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历史选择题冲刺练 文化交流与传播(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历史选择题冲刺练 文化交流与传播(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07 23:13:29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历史选择题冲刺练:文化交流与传播
1.(2024·河北保定·二模)有学者说:“自张骞‘凿空西域’以来,人们历经集市→驿站→都城→ 国家→区域→丝路地带等,不断拓 展陆上丝绸之路往来空间;郑和‘七下西洋’带动人们历经互市→码头→港口→都城→ 国家→海域→丝路地带等,不断拓展海上丝绸之路交往空间。最终形成由‘信息、思想、价值、规范、认同等文化资源的交流与吸收’的‘欲予欲取的文明进程’。”该学者意在强调( )
A.丝路历史彰显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精神 B.古代中国注重将海禁与朝贡贸易相结合
C.古代中外交往着眼于开阔民众的眼界 D.古代中外贸易旨在迎合国际形势的变化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张骞‘凿空西域’以来,人们历经集市→驿站→都 城→ 国家→区域→丝路地带等,不断拓展陆上丝绸之路往来空间;郑和‘七下西洋’带动人们历经互市→码头→港口→ 都城→ 国家→海域→丝路地带等,不断拓展海上丝绸之路交往空间”,为单一性区域文明衍化为多元性丝路文明提供了 物质保障。尤其是陆海丝路间的互联互通,推进了中外文明交往互鉴与创新发展,形成由“信息、思想、价值、规范、认同 等文化资源的交流与吸收”的“欲予欲取的文明进程”,使丝绸之路成为基于共享场域内解码“中国与世界古今关系”共 处问题的密钥,展现出中华文明中对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与创新性的辩证性格,折射出中华文明与时偕行、积极进取、刚 健日新的创新价值,A项正确;古代中国注重将海禁与朝贡贸易相结合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古代中外交往主要是为了巩固统治,着眼于开阔民众的眼界表述错误,排除C项;古代中外贸易是为了巩固统治,并不是为了迎合国际形势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
2.(23-24高三下·陕西西安·阶段练习)德国古希腊哲学史家策勒尔指出:“从来没有一个民族能比希腊人更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天性和组织制度、道德和习俗,从来没有一个民族能以比他们更清澈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世界,去凝视宇宙的深处。”该观点意在强调古代希腊( )
A.开启了思想启蒙 B.充满了理性精神
C.拓展了自然研究 D.留下了丰富遗产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希腊时期(欧洲)。据题干可知希腊人能够更公平的评价自己,希腊人以更清澈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说明希腊人能够以理性思维看待问题,充满了理性精神,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摒除蒙昧主
义等内容,无法反映希腊人开启了思想启蒙,排除A项;材料中主旨是强调希腊人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理性思维,未涉及拓展自然研究,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提及希腊人留下遗产的具体内容,无法反映留下了丰富遗产,排除D项。故选B项。
3.(23-24高三下·广东广州·阶段练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30年间,永久性国际移民主要呈南北流动,即由经济落后或缺乏活力的国家和地区向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流动。之后,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控制外籍人入境的政策也有所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劳工流动增长较快,这在东南亚和西亚国家尤为突出。这一变化出现的背景是( )
A.西欧国家党派竞争加剧 B.冷战双方对抗战略调整
C.中东石油工业发展迅速 D.发达国家着手产业升级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西方国家企业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西方国家才有了材料中对移民政策的调整,进而影响到国际移民流向的变化,D项正确;西欧国家党派竞争加剧可能会影响国内政策,包括移民政策,但这与全球移民流动的大背景关联不大,排除A项;冷战双方的对抗战略调整会影响到国际关系和全球格局,但通常这种调整更多地影响大国间的政治和军事关系,而非直接影响经济移民的流动,排除B项;中东石油工业发展迅速,这确实为西亚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吸引劳工迁移,但这只是解释了西亚地区劳工流动增长的一个方面,并不全面,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4·辽宁·模拟预测)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唐人藏书皆做卷轴,其后有叶子,其制似今策子。凡文字有备检用者,卷轴难数卷舒,故叶子(经折书)写之。”之后中国图书装订又经历了“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如下图)的变化。据此可知,古代图书装订方式的变化( )
A.缘于书写材料的重大革新 B.推动儒学思想的新发展
C.加速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 D.适应文化大众化的趋势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影响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古代的书籍装帧形式、自简策而卷轴、继之为旋风装和经折装。这二种书籍装帧形式的产生,标志着我国书籍的旧形式向新形式的转变。旋风装的出现和经折装的流行,便是书籍形式的演变和发展,书籍在不断地演变过程中找到了更为适合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新形式,适应了文化大众化的演变趋势,D项正确;古代图书装订方式的变化受到了印刷术发展的影响,排除A项;图书装订方式的变化与儒学的新发展无必然联系,排除B项;印刷技术的进步有助于图书装订方式的改进,排除C项。故选D项。
5.(2024·河北邯郸·一模)1949年,我国人口文盲率达80%以上,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镇基本扫除文盲,1998年成人文盲率降到15%以下,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2011年,全国各省市区通过了国家“普九”,义务教育实至名归。这说明( )
A.现代教育成果显著 B.高等教育体系的完备
C.国民综合素质提升 D.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1949年,我国人口文盲率达80%以上,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镇基本扫除文盲1998年成人文盲率降到15%以下,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2011年,全国各省市区通过了国家‘普九’,义务教育实至名归”,可得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高等教育,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教育,未体现国民综合素质提升,排除C项;材料与政治民主化进程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6.(2024·山东·模拟预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三百周年,在全国举办庆祝活动,甚至还去国外巡演。这个时期的莎士比亚戏剧经过再创作,增添了爱国主义的新内容。这反映了( )
A.娱乐活动丰富了民众生活 B.经典作品的魅力经久不衰
C.艺术作品创作受到时局影响 D.政府强化对民众的人文美怀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举办纪念莎士比亚逝世三百周年的庆祝活动,并在国内外巡演。莎士比亚戏剧经过再创作,增添了“爱国主义”这一新的内容,体现了战争期间爱国主义成为时代需求,即反映了艺术作品创作受到时局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时局的关系,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题目中的重点在于这些作品如何被重新解读和再创作以适应当时的政治环境,而不仅仅是它们的经典性,排除B项;政府强化对民众的人文关怀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体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4·北京房山·一模)对下图所示区域分析正确的是( )
A.以移民方式向外扩张建立众多城邦国家
B.古代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碰撞
C.形成古代历史第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帝国
D.哈里发掌握该地政治、军事、宗教大权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世界。图为公元前275年左右的希腊化世界。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 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 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 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这一时期希 腊文化与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相互影响。亚历山大东征和“希腊化时代”表明,古代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碰撞,B项正确;古希腊以移民方式向外扩张建立众多城邦国家,与材料图片内容不符,排除A项;古代历史第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帝国是波斯帝国,与材料图片内容不符,排除C项;阿拉伯帝国时期,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与材料图
片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8.(2023·江苏南通·二模)2000年以来新加坡政府大幅放开移民限制,吸引海外人才移民当地。下列呈现的新加坡移民辅导活动( )
开展参访社区俱乐部与新加坡国会等地的学习之旅。 通过挨家挨户的家访,邀请新移民参与社区活动。 组织以多元种族和宗教为主题“新加坡和谐之旅”。 在各选区定期举办典礼,为取得身份的新移民颁发公民证书
A.重在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B.助推国家工业化实现
C.旨在提高社区自治水平 D.增进移民的国家认同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0年以来(新加坡)。根据材料“开展参访社区俱乐部与新加坡国会等地方的学习之旅……为取得身份的新移民颁发公民证书”可得出,新加坡的做法让外来的移民更有归属感,逐步认同新加坡的文化,增进移民的国家认同,D项正确;新加坡的做法是要形成对新加坡的国家认同,而不是维护多样性,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工业化的信息,“助推国家工业化实现”不是主旨,排除B项;这种做法能提高社区自治水平,但不是新加坡大幅放开移民限制和移民辅导活动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9.(2024·湖南·二模)朝鲜在16世纪不时接受周边部分女真部落的朝贡,并以“小中华”自居,给部落首领分封官职。而越南在向明朝朝贡的同时,也接受中南半岛诸“夷”国的朝贡。由此可见( )
A.东亚民族国家观念开始萌发 B.世界各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
C.华夷观念在中华文化圈传播 D.西方殖民扩张侵蚀朝贡体系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的亚洲。根据材料“朝鲜在16世纪不时接受周边部分女真部落的朝贡,并以‘小中华’自居,给部落首领分封官职。而越南在向明朝朝贡的同时,也接受中南半岛诸‘夷’国的朝贡。”和所学可知,明朝时期,朝鲜和越南在臣服明朝的前提下,也接受了部分周边势力的朝贡称臣,形成了以各自为核心的小型秩序圈。在以明朝为核心的秩序圈中,朝鲜、越南处于“夷”的地位,而在小型秩序圈中,则摇身一变为“华”的地位,可以接受他国朝贡,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华夷观念在中华文化圈内部的一些国家传播,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影响力,非民族国家观念,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世界各国”,且材料主旨不是“联系紧密”,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西方殖民扩张对朝贡体系的影
响,排除D项。故选C项。
10.(2024·湖南·二模)中国近代经济学家陈焕章(师从康有为,与梁启超同门)于1911年撰写的《孔门理财学》中提出,要用经济史方式思考“义利之辨”,依赖经济史构建出立足于传统的“理财学”,并提出“儒家社会主义”的思想。据此可知,陈焕章的思想( )
A.表明了近代义利观念的淡化 B.折射出近代化下的理论探索
C.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D.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土思考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要用经济史方式思考‘义利之辨’,依赖经济史构建出立足于传统的‘理财学’,并提出‘儒家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所可知,陈焕章的思想是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对中国传统经济理论进行解释解读,体现的是面对中国近代化大潮下的理论探索,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义利观的淡化,相反试图去解释和思考义利之辨,排除A项;陈焕章的理论是中西方经济学结合的表现,并非中体西用,排除C项;材料更未涉及社会主义的本土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1.(2024·河南新乡·三模)公元前2千纪的游牧民族入侵浪潮,除形成了穿越欧亚大陆内地的商队路线外,还形成了从北海到地中海西部,再到地中海沿岸诸国和岛屿的海上航线,以及从红海到印度,再到东南亚和中国的海上航线。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B.人类文明交流的空间拓展
C.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D.印欧人控制了欧亚间商路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公元前2千纪的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公元前2千纪游牧民族入侵浪潮后,形成了穿越欧亚大陆内地的商队路线和分别到地中海、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航线,说明这一时期人类文明的空间得以扩展,B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排除A项;这一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还称不上繁荣,排除C项;材料只是叙述印欧人迁徙后形成了不同的线路,未提及印欧人的控制能力,排除D项。故选B项。
12.(2024·全国·模拟预测)下图为清末绵竹年画名家姚春荣绘制的一幅仕女画。该画体现了当时( )
A.开埠城市的新貌 B.社会风尚的变化
C.自行车的真正样貌 D.女性家庭地位提高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骑自行车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新风尚,并出现在大众化的年画题材中,B项正确;绵竹不是开埠城市,排除A项;年画中的自行车没有链条等零件,并未体现自行车的真正样貌,排除C项;女性骑自行车,无法体现女性家庭地位提高,排除D项。故选B项。
13.(23-24高三下·江西·阶段练习)1850年,欧洲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案》在英国诞生。该法案规定,经地方纳税人投票同意可以使用地方税设立公共图书馆。英国近代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反映出( )
A.自由主义理念存在弊端 B.科学技术发展陷入了停滞
C.国家对文化生活的干预 D.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题意可知,在19世纪中期,英国政府运用国家干预手段,发展地方公共图书馆,体现了国家对文化生活的干预,C项正确;自由主义理念从材料无从得知,排除A项;当时英国的科学技术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只是与德国和美国相比,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排除B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与无产阶级斗争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4.(23-24高三下·江西·阶段练习)1605年,利玛窦编辑的《乾坤体义》,被中国史学界称为“西学东渐”。但是,也有部分学者主张应称之为“西学东传”。其原因是( )
A.未被明朝统治阶级承认 B.西方科技得到广泛传播
C.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有限 D.中国文化大量传往西方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1605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史学界将“西学东渐”改称为“西学东传”,折射出明朝时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范围有限,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有限,C项正确;“西学东渐”得到了明朝部分统治阶层的重视,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西方科技在当时的传播范围有限,“广泛传播”说法有误,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西方科技文化在中国的局部传播,未涉及中国文化大量传往西方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15.(2024·贵州贵阳·二模)赫梯常通过国家行政力量的干预,将具有民俗习惯的节日活动规范化和礼仪化,即“因俗制礼”。在基拉姆节日中,参加者的等级身份有严格的限制,他们的活动也遵守严格的等级规范,“因俗制礼”旨在( )
A.确立和巩固封君封臣制 B.加强不同区域间的交流
C.规范等级秩序强化王权 D.增强各地区的文化认同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赫梯。根据材料“在基拉姆节日中,参加者的等级身份有严格的限制,他们的活动也遵守严格的等级规范”和所学可知,通过将具有民俗习惯的节日活动规范化和礼仪化,赫梯统治者能够借助节日活动来强调社会等级和秩序,同时加强王权的权威性和影响力,C项正确;封君封臣制是西欧中世纪封建政治制度,与赫梯时空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参加者的等级身份和相应规范,“加强不同区域间的交流”和“增强各地区的文化认同”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D项。故选C项。
16.(2023·天津南开·一模)19 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强调国人应重视文物搜集,“以考进化之据",“以证吾国之文明"。20世纪20年代以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这深刻反映了近代我国文物观念( )
A.强调对文物的搜集研究 B.倡导建立民众与文物的联系
C.促进国人民主意识觉醒 D.关注国家命运注重文化自信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以考进化之据”,“以证吾国之文明”,可以看出先进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文物搜集来关注国家命运注重文化自信,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文物搜集的作用,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民众与文物之间的联系,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西方学者的回击,体现的是民族意识,排除C项。故选D项。
17.(2024·辽宁朝阳·模拟预测)有学者认为,二战后的现代化过程中,“泛西方化”是指西方文化内
部资本主义的实现与资本主义的批判这对基本矛盾通过“海洋途径”(在一些非西方国家衍生出一种畸形殖民资本主义形态)和“大陆途径”(使另一些非西方国家从封建制度和殖民体制下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形成两大阵营的对垒。该学者意在强调( )
A.美苏两种意识形态的对垒 B.世界现代化进程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俄确立 D.世界各民族的独立冲击了西方文明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二战后的世界。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整个非西方世界,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其现代化历程都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度过的,B项正确;“美苏两种意识形态的对垒”属于材料反映的现象,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社会主义在中俄确立只是西方文明衍生的体制之一,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民族独立对西方文明的冲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8.(2024·贵州毕节·模拟预测)16世纪,马丁 路德通过用德语翻译拉丁文《圣经》,创造了优美的文学语言,并借当时刚出现的新印刷技术,极大推动了德语的传播和普及。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一方面在德意志传播了法国的民族主义观念,另一方面在抗击侵略过程中德意志人的向心力得以升华。这两个事件均( )
A.促进统一进程 B.强化君主权威
C.推动文化融合 D.增强民族认同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德意志、19世纪德意志、法国。据材料“创造了优美的文学语言,并借当时刚出现的新印刷技术,极大推动了德语的传播和普及。”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德意志宗教改革推广德语,促进民族国家形成,据材料“在抗击侵略过程中德意志人的向心力得以升华”可知,拿破仑战争时期德意志人抗击法国的斗争增强德意志的民族凝聚力,D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德意志宗教改革和抗击拿破仑入侵促进德意志统一,材料体现的是德意志宗教改革和抗击拿破仑入侵增强了德意志民族认同,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涉及德意志君主权威,无法得出强化君主权威的认识,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文化融合,材料主要体现了民族认同,排除C项。故选D项。
19.(2024·浙江金华·二模)下图为美国著名漫画家纳斯特于1869年创作的一幅名叫《和平的骑士》的漫画,图中挥舞着鞭子的牛仔形象代表美国白人,留着辫子的人物形象代表华人。对该漫画寓意解读合理的是( )
A.美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B.在美华工遭受虐待和压榨
C.中美间文化的碰撞与冲突 D.中美两国实现了和平共处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869年的美国。根据材料“图中挥舞着鞭子的牛仔形象代表美国白人,留着辫子的人物形象代表华人”及所学可知,《和平的骑士》一画中,纳斯特生动地刻画了白人穷凶极恶地虐待剥削华人,却又虚伪地欢迎中国移民的丑恶嘴脸,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华人在美国社会所遭受的不公,B项正确;1869年美国并未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美之间的文化信息,无法得出文化的碰撞与冲突,排除C项;近代中国遭到了美国殖民者的侵略,并不是和平共处,排除D项。故选B项。
20.(23-24高三下·湖北·开学考试)有学者认为,自公元前3000年来,在东南的“中原”与西北的“草原”这两个气候、经济、文化截然相反的地理单元中间有个“中国弧”区域。在其西侧,古代文化的发展步伐与欧亚大陆中心地区趋同;在其东侧,古代中国呈现着独立的发展特色。“中国弧”( )
A.体现华夏文明的独立发展 B.隔绝了农耕与游牧文明的交流
C.表明文明的类型取决定于地理环境 D.使区域文明融合交流成为可能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中国弧”区域是东南“中原”区域与西北“草原”区域的交融区,由此可见“中国弧”为区域文明融合交流提供了可能,D项正确,“中国弧”使区域文明融合交流成为可能,“华夏文明的独立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体现农耕与游牧文明的交流而非隔绝,排除B项;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不是“决定性”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21.(2024·贵州·模拟预测)德川幕府将朱子学奉为官学,注重以君臣关系和家族关系维持社会秩序。德川家康曾亲自邀请“日本朱子学之祖”藤原惺窝为诸侯公卿讲授“四书”。这反映德川幕府( )
A.强化统治的思想基础 B.推崇中国正统思想
C.建立起中央集权国家 D.善于学习外来文化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日本)。据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德川幕府之所以把理学奉为官学,是因为理学的内容有利于强化“君臣关系和家族关系维持社会秩序”,这反映了德川募府强化统治的思想基础,用理学巩固统治,A项正确;推崇理学是材料内容的概括,并非材料反映的问题,排除B项;据材料“将朱子学奉为官学”“君臣关系和家族关系维持社会秩序”可知,德川募府通过推崇理学的封建伦理秩序来维护其统治,C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德川募府将来自中国的理学奉为官学,仅据此只能得知德川幕府学习了外来文化但不能得知其“善于”学习外来文化,排除D项。故选A项。
22.(2024·湖南·二模)某一历史研究小组在对中古时期某一文化进行研究时提取了如下关键词。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关键词:吸收东方文明;伊斯兰文化;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沟通东西方
A.阿拉伯文化 B.拜占庭文化
C.古罗马文化 D.俄罗斯文化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关键词可知,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阿拉伯文化”,吸收了东方文明、以伊斯兰文化为主都是阿拉伯文化的特征。阿拉伯文化弥补了欧洲文化的“断层”,对西欧的文艺复兴、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起到了重要作用;阿拉伯帝国横跨三大洲,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桥梁作用,A项正确;拜占庭文化以基督教文化为主,也没有起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排除B项;古罗马文化并未吸收伊斯兰文化,排除C项;俄罗斯文化是典型的东正教文化,并不是伊斯兰文化,排除D项。故选A项。
23.(2024·福建厦门·二模)下图为郑州博物馆所藏隋大业二年《李渊为子李世民祈福造像记碑》碑文。据此可知,当时( )
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B.佛教具备世俗功用
C.皇室利用宗教加强统治 D.权贵阶层精通佛学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中国)。依据材料“隋大业二年《李渊为子李世民祈福造像记碑》碑文”可知,《李渊为子李世民祈福造像记碑》的内容,之所以建造此碑是因为拜佛解决了其子李世民的祸患,故建此碑,同时也希望此碑的修建可以保佑全家无灾无祸,平安顺遂,由此可见佛教因其功效性受到欢迎,表明佛教具备世俗功用,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儒学的问题,排除A项;此时李渊还未建唐称帝,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李渊对佛学的理解程度,排除D项。故选B项。
24.(2024·黑龙江吉林·一模)9世纪,阿拉伯帝国建立智慧宫,对从各地搜集来的几百种古希腊哲学、科学著作的原本和手抄本进行翻译、整理并收藏。12世纪末,东征的十字军攻陷托莱多城时发现大量阿拉伯文的古希腊著作。据此可知,阿拉伯帝国( )
A.保存传播了欧洲古典文化 B.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潮流
C.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繁荣 D.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9世纪至12世纪末阿拉伯帝国。材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对古希腊的哲学、科学等著作进行翻译、整理并收藏,可见阿拉伯帝国保存传播了欧洲古典文化,A项正确;对材料强调的是阿拉伯帝国对欧洲古典文化的保存,并未体现其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潮流,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阿拉伯帝国对传播保存欧洲古典文化的贡献,据材料无法得知伊斯兰文化是否繁荣,排除C项;文艺复兴发生在14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5.(2024·北京朝阳·一模)从19世纪中叶以来,中外文化经百年的互动与融合,促成了中华古老文化的新生。下列符合“新生”的思想是( )
①魏源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②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③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 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详解】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外文化经百年的互动与融合,促成了中华古老文化的新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地主阶级开明派开始睁眼看世界,如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①符合题意;康有为将儒家思想同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主张政治改革,②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促进了思想解放,③符合题意;三民主义将西方民主思想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④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26.(23-24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16—17世纪,一些天主教传教士来到中国,借助传播科学知识进行传教。晚明时局衰颓,部分士人以为“西土之药可治中土之疾”,遂出现向西方传教士“问道者踵接”的盛况,掀起了一股“天学”热潮。据此可推知( )
A.程朱理学逐渐失去活力 B.启蒙思想影响开明官员
C.中西国力对比出现逆转 D.经世致用渐成主流思潮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17世纪(中国)。据材料“晚明时局衰颓,部分士人以为‘西土之药可治中土之疾’,遂出现向西方传教士‘问道者踵接’的盛况,掀起了一股‘天学’热潮”及所学知识可知,晚明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较为尖锐,程朱理学日益僵化,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伴随着传教士带来西方的科技,晚明部分士人想通过西方的科技解决自身社会问题,A项正确;晚明时期,西方传教士带来西方科技,但没有传播启蒙思想,西方启蒙思想在18世纪达到高潮,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明清时期中国的综合国力依然领先于世界,没有出现逆转,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了部分士人的主张,不能反映经世致用成为主流思潮,排除D项。故选A项。
27.(2024·河南·二模)下表所示为公元前8~前7世纪亚述君主对外征服战争情况。由此可推知,这些战争( )
君主 征服行动
辛纳赫里布 四战埃兰(中心位于今伊朗),三平巴比伦
阿萨尔哈东 抚平米底(位于今伊朗),征服埃及
阿淑尔巴尼帕二世 攻陷底比斯,侵占埃及,三入苏萨,摧毁埃兰
A.首次完成了两河流域的统一 B.受到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影响
C.客观上利于推动区域文明交融 D.建立起地跨亚非欧的世界性帝国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这些亚述君主都在对外征服,而且都在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地中海东岸、埃及等地征服,这是古老文明活跃的区域,从而有利于埃及文明、西亚文明的交融,C项正确;汉谟拉比首次完成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排除A项;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是亚洲游牧民族大迁徙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亚述帝国只横跨亚非,波斯帝国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排除D项。故选C项。
28.(2024·湖南·一模)人类学家麦克法兰提出,18世纪前的英国,人口膨胀,密集群居导致大量疾病传播;从18世纪中叶起,许多疾病减少或消失,人口死亡率下降,他认为这应归功于英国人饮茶习惯的形成;饮茶还避免了大量谷物被用来酿酒的问题。这体现了( )
A.东方文化对酿造工业的破坏 B.茶叶推动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C.中医中药导致了医疗的革命 D.文化习俗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答案】D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8世纪(英国)。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指出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影响了人口死亡率和酿酒问题,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文化习俗影响社会发展,D项正确;茶文化传入英国,推动英国社会发展,而非对社会发展造成破坏,排除A项;人口死亡率下降不等于人口迅速增长,排除B项;茶叶传入英国,不是中医中药,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9.(2024·北京东城·一模)19世纪,英国政府实施了从本土向地广人稀的殖民地移民计划。当国内经济景气时,向海外移民减少;当国内经济陷入危机时,向海外移民增如。移民计划的实施( )
①有利于缓解英国本土社会危机 ②改变了殖民地的人口结构
③导致了经济危机波及世界各地 ④推动了国际贸易中心转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对于英国本土来说,当国内经济陷入危机时,增加向海外的移民可以帮助缓解本土的社会危机,如失业、贫困等问题。因为一部分人会选择
离开,寻找新的生活机会,从而减轻了本土的社会压力,①正确;对于殖民地来说,大量的英国移民涌入会改变其人口结构,这些移民会带入他们的文化、生活习惯和方式,甚至可能改变当地的社会构成,②正确;A项正确;虽然经济危机可能影响移民的数量,但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移民计划的实施会导致经济危机波及世界各地。经济危机的传播更多地与全球贸易、金融市场等经济因素相关,而不是单纯的移民流动,③不符合要求;国际贸易中心转移,与移民计划的实施没有直接的联系。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更多地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技术进步、贸易政策等因素有关,④不符合要求;排除BCD项。故选A项。
30.(2024·北京·一模)有学者认为美国独立战争前,移民在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里已基本上融合在一起,铸造成美利坚民族的雏形,但来自非洲的黑人移民并未能有效融入其中。这是由于( )
A.黑人奴隶制度的存在 B.缺乏共同的语言交流
C.非洲与北美缺乏了解 D.启蒙思想未传入北美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据材料“移民在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里已基本上融合在一起,铸造成美利坚民族的雏形,但来自非洲的黑人移民并未能有效融入其中”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行黑人奴隶制,社会地位低下,与移民美洲的白人相比,并没有融入美利坚民族之中,A项正确;非洲黑人很大一部分在美洲也学习了英语,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后,非洲和美洲之间联系较多,并非缺乏了解,排除C项;美国独立战争前,启蒙思想已经传入美洲,排除D项。故选A项。
31.(2024·北京朝阳·一模)一位西方历史学家如此描述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的关系:“(罗马)广场上的建筑显现出希腊风格,但它们更加雄伟高大……罗马人用法律和秩序取代了希腊化时代的混乱。”古罗马诗人贺拉西为此写道:“希腊被擒为俘虏;被俘的希腊,又反过来俘虏了野蛮的征服者。”据此可知( )
①战争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 ②罗马法有利于帝国统治
③文化在选择与重构中不断发展发展 ④贺拉西处于希腊化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希腊化时期(欧洲)。根据材料“希腊被擒为俘虏;被俘的希腊,又反过来俘虏了野蛮的征服者。”并结合所学可知,因亚历山大远征及远征后希腊化时期一系列战争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①正确,根据材料“罗马人用法律和秩序取代了希腊化时代的混乱。”可知罗马法有利于帝国统治,②正确,根据材料“(罗马)广场上的建筑显现出希腊风格,但它们更加雄伟高大”
可知文化在选择与重构中不断发展发展,③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贺拉西是古罗马诗人,不处于希腊化时期,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32.(2024·辽宁抚顺·三模)印欧人的迁徙历时数千年,开始之时,世界上只有零星散布的个别文明中心。印欧人迁徙大体结束之时,奴隶制国家由点到面,在世界上占了统治地位,一度横跨三洲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其主体民族都是印欧人的后裔。由此可知,印欧人的迁徙( )
A.扩大了游牧文明的影响 B.统一了欧亚非主要文明
C.密切了文明之间的联系 D.促成了奴隶社会的转型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由材料可知:印欧人的迁徙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奴隶制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印欧人后裔建立的大帝国更是掀起了洲际的文明交流潮流(如“希腊化”),这说明印欧人的迁徙密切了文明之间的联系,C项正确;不能简单地将印欧人的文明视为游牧文明,其中迁入东南欧和南亚的印欧人基本上都接受了农耕生产方式,排除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印欧人的迁徙只是间接促进了奴隶制的扩展,并没有促成奴隶社会的转型,排除D项。故选C项。
33.(2024·浙江绍兴·二模)下表展示的是洪堡和蔡元培两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成就及主张。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威廉·冯·洪堡(德国) 蔡元培(中国)
1809年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 1916年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将大学定位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很快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A.两者主张直接受益于拿破仑的国民教育思想
B.前者体现了大学逐渐世俗化与商业化的趋势
C.后者“定位”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走向近代化
D.都对大学教学宗旨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正确定位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德国和中国)。根据材料“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洪堡和中国蔡元培,都对大学教学宗旨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正确定位,促进了大学
的进一步发展,D项正确;法国拿破仑建立“大学区”制度,直接受益于拿破仑的国民教育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美国大学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更多人接受大学教育,排除B项;戊戌变法中设立的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排除C项。故选D项。
34.(2024·浙江绍兴·二模)人们的历史思维方式,在古人的一些言语中可以窥见一斑。如《诗经·大雅》曰:“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战国策·赵策》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直到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其宗旨仍为“鉴于往事,有治于治道”;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也说:“历史是生活的教师”。下列关于历史思维方式的理解,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
A.固守陈规,按成法行事,谨遵历史传统 B.重塑历史,探寻新真谛,推动历史变革
C.面向未来,从现实出发,预见历史未来 D.认识过去,循历史之法,促进历史进步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意思是,殷王朝的建立距夏桀亡国的时代不远,可以引以为鉴戒,免得重蹈夏人的覆辙,“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意思是,记住以前做事的经验教训,就可以作为后来做事的借鉴,“鉴于往事,有治于治道”意思是,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塔西佗认为“历史是生活的教师”,都在强调历史可以作为借鉴,更好的做现在的事情,即认识过去,循历史之法,促进历史进步,D项正确;“固守成规”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历史对现在的借鉴作用,而不是推动历史变革,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预见未来,排除C项。故选D项。
35.(2024·浙江绍兴·二模)文字起源于古老的岩画、陶符、筹码、结绳、图画,慢慢地演变出著名的四大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字、古埃及文字、汉字、玛雅文字,后来发展成更简练的字母文字。下列文物,与古埃及文字相关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埃及。②是那尔迈调色
板,那尔迈调色板是埃及象形文 字文物的代表,B项正确;①为用楔形文字书写的信件,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南部苏美尔人的发明,在古代西 亚地区广泛使用,排除A项;③为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刻有文字的印章,上面的文字 被称为“印章文字”,是古代印度早期文化的代表,排除C项;④是古代美洲玛雅人的文字,由很多图画和符号组成,排除D项。故选B项。
36.(2024·浙江绍兴·二模)从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柱国大将军杨坚“晋封隋王”,到公元960年后周忠武军节度使赵匡胤“黄袍加身”,中国历史又一次经历了“波峰波谷”的庚续发展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一“发展期”的文化现象是( )
A.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 B.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理学形成
C.私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D.编修了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反向题。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960 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帝位, 建立宋朝。581年-960年是隋唐五代时期。理学形成是在宋朝,不属于隋唐五代时期的文化现象,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8世纪属于唐朝时期,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唐朝以后,私学得到进一步发展,私人设立的学塾、 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 国家颁行的药典,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37.(2024·广东汕头·二模)亚历山大在希腊本土主要以科林斯联盟的身份进行统治。在马其顿,他保持国王的身份,但同时也让臣民拥有一些传统的权利。在埃及,他就成了有绝对权威的法老,是神的化身。对于比较顽强的腓尼基诸城邦,他只要求诸城邦做附庸。亚历山大实行这一统治策略旨在( )
A.为希腊文化扩张扫清障碍 B.缓和帝国内部矛盾
C.维护各地本土文化独立性 D.促进区域文化融合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亚历山大在帝国不同地区根据当地的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统治举措,总体原则是基本保留当地原有的政治体制和各项制度,适应当地文化观念,给予一定的自主权,避免过度严苛的统治措施,这些有利于缓和帝国内部的民族和阶级矛盾,缓和被统治地区的人民对帝国统治的抵制或反抗,巩固统治秩序,B项正确;据材料,亚历山大基本保留了各地的制度,适应其文化,而非强行推广希腊制度和进行文化扩张,排除A项;亚历山大作为帝国统治者,各项举措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而非为各地区的利益考虑,且只有文化
独立性没有文化交融也不利于帝国统治,排除C项;材料主旨为亚历山大的统治措施,未提及亚历山大保护当地文化、传播希腊文化、推动通婚,不能体现促进区域文化融合,排除D项。故选B项。
38.(2024·广东汕头·二模)1865 年前后,六十余岁的斌椿作诗写道:“卫公(指美国使节卫廉士)来京师,赠我《联邦制》。才士丁韪良(美国传教士),著书讲文艺。初如井底蛙,开编犹愤愤。书云地形方,主静明其义。岂知圆如球,昼夜如斯逝。”该诗可用于说明,当时( )
A.列强对华文化输出成效显著 B.欧美对华利益争夺日趋激烈
C.传统知识分子出现转型迹象 D.美国企图对华移植美式政体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865年前后(中国)。斌椿是清朝官员,据材料可知,他在与美国使节、美国传教士交往中了解了外国的政治制度和科学等方面的情况,增加了对世界的了解,改变了一些传统看法,体现传统知识分子在接触西学过程中出现转型迹象,C项正确;材料所述美国使节、美国传教士与斌椿的交往总体上属于正常的个人交往,有利于中国人接收进步思想,而非带有文化侵略性质的“文化输出”,排除A项;材料提及美国使节、美国传教士,未提及欧洲人,也没有争夺市场、划分势力范围等信息,不能体现“欧美对华利益争夺”,排除B项;美国使节向斌椿赠予书籍《联邦制》,主要是为了介绍美国情况,当时清朝政府不可能接受移植美式政体的想法,美国政府也无意这样做,排除D项。故选C项。
39.(2024·北京朝阳·一模)《汉书》首倡“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称赞河间王刘德对文献校勘和辨伪的严谨治学态度。毛泽东求学于湖南第一师范时,常与好友往来于岳麓书院,书院“实事求是”的学风深刻影响了青年毛泽东。1941年,毛泽东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并解释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由此可知( )
①“实事求是”的初始内涵蕴含着经世致用思想
②党的理论创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③岳麓书院对党的思想路线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④中华优秀文化赋予毛泽东思想鲜明的中国特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详解】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世致用指的是做学问应该有益于国计民生,而“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意思是研究学问要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然后再从事实中找出真实的结论,①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书院‘实事求是’的学风深刻影响了青年毛泽东。1941年,毛泽东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可知,中华传统文化对党的理论形成具有重大影响,②符合题意;从材料中岳麓书院对党的理论创建来看,岳麓书院对党的思想路线形成具有重要影响,③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书院‘实事求是’的学风深刻影响了青年毛泽东”“1941年,毛泽东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可知,中华优秀文化赋予毛泽东思想鲜明的中国特色,④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40.(2024·云南·二模)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683年唐高宗患风眩疾。阿拉伯人秦鸣鹤用中东刺络放血法为唐高宗医治而愈。10世纪阿拉伯的《医典》中记载有17味草药从中国进口。这反映了( )
A.古代文明的多元统一特征 B.古代统治者重视文化交流
C.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鉴 D.商旅往来推动了医学进步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秦鸣鹤使用中东的医学方法为唐高宗治疗,以及阿拉伯《医典》中记载从中国进口的草药,都体现了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鉴,C项正确;虽然文明确实具有多元性,但此题更侧重于具体的文化交流与互鉴,而非文明的多元性本身,排除A项;统治者可能确实重视文化交流,但材料并没有直接提及统治者的态度或政策,排除B项;商旅往来是文化交流的一种途径,但材料并没有直接提到商旅往来,而是更侧重于医学领域的交流与互鉴,排除D项。故选C项。
41.(2024·黑龙江双鸭山·模拟预测)有同学在历史研究时发现了与汉代相关的图片(部分)。该图可用来说明( )
A.两汉对西南夷的控制 B.经济文化重心的转移
C.西南丝绸之路的畅通 D.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从材料看到,我国西南地区交通直通南亚,此图可以用来说明西南丝绸之路的畅通,C项正确;A项“对西南夷的控制”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经济文化重心的转移,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B项;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2.(2024·辽宁抚顺·三模)花馍,俗称花馒头,初用于祭祖,后扩展到各类民间祭祀活动中,明清时期,花馍文化大盛于国内的面食文化区。如春节的枣花馍、元宝馍,清明时的桃花馍、燕子花馍,端午时的虎头花馍中秋时的糖枣月饼馍,等等。据此可推知,花馍文化的特点是( )
A.血缘性、宗教性 B.季节性、等级性
C.凝聚性、开放性 D.民族性、地域性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由材料可知,花馍文化是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面食文化,具有典型的民族性,花馍主要流行于面食文化区,具有地域性特征,D项正确;中国的民间祭祀活动主要反映民间信仰,与典型的宗教活动不同,花馍文化也主要属于民俗文化,而非宗教文化,“宗教性”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花馍文化流行于贵族阶层,未提及花馍文化体现和维护等级秩序,不能得出“等级性”,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花馍文化吸收其他文
化成果和不断发展变化,不能体现“开放性”,排除C项。故选D项。
43.(2024·福建福州·三模)20世纪80年代初,新加坡政府在中学道德教育科目课程中大量引用了中国成语或俚语,如“守望相助”“远亲不如近邻”;通过文天祥事迹阐释“义”的内涵等。这反映了当时新加坡政府注重( )
A.倡导国家认同 B.完善基础教育
C.吸收优秀文化 D.提高儒学地位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新加坡的中学道德教育科目中大量引用中国成语及阐释中国“义”的涵义,说明新加坡利用中国优秀文化加强本国的道德教育,D项正确;国家认同是指对本国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认同,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问题,排除B项;新加坡学习的中国文化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儒学的地位,是利用中国文化加强本国国民的道德教育,排除D项。故选C项。
44.(2024·江苏泰州·模拟预测)在拉丁美洲,由欧洲白人男女生所生的后代,被称为克里奥尔人,即拉美土生白人。梅斯蒂索人是欧洲白人和印第安人的后裔,穆拉托人是欧洲白人和黑人的后裔,桑博人是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后裔。这些新种族的出现( )
A.奠定了混血社会形成的基础 B.激化了拉美地区的社会矛盾
C.改变了贵族阶层流动的方向 D.削弱了殖民主义的政治影响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拉丁美洲。根据材料可知,新种族的出现是欧洲殖民者长期殖民统治的结果,是欧洲白人、黑人、印第安人长期混居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拉美地区的社会矛盾,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贵族阶层流动的方向,材料反映了拉丁美洲新种族的出现奠定拉丁美洲混血社会的基础,排除C项;新种族的出现是殖民主义政治影响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A项。
45.(2024·宁夏吴忠·二模)《史记·殷本纪》中有商王武乙对天加以羞辱、杀戮和“射天”的记载;西周的统治者则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体现了( )
A.仁政思想的继承发展 B.天命观的理性色彩
C.社会根本转型的产物 D.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商王武乙的行为代表了对天的挑战或对天命观的质疑,而西周统治者的观点则明确表达了天命并非盲目青睐某一统治者,而是根据统治者的德行来辅助,这种观点体现了对天命观的理性思考,B项正确;仁政思想是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的,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商周时期并不是社会转型时期,排除C项;商和西周属于早期国家,尚未出现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B项。
46.(2024·山西晋中·二模)周初,统治者把商人的迷信鬼神发展为“以德配天”论,改造了商人诸事占卜的天命论,强调“惟德是辅”,突出了道德在治国理政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可见西周政治理念( )
A.抛弃了神学迷信理论 B.蕴含着一定的人文精神
C.重视维护民众的利益 D.受到“仁政”学说的影响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西周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周初强调“惟德是辅”,突出了道德在治国理政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一定的人文精神,B项正确;“抛弃神学迷信理论”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道德在治国理政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维护民众的利益”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仁政”学说是由战国时期孟子提出,晚于西周,排除D项。故选B项。
47.(2024·广东茂名·二模)亚述的浮雕较少宗教色彩,其主体通常是国王。下图刻画了亚述国王在战车上用弓箭射杀雄狮,面对雄狮凶猛进攻,国王无所畏惧,沉着迎战。这些浮雕意图表现亚述( )
A.人民尚武好战传统 B.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C.军队战术配合熟练 D.对外征服成果丰硕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述)。根据材料“亚述的浮雕较少宗教色彩,其主体通常是国王”“国王无所畏惧,
沉着迎战”可知,亚述的浮雕多描述国王英勇,故浮雕意图表述亚述统治者的威严,B项正确;材料浮雕未体现亚述人民,排除A项;材料强调国王英勇世纪,未涉及亚述军队,排除C项;材料浮雕表现的是亚述国王与野兽的斗争场面,与对外征服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8.(2024·江西南昌·二模)在殖民者入侵之前,玛雅文明的中心区是以石灰岩地形为主的尤卡坦半岛,他们的工具主要是石器、木器和骨器。该地区一个农民每年用250小时的劳动就可给全家提供80%的食物,这主要是由于( )
A.工具技术的改进 B.地理条件的影响
C.农业管理的进步 D.对外交流的加强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玛雅文明。据材料“该地区一个农民每年用250小时的劳动就可给全家提供80%的食物”可知,古代玛雅农民辛勤耕作使得粮食产量高,C项正确;工具技术的改进与材料中“他们的工具主要是石器、木器和骨器。”相矛盾,排除A项;优越的地理条件是粮食产量高的条件之一,没有农民的辛勤耕作,粮食产量依然不高,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在西方殖民者入侵美洲之前,古代美洲与外部交流少,D项表述不符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49.(2024·四川绵阳·三模)古代科举经历了从唐代考试科目众多到宋代以后进士科一科独大,考试内容从考“十二经”“三史”等到只考“四书”“五经”的过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选官程序的完善 B.主流思想的强化
C.社会结构的变动 D.文官政治的发展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根据所学可知,从唐代到宋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了社会主流思想且更加强化,科举考试内容从考“十二经”“三史”等到只考“四书”“五经”的过程,这体现了儒家经典在科举考试中地位的提升,这表明科举考试内容变化与主流思想强化密切相关的,B项正确;仅仅从考试内容变化,不能得出选官程序的完善,排除A项;虽然社会结构的变动可能对科举制度产生一定影响,但材料中反映考试内容和科目变化更直接反映了文化和思想的变化,而非社会结构的直接影响,排除C项;文官政治的发展与科举制度有关,但考试科目与内容的特定变化更多地反映了主流思想的影响,而不是文官政治发展的直接结果,排除D项。故选B项。
50.(2024·陕西安康·三模)明清之际,方以智认为,西学“贵在质测,征其确然耳”。清初戴震吸取
了西学的逻辑方法撰写《孟子字义疏证》。戴震的学生焦循赞同利玛窦带来的地圆说,用西学的数学符号演绎自己的《易》研究。这反映出当时的西学东渐( )
A.增强了科学技术的近代化趋势 B.推动了明清进步思想的产生
C.注入了思想文化发展的新动力 D.拓展了儒家学说的研究领域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方以智是明代科学家,肯定西方科学注重实测实证的做法。戴震是清代思想家,吸收了西学的逻辑方法撰写《孟子字义疏证》。焦循是清代学者,用西学的数学符号演绎自己的《易》研究。明清时期,一部分中国学者吸收西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用于学术研究,反映西学东渐为思想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C项正确;戴震撰写《孟子字义疏证》,焦循从事《易》研究,这些属于儒家的经学,而非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近代化”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明清进步思想主要内容是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倡个性自由、反对重农抑商观念等,材料未提及,排除B项;《孟子》《易》在明清以前就属于儒家学说的研究领域,看不出拓展,排除D项。故选C项。
51.(23-24高三下·湖北武汉·阶段练习)清华大学收藏了一批战国中晚期的竹简,其中《治邦之道》篇系统讨论了治国理政问题:“今夫揄(通“逾”)人于其胜,不可不慎,非一人是为,万民是为。举而度以可士,兴;举而不度以可士,崩。故兴善人,必熟闻其行,焉观其貌,焉听其辞。”材料主张治国理政应该( )
A.民贵君轻 B.举贤用能 C.道法自然 D.隆礼重法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战国时期。根据材料“举而度以可士,兴;举而不度以可士,崩。故兴善人,必熟闻其行,焉观其貌,焉听其辞。”可知,举贤否认血缘与出身的因素,提倡不偏富贵与不避贫贱的公平原则,有能则举之,善用人才,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排除A项;道法自然属于道家的思想主张,排除C项;隆礼重法是战国时思想家荀子的法律思想。荀子在总结儒法两家思想后提出“礼法”并重的治国主张,排除D项。故选B项。
52.(23-24高三下·湖北武汉·阶段练习)长期以来,为了减轻飞沙和粉尘的危害,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只有8—10个洞窟轮番对游人开放。2016年4月“数字敦煌”上线,游客移动鼠标就可以看到他想参观的每一个洞窟,大大减少了对文物不可逆转的伤害。这说明,文物的保护应( )
A.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B.适应时代的现代性
C.确保遗产的完整性 D.还原历史的真实性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为减少飞沙和粉尘的危害,莫高窟轮番对游客开放,并利用技术手段来减少对文物的伤害,这体现了文物的保护适应时代的现代性,即利用技术手段和管理来保护文物,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莫高窟,体现不出文化的多样性,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如何对文物进行保护,不涉及遗产的完整性,排除C项;真实性是相对于人工改造,材料没涉及人工改造,排除D项。故选B项。
53.(23-24高三下·湖北武汉·阶段练习)西汉成就最大的三位辞赋家——司马相如、扬雄、王褒均为蜀人。如表是他们关于蜀地的描述,这反映出西汉( )
描述 出处
关沫若,微群舸,镂灵山,梁孙原。(在沫水、若水设关口,在群舸划疆界,凿通灵关道,在孙源河架桥)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
雕鏤鈿器,百伎千工,东西鳞集,南北并凑,驰逐相逢,周流往来,方辕齐毂。 扬雄<.蜀都赋》
绵亭买席,往来都洛,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牵伏贩鹅,武阳买茶……易牛羊。 王褒(僮约》
社会经济的发展 B.休养生息的推行
C.重农抑商的松弛 D.丝绸之路的畅通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汉代。根据材料“凿通灵关道...东西麟集...贩于小市”可知当时蜀地社会经济有所发展,A项正确;休养生息是在西汉初期,时间不符,排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没松弛,排除C项;丝绸之路是在河西走廊,和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54.(2024·江西·二模)范仲淹曾建议“先于都督之郡,复其学校之制……敦之以诗书礼乐,辨之以文行忠信”。王安石也认为: “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以有为于世。”由此可知,两人均( )
A.主张建立学堂选官制 B.重视学校的教化功能
C.致力于儒学复兴运动 D.希望扩大教育覆盖面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范仲淹重视人才的培养,主张大力开设学校,以儒家经典作为教学的内容;王安石肯定学校在提升社会道德方面的作用。由此可见,两者都重视学校的教化功能,B项正确;清末新政时期,建立了学堂选官制,排除A项;两者强调的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未涉及儒学复兴运动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扩大教育覆盖面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55.(23-24高三下·安徽芜湖·阶段练习)20世纪初,英美烟公司旗下的“海盗牌”香烟进入中国后更名为“老刀牌”,画片中海盗手里的大刀也改成了优雅的弯刀(如图1)。此后,该品牌还出了仕女(如图2)、孙悟空等画片的香烟,并印刻不同的处世哲学,如:只要用心读何愁书不熟、田家自有乐等。这反映出当时( )
图1 图2
A.实业救国思想成为国人共识 B.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趋向
C.中华传统文化深受西方喜爱 D.西方商品促销方式的本土化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初的中国。根据材料“画片中海盗手里的大刀也改成了优雅的弯刀”“该品牌还出了仕女、孙悟空等画片的香烟,并印刻不同的处世哲学”及所学可知,20世纪初,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英美烟公司试图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推销其产品,体现了西方商品促销方式的本土化趋势,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人对实业救国思想的态度,“共识”的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西方商品的促销方式,无法得出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趋向,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西方国家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56.(23-24高三上·浙江绍兴·阶段练习)世界上不同宗教的建筑有着不同的风格,或庄严雄伟、或精美华丽、或与自然风景融合,或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观察图片,下列各项对应图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中国云冈石窟—佛教本土化的体现
B.②桑奇大塔—印度佛教建筑的代表
C.③羽蛇神金字塔—玛雅自然神的崇拜
D.④哥特式教堂—俄罗斯东正教的象征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所学可知,俄罗斯东正教的象征不是哥特式教堂而是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D项符合题意,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据所学可知,云冈石窟修建于隋唐时期,据所学可知,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完成本土化,A项正确,不符题意,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据所学可知,桑奇大塔是印度著名的古迹,是印度早期王朝时代的佛塔,位于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附近桑奇村,B项正确,不符题意,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羽蛇神是中部美洲文明中普遍信奉的神,羽蛇神金字塔反映了玛雅人对自然神的崇拜,C项正确,不符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57.(2024·安徽·模拟预测)“祝融”是目前文献中所见最早被若干族群共同认可的祖先。春秋金文、战国竹简中存在不少有关追认“祝融”为祖的记载,《国语·郑语》出现“祝融八姓”之说。春秋战国时期,局部共祖现象普遍出现。这可用于说明( )
A.炎黄共祖之说被最新考古成果否定 B.战乱频繁客观上推动了民族间交流融合
C.血缘政治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发展 D.多元一体文化格局根植于久远历史传统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从华夏民族共同尊奉炎黄为祖先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局部共祖是向华夏共祖的过渡,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特点的体现,D项正确;考古文献只能说明祝融共祖的存在,并未否定炎黄共祖,排除A项;材料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B项;材料虽涉及血缘,但未涉及血缘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
58.(23-24高二下·河南驻马店·阶段练习)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认为: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
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由此可见,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
A.古老文明源远流长 B.历史悠久多元起源
C.中原核心多元一体 D.逐步扩展各族认同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可知,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中原核心、多元一体,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核心”,并不是源远流长,排除A项;历史悠久多元起源未强调中原的“核心”地位,排除B项; “各族认同”缺乏对中原地区的强调,排除D项。故选C项。
59.(2024·广东·二模)前秦都城长安与前凉都城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东晋襄阳之间均有贸易往来。活跃其间的“互市人”不仅有汉商,还有为数众多的来自中亚地区的商人。据此可知( )
A.丝绸之路贸易恢复发展 B.城市经济功能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矛盾呈现加剧倾向 D.前秦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统一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根据材料,前秦都城长安和前凉、襄阳之间有贸易往来,甚至有中亚的商人,可知当时的陆上丝绸之路逐渐恢复发展,A项正确;材料没对比,无法的出城市经济功能占据主导,排除B项;从贸易往来来看,体现出当时民族矛盾有所缓和,排除C项;材料仅仅涉及经济贸易交往,没涉及国家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
60.(2024·浙江·二模)数学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思想,是形成现代文化的重要“力量”。下表关于数学成就和影响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数学成就 重大影响
A 《九章算术》 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B 《积分和方程计算法》 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
C 《几何原本》 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学知识
D 柏拉图学园将哲学和数 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学知识融会贯通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和欧洲。结合所学内容额可知,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著作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D项符合题意,D项正确;《九章算术》在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几何原本》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学知识,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61.(2024·浙江·二模)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由于来自拉丁美洲和亚洲的移民新浪潮、学术界和政界流行的多文化主义和多样性理论和美国社会中出现了拉美裔化的倾向等原因,导致美国国民特性出现了一定的危机。其旨在说明( )
A.拉美裔和亚裔在美国族群中的比例增大 B.多文化主义理论冲击了美国的国家特性
C.美国的霸权地位日益受到冲击 D.美国社会的文化认同面临挑战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亨廷顿认为多元文化主义和多样性理论冲击了美国国民特性,意在说明多文化主义理论冲击了美国国民认同,即美国社会有文化认同危机,D项正确;材料主旨并未探讨亚裔在美国的情况,排除A项;B项偷换概念,国家特性不等于国民特性,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美国的霸权主义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62.(2024·北京顺义·二模)如图是汉代东西交通大动脉上的一段官方驿站线路图。悬泉置是该要道上的一处综合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提供驿骑,递送公文书信、传达命令,同时还为丝路上往来的人员提供歇脚和补充物资。该驿站的设立有利于( )
①推动中外丝绸贸易的发展 ②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③构建西南地区的交通网络 ④加强中原王朝对边疆治理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详解】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该驿站的主要职责是提供驿骑,递送公文书信、传达命令,同时还为丝路上往来的人员提供歇脚和补充物资。其设立有利于推动中外丝绸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加强中原王朝对边疆治理,①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驿站不是收税机构,不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②不符合题意,排除BD项;仅仅一个驿站的设置,不能得出构建西南地区的交通网络,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故选C项。
63.(2024·四川遂宁·三模)清乾隆时期,受西洋透视法影响,桃花坞“姑苏版”年画年产数万张,远销日本、东南亚。受姑苏版年画透视法启发,日本江户时期浮世绘画家奥村政信绘制出浮世绘作品《唐人馆图》。由此可以证明( )
A.江南是中外互动的中心 B.西学东渐激发创作热情
C.文明交流助推艺术发展 D.明治维新效仿中国文化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乾隆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受西洋透视法影响,…日本江户时期浮世绘画家奥村政信绘制出浮世绘作品《唐人馆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乾隆时期,桃花坞“姑苏版”年画受西洋透视法影响,销往日本,影响了日本的浮世绘作品,表明文明交流助推艺术发展,C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中国当时闭关锁国,不是中外互动中心,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东西方文明交流对于艺术的推动作用,不涉及中国的创作热情,排除B项;明治维新是在19世纪6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64.(2024·北京房山·一模)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签订的《最后议定书》中指出:“新的领土体系建立,为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力量的平衡,使欧洲大国在19世纪中管辖的领土有相等的面积”。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A.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欧洲文化的重构 B.开创了用国际会议解决争端的先例
C.欧洲均势是此时国际关系重要特征 D.西欧在国际法实践中实行双重标准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19世纪初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拿破仑帝国的崛起一度打破了欧洲均势,拿破仑战争结束后,以英、俄、奥、普
为首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了新均势体系——维也纳体系。据材料“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力量的平衡”可知欧洲均势是此时国际关系重要特征,C项正确;拿破仑战争将法国资产阶级 革命的成果向欧洲传播,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A项说法本身正确,但材料无从体现,排除A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 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的欧洲局势,没有“西欧在国际法实践中实行双重标准”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65.(2024·北京·一模)2024年春,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了“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开展。下图是其中的部分展出文物。由此可见( )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 战国龙虎纹双耳盘 唐代双龙耳瓶 清宫廷金漆雕龙纹宝座
①龙文化的传统源远流长 ②龙的形象始终代表中国古代皇权
③龙文化的载体多样广泛 ④龙的形象逐步成为中华文明象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图片信息可知,从石器时代的玉龙,一直发展到清代的宫廷金漆雕龙纹宝座,这一历程体现了龙文化的传统源远流长,①正确;龙的形象只有在封建社会代表着皇权,石器时代并未有皇帝,②错误;根据图片信息可知,龙文化的载体有玉、青铜器、瓷器、漆器,从而可以看出是多样广泛的,③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在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发展进程中,龙的形象逐步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④正确。故①③④,C项正确,②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66.(23-24高三下·湖北·期中)下图是“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影响“茶”字发音系统的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茶叶贸易路线的不同 B.新航路的开辟
C.欧洲殖民争霸的影响 D.丝绸之路推动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近代(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发达,茶叶从中国长安等地出发,经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又转销到东欧和东非地区。cha的发音也随之传入这些地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形成了新的海上茶叶贸易商路。葡萄牙主要从澳门进口茶叶,沿新航路将茶叶引入本土及其海外殖民地,在这些地区形成了cha的发音。荷兰、英国多从厦门进口茶叶,并沿新航路将茶叶引入南非、西非和西欧地区,于是由厦门方言形成的tea的发音伴随西欧商人和殖民者的脚步传到这些地区,A项正确;中国古代茶叶就由陆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又转销到东欧和东非地区。cha的发音也随之传入这些地区,排除B项;茶的发音与欧洲殖民争霸没有关系,排除C项;丝绸之路推动只是原因之一,排除D项。故选A项。
67.(2024·江西新余·二模)20世纪60年代,法国考古队在阿富汗东北部挖掘出一座公元前4世纪末的城市遗址,城中不仅有希腊风格的神庙。广场、宫殿与体育馆,还存在希腊文的戏剧与哲学方面的手稿。这一城市的出现主要缘于( )
A.罗马帝国的扩张 B.亚历山大的东征
C.波斯帝国的扩展 D.雅典人的海外殖民活动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城中不仅有希腊风格的神庙。广场、宫殿与体育馆,还存在希腊文的戏剧与哲学
方面的手稿”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今天的阿富汗地区发现具有希腊风格的城市遗址,这是因为亚历山大东征传播了希腊文化,在东征旅途中催生了一批希腊化的城市,B项正确;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波斯帝国的扩展没有催生希腊化城市的诞生,排除AC项;雅典的海外殖民活动没有抵达阿富汗地区,排除D项。故选B项。
68.(2024·全国·模拟预测)古希腊和拉丁文诗歌的典型特征是押韵不严格。在12—13世纪时,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和西班牙却已流行起符合阿拉伯诗歌韵律特征的“骑士抒情诗”和“择吉尔韵诗”。这反映出( )
A.军事征服带来文化征服 B.阿拉伯文化推动文艺复兴
C.文明交流促进文化创新 D.阿拉伯文学水平高于西欧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13世纪(法国)。根据材料可知,西方诗歌对于韵律要求并不严格,但12世纪以来,在法国南部和西班牙都出现了新的诗歌形式,新的诗歌带有明显的阿拉伯诗歌韵律特征,这表明阿拉伯诗歌的押韵形式影响了西、法两国的诗歌发展,说明文明交流促进文化创新,C项正确;阿拉伯帝国极盛时期曾经征服伊比利亚半岛大部分地区,但从未征服法国南部地区,排除A项;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发生于14世纪的意大利,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西、法两国的诗歌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阿拉伯诗歌元素,不能说明阿拉伯文学的整体水平高于西欧,排除D项。故选C项。
69.(2024·浙江宁波·二模)下图所示残卷抄写于150年前后,据此可以说明( )
A.莎草纸是古代埃及最重要的出口物资 B.莎草纸是传承古希腊文明的重要载体
C.希腊文化的中心已经东移至埃及一带 D.促使新一代印刷书诞生的条件已成熟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据材料信息可知,《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遗产,考古发现的《伊利亚特》莎草纸残卷说明,莎草纸作为重要的书写材料,对传承古希腊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B项正确;莎草纸是古埃及的特产,材料能够说明古埃及出口莎草纸,但不能说明莎草纸是“最重要的”出口物资,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该莎草纸残卷出土的位置,不能得知希腊文化中心东移,且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的残卷为抄写,并非印刷,排除D项。故选B项。
70.(2024·全国·模拟预测)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托勒密埃及戴着法老王冠的马其顿统治者 埃及雕刻中的赫梯战车和士兵 贵霜帝国时期刻着贵霜国王和希腊铭文的钱币
图1
A.人口迁移 B.文化交流 C.征服战争 D.贸易往来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托勒密埃及戴着法老王冠的马其顿统治者”体现了希腊文化与埃及文化的交融,“埃及雕刻中的赫梯战车和士兵”体现了埃及文化中的西亚元素,“贵霜帝国时期刻着贵霜国王和希腊铭文的钱币”体现了中亚文化吸收了希腊的文化元素,由此可见,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了文化交流,没有反映各地区的人口迁移,排除A项;第一幅图片和第三幅图片没有体现征服战争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第二幅图片描绘的是战争情景,没有体现贸易往来,排除D项。故选B项。
71.(23-24高三下·甘肃武威·阶段练习)19世纪3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英国兴起创办贫民免费学校的热潮。这些学校以教授宗教性知识为主,期望以《圣经》来挽救被社会罪恶吞噬的孩童,同时辅之以基础知识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这些学校的设立( )
A.旨在为工业革命培养技术工人 B.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C.反映出宗教主导着英国的教育 D.说明公众开始关注贫困问题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目的题、本质题,时空是19世纪3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的英国。根据材料可知,贫民免费学校以教授宗教性知识为主,试图以宗教伦理规范贫民儿童的言行,进而遏制儿童犯罪问题,这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B项正确;“为工业革命培养技术工人”并不是贫民免费学校的设立目的,排除A项;材料是贫民免费学校的教育特点,不能以此推断英国整个教育界都由宗教主导,排除C项;材料仅反映了贫民免费学校的发展,无法判断这是否为公众关注社会贫困问题的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
72.(2024·福建·三模)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左传》亦多引《诗经》为据。汉武帝时期,《诗经》成为儒家“五经”之一。这表明( )
A.文化经典得以传承弘扬 B.《诗经》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C.先秦诸子思想兼容并蓄 D.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实现转型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据材料“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左传》亦多引《诗经》为据。汉武帝时期,《诗经》成为儒家‘五经’之一”及所学知识可知,作为文化经典的《诗经》被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学派引述,并且到汉武帝时期称为了儒家“五经”这一,这有利于《诗经》的传承与弘扬,所以材料表明了文化经典的传承弘扬,A项正确;孟子等思想家引用《诗经》是为了“说理论证”,并非因为其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用来研究历史,排除B项;材料只是涉及先秦许多思想家在说理论证的时候引用了《诗经》,但据此不能说明诸子思想互相吸收,兼容并蓄,排除C项;材料没有具体涉及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具体的思想,不能得知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实现转型,排除D项。故选A项。
73.(2024·全国·模拟预测)谭继洵(1823—1901年,曾任湖广总督)的妾生病不请中医,而请传教士治疗,甚至还为死了的传教士立碑;19世纪80年代,上海富庶人家已竞相将子弟送入中西书院等教会学校读书。这些现象说明西学( )
A.成为中国主流思潮 B.在中国已深入人心
C.得到了清政府支持 D.在国内的影响比较大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谭继洵的妾请传教士看病以及上海富人把子女送入中西书院读书的现象说明晚清时期西学进一步传入,且在我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D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只是上层人士对西学的推崇,不能说明西学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西学对官员和上海富人群体的影响,不能说明西学在中国已深入人心,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清政府对西学的态度,不能得出清政府支持西学传播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74.(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金色笔记》是当代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出版于1962年的作品。作者用五个笔记本来构造了一个迷宫一样的小说结构,并从多个层面刻画了主人公精神方面和生活方面的分裂。由于这部作品,作者于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该作品( )
A.印证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回归 B.反映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魅力
C.吸收了印象主义艺术的特点 D.彰显了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2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作者“用五个笔记本来构造了一个迷宫一样的小说结构,并从多个层面刻画了主人公精神方面和生活方面的分裂”,体现了反传统反理性的特点,彰显了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D项正确;浪漫主义文学富有幻想和激情,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现实主义文学真实地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印象主义艺术注重瞬间印象的“光和色”,属于美术流派,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故选D项。
75.(2024·浙江杭州·二模)春秋战国时期,当思想家认识到“天道远,人道迩”的时候,也就把天和人分离开来,达到了人类对自己的存在、对自己主宰自身命运的初步自觉。材料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重视以人为本 B.崇尚天人合一
C.追求家国情怀 D.主张和而不同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也就把天和人分离开来,达到了人类对自己的存在、对自己主宰自身命运的初步自觉”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将天道和人分离,注重对人本身的认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反映了重视以人为本,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将天和人分离开来,而非天人合一,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对人的重视,没有涉及对国家的情感,不能反映家国情怀,排除C
项;材料强调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共性,没有涉及思想家不同的思想,不能反映和而不同,排除D项。故选A项。
76.(2024·浙江·二模)建国2024届高考历史选择题冲刺练:文化交流与传播
1.(2024·河北保定·二模)有学者说:“自张骞‘凿空西域’以来,人们历经集市→驿站→都城→ 国家→区域→丝路地带等,不断拓 展陆上丝绸之路往来空间;郑和‘七下西洋’带动人们历经互市→码头→港口→都城→ 国家→海域→丝路地带等,不断拓展海上丝绸之路交往空间。最终形成由‘信息、思想、价值、规范、认同等文化资源的交流与吸收’的‘欲予欲取的文明进程’。”该学者意在强调( )
A.丝路历史彰显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精神 B.古代中国注重将海禁与朝贡贸易相结合
C.古代中外交往着眼于开阔民众的眼界 D.古代中外贸易旨在迎合国际形势的变化
2.(23-24高三下·陕西西安·阶段练习)德国古希腊哲学史家策勒尔指出:“从来没有一个民族能比希腊人更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天性和组织制度、道德和习俗,从来没有一个民族能以比他们更清澈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世界,去凝视宇宙的深处。”该观点意在强调古代希腊( )
A.开启了思想启蒙 B.充满了理性精神
C.拓展了自然研究 D.留下了丰富遗产
3.(23-24高三下·广东广州·阶段练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30年间,永久性国际移民主要呈南北流动,即由经济落后或缺乏活力的国家和地区向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流动。之后,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控制外籍人入境的政策也有所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劳工流动增长较快,这在东南亚和西亚国家尤为突出。这一变化出现的背景是( )
A.西欧国家党派竞争加剧 B.冷战双方对抗战略调整
C.中东石油工业发展迅速 D.发达国家着手产业升级
4.(2024·辽宁·模拟预测)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唐人藏书皆做卷轴,其后有叶子,其制似今策子。凡文字有备检用者,卷轴难数卷舒,故叶子(经折书)写之。”之后中国图书装订又经历了“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如下图)的变化。据此可知,古代图书装订方式的变化( )
A.缘于书写材料的重大革新 B.推动儒学思想的新发展
C.加速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 D.适应文化大众化的趋势
5.(2024·河北邯郸·一模)1949年,我国人口文盲率达80%以上,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镇基本扫除文盲,1998年成人文盲率降到15%以下,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2011年,全国各省市区通过了国家“普九”,义务教育实至名归。这说明( )
A.现代教育成果显著 B.高等教育体系的完备
C.国民综合素质提升 D.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
6.(2024·山东·模拟预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三百周年,在全国举办庆祝活动,甚至还去国外巡演。这个时期的莎士比亚戏剧经过再创作,增添了爱国主义的新内容。这反映了( )
A.娱乐活动丰富了民众生活 B.经典作品的魅力经久不衰
C.艺术作品创作受到时局影响 D.政府强化对民众的人文美怀
7.(2024·北京房山·一模)对下图所示区域分析正确的是( )
A.以移民方式向外扩张建立众多城邦国家
B.古代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碰撞
C.形成古代历史第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帝国
D.哈里发掌握该地政治、军事、宗教大权
8.(2023·江苏南通·二模)2000年以来新加坡政府大幅放开移民限制,吸引海外人才移民当地。下列呈现的新加坡移民辅导活动( )
开展参访社区俱乐部与新加坡国会等地的学习之旅。 通过挨家挨户的家访,邀请新移民参与社区活动。 组织以多元种族和宗教为主题“新加坡和谐之旅”。 在各选区定期举办典礼,为取得身份的新移民颁发公民证书
A.重在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B.助推国家工业化实现
C.旨在提高社区自治水平 D.增进移民的国家认同
9.(2024·湖南·二模)朝鲜在16世纪不时接受周边部分女真部落的朝贡,并以“小中华”自居,给部落首领分封官职。而越南在向明朝朝贡的同时,也接受中南半岛诸“夷”国的朝贡。由此可见( )
A.东亚民族国家观念开始萌发 B.世界各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
C.华夷观念在中华文化圈传播 D.西方殖民扩张侵蚀朝贡体系
10.(2024·湖南·二模)中国近代经济学家陈焕章(师从康有为,与梁启超同门)于1911年撰写的《孔门理财学》中提出,要用经济史方式思考“义利之辨”,依赖经济史构建出立足于传统的“理财学”,并提出“儒家社会主义”的思想。据此可知,陈焕章的思想( )
A.表明了近代义利观念的淡化 B.折射出近代化下的理论探索
C.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D.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土思考
11.(2024·河南新乡·三模)公元前2千纪的游牧民族入侵浪潮,除形成了穿越欧亚大陆内地的商队路线外,还形成了从北海到地中海西部,再到地中海沿岸诸国和岛屿的海上航线,以及从红海到印度,再到东南亚和中国的海上航线。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B.人类文明交流的空间拓展
C.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D.印欧人控制了欧亚间商路
12.(2024·全国·模拟预测)下图为清末绵竹年画名家姚春荣绘制的一幅仕女画。该画体现了当时( )
A.开埠城市的新貌 B.社会风尚的变化
C.自行车的真正样貌 D.女性家庭地位提高
13.(23-24高三下·江西·阶段练习)1850年,欧洲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案》在英国诞生。该法案规定,经地方纳税人投票同意可以使用地方税设立公共图书馆。英国近代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反映出( )
A.自由主义理念存在弊端 B.科学技术发展陷入了停滞
C.国家对文化生活的干预 D.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14.(23-24高三下·江西·阶段练习)1605年,利玛窦编辑的《乾坤体义》,被中国史学界称为“西学东渐”。但是,也有部分学者主张应称之为“西学东传”。其原因是( )
A.未被明朝统治阶级承认 B.西方科技得到广泛传播
C.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有限 D.中国文化大量传往西方
15.(2024·贵州贵阳·二模)赫梯常通过国家行政力量的干预,将具有民俗习惯的节日活动规范化和礼仪化,即“因俗制礼”。在基拉姆节日中,参加者的等级身份有严格的限制,他们的活动也遵守严格的等级规范,“因俗制礼”旨在( )
A.确立和巩固封君封臣制 B.加强不同区域间的交流
C.规范等级秩序强化王权 D.增强各地区的文化认同
16.(2023·天津南开·一模)19 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强调国人应重视文物搜集,“以考进化之据",“以证吾国之文明"。20世纪20年代以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这深刻反映了近代我国文物观念( )
A.强调对文物的搜集研究 B.倡导建立民众与文物的联系
C.促进国人民主意识觉醒 D.关注国家命运注重文化自信
17.(2024·辽宁朝阳·模拟预测)有学者认为,二战后的现代化过程中,“泛西方化”是指西方文化内部资本主义的实现与资本主义的批判这对基本矛盾通过“海洋途径”(在一些非西方国家衍生出一种畸形殖民资本主义形态)和“大陆途径”(使另一些非西方国家从封建制度和殖民体制下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形成两大阵营的对垒。该学者意在强调( )
A.美苏两种意识形态的对垒 B.世界现代化进程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俄确立 D.世界各民族的独立冲击了西方文明
18.(2024·贵州毕节·模拟预测)16世纪,马丁 路德通过用德语翻译拉丁文《圣经》,创造了优美的文学语言,并借当时刚出现的新印刷技术,极大推动了德语的传播和普及。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一方面在德意志传播了法国的民族主义观念,另一方面在抗击侵略过程中德意志人的向心力得以升华。这两个事件
均( )
A.促进统一进程 B.强化君主权威
C.推动文化融合 D.增强民族认同
19.(2024·浙江金华·二模)下图为美国著名漫画家纳斯特于1869年创作的一幅名叫《和平的骑士》的漫画,图中挥舞着鞭子的牛仔形象代表美国白人,留着辫子的人物形象代表华人。对该漫画寓意解读合理的是( )
A.美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B.在美华工遭受虐待和压榨
C.中美间文化的碰撞与冲突 D.中美两国实现了和平共处
20.(23-24高三下·湖北·开学考试)有学者认为,自公元前3000年来,在东南的“中原”与西北的“草原”这两个气候、经济、文化截然相反的地理单元中间有个“中国弧”区域。在其西侧,古代文化的发展步伐与欧亚大陆中心地区趋同;在其东侧,古代中国呈现着独立的发展特色。“中国弧”( )
A.体现华夏文明的独立发展 B.隔绝了农耕与游牧文明的交流
C.表明文明的类型取决定于地理环境 D.使区域文明融合交流成为可能
21.(2024·贵州·模拟预测)德川幕府将朱子学奉为官学,注重以君臣关系和家族关系维持社会秩序。德川家康曾亲自邀请“日本朱子学之祖”藤原惺窝为诸侯公卿讲授“四书”。这反映德川幕府( )
A.强化统治的思想基础 B.推崇中国正统思想
C.建立起中央集权国家 D.善于学习外来文化
22.(2024·湖南·二模)某一历史研究小组在对中古时期某一文化进行研究时提取了如下关键词。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关键词:吸收东方文明;伊斯兰文化;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沟通东西方
A.阿拉伯文化 B.拜占庭文化
C.古罗马文化 D.俄罗斯文化
23.(2024·福建厦门·二模)下图为郑州博物馆所藏隋大业二年《李渊为子李世民祈福造像记碑》碑文。据此可知,当时( )
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B.佛教具备世俗功用
C.皇室利用宗教加强统治 D.权贵阶层精通佛学
24.(2024·黑龙江吉林·一模)9世纪,阿拉伯帝国建立智慧宫,对从各地搜集来的几百种古希腊哲学、科学著作的原本和手抄本进行翻译、整理并收藏。12世纪末,东征的十字军攻陷托莱多城时发现大量阿拉伯文的古希腊著作。据此可知,阿拉伯帝国( )
A.保存传播了欧洲古典文化 B.引领世界文化发展潮流
C.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繁荣 D.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
25.(2024·北京朝阳·一模)从19世纪中叶以来,中外文化经百年的互动与融合,促成了中华古老文化的新生。下列符合“新生”的思想是( )
①魏源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②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③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 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6.(23-24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16—17世纪,一些天主教传教士来到中国,借助传播科学知识进行传教。晚明时局衰颓,部分士人以为“西土之药可治中土之疾”,遂出现向西方传教士“问道者踵接”的盛况,掀起了一股“天学”热潮。据此可推知( )
A.程朱理学逐渐失去活力 B.启蒙思想影响开明官员
C.中西国力对比出现逆转 D.经世致用渐成主流思潮
27.(2024·河南·二模)下表所示为公元前8~前7世纪亚述君主对外征服战争情况。由此可推知,这些战争( )
君主 征服行动
辛纳赫里布 四战埃兰(中心位于今伊朗),三平巴比伦
阿萨尔哈东 抚平米底(位于今伊朗),征服埃及
阿淑尔巴尼帕二世 攻陷底比斯,侵占埃及,三入苏萨,摧毁埃兰
A.首次完成了两河流域的统一 B.受到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影响
C.客观上利于推动区域文明交融 D.建立起地跨亚非欧的世界性帝国
28.(2024·湖南·一模)人类学家麦克法兰提出,18世纪前的英国,人口膨胀,密集群居导致大量疾病传播;从18世纪中叶起,许多疾病减少或消失,人口死亡率下降,他认为这应归功于英国人饮茶习惯的形成;饮茶还避免了大量谷物被用来酿酒的问题。这体现了( )
A.东方文化对酿造工业的破坏 B.茶叶推动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C.中医中药导致了医疗的革命 D.文化习俗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29.(2024·北京东城·一模)19世纪,英国政府实施了从本土向地广人稀的殖民地移民计划。当国内经济景气时,向海外移民减少;当国内经济陷入危机时,向海外移民增如。移民计划的实施( )
①有利于缓解英国本土社会危机 ②改变了殖民地的人口结构
③导致了经济危机波及世界各地 ④推动了国际贸易中心转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2024·北京·一模)有学者认为美国独立战争前,移民在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里已基本上融合在一起,铸造成美利坚民族的雏形,但来自非洲的黑人移民并未能有效融入其中。这是由于( )
A.黑人奴隶制度的存在 B.缺乏共同的语言交流
C.非洲与北美缺乏了解 D.启蒙思想未传入北美
31.(2024·北京朝阳·一模)一位西方历史学家如此描述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的关系:“(罗马)广场上的建筑显现出希腊风格,但它们更加雄伟高大……罗马人用法律和秩序取代了希腊化时代的混乱。”古罗马诗人贺拉西为此写道:“希腊被擒为俘虏;被俘的希腊,又反过来俘虏了野蛮的征服者。”据此可知( )
①战争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 ②罗马法有利于帝国统治
③文化在选择与重构中不断发展发展 ④贺拉西处于希腊化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2024·辽宁抚顺·三模)印欧人的迁徙历时数千年,开始之时,世界上只有零星散布的个别文明中
心。印欧人迁徙大体结束之时,奴隶制国家由点到面,在世界上占了统治地位,一度横跨三洲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其主体民族都是印欧人的后裔。由此可知,印欧人的迁徙( )
A.扩大了游牧文明的影响 B.统一了欧亚非主要文明
C.密切了文明之间的联系 D.促成了奴隶社会的转型
33.(2024·浙江绍兴·二模)下表展示的是洪堡和蔡元培两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成就及主张。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威廉·冯·洪堡(德国) 蔡元培(中国)
1809年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 1916年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将大学定位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很快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A.两者主张直接受益于拿破仑的国民教育思想
B.前者体现了大学逐渐世俗化与商业化的趋势
C.后者“定位”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走向近代化
D.都对大学教学宗旨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正确定位
34.(2024·浙江绍兴·二模)人们的历史思维方式,在古人的一些言语中可以窥见一斑。如《诗经·大雅》曰:“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战国策·赵策》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直到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其宗旨仍为“鉴于往事,有治于治道”;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也说:“历史是生活的教师”。下列关于历史思维方式的理解,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
A.固守陈规,按成法行事,谨遵历史传统 B.重塑历史,探寻新真谛,推动历史变革
C.面向未来,从现实出发,预见历史未来 D.认识过去,循历史之法,促进历史进步
35.(2024·浙江绍兴·二模)文字起源于古老的岩画、陶符、筹码、结绳、图画,慢慢地演变出著名的四大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字、古埃及文字、汉字、玛雅文字,后来发展成更简练的字母文字。下列文物,与古埃及文字相关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 B.② C.③ D.④
36.(2024·浙江绍兴·二模)从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柱国大将军杨坚“晋封隋王”,到公元960年后周忠武军节度使赵匡胤“黄袍加身”,中国历史又一次经历了“波峰波谷”的庚续发展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一“发展期”的文化现象是( )
A.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 B.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理学形成
C.私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D.编修了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37.(2024·广东汕头·二模)亚历山大在希腊本土主要以科林斯联盟的身份进行统治。在马其顿,他保持国王的身份,但同时也让臣民拥有一些传统的权利。在埃及,他就成了有绝对权威的法老,是神的化身。对于比较顽强的腓尼基诸城邦,他只要求诸城邦做附庸。亚历山大实行这一统治策略旨在( )
A.为希腊文化扩张扫清障碍 B.缓和帝国内部矛盾
C.维护各地本土文化独立性 D.促进区域文化融合
38.(2024·广东汕头·二模)1865 年前后,六十余岁的斌椿作诗写道:“卫公(指美国使节卫廉士)来京师,赠我《联邦制》。才士丁韪良(美国传教士),著书讲文艺。初如井底蛙,开编犹愤愤。书云地形方,主静明其义。岂知圆如球,昼夜如斯逝。”该诗可用于说明,当时( )
A.列强对华文化输出成效显著 B.欧美对华利益争夺日趋激烈
C.传统知识分子出现转型迹象 D.美国企图对华移植美式政体
39.(2024·北京朝阳·一模)《汉书》首倡“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称赞河间王刘德对文献校勘和辨伪的严谨治学态度。毛泽东求学于湖南第一师范时,常与好友往来于岳麓书院,书院“实事求是”的学风深刻影响了青年毛泽东。1941年,毛泽东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并解释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由此可知( )
①“实事求是”的初始内涵蕴含着经世致用思想
②党的理论创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③岳麓书院对党的思想路线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④中华优秀文化赋予毛泽东思想鲜明的中国特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0.(2024·云南·二模)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683年唐高宗患风眩疾。阿拉伯人秦鸣鹤用中东刺络放血法为唐高宗医治而愈。10世纪阿拉伯的《医典》中记载有17味草药从中国进口。这反映了( )
A.古代文明的多元统一特征 B.古代统治者重视文化交流
C.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鉴 D.商旅往来推动了医学进步
41.(2024·黑龙江双鸭山·模拟预测)有同学在历史研究时发现了与汉代相关的图片(部分)。该图可用来说明( )
A.两汉对西南夷的控制 B.经济文化重心的转移
C.西南丝绸之路的畅通 D.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42.(2024·辽宁抚顺·三模)花馍,俗称花馒头,初用于祭祖,后扩展到各类民间祭祀活动中,明清时期,花馍文化大盛于国内的面食文化区。如春节的枣花馍、元宝馍,清明时的桃花馍、燕子花馍,端午时的虎头花馍中秋时的糖枣月饼馍,等等。据此可推知,花馍文化的特点是( )
A.血缘性、宗教性 B.季节性、等级性
C.凝聚性、开放性 D.民族性、地域性
43.(2024·福建福州·三模)20世纪80年代初,新加坡政府在中学道德教育科目课程中大量引用了中国成语或俚语,如“守望相助”“远亲不如近邻”;通过文天祥事迹阐释“义”的内涵等。这反映了当时新加坡政府注重( )
A.倡导国家认同 B.完善基础教育
C.吸收优秀文化 D.提高儒学地位
44.(2024·江苏泰州·模拟预测)在拉丁美洲,由欧洲白人男女生所生的后代,被称为克里奥尔人,即拉美土生白人。梅斯蒂索人是欧洲白人和印第安人的后裔,穆拉托人是欧洲白人和黑人的后裔,桑博人是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后裔。这些新种族的出现( )
A.奠定了混血社会形成的基础 B.激化了拉美地区的社会矛盾
C.改变了贵族阶层流动的方向 D.削弱了殖民主义的政治影响
45.(2024·宁夏吴忠·二模)《史记·殷本纪》中有商王武乙对天加以羞辱、杀戮和“射天”的记载;西周的统治者则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体现了( )
A.仁政思想的继承发展 B.天命观的理性色彩
C.社会根本转型的产物 D.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46.(2024·山西晋中·二模)周初,统治者把商人的迷信鬼神发展为“以德配天”论,改造了商人诸事占卜的天命论,强调“惟德是辅”,突出了道德在治国理政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可见西周政治理念( )
A.抛弃了神学迷信理论 B.蕴含着一定的人文精神
C.重视维护民众的利益 D.受到“仁政”学说的影响
47.(2024·广东茂名·二模)亚述的浮雕较少宗教色彩,其主体通常是国王。下图刻画了亚述国王在战车上用弓箭射杀雄狮,面对雄狮凶猛进攻,国王无所畏惧,沉着迎战。这些浮雕意图表现亚述( )
A.人民尚武好战传统 B.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C.军队战术配合熟练 D.对外征服成果丰硕
48.(2024·江西南昌·二模)在殖民者入侵之前,玛雅文明的中心区是以石灰岩地形为主的尤卡坦半岛,他们的工具主要是石器、木器和骨器。该地区一个农民每年用250小时的劳动就可给全家提供80%的食物,这主要是由于( )
A.工具技术的改进 B.地理条件的影响
C.农业管理的进步 D.对外交流的加强
49.(2024·四川绵阳·三模)古代科举经历了从唐代考试科目众多到宋代以后进士科一科独大,考试内容从考“十二经”“三史”等到只考“四书”“五经”的过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选官程序的完善 B.主流思想的强化
C.社会结构的变动 D.文官政治的发展
50.(2024·陕西安康·三模)明清之际,方以智认为,西学“贵在质测,征其确然耳”。清初戴震吸取了西学的逻辑方法撰写《孟子字义疏证》。戴震的学生焦循赞同利玛窦带来的地圆说,用西学的数学符号演绎自己的《易》研究。这反映出当时的西学东渐( )
A.增强了科学技术的近代化趋势 B.推动了明清进步思想的产生
C.注入了思想文化发展的新动力 D.拓展了儒家学说的研究领域
51.(23-24高三下·湖北武汉·阶段练习)清华大学收藏了一批战国中晚期的竹简,其中《治邦之道》篇系统讨论了治国理政问题:“今夫揄(通“逾”)人于其胜,不可不慎,非一人是为,万民是为。举而度以可士,兴;举而不度以可士,崩。故兴善人,必熟闻其行,焉观其貌,焉听其辞。”材料主张治国理政应该( )
A.民贵君轻 B.举贤用能 C.道法自然 D.隆礼重法
52.(23-24高三下·湖北武汉·阶段练习)长期以来,为了减轻飞沙和粉尘的危害,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只有8—10个洞窟轮番对游人开放。2016年4月“数字敦煌”上线,游客移动鼠标就可以看到他想参观的每一个洞窟,大大减少了对文物不可逆转的伤害。这说明,文物的保护应( )
A.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B.适应时代的现代性
C.确保遗产的完整性 D.还原历史的真实性
53.(23-24高三下·湖北武汉·阶段练习)西汉成就最大的三位辞赋家——司马相如、扬雄、王褒均为蜀人。如表是他们关于蜀地的描述,这反映出西汉( )
描述 出处
关沫若,微群舸,镂灵山,梁孙原。(在沫水、若水设关口,在群舸划疆界,凿通灵关道,在孙源河架桥)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
雕鏤鈿器,百伎千工,东西鳞集,南北并凑,驰逐相逢,周流往来,方辕齐毂。 扬雄<.蜀都赋》
绵亭买席,往来都洛,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牵伏贩鹅,武阳买茶……易牛 王褒(僮约》
羊。
社会经济的发展 B.休养生息的推行
C.重农抑商的松弛 D.丝绸之路的畅通
54.(2024·江西·二模)范仲淹曾建议“先于都督之郡,复其学校之制……敦之以诗书礼乐,辨之以文行忠信”。王安石也认为: “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以有为于世。”由此可知,两人均( )
A.主张建立学堂选官制 B.重视学校的教化功能
C.致力于儒学复兴运动 D.希望扩大教育覆盖面
55.(23-24高三下·安徽芜湖·阶段练习)20世纪初,英美烟公司旗下的“海盗牌”香烟进入中国后更名为“老刀牌”,画片中海盗手里的大刀也改成了优雅的弯刀(如图1)。此后,该品牌还出了仕女(如图2)、孙悟空等画片的香烟,并印刻不同的处世哲学,如:只要用心读何愁书不熟、田家自有乐等。这反映出当时( )
图1 图2
A.实业救国思想成为国人共识 B.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趋向
C.中华传统文化深受西方喜爱 D.西方商品促销方式的本土化
56.(23-24高三上·浙江绍兴·阶段练习)世界上不同宗教的建筑有着不同的风格,或庄严雄伟、或精美华丽、或与自然风景融合,或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观察图片,下列各项对应图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中国云冈石窟—佛教本土化的体现
B.②桑奇大塔—印度佛教建筑的代表
C.③羽蛇神金字塔—玛雅自然神的崇拜
D.④哥特式教堂—俄罗斯东正教的象征
57.(2024·安徽·模拟预测)“祝融”是目前文献中所见最早被若干族群共同认可的祖先。春秋金文、战国竹简中存在不少有关追认“祝融”为祖的记载,《国语·郑语》出现“祝融八姓”之说。春秋战国时期,局部共祖现象普遍出现。这可用于说明( )
A.炎黄共祖之说被最新考古成果否定 B.战乱频繁客观上推动了民族间交流融合
C.血缘政治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发展 D.多元一体文化格局根植于久远历史传统
58.(23-24高二下·河南驻马店·阶段练习)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认为: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它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了这个核心。……由此可见,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
A.古老文明源远流长 B.历史悠久多元起源
C.中原核心多元一体 D.逐步扩展各族认同
59.(2024·广东·二模)前秦都城长安与前凉都城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东晋襄阳之间均有贸易往来。活跃其间的“互市人”不仅有汉商,还有为数众多的来自中亚地区的商人。据此可知( )
A.丝绸之路贸易恢复发展 B.城市经济功能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矛盾呈现加剧倾向 D.前秦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统一
60.(2024·浙江·二模)数学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思想,是形成现代文化的重要“力量”。下表关于数学成就和影响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数学成就 重大影响
A 《九章算术》 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B 《积分和方程计算法》 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
C 《几何原本》 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学知识
D 柏拉图学园将哲学和数 学知识融会贯通 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A.A B.B C.C D.D
61.(2024·浙江·二模)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由于来自拉丁美洲和亚洲的移民新浪潮、学术界和政界流行的多文化主义和多样性理论和美国社会中出现了拉美裔化的倾向等原因,导致美国国民特性出现了一定的危机。其旨在说明( )
A.拉美裔和亚裔在美国族群中的比例增大 B.多文化主义理论冲击了美国的国家特性
C.美国的霸权地位日益受到冲击 D.美国社会的文化认同面临挑战
62.(2024·北京顺义·二模)如图是汉代东西交通大动脉上的一段官方驿站线路图。悬泉置是该要道上的一处综合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提供驿骑,递送公文书信、传达命令,同时还为丝路上往来的人员提供歇脚和补充物资。该驿站的设立有利于( )
①推动中外丝绸贸易的发展 ②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③构建西南地区的交通网络 ④加强中原王朝对边疆治理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3.(2024·四川遂宁·三模)清乾隆时期,受西洋透视法影响,桃花坞“姑苏版”年画年产数万张,远销日本、东南亚。受姑苏版年画透视法启发,日本江户时期浮世绘画家奥村政信绘制出浮世绘作品《唐人馆图》。由此可以证明( )
A.江南是中外互动的中心 B.西学东渐激发创作热情
C.文明交流助推艺术发展 D.明治维新效仿中国文化
64.(2024·北京房山·一模)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签订的《最后议定书》中指出:“新的领土体系建立,为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力量的平衡,使欧洲大国在19世纪中管辖的领土有相等的面
积”。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A.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欧洲文化的重构 B.开创了用国际会议解决争端的先例
C.欧洲均势是此时国际关系重要特征 D.西欧在国际法实践中实行双重标准
65.(2024·北京·一模)2024年春,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了“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开展。下图是其中的部分展出文物。由此可见( )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 战国龙虎纹双耳盘 唐代双龙耳瓶 清宫廷金漆雕龙纹宝座
①龙文化的传统源远流长 ②龙的形象始终代表中国古代皇权
③龙文化的载体多样广泛 ④龙的形象逐步成为中华文明象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6.(23-24高三下·湖北·期中)下图是“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影响“茶”字发音系统的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茶叶贸易路线的不同 B.新航路的开辟
C.欧洲殖民争霸的影响 D.丝绸之路推动
67.(2024·江西新余·二模)20世纪60年代,法国考古队在阿富汗东北部挖掘出一座公元前4世纪末的城市遗址,城中不仅有希腊风格的神庙。广场、宫殿与体育馆,还存在希腊文的戏剧与哲学方面的手稿。这一城市的出现主要缘于( )
A.罗马帝国的扩张 B.亚历山大的东征
C.波斯帝国的扩展 D.雅典人的海外殖民活动
68.(2024·全国·模拟预测)古希腊和拉丁文诗歌的典型特征是押韵不严格。在12—13世纪时,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和西班牙却已流行起符合阿拉伯诗歌韵律特征的“骑士抒情诗”和“择吉尔韵诗”。这反映出( )
A.军事征服带来文化征服 B.阿拉伯文化推动文艺复兴
C.文明交流促进文化创新 D.阿拉伯文学水平高于西欧
69.(2024·浙江宁波·二模)下图所示残卷抄写于150年前后,据此可以说明( )
A.莎草纸是古代埃及最重要的出口物资 B.莎草纸是传承古希腊文明的重要载体
C.希腊文化的中心已经东移至埃及一带 D.促使新一代印刷书诞生的条件已成熟
70.(2024·全国·模拟预测)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托勒密埃及戴着法老王冠的马其顿统治者 埃及雕刻中的赫梯战车和士兵 贵霜帝国时期刻着贵霜国王和希腊铭文的钱币
图1
A.人口迁移 B.文化交流 C.征服战争 D.贸易往来
71.(23-24高三下·甘肃武威·阶段练习)19世纪3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英国兴起创办贫民免费学校的热潮。这些学校以教授宗教性知识为主,期望以《圣经》来挽救被社会罪恶吞噬的孩童,同时辅之以基础知识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这些学校的设立( )
A.旨在为工业革命培养技术工人 B.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C.反映出宗教主导着英国的教育 D.说明公众开始关注贫困问题
72.(2024·福建·三模)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左传》亦多引《诗经》为据。汉武帝时期,《诗经》成为儒家“五经”之一。这表明( )
A.文化经典得以传承弘扬 B.《诗经》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C.先秦诸子思想兼容并蓄 D.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实现转型
73.(2024·全国·模拟预测)谭继洵(1823—1901年,曾任湖广总督)的妾生病不请中医,而请传教士治疗,甚至还为死了的传教士立碑;19世纪80年代,上海富庶人家已竞相将子弟送入中西书院等教会学校读书。这些现象说明西学( )
A.成为中国主流思潮 B.在中国已深入人心
C.得到了清政府支持 D.在国内的影响比较大
74.(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金色笔记》是当代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出版于1962年的作品。作者用五个笔记本来构造了一个迷宫一样的小说结构,并从多个层面刻画了主人公精神方面和生活方面的分裂。由于这部作品,作者于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该作品( )
A.印证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回归 B.反映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魅力
C.吸收了印象主义艺术的特点 D.彰显了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
75.(2024·浙江杭州·二模)春秋战国时期,当思想家认识到“天道远,人道迩”的时候,也就把天和人分离开来,达到了人类对自己的存在、对自己主宰自身命运的初步自觉。材料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重视以人为本 B.崇尚天人合一
C.追求家国情怀 D.主张和而不同
76.(2024·浙江·二模)建国后口述回忆史料大量问世。如:纪实类史料有石光树编《迎来曙光的盛会——新政协会议亲历记》、《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周明主编《历史在这里沉思——1966至1967年纪实》、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纪实》等;个人回忆类史料有《彭德怀自述》、薄一波的《若干重大决策和事件的回顾》、李锐的《庐山会
议实录》,朱元石主编的《共和国要事口述史》等。据此判断( )
A.当代中国纪实类史料多于个人回忆类史料
B.研究者可以直接利用以上两类史料的观点
C.口述回忆史料是研究当代中国历史的重要依据
D.具有亲历性的口述史料能如实反映历史的全貌
77.(2024·湖北黄石·三模)中国毛驴因体小却善负重成为国人的生产工具与审美对象,唐朝之前对其少有负面评价。波斯所产大驴在中亚及西方文化中常以“高声狂叫”而戏剧性地吓倒敌人,是倔强与愚蠢的象征。中唐以后,柳宗元塑造的“庞然大物”、使“虎大骇”的“黔之驴”逐渐成为国人眼中主要的驴形象。这反映出唐朝时期( )
A.丝路交流促进文化交融 B.佛教传入改变物种形象
C.生产发展减少畜力依赖 D.文学创作决定审美取向
78.(2024·湖北黄石·三模)孔子作春秋,“其文则史,其事则齐桓、晋文”,将“怪力乱神”斥诸于外。自认为继《春秋》的《史记》称“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以“五帝”为首,放弃三皇传说。及至三国秦宓乃至北宋欧阳修,对《史记》所载五帝帝系,亦有驳辩。据此可知,国史传统( )
A.渗透史料实证意识 B.传承中华文化
C.抛弃三皇五帝传说 D.有利华夏认同
79.(2024·浙江台州·二模)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不同地区的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下列文化现象的表述和图中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地公元前4千纪末,形成由表音符号、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的文字
B.②地公元前8世纪,出现世界上现存最早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③地公元前11世纪,开始使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
D.④地公元前9世纪,出现“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的史诗
80.(2024·浙江台州·二模)以下三图蕴含相似历史符号:三只循环追逐的兔子共用三只耳朵,彼此朝着同一个方向跳跃、奔跑,直挺的耳朵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卓诡变幻如万花筒一般。这个视觉符号最早从敦煌出发,跨越万里,延续千年,出现在欧洲教堂的屋顶浮雕中,寺院的石雕与金属圣器上,甚至还有埃及、叙利亚的彩陶上……以下能推动“三兔共耳”视觉符号传播的是( )
莫高窟407窟藻井(隋朝,目前最早) 埃及陶器碎片(13世纪) 德国教堂廊窗(13-14世纪)
①隋唐陆上丝绸之路 ②印欧人的迁徙 ③蒙古西征 ④阿拉伯帝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1.(2024·河南安阳·二模)当巴黎大学刚刚形成之时,学位与聘书授予权操在圣母院教士会手里,巴黎主教拥有对教师和学生的服务管辖权。经过长期、剧烈的斗争,在13世纪期间,大学校长取得了对教师和学生的完全教会司法权,大学成为学者们的自治团体。这一转变( )
A.有利于知识的传递和推广 B.反映出教会对教育的推动
C.使大学实现了完全世俗化 D.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82.(23-24高三下·重庆·阶段练习)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海军建设问题上,民主党强烈反对任何有关海军的提案,共和党则是海军建设拥趸。1866-1885年间,国会只批准了两项海军建设项目。但1885-1889年间,国会则批准建造了30艘军舰,总吨位近10万吨:1885-1898年间,每年的海军拨款法案都顺利通过。这一变化反映了美国( )
A.两党政治利益趋同 B.放弃门罗主义外交政策
C.对外扩张意愿强烈 D.权力制衡机制遭到破坏
83.(2024·湖北·三模)蒙古西征给欧洲带来极大的灾难:欧洲被外族入侵,封建制度遭受冲击,大军所至,焚毁田园,摧毁堡垒;更甚者,是教廷的权威蒙受极大的打击。欧洲人开始向内反思,希望重建一套安身立命的依据。因此,欧洲人( )
A.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的浪潮 B.重视人的力量追求现世生活
C.实现了人与社会的双重觉醒 D.开展了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84.(2024·云南·二模)在叙利亚帕尔米拉遗址发现的一块石碑上,题词用希腊文书写,日期是公元137年4月18日,用罗马数字标注;石雕上所刻人物靠在希腊式躺椅上,手举希腊式酒杯。在遗址附近,考古学家还发现了麻、毛、棉、丝等500多件纺织品。据材料可推断,当时的帕尔米拉是( )
A.亚历山大帝国时的希腊化城市 B.欧亚民族迁徙的首要陆路通道
C.沟通东西方交流的贸易集散地 D.融合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代表
85.(2024·江西宜春·二模)两宋时期,江西书院数量居全国之首,远多于同时期的浙江。鹅湖书院、白鹿洞书院、白鹭洲书院、豫章书院等四大书院闻名于世,其中白鹭洲书院更是在南宋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一届科举考试中出了状元文天祥和40名进士。由此可知,宋朝时江西( )
A.逐步成为经济发展中心 B.思想活跃推动文教兴盛
C.文化教育水平领先全国 D.科举制度出现重大调整
86.(2024·山西晋中·二模)下图为古印欧人的迁徙流变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 )
A.世界各民族的共祖意识增强 B.欧亚区域文化存在着碰撞交融
C.印欧人成为欧亚大陆征服者 D.赫梯文明和波斯帝国受到威胁
87.(2024·浙江·二模)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明所留下的辉煌。结合下面两幅图片判断,两者的共同特征是( )

北京故宫俯瞰图 雅典卫城复原图
A.依山势而建,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
B.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功能划分明确
C.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制度
D.具有超越地域和时间的突出的普遍价值
88.(2024·湖南·一模)据如表可知,这些主张( )
A.构建了多元的移民文化 B.反思了殖民主义
C.复原了非洲的传统文明 D.体现了民主原则
89.(2024·河北张家口·模拟预测)在北美原住民印第安人的创世故事里,茅香是最初生长在大地上的植物,是大地母亲甜美芬芳的秀发。原住民把采来的茅香编成三股发辫,象征着思想、身体和精神的合一,以此传递他们对脚下土地的敬畏与感激。这( )
A.蕴含着浓厚的神权色彩 B.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C.反映出宗教信仰多样化 D.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90.(2024·西藏拉萨·二模)公元前3世纪中叶,帕提亚人侵入塞琉古王国,在今西亚地区建立政权。帕提亚人的货币圆形无孔,正面为国王胸像,反面多为希腊赞语或希腊神祇,并且帕提亚人逐渐接受希腊语为官方语言。这反映出( )
A.亚历山大东征推动东西文化交流 B.希腊城邦与西亚地区经济联系密切
C.战争是推动文化传播的必然途径 D.帕提亚人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理念
91.(2024·广西南宁·二模)19世纪初期,赫尔曼、威廉·冯·洪堡、雅恩等德意志学者纷纷表达出对民族统一的强烈渴望,他们提出,虽然国土被占领,人民受到压迫,但德意志民族依然是德意志民族,为
了实现民族的统一就必须坚信德意志是唯一的祖国,这些主张( )
A.是路德宗教改革的必然结果 B.表达了制度变革的强烈愿望
C.深受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D.缘于德意志统一市场的形成
92.(2024·甘肃·二模)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 1922年出版的《中国问题》一书中写道:“中国的不幸在于,中国文化缺失科学这一面。在文学艺术、礼仪风俗方面,中国至少可以同欧洲等量齐观……是科学显现出西方人的知识观念与中国知识分子有别。”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 )
A.学术研究氛围比较保守 B.存在科学精神缺乏的局限
C.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热衷于探寻自然界的奥秘
93.(23-24高三下·浙江·阶段练习)有学者认为,现代欧洲的文化是古典的元素(古代希腊、罗马),犹太的元素(基督教),日尔曼的元素的混合结果。日耳曼人在未曾南下以前虽然没有美术、科学、哲学或文学,但日尔曼人那种自由独立的精神和无限发展的力量却是他们的特质,所以终究成为欧洲的主人,这就是日耳曼人的贡献,而中古时代的一千年就是他们做这种调和工作的一个时代。材料意在表明( )
A.西罗马帝国灭亡是西洋上古文化的破产 B.中古时代奠定了欧洲现代文明的新基础
C.日耳曼人调和三种文化元素实现了自我开化 D.目耳曼习惯法也是现代欧洲法律的重要渊源
94.(2024·湖南衡阳·三模)宋儒认为佛教执着于生死又超脱生死,放弃天所赋予的“公事”,只求自我的修身养性,是“私利”,同时提出要秉承儒学“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人而不尽人道,不足与天地并”的立场。这表明宋儒( )
A.注重理学理论体系的建设 B.反对借鉴佛教的理论
C.放弃追求自身的道德修养 D.具有强烈的经世精神
95.(2024·山西·二模)1924年,孙中山在一篇致世界弱小民族的宣言中说:“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和压迫。”当中国强盛起来时,“对于弱小民族要扶持他,对于世界的列强要抵抗他”。据此可知,孙中山的外交思想( )
A.影响了中华民国外交 B.渗透了传统道德观念
C.对殖民统治形成冲击 D.得到亚非拉国家支持
96.(2024·辽宁辽阳·二模)雅各布·里斯称,近代美国城市是一个“由各种异质成分汇聚而成的稀奇古怪的大杂烩”,是一个“混杂的群体”。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工业化运动引发城市化进程的无序发展
B.劳资矛盾加剧美国社会内部的分裂对抗
C.外来移民为美国工业文明提供持久动力
D.移民成为美国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97.(2024·浙江宁波·二模)下图所示三个区域(阴影部分)均系沟通两大洋的“海上生命线”咽喉所在地。从历史文化角度看,这三个区域的共性在于( )
A.拥有产生过本土象形文字的古代文明 B.留下过航海家哥伦布的行迹
C.殖民主义的影响导致多元文化的并存 D.拉丁语在当地的影响力有限
98.(2024·贵州毕节·模拟预测)1913年10月,京师通俗图书馆设立。1915年10月,教育部公布《通俗图书馆规程》。此后,各省竞相开办。至1916年,全国有通俗图书馆237所,公共阅报处1817处,巡回文库30处。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平民教育 B.发展出版事业 C.冲击传统观念 D.拓展文化场所
99.(23-24高三下·湖南长沙·阶段练习)中亚地区阿伊哈努姆遗址(约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出土了丰富的文物,包括希腊人物和神像雕塑、太阳神阿波罗神像的鎏金银盘、大夏和印度古钱,甚至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手稿。据此推断,该遗址是( )
A.波斯帝国劫虏希腊的重要表现 B.罗马帝国宽广疆域的重要象征
C.亚历山大远征交流碰撞的产物 D.古希腊人建立海外城邦的例证
100.(2024·黑龙江·二模)20世纪末,欧洲知识分子通过美国学者长期忽视的美欧文化比较研究,实现了“美国学的欧洲化”;亚洲的美国学专家依托本国的学术立场与档案资料,开始在跨国移民、女性和亚裔文学等议题上频频发声,继而对美国学者产生一定的启发。这些现象反映出( )
A.世界各国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 B.文化多样性发展深受各国重视
C.美国的文化霸权遭到一定冲击 D.文化保护主义倾向的日益加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