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历史期中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历史期中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07 16:30:54

文档简介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历史期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2023·泸州)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
A.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2.(2023九上·仁寿月考)一位与伯里克利同时代的人曾自豪的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  )
A.完善了王位继承制度 B.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C.实现了男女真正的平等 D.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度
3.(2023九上·仁寿月考)“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  )
A.文艺复兴 B.宗教思想 C.新航路开辟 D.启蒙运动
4.(2022·广安)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新航路的开辟(  )
A.推动了《查士丁尼法典》的编纂
B.导致了提倡个性的人文主义思潮的出现
C.促进了欧洲自由自治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D.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
5.(2023九上·仁寿月考)某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单元学习时,整理了英国“光荣革命”与《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与《独立宣言》等重大历史事件,该单元的主题可拟为(  )
A.封建时代的欧洲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6.(2023九上·仁寿月考)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的原因、意义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6~17世纪,莎士比亚创作了《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作品
B.1688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应请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
C.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D.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颁布了《1787年宪法》
7.(2020九上·靖江月考)马克思在《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一书中写道:1648年革命,1789年革命,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发生革命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  )
A.实现民族国家独立和解放 B.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
C.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D.确立“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8.(2023九上·仁寿月考)表1部分学者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  )
作者 论著 评价
(德)布维尔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19世纪德国的政治思想无一不打着法国大革命的印迹
(法)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打碎了欧洲的一顶顶王冠
王振国 《法国大革命对中国辛亥革命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对中国辛亥革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A.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实现了民族的解放
C.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 D.推动启蒙运动兴起
9.(2023九上·仁寿月考)如图是某同学学习过程中绘制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始于16世纪的英国
B.各国革命因国情不同而各具特色
C.法国大革命影响了美国独立战争
D.资产阶级革命都清除了封建残余
10.(2023九上·仁寿月考)以下是某同学阅读某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这部书最有可能是(  )
目录 第一节英法战争,锋芒初露 第二节临危受命,砥柱中流 第三节独立战争,建功立业 第四节两任总统,呕心沥血
A.《克伦威尔传》 B.《杰斐逊传》
C.《华盛顿传》 D.《拿破仑传》
11.(2023九上·仁寿月考)历史学习中应学会知识线索的构建与迁移,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下列事件中构成因果关系的是(  )
A.《人权宣言》与美国独立
B.《独立宣言》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
C.《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拿破仑法典》与法兰西帝国建立
12.(2023·郴州)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是一次空前的壮举。某同学要探究麦哲伦船队的航行经历,最可信的资料是(  )
A.以麦哲伦为主题拍摄的电影
B.“维多利亚号”船员的航海日记
C.辽海出版社出版的《麦哲伦传》
D.菲律宾流传的关于麦哲伦的故事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13.(2023九上·仁寿月考)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历史学科素养,老师们设计了如下探究任务,请你一起帮助完成。
任务一【运用图表——归纳历史特征】
任务二【分析数据——阐释历史现象】英国国民经济结构变化表
英国国民经济结构变化表
  农业所占比例 工业所占比例
1770年 40% 16%
1821年 24% 31%
任务三【知识纵横——解释内在联系】
请写出上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历史事件。
(1)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英国在19世纪交通运输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并简析交通科技带来的影响。
(2)上面示意图中革命理论的创立者是谁?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14.(2023九上·仁寿月考)人口迁移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常见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静悄悄的迁徙和逃亡是农奴摆脱奴役、追求自由的重要内容之一。农奴逃亡地之一新垦区,进入11世纪以后,无论是低地国家、英格兰,都无一例外的开始了拓殖运动。农奴逃亡地之二——新兴城镇,在11——13世纪的这数百年间,数百个城镇在12和13世纪涌现出来。农村人口的大量减少对封建庄园经济造成了冲击。
——摘编自仇亚洲《中世纪英格兰的基层领主权(11-13世纪)》
材料二:16——19世纪迁入美洲的人口数量及路线示意图。
材料三:工业革命以前,①圈地运动和农业技术革命造成农村刺余大量劳动力,对人口流向起着推动作用,1801-1841年间,英国城市人口增长了一倍多。②工业革命带来产业结构巨变,工矿企业生产和服务业规模扩大急需劳动力,对农村人口的流动形成一股拉力。③政府通过《济贫法》《定居法》等法律放松人口流动限制,为人口流动提供了条件。④水陆交通的改善,特别是铁路运输的发展有利于人口的快速流动。但是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拥挤问题严重,环境卫生问题严峻,传染病问题频发。
——摘编自马丽敏《19世纪英国城市化与人口迁移》
根据材料一归纳中世纪英国农奴迁徙和逃亡的目的。并概括其产生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三,补充完成下列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口迁徙分析一览表。(表格填写要求:表格中A.B两处填写相应文字,C.D两处填写相应的数字序号。)
项目 具体内容
人口流动方向 A.   
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①圈地运动和农业技术革命推动
C.   (写数字序号即可)
B.   条件 ④水陆交通的改善
法制条件 D.   (写数字序号即可)
(2)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历史人口迁移的认识。
15.(2023九上·仁寿月考)西方现代化道路大体呈现由思想文化到政治体制再到生产科技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同时也启示着我国的现代化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文化的进步】
材料一:在15、16世纪,西欧发生了两场重要的文化运动,一场是南方拉丁文化圈的文艺复兴运动,另一场是北方日耳曼文化圈的宗教改革运动……从时代精神的角度来看,它们虽然客观上导致了西欧社会的一系列变化,但并没有开创出西方现代文化赖以生长的理性精神。
——摘编自《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6期
【政治体制的确立】
材料二:1688年“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隔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美国建国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通过1787年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新体制:要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困难之一就在于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方拉丁文化圈的文艺复兴运动”导致西欧社会发生的最主要变化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英国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建立的时间轴:A___、B___。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1787年费城制宪”是如何解决“美国新体制”中的“困难之一……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汉谟拉比法典》;佛教的创立与传播;甲骨文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 ”可知,不同地区出现不同文明,反映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D符合题意;
古典文化的再复兴是文艺复兴,排除A;
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题干未涉及,排除B;
题干对古代文明进行了横向比较,未进行纵向比较,无法得出文明进程的延续性,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亚非文明。难度适中,理解材料,分析选项利用排除作答即可。
2.【答案】B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古代雅典盛行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后期,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古希腊雅典城邦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故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公民之所以如此自豪,是因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全盛时期。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是他之所以这样说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及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
3.【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 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中世纪教会思想受到挑战,新的思想出现,指的是文艺复兴。
A项文艺复兴是“新鲜思想”的流出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并理解文艺复兴。
4.【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D项符合题意;
《查士丁尼法典》编纂于公元6世纪,早于新航路的开辟,排除A;
提倡个性的人文主义思潮指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14世纪,它对新航路的开辟起了推动作用,排除B;
欧洲自由自治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也早于新航路的开辟,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的开辟以及历史影响,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答案】B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可知,17-18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潮流是资产阶级革命;根据材料“《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可知,17-18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故这一单元的主题可拟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ACD三项和题干重大历史事件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是该单元的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起来。
6.【答案】C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ABD三项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事实,不符合题意;
C项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是对美国独立战争性质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属于历史解释,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什么是历史事实,什么是历史解释及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区别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的方法。
7.【答案】C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A. 实现民族国家独立和解放 ,不符合题意;
B. 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648年革命,1789年革命, 就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这反映出当时世界的要求,那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确立“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8.【答案】C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据表格内容“19世纪德国的政治思想无一不打着法国大革命的印迹”“法国大革命打碎了欧洲的一顶顶王冠”“法国大革命对中国辛亥革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结合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A项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错误,法国建立了民主共和制,不符合题意;
B项实现了民族的解放错误,法国大革命前就已经实现民族解放,不符合题意;
C项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正确,符合题意;
D项推动启蒙运动兴起错误,启蒙运动兴起发生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法国大革命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表格内容说明法国大革命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
9.【答案】B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在赢得民族独立的同时,也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法国大革,推翻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各国革命因国情不同而各具特色。
A项,从示意图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640年,属于17世纪,不符合题意;
B项,符合题意;
C项,从示意图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所以法国大革命不可能影响美国独立战争,不符合题意;
D项,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存在一定程度的封建残余,美国独立战争推翻的是英国殖民统治,与封建制度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各国革命因国情不同而各具特色。
10.【答案】C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临危受命,担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北美人民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最终赢得国家的独立。独立战争胜利后,当选美国第一、二任总统。
A项《克伦威尔传》错误,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领导人物,之后被称为“护国主”,不符合题意;
B项《杰斐逊传》错误,独立战争期间,杰斐逊起草了《独立宣言》。1797年3月4日,杰斐逊就任美国副总统。1801年2月,他当选为美国第三任总统。但杰斐逊并没有临危受命、领导美国人民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不符合题意;
C项《华盛顿传》正确,符合题意;
D项《拿破仑传》错误,拿破仑是法国的著名人物,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并没有出任总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克伦威尔、杰斐逊、华盛顿、和拿破仑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C
【知识点】《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项《人权宣言》与美国独立不能构成因果关系,《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与美国独立无关,不符合题意;
B项《独立宣言》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不能构成因果关系,《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无关,不符合题意;
C项《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构成因果关系,符合题意;
D项《拿破仑法典》与法兰西帝国建立不能构成因果关系,《拿破仑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成果,也巩固了法兰西帝国,与法兰西帝国建立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重大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及学生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基础史实。
12.【答案】B
【知识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某同学要探究麦哲伦船队的航行经历,最可信的资料是“维多利亚号”船员的航海日记。因为“维多利亚号”船员的航海日记是第一手史料,B项正确;
以麦哲伦为主题拍摄的电影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A项;
辽海出版社出版的《麦哲伦传》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C项;
菲律宾流传的关于麦哲伦的故事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探究麦哲伦船队的航行经历,最可信的资料是“维多利亚号”船员的航海日记。
13.【答案】(1)蒸汽机车(火车)的出现: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准点守时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2)马克思、恩格斯;内在联系: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弊端逐渐暴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尖锐;为了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工人运动兴起;工业革命的出现,推动工人群体壮大。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因为蒸汽机的改良和发明,斯蒂芬森随后发明了蒸汽机车,使得交通运输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交通运输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产生重大影响,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准点守时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2)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弊端逐渐暴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尖锐;为了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工人运动兴起。
故答案为:(1)蒸汽机车(火车)的出现: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准点守时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2)马克思、恩格斯;内在联系: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弊端逐渐暴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尖锐;为了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工人运动兴起;工业革命的出现,推动工人群体壮大。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在19世纪交通运输方面发生的变化,交通科技带来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的联系。要求具备准解读材料的能力和归纳分析的能力。
14.【答案】(1)A 从乡村流向城市;B交通;C②;D③
(2)认识:人口迁移受到国际背景或国家政策的影响;人口迁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迁移也会带来社会问题等。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三有效信息“圈地运动和农业技术革命造成农村刺余大量劳动力,对人口流向起着推动作用,1801-1841年间,英国城市人口增长了一倍多”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口流动方向是从乡村流向城市,故A处为从乡村流向城市。提取材料关键信息“水陆交通的改善,特别是铁路运输的发展有利于人口的快速流动”可知,水陆交通的改善为人口的流动提供了交通条件,故B处为交通。分析材料三关键信息“工业革命带来的产业结构巨变,工矿企业生产和服务业规模扩大急需劳动力,对农村人口的流动形成一股拉力”可知,工业革命和工矿企业生产和服务业规模扩大为人口流动提供了经济条件,故C处应填②;据材料三关键信息“政府通过《济贫法》《定居法》等法律放松人口流动限制,为人口流动提供了条件”可知,国家颁布《济贫法》《定居法》等,为人口流动提供了法制条件,故D处应填③。
(2)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分析材料一可知,人口迁移推动欧洲垦殖运动和城市的发展,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分析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人口迁移为美洲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由此可见,人口迁移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分析材料三可知,人口迁移也会带来城市拥挤、环境污染、传染病等社会问题。
故答案为:(1)A 从乡村流向城市,B交通,C②,D③。
(2)认识:人口迁移受到国际背景或国家政策的影响;人口迁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迁移也会带来社会问题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口迁的特点、原因及条件等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口迁的特点、原因及条件等知识。
15.【答案】(1)最重要变化: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打破神学垄断,促进思想解放;
(2)A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B查理二世复辟。(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3)解决:1787年美国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确立美国为联邦共和制;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知识点】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在15、16世纪,西欧发生了两场重要的文化运动,一场是南方拉丁文化圈的文艺复兴运动,另一场是北方日耳曼文化圈的宗教改革运动……”结合所学可知,“南方拉丁文化圈的文艺复兴运动”导致西欧社会发生的最主要变化是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打破神学垄断,促进思想解放;根据材料一“但并没有开创出西方现代文化赖以生长的理性精神”,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的不足之处被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所弥补;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的“理性精神”有自由、平等、民主。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1649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斯图亚特王朝。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可知,1787年美国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确立美国为联邦共和制,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这些措施实现了“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故答案为:(1)最重要变化: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打破神学垄断,促进思想解放。
(2)A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B查理二世复辟。(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3)解决:1787年美国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确立美国为联邦共和制;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7年美国宪法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7年美国宪法等知识。
1 / 1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历史期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2023·泸州)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
A.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答案】D
【知识点】古埃及文明;《汉谟拉比法典》;佛教的创立与传播;甲骨文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 ”可知,不同地区出现不同文明,反映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D符合题意;
古典文化的再复兴是文艺复兴,排除A;
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题干未涉及,排除B;
题干对古代文明进行了横向比较,未进行纵向比较,无法得出文明进程的延续性,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亚非文明。难度适中,理解材料,分析选项利用排除作答即可。
2.(2023九上·仁寿月考)一位与伯里克利同时代的人曾自豪的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  )
A.完善了王位继承制度 B.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C.实现了男女真正的平等 D.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度
【答案】B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古代雅典盛行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后期,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古希腊雅典城邦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故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公民之所以如此自豪,是因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全盛时期。
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是他之所以这样说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及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
3.(2023九上·仁寿月考)“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  )
A.文艺复兴 B.宗教思想 C.新航路开辟 D.启蒙运动
【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 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中世纪教会思想受到挑战,新的思想出现,指的是文艺复兴。
A项文艺复兴是“新鲜思想”的流出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B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及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并理解文艺复兴。
4.(2022·广安)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新航路的开辟(  )
A.推动了《查士丁尼法典》的编纂
B.导致了提倡个性的人文主义思潮的出现
C.促进了欧洲自由自治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D.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
【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D项符合题意;
《查士丁尼法典》编纂于公元6世纪,早于新航路的开辟,排除A;
提倡个性的人文主义思潮指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14世纪,它对新航路的开辟起了推动作用,排除B;
欧洲自由自治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也早于新航路的开辟,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的开辟以及历史影响,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2023九上·仁寿月考)某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单元学习时,整理了英国“光荣革命”与《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与《独立宣言》等重大历史事件,该单元的主题可拟为(  )
A.封建时代的欧洲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答案】B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可知,17-18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潮流是资产阶级革命;根据材料“《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可知,17-18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故这一单元的主题可拟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ACD三项和题干重大历史事件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是该单元的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起来。
6.(2023九上·仁寿月考)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的原因、意义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6~17世纪,莎士比亚创作了《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作品
B.1688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应请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
C.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D.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颁布了《1787年宪法》
【答案】C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ABD三项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事实,不符合题意;
C项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是对美国独立战争性质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属于历史解释,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什么是历史事实,什么是历史解释及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区别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的方法。
7.(2020九上·靖江月考)马克思在《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一书中写道:1648年革命,1789年革命,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发生革命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  )
A.实现民族国家独立和解放 B.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
C.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D.确立“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答案】C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A. 实现民族国家独立和解放 ,不符合题意;
B. 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648年革命,1789年革命, 就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这反映出当时世界的要求,那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确立“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8.(2023九上·仁寿月考)表1部分学者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  )
作者 论著 评价
(德)布维尔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19世纪德国的政治思想无一不打着法国大革命的印迹
(法)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打碎了欧洲的一顶顶王冠
王振国 《法国大革命对中国辛亥革命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对中国辛亥革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A.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实现了民族的解放
C.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 D.推动启蒙运动兴起
【答案】C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据表格内容“19世纪德国的政治思想无一不打着法国大革命的印迹”“法国大革命打碎了欧洲的一顶顶王冠”“法国大革命对中国辛亥革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结合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A项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错误,法国建立了民主共和制,不符合题意;
B项实现了民族的解放错误,法国大革命前就已经实现民族解放,不符合题意;
C项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正确,符合题意;
D项推动启蒙运动兴起错误,启蒙运动兴起发生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法国大革命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表格内容说明法国大革命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
9.(2023九上·仁寿月考)如图是某同学学习过程中绘制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始于16世纪的英国
B.各国革命因国情不同而各具特色
C.法国大革命影响了美国独立战争
D.资产阶级革命都清除了封建残余
【答案】B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在赢得民族独立的同时,也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法国大革,推翻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各国革命因国情不同而各具特色。
A项,从示意图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640年,属于17世纪,不符合题意;
B项,符合题意;
C项,从示意图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所以法国大革命不可能影响美国独立战争,不符合题意;
D项,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存在一定程度的封建残余,美国独立战争推翻的是英国殖民统治,与封建制度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各国革命因国情不同而各具特色。
10.(2023九上·仁寿月考)以下是某同学阅读某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这部书最有可能是(  )
目录 第一节英法战争,锋芒初露 第二节临危受命,砥柱中流 第三节独立战争,建功立业 第四节两任总统,呕心沥血
A.《克伦威尔传》 B.《杰斐逊传》
C.《华盛顿传》 D.《拿破仑传》
【答案】C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临危受命,担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北美人民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最终赢得国家的独立。独立战争胜利后,当选美国第一、二任总统。
A项《克伦威尔传》错误,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领导人物,之后被称为“护国主”,不符合题意;
B项《杰斐逊传》错误,独立战争期间,杰斐逊起草了《独立宣言》。1797年3月4日,杰斐逊就任美国副总统。1801年2月,他当选为美国第三任总统。但杰斐逊并没有临危受命、领导美国人民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不符合题意;
C项《华盛顿传》正确,符合题意;
D项《拿破仑传》错误,拿破仑是法国的著名人物,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并没有出任总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克伦威尔、杰斐逊、华盛顿、和拿破仑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2023九上·仁寿月考)历史学习中应学会知识线索的构建与迁移,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下列事件中构成因果关系的是(  )
A.《人权宣言》与美国独立
B.《独立宣言》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
C.《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拿破仑法典》与法兰西帝国建立
【答案】C
【知识点】《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项《人权宣言》与美国独立不能构成因果关系,《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与美国独立无关,不符合题意;
B项《独立宣言》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不能构成因果关系,《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无关,不符合题意;
C项《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构成因果关系,符合题意;
D项《拿破仑法典》与法兰西帝国建立不能构成因果关系,《拿破仑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成果,也巩固了法兰西帝国,与法兰西帝国建立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重大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及学生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基础史实。
12.(2023·郴州)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是一次空前的壮举。某同学要探究麦哲伦船队的航行经历,最可信的资料是(  )
A.以麦哲伦为主题拍摄的电影
B.“维多利亚号”船员的航海日记
C.辽海出版社出版的《麦哲伦传》
D.菲律宾流传的关于麦哲伦的故事
【答案】B
【知识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某同学要探究麦哲伦船队的航行经历,最可信的资料是“维多利亚号”船员的航海日记。因为“维多利亚号”船员的航海日记是第一手史料,B项正确;
以麦哲伦为主题拍摄的电影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A项;
辽海出版社出版的《麦哲伦传》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C项;
菲律宾流传的关于麦哲伦的故事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探究麦哲伦船队的航行经历,最可信的资料是“维多利亚号”船员的航海日记。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13.(2023九上·仁寿月考)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历史学科素养,老师们设计了如下探究任务,请你一起帮助完成。
任务一【运用图表——归纳历史特征】
任务二【分析数据——阐释历史现象】英国国民经济结构变化表
英国国民经济结构变化表
  农业所占比例 工业所占比例
1770年 40% 16%
1821年 24% 31%
任务三【知识纵横——解释内在联系】
请写出上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历史事件。
(1)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英国在19世纪交通运输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并简析交通科技带来的影响。
(2)上面示意图中革命理论的创立者是谁?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答案】(1)蒸汽机车(火车)的出现: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准点守时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2)马克思、恩格斯;内在联系: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弊端逐渐暴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尖锐;为了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工人运动兴起;工业革命的出现,推动工人群体壮大。
【知识点】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因为蒸汽机的改良和发明,斯蒂芬森随后发明了蒸汽机车,使得交通运输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交通运输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产生重大影响,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准点守时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2)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弊端逐渐暴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尖锐;为了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工人运动兴起。
故答案为:(1)蒸汽机车(火车)的出现: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准点守时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2)马克思、恩格斯;内在联系: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弊端逐渐暴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尖锐;为了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工人运动兴起;工业革命的出现,推动工人群体壮大。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在19世纪交通运输方面发生的变化,交通科技带来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的联系。要求具备准解读材料的能力和归纳分析的能力。
14.(2023九上·仁寿月考)人口迁移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常见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静悄悄的迁徙和逃亡是农奴摆脱奴役、追求自由的重要内容之一。农奴逃亡地之一新垦区,进入11世纪以后,无论是低地国家、英格兰,都无一例外的开始了拓殖运动。农奴逃亡地之二——新兴城镇,在11——13世纪的这数百年间,数百个城镇在12和13世纪涌现出来。农村人口的大量减少对封建庄园经济造成了冲击。
——摘编自仇亚洲《中世纪英格兰的基层领主权(11-13世纪)》
材料二:16——19世纪迁入美洲的人口数量及路线示意图。
材料三:工业革命以前,①圈地运动和农业技术革命造成农村刺余大量劳动力,对人口流向起着推动作用,1801-1841年间,英国城市人口增长了一倍多。②工业革命带来产业结构巨变,工矿企业生产和服务业规模扩大急需劳动力,对农村人口的流动形成一股拉力。③政府通过《济贫法》《定居法》等法律放松人口流动限制,为人口流动提供了条件。④水陆交通的改善,特别是铁路运输的发展有利于人口的快速流动。但是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拥挤问题严重,环境卫生问题严峻,传染病问题频发。
——摘编自马丽敏《19世纪英国城市化与人口迁移》
根据材料一归纳中世纪英国农奴迁徙和逃亡的目的。并概括其产生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三,补充完成下列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口迁徙分析一览表。(表格填写要求:表格中A.B两处填写相应文字,C.D两处填写相应的数字序号。)
项目 具体内容
人口流动方向 A.   
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①圈地运动和农业技术革命推动
C.   (写数字序号即可)
B.   条件 ④水陆交通的改善
法制条件 D.   (写数字序号即可)
(2)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历史人口迁移的认识。
【答案】(1)A 从乡村流向城市;B交通;C②;D③
(2)认识:人口迁移受到国际背景或国家政策的影响;人口迁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迁移也会带来社会问题等。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三有效信息“圈地运动和农业技术革命造成农村刺余大量劳动力,对人口流向起着推动作用,1801-1841年间,英国城市人口增长了一倍多”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口流动方向是从乡村流向城市,故A处为从乡村流向城市。提取材料关键信息“水陆交通的改善,特别是铁路运输的发展有利于人口的快速流动”可知,水陆交通的改善为人口的流动提供了交通条件,故B处为交通。分析材料三关键信息“工业革命带来的产业结构巨变,工矿企业生产和服务业规模扩大急需劳动力,对农村人口的流动形成一股拉力”可知,工业革命和工矿企业生产和服务业规模扩大为人口流动提供了经济条件,故C处应填②;据材料三关键信息“政府通过《济贫法》《定居法》等法律放松人口流动限制,为人口流动提供了条件”可知,国家颁布《济贫法》《定居法》等,为人口流动提供了法制条件,故D处应填③。
(2)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分析材料一可知,人口迁移推动欧洲垦殖运动和城市的发展,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分析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人口迁移为美洲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由此可见,人口迁移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分析材料三可知,人口迁移也会带来城市拥挤、环境污染、传染病等社会问题。
故答案为:(1)A 从乡村流向城市,B交通,C②,D③。
(2)认识:人口迁移受到国际背景或国家政策的影响;人口迁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迁移也会带来社会问题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口迁的特点、原因及条件等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口迁的特点、原因及条件等知识。
15.(2023九上·仁寿月考)西方现代化道路大体呈现由思想文化到政治体制再到生产科技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同时也启示着我国的现代化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文化的进步】
材料一:在15、16世纪,西欧发生了两场重要的文化运动,一场是南方拉丁文化圈的文艺复兴运动,另一场是北方日耳曼文化圈的宗教改革运动……从时代精神的角度来看,它们虽然客观上导致了西欧社会的一系列变化,但并没有开创出西方现代文化赖以生长的理性精神。
——摘编自《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6期
【政治体制的确立】
材料二:1688年“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从根本上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隔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美国建国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通过1787年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新体制:要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困难之一就在于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方拉丁文化圈的文艺复兴运动”导致西欧社会发生的最主要变化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英国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建立的时间轴:A___、B___。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1787年费城制宪”是如何解决“美国新体制”中的“困难之一……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
【答案】(1)最重要变化: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打破神学垄断,促进思想解放;
(2)A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B查理二世复辟。(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3)解决:1787年美国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确立美国为联邦共和制;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知识点】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在15、16世纪,西欧发生了两场重要的文化运动,一场是南方拉丁文化圈的文艺复兴运动,另一场是北方日耳曼文化圈的宗教改革运动……”结合所学可知,“南方拉丁文化圈的文艺复兴运动”导致西欧社会发生的最主要变化是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打破神学垄断,促进思想解放;根据材料一“但并没有开创出西方现代文化赖以生长的理性精神”,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的不足之处被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所弥补;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的“理性精神”有自由、平等、民主。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1649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斯图亚特王朝。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可知,1787年美国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确立美国为联邦共和制,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这些措施实现了“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故答案为:(1)最重要变化: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打破神学垄断,促进思想解放。
(2)A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B查理二世复辟。(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3)解决:1787年美国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确立美国为联邦共和制;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7年美国宪法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7年美国宪法等知识。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