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 小升初语文备考真题重组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 小升初语文备考真题重组卷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7 18:0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川省 小升初语文备考真题重组卷 部编版
一、选择题
1.(2023·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题)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滑稽(jī) 参差(cān chā) 诘(jié)责 吹毛求疵(chī)
B.模(mó)样 当铺(pù) 迸(bòng)溅 锐不可当(dāng)
C.阔绰(chuò) 解剖(pō) 胆怯(qiè) 引吭(kēng)高歌
D.贮(zhù)蓄 分(fèn)外 提(dī)防 臭(chòu)味相投
2.(2023·四川·小升初真题)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贫瘠 狼藉 脊梁 嫉妒 B.勉强 强迫 强调 倔强
C.挣扎 针砭 峥嵘 斟酌 D.狩猎 绶带 福寿 瘦削
E.惩罚 乘机 曾经 呈现 F.皈依 轨迹 规矩 闺蜜
3.(2023·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B.持续多日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C.多年未见的战友意外相逢,一见如故,回忆起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D.夕阳像一个巨人被捆缚了手脚,使出浑身解数,憋红了脸,在天边挣扎。
4.(2023·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
B.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C.梵净山的秋天是个旅游赏景的好地方。
D.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能不能发挥正常的关键。
5.(2023·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题)根据语境,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看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_________________
①思维方式是自己可以支配的。
②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
③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模式,才能很好地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生。
④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非错即对、非此即彼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面,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子。
⑤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而思维的广度又取决于思维方式。
A.①②④⑤③ B.⑤①②④③ C.②④⑤①③ D.④③⑤①②
6.(2023·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题)下列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
B.“妈妈,”我轻声喊道,“您过来一下。”
C.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哥哥?
D.周总理亲切地说:“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
二、书写
7.(2023·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题)看拼音,写词语。
三、连线题
8.(2023·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题)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把诗句、题目和作者用线连起来。
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 《过故人庄》 陶渊明
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饮酒》 孟浩然
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 《入若耶溪》 王维
蝉噪林逾静,___________。 《山居秋暝》 王籍
四、判断题
9.(2023·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题)判断下列文学常识的正误,在括号里用“√”或“×”表示。
(1)“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这个场景的描写,源自于沈从文早年所写的小说《腊八粥》。( )
(2)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使用了成串的感叹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的是英雄气节和民族精神。( )
(4)法国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曾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
五、填空题
10.(2023·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题)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垂头( )气 理直气( ) 负( )请罪 画蛇添( )
刮( )相看 名不( )传 ( )贯而出 ( )有成竹
我期中考试考“砸锅”了,只好 地回到家,向父母 。从那以后,我就发奋学习各门功课,今天我是 地走进考场,相信一定能考个好成绩,到时候让父母对我 。
六、语言表达
11.(2023·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题)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为了塑造更美好的企业形象,打了一则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请认真品味这则广告,回答下面的问题。
(1)广告中的“联想”一词,有哪两方面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谈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信息匹配
12.(2023·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题)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势不可当( )①担任;充当 ②阻挡;抵挡 ③承当;承受
不假思索( )①假定 ②假如 ③凭借;依靠
聚精会神( )①精神;精力 ②完美;最好 ③机灵心细
别出心裁( )①用刀、剪等把片状物分成若干部分
②安排取舍(多用于文学艺术) ③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削减
八、现代文阅读
(2023·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题)现代文阅读。
湮没在岁月中的读书时光
①踏上海岛,世界更安静了。沿着石子铺成的小路往前走,看到爬墙虎掩映着的绿房子,房前有一大片花圃,这就是我成长的故园。那一年我13岁,坐在花间的小石凳上,捧着一本《红楼梦》,从午后读到黄昏。
②记不清是从何时起,到了周末,我坐在园子里,享受静静流淌的阅读时光。
③园中读的自然是闲书,好在母亲从不认为闲书是“无用的书”。母亲年轻时家里穷,没上过几年学,这成了她的一桩憾事,她也因此认为读书是第一等好事。每每看到我读书,她的目光里就隐隐地闪着光,恍若看到希望。
④那个年代,课外书不多,偶尔买回一本,我便视作珍宝。这本《红楼梦》是我一个好朋友的父亲从外地买回来的,看到它我眼前猛地一亮,跟好朋友商量了许久,她才勉强答应借给我看一周。
⑤我正看得起劲,听见母亲隔窗喊道:“该吃饭了。”我站起身舒展舒展腰,远远地看到我的好朋友朝我家过来,赶紧把拿着书的手背到身后。
⑥“说好的,我来取书了。”她走到我跟前并硬声说道,果然是来催我还书的。
⑦我刚想开口说话,喉咙里像伸出一只手,把到嘴边的话摁了回去。沉默片刻后,我突然结结巴巴地说:“书……不小心丢了。”她呆住了,脸上露出比哭还要难看的神情。
⑧“当心蜜蜂。”慌乱中我随手一指,她扭身看去,我趁机把书藏在花叶间。随即跑上前去,把她拖进屋,我拿出一堆零食,说:“送给你,算我向你道歉。”
⑨哄走了她,我正暗自得意,身后传来一声低吼:“把书拿出来。”母亲的目光紧紧盯着我。
⑩“窃书不为偷。”我为自己辩解。
母亲瞪大眼睛喝道:“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会做人,你怎么连这都不懂呢?”第一次见母亲生这么大的气,我很羞愧,将头低了下去。
我把书还给了好朋友,后来搬家的时候,她又送给我留作纪念,我一直珍藏至今。这本《红楼梦》开启了我的阅读之门。
上高中的时候,离家很远,我只好住校。繁重的学习,让我喘不过气来。但我还是抽空阅读,尤其爱读诗歌。每一首小诗,都如清晨的露珠般清澈美好,滴落在我的心间,让烦躁的心变得很宁静。
上班以后,变得很忙碌,但在空闲时,我尤爱读散文,那忙碌的生活似乎也放慢了脚步。除了读书,我还尝试写作。最初的几年间,稿件采用的少,被退回的居多。多丽丝·莱辛的话提醒了我:作家不会出自没有书的房子里。
我淘来很多新书,塞满两个书柜。随后的很多年间,一杯茶一卷书,伴我度过宁静孤独的时光。“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倘若哪天没读书,我便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好似白活了一天。
夜深人静,再次提起笔,心里多了份坦然。那些顺着笔尖淌出的文字,洒落在纸页间,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将稿子一篇篇寄出。意外的是,投出的稿件相继发表了。
又是一个晚上,月光透过窗棂,洒入书房。我坐在桌前,捧起一本书,开启心灵的旅行。从青涩到成熟,读书让我经历一次次的蜕变。那些细碎的读书时光,弥漫在心灵深处,寂静生香。
13.阅读全文,完成表格内容。
读书 读书的意义
13岁时读《红楼梦》 开启了“我”的阅读之门
高中时读诗歌 (1)
上班后读散文 (2)
(3) 伴“我”度过宁静孤独的时光
14.文中两处写到母亲的“目光”,试揣摩母亲当时的心理有何不同。
A.每每看到我读书,她的目光里就隐隐地闪着光,恍若看到希望。
B.母亲的目光紧紧盯着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果把“母亲瞪大眼睛喝道:‘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会做人,你怎么连这都不懂呢?’”改为“母亲喝道:‘快把书还回去!’”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文言文阅读
(2023·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题)文言文阅读。
穆公亡马
秦穆公①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②。”即以次③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者相谓曰:“可以出死④,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逐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⑤以归。此德出而福反⑥也。
(选自《说苑·复恩》)
【注释】①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②不饮酒者杀人:不喝酒会死人的。③次:次序。④出死:(为国君)拼死作战。⑤惠公:晋国国君。⑥反:同“返”,返回,回来。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亡其骏马( ) 方共食其肉( ) 居三年(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选文最后一句话“此德出而福反也”是否显得多余?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综合性学习
19.(2023·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题)班级正在开展一次主题为“‘苹果’旋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和小伙伴们一起参加。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7个字,含标点符号)
为激发学生课间活动的兴趣,八一学校将风靡大江南北的广场舞《小苹果》进行改编搬进校园,让学生们在大课间活动中跟随耳熟能详的旋律跳起校园版《小苹果》,在快乐中强身健体。
(选自《城市快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举办了“我看《小苹果》”的演讲比赛,下面是同学们演讲稿中的四句话,其中有一句加点成语使用不当,请你找出来。( )
A.这首《小苹果》太好听了,我相信它会一如既往地火下去。
B.这首歌旋律优美动听,连我四岁的表妹听了,也不由得手舞足蹈,随声附和起来。
C.《小苹果》自问世以来,一直稳居音乐排行榜前三,连港台的流行歌曲也相形见绌了。
D.随着《小苹果》红遍大江南北,它的演唱者筷子兄弟已经成为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3)《小苹果》等神曲的盛行,为广场舞大妈们带来了福音。瞧,小区内的老人们又开始跳起来了。正在做作业的小林皱着眉头说:“这帮老头老太,又开始瞎闹腾了,真烦人!”小林的语言欠妥当,你应该如何劝说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书面表达
20.(2023·四川成都·小升初真题)作文
“晴天”,是一种天气,《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天空无云或云很少的天气;“晴天”,也是一种心情,没有阴霾,乐观开朗,心情舒畅;“晴天”,也是一种追求,一种思考,一种领悟,一种情怀。
因为有“晴天”,成长路上才增添了那一份份精彩,一阵阵温暖,一次次难以忘怀的记忆。
请以《晴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注意描写和抒情,要有真情实感。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300字。④不出现校名、人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音。
A.参差(cān chā)——cēn cī,吹毛求疵(chī)——cī;
B.模(mó)样——mú,迸(bòng)溅——bèng;
C.解剖(pō)——pōu,引吭(kēng)高歌——háng。
故选D。
2.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jí/jí/ jǐ/jí;
B.qiǎng/qiǎng/qiáng/jiàng;
C.zhēng/zhēn/zhēng/zhēn;
D.shòu/shòu/shòu/shòu;
E.chéng/chéng/céng/chéng;
F.guī/guǐ/guī/guī;
故选D。
3.D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理解。
A.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及其精巧。这个词的使用对象是“人工”,不能用于形容“自然美景”。
B.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此处用来形容“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的“灾情”,既不合对象,也不合语境。
C.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此处用来形容“多年未见的战友”的“意外相逢”不恰当。
故选D。
4.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搭配不当,“听”和“优美的舞姿”不能搭配,改为“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看到他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
B.前后矛盾,“我国有”和“世界上没有”矛盾,“世界上”包括“我国”。可改为“我国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万里长城”。
C.搭配不当,“秋天”不是“地方”,改为“秋天的梵净山是一个旅游赏景的好地方”。
故选D。
5.B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看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
这句话作为开头,引出了思维广度与个人前途的关系。接下来,我们逐项分析:
⑤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而思维的广度又取决于思维方式。这句话进一步解释了思维广度与思维方式的关系,并指出思维方式对财富的影响。
①思维方式是自己可以支配的。这句话强调了个人对思维方式的控制和选择。
②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这句话再次强调了思维方式对个人前途的决定性作用。
④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非错即对、非此即彼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面,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子。这句话通过反面论证,指出单一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并暗示多元思维的重要性。
③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模式,才能很好地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生。这句话总结上述分析,提出了建立多元思维模式的建议,并强调了其对个人成功的意义。 综上所述,句子的正确排序应该是:⑤①②④③。
故选B。
6.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A.这个句子中的李白、杜甫、白居易之间是并列关系,将逗号改为顿号。
C.这个句子表示陈述,不表示疑问,结尾用句号。
D.这个句子完整引用周总理的话,末尾的感叹号应放在双引号内。
故选B。
7.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是否有误,书写时要注意笔画与笔顺,同时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写在中间,四周留白。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书写时注意“雕”“蔼”“澎”“湃”“峭”“瘦”“削”“霓”“御”的正确写法。
8.悠然见南山 待到重阳日 清泉石上流 鸟鸣山更幽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与积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原诗为: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出自王维的山水名篇《山居秋暝》,原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出自王籍的《入若耶溪》,原诗为: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9.(1)√
(2)√
(3)√
(4)×
【详解】(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选自课文《腊八粥》,这篇课文是沈从文先生早年的小说《腊八粥》的前一部分。故题干叙述正确。
(2)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文《匆匆》的第四自然段,作者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故题干叙述正确。
(3)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意思: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此句悲壮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表达了诗人赤诚的爱国情怀和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激励了无数的爱国之士为了民族大业而抛头颅、洒热血。故题干叙述正确。
(4)本题考查名人名言。
“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这一句话是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说的。故题干叙述有误。
10. 丧 壮 荆 足 目 虚 鱼 胸 垂头丧气 负荆请罪 胸有成竹 刮目相看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选词填空。
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负荆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画蛇添足:形容做了多余的或有害的事情,不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可能造成不好的后果。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
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虚假的;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真实。
鱼贯而出:像游鱼那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出去。
胸有成竹:画竹前竹子的完美形象已在胸中;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结合句子语境,我期中考试考“砸锅”了,只好情绪低落、萎靡不振地回到家,故选“垂头丧气”;向父母承认错误,故选“负荆请罪”;
从那以后,我就发奋学习各门功课,今天我是十分有信心地走进考场,故选“胸有成竹”;
相信一定能考个好成绩,到时候让父母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我,故选“刮目相看”。
11.(1)表面是指人类缺乏联想,世界将会变得黯然失色,没有了生气。实质是指联想电脑是世上最好的品牌,它影响人类的生活,对推动人类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2)一语双关,极为含蓄,用语简洁。以询问的方式,引起人们对联想品牌的重视。(意对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理解。
“联想”的原意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相关的别人或其他事物。在这个段落中,根据“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可知,“联想”也指电脑品牌。因此,“人类失去联想”既可以理解成人类失去了想象的能力,也可以理解成人类没有联想这一电脑品牌。
(2)本题考查的是内容理解。
根据段落中的“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可知,这里指人类失去想象能力,也指人类失去联想电脑品牌。“联想”这个词语在这里起到了一语双关的作用。并且“世界将会怎样”以问句的形式,启发了人们的思索。因此,在回答这个题时,可以从文字表达和宣传效果两方面考虑。
12. ② ③ ① ②
【详解】本题考查字义。
势不可当:指来势迅猛,不可抵挡。当:抵挡或阻止。故选②。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借助;假借;依靠。故选③。
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精:精神。故选①。
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裁:设计、筹划。故选②。
13. 让“我”烦躁的心变得很宁静 让忙碌的生活放慢了脚步 上班后淘来的书 14.A处母亲的心理:欣慰、满足;B处母亲的心理:生气、责备。 15.不好。原句采用了神态描写和反问句的形式,突出强调了母亲的生气和责备。原句委婉但更具力量,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引起作者对读书的思考。而改后的句子语气弱化了很多。
【解析】1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根据“高中时”可定位到第 段,读句子“每一首小诗,都如清晨的露珠般清澈美好,滴落在我的心间,让烦躁的心变得很宁静。”可知,高中时读书的意义是:让烦躁的心变得很宁静;根据“上班后”可定位到第 段,读句子“上班以后,变得很忙碌,但在空闲时,我尤爱读散文,那忙碌的生活似乎也放慢了脚步。”可知,上班后读书的意义是:让忙碌的生活放慢了脚步;根据“伴我度过宁静孤独的时光”可定位到第 段,读句子“我淘来很多新书,塞满两个书柜。随后的很多年间,一杯茶一卷书,伴我度过宁静孤独的时光。”可知,是“我”上班之后淘来的很多新书。
14.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即可。
第③段,读句子“每每看到我读书,她的目光里就隐隐地闪着光,恍若看到希望。”根据句中的“希望”可知,看到“我”读书时,母亲仿佛看到了希望,因此,A处母亲的心理是欣慰的,满意的;第⑨段,读句子“哄走了她,我正暗自得意,身后传来一声低吼:‘把书拿出来。’母亲的目光紧紧盯着我。”可知,“我”因为想看书,就骗朋友说书丢了,此时母亲看穿了“我”的把戏,很生气。故B处母亲的心理:生气的、谴责“我”。
15.本题考查字词句的分析。
指出句子表达方式,结合文段分析表达效果,指出句子的优缺点即可。如:
不好。原句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反问的句式,既强调了母亲生气的状态,又加强了母亲批评“我”的语气,并且特意强调了读书是为了做人的目的,引发读者的共鸣。而改后的句子只是让“我”把树还回去,不能更好地体现出母亲批评谴责的态度。
16. 丢失 吃 过了 17.于是依次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喝了酒之后都惭愧地离开了。 18.不多余。文章最后用“德出而福反也”总结全文,对秦穆公以德服人、因德得福作出评论。“德出”概括了上文骏马被人宰杀后,秦穆公不但不治罪,反而怕众人食马肉致死,亲手给他们斟酒喝:“福反”点明后来秦穆公遭晋国围攻,得到食马人的救援,解除危难,并战胜了晋国。
【解析】16.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亡其骏马:丢失了他的骏马。亡:丢失。
方共食其肉:正在一起煮马肉吃。食:吃。
居三年:过了三年。居:过了。
17.本题考查翻译句子。
在翻译文言文句子时,要先逐字翻译,注意补充上句子中省略的成分,最后按照现代文的语言习惯调整语序。
即:于是,就。以:按照。次:次序。皆:都。“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的意思是:(秦穆公)于是依次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喝了酒之后)都惭愧地离开了。
18.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此类题目,应结合文章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并作答。句子是否多余,关键在于此句在文中的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尾句能够总结全文内容,或升华主题。
本文讲述了秦穆公丢失了一匹骏马,发现百姓捕杀了骏马,秦穆公不仅不追究责任,还请他们喝酒,后来秦穆公有难的时候,这时百姓为报答吃马喝酒的恩德出手相救,秦穆公因此打败了晋国俘获了俘获了晋侯。句末“此德出而福反也”,德出:给他人以恩惠,文中指秦穆公不仅没有责怪杀他马、吃他马肉的人,反而赏给他们酒喝。福反:得到他人报答,文中指秦穆公受到当初吃他马肉的人的报答。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反映了秦穆公以德报怨的精神,他的善举最终带来了好的结果。故这句话并不多余。
【点睛】参考译文:
有一次秦穆公外出,丢失了他的骏马。他亲自去找,发现一些人把他的马杀了,正在一起煮马肉吃。秦穆公对他们说:“你们吃的是我的骏马。”那些人都吓得呆呆地站着。穆公又说:“我听说吃骏马肉不喝酒会死人的。”就依次给他们喝酒。穆公的行为使杀马的人都面带愧色地散去。过了三年,晋国出兵攻打秦国,把秦穆公包围了。过去那些吃了骏马肉的人相互说:“这是我们出死力报答杀马吃肉反而得酒喝的恩情的时候了。”于是拼命打破了晋国的包围圈,穆公终于靠他们的力量解除了危难并俘虏了晋惠公,胜利而归。这就是所谓的“做有道德的事情,必然会有福报”。
19.(1)《小苹果》广场舞被改编搬进校园。
(2)B
(3)小林,老人们在锻炼身体,他们是长辈,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声音太大了,你可以把窗户关紧,或者可以和他们交流沟通一下。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解答本题要注意包含标点符号不能超过17个字,并且要写出新闻的主要内容。
通过阅读材料可知,本条新闻的关键句是“八一学校将风靡大江南北的广场舞《小苹果》进行改编搬进校园”,因此可概括为:广场舞《小苹果》被搬进校园。
(2)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运用。
A.“一如既往”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
B.“随声附和”形容没有主见;
C.“相形见细”指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D.“妇儒皆知”的意思是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故选B。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解答本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劝说小林礼貌用语,一方面是给小林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法。
例如:小林,广场上的爷爷奶奶年纪都那么大了,我们应该尊重他们。他们声音太大了,我们可以下楼和他们沟通,让他们声音小一点或者每天时间不要太晚。如果大家都能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就不会有矛盾了,你说对吗?
20.例文:
晴天
和煦的阳光洒向大地,带着一股清新的香气,晴天总会带给我欣喜。
当看见早晨的云雾中,闪出一道道金光时,我意识到是个晴天,阳光将洒满大地!上午再仰望天空时,金黄的太阳正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给大地送来温暖。到了傍晚,太阳在晚霞的笼罩下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似乎在与大家挥手道别。这时我也在心里对太阳说:“再见,太阳公公,明天早上再会!”
可惜,我美好的愿望第二天没有变成现实,东方的云块遮住了早起的太阳。下午时,本来洁白的云朵又渐渐变成了乌云。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落了下来,阳光躲了起来。
然而太阳公公终究还是赶走了雨伯伯,晴天又来到了。温暖的阳光下,草丛里的露珠正嘻嘻哈哈地跳着舞;人们收起了雨具和长衣,换上了T恤和时髦的衬衫。我也再一次在温暖的阳光下沐浴、陶醉、享受着。
我喜爱阳光,喜爱充满阳光的晴天!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以“晴天”为题,可以写天气、心情、思考或领悟。注意:条理清晰,中心明确,详略得当,且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二、立意。不论写晴朗的天气,还是乐观、舒畅的心情,都要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表达出细腻的内心情感或深刻的意义,只要抓住重点,言之有物,就能写出好文章。
比如:写天气的“晴天”,那么就可以写出晴天的美景是怎样的,晴天的变化和韵律,对人们有怎样的影响,表达对晴天的喜爱之情;
如果写心情的“晴天”,那么可以通过一句话或一个场景引出晴天与心情的联系,然后通过叙述具体事例,强调对心情的积极影响,最后,可以以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作为结尾,如“晴天总会到来,心情也会随之明媚”;
如果写“晴天”带来的感悟,那么可以通过描绘晴天的自然景象,引发读者对人生、情感、生活态度等方面的思考,即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鼓励读者珍惜阳光,热爱生活,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等。
三、写作思路。
开头:开门见山进行点题。
正文:结合“晴天”的内容进行细致地描述,中间可以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结尾:抒情式或总结式进行扣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