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济南的冬天
老舍
1.识记作者作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济南的冬天之美。
2.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3.把握作者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获“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其中《茶馆》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老舍
作者简介
本文节选自《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老舍1924 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29 年老舍回到祖国,于1930 年来到山东,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7 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 年春天在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
写作背景
镶xiāng 单单 安适 着落zhuó 慈善
肌肤 秀气 宽敞 贮蓄zhù 澄清chéng
空灵 地毯 济南jǐ 一髻jì 看护kān
字词学习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慈善: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贮蓄:储存,积蓄。
澄清:(水、天空)清亮。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字词学习
1.初读课文,完成下面三个问题。
(1)划分文章层次。
(2)画出文中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语句。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整体感知
第二部分(2-6):
第三部分(7):
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具体写济南冬天的山水景物。
总结上文,写作者总的观感。
第一部分(1):
整体感知
温晴
(宝地)
阳光朗照下的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冬日山景
冬日水景
城外远山
整体感知
作者通过哪些景物表现特点?
温 晴
2.自由朗读第一段,圈出一个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特点
的词语。
整体感知
济 南
北平——无风声—— 奇迹
伦敦——响晴(无重雾)——怪事
热带——温晴(无毒日)——宝地
对比
整体感知
济 南
北平——无风声—— 奇迹
伦敦——响晴(无重雾)——怪事
第2段开头句有什么作用?
这是个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上文总写济南冬天的特点,转到下文对济南冬天山、水的描写。
深入探究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效果?
品味语言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城人格化,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优美意境,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
2.“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品味语言
①妙在雪光、雪色: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
②妙在雪态:“被风儿吹动”“害了羞”
1.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
2.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品味语气词
“呀”字加强语气,表达赞美之情。
“吧”字既有与老天商量的口气,又有赞许的口气,流露出赞美之情。
两个“卧”字,表现出“安闲、舒适”的状态,既与前边的“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又传神地写出了小村庄和小雪的姿态,就好像它们都有灵性一样,烘托出一种恬静安逸的气氛。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一句中的“卧”有何好处?
品味语言
第四段作者主要运用什么顺序来写雪后的山景?这样写什么好处?
作者在写景时,主要按从高到低,即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将雪的光、色、态一一展现出来,这就把一山之景写得层次清晰,色彩斑驳,富有动感。
深入探究
第二课时
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
暖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
绿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清
读第6段,说一说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水写得脉脉含情;“在水里照个影儿”既表明垂柳爱美,也表明水钟爱垂柳,尊重垂柳像人一样爱美的心愿,所以“不忍得冻上”,这样,不仅写出了水清、柳美,还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1.“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品味语言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蓝水晶”比喻蓝汪汪、清亮亮的天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空的晴朗。
2.“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品味语言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树影比作“地毯上的小团花”,写出水的清澈。概括了水、山以及小村庄,总结了全文。
3.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品味语言
文章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有什么好处
以简洁有力、含义丰富的一句话总结全文,写作者对“冬天”这一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既与文章第1段的“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抒发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并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深入探究
文章紧紧围绕“温晴”这一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描绘了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之情,也寄予着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课文主旨
1.线索清晰,布局井然。
作者采用“一线串珠式”的构思方式,以“温晴”为线索,把济南冬天的全景、秀美的雪景、温暖的水景等串在一起,使文章浑然一体。
特色总结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在写景的过程中,蕴含着强烈的个人感情,使客观景物都带有感彩。全文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特色总结
3.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贴切。如:把济南周围的小山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拟人的句子则更多,如:说济南老城“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特色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