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综合复习训练(考查内容:第五章、第六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针对 19世纪的欧洲曾这样说:“世界充满财富, 但到处笼罩着贫困。”对此解读最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未得到改善
C.欧洲贫富分化现象极为严重 D.殖民掠夺导致了殖民地日益贫困
2.1842年,法国共产主义者德萨米强调把革命的工人团体联合起来,建立一个“人民党”以领导人民的革命。革命胜利后,“应把一切财富和产品集中起来进行公正分配,这样人民就会逐渐拥护公社事业”。这从侧面反映了( )
A.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的指导 B.法国政党政治十分活跃
C.巴黎公社革命得到民众的拥护 D.资本主义制度遭到挑战
3.1765年,一名俄国医生感慨“(法国)一条船上的货物价值通常等于别国10到15条船”;18世纪末,运到德国的法国商品多是上等毛纺织品、上等花边、烟盒、剑柄装饰、化妆品和高级家具类。法国的这些情况( )
A.刺激了新技术的应用 B.加剧了列强对殖民地的争夺
C.不利于工业革命的推进 D.体现出大革命的积极作用
4.英国观察家马休曾这样说:“(十九世纪)在社会上你会遇见这样的女孩,她接受了学校教育,她熟悉欧洲的每一座山脉,知晓每一个煤矿中心,但是她不会烤羊腿,滚布边;她能够通过各种考试,但不能完成家庭女仆或者妻子的责任”。这一现象从侧面说明( )
A.欧洲女性缺乏实际劳动能力 B.女性角色转变提高其社会地位
C.西方的教育实现了均衡发展 D.科技发展助推女权意识的增强
5.1547年,英王爱德华六世颁布法令规定:对于无业游民,要对其施以V字烙印,并交付富人为奴两年;如仍不劳动而逃亡,就施以S烙印,并罚终身奴隶;若再逃亡,即处绞刑。1563年,英王伊丽莎白也通过法令规定:12岁到40岁的妇女必须接受雇佣劳动,否则监禁。据此可知,英国( )
A.着力解决社会贫困问题 B.利用政令助推经济发展
C.力图扩大奴隶贸易规模 D.资本主义政治残酷无情
6.马克思说:“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 积聚,也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它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造成了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 从这时起,这种生产方式必然要被消灭,而且已经在消灭’‘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 和存在理由’。”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意在说明( )
A.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必然性
C.资本主义兴起的血腥性 D.工人阶级与封建制度的彻底决裂
7.1500——1850年英格兰、法国、意大利中北部农业总产出借数,据该图可知( )
A.意大利的农业长期落后 B.农业发展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条件
C.法国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得以推广
8.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指出,如果农民站到革命一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抛弃小私有观念,“无产阶级革命就会得到一种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这( )
A.标志社会主义学说走向科学 B.表明马克思主张建立工农联盟
C.意味着农民成为革命主力军 D.说明推翻资本主义条件已成熟
9.1556-1665年是西班牙政治、神学、法律、经济、地理、古典文学等各种著作频出的时代;英国诗人哈勒姆评论说:“菲利普二世治下的西班牙,在学术上远超出伊丽莎白统治下的英国。”这表明当时( )
A.启蒙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B.西班牙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海外扩张开阔了学者研究视野 D.西欧浪漫主义流派开始盛行
10.16世纪至17世纪,西欧国家纷纷发行主要用于海外探险和殖民战争的公债券,使充当政府和人民之间中介人的金融家大发横财,大部分公债落入包税者、商人和工场主手中。公债券的发行( )
A.完成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 B.壮大了欧洲的庄园经济
C.助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促进了工厂制度的形成
11.英国殖民政府在1920年8月通过的《仰光大学法》中规定,缅甸只能办一所大学,学生人数必须控制在限额以内,而且学生必须在校寄宿;另外,和学的学生必须掌握流利的英语,否则需经过一年的补习。由此可推知,英国颁布这一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
A.遏制缅甸教育的发展 B.促进英缅文化交流
C.维护英国的殖民统治 D.打击缅甸独立势力
12.《柏林会议总议定书》规定:任何国家,如在其现有属地以外,今后再占领非洲大陆沿海的一块领地……均应在新的占领时,分别通知本议定书之其他缔约国方为有效。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确定了“有效占领”原则 ②是宰割非洲的强盗协议
③加速了欧洲瓜分非洲进程 ④有利于调节列强间矛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在1898-1905年乔治·寇松任印度总督期间,英印政府一方面发展教育,改良农业生产、改革税制、减轻农民负担,大力修筑铁路、发展公共事业等,另一方面又孤立知识分子,不让印度人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政府工作。其意图主要是( )
A.阻止印度无产阶级夺权 B.促进教育发展掠夺人才
C.禁止资产阶级参与政治 D.遏制印度民族主义发展
14.如表内容为17—18世纪亚非拉地区较大规模的反殖民斗争。这些斗争( )
时间 国家 斗争
17 世纪中叶 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18 世纪下半叶 印度 迈索尔战争
18 世纪末 南非 卡弗尔战争
18 世纪末 秘鲁 图帕克·阿马鲁起义
A.凸显了民主意识 B.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凝聚力
C.形成了相互呼应 D.改变了沦为殖民地的命运
15.从18世纪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对东南亚香料的兴趣逐渐减弱,茶叶、棉花等新商品的占比大幅增加。英国新设立北婆罗洲公司,将东南亚地区作为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中转站。这反映出( )
A.东南亚地区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B.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综合国力上升
C.特许公司是殖民扩张的重要工具 D.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贸易格局形成
二、材料分析题
16.近代以来,人们不断追求理想社会,走在追梦的路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伯特·欧文1771年出生于英国一个贫苦的家庭,9岁时就当了学徒。1799年,欧文在新拉纳克工厂进行改革试验,他想消灭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消除无产阶级的贫困状态。他从缩短工时入手,实行了一系列提高工人福利的改革,为工人开办托儿所、幼儿园和模范小学,并建立了专门商店,廉价供应食品和生活必需品。此外,工厂还废除了惩罚,代之以教育规劝。1824年,欧文又到美国创办了“新和谐公社”,即他追求的“理想国”,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等原则。
——摘编自[英]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一卷》和《欧文文集》
材料二 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是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党的决策人物之一。南京政府成立后张謇任实业总长,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1895年,张之洞授意张謇在通海一带创办纱厂。“大生”取自《周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大生”二字也寄托了他的理想:服务社会,造福民生。1926年,张謇去世时给南通留下的是一个拥有50多家企业、2 400多万两白银、当时全国最大的民族资本集团。还有由400多所各类学校、场馆组成的教育文化体系,以及一套完整的水利、交通、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和一系列公益慈善事业,缔造了一个近代南通模式的“理想国”。
——摘编自章开沅《张謇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人社会理想实验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人社会理想实验特点的共同之处。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不但宣称他已经发现并解释了社会运动的规律,而且还确信这些规律表明了恰恰是那些没有权力的人们——工人阶级能够而且将改变社会。他们将通过革命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马克思认为这一革命性的变化不仅是令人向往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麦克莱伦(英)《卡尔·马克思传》
材料二 20世纪初期,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经过反复的比较鉴别,终于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在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了题为《▲》的重要讲话,指出,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马克思“发现并解释了社会运动的规律”及其代表著作。简述马克思认为“这一革命性变化……不可避免”思想产生的时代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的会议,并简述该会议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处讲话的名称及其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为邓小平理论奠定了基础,试列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的两部相关著作。
18.大西洋的故事是一部征服与探索、枪炮与自由并存的人类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地区主要语言分布图
——摘自邓辉《世界文化地理(第2版)》
材料二 18世纪末、19世纪初发生的一系列战争就波及范围而言,不仅是欧洲战争,也是全球性的战争。……在法国革命的激励和英国的支持下,拉丁美洲各地的共和运动风起云涌,其领袖人物是西蒙·玻利瓦尔。……1826年,英国外交大臣阐述了英国支持玻利瓦尔的理由:“如果西班牙归属法国的话,也必须是一个不拥有西印度群岛的西班牙。”当时巴西已脱离葡萄牙独立,这是拿破仑战争的又一结果。
——《企鹅欧洲史·竞逐权力:1815—1914》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洲地区语言分布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该特点的时代成因,并据此指出美洲文化新特色。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阐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历史如何促成“拉丁美洲各地的共和运动风起云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历史影响下的拉丁美洲在19世纪的历史命运。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了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政府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他们认为伊比利亚文化比土著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的宗教和文化比自己的低劣……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时候,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同样,奴隶们在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和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
——摘编自【美】斯基德莫尔《现代拉丁美洲》
(1)阅读材料一,你如何理解“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现代拉丁美洲地域文化的特点,并指出现代拉丁美洲地域文化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实质。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财富分配不均,财富聚集在占少数的资产阶级手上,大多数人贫困,贫富两极分化严重,C项正确;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主要指生产机械化的推进,机器工业迅速成长,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欧洲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严重,并未涉及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欧洲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严重,没有涉及殖民掠夺导致了殖民地日益贫困,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法国共产主义者德萨米强调革命,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他还要求“应把一切财富和产品集中起来进行公正分配”,反映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挑战,D项正确;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排除A项;材料中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革命政党,不是去搞政党政治,政党政治指的是通过议会斗争确立某个政党掌权,排除B项;巴黎公社革命是在1871年,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根据“一条船上的货物价值通常等于别国10到15条船”“法国商品多是上等毛纺织品、上等花边、烟盒、剑柄装饰、化妆品和高级家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晚期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而法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奢侈品,资本家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必然会将资金继续投入奢侈品的再生产中,法国的煤炭、钢铁等行业则无法得到充分投资,这不利于新技术的应用,不利于工业革命的推进,C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中的现象与列强对殖民地的争夺无关,排除B项;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789年,与材料时间不完全相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世纪的英国。根据材料“(十九世纪)在社会上你会遇见这样的女孩,她接受了学校教育,她熟悉欧洲的每一座山脉,知晓每一个煤矿中心,但是他不会烤羊腿,滚布边”及所学可知,工业时代女性从传统的家庭角色不断向知识女性的角色转变,这有助于推动女性自身社会地位的提高,B项正确;从材料内容不能看出欧洲女性缺乏实际劳动能力,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女性群体受教育的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并不意味着西方教育体系的均衡化发展,排除C项;材料强调了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并未说明在政治方面女权意识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英国)。根据材料可知,16世纪中期以来,英国通过颁布法令,加强对劳动力的管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英国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得到发展,这些法令可以迫使无产者接受资本家的雇佣,为手工工场提供劳动力,促进英国生产发展,反映出英国政府利用法律推动经济发展,B项正确;将无业游民罚作奴隶不属于济贫手段,其目的也并非解决贫困问题,排除A项;奴隶贸易中的“奴隶”指的是非洲黑人奴隶,而材料中的“奴隶”指的是英国的无业游民,排除C项;16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政体尚未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马克思意在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在生产力发展、生产社会化的基础上取代小生产方式而合乎规律的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产物,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资本主义兴起的血腥性,排除C 项;材料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必然性,而不是工人阶级与封建制度的彻底决裂,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00—1850年(西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6—19世纪,英国的农业产出占比最高,农业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故B项正确;意大利农业产出在1500—1750年与法国持平,长期落后,说法绝对,排除A项;18世纪年法国大革命后,法国小农经济解体,排除C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社会化机器大生产和资本家的私有制,这一时期没有在欧洲推广,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材料可知,马克思认为,如果农民站到革命一边,无产阶级革命就会得到一种合唱,体现了马克思主张建立工农联盟,说明工农联盟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性,B项正确;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排除A项;工人阶级一直是革命主力军,而非农民,排除C项;1848年,正值资本主义上升期,不能说推翻资本主义条件已成熟,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新航路开辟,西班牙走上大规模殖民扩张的道路,人们视野开阔,为文化发展创造条件,所以西班牙政治、神学、法律、经济、地理、古典文学等各种著作频出,C项正确;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地区,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当时西班牙是封建国家,将掠夺所得财富用于维持官僚机构和对外战争,同时贵族、商人将大量钱财用于购买进口商品,其资本主义并未迅速发展,排除B项;18世纪晚期西欧浪漫主义兴起,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据材料可知,16世纪至17世纪,西欧国家纷纷发行主要用于海外探险和殖民战争的公债券,使充当政府和人民之间中介人的金融家大发横财,大部分公债落入包税者、商人和工场主手中,增加了资本原始积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前进行的资本积累,都被称为资本原始积累,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欧洲庄园经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材料强调的公债与庄园经济无关,排除B项;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英国殖民政府在1920年8月通过的《仰光大学法》中规定,缅甸只能办一所大学,学生人数必须控制在限额以内,而且学生必须在校寄宿;另外,和学的学生必须掌握流利的英语,否则需经过一年的补习。”并结合所学可知,在英国殖民缅甸的统治时期,为培养具有西方思想,充当统治者和当地人的桥梁,满足殖民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维护英国的殖民统治,在缅甸推广英语,C项正确;材料所述做法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英国殖民统治,遏制缅甸教育的发展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学生必须学习英语,维护其殖民统治,并非为了促进英缅文化交流,排除B项;英国颁布材料所述方案的主要目的式维护英国殖民统治,维护英国殖民统治包含了“打击缅甸独立势力”,C项包含D项,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柏林会议名义上是解决刚果河流域的归属问题,但实际上讨论的更多的是列强瓜分非洲的一般原则,这次会议确定了“有效占领”原则,使各列强在非洲的势力范围得到初步确认,为日后帝国主义列强完全瓜分非洲提供合法性,加速了欧洲瓜分非洲进程,同时也有利于调节列强间矛盾,①②③④符合题意,A项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项不全,排除。故选A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英印政府孤立知识分子,不让印度人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政府工作,目的是压制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要力量的印度民族民主运动,防止印度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D项正确;材料提及的压制手段主要针对印度民族资产阶级,而非无产阶级,排除A项;材料除了提及教育外,还提及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教育”“掠夺人才”不能完全概括材料信息,排除B项;“不让印度人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政府工作”意为限制而非禁止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这些斗争体现了这些国家反殖民的勇气,捍卫国家利益的决心,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凝聚力,B项正确;17 世纪中叶,中国是封建专制社会,郑成功收复台湾不能反映民主,排除A项;这些反殖民斗争发生的时间相差较远,没有形成呼应,排除C项;迈索尔战争指的是英国征服南印度迈索尔国的战争,结果迈索尔沦为英附属国,卡弗尔战争是南部非洲班图人的一支科萨人反对“布尔人”(以荷兰为主的欧洲人后裔)和英国人侵略的战争,科萨人最终失败,英国人吞并了科萨人所有的土地,这些反殖民斗争没有改变沦为殖民地的命运,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英国新设立北婆罗洲公司,将东南亚地区作为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中转站”,这表明北婆罗洲公司的设立是为殖民扩张服务的,意在进行商品输出,实质该公司充当了殖民扩张重要工具的角色,C项正确;东南亚地区作为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中转站,并不能说明其贸易地位问题,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时间是从18世纪开始,工业革命前英国就开始了其殖民扩张的步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贸易格局形成于工业革命后,排除BD项。故选C项。
16.(1)背景:欧文:工业革命;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加剧;欧文的个人经历。
张謇:儒家等传统文化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华,民族危机加深;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影响;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西学东渐,张謇是爱国和进步知识分子的代表。
(2)共同之处:两者都缺乏实现的社会基础;实业带动经济、教育、社会全方位发展;都重视实验验证。
【详解】(1)根据材料一“他想消灭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消除无产阶级的贫困状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空想社会主义出现的背景是工业革命的进行,导致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加剧;根据材料一“罗伯特·欧文1771年出生于英国一个贫苦的家庭,9岁时就当了学徒”可知,欧文的社会经历也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之一。根据材料二“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华,民族危机加深;根据材料二“1895年,张之洞授意张謇在通海一带创办纱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和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根据材料二“‘大生’二字也寄托了他的理想:服务社会,造福民生”可知,张謇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具有爱国情怀的知识分子。
(2)结合材料一、二,从他们实行的社会基础、实业发展程度、是否重视实验验证等方面回答。
17.(1)规律:唯物史观,《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或剩余价值规律),《资本论》;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因素: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大大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基本矛盾)暴露;经济危机发生;各阶级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会议:中共七大。背景: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意义:它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名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地位: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创建新理论的宣言书,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著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详解】(1)关于“规律”,主要指唯物史观、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和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因素”,要从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弊端、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等。
(2)1945年春,在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夜,中共七大会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路线,通过了新的党章,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的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统一,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它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创建新理论的宣言书,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著作: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次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命题。
18.(1)语言分布特点:北美洲以英语为主,拉丁美洲以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为主,部分地区保留美洲印第安语系。
时代成因:英国在北美拓殖;拉丁美洲沦为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
新特色:欧洲文明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
(2)促成:法国大革命促使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拿破仑战争严重削弱了法国及西、葡对拉丁美洲的控制;英国出于均势政策的需要支持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命运:拉美基本获得独立,但各国政治动荡且遭到英国等列强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详解】(1)语言分布特点:根据材料地图可知,北美洲以英语为主,拉丁美洲以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为主,部分地区保留美洲印第安语系。
时代成因:17世纪以后,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英属北美殖民地,1607~1776年英国在北美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迄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狭长地带建立的13个殖民地,1607-1732年间有16个,由于兼并就只剩13个,它们也就是美国建国之初的13个州。15世纪到18世纪,拉丁美洲逐渐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西班牙和葡萄牙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落后,都是封建专制国家,两国都委派了总督管理殖民地,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新特色:美洲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汇聚地,西方文明、东方文化、非洲黑人的原始宗教观念与当地印第安人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形成了独特而神奇的人文背景,具有浓郁的神秘主义特点,在欧洲文明主导下,融合多种文化因素,在全球化和民族主义的双重作用下,现代美洲既持续不断地吸纳外来文化,同时又保持着本土文化的核心部分,这就使得拉美文化具有独特的个性;混杂性,开放性,以及民族特性和世界主义倾向的共存。
(2)促成:根据材料“在法国革命的激励和英国的支持下,拉丁美洲各地的共和运动风起云涌”,可知法国大革命促使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根据材料“巴西已脱离葡萄牙独立,这是拿破仑战争的又一结果。”可知拿破仑战争严重削弱了法国及西、葡对拉丁美洲的控制。根据材料“如果西班牙归属法国的话,也必须是一个不拥有西印度群岛的西班牙。”可知英国出于均势政策的需要支持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命运:拉美独立战争爆发后,拉美基本获得独立,但各国政治动荡且遭到英国等列强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英国主要采取贷款、直接投资、控制对外贸易和获取特权等方式逐步控制拉丁美洲,特别是南美洲。一战前夕,拉美许多国家经济成为英国垄断资本的附庸,英国对拉美除了进行经济渗透和控制外,也不排除采用武装侵略方式。其优势地位,到20世纪初被美国所取代。
19.(1)理解:材料所述“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了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指的是西欧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结合所学,欧洲商人和殖民者同世界建立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根据材料“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得出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特点:根据材料“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政府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非洲奴隶)保持了非洲的宗教传统、信仰、习惯和语言”,可得出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美洲文化。
问题:根据材料“(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认为伊比利亚文化比土著文化优越”,得出文化歧视;根据材料“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得出印第安文化生存和保护;根据材料“奴隶们学习应付他们的主人和适应新环境”,得出非洲文化如何适应新环境。
实质:根据材料,实质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尊重、交融和认同。
【详解】(1)理解:殖民活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欧洲商人和殖民者同世界建立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特点: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美洲文化。
问题:文化歧视;印第安文化生存和保护;非洲文化如何适应新环境。
实质:文化尊重、交融和文化认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