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地球、太阳与宇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太阳不是太阳系唯一发光的恒星 B.太阳系属于银河系的一部分
C.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四季更替 D.太阳是一颗充满活力的恒星
2.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中相同的观点是( )
A.地球是球形的 B.地球24小时自转一周
C.太阳不动,其它天体围绕着太阳转 D.地球不动,其它天体围绕着地球转
3.当一个天体运行到太阳和观察者之间时,称为凌日现象。结合模型分析,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的凌日现象是( )。
A.水星凌日 B.火星凌日 C.木星凌日 D.土星凌日
4.在太阳系中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是( )。
A.金星 B.火星 C.月球 D.木星
5.太阳系中,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分别是( )。
A.金星、火星 B.火星、水星 C.土星、金星 D.木星、火星
6.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银河系中的天体围绕着太阳高速公转
B.太阳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86%
C.太阳是一颗充满活力的恒星,每时每刻都在向太空发出光和热
D.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7.下列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时间顺序正确的是( )。
A.古人观月→人类首次登月→望远镜的发明→天问计划
B.古人观月→天问计划→人类首次登月→望远镜的发明
C.古人观月→望远镜的发明→人类首次登月→天问计划
D.古人观月→天问计划→望远镜的发明→人类首次登月
8.夜晚,通过寻找北极星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北极星所处的星座是( )。
A.大熊座 B.小熊座 C.天鹅座 D.天琴座
9.科幻片《流浪地球》的故事中,太阳由于某些原因提前步入晚年,而现实中的太阳大概还有50亿年的寿命。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
B.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C.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被烧成了黑色的斑块
D.太阳只能照亮半个月球
10.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并认为( )。
A.宇宙膨胀早已结束,目前处于静态 B.宇宙目前仍在不断地膨胀
C.宇宙已处于既不膨胀也不收缩的稳定状态 D.宇宙有时会膨胀
11.“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夜晚看到的满天星斗绝大多数是( )。
A.恒星 B.卫星 C.彗星 D.行星
12.下列选项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宇宙中的各天体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
B.在宇宙中,并不是所有的星星都围绕着太阳转
C.银河系由2000亿﹣4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约10万光年
D.人出生时属于不同的星座就会有不同的命运
二、填空题
13.一天之中,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自 向 移动。
14.日食主要有 、日偏食、 三种现象。
15.在夏季夜空中,可以看到一条闪亮的光带,就是人们常说的 ,根据这条光带,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夏季大三角”——天津四、织女星和 。
16.我们可以找明显特征来认识星座。银河是由许许多多的 组成的,可以成为明显的标志。
17.地球的卫星是 。它的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 。
18.在北部天空的小熊星座有著名的 , 在大熊星座,北斗七星斗口前沿两颗星连线,向斗口前沿方向延长约两颗星距离 就是北极星。
三、判断题
19.银河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小部分。( )
20.恒星也是运动的,位置也是不断变化的。( )
21.地球就像一个磁铁,牢牢地抓住地表的各种物体。( )
22.从其他星球上看“北斗七星”,七颗星形成的图形和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是一样的。( )
23.日食有全食、偏食和环食三种形式。( )
24.月球的质量和体积远远小于太阳,所以月球不能遮挡住太阳。( )
四、连线题
25.连线题
水星 公转周期最长的行星
海王星 公转周期最短的行星
木星 直径最大的行星
地球 直径最小的行星
金星 自转周期最短的行星
火星 自转周期最长的行星
五、简答题
26.哪一个图像和北斗七星的形状相同?
27.如图,小科同学根据发生日食时的位置关系,模仿书本上的方法制作了日食模型。请指出该模型的一处不足。
28.根据现有人类对火星的探测认知,你认为火星适合人类居住吗?请你写出你的理由。
29.小明探究月球环形山的成因。他将小球扔在平整的沙面上,取出小球后再扔进沙中,观察沙面上留下的痕迹。模拟实验中,小明需要将沙面上的小球取走,才能观察到“环形山”。然而,在真正的月球环形山中,为什么看不见这些“小球”的存在?请作出简要的解释。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太阳不是太阳系唯一发光的恒星,错误;太阳是太阳系唯一发光的恒星;
B.太阳系属于银河系的一部分,正确;
C.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四季更替,正确;
D.太阳是一颗充满活力的恒星,正确。
2.A
【详解】地心说最初由米利都学派形成初步理念,后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然后经亚里士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
A、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都认为地球是球形的,故A选项正确;
B、地球24小时自转一周,是哥白尼的“日心说”的观点,托勒密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不动的,故B错误;
C、太阳不动,其它天体围烧着太阳转,是哥白尼的“日心说”的观点,托勒密的“地心说“认为太阳围绕地球运转,故C错误;
D、地球不动,其它天体围绕着地球转,是托勒密的“地心说“的观点,故D错误;
3.A
【详解】在地球和太阳之间还有水星、金星,所以水星或者金星有可能转到太阳与地球的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水星凌日、金星凌日现象。
4.C
【详解】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叫行星,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叫卫星。在太阳系中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是月球。
5.A
【详解】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每颗行星都位于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运行,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太阳系中,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分别是金星、火星。
6.A
【详解】A.银河系中的天体围绕着太阳高速公转,错误;太阳系中的天体围绕着太阳高速公转;
B.太阳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86%,正确;
C.太阳是一颗充满活力的恒星,每时每刻都在向太空发出光和热,正确;
D.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正确。
7.C
【详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时间顺序正确的是古人观月→望远镜的发明→人类首次登月→天问计划,伽利略在17世纪发明了望远镜,人类首次登月是1969年是现实的,天问计划是我国于2020年开始实施的行星探测任务。
8.B
【详解】夜晚,通过寻找北极星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首先寻找勺状的北斗七星,由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向勺口前端延长,在这两颗星距离的五倍处找到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距地球约400光年,是夜空能看到的亮度和位置较稳定的恒星。
9.C
【详解】A.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正确;
B.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正确;
C.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被烧成了黑色的斑块,错误;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黑子是因为太阳表面局部地区活动减弱形成的低温区,观察起来好像太阳表面的斑点;
D.太阳只能照亮半个月球,正确。
10.B
【详解】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从宇宙大爆炸到现在,宇宙一直处于膨胀状态,也就是在不断的扩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以说宇宙是无限的,B观点正确。
11.A
【详解】恒星是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体。太阳是一颗恒星。“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夜晚看到的满天星斗绝大多数是恒星。
12.D
【详解】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要掌握宇宙知识的相关内容。
A、宇宙中的各天体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A的说法正确。
B、在宇宙中,有无数的星系,太阳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并不是所有的星星都围绕着太阳转。B的说法正确。
C、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1000~2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以及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银河系的直径有10万光年。C的说法正确。
D、星座,只是某一类人性格各方面的归纳,只是具有一些普遍性,可以参考娱乐,但是不能决定命运。D的说法错误。
13. 东 西
【详解】星座是指占星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组合。自从古代以来,人类便把三五成群的恒星与他们神话中的人物或器具联系起来,称之为“星座”。一天之中星座在天空的位置变化是东升西落,从秋季到春季,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14. 日全食 日环食
【详解】日食可以分为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月球处于远处时,无法挡住全部太阳的表面,可以看到环形太阳,形成日环食。月球处于近处时,月球可以挡住整个太阳,这时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形成日全食;其余现象为日偏食。
15. 银河 牛郎星
【详解】星座是指占星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组合。自从古代以来,人类便把三五成群的恒星与他们神话中的人物或器具联系起来,称之为“星座”。夏天是观察星星的好时机,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它周边的三颗亮星--天津四、牛郎星和织女星组成了著名的“夏季大三角”。
16.恒星
【详解】星座是指占星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组合。自从古代以来,人类便把三五成群的恒星与他们神话中的人物或器具联系起来,称之为“星座“。我们可以找明显特征来认识星座。银河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可以成为明显的标志。
17. 月球 环形山
【详解】地球的卫星是月球。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关于月球表面环形山的形成,人们曾有过多种猜测,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撞击说”认为,环形山是流星陨石长期撞击形成的。
18. 北极星 北斗七星 5倍距离位置
【详解】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借助它辨认方向。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北斗七星勺口的两星向勺口方向延长线的5倍距离位置就是北极星的所在。
19.√
【详解】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宇宙正处于加速膨胀之中,宇宙一直在扩张,此扩张速度远超光速。宇宙很大,银河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小部分。
20.√
【详解】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有些恒星自身还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有些恒星还不断地向外抛射物质……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宇宙。
21.√
【详解】地球和磁铁一样也有吸引力,而且和磁铁一样,不需要接触物体也能有力的作用。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地球引力,它的方向是指向地心的。人们往空中、高处抛扔物体,结果物体都要落下,这都是因为地球引力。在生活中,人站立着跳不高、跳起来也落回地面等,表明人受地球引力作用。
22.×
【详解】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呈现的图形不同。要是在其它星球上看“北斗七星”,七颗星构成的图形就会变形,和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是不一样的。
23.√
【详解】当月亮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就会产生日食现象。根据产生日食时,月亮、地球、太阳三者位置的不同,人们所能看到的日食也不相同,当月亮的影子将太阳完全挡住时,就叫日全食;当月亮的影子仅仅挡住太阳一边的部分时,就叫日偏食;当月亮的影子挡住了太阳的中间一部分时,就叫日环食。
24.×
【详解】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根据太阳光线被月球遮挡的程度,我们可以把日食分为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
25.
【详解】行星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 离太阳最近的水星,公转周期只有80多天,而离太阳最远的大行星海王星,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长达近165年。金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公转周期最长的是海王星,公转周期最短的是水星,木星是直径最大的行星,水星是直径最小的行星。自转周期最长的行星是金星,自转周期最短的行星是木星。
26.答:北斗七星,又称北斗星,是大熊星座的七颗明亮的星,因为它们分布的形状像古代盛酒的器具——斗(勺形),所以人们称这几颗星为北斗七星。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只有光从模型的正面照射时,才会看到橡皮泥的影子构成了一个勺子形,也就是北斗七星。
【分析】观察星座的方法是:(1)先要确定方向,然后找亮星作标志。(2)每天要在固定的时间站在固定的位置观察,并找一个参照物。注意:夜晚外出要家长同行,注意安全。
【详解】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只有光从模型的正面照射时,才会看到橡皮泥的影子构成了一个勺子形,也就是北斗七星。
27.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距离不合适。太阳应该用发光的物体来模拟,便于观察现象。
【详解】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月球要挡住太阳的光,按照实际情况,月球应该距离地球近,距离太阳远。太阳应该用发光的物体来模拟。
28.不适合;火星表面大气十分稀薄,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大,超过100℃,火星目前不适合人类居住。
【详解】火星表面的岩石含有较多的铁质,火星表面呈红色。火星上也有山脉、盆地、环形山、峡谷、火山等,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十分稀薄,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大,超过100℃,火星目前不适合人类居住。
29.绝大部分陨石在撞击月球时熔融或汽化,小部分碎裂。
【分析】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详解】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关于环形山的形成,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模拟实验中,需要将沙面上的小球取走,才能观察到“环形山”。然而,在真正的月球环形山中,却看不见这些“小球”的存在,这可能是猛烈的撞击让陨石发生了破碎,所以看不见这些“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