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课 题 21.杨氏之子 第1课时 课 型 精读课
教材分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未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这篇文章主要讲孔君平到杨家拜访,主人不在便 叫出杨家九岁的儿子。孔君平故意指着杨梅说杨梅是杨家的水果。而杨氏子却以“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予以回敬。中心句便是“甚聪惠”。本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古文。我认为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显著区别是:文言文短小、精练、难读、难懂,有些字的古今意义差别很大,这就就需要教师加以点拨。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且古诗词的学习也有了一定学习的基础,但毕竟是第一次接触,学生在文章的理解上存在着不小的困难。所以帮助他们消除畏难情绪,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学习兴趣,达到思维兴奋点是组织教学的关键。教师要重点抓读和背诵。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我班学生通过两年的古诗文诵读训练,朗读古文的兴趣很浓,也积累了相应的经验,教师引导学生经历初读寻疑一一再读释疑一一细读解析——精读入情一一美读成诵的过程,会帮助学生比较顺畅地完成读通读顺文章、读懂故事内容的学习任务。对于关键词语的深入品味和初步尝试运用文言文表达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老师进一步细致的引导。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语言应用: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把课文读流利,理解课文内容。思维能力: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审美创造:在不断诵读中感悟文言文的韵味,初步培养学生喜爱文言文的感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原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单元主题 课件出示单元主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学习新知 学习任务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1.揭示题目。2.走进作者。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撰有《世说新语》,记述汉末、魏、晋士大夫的言行,原有集,已失传。 学习任务二:字词句段 反复诵读1.字词认读:2.词语解析学习任务三:整体感知,了解大意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理解文言文的方法?(1)借助注释;(2)查阅工具书;(3)关注插图;(4)联系上下文;2.理解文意3.结合注释,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故事大意。 激趣导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学习中。解决生字的音、形、义,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达标检测 1.正音2.选词填空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检测是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实施轻负高效,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2.课文结构图示:3.课堂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课堂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课后作业 1.分角色朗读课文,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思考: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深入学习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板书设计 21.杨氏之子
教学反思 1.关注语文要素的落实。本课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所以我在开课时就通过一则幽默故事,引导学生阅读单元篇章页,明确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2.通过反复诵读,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多读,最好的方法也是多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经过老师的范读和方法指点,学生把课中的朗读评价与课前的朗读评价进行对比,获得学习文言文的成就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