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5-08 08:2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 )。
A.蓝色 B.红色 C.绿色
2.下列颜色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虾煮熟后变红 B.切开后的苹果慢慢变色
C.清水中加入酱油,水颜色变深
3.下列物质变化中,会发光发热的是( )。
A.食盐溶解于水中 B.铁制品生锈 C.火柴燃烧
4.化学变化中经常伴随着现象的改变,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紫甘蓝遇到小苏打没有放出气体,只改变了颜色,因此是物理变化
B.淀粉遇到碘水呈蓝色,所以淀粉与碘水作用产生了新物质
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发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5.铁钉生锈属于(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生物变化
6.我们在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时,下列( )采用方法不能获得更多的光和热。
A.将太阳能热水器表面涂成黑色
B.在太阳能热水器盒子的底部铺上一层铝箔纸
C.将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垂直放置
7.下列不属于改变颜色的化学变化的是( )。
A.红墨水加水 B.铁钉生锈
C.燃烧后变黑的火柴头
8.下列属于白醋特点的是( )。
A.具有甜味、白色液体 B.具有酸味、无色液体
C.具有甜味、无色液体
9.铁生锈需要( )。
A.水分 B.空气 C.以上两者同时需要
10.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沸水蒸煮碗筷消毒 B.糖醋凉拌紫甘蓝 C.洗洁精清洗餐具油污
11.米饭咀嚼后会变甜,主要是因为( )。
A.米饭本来就是甜的
B.嘴巴里有糖
C.淀粉和唾液发生了化学变化
12.周末,妈妈在家用烤箱自制了很多的面包,面包松软可口,是因为( )。
A.做面包的面粉比较疏松
B.面团中放入了很多糖
C.生面团中揉入了酵母,排出了二氧化碳气体
二、填空题
13.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产生了大量 气体,造成气候变化和海水酸化。
14.牛奶和可乐混合会 ,是不同于牛奶和可乐的新物质,这是 。
15.人们研究证实,亿万年前被埋在深处的 ,在地底 的环境下,慢慢变成了煤。
16.食物能够为人体提供 和 ,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17.在加热白糖探究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勺子里留下了黑色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体。把黑色物质放入水中,发现它 (选填“会溶解”、“不会溶解”、“会融化”)。
18.硫酸铜溶液颜色是 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首先,铁钉表面会附着一层 的物质—铜;然后,溶液的颜色会变 ;过一段时间,试管底部会出现 ;放置很久后,溶液颜色会变成 ,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
三、判断题
19.把白醋涂抹在鸡蛋壳或贝壳上,能够观察到鸡蛋壳或贝壳上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
20.在米饭上滴碘酒,米饭上出现了蓝紫色,说明米饭中含有淀粉。( )
21.淀粉发生化学变化时只可能变成麦芽糖,或者是葡萄糖。( )
22.水、石头、木材都能被我们直接看到,所以它们属于物质;而声音、空气都不能被直接看到,所以它们不属于物质。( )
23.把铁矿石里的铁冶炼出来的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
24.菜刀生锈之后还是菜刀,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
四、连线题
25.下列物质变化属于哪种变化?把对应的用线连接起来。
铁钉生锈 苹果腐烂 易拉罐压扁 水结冰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皮筋被拉长 煤炭燃烧 光合作用 冰融化
五、简答题
26.物质变化中产生的新物质无处不在,你能发现它们吗?
27.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观察玻璃杯里的液体,小苏打已经不见了,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如何验证它是不是白醋呢?
28.举例说说厨房里的哪些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29.过年的时候我们会燃放烟花,燃放烟花是化学变化吗,请你分析说明。
30.“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低碳生活”呢?
参考答案:
1.A
【详解】硫酸铜是白色粉末,用水配制的溶液为蓝色透明,呈弱酸性。
2.C
【详解】A、虾煮熟后变红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切开后的苹果慢慢变色,也是因为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清水中加入酱油,水颜色变深,是呈现了酱油的颜色,属于混合物,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
3.C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物理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有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食盐溶解于水中属于物理变化,不会发光发热;铁制品生锈会改变颜色,不会发光发热;火柴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会发光发热。
4.B
【详解】选项A紫甘蓝遇到小苏打没有放出气体,只改变了颜色,因此是物理变化,错误;紫甘蓝遇到小苏打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选项B淀粉遇到碘水呈蓝色,所以淀粉与碘水作用产生了新物质,正确;
选项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发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错误;比如灯泡发光发热,但是不是燃烧。
5.B
【详解】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6.C
【详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能,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太阳能热水器一般安放在楼顶向阳处。深色比浅色吸热快。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器与阳光垂直,目的是吸收更多光和热,所以C符合题意。
7.C
【详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也就是说,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红墨水加水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不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铁钉生锈属于化学变化,由银白色的铁变成了红褐色的铁锈,颜色发生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燃烧后变黑的火柴头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黑色的炭黑,产生了新物质—炭,不属于改变颜色的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
8.B
【详解】根据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认识,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白醋的特点是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酸味。
9.C
【详解】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10.C
【详解】A、沸水蒸煮碗筷消毒过程中蛋白质被杀死,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糖醋凉拌紫甘蓝过程中,醋酸能和紫甘蓝发生化学变化而变色,属于化学变化;
C、洗洁精清洗餐具油污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11.C
【详解】米饭进入口腔后,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与口腔内的唾液充分混合,而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因此我们细嚼米饭会感觉到有甜味,就是因为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的缘故,淀粉和唾液发生了化学变化。
12.C
【详解】面包松软可口是因为生面粉在和面时加入了酵母,酵母菌是一种真菌,酵母菌在发面时,能分解面粉中的淀粉,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变软。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酵母菌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糖类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促使面团体积膨胀,使制作出来的面食松软可口,与面粉种类、是否疏松、以及含糖量多少关系不大。
13.二氧化碳
【详解】我们对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造成气候变化和海水酸化。酸化的海水会溶解贝类生物的外壳,造成贝类生物的死亡,破坏海洋中的生态平衡。
14. 生成沉淀 化学变化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可乐和牛奶混合后出现了絮状物,是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物质,生成沉淀。
15. 植物 高温高压
【详解】煤是几亿年前的植物被埋入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煤的储量是有限的,每年平均开采的数量都比较大,可供开采的时间比较短,启示我们要节约能源,不能随意浪费,要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力度。
16. 养分 能量
【详解】所有的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17. 固 不会溶解
【详解】白砂糖熔化变成液态的糖,这里属于物理变化;然后继续加热白砂糖,白砂糖冒出气泡,颜色变黄,越来越深,随后气泡消失,勺子里残留少量黑色物质;最后白砂糖变黑并冒烟,这里属于化学变化。勺子里留下了黑色的物质,这种物质是固体,而且把黑色物质放入水中,发现它不会溶解,说明是一种不同于白砂糖的新物质。
18. 蓝色 红色 浅 沉淀物 红褐色
【详解】实验室在做铁和硫酸铜反应的实验中应该用镊子夹住铁钉,将铁钉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更加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反应前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这时溶液颜色变浅。因为硫酸铜被反应了,取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铁钉,会发现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铁钉表面会变成红色,这种红色物质就铜,由于该过程有新物质产生,所以是化学变化。配好的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当铁钉浸过取出后,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会变成红褐色。
19.√
【详解】白醋与鸡蛋壳或贝壳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是因为鸡蛋壳和贝壳中都含有碳酸钙,醋酸与碳酸钙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把白醋涂抹在鸡蛋壳或贝壳上,能够观察到鸡蛋壳或贝壳上有大量的气泡产生。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0.√
【详解】淀粉有遇碘酒变蓝的特性,生活中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根据判断淀粉的方法,在食物上滴加碘酒,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变蓝色,说明含有淀粉,否则不含淀粉。在米饭上滴碘酒,米饭上出现了蓝紫色,说明米饭中含有淀粉。
21.×
【详解】食物进入口腔中,牙齿将食物磨碎,同时一部分淀粉在唾液作用下变成了糖,所以这时我们就会感觉到甜味。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发生了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也产生了一种物质,这种物质不是麦芽糖,也不是葡萄糖。
22.×
【详解】物质为构成宇宙间一切物体的实物和场,是能量的一种聚集形式。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水、石头、木材都能被我们直接看到是物质,声音、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也是物质。
23.×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叫物理变化。从铁矿石里把铁冶炼出来,有新物质产生,需要经过化学变化。
24.×
【详解】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菜刀生锈之后产生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5.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易拉罐压扁、水结冰、皮筋被拉长、冰融化都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铁钉生锈、苹果腐烂、煤炭燃烧、光合作用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6.答:(1)钢铁生锈。新买来的自行车没有生锈,过一段时间有些部位生锈了,这种铁生锈的现象在其他铁制品中也很常见。年久失修的铁门扣、铁栅栏、铁门、铁丝、铁链等物品都会生锈。
(2)用面粉烘制蛋糕。用面粉烘制蛋糕的过程中,酵母中的转化酶、麦芽糖酶和酒化酶等多种酶,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将面团中的淀粉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让面团变得蓬松、多孔、柔软、有韧性。淀粉在发酵过程中被分解为麦芽糖,所以面粉在发酵后有糖化或液化的现象。
(3)虾被煮熟后变红。虾属于甲壳类动物,它们的颜色主要取决于甲壳下面真皮层中散布着的色素细胞。在这些色素细胞中,含有虾红素的细胞较多。虾煮熟变红是由于虾的外骨骼的色素区内含有一种虾红素(也叫虾青素),该色素原为橙红色,可与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相结合,变为其他颜色。当蛋白质被破坏、变性或与虾红素分离时,颜色即变为原来的橙红色,因此虾煮熟后外壳会变为红色。
【详解】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其中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产生新物质。物质变化中产生的新物质无处不在,我发现钢铁生锈、用面粉烘制蛋糕、虾被煮熟后变红、小苏打白醋、烟花燃烧等。
27.不是白醋。再往液体里放小苏打,如果还有气泡冒出说明还是白醋,如果没有就说明不是白醋。
【详解】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观察玻璃杯里的液体,小苏打已经不见了,留下的液体已经不是白醋了。验证是否还有白醋的方法是:再往液体里放小苏打,如果还有气泡冒出说明还是白醋,如果没有就说明不是白醋。
28.切菜、花椒、辣椒研磨成粉末等都不属于化学变化。
【详解】化学变化是指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
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外形和状态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燃料燃烧、铁锅氧化、面包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而切菜、花椒、辣椒研磨成粉末,过滤豆浆、榨取果汁、活性炭吸附冰箱异味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29.燃放烟花的时候会发光发热,产生烟雾说明有新物质产生,所以燃放烟花属于化学变化。
【详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突出特点就是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而物理变化过程不产生新物质。燃放烟花的时候会发光发热,产生烟雾说明有新物质产生,所以燃放烟花属于化学变化。
30.①做宣传者:积极向他人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②做节约的践行者: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等;③做环保的践行者: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塑料制品,垃圾分类处理,绿色出行等。
【分析】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详解】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为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我们应该:①做宣传者:积极向他人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②做节约的践行者:随手关灯,节约用水等;③做环保的践行者: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塑料制品,垃圾分类处理,绿色出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