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2单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2单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5-08 08:5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2单元)
一、选择题
1.小科在野外考察时发现了一些现象,( )是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最有力的证明。
A.林荫下有很多蕨类植物
B.向阳处的柳树枝繁叶茂,阴暗处的柳树生长缓慢
C.河边的草比路边的草长得茂盛
2.帆船独有的特点是( )
A.船体巨大 B.航行平稳可控 C.利用风力航行
3.下列比较容易找到蚯蚓的是( )。
A.黄泥浆里 B.菜地里 C.沙堆里
4.我们把生态瓶中的小鱼增加到一倍,会出现什么现象( )。
A.小鱼都游到水底的沙层中
B.小角浮出水面的次数变多
C.植物生长的更好了
5.铝箔船在行驶中容易偏离方向,为了保持一定的航向,可以加装( )。
A.船桨 B.船舵 C.船舱
6.候鸟有迁徙的习性,你觉得导致迁徙最根本的原因是______。
A.食物不够 B.飞行能力强 C.气温改变
7.下图是一艘双体船,它的底部设计特别宽阔,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
A.增加载重量 B.减小水的阻力 C.增加稳定性
8.关于造船材料的选择,王华和小组同学展开了讨论。你认为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只有在水中容易上浮的材料才能用于造船
B.在水中容易上浮的材料和在水中容易下沉的材料都可以用于造船
C.将容易在水中上浮的材料和容易在水中下沉的材料拼合在一起才能用于造船
9.王华尝试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使它能漂浮在水面上。多次测试后,他发现( )。
A.将橡皮泥搓成根根长条,连接成像竹排一样的形状,可以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B.把橡皮泥做成薄薄的圆饼形,可以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C.把橡皮泥做成船形,可以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0.下列( )的橡皮泥在水中可能是浮的。
A.实心球形 B.船型 C.圆柱形
11.各种生物和周围的非生物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叫( )。
A.群落 B.食物网 C.生态系统
12.船底的龙骨结构,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下列不属于龙骨对船的作用的是( )。
A.增加船的牢固程度 B.增强船抵御风浪的能力 C.操纵船的航行方向
二、填空题
13.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 它们的需要时,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当环境改变时,生物需要 它们所在的环境来维持生存。
14.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手能感觉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 ,即物体在水中排开 叫做排开的水量。
15.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 ,轻的容易 ;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大的容易 ,体积小的容易 。
16.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 ,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 。
17.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 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 ,并释放出 。
18.船行驶的快慢与船首的形状有关系。船首 的行驶阻力小,速度比较快;船首 的行驶阻力大,速度比较慢。(填“尖”或“平”)
三、判断题
19.秋天天气渐冷,大雁和燕子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过冬,说明大雁和燕子不适应环境的变化。( )
20.测试竹筏载重量时,螺母要对称轻放。( )
21.钢铁船坚固,载重量大。( )
22.竹筏比独木舟的底部要宽,所以稳定性更好。( )
23.为了让铝箔船更稳定地漂浮在水面,我们可以将金属垫圈堆积在一起。( )
24.食物链中,既有以植物为食物的消费者,也有以动物为食物的消费者。( )
四、连线题
25.将下列船的设计方法与目的连起来。
船首呈尖形
底部宽阔平坦 减小阻力
安装有舵 提高载重量
体积造得很大 增强稳固性
龙骨设计 控制运动
分隔设计
装有动力系统
五、简答题
26.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7.选取生活在校园环境中的四种生物并画出一条它们之间的食物链。
28.北方有很多地方建造塑料大棚,能生产大量蔬菜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想一想,这些大棚需要为蔬菜正常生长提供哪些条件?
29.现代轮船的骨架和船舱等结构设计有哪些好处?
参考答案:
1.B
【详解】植物生长需要水分、阳光、空气、温度、土壤、养分等条件。
A、林荫下有很多蕨类植物,说明蕨类植物喜欢阴暗的环境,A错误;
B、向阳的柳树枝繁叶茂,暗处的柳树生长缓慢,说明植物生长需要阳光,B正确;
C、河边的草比路边的草长得茂盛,说明水分充足植物生长茂盛,C错误。
2.C
【详解】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借助它在水面上自由、方便地行驶,还可以把很多货物运送到远方。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随着船的体积越来越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船航行所需要的动力了。于是,人们逐步探索出了让船行驶的新方法,给船装上了新的动力。帆船独有的特点是利用风力航行。
3.B
【详解】蚯蚓是常见的土壤生物,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所以在菜地里容易找到蚯蚓。黄泥浆里、沙堆里都不适宜蚯蚓生存。
4.B
【详解】生态瓶由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组成,我们制作的小生态瓶要想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配比合理,不合理,就不能维持生态平衡。我们把生态瓶中的小鱼增加到一倍,那么水中的氧气不足,小角浮出水面呼吸氧气的次数变多。
5.B
【详解】小船制作需要考虑船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装上风帆的船有了动力系统,但是在行驶中容易偏离航向,可以给小船装上船舵,船舵就是用来控制船行驶方向的装置,故B选项正确。
6.C
【详解】有一些动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迁移,这种现象被称为迁徙。动物迁徙的原因,是经过长时间的进化,根据自身的繁殖和季节性因素一起促成的周期性迁徙。 寻找充足的食物,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有利于进行繁殖,都是动物迁徙的原因。导致动物迁徙最根本的原因是气温改变。
7.C
【详解】在小船的质量和制作材料相同的条件下,底面积越大的小船越稳定。渡船的船底特别宽阔,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提高船的稳定性。图中是一艘双体船,它的底部设计特别宽阔,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增大船底面积,从而增加稳定性。
8.B
【详解】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货物运到远方。
A、并不是只有在水中容易上浮的材料才能用于造船,钢铁也可用于造船,观点错误;
B、在水中容易上浮的材料和在水中容易下沉的材料都可以用于造船,观点正确;
C、并不是将容易在水中上浮的材料和容易在水中下沉的材料拼合在一起才能用于造船,可以用水中上浮的材料造船,也可以用容易在水中下沉的材料造船,也可以将容易在水中上浮的材料和容易在水中下沉的材料拼合在一起用于造船,观点错误。
9.C
【详解】用同一块橡皮泥,做成船形,浸入水中排开的水量大于重量,即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可以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将橡皮泥搓成一根根长条,连接成像竹排一样的形状和把橡皮泥做成薄薄的圆饼形,浮力小于重力,橡皮泥会沉入水底,故C正确。
10.B
【详解】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船型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所以在水中可能是浮的。
11.C
【详解】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和周围的非生物一起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非生物之间形成一种稳定和谐的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2.C
【详解】船由船舱、船舵、龙骨等多个系统组成,它们具有不同的作用。船底的龙骨结构,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不但能使船更加坚固,而且使其抗御风浪的能力大大增强,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船的龙骨结构是根据鱼的骨骼受到启发而发明的。船舵是操纵船的航行方向。故选C。
13. 满足 适应
【详解】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以使自己能够生存发展下去。
14. 浮力 水的体积
【详解】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大,它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15. 沉 浮 浮 沉
【详解】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重量和体积有关系。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16. 空气 水分
【详解】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空气,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
17. 二氧化碳 养料(或有机物) 氧气
【详解】植物的叶片是制造营养物质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能量来源。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茎输送来的水分和叶片吸收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营养物质,并且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18. 尖 平
【详解】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货物运到远方。船行驶的快慢与船首的形状有关系。船首尖的行驶阻力小,速度比较快;船首平的行驶阻力大,速度比较慢。
19.×
【详解】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要了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秋天天气渐冷,大雁和燕子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过冬,这正是大雁和燕子适应环境的变化的表现。
20.√
【详解】在研究竹筏的时候,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注意,在设计时要考虑能稳定地浮在水面上,牢固、不散架。测试竹筏载重量时,螺母要对称轻放。把螺母均匀放在竹筏两侧,竹筏稳定性更好,能够承载更多的重物。
21.√
【详解】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成正比,钢铁材料比较坚固,容易制造体积较大的船只,排水量大,受的浮力也大,能够浮在水面上,载重量大。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2.√
【详解】船的底面积影响船的稳定性,通常底面积越大,船的稳定性越好。竹筏(或木排)的底部比独木舟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3.×
【详解】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可以把船舱分隔开或增加船的底面积。所以为了让铝箔船更稳定地漂浮在水面,我们可以将金属垫圈均匀放置。
24.√
【详解】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既有以植物为食物的消费者,也有以动物为食物的消费者。
25.
【详解】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船的设计方法影响小船的性能,船首呈尖形是为了减小水中行驶的阻力;底部宽阔平坦、设计有龙骨、分隔设计是为了增强稳固性;安装有船舵、装有动力系统是为了控制运动;体积造得很大是为了提高载重量。
26.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
【详解】我们在制造小船时,不仅考虑船的材料、设计好草图、小船的形状,还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船的大小是决定船的载重量的重要指标;船的材料影响船的坚固程度;船的动力系统是影响船行驶的速度的主要原因;船舵是控制船行驶的方向的重要装置;船的外形对船受到的阻力大小影响较大。
27.草→蚜虫→瓢虫→鸟。
【详解】由食物链的概念可知:即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生活在校园环境中的四种生物是鸟、瓢虫、草、蚜虫,蚜虫吃草,瓢虫吃蚜虫,鸟吃瓢虫,这条食物链应该是:草→蚜虫→瓢虫→鸟。
28.适宜的温度、阳光、水。
【详解】北方有很多地方建造塑料大棚,能生产大量蔬菜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大棚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在冬季室外无法满足植物正常生长的环境下,温室大棚内在日光的照射下,吸收热量后逐渐积攒起来,为蔬菜提供了适宜的温度、阳光和水,形成了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
29.轮船的骨架结构可以增加船体的强度,增加牢固性,便于制造大型船只;船舱结构的设计可以增加船只的牢固性,便于分类装载货物,有利于提高船只的平衡,不至于发生侧翻。
【详解】船舶构造是由船壳、船体、骨架、甲板、船舱和上层建筑所组成。船舶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应用了仿生学,船的龙骨结构是根据鱼的骨骼受到启发而发明的。现代轮船的骨架结构可以增加船体的强度,增加牢固性,并且便于制造大型船只;船舱结构的设计不但增加船只的牢固性,而且便于分类装载货物,有利于提高船只的平衡,不至于发生侧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