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数据的整理课件 (14张PPT)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3 数据的整理课件 (14张PPT)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5-07 22:1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4.3 数据的整理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初步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学会把一些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数据的整理,培养学生观察、整理、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重点: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绘制统计表;
难点:能对实际事例中收集的数据找出合适分组方法。
课前复习
1.在“生命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中,为了了解甲、乙、丙、丁四所学校学生对生命安全知识掌握的情况,小丽制定了如下调查方案,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抽取乙校初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
B.随机抽取丙校600名学生进行调查。
C.随机抽取150名老师进行调查。
D.在四所学校随机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查。
D
观察与思考
1、商场售货员李阿姨一天内售出了20双远动鞋,依卖出的先后顺序记录下每双鞋子的尺码(单位:厘米):
24.5 27 23.5 24 24.5 25 26 26 24 24.5
25 24.5 25 24.5 23.5 25 26 24 24.5
为了能够清楚地了解当天各种尺码的远动鞋卖出的数量,应当怎样整理上面的这些数据?
请你填写下表:
鞋的尺码/厘米 23.5 24 24.5 25 26 27
划记
销售量/双
2
3
从这个表格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观察与思考
销售量最多的是尺码为24.5厘米的运动鞋,其次为25厘米,进货时要多进这些尺码的运动鞋。
鞋的尺码/厘米 23.5 24 24.5 25 26 27
销售量/双
2
3
6
3
2
4
李阿姨将运动鞋的销售量分别按 6种不同的尺码进行分组,从而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各种不同尺码的鞋子的销售情况。
观察与思考
2、学校阅览室为了更好地为同学服务,管理员老师登记了两周内(每周5天)的读者人次,并分别按天进行了整理,得到如下的数据(单位:人次):
183 209 195 178 204 197 191 208 167 215
可以看出,10 天中来阅览室看书的人次,最多的一天为 人次,最少的一天为 人次。
215
167
学校阅览室将两周内的读者人数按天进行分组,便于了解10天中读者人数的变化情况。
由此,你能体会到将数据进行分组整理有什么优点?
探究新知
在以上问题中,你还有其他的分组的方法吗?
在问题(1)中,还可以按生产运动鞋的厂家进行分组。
对于问题(3)也可以按年级或班级将读者人数进行分组。
分组整理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将收集到的所有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组。
分组整理的优点是:
① 通过对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分组整理,可以直接比较.
②清晰地掌握数据的整体分布情况。
典型例题
在一次测验中,学校从七年级4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的外语成绩,得到如下数据:
89,87,97,92,61,93,75,80,89,73,79,75,76,81,76,88,82,79,64,69,91,85,52,81,60,63,67,82,70,73,64,54,58,62,66,70,54,92,65,63.
(1)请将上述数据进行分组:90分以上(含90分)为第一组,80分~89分为第二组,70分~79 分为第三组,60分~69分为第四组,50分~59分为第五组,49分以下(含49分)为第六组,并分别统计各分数段中的人数。
(2)估计该年级在这次测验中,成绩不及格的人数。
典型例题
解:
(1)根据题意,列表如下:
分数段 数据/分 人数/人
90分以上(含90分)
80分~89分
70分~79分
60分~69分
50分~59分
49分以下(含49分)
七年级数学测验抽样统计表
91,
92,
92,
93
,97
5
80,81,81,82,82,85,87,88,89,89;
10
70,70,73,73,75,75,76,76,79,79;
10
60,61,62,63,63,64,64,65,66,67,69;
11
52,54,54,58;
4
0
分组标准: 每个数据都分别属于其中一组,既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
划分标准要统一.
典型例题
(2)估计该年级在这次测验中,成绩不及格的人数。
解:在这个样本中,不及格率为
由此可以估计七年级在这次的测验中,成绩不及格的人数约为
400×10%=40
通过对各个局部现象的了解,认识数据的整体分布情况.
方法归纳
方法:(1)分类排序法:先分类,再排序;
(2)分组编码法:先编码,再分类。
结果:(1)列统计表;(2)绘统计图
作用:反映数据的整体分布情况。
提醒:
(1)确定分组标准。分组标准必须保证原始资料中每个数据都分别属于其中一组,既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
(2)通过对各个局部现象的了解,认识数据的整体分布情况。统计图和统计表也都是利用分组的结果加以绘制的。
(3)对数据进行分组整理,划分标准要统一。
数据的整理
学以致用
1、某商店为了了解顾客对图书的需求情况,对某天售出的图书进行了分类整理,结果如下表:
类别 少儿 科技 文学艺术 教育教辅 生活保健 其他
数量(册) 20 50 40
比例 10﹪ 15﹪ 30﹪
(1)补全上表,并求出当天共售出多少本书;
(2)根据调查结果,你认为该书店应多进一些哪一类的图书?
30
60
20%
25%
共出售课本200本。
答:由(1)得,教育教辅类售出最多,应多进此类书。
课堂小结
数据资料
分类汇总(整理、方法)
编制统计表
数据整理的过程
课后作业
作业:
P93 练习
习题 4.3
同步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