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教研联片
八年级地理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最接近于( )
A.1600mm等降水量线 B.800mm等降水量线
C.400mm等降水量线 D.200mm等降水量线
2.下列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戈壁荒漠,绿洲点点 B.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C.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D.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3.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 )
A.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4.读图,甲、乙、丙演示图,显示了森林、草地所具有的哪些作用( )
①防风固沙 ②防止水土流失
③涵养水源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
5.关于漫画中所涉及的地理分界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B.我国2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C.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6.台胞回乡寻根遏祖,这体现两岸“五缘"中的( )
A.文缘 B.商缘 C.血缘 D.地缘
7.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色是( )
A.旱地农业 B.水田农业 C.灌溉农业 D.河谷农业
读“中国部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区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乙、丁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B.丙区域中的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
C.丙区域中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呈现千沟万壑的形态
D.甲、乙、丁区域地形类型相同,都是冲积平原
9.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既要开发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图中四区域的开发发展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黑土肥沃,地形平坦,适宜大力开荒种地
B.乙区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是其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
C.丙区域地形起伏较大,适宜发展梯田农业
D.丁区域地形平坦广阔,人口众多,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春小麦
10.北京的高等院校、体育场馆、博物馆等的数量居全国第一,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
A.政治中心 B.国际交往中心
C.金融中心 D.文化中心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自然条件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小题。
11.图中①、②、③为四大地理区域间的界线,界线②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量 B.经济发展水平
C.地形地势 D.民风民俗
12.下列描述,与丙地区不相符的是( )
A.温带水果的故乡,盛产苹果、梨、桃等
B.民居墙体厚,窗户小
C.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甘蔗、油菜等
D.1月均温在0℃以下
13.下列诗句的描绘与四大地理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甲地区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乙地区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丙地区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丁地区
14.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组成
B.澳门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
C.澳门以商业为主要经济支柱,被誉为“购物天堂”
D.香港海岸线平直,地形以平原为主
15.地图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学完地图的有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对下图进行了解读。他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渭河有结冰期 ②汉江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向东 ③汉江流域属于暖温带 ④大巴山呈东北西南走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在( )
A.800mm以下 B.400mm以下 C.800mm以上 D.200mm以下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幅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该剪纸作品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8. 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19. 下列农产品中,不产在该景观所在地区的是( )
A.茶叶 B.柑橘 C.桑叶 D.咖啡
20.下列关于东北三省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较高,气候严寒,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
B.气候寒冷,冻土层很厚,不利于农作物春播
C.每年秋后土地冻结,第二年春暖解冻,土壤墒情不利于农作物的春播
D.冬季厚厚的积雪,到第二年春季融化,便成了稳定的水源,保证了春播农作物的需要
二、图文材料题(每空1分,共20分)
21.(5分)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填空。
(1)乙、丁两区域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我国 mm年等降水量线,丁区域气候干旱,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最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
(2)图中A河流中游主要流经地区的地表特征是 ,该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3)来丙区域游玩的旅客,大多会出现呼吸困难、头痛等高原反应,主要原因是 。
22.(6分)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北京也创造历史,成为第一个既举办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北京—张家口(崇礼县)将联合承办2022年冬奥会,北京承办冰上项目比赛,张家口市承办雪上项目比赛。
材料二:“跳出一亩三分地,共绘大蓝图,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是2014年初中央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
(1)从图中可看出,张家口位于北京的 方向。
(2)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北京—张家口冬季的气候特点是 。
(3)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所处地形区属于 平原,东临我国的内海A 。
(4)“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冀”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河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山东省
(5)华北地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人口众多 B.土地资源 C.水资源不足 D.工业污染。
23.(9分)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19年10月1日,在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内外优秀摄影作品凝聚成一部惊爆眼球、全程爆燃的4K巨制--《韵动中国2019》,一个个镜头讲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也体现了我国广袤的国土上不同地区的景观差异。
材料二 部分摄影作品
材料三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1)我国② 气候和③ 气候的分界线大致沿 一线,该线是一月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摄影作品中的北京故宫位于此线以北,一月平均气温 (大于或小于)0℃。
(2)摄影作品中的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地处 (地形区),有着独特的 气候,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
(3)西北地区的吐鲁番降水稀少、沙漠广布,东南地区的杭州西湖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描述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
(4)说出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至少写2个)
答案解析部分
1.C2.D3.C4.B5.B6.C7.B8.D9.B10.D
11.A12.C13.C14.A15.A16.C17.B18.B19.D20.D
21.(1)400;畜牧业(2)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3)海拔高,空气稀薄
22.(1)西北(2)寒冷干燥(3)华北;渤海(4)B(5)C
23.(1)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秦岭—淮河;0;小于(2)青藏高原;高原山地
(3)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4)使得农业生产多样化;利用多样化的景观及民俗风情发展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