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 第2课时(教学设计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 第2课时(教学设计含反思)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5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7 16:4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课 题 21.杨氏之子 第2课时 课 型 精读课
教材分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未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这篇文章主要讲孔君平到杨家拜访,主人不在便 叫出杨家九岁的儿子。孔君平故意指着杨梅说杨梅是杨家的水果。而杨氏子却以“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予以回敬。中心句便是“甚聪惠”。本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古文。我认为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显著区别是:文言文短小、精练、难读、难懂,有些字的古今意义差别很大,这就就需要教师加以点拨。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且古诗词的学习也有了一定学习的基础,但毕竟是第一次接触,学生在文章的理解上存在着不小的困难。所以帮助他们消除畏难情绪,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学习兴趣,达到思维兴奋点是组织教学的关键。教师要重点抓读和背诵。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我班学生通过两年的古诗文诵读训练,朗读古文的兴趣很浓,也积累了相应的经验,教师引导学生经历初读寻疑一一再读释疑一一细读解析——精读入情一一美读成诵的过程,会帮助学生比较顺畅地完成读通读顺文章、读懂故事内容的学习任务。对于关键词语的深入品味和初步尝试运用文言文表达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老师进一步细致的引导。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语言应用: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之处,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思维能力: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语言艺术的启发,在生活中做一个幽默风趣的人。审美创造: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教学重点 读懂故事内涵。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风趣、应对语言的巧妙之处。
教学难点 反复朗读,感受语言魅力,激发学习古文的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单元主题 课件出示单元主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学习新知 学习任务一:回顾交流 内容检测1.字词回顾2.人物回顾杨家九岁的儿子,孔君平,孩子父亲的朋友。3.内容回顾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习任务二:理解文意 感悟语言1.理解内容: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探讨总结听了杨氏之子的话,孔君平会有怎样的反应?3.课文翻译学习任务三:阅读拓展,积累知识1.阅读拓展2.方法探究有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归纳主题。本文讲述了梁国“杨氏子”的故事,通过孩子的妙答,表现了他的风趣、机智。 我们在平时说话时也要思维敏捷,学会巧用语言,感受语言表达的无限魅力。 激趣导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学习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达标检测 一、根据课文,把句中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二、判断对错。三、想一想,回答问题。 检测是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实施轻负高效,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2.课文结构图示:3.课堂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课堂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课后作业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阅读:《世说新语》里的故事,并和大家分享。 深入学习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板书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教学反思 1.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杨氏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的机智。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重引导学生体会杨氏子“甚聪惠”的表现,理解对话的言外之意,感受人物的思维过程,从而体会到杨氏之子应答的巧妙、思维的敏捷以及语言的幽默。2.巧设比赛,提高效率。本篇文言文字数不多,没有生僻字,容易读通顺,因而我设计了比赛背诵的环节,争取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会背诵课文,提高学习效率。总体来看,这个环节的设计达到了理想的课堂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