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3.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3.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含反思)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4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7 16:4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课 题 3.月是故乡明 课 型 略读课
教材分析 《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在功成名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后仍怀念自己的家乡,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作者巧妙设题,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作为文章的题目,统领全文,揭示主旨,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由于杜甫这句诗是千古名句,特别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被广为传诵。用它来做题目,更能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学情分析 通过五上教材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会了结合“资料”“场景、细节”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通过本单元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又进行了一次亲身实践。但是,由于年龄和阅历所限,学生较难与《月是故乡明》中所表现出的作者浓浓的思乡情产生深切共鸣。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体会作品表现的人对家、家园和故乡的刻骨铭心的依恋之情极其深刻内涵。语言应用: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思维能力:默读课文,引导学生从作者回忆的往事和经历中,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其内心感受。审美创造: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作为中心。
教学重点 指导阅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能抓住作者想到的往事,理清结构。
教学难点 结合作者描写的经历,体会作者思乡的情感,讨论交流对比这种表现手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单元主题 课件出示单元主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
学习新知 学习任务一:古诗激趣 新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入1.古诗激趣《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导读提示学生交流赞美春天的优美句子。3.走进作者。季羡林,(1911年—2009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等。学习任务二:检查预习 新课初知1.预习检查:(1)生字测读(2)多音字认读(3)成语认读2.词语解析学习任务三:默读课文 整体感知1.结构探讨2.整体感知:默读课文,哪句话是对“月是故乡明”的解释?3.主题突破(1)请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你认为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2)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抒发了哪些感受?批注理解。学习任务四:对比体验 情感表达这篇课文回忆了“我”童年记忆中的故乡月景和月下玩耍的趣事,以及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漂泊看到的无数美景和月亮。通过故乡之月与他乡之月的对比,表达了“我”对故乡之月的喜爱,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激趣导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学习中。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生利用之前学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达标检测 一、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二、联系前后句意,写出四字词语。三、品读古诗,完成练习。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检测是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实施轻负高效,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2.课文结构图示:3.课堂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课堂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课后作业 1.积累:默读课文,抄写文中体现作者童真的句段。2.拓展分享:搜集积累与月亮有关的诗词或文章。 深入学习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板书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教学反思 注重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拥有灿烂的传统文化,而古代诗歌是其中璀璨的一颗明珠。学习古诗,感受古诗的魅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教学时先让学生回顾关于月亮的诗句,课前预学安排学生搜集与思乡有关的诗词,并专门设置交流环节,让学生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感受诗歌之美,体会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思乡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