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综合练习(1-2单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综合练习(1-2单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5-08 08:5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综合练习(1-2单元)
一、选择题
1.小明一组在测试时更换了马达和叶轮,是因为( )。
A.船总是会侧翻 B.船偏离航道 C.船中途停止航行
2.下列形状的船,受到水的阻力最小的是( )。
A.整体呈流线型 B.整体呈长方形 C.蜡烛
3.用垫圈测量铝箔船的最大载重量确定载重数量应该是( )。
A.船下沉时的垫圈数量
B.感觉船快要下沉时的垫圈数
C.船下沉时的垫圈数量减去1
4.船舵左偏,会导致船的偏转方向是( )。
A.右 B.左 C.不会有影响
5.为了保护濒危动物,最好的办法是( )。
A.把它们放到动物园里,精心喂养
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不遭受破坏
C.把它们都迁移到环境优美的地方
6.我们在课堂上完成了“蚯蚓对光照的选择”实验,最后发现蚯蚓绝大多数聚集到( )。
A.明亮处 B.黑暗处 C.没有明显的规律
7.我们在研究“水分对蚯蚓生活和分布的影响”时,要给它们创造公平的条件,除了_________不同,其它条件都一样。
A.土壤的多少 B.土壤中的含水量 C.土壤的种类
8.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是( )。
A.辽宁号 B.山东号 C.浙江号
9.帆船是一种用( )做动力的船。
A.电 B.蒸汽 C.风
10.下列属于食物链的是( )。
A.落叶→蚯蚓 B.草→山羊→狼 C.毛虫→小鸟→鹰
11.为了生存及繁殖后代,丹顶鹤在每年特定的季节总是成群结队地由一个地方飞向另一个地方,这种行为称为( )。
A.挪窝 B.旅行 C.迁徙
二、填空题
12.食物是动物的必要 ,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 。
13.青蛙卵孵化成小蝌蚪需要温暖的环境,因此青蛙的产卵季节一般在 。
14.在研究土壤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不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 、光。
15.用橡皮泥和铝箔制作小船,橡皮泥和铝箔的 和 发生了改变。
16.阳光充足地方的绿豆苗,茎短直而 ,叶片是 色的。阴暗地方的绿豆苗茎细长而 ,叶片 。
17.许多潜艇被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可以有效减少 。潜艇靠调节自身的 和 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核潜艇的动力来自 。
18.生物之间像“链条”状的食物关系叫 。一般从 开始,到 结束。
19.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适宜生活在 ,香蕉树的叶子宽大适宜生活在 ,企鹅有厚厚的皮毛和脂肪适宜生活在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它们所处的环境相适应。(填“南极”“沙漠”或“热带雨林”)
三、判断题
20.在草原上,一种生物灭绝了,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
21.动、植物的生存都需要养分,动物的养分来自食物,植物的养分来自土壤。( )
22.一个正常的生态瓶,减少里面的植物,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就会减少,这是因为里面空间变宽敞了。( )
23.独木舟在行驶中,尖形船比方形船受到的阻力要小。 ( )
24.渡船的底部做得特别宽大,这样可以增加船的稳定性。( )
25.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制作→设计→完善→测试”等过程。( )
四、连线题
26.根据下列物体在水中的情况连线。
塑料块
橡皮泥 浮在水面
玻璃球
泡沫板 沉入水中
五、简答题
27.怎样造一艘载重量比较大的小船?
28.在我们研究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能证实或推翻(证伪)“种子发芽离不开阳光”这一预测?
29.随着季节的变化,有许多鸟类迁徙,还有许多鸟类不迁徙,你能举例子说明吗?
30.试着分析下列生物中的食物关系,写出2条食物链。
(1)食物链1: 。
(2)食物链2: 。
参考答案:
1.C
【详解】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通过对小船的测试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完善,不断的优化和改进小船。如果我们的电动小船在中途就停止前进,我们应当更换马达和叶轮,增大船只动力。
2.A
【详解】流线型是前圆后尖,表面光滑,通常表现为平滑而规则的表面,没有大的起伏和尖锐的棱角,这保证了物体受到较小的阻力。根据流体动力学的原理,相同受力面积下,力对物体的表面压力最小。流线型的船在水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运动速度快。故A正确,BC选项错误。
3.C
【详解】向铝箔船内逐个放入金属垫圈,直到铝箔船沉入水中,放入的金属垫圈数(不包括最后使船沉没的一个)即为铝箔船的最大载重量。用垫圈测量铝箔船的最大载重量,确定载重数量应该是船下沉时的垫圈数量减去1。
4.B
【详解】船的行进方向由船舵方向决定,操纵船舵的方向与船行驶的方向一致,船舵左偏,会导致船的偏转方向是向左。
5.B
【详解】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保护珍稀动植物,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珍稀动植物的一种措施。把它们放到动物园里,精心喂养,虽然能保护濒危动物,但是会让影响生态平衡;动物都有适合自己的环境,把它们都迁移到环境优美的地方,这个不可取。
6.B
【详解】因为各种动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所以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或相互影响)。我们在课堂上完成了蚯蚓对光照的选择实验,最后发现蚯蚓绝大多数聚集到黑暗处。故选B。
7.B
【详解】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水分对蚯蚓生活和分布的影响,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水分,其它条件都一样。
8.B
【详解】山东舰是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它在2013年11月开工,2015年3月开始坞内建造,2017年4月26日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9.C
【详解】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船的动力走过了人力、风力、蒸汽、电力、核动力等多个阶段。帆船是一种用风做动力的船。
10.B
【解析】略
11.C
【详解】动物迁徙的原因,是经过长时间的进化,根据自身的繁殖和季节性因素一起促成的周期性迁徙。季节变化和食物是动物迁徙的关键原因。为了生存及繁殖后代,丹顶鹤在每年特定的季节总是成群结队地由一个地方飞向另一个地方,这种行为称为迁徙。
12. 需求 能量
【详解】动物的生存需要水分、空气、温度、食物等。动物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来源于所摄取的食物,所以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
13.春季
【详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改变环境。春末夏初是青蛙的繁殖季节,我们除了经常听见青蛙“咕呱、咕呱”的叫声,还会在池塘边看到水中漂浮着一片片胶状透明的、里面有许多深色小点的卵块,这就是受精卵。
14. 土壤 水 空气 温度
【详解】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土壤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所以唯一的变量是土壤,其他条件比如水、空气、温度都要保持不变。
15. 体积 形状
【详解】用橡皮泥和铝箔制作小船,橡皮泥和铝箔的形状和体积发生了改变,它们的重量不变。通过增大体积来增大排水量,从而装载更多货物。
16. 粗壮 翠绿 弯曲 发黄
【详解】植物生长需要水分、阳光、空气、温度、土壤、养分等条件。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对比阳光下和阴暗条件下生长的绿豆苗,发现:阳光充足地方的绿豆苗,茎短直而粗壮,叶翠绿色。阴暗地方的绿豆苗茎细长而弯曲,叶片发黄。
17. 水的阻力 重力 浮力 核能
【详解】人类通过观察植物、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结构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如根据鱼类发明了潜艇,可以有效减小水的阻力,潜艇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核潜艇的动力来自核能。
18. 食物链 绿色植物 凶猛的肉食动物
【详解】生物之间像“链条”状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在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产者,一般都是绿色植物开始;直接或者间接消费生产者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生产者是植物,各种动物可统称为消费者,食物链从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9. 沙漠 热带雨林 南极
【详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它们所处的环境相适应。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酷旱的环境,经过千千万万年的演变过程,体态变了样,叶子退化了,变成了针状或刺状,这就从根本上减少了蒸腾面。香蕉植株水分含量高,叶面积大,故需水量也大,适合在雨林地区生长。生活在南极的企鹅长有厚厚的脂肪和羽毛,能够抵御严寒。
20.×
【详解】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也就是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也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在草原上,一种生物灭绝了,也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1.×
【详解】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动、植物的生存都需要养分,这些养分来自太阳、空气、水、土壤等。题目观点错误。
22.×
【详解】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动物的生存需要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一个正常的生态瓶,减少里面的植物,氧气就会变少,那么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就会增多。
23.√
【详解】独木舟在水中行驶,会受到水的阻力。大小和材料均相同的两个独木舟在同一水域内行驶,尖形船较方形的船受到水的阻力小,行驶速度快。故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24.√
【详解】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增加船的稳定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底部的宽度。渡船的底部特别宽阔,可以在行驶过程中,大大提高稳定性。
25.×
【详解】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等过程。
26.
【详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同体积的塑料块和鹅泡沫板比水轻,所以会浮在水面;同体积的橡皮泥和玻璃球比水重,所以会沉入水中。
27.使用适合的船型,加大船体,增加排水量。
【详解】载重量和船的材料、形状、体积有关。用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28.让一组绿豆种子有阳光,叫实验组;让一组绿豆种子没有阳光,叫对照组。结果两盆黄豆种子都发芽了,所以黄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详解】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让一组绿豆种子有阳光,叫实验组;让一组绿豆种子没有阳光,叫对照组。结果两盆黄豆种子都发芽了,所以黄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29.迁徙的有:家燕、大雁等:不迁徙的有:麻雀、喜鹊等。
【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有迁徙、冬眠和换毛。许多鸟类有迁徙的,还有不迁徙的,迁徙的有家燕、大雁等,不迁徙的有麻雀、喜鹊等。
30. 月季花→蚜虫→七星瓢虫 绿豆苗→蝗虫→麻雀
【分析】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详解】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在生态系统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产者,一般都是绿色植物。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肉食动物。题干中的两条食物链分别是月季花→蚜虫→七星瓢虫;绿豆苗→蝗虫→麻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