽与之俱学 为是其智弗若与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被微风吹散了 被初阳蒸融了 少壮不努力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
(1)根据提示语“于谦”“不惧生死、持身清白的心性”可知应为明代于谦《石灰吟》,全诗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石灰石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的心志。注意“骨、碎、浑”的正确书写。
根据提示语“唐代王建、望月、思念友人之情”可知应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全诗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其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意思是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作者以委婉的语气表达深深的对月思友怀远之情。注意“望、落、谁”的正确书写。
(2)书写时注意“俱、智、弗”的正确写法。
根据提示语“苏轼”“承载着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可知应出自《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全词为“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意思是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该句表现了作者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注意“道、再、尚”的正确书写。
(3)书写时注意注意“微、散、蒸、融、壮、努”的正确写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