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综合复习训练(含答案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综合复习训练(含答案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07 22:5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综合复习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相继成立。下列不属于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的是( )
A.世界贸易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洲联盟
2.有学者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全球化成为特定的‘美国式’的世界秩序的威胁,世界出现了多中心现象,‘这些中心并不仅仅是政治中心,它们可以是法兰克福或好莱坞;有些时候,他们根本就没有特定的有形的地点’。”该学者意在说明( )
A.世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 B.知识经济受到各国重视
C.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多极化 D.欧洲经济领域合作加强
3.有学者提到:“由于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之后,所以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力量和地区性力量亦趋势蜂起,竞相角逐,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该学者提到的“新格局”指的是( )
A.维也纳体系 B.凡尔赛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多极化趋势
4.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国际社会反战呼声的高涨,“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出现的利益分歧,自1992年以来,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成功地与联合国共同举办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会议、开罗世界人口会议、哥本哈根社会发展会议和北京世界妇女大会。这些事件( )
A.推动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 B.促进了第三世界经济发展
C.反映了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D.有利于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5.下表呈现了二战后从“关贸总协定”到“世贸组织”的贸易谈判概况。据此可推知( )
谈判地点 年份 谈判主题 参与国家和地区数量
日内瓦(3次)、阿纳西、托基 1947-1961 关税 126(含历次谈判中重复出现的国家)
日内瓦 1964-1967 关税和反倾销措施 62
东京、日内瓦 1973-1979 关税、非关税措施、框架协议 102
日内瓦 1986-1994 关税、关税措施、规则、服务、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纺织品、农业、WTO成立等 123
A.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碍 B.霸权主义决定参与国家的数量
C.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参与国家存在多元利益的博弈
6.有学者认为,当代世界表现为资本逻辑推动的经济全球化运动(通过世界市场、跨国资本和世界体系的发展)和民族国家逻辑推动的现代民族主义运动(通过内在的主权国家建设和外在的国际体系建构)。这构成了作为经济结构的“世界体系”与作为政治结构的“国际体系”的张力与矛盾。据此可知( )
A.全球化和多样化协调统一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确立
C.世界体系结构性矛盾加深 D.经济全球化弱化主权意识
7.根据联合国的资料,2005年世界移民的总数达到1.91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与此同时,移民接纳国对吸引技术移民更加重视,共有30个国家推出了引进高端技术人才的政策。这表明( )
A.联合国主导人才的有序流动 B.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
C.移民文化认同感的普遍增强 D.技术移民成为世界移民主体
8.有学者说道“现代社会主要通过它们的大众媒体,特别是通过它们的电视系统,表述它们自己。……它们(大众媒体)像章鱼触须般展开,以确保任何一种从社会上说有关联的活动不仅出现在屏幕上,而且还像一场表演一样呈现出来。”该学者意在说明当今( )
A.大众传媒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B.传媒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C.世界各地区之间得以均衡发展 D.媒体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9.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8条款“关于经济项目自由兑换”的金融开放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国际金融投机猖獗等问题,但IMF仍然致力于第8条款的推行,对抑制、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这表明( )
A.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B.国际经济秩序亟需调整
C.“滞胀”引起通货膨胀 D.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10.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对一些关键技术的封锁越来越严格,如:面对华为在5G通信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美国高通、韩国三星、欧洲爱立信等西方科技巨头们封锁华为通向6G技术的前进道路。这反映了( )
A.科技全球化道路的艰难曲折 B.全球市场秩序遭到毁灭性破坏
C.美国全球战略面临严重挑战 D.科技创新的国际环境荡然无存
11.20世纪六七十年代,拉美与西欧分别提出了“拉美的欧洲选择政策”和“西欧重返拉美”的政策,双方接触和往来频繁;都想利用对方的经济优势来为己方经济发展服务,到70年代末,欧共体已成为拉美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这表明( )
A.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拉美意图摆脱美国控制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拉美更加依赖外来资本
12.据《世界投资报告》统计,2001年国际直接投资7350亿美元,其中5053亿美元流入发达国家(美国1240亿美元,其次是英国、法国),2050亿美元流入发展中国家,其余270亿美元流入中欧和东欧转型经济体国家。这反映出( )
A.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逆全球化趋势逐渐增强
C.大国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 D.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13.如表为战后大国国际组织外交创新实践的典型路径,据此表能够说明( )
中国新时期外交
国家(地区) 美国 西欧、日本 中国
时期 二战后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代表性国际组织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关贸总协定 欧共体、亚开行 国际竹藤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亚投行
组织目标及行动 战后世界秩序 地区发展 发展中国家集中地区的发展
组织结构 大国贡献与大国优先 大国贡献与大国优先 大国贡献与平等对话
A.发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自主外交 B.积极创新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C.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D.构建协调合作、均衡发展大国关系
14.下图为全球100强非金融性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资产、销售和就业上占总公司的比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
A.区域经济集团化迅速发展 B.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
C.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增加 D.全球化是人口迁徙的动力
15.有学者认为,对非西方的民族国家来说,文化寻根可视为对全球化的逆向反应,用社会学家罗兰·罗伯森的术语,又可称为“全球地方化”的具体表现。这个词由“全球化”与“地方化”两个词组合而成,浓缩了相辅相成的两种倾向之间的张力,具有辩证的说服力,可以避免单向思维的偏执和盲视。据此判断,该学者主张( )
A.抵制全球化以保护民族文化的传统
B.逆全球化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C.当代文化发展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弘扬本土文化
D.全盘接受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基本价值取向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南方是指经历了非殖民化、冷战和冷战后全球化,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赢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并在百年变局中浮现出来的全球性新兴经济与政治力量。
全球南方国家共有殖民化与非殖民化时代的历史记忆,它们“遭遇”过西方现代性的冲击,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又在非殖民化进程中持续“觉醒”。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联合国为基石的战后国际秩序彻底否定了殖民扩张的合法性,全球南方的前身“第三世界”在非殖民化进程中,追求独立并按照现代民族国家的方式组织起来。
全球南方的浮现过程中,这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上追求战略自主,其立场不受意识形态所左右。广大全球南方国家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拒绝参与西方大国主导的对俄制裁与孤立。诞生于“万隆时代”的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等组织仍然存续,一些新的磋商机制也在不断产生与拓展。这些国家试图充当整合南北政策的桥梁角色,越来越强调自己的文明国家身份。可以说全球南方的浮现本身就是复杂多变的,处于不断演进之中。
——摘编自李东琪《全球南方的源流辨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全球南方”浮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全球南方”浮现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南方”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原则。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大陆对战争的坦然接受甚至喝彩似的欢迎……每一个欧洲国家,都教育儿童们要以他们的历史传统为荣,要尊重被认为是独特的国家美德。这种民族显耀和民族独尊的教育极易导致偏激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信念,并使青年人不是畏惧,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向往战争。自然界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达尔文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错误理解和应用。欧洲以往的局部和短暂的战争成为人们想象未来战争的范例,从而对即将爆发的战争可能产生的后果严重估计不足。
——摘编自张盛发《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若干思考写在一战爆发100周年之际》
材料二 就整个欧洲而言,经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以欧洲为主战场的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说明,几个世纪以来形成和发展的欧洲民族国家至上的思想,走向了极端,造成了欧洲自身的多次自相残杀和地位的衰落。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许多欧洲人心中对主权的民族国家的迷信偶像受到了严重冲击,传统的民族主义力量遭到了削弱。这种大战引起的欧洲人心理状态的变化,成为战后欧洲联合运动蓬勃兴起的重要的深层原因。
——黄正柏《阿登纳的欧洲联合政策及早期实施,兼谈德国对二战的反思》
材料三 关于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南北差距扩大、贫困国家和地区社会动荡,引发矛盾冲突和恐怖活动;冷战结束后,原来被掩盖的民族、宗教、领土矛盾和冲突凸显,没有及时得到解决,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鼓动、利用乃至直接进行恐怖袭击;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不满刺激了恐怖主义恶性膨胀;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激化了极端民族主义和宗教势力的反西方情绪,使某些恐怖袭击直接指向西方国家。
——摘编自李景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争被喝彩似的欢迎”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一战爆发的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欧洲有关“民族国家”的思想演变历程。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当前世界局势,请推介中国方案及其举措,并阐述其文化内涵。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奥巴马政府于2010年通过支持新一代非洲领导人,在关键领域建立享有盛誉的领导人网络,巩固美非间的紧密联系,并在非洲提供后续领导机会,加强输出美式民主制度和刺激非洲经济增长。2022年美非峰会期间,拜登举办了非洲和侨民青年领袖论坛,有意打造全球性网络增进美非伙伴关系。他强调提升与非洲侨民参与度的伙伴关系,并在论坛期间宣布成立了有关非裔侨民参与的总统咨询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来自非裔美国人和非裔移民社区的多元代表组成,将在此后加强美国官员与非裔侨民之间的对话,鼓励促进美国非裔侨民的公平和机会,并加强非洲社区、全球非裔侨民和美国之间的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联系。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也宣布,美国政府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向“非洲青年领袖倡议”提供超过一亿美元的资助,“用以支持寻求创新、多样化的非洲青年男女在21世纪的经济中脱颖而出,并促进非洲社区、国家和大陆的变革”。
——摘编自ⅡAS《从宣传战到文化外交:美国对非“青年领袖计划”的历史、现状及影响》
材料二 2021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提出“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及“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主张。非洲学生在中国参与培育各种中草药,学习实用的中医知识。还会体验书法、京剧、武术等艺术。中国通过支持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和华文学校来普及汉语教育,并通过“汉语+职业技能+中华传统文化”等多种教育形式,努力探索并进一步提升汉语的实用价值。目前,已有南非等不少非洲国家将汉语教学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此外,中国充分发挥大众传播特别是新媒体的优势,加强了中非媒体合作,为非洲的汉语传播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埃塞俄比亚的“鲁班工坊”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目前已被非盟总部确立为中国面向非洲国家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训中心。
——据蔡建国《学好中华文化促进中非交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和中国对非洲文化政策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评价美国和中国对非洲的文化政策。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最初的文明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随着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崛起,欧亚大陆的农耕文明区域逐渐连接起来。不同地区的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19世纪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靠文献记载,对古代文明的认识存在重大局限,随着研究的深入,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古希腊和古代印度文明史都大大往前推。
——整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编写致力于破除“西方中心论”,力图揭示世界历史从古代的多中心,到近代的单一中心,再到现代和当今的多中心的发展进程。近代以西方作为中心,共4个单元。欧洲国家依靠强大的实力,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这种极不合理的状态,在欧洲内部遭到马克思主义的揭露批判和工人运动的冲击,在世界上遭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坚决反抗。同时欧洲广泛吸收和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
——摘编自晏绍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的总体构架及主要线索》
材料三 中国历史始终是世界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是回答“中国追求建设什么样的世界”这一重大课题,这既是对新时代中国外交作出的顶层设计,又是中国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而提出的中国方案。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行动中,中国这样定位角色:中国是①世界和平的建设者;②全球发展的贡献者;③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人类文明的发展,因中国的方案更加丰富多彩和完整。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晏绍祥《中外历史纲要(下)的总体构架及主要线索》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古代文明发展的特征。指出除文献外,人们还可以依据哪些史料突破对古代文明史认识的局限。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全球联系的角度扼要分析“近代以西方为中心”的原因。根据材料二提供的线索,联系20世纪的史实,简析现当代是如何进入“多中心的发展进程”的。
(3)选择材料三中的任意角色,以“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国是____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标题完整,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反向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世贸组织只是一个国际组织,不属于经济区域合作组织,A项正确;亚太经合组织属于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排除B项;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北美地区的合作组织,排除C项;欧盟是由欧共体发展来,是欧洲的合作组织,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全球化成为特定的‘美国式’的世界秩序的威胁,世界出现了多中心现象”“这些中心并不仅仅是政治中心……他们根本就没有特定的有形的地点”及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出现多中心现象,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冲及了“美国式”的世界秩序,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对多极化的推动,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其他中心对“美国式”的世界秩序的威胁,反映的是多极化趋势,而非世界经济的竞争,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全球化与世界经济竞争的关系,没有涉及知识经济是否被重视的问题,且B项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多极化趋势,没有涉及欧洲经济合作的内容,不能得知欧洲经济领域合作加强,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多种力量崛起,多极化趋势加强,D项正确;维也纳体系是在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崩溃后,由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这四个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的新均势体系,不符合材料“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之后”,排除A项;凡尔赛体系建立于一战后,不符合材料“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之后”,排除B项;雅尔塔体系建立于二战后,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本题材料“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国际社会反战呼声的高涨”“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成功地与联合国共同举办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会议、开罗世界人口会议、哥本哈根社会发展会议和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可知,非政府间国际组织逐渐壮大,这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经济”问题,而且也不只是针对第三世界国家,排除B项;材料与国际格局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各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遵循的原则,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年至1994年(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关贸总协定的主要议题,从单一的关税逐步扩展到关税、非关税措施、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纺织品、农业、WTO成立等领域,参与国家和地区数量不断增加,体现了参与国家存在多种不同利益的竞争,D项正确;材料表明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而不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碍,排除A项;“霸权主义决定参与国家的数量”说法不符合史实,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及各国经济联系加强,参与谈判的国家数量不断增加,排除B项;此时国际经济新秩序还没有建立,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世界。材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与现代民族主义之间的现代性矛盾,这是世界体系结构性矛盾加深的体现,C项正确;“全球化和多样化协调统一”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至今仍未建立,排除B项;材料中并不能反映经济全球化对主权意识的弱化,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5年的世界。据材料可知,世界移民规模较大,而且不少国家重规吸引技术移民人才,说明随着国际竞争的激烈化,各国对高端技术的重视,体现了全球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联合国与当前移民活动之间的联系,无法得出“主导”的结论,排除A项;移民吸纳国是通过制定政策吸纳高端技术人才,而非通过文化认同,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技术移民成为世界移民主体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材料“……它们(大众媒体)像章鱼触须般展开,以确保任何一种从社会上说有关联的活动不仅出现在屏幕上,而且还像一场表演一样呈现出来”体现的是大众媒体在社会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强调的是较大的社会影响力,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传媒业是最大的受益者说法,强调的是影响力,排除B项;受各国国情影响,世界各地的发展呈现不均衡的趋势,排除C项;材料与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根据材料“出现了国际金融投机猖獗等问题,但IMF仍然致力于第8条款的推行,对抑制、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可知,金融投机猖獗,IMF也未发挥应有职能这说明现行金融货币体系存在问题,国际经济秩序需要调整,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美国相关信息,排除A项;“滞胀”引起通货膨胀在材料中也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中主旨反映国际经济秩序存在问题,并非反映全球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对一些关键技术的封锁越来越严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政府技术封锁被认为是一种战略举措,旨在保护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技术优势。而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对一些关键技术的封锁越来越严格体现了其受到新兴国家科技发展的冲击,美国的全球战略受到挑战,C项正确;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是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反映,不是科技全球化,排除A项;“全球市场秩序遭到毁灭性破坏”夸大了“科技封锁”的作用,排除B项;“科技创新的国际环境荡然无存”的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和拉美)。根据材料,拉美和西欧经济影响力扩大,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加强,C项正确;世界经济新秩序还未建立,排除A项;材料没涉及拉美摆脱美国的控制,排除B项;材料没对比,看不出拉美更依赖外来资本,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1年(世界)。根据材料可知,2001年国际直接投资的7350亿美元,绝大多数流入发达国家,少部分流入发展中国家,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A项正确;“逆全球化”即与全球化进程背道而驰,材料未体现这一趋势,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未体现多边主义等相关内容,排除C项;材料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材料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二战后以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倡导构建大国贡献和大国优先的国际组织,而中国则倡导构建积极构建大国贡献与平等对话的国际组织,如国际竹藤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亚投行等,这体现中国积极创新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B项正确;中国的确倡导发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自主外交,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中不仅仅体现与周边国家发展关系,如亚投行参与国已有一百多个国家,排除C项;构建均衡发展说法错误,中国倡导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题干图示,1990年以来,非金融性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占总公司的资产、销售量和就业比重均逐渐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它们将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C项正确;区域经济集团化在地理位置上临近,材料反映的是跨国公司的发展,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跨国公司推动了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反映的是全球化的发展,与多极化趋势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跨国公司的发展,没有涉及人口迁徙的情况,材料只能反映全球化的发展,不能反映全球化推动人口迁徙,排除D项。故选C性。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文化寻根可视为对全球化的逆向反应”“这个词由‘全球化’与‘地方化’两个词组合而成,浓缩了相辅相成的两种倾向之间的张力,具有辩证的说服力,可以避免单向思维的偏执和盲视。”可知,该学者主张在积极支持全球化的同时,也要注意地方化,即保护本土文化或本民族文化,保持地区特色,C项正确;材料中该学者是支持全球化的,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逆全球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弘扬本土文化,并非全盘接收西方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6.(1)背景:欧美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两极格局和冷战的对峙;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多极化趋势的发展;非殖民化成为世界潮流;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任答3点)
(2)特点:越来越呈现出战略自主的姿态;注重维护联合国在国际秩序中的核心作用;兼顾历史基础与现实发展情况(传统性与创新性并存);重视从文明角度进行自身的价值定位;动态演变。(任答3点)
(3)原则:独立自主;合作共赢;和平发展;顺应潮流,结合国情。(任答2点)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世界。背景:据材料“经历了……冷战”得出两极格局和冷战的对峙;据材料“经历了……冷战后全球化”得出经济全球化;据材料“经历了非殖民化”得出非殖民化成为世界潮流;据材料“赢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新兴经济与政治力量”得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增长,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推动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结合所学,“全球南方”体现了发展中国家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努力,其背景应当是旧秩序的存在和变革,故可得出欧美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特点:据材料“在国际事务上追求战略自主,其立场不受意识形态所左右”得出越来越呈现出战略自主的姿态;据材料“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得出注重维护联合国在国际秩序中的核心作用;据材料“诞生于‘万隆时代’的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等组织仍然存续,一些新的磋商机制也在不断产生与拓”得出兼顾历史基础与现实发展情况(传统性与创新性并存);据材料“越来越强调自己的文明国家身份”得出重视从文明角度进行自身的价值定位;据材料“处于不断演进之中”得出动态演变。
(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亚非拉国家。原则:据材料“追求独立”“追求战略自主”得出独立自主;据材料“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拒绝参与西方大国主导的对俄制裁与孤立”“新的磋商机制”得出反对冷战思维,主张合作共赢,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据材料“经历了非殖民化、冷战和冷战后全球化”得出顺应全球化、多极化潮流;据材料“发挥比较优势”“强调自己的文明国家身份”得出结合国情。
17.(1)原因:极端民族主义泛滥;社会达尔文主义造成对人性的冷漠;对战争的残酷性估计严重不足。
根源: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使其加紧对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争夺)是一战爆发的根源。
(2)伴随着民族国家的产生,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促进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一战前,极端民族主义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诱因之一;一战后,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国际公理的象征,极端民族主义危害仍然存在;二战后,传统的民族主义思想遭到削弱,联合运动蓬勃兴起。
(3)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举措:一带一路;亚投行;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文化内涵: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本问无替代性答案)。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一战期间世界。原因:据材料一“长期片面的民族优越性宣扬和爱国主义教育”可得出,长期片面的教育造成偏激民族主义的泛滥:“自然界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达尔文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错误理解和应用”可得出,机械理解优胜劣汰造成对人性的冷漠:“欧洲以往的局部和短暂的战争成为人们想象未来战争的范例,从而对即将爆发的战争可能产生的后果严重估计不足”可得出,对战争的残酷性估计严重不足。根源:据所学知识可知,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是一战的根源,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使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争夺,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20世纪上半期世界。发展历程:据材料二及所学材料可知,可得出,15世纪前后,通过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和宗教改革,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不仅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还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几个世纪以来形成和发展的欧洲民族国家至上的思想,走向了极端,造成了欧洲自身的多次自相残杀和地位的衰落”可得出,一战前,极端民族主义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诱因之一;一战后,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国际公理的象征,极端民族主义危害仍然存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许多欧洲人心中对主权的民族国家的迷信偶像受到了严重冲击,传统的民族主义力量遭到了削弱”可得出,二战后,传统的民族主义思想遭到削弱,联合运动蓬勃兴起。
(3)本题是特点类、启示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世界。中国方案:根据材料一,我们可以看到欧洲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影响导致了战争的爆发,这反映了在国际关系中,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可能成为冲突的根源。而材料二则展示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开始反思民族国家至上的思想,并寻求通过联合来避免再次的自相残杀。这两段材料共同揭示了国际合作与团结的重要性。中国方案及其举措:中国方案: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旨在强调各国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共同责任,通过合作来应对全球性的挑战。举措:中国通过一系列实际行动来推进这一理念。例如,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合作,促进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亚投行则为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则通过文化交流与对话,增进各国之间的理解与友谊。 文化内涵:中国的这些方案和举措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首先,“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强调和谐与和平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是最佳选择。其次,“和而不同”则强调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共同点,实现和谐共处。这一思想在当今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帮助各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尊重他国的利益,实现共同发展。
18.(1)美国:注重培养青年政治力量;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旨在输出美式民主制度)单向文化输出;利用非裔侨民拉近美非关系;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任答三点即可)
中国:注重非洲的可持续发展;侧重实用技术的传播;推动多领域文化交流;途径多样;平等互利、合作共赢。(任答三点即可)
(2)美国:为了加强对非洲的控制,美国渗透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推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这些做法虽然客观上有利于促进非洲经济的发展、培养各类人才;但不利于非洲的独立发展。(任答三点即可)
中国:中国与非洲有着相同被殖民的经历,同时一直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推行有利于非洲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政策。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促进非洲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改善,贡献中国的外交智慧。(任答四点)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现代世界。美国:根据材料“奥巴马政府于2010年通过支持新一代非洲领导人”,可得出注重培养青年政治力量;根据材料“并在非洲提供后续领导机会,加强输出美式民主制度和刺激非洲经济增长”,可得出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旨在输出美式民主制度)单向文化输出;根据材料“2022年美非峰会期间,拜登举办了非洲和侨民青年领袖论坛,有意打造全球性网络增进美非伙伴关系”,可得出利用非裔侨民拉近美非关系;根据材料“并加强非洲社区、全球非裔侨民和美国之间的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联系”,可得出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
中国:根据材料“2021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提出“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及“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可得出注重非洲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材料“非洲学生在中国参与培育各种中草药,学习实用的中医知识。还会体验书法、京剧、武术等艺术”,可得出侧重实用技术的传播;根据材料“中国通过支持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和华文学校来普及汉语教育,并通过‘汉语+职业技能+中华传统文化’等多种教育形式,努力探索并进一步提升汉语的实用价值”,可得出推动多领域文化交流;根据材料“中国充分发挥大众传播特别是新媒体的优势,加强了中非媒体合作,为非洲的汉语传播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可得出途径多样;根据材料“埃塞俄比亚的‘鲁班工坊’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目前已被非盟总部确立为中国面向非洲国家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训中心”,可得出平等互利、合作共赢。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现代世界。综合上述材料,在评价两国对非政策时注意区别美国政策的主要目的和客观影响,在中国的分析上着重中国的责任当担。美国:为了加强对非洲的控制,美国渗透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推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这些做法虽然客观上有利于促进非洲经济的发展、培养各类人才;但不利于非洲的独立发展。
中国:中国与非洲有着相同被殖民的经历,同时一直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推行有利于非洲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政策。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促进非洲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改善,贡献中国的外交智慧。
19.(1)特征:多元发展;帝国兴起使文明区逐渐连接;史料:遗址(遗迹)器物、史诗、传说等,如有其他正确亦可;(任写3点)
(2)原因: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简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殖民体系走向瓦解,第三世界走上独立发展道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写到“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殖民体系走向瓦解、第三世界、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等关键词)
(3)标题: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阐述:冷战结束后,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需要各国携手解决。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是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综上,中国倡导并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特征:由材料“ 人类最初的文明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可得出多元发展;由材料“随着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崛起,欧亚大陆的农耕文明区域逐渐连接起来。”可得出帝国兴起使文明区逐渐连接。第二小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还可以依据遗址(遗迹)器物、史诗、传说等史料突破对古代文明史认识的局限。
(2)本题是原因、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的世界。第一小问原因:由材料“欧洲国家依靠强大的实力,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及所学可得出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由材料“这种极不合理的状态,在欧洲内部遭到马克思主义的揭露批判和工人运动的冲击,在世界上遭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坚决反抗。”可得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第二小问简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别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殖民体系走向瓦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等方面说明。
(3)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题,时空是当代中国。首先,根据材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是回答‘中国追求建设什么样的世界’这一重大课题,这既是对新时代中国外交作出的顶层设计,又是中国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而提出的中国方案。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行动中,中国这样定位角色:中国是①世界和平的建设者;②全球发展的贡献者;③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人类文明的发展,因中国的方案更加丰富多彩和完整。”及所学可得出标题: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别从冷战结束后的时代特征;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等方面说明,例如:冷战结束后,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需要各国携手解决。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是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最后,总结升华,明确主旨,中国倡导并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