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 第1课时(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1.杨氏之子 第1课时(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07 16:4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课时
杨氏之子
素养分析
1
单元主题
2
学习活动
3
达标检测
4
总结评价
5
素养分析
01
SUYANGFENXI
文化自信: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语言应用: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把课文读流利,理解课文内容。
思维能力: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审美创造:在不断诵读中感悟文言文的韵味,初步培养学生喜爱文言文的感情。
素养分析
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原因。
学习难点
学习重难点
单元主题
02
DANYUANZHUTI
单元主题
杨氏之子
手指
◎感受语文风趣的语言。
◎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
童年的发现
学习活动
03
XUEXIHUODONG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学习活动一
《杨氏之子》
“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杨氏之子”指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世说新语》:原称《世说》,亦称《世说新书》。南朝时期的小说集,原为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语言精练,辞意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颇有影响。
作品简介
人物简介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撰有《世说新语》,记述汉末、魏、晋士大夫的言行,原有集,已失传。
字词句段 反复诵读
学习活动二
读音写字
“诣”读yì,不要读成zhǐ;“禽”是前鼻音。“梁”的上部右边是“ ”,不要写成“刃”;“禽”的最后两笔是撇折、点,不要写成“人”。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梁 诣 禽
右下角是“日”,不要写成“目”。
上半部分的“氵”和“刃”要紧凑,下半部分的撇、捺要舒展。
“人”要写得舒展些,中间的“凶”稍扁。
写一写
多音字

(因为)
(以为)

(应该)
(呼应)
梁(梁国)
粱(高粱)
(wèi)
(wéi)
(yīng)
(yìng)
形近字
诣(造诣)
旨(圣旨)
重点词语
惠:同“慧”。 诣:拜访。
乃:就,于是。 设:摆放,摆设。
示:给……看。
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读通古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
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学习活动三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1.借助注释;
2.查阅工具书;
3.关注插图;
4.联系上下文;
理解文意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甚:非常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理解文意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孩子给孔君平摆放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猜猜“设”是什么意思?
wèi
“为”读第四声时,表示什么?
给、替
摆放
理解文意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家禽:指家中的鸟
理解文意
同桌互说
结合注释,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故事大意。
达标训练
04
DABIAOXUNLIAN
总结评价
05
ZONGJIEPINGJIA
小组交流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课堂总结
点击输入标题
点击此处输入标题
自我评价
点击此处输入标题
小组互评
课堂评价
2.思考: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1.分角色朗读课文,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课后作业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