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语言,大胆创新[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扮靓语言,大胆创新[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7-19 22: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扮靓语言,大胆创新
重庆 罗胤?
本文意就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有文采”和“有创新”这两个考点作一点诠释,讲点实用技巧,供大家在作文备考中参考。下面分别叙述之。?
一、“有文采”
高考作文对语言的基础等级要求是“通顺”“流畅”,发展等级要求是“有文采”,包括“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语言“有文采”是在基础等级上对语言的较高要求。?
1.词语生动
所谓词语生动,是指在恰当的基础上增强词语的表现力。就是要求我们选用恰当精妙的、新鲜传神的、具有形象性的、极具表现力的词语,使所描述的对象给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感觉,以增强感染力;把所阐发的事理表达得清楚明白、深刻透彻,以增强说服力。?
方法一:选用具有色彩美的词语?
画家作画,调配色彩使用的是颜料,我们写文章要追求意境的美则要使用具有色彩美的词语。?
方法二:选用具有动态美的词语?
山水名胜,多是静物,静则无势,无势则不能动人。因此,善于让静物动起来,让无生命的东西活起来,摇荡人的情怀。所以,对那些静态的事物,我们要善于“化静为动”,使之富有生气,充满活力,情趣盎然。关键是要选用好动词。因为,人和物大多在行动中才能尽展个性风姿,而描写行动离不开具有动态美的词语。例如:“火更大了,烟弥漫在整个房间里,通红的火舌要舐着楼板了。”这里选用“火舌”比用“火焰”“火苗”更形象,更具有表现力。一个“舐”字,则生动地写出了火焰将要燃着楼板的情景,给人以形象具体的感受。
方法三:选用具有音乐美的词语?
词句是一种极具音乐性的语言,考生要善于利用汉字平仄的变化与音韵的和谐等声律特点,形成一种抑扬顿挫的音律美。一般方法是:注意声调搭配,注意长短句协调,增强节奏感,巧妙使用叠词等。?
方法四:词语要灵活搭配?
词语搭配需要打破常规,大胆想象,敢于创新。这样就可以把静态的事物写活,把动态的事物写得更加逼真,把平常的事写得形象动人。?
方法五:大词小用与小词大用?
先看例段:?
文段一:她昨晚没来参加聚会,我们都怪她背叛了老朋友。原来是她突然病了,真是差点儿制造了一桩冤假错案。?
文段二: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
文段三:如果你身边的老公,眼球被大街上的美女所牵引,你千万别在意。?
点评:文段一,“冤假错案”本指因未弄清事实而定性错误的案件或是故意制造的陷害他人的案件,现用于朋友间小事上的误会,颇能让人发笑。这属于大词小用,这种活用造成了一种适度的夸张,一种艺术的不和谐,一种言过其实的效果,读来别有意趣。文段二,“领土”“领空”都是事关国家主权的大词。但用到“小屋”上,显示了对它很深的爱恋之情,成为了一个艺术化的文学用语。文段三,“眼球”是小词,原为科学用语,却进入了文学作品,很形象生动,专业词语的生活化大众化似乎已成为现代语言发展的一种趋势。这个“眼球”,属于小词大用。?
这种用词的方法,叫做大小词活用法。超出一个词的用词传统和规范,以突出显示新的意义,把大词活用为小词,或将小词化大使用,从而使语言表达更鲜明、更庄重,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语言技巧,叫大小词的活用。大小词的活用并非始于今日。比如日常生活中说的“杀瓜”“快点回来吃饭,别满世界乱跑”,其中的“杀”字原是指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的意思。“世界”更是一个大词,但是把这种“重量级”的词用于日常小事,却别有情趣。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大词小用的现象有日益增长之势。只要研究一下,就可发现这种“活用”颇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并使语言更有情味。?
2.引用名言警句 ?
文章不可能字字珠玑,但那些闪着智慧光彩,蕴含着丰富思想的名人名言、警策语句,往往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作文中,我们如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名言警句,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使用排比句式
作文语言要讲求排比,它能给人一种宏伟的气势。下面就从五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方法一:排比起兴法?
例:如果我是米洛斯的维纳斯我绝不舍弃“美貌”;如果我是古希腊的柏拉图我绝不舍弃“才学”;如果我是威尼斯的夏洛克我绝不舍弃“金钱”……如果我只是我自己我绝不会放弃“诚信”。(2002年高考作文《抉择》)?
这里先假设自己是维纳斯、柏拉图和夏洛克,而绝不会舍弃“美貌”“才学”和“金钱”,让读者推理,明白其意图:“我”不是上述三人,而是“我自己”;既是“我自己”就绝不会放弃“诚信”。正是有了这一起兴式的排比,才将作者的意思在最后表达出来,这正如“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了一样。?
方法二:排比归纳法?
例:正因为有了一诺千金的豪情,才奏出易水送别之歌。诚信——中国侠客永恒的旋律;正因为有了海誓山盟的执着,才唱出了化蝶共舞之歌。诚信——中国情人缠绵的绝唱;正因为有了为民谋福的诺言,才弹出了清正廉洁之歌。诚信——中国清官遵守的定律。(2002年高考作文《以生命?践约》)??
本例作者深谙数学归纳法的要旨。先用古代荆轲易水送别的典故推出“诚信”是“中国侠客永恒的旋律”,再用“梁祝化蝶”的典故推出“诚信”是“中国情人缠绵的绝唱”,最后再用现代社会中焦裕禄、孔繁森等清官的事例得出“诚信”是“中国清官遵守的定律”。由此我们就可推论:无论是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诚信”都是人们必不可少的思想品德。这就是归纳法在排比中的运用。?
方法三:九曲回环法?
例:因为他跟我以前和以后的老师一样,都是在我自卑的时候,对我说鼓励的话语,在我犯了错误的时候,细心地指出并帮我改正的良师;都是在我孤独的时候,与我促膝长谈,帮我走出困惑的挚友;都是在我无助的时候,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让我重新振作的益友;都是在我失败的时候,耐心地安慰我,在我成功之时,与我一起分享成功喜悦的严父慈母……
本段写一位山村语文老师对“我”的教育和影响。作者将老师比作“良师”“挚友”“益友”和“慈母”,并以此作为排比的基础,这不是奇的地方。本段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分别在“良师”“挚友”“益友”和“慈母”的前面加上了句式大致一致的小排比,而不是简单的排比。这就如同九曲回环,内容丰富而情趣盎然,形式多变而意境深远,如入幽兰之室,其香盈袖,三日不绝。?
方法四:一唱三叹法?
例:诚信如海,可以容纳百川。得名,则可以名扬四海,流芳百世;得利,则可以取之有道,泽被后世;得才,则可以匡扶正义,正道直行。(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人生之本》)?
本段先用一句概括话开头,然后再用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的句子组成排比句,从而起到一唱三叹之功效。本例先将“诚信”比喻为“海”,“可以容纳百川”,可谓“一唱”,其表现为可以“得名”“得利”“得才”,是为“三叹”;再分别用两个四字短语并列,造成了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诚信是我们为人处事的立身之本。?
方法五:他山之石法?
例:它(语文)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2000年高考作文《冷香飞上语文》)?
“他山之石”即引用别人的诗句,如能构建排比句,则更能增加文章的文采和增强文章的气势。本段引用了《论语》、李清照《一剪梅》、曹操《短歌行》和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的句子,使之构成一组引用式的排比,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赏心悦目,意旨典雅,别致新颖。?
4.灵活选用句式
“句式灵活”常常表现为长句与短句、整句和散句、语序的选择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安排,所以要使“句式灵活”,就要讲究句式的变化。首先,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文言和口语、庄重和调侃搭配交替使用,错落有致,变化多姿,能创造一种特殊的美。?
方法一:长短句的灵活运用?
长句,字数多,形体长,结构复杂,它传达的信息量大。从内容上看,它可以收到严密周到、精密细致的效果;从语言上看,它可以给人气势畅达、跌宕摇曳的感受。短句,字数少,形体短,结构简单,因而既便于表达,又便于理解,简捷有力,生动活泼。长、短句的交替使用,不仅可以起到错落有致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能够使文章的表达效果和内容特点协调一致。?
方法二:整散句相结合?
整句,是字数相近,结构相似,内容互相补充、互相映衬的句子。散句是相对于整句而言的,它不讲究齐整和对称,长短自由,结构多样,更富有灵活性,也更适合表达复杂的内容。平时作文中我们用的句子大多是散句。整散句结合,在表达上会产生明显的效果。整中有散,散句就使语气有舒缓之处,也使文章显得摇曳多姿、舒卷自如;散中有整,整句就成了文眼,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方法三:语序的选择?
语序的选择不只是形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表达效果的准确和优化。?
首先,语序的变化关系到表意的不同。如“他这个人不怕辣”、“他这个人辣不怕”、“他这个人怕不辣”,这三句话,就因语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意思。?
其次,语序的调整还能起到明显的强调作用。如,何其芳在《我们最伟大的节日》中写道:“终于过去了,中国人民的哭泣的日子,中国人民的低垂着头的日子!”句中“终于过去了”使全句形成了一个倒装句,强调了这一“节日”的伟大意义。?
再次,语序的调整还能使语句的韵律和谐,节奏鲜明。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两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正常语句顺序,应为:“我轻轻的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之所以写成现在的语序,关键是为韵律和谐,节奏鲜明。?
5.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修辞,就是修饰词句的意思,它可以使表达富有文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骈散结合,形象鲜明,气韵流畅,音调铿锵有力,这就是有文采。有文采往往可以使文章产生一种思辨的魅力,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或者使文章具有内在的气势,引起读者强烈共鸣。恰到好处、灵活多样、富有创意地运用修辞手法,就是“善于”的标准。恰到好处是在应该用的时候用,灵活多样是手法多变运用自如,富有创意则是新颖不落?窠臼。??
要恰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首先要了解修辞的种类,并能正确运用。其次,要多读美文,多摘抄名句名段,并熟记,这样就能熟能生巧。第三,平时作文,要有意识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并时时反思得失,就能得心应手。?
二、“有创新”
古人云:“文章切忌随人后。”又道是:“文若春华贵出新。”作文的本质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有生气,才有活力,才能动人,才能洗人耳目。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有创新”要求,是对文章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提出的要求,它包括: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现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等5个方面。概括起来,“有创新”,包括两方面,一是形式上与众不同,二是内容上新颖到位。?
高考作文怎样才能做到“有创新”呢??
1.树立创新意识
高考作文,老师一般都要求学生“求稳”,写“保险文”。但是,如果在构思时不敢大胆创新,不敢施展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缩手缩脚,怎能写出有创新的文章呢?其实话题作文的放开性,就是让你施展才华的。只要你围绕话题,不违背题意,无论怎么写,都不算跑题,所以我们要改变观念,走出“怕失求稳”的误区,大胆创新。越是“怕失求稳”,失分可能越多,只有大胆创新,才能获得高分。敢于写“放胆文”,有勇气创新,这是高考写出“有创新”的作文的前提。?
2.训练创新思维 ?
要写出“有创新”的高考作文,首先是我们要有创新思维。因此,训练创新作文,就要从训练我们的创新思维开始。我们要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以获得正确的深刻的认识;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追求新的发现;学会将正向与反向、纵向与横向、发散与聚合等各种对立统一的思维形式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文思泉涌。?
3.选择新颖文体
新颖的文体,在高考作文中总会吸引阅卷者的眼球,从而获得好感,为作文得高分打好感情基础。这几年的话题作文,体裁非常丰富,各种文体应有尽有,除一般记叙文、议论文外,有研究型的小论文、诗歌、小说、寓言、童话、剧本、相声、书信,以及病历、广告、证明题一类的杂文等,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些可以给我们以启迪。?
4.改编名著名篇
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本身对读者就有一股强大的吸引力,而利用其中的人物、事件等进行巧妙的文体转换,如把戏剧改编成小说,把诗词改编为散文等,更能给读者带来无限的新奇感。这几年的创新作文有很多是依托名著,选取某一细节,加以嫁接移植,写出新意来的。《堂吉诃德新传》、《赤兔之死》、《阿Q新传》、《朱贵开店》、《新西游后记》都是如此。这也可以给我们以启迪。应该下功夫阅读名著,消化熟悉一两部名著,根据话题加以嫁接移植,可能会产生奇特的效果。?
5.善于联想,巧用比喻 ?
高考满分作文《爱莲说》之所以成功,首先就在于它的独特联想。爱莲本是我国历代文人的癖好,细想一下,这个问题的确能体现“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这一话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能从中发现这个问题,更多的人会联想到历史上的事件,像“爱莲”这样的具有独特文化特点的素材若没有自己平日独特的阅读研究是很难联想到。所以说,仅从这一点就可看出这位考生深厚的文化积淀。再如曾得作文满分的《有色眼镜引发的联想》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因感情亲疏而不能正确地看人,正是有色眼镜,比喻何等贴切,道光帝、韩日世界杯以及亲身经历的评选三好生,三个事例,那么典型,那么有说服力,这同样是创新,起码“材料新鲜”。?
6.巧用诗词名句作标题、题记等 ?
曾得高考作文满分的《莫把情云遮慧眼》,作者就在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作了巧妙的变化,翻出了新意,同时又紧贴了话题,让整篇文章生辉。真可说“题好一半文”。高考满分作文中,巧用名句的不少,如“月是故乡明”“月若有情月长吟”等。
PAGE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