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 小升初语文备考真题重组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 小升初语文备考真题重组卷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7 17:5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省 小升初语文备考真题重组卷 部编版
一、选择题
1.(2023·湖南怀化·小升初真题)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绿毯(tǎn) 拍摄(shè) 肿胀(zhǒng) 倒霉(méi)
B.模糊(mó) 陶醉(táo) 倾覆(fù) 魔鬼(mó)
C.马蹄(dí) 毡帽(zhān) 牺牲(xī) 徘徊(huí)
D.骤然(zhòu) 慷慨(kāng) 恐怖(bù) 剥削(bō)
2.(2023·湖南怀化·小升初真题)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斩钉截铁 重见天日 万不得已 翻箱倒柜
B.司空见贯 排山倒海 心平气和 自作自受
C.全神贯注 别出心栽 焉知非福 不可思议
D.万像更新 热血沸腾 五湖四海 一望无际
3.(2023·湖南长沙·小升初真题)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方球队都是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临时凑起来的乌合之众,没什么可怕的。
B.在这阖家团圆的节日里,战士们仍无怨无悔地坚守着岗位。
C.读书能明智,我们应当奋发图强,珍惜每分每秒去读书。
D.一流的研发团队,先进的技术,使比亚迪公司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独占鳌头。
4.(2023·湖南长沙·小升初真题)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B.“是啊,天气坏透了!”她喃喃地说:“哦,鱼打得怎么样?”
C.“妈,妈,要什么时候才……”八儿要哭的样子。
D.李大钊、方志敏、董存瑞、黄继光……他们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5.(2023·湖南怀化·小升初真题)在设计黑板报栏目的时候,轩轩为“风华正茂”版块设计了四种字体,请根据下面对书写体式的判断,选出描述正确的一项( )

① ② ③ ④
A.第①幅字是楷书,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B.第②幅字是行书,特点是因形立意,笔画圆转。
C.第③幅字是隶书,特点是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D.第④幅字是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二、书写
6.(2023·湖南怀化·小升初真题)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
三、连线题
7.(2023·湖南怀化·小升初真题)请将诗句和对应的诗人及修辞手法用直线连起来。
刘禹锡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夸张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拟人
李贺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比喻
四、判断题
8.(2023·湖南怀化·小升初真题)仔细读题,准确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阅读文章的时候,不必分清文章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
(2)鲁滨逊是个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人。( )
(3)郑燮,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
(4)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毛泽东评价他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
(5)赵孟頫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
五、填空题
9.(2023·湖南衡阳·小升初真题)读拼音,写词语。
yòu zhì( ) kuān wèi( ) dān ge( ) wú liáo( )
fēn luàn( ) xiāo shì( ) xián shú( ) guǎi zhàng( )
10.(2023·湖南衡阳·小升初真题)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见( )知著 ( )合之众 ( )头丧气 正襟( )坐
精兵( )政 引人入( ) 信口( )黄 责无旁( )
六、语言表达
11.(2023·湖南怀化·小升初真题)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补写句子。
例: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贴春联时“福”字要倒着贴,
(2)根据下面的情境,写一写不同心情时的感受。
去公园路上,刮起了风。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修改病句
12.(2023·湖南衡阳·小升初真题)修改病句。
(1)即使没有饺子吃,所以必须买杂拌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詹天佑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初一的光景与除夕完全截然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走出在他身后,紧跟院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信息匹配
13.(2023·湖南长沙·小升初真题)按要求填写序号。
下面是小羽同学收集的自己六年小学生活中有代表性的资料,想采用“栏目式”做本成长纪念册,请你帮他放入相应的栏目里吧。
①春游照片 ②第一次戴红领巾的照片 ③书法作品 ④老师的寄语
⑤拔河比赛的照片 ⑥同学的祝福 ⑦各类获奖证书 ⑧一张满分试卷
成长足迹: 多彩生活: 毕业赠言:
九、现代文阅读
(2023·湖南长沙·小升初真题)阅读材料。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这既涉及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 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 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 1%。
④但是人类而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 400 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 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 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 4000 年后乃至 4000 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 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 4000 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4.“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
15.如果张华想了解近400年来地球上资源的消耗情况,你会推荐他重点阅读第 段。
16.第③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 4000 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完文章,你认为可以从哪两个方面回答“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 ,另一方面是
18.“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文言文阅读
(2023·湖南怀化·小升初真题)思辨性阅读。阅读小古文,完成24—27题。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思援弓缴而射之。 为是其智弗若与。
20.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也 D.莲,花之君子者也
21.请用原文中的话解释“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面与本文主旨一致的选项是( )
A.精卫填海 B.铁杵成针 C.囊萤夜读 D.心无旁骛
十一、书面表达
23.(2023·湖南长沙·小升初真题)习作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4月21日,以“深化全民阅读,建设书香长沙”为主题的 2023年长沙市“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小学六年,你一定读过很多经典的好书,你和书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值得回味的故事。请以“我和书的故事”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题目自拟。行文通顺流畅,意思清楚明白。文中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C.马蹄(dí)——tí,徘徊(huí)——huái。
故选C。
2.A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易错字辨析。
B.司空见贯——司空见惯;
C.别出心栽——别出心裁;
D.万像更新——万象更新。
故选A。
3.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乌合之众,比喻杂凑在一起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群,结合句子语境,球队是爸爸妈妈临时凑起来的,乌合之众本身具有“临时拼凑”之意,故属于语义重复。故使用不恰当。
B.无怨无悔,意思是没有懊恼和怨恨。结合句子语境,阖家团圆的日子,战士们尽职尽责地坚守着岗位,使用恰当。
C.奋发图强,意思是振作精神,努力奋斗,谋求强盛。结合句子语境,读书明智,我们应努力奋斗,珍惜时间,使用恰当。
D.独占鳌头,后来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结合句子语境,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占据首位,使用恰当。
故选A。
4.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B.结合所给句子,句子是提示语在中间的人物语言,因此“她喃喃地说”后面应该使用逗号,上引号,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故选B。
5.D
【详解】
本题考查字体的识别和鉴赏。
隶书:结构扁平,笔法奇纵,有自然浑厚之风,也有古朴感,但比篆体稳重、秀丽;
楷书:形体方整、端正,笔画平直清晰,笔调灵活、书写简便;
草书: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
行书:书写快速,字形灵动奔放,如行云流水。
A.第①幅字蚕头燕尾,是隶书;
B.第②幅字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是楷书;
C.第③幅字瘦劲挺拔,曲线较多,直线较少,是篆书;
D.第④幅字为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纵任奔逸,赴速急就。
故选D。
6.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同时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写在田字格中间四周留白,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其中“躯、赴、归”容易写错,注意书写。
7.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理解及修辞方法。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意思是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出自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其五》。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雪喻沙,以钩喻月,把大漠的沙子比喻成白雪,把燕山的月亮比喻成弯钩。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意思是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竹子拟人化,描绘出扎根在岩石中,在风雨中茁壮成长的竹子,表现出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深刻地表达出竹子身上顽强不息的生命力。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出自唐·刘禹锡《浪淘沙》。根据意思可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8.(1)×
(2)√
(3)√
(4)√
(5)×
【详解】(1)本题考查阅读策略与方法。
读文章的时候,要分清文章主次,抓住主要内容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故此项说法判断为错误。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鲁滨逊是一个英勇无畏、理智明达、坚强而有韧性,喜欢挑战与冒险,动手能力强,并且不服输的人。
故此项说法判断为正确。
(3)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是“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故此项说法判断为正确。
(4)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相关知识。
鲁迅的原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新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故此项说法判断为正确。
(5)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相关知识。
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三门记》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创作的楷书。
故此项说法判断为错误。
9. 幼稚 宽慰 耽搁 无聊 纷乱 消逝 娴熟 拐杖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幼、慰、耽搁、聊、逝、娴熟、拐”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0. 微 乌 垂 危 简 胜 雌 贷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
见微知著:指见到细微的苗头,就能预知事物发展的方向。能透过微小的现象看到本质,推断结论或结果。
乌合之众 :乌合:像乌鸦聚集在一起。形容临时凑合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
正襟危坐:形容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
精兵简政:精减人员,缩减机构。
引人入胜:指十分吸引人的,使人沉醉的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
信口雌黄: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后重写。后人就用“信口雌黄”来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轻下论断。
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11. 寓意是福到了。 风温柔地吹着,像妈妈的手,爱抚着我的脸庞,好舒服啊! 风狂躁地吹着,吹乱了我的头发,吹得我睁不开眼,真烦人!
【详解】(1)本题考查习俗的寓意。
习俗的寓意,平时多积累一些。“福”倒着贴寓意家里的福到了。
(2)本题考查根据情景写出心情好与不好的状态。
根据题意可知“去公园路上,刮起了风。”的情景,接下来抓住事物“风”,围绕心情的好坏进行描写。例如:心情好时,风拂过脸颊,轻轻柔柔的,舒服极了。又如:心情不好,寒风刮过我脸颊,像刀一样刺疼。
12. 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解题方法为: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常见错误有: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序混乱、重复啰唆、前后矛盾、不符事理、归类不当、指代不明。
(1)关联词把不当,例句是转折关系,应用转折连词。应把“所以”改为“也”。
(2)成分残缺,缺少谓语,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重复啰唆,去掉“完全”或“截然”。
(4)语序不当,应改为: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
13. ②⑦⑧ ①③⑤ ④⑥
【详解】考查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结合小羽同学收集的自己六年小学生活中有代表性的资料,用“栏目式”做一本成长纪念册,把资料放入相应的栏目即可。
①“春游照片”是反映出校园生活多姿多彩的一面,应放到“多彩生活”栏目里;
②“第一次戴红领巾的照片” 是个人成长重要的纪念,应放到“成长足迹”栏目里;
③“书法作品”是反映出校园生活多姿多彩的一面,应放到“多彩生活”栏目里;
④“老师的寄语”是老师对个人的寄语,应放到“毕业赠言”栏目里;
⑤“拔河比赛的照片”是反映出校园生活多姿多彩的一面,应放到“多彩生活”栏目里;
⑥“同学的祝福” 是同学们对个人的祝福,应放到“毕业赠言”栏目里;
⑦“各类获奖证书”是个人成绩的体现,应放到“成长足迹”栏目里;
⑧“一张满分试卷”是个人成绩的体现,应放到“成长足迹”栏目里;
据此把相应的序号填到相应的栏目里即可。
14.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 15.④ 16.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 17. 太阳是否能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 地球上的资源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能维持人类正常生活多长时间 18.控制人类对资源的损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解析】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②段“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 亿年”可知“这一过程”指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④段“与此同时,近 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可知想了解近400年来地球上资源的消耗情况,应重点阅读第④段。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③段“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 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 1%”可知答案。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①段“这既涉及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第②段“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第⑤段“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可知答案。
18.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意思。
结合第④段“但是人类而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 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 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第⑤段“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理解概括作答即可。
19. 引,拉 智慧,智力,智商。 20.C 2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2.D
【解析】19.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思援弓缴而射之:想要用弓箭将它射下来。援:引,拉。
为是其智弗若与: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智:智力。
20. 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判断能力。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意思是: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此句是判断句,“也、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
A.“夫战,勇气也”意思是:(士兵)作战,靠的是勇气。是判断句式。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意思是: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壮丽的景象啊。是判断句式。
C.“甚矣,汝之不惠”意思是:你太不聪明了。是陈述句式。
D.“莲,花之君子者也”意思是:莲花是花中的君子。是判断句式。
故选C。
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译文内容可知,“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能专心致志的学习。故原文为“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2.本题考查文章主旨。
A.精卫填海,原意是神鸟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B.铁杵成针,意思是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C.囊萤夜读,把萤火虫放在白绢口袋里面,用此来照亮读书。形容勤学苦练,刻苦学习。
D.心无旁骛,意思是心中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结合文章内容,《学弈》告诉我们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才能成功。
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23.例文:
我和书的故事
好怀念以前的日子,呷一口清茶,捧一本新书,在属于自己的温馨小屋中自我陶醉,这就是我的读书生活。
小时候,常依偎在母亲怀里,听她讲那漂亮的白雪公主的童话,那时候啊,就好向往书架上那一本本厚厚的书。从小时候那一个个幼稚的童话到如今那一本本让我叹息却又拍案叫绝的名著,不知不觉有了十多个春秋。曾迷上那复杂的《红楼梦》,只是那时还太小,好多地方都不懂,不了解林妹妹为何整日哭哭啼啼,怡红公子为何常常挨训。到如今,当我再捧起红楼梦时,开始了解黛玉孤高自许下的无奈,宝玉富贵闲人的叛逆。我会为晴雯的反抗叫好,又会为袭人的怯懦而叹息。我开始懂得了曹雪芹先生那“满纸荒唐言”的名著,了解了《红楼梦》的内在。
后来醉心于唐诗宋词之中。会为“多情自古伤离别”而伤感,会为“十年生死两茫茫”而叹息,也会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而感染。我开始喜欢上那个“庭院深深”的时代。在寂寥无人的夜晚,触景生情,也会摇头念上一两句“佳句”来。书读多了,有时听风声萧萧,看落叶飘零,不免要涂鸦几笔,只有这时才能体会到书如美酒般甘醇的韵味。
现在,我又沉醉在中外名著中。那书中有坦然的泰戈尔,无奈的普希金,放纵的小仲马,还有痴情的徐志摩,深沉的余秋雨,愤恨的龙应台;有黑暗的法国,奋斗的俄国,还有那从醉生梦死到奋发图强的中国。一本本的书被我读薄,书将我带入了一个不属于我的却又真实的世界。从此,寂寞的夜里不再有哭泣,只有叹息和思考。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拼搏不息是商人的幸福。而我却要说:拼搏不息是读书人的幸福。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审题可知,要求以“我和书的故事”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学生写作时,不仅要写出自己和书的故事是什么或是怎样的,更重要的是要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悟,写出书在你的成长道路上的帮助,或者某一本书在某一方面给你带来的深刻影响,并能用富有哲理的语言写出独特的体会,应该说这就是一种创新,是很能启发和感染人的。
开头:开头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直接运用题目的一个字来点题。
中间:写清楚这件事。要注意事情的六要素,确定详略,经过为详写的部分,可以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
结尾:结尾要照应开头,开头点题,主题叙事,结尾呼应开头,感情得以升华。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