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句子句法--2024年小升初语文备考真题演练 浙江专用
一、选择题
1.(2023·浙江宁波·小升初真题)填入下面语境中,意思连贯通畅的一项是( )
我的同桌家里养了一条小狗,天天跟我炫耀,我可羡慕了。在我的软磨硬泡下,今天早上妈妈终于松口了,她答应我周末去乡下挑一只,带回家里来养。我吃完早饭,出门上学去。 。
A.路旁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吵闹不休。
B.路上一片静寂,没有人,能听见路边的房屋里传出“咚”“咚”沉闷、单调的练琴声。
C.小巷里冷冷清清。我低着头,一片枯黄的树叶飘落在脚边。秋天到了吗?
D.不知怎么的,原本这条长长的上学路也不显单调了,两旁的树木好像在跟我赛跑似的,空气里都是甜美的秋的味道。
2.(2023·浙江宁波·小升初真题)与例句中的破折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进了太和门,就来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A.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筑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
B.她从小便是“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成绩优异。
C.“叮叮当——”,门被推开了,郑音逆着光看见一个身如修竹、肩背画板的少年站在门口。
D.直到现在,我们身上还保留着来自遥远祖先的痕迹——背部和腕关节的主要骨骼都是从水生生物进化而来的。
3.(2023·浙江宁波·小升初真题)填入下面语句中,正确的一项是( )
老师当面批评了我。我感到很委屈。妈妈劝慰我:“ 。”我反思起自己的问题,内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A.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C.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D.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4.(2024·浙江·小升初模拟)下列关于句子的转换正确的一项是( )
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处处悬灯结彩,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A.(改为转述句)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处处悬灯结彩,他们一定会喜欢的。
B.(改为双重否定句)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处处悬灯结彩,你们不会不喜欢的。”
C.(改为反问句)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处处悬灯结彩,你们喜欢吗?”
D.(改为比喻句)老舍爷爷说:“北京的春节处处悬灯结彩,像是办喜事,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5.(2024·浙江·小升初模拟)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的脑子不再胡思乱想,而是聚精会神地听先生授课。
B.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居里夫人登上了科学研究的高峰。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各地垃圾分类推进力度不一,存在居民分类意识不强,准确率不高。
6.(2024·浙江·小升初模拟)关于省略号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要到夜里!”(语意未尽,引发思考)
B.那些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列举的省略)
C.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列举的省略)
D.我擦拭着泪水:“张先生,我们全家移民到中美洲,我……我再没有机会学习中文了。”(说话断断续续)
二、修改病句
7.(2023·浙江宁波·小升初真题)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段,仔细阅读后,根据提示加以修改。
①考场上鸦雀无声,大家都在默默地奋笔疾书。②我感到被一种紧张的氛围包裹着,握笔的手指都有点僵住了。③老师走过来,轻轻拍拍我的肩膀:“放轻松,再接再历,你一定行的!”
(1)句①意思重复,须删去“ ”。
(2)句②用词不当,须把“ ”改成“ ”。
(3)句③有个错别字,须把“ ”改成“ ”。
三、句子训练
8.(2024·浙江·小升初模拟)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用夸张的手法仿写句子。
安静 高兴 胖 瘦 饿
例:我的嗓子干得快冒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2-23六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仿照例句,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干净 狭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充句子。
结合“在我的软磨硬泡下,今天早上妈妈终于松口了,她答应我周末去乡下挑一只,带回家里来养。”可知,妈妈答应我养一只狗,那么此时“我”是非常开心的,所以“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而开心,欣欣向荣充满希望的。
A.“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鸟儿叽叽喳喳吵闹不休”衬托出人物心情不好。
B.“路上一片静寂”“沉闷、单调的练琴声”衬托出人物心情不好。
C.“小巷里冷冷清清”“一片枯黄的树叶飘落在脚边”衬托出人物心情不好。
D.“这条长长的上学路也不显单调了”“空气里都是甜美的秋的味道”衬托出人物心情好。
故选D。
2.C
【详解】本题考查破折号的用法。
结合句子可知,破折号后面的内容“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对前面内容“紫禁城的中心”的解释说明,故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A.结合句子可知,破折号后面的内容“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是对前面内容“可是已经像个成人”的解释说明,故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B.结合句子可知,破折号后面的内容“听话、懂事、成绩优异”是对前面“别人家的孩子”的解释说明。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C.结合句子可知,“叮叮当”是推开门的声音,所以后面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续。
D.结合句子可知,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的“保留着祖先的痕迹”进行解释说明,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故选C。
3.C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言名句的理解及运用。
A.“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出自近现代鲁迅的《答客诮》,意思: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摘自《增广贤文》,意思:知识只有到实际运用的时候才遗憾自己读太少了,事情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就不知道其中的艰难。
C.“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摘自《元史·列传》,意思:逆耳:不顺耳,不中听。 全句译文:良药吃起来苦口却有利于治病,忠直的话语听起来有些不顺耳却有利于办事情。
D.“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摘自《增广贤文》,意思:过好日子的时候要居安思危,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不要等到真正过上穷日子的时候才只能去回想当年富足的风光。
结合名句的意思可知,此处妈妈在劝面对老师批评时感到委屈的我时应用: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故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句式转换。
A.引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①冒号改为逗号,删去双引号。②说话人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其他人称和内容根据语境更改。原句中的“你们”指的是听话的人,即读者或听者。原句改为转述句时,应将“你们”改为“我们”。故句子的转换错误。
B.双重否定句就是说一句话中有两个否定词,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语意。句中的“不会不喜欢”实际上就是“会喜欢”的意思。故句子的转换正确。
C.反问句是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但答案通常包含在问句中。“你们喜欢吗?”是一个疑问句,没有表达出强烈的肯定或否定意味。故句子的转换错误。
D.比喻句是通过一个事物来形象地描述另一个事物,句中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句子中没有明确的喻体。故句子的转换错误。
故选B。
5.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有误,缺少主语,应去掉“使”;
C.有误,词语搭配不当,前半句用了两面词“能否”,但后半句是一个肯定句,所以搭配不当,应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前加上“能否”;
D.有误,词语搭配不当,“存在”一般搭配的是问题,应在“准确率不高”后加上“等问题”。
故选A。
6.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运用。
B.结合提示语“没完没了地叫着”可知,那些鸡不断重复地叫着“他活该”,所以句中省略号表示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故选B。
7. 默默地 包裹 包围 历 厉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习作。
(1)“鸦雀无声”的意思是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默默是形容非常安静;因此两个词语表达的意思重复,去掉“默默地”,改为:考场上鸦雀无声,大家都在奋笔疾书。
(2)氛围不能包裹人,因此包裹用词不当,需要把“包裹”改为“包围”;
(3)再接再历——再接再厉: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8.安静——教室里安静极了,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
根据题干要求和例句分析,用夸张的手法仿写句子,从所给的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个夸张句子即可。如:饿——我饿得前胸贴后背。
9.教室里干净得连一粒尘土也没有。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句子仿写。
“春节眨眼就到了”例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仿写时注意。
如:干净:妈妈把地扫得很干净,干净得能够映出人影。
狭窄:教室十分狭窄,连一个人都容不下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