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生物二模试题分类汇编: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新高考通用)
1.(2024·山西吕梁·二模)微管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是参与组成细胞骨架的蛋白质纤维。微管可以发生解聚和重新组装,纺锤丝由微管组成。一些抗癌药物(如紫杉醇)可以阻止微管的解聚和形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管维持并改变着细胞的形状,也是细胞器移动的轨道
B.微管和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均可被蛋白酶水解
C.细胞骨架也与细胞运动、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D.紫杉醇不仅能抑制癌细胞的分裂,也会抑制正常体细胞的分裂
【答案】B
【详解】A、由题意可知,微管参与组成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状并控制细胞运动是细胞骨架最显著的作用,因此微管维持并改变着细胞的形状,也是细胞器移动的轨道,A正确;
B、微管的基本支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可被蛋白酶水解;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不能被蛋白酶水解,B错误;
C、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另外对于细胞正常形态的维持也有重要作用,C正确;
D、紫杉醇通过阻止微管的解聚和重新组装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其对正常细胞的增殖也有抑制作用,D正确。
故选B。
2.(2024·山西运城·二模)线粒体的外膜含40%的脂类和60%的蛋白质,具有孔蛋白构成的亲水通道,允许分子量5KD(1KD=1000D)以下的分子通过,1KD以下的分子可自由通过。丙酮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只有90D,丙酮酸利用H+浓度梯度同向协同运输通过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中的H+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不断泵至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下列有关推测错误的是( )
A.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外膜的速率与丙酮酸的浓度呈正相关
B.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丙酮酸浓度低于线粒体基质侧浓度
C.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氢离子浓度低于线粒体基质侧浓度
D.线粒体基质侧氢离子进入内外膜间隙时会发生质子泵的磷酸化
【答案】C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丙酮酸自由通过线粒体外膜进入线粒体内外膜间隙,自由扩散的速率与被运输物质的浓度呈正相关,A正确;
BC、根据题干信息,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丙酮酸浓度低于线粒体基质侧,其进入线粒体基质由氢离子的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驱动,属于主动运输,同时说明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氢离子的浓度高于线粒体基质侧,B
正确、C错误;
D、线粒体基质侧氢离子通过质子泵进入内外膜间隙时,质子泵发生磷酸化被激活,D正确。
故选C。
3.(2024·山东聊城·二模)真核细胞内质网和线粒体外膜之间有四种关键蛋白构成的衔接点,去除该结构中的任何一种蛋白质都将导致衔接点分解,并引发内质网和线粒体之间磷脂、Ca2+等物质的交换速率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高倍镜才能清楚观察到内质网和线粒体之间的衔接点
B.衔接点可能与线粒体膜生成及生物膜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C.衔接点可正确引导内质网中的葡萄糖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
D.高尔基体与内质网之间也是以衔接点建立结构与功能的联系
【答案】B
【详解】A、用电子显微镜才能清楚观察到内质网和线粒体之间的衔接点,A错误;
B、依题意可知,衔接点能使线粒体和内质网在功能上相互影响,因此衔接点可能与线粒体膜生成及生物膜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关,B正确;
C、葡萄糖不会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因为线粒体内无分解葡萄糖的酶,C错误;
D、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的联系依赖于囊泡,D错误。
故选B。
4.(2024·河北邢台·二模)某同学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念对细胞的结构及功能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代谢旺盛的大肠杆菌核孔增多,细胞核体积增大
B.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有利于在细胞分裂中移动并分配
C.溶酶体膜富含高度糖基化的蛋白质,有利于合成、储存多种水解酶
D.叶绿体和线粒体内合成ATP的过程均在膜结构上完成
【答案】B
【详解】A、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无核孔,A错误;
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呈高度螺旋化状态,有利于纺锤丝(星射线)的附着和牵引,并使染色体精确的平均分配,B正确;
C、蛋白质的合成在核糖体上,而非溶酶体中,C错误;
D、线粒体基质中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有ATP的合成,D错误。
故选B。
5.(2024·青海西宁·二模)下列关于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真核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
B.中心体和细胞骨架都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C.动物细胞溶酶体中含有的水解酶能分解损伤的细胞器
D.细胞器均属于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相连
【答案】D
【详解】A、真核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的质量大小不同,可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真核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A正确;
B、中心体和细胞骨架都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B正确;
C、动物细胞溶酶体中含有的水解酶能分解损伤的细胞器,C正确;
D、生物膜系统指的是细胞中所有的生物膜,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核糖体、中心体无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D错误。
故选D。
6.(2024·重庆·二模)如图所示为人体肺泡结构,Ⅱ型细胞主要负责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含有部分脂质和蛋白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避免肺泡坍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气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肺泡腔进入红细胞
B.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内的种类完全不同
C.Ⅱ型细胞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需要消耗能量
D.Ⅰ型细胞的特殊扁平形态的构建与细胞骨架有关
【答案】B
【详解】A、气体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即氧气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肺泡腔进入红细胞,A正确;
B、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基因表达有差异,有相同,故转录出来的mRNA不完全相同,B错误;
C、Ⅱ型细胞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中有蛋白质,是消耗能量的胞吐方式,C正确;
D、Ⅰ型细胞的形态构建要依赖细胞骨架,D正确。
故选B。
7.(2024·辽宁沈阳·二模)痢疾内变形虫无线粒体,能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并通过胞吞“吃掉”肠壁组织,引起阿米巴痢疾。下列针对痢疾内变形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吃掉”的肠壁组织被溶菌酶降解
C.细胞呼吸产生的NADH大量积累在细胞质基质
D.可通过荧光标记法研究其吞噬肠壁细胞的过程
【答案】D
【详解】A、痢疾内变形虫是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错误;
B、溶菌酶的作用是破坏细菌细胞壁,肠壁组织没有细胞壁,B错误;
C、痢疾内变形虫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但细胞呼吸产生的NADH不会大量积累, 会与丙酮酸反应产生乳酸而被消耗,C错误;
D、痢疾内变形虫能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并通过胞吞“吃掉”肠壁组织,故可通过荧光标记法研究其吞噬肠壁细胞的过程,D正确。
故选D。
8.(2024·安徽·二模)细胞核的核膜常常在某些部位相互融合,形成的环状开口称为核孔。核孔复合体镶嵌在核孔上,主要由蛋白质构成,整个结构在演化上是高度保守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能够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B.核孔复合体蛋白基因开始表达,说明该细胞发生了分化
C.核孔能够实现核质之间信息交流和有关物质的频繁交换
D.核孔复合体演化的高度保守性表明生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答案】B
【详解】A、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在前期消失,在末期重新出现,能够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A正确;
B、如果某个细胞表达了核孔复合体蛋白基因,只能说明细胞核结构已形成,但不能说明已经完成了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B错误;
C、核孔能够实现核质之间信息交流和有关物质的频繁交换,核孔控制物质进出具有选择性,C正确;
D、核孔复合体演化的高度保守性从分子水平上表明了当今生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D正确。
故选B。
9.(2024·河北石家庄·二模)在细胞内,许多由膜构成的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着“货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囊泡可来自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B.囊泡的运输依赖于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细胞骨架
C.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
D.囊泡将细胞内所有结构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
【答案】B
【详解】A、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因此囊泡不可能来自核糖体,A错误;
B、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细胞骨架能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
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据此可推测,囊泡的运输依赖于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细胞骨架,B正确;
C、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膜的流动性,C错误;
D、囊泡通过膜融合在细胞器之间以及和细胞膜之间来回穿梭,因而能说明细胞内所有的膜结构可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D错误。
故选B。
10.(2024·陕西·二模)将变形虫切割为有核和无核两部分,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有核部分恢复了原来的完整结构,并且还能增殖,而无核部分则退化消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结果能够说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B.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变形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完整的细胞
C.变形虫无核部分因失去细胞核,无法进行核质间的物质交换
D.变形虫有核部分含有核DNA,能够控制有核部分的结构修复
【答案】A
【详解】A、变形虫有核部分恢复了原来的完整结构,并且还能增殖,说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A错误;
B、有核部分恢复了原来的完整结构,并且还能增殖,而无核部分退化消失,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完整结构,更不能增殖,能够说明变形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完整的细胞,B正确;
C、细胞核的核膜上有核孔,核孔与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有关,变形虫无核部分因失去细胞核,无法进行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正确;
D、变形虫有核部分含有遗传物质核DNA,一段时间恢复了原来的完整结构,而无核部分退化消失,说明核DNA能够控制有核部分的结构修复,D正确。
故选A。
11.(2024·山西临汾·二模)淡水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大量繁殖,产生水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蓝细菌没有线粒体,通过无氧呼吸氧化分解葡萄糖释放能量
B.蓝细菌和绿藻生命的核心元素都是碳,细胞中核酸、多糖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C.蓝细菌和绿藻细胞都含有核糖体,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D.大量的有机物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蓝细菌和绿藻吸收有机物大量繁殖
【答案】B
【详解】A、蓝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
B、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蓝细菌和绿藻生命的核心元素都是碳,细胞中的核酸、多糖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B正确;
C、蓝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核仁,故蓝细菌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C错误;
D、N、P含量的增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蓝细菌和绿藻吸收N、P等无机盐导致大量繁殖,D错误。
故选B。
12.(2024·广东·二模)气孔是水分和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通道,由叶片表皮上的保卫细胞环绕而成。保卫细胞失水会导致气孔关闭,吸水会导致气孔开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气孔开放的原因是保卫细胞外侧壁的伸缩性大于内侧壁
B.图乙气孔关闭至保卫细胞液泡体积不变时,水分子不再进出细胞
C.当气孔开启足够大时,保卫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仍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D.当光照逐渐增强时,保卫细胞的细胞液内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可导致气孔开放
【答案】B
【详解】A、图甲气孔开放的原因是保卫细胞吸水,细胞壁向外伸展,保卫细胞外壁的伸缩性大于内侧壁,A正确;
B、图乙气孔关闭至保卫细胞液泡体积不变时保卫细胞与外界溶液渗透压相等,水分子进出达到平衡,B错误;
C、当气孔开启足够大时,保卫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受细胞壁限制,不能继续吸水,C正确;
D、当光照逐渐增强时,保卫细胞的细胞液内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细胞液浓度增大,吸水能力增强,可导致气孔开放,D正确。
故选B。
13.(2024高三下·四川二模)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C.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答案】B
【详解】A、无论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细胞膜都具有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
B、原核细胞发生有氧呼吸但不在线粒体,真核细胞发生有氧呼吸主要在线粒体,B正确;
C、原核细胞不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一定是DNA,C错误;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都能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D错误。
故选B。
14.(2024·广东·二模)关于细胞膜、细胞核和叶绿体三种结构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B.构成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酸双分子层
C.膜的外表面都有糖被
D.共同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答案】D
10.A、线粒体膜、细胞核和叶绿体的膜均为双层膜,细胞膜不具有双层膜,A错误;
B、构成细胞中生物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B错误;
C、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被,而细胞核和叶绿体膜的外表面没有糖被,C错误;
D、细胞膜、细胞核和叶绿体均具有膜结构,它们的膜结构共同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D正确。
故选D。
15.(2024·福建·二模)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B.细胞生长、细胞融合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C.细胞膜两侧离子浓度差的维持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答案】A
【详解】A、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胆碱等组成的,不含胆固醇,A错误;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生长、细胞融合的过程都依赖于膜的流动性,故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B正确;
C、离子运输一般是逆浓度梯度进行,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并消耗能量,通过主动运输实现,C正确;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通常是糖蛋白)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正确。
故选A。
16.(2024·南宁·二模)高尔基体膜上的RS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RS的蛋白质,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通过囊泡运输的方式将错误转运到高尔基体的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并释放。RS受体与RS的结合能力随pH升高而减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消化酶和抗体都属于该类蛋白
B.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的过程消耗ATP
C.RS功能的缺失可能会使高尔基体内该类蛋白的含量增加
D.高尔基体内RS受体所在区域的pH比内质网的pH低
【答案】A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结论,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将错误转运至高尔基体的蛋白质运回内质网,即这些蛋白质不应该运输至高尔基体,而消化酶和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需要运输至高尔基体并发送至细胞外,所以消化酶和抗体不属于该类蛋白,A错误;
B、该类蛋白以囊泡的形式运回内质网,需要消耗ATP,B正确;
C、通过题干可以得出结论“RS 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 RS 的蛋白质,通过囊泡运输的方式将错误转运到高尔基体的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并释放”,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如果RS 功能的缺失,则受体不能和错误的蛋白质结合,并运回内质网,因此能会使高尔基体内该类蛋白的含量增加,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RS 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 RS 的蛋白质,RS 受体与 RS 的结合能力随 pH 升高而减弱”,如果高尔基体内 RS 受体所在区域的 pH 比内质网的 pH 高,则结合能力减弱,所以可以推测高尔基体内 RS 受体所在区域的 pH 比内质网的 pH 低,D正确。
17.(2024·湖南·二模)在进行“观察叶绿体”的活动中,先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预处理培养,然后进行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不需要染色
B.黑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制作临时装片时不需切片
C.预处理可增加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便于观察
D.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中的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答案】A
【详解】A、叶绿体呈现绿色,用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到,因此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不需要染色,A正确;
B、黑藻是一种多细胞藻类,其叶片是由单层细胞组成,可以直接用叶片制作成临时装片,B错误;
C、先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预处理培养,有利于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保持细胞的活性,更有利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C错误;
D、叶绿体中的基粒和类囊体,属于亚显微结构,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D错误。
故选A。
18.(2024·广东湛江·二模)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放于某种无机盐溶液中,其质壁分离程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t1时刻与t3时刻的洋葱外表皮细胞中的溶质含量相等
B.t2时刻,洋葱外表皮细胞开始吸收溶液中的无机盐离子
C.在实验过程中,洋葱外表皮细胞液泡的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D.t4时刻之后,洋葱外表皮细胞继续吸水直至细胞涨破
【答案】C
【分析】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细胞质壁分离程度越大,细胞液浓度越高,细胞吸水力越大。
【详解】A、图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后的复原,其中溶质进入细胞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大,从而吸收水分,因此t3时刻的洋葱外表皮细胞中的溶质含量多于t1时刻的,A错误;
B、t2时刻细胞开始发生复原,所以在这之前,洋葱外表皮细胞已经开始吸收溶液中的无机盐离子,B错误;
C、该实验过程中,细胞先失水,然后吸水,所以洋葱外表皮细胞液泡的颜色先变深后变浅,C正确;
D、洋葱细胞具有细胞壁,不会吸水涨破,D错误。
故选C。
19.(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二模)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包膜结构可能来源于病毒所在的宿主细胞
B.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结构的形成可能与细胞骨架有关
C.细胞膜上的磷脂形成双分子层,是水溶性分子跨膜的屏障
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是对称分布的,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等功能有关
【答案】D
【详解】A、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外侧有一层包膜,该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A正确;
B、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细胞的形态等,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结构是微丝及相关结合蛋白共同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其形成可能与细胞骨架有关,B正确;
C、磷脂分子一端为亲水的头,两个脂肪酸一端为疏水的尾,细胞膜上的磷脂形成双分子层,亲水头部朝外,尾尾相对且朝内,是水溶性分子跨膜的屏障,C正确;
D、蛋白质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而糖类分子在细胞膜的外侧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所以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是不对称分布的,D错误。
故选D。
20.(2024·广东佛山·二模)溶酶体内的pH比细胞质基质的pH低,这有利于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发挥作用。溶酶体与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关系密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膜两侧H+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来维持的
B.溶酶体破裂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性增强
C.营养缺乏时细胞可以通过自噬获得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D.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答案】B
【分析】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
【详解】A、溶酶体内的pH比细胞质基质的pH低,细胞质基质中的H+通过主动运输运入溶酶体内部,因此溶酶体膜两侧H+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来维持的,A正确;
B、由于细胞质基质的pH高于溶酶体,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性会降低或失活,B错误;
CD、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这就是细胞自噬,营养物质缺乏时,细胞可通过加强自噬作用降解非必需物质、产生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所需物质来维持基本生存,但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CD正确。
故选B。
21.(2024·湖南·二模)胃壁细胞上的H+-K+-ATP酶是一种质子泵,它不断将胃壁细胞内的 运输到膜外胃腔中,空腹时胃壁细胞分泌到胃腔中的H 过多易引起胃溃疡。奥美拉唑对胃溃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特异性地作用于胃壁细胞的质子泵,使其失去活性,从而高效抑制胃酸分泌,直到新的质子泵产生,胃壁细胞才能恢复泌酸功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H+、K+的跨膜运输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质子泵的功能是运输和催化
C.奥美拉唑可能通过改变H+-K+-ATP酶的结构抑制其活性
D.奥美拉唑抑制质子泵活性会导致胃壁细胞中 ATP 大量积累
【答案】D
【分析】据图分析,H+-K+-ATP酶能将钾离子转运到胃壁细胞内,将氢离子运出胃壁细胞,K+和Cl-通过通道蛋白运出胃壁细胞。
【详解】A、图中H+、K+的跨膜运输必须借助转运蛋白,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A正确;
B、质子泵既可以介导H+、K+的跨膜运输,又可以催化ATP的水解,B正确;
C、奥美拉唑可能通过改变H+-K+-ATP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从而高效抑制胃酸分泌,C正确;
D、ATP与ADP在细胞中的转化是时刻不停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ATP在细胞中不会大量积累,D错误。
故选D。
22.(2024·福建·二模)外泌体是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的包含复杂RNA和蛋白质的小囊泡,其主要来源于细胞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囊泡体,经多囊泡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外泌体具有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细胞迁移、细胞分化、细胞通讯等多种功能。肿瘤来源的外泌体还可导致大量新生血管的生成,促进肿瘤的生长与侵袭。下列有关外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泌体是一种分泌到细胞外的小囊泡,囊泡内的物质合成均需要核糖体参与
B.多囊泡体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膜的流动性,此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C.外泌体可以是T淋巴细胞产生的,小囊泡中可能包含抗体
D.具有通讯作用的外泌体内含有信号分子,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
【答案】B
【详解】A、由题可知,外泌体内的物质包括RNA和蛋白质,RNA的合成不需要核糖体参与,A错误;
B、多囊泡体膜与细胞膜的融合是胞吐过程,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C、外泌体主要来源于细胞内溶酶体,抗体的合成与分泌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参与,而溶酶体内不含有抗体,因此小囊泡中不可能包含抗体,C错误;
D、由题可知,具有通讯作用的外泌体含有信号分子,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D错误。
故选B。
23.(2024·枣庄·二模)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分离动物细胞的细胞器时,需要先用胰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破坏细胞膜
B.离心速率较低时,能够让较小的颗粒沉降,改变离心速率可分离不同细胞器
C.将酵母菌破碎后离心得到的沉淀物,向其中加入葡萄糖一定会得到H2O和CO2
D.将菠菜研磨液在一定转速下离心得到上清液,向其中加入冷酒精可以粗提取DNA
【答案】D
【分析】分离细胞器的原理:由于不同细胞器的比重不同,采用差速离心法,低速率大颗粒沉降,小颗粒在上清液,取上清液高速率离心,沉降小颗粒。
【详解】A、分离动物细胞的细胞器,要先将细胞膜破坏,可采用吸水涨破的方法,用胰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只能水细胞膜中的蛋白质,A错误;
B、由于不同细胞器的比重不同,采用差速离心法,低速率大颗粒沉降,小颗粒在上清液,取上清液高速率离心,沉降小颗粒,B错误;
C、将酵母菌破碎后离心得到的沉淀物,其沉淀物主要含有线粒体等细胞器以及细胞核,能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其底物是丙酮酸,所以向其中加入葡萄糖后一定不会得到H2O和CO2,C错误;
D、将菠菜研磨液在一定转速下离心得到上清液,DNA不溶于冷酒精,向其中加入冷酒精可以粗提取DNA,D正确。
故选D。
24.(2024·湖南岳阳·二模)α-突触核蛋白(a-syn)存在于内质网线粒体相关膜(MAM)中,研究α-syn/A53T突变体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内质网线粒体相关膜(MAM)的影响,发现过表达α-syn/A53T突变体可以导致MAM的数量显著减少,线粒体变为短棒状、球状,并在神经细胞内出现线粒体空泡以及自噬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α-syn/A53T突变体可破坏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MAM并导致线粒体结构异常
B.观察MAM数量的变化必须用高倍镜,低倍镜观察不到该结构
C.α-syn/A53T突变可能导致线粒体结构功能障碍并进一步引发细胞坏死
D.构建过表达α-syn/A53T突变基因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需诱导基因突变实现
【答案】A
【详解】A、依据题干信息,过表达α-syn/A53T突变体可以导致MAM的数量显著减少,并且线粒体的形态发生改变,表明突变体会对MAM造成破坏并影响线粒体的结构,A正确;
B、虽然MAM是亚细胞结构,通常需要使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但并不意味着低倍镜完全观察不到与MAM数量变化相关的某些效应,在光学显微镜下,如果MAM数量的变化足够大,可能也能观察一些间接的现象,比如,线粒体的形态变化,B错误;
C、依据题干信息,α-syn/A53T突变体可以导致线粒体在神经细胞内出现线粒体空泡以及自噬体,这通常是细胞应对应激情况情况的标志。若线粒体的功能严重受损,可能会导致细胞能量代谢失常,引发细胞死亡,包括坏死在内,但题干并没有提到细胞坏死的直接证据,所以无法确定,C错误;
D、构建过表达α-syn/A53T突变基因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具有目的性,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该细胞的形成,不是通过基因突变实现的,D错误。
故选A。
25.(2024·广东韶关·二模)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降解后再利用,这就是细胞自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的细胞自噬需要溶酶体参与
B.营养缺乏条件下,细胞自噬可能会加强
C.细胞自噬缺陷不利于维持其内部环境的稳定
D.与细胞凋亡不同,细胞自噬是由基因决定的
【答案】D
【分析】细胞自噬与细胞凋亡的对比:细胞自噬通过溶酶体释放水解酶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结构或物质;细胞凋亡受细胞自身基因的调控,主动结束生命。
【详解】A、溶酶体内有多种水解酶,因此动物细胞的细胞自噬需要溶酶体参与,A正确;
B、营养缺乏条件下,细胞自噬可能会加强,从而产生一定的营养物质供给自身需求,B正确;
C、细胞自噬对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有利,但细胞自噬缺陷不利于维持其内部环境的稳定,C正确;
D、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都是由基因决定的,D错误。
故选D。2024年高考生物二模试题分类汇编: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新高考通用)
1.(2024·山西吕梁·二模)微管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是参与组成细胞骨架的蛋白质纤维。微管可以发生解聚和重新组装,纺锤丝由微管组成。一些抗癌药物(如紫杉醇)可以阻止微管的解聚和形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管维持并改变着细胞的形状,也是细胞器移动的轨道
B.微管和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均可被蛋白酶水解
C.细胞骨架也与细胞运动、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D.紫杉醇不仅能抑制癌细胞的分裂,也会抑制正常体细胞的分裂
2.(2024·山西运城·二模)线粒体的外膜含40%的脂类和60%的蛋白质,具有孔蛋白构成的亲水通道,允许分子量5KD(1KD=1000D)以下的分子通过,1KD以下的分子可自由通过。丙酮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只有90D,丙酮酸利用H+浓度梯度同向协同运输通过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中的H+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不断泵至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下列有关推测错误的是( )
A.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外膜的速率与丙酮酸的浓度呈正相关
B.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丙酮酸浓度低于线粒体基质侧浓度
C.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氢离子浓度低于线粒体基质侧浓度
D.线粒体基质侧氢离子进入内外膜间隙时会发生质子泵的磷酸化
3.(2024·山东聊城·二模)真核细胞内质网和线粒体外膜之间有四种关键蛋白构成的衔接点,去除该结构中的任何一种蛋白质都将导致衔接点分解,并引发内质网和线粒体之间磷脂、Ca2+等物质的交换速率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高倍镜才能清楚观察到内质网和线粒体之间的衔接点
B.衔接点可能与线粒体膜生成及生物膜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C.衔接点可正确引导内质网中的葡萄糖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
D.高尔基体与内质网之间也是以衔接点建立结构与功能的联系
4.(2024·河北邢台·二模)某同学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念对细胞的结构及功能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代谢旺盛的大肠杆菌核孔增多,细胞核体积增大
B.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有利于在细胞分裂中移动并分配
C.溶酶体膜富含高度糖基化的蛋白质,有利于合成、储存多种水解酶
D.叶绿体和线粒体内合成ATP的过程均在膜结构上完成
5.(2024·青海西宁·二模)下列关于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真核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
B.中心体和细胞骨架都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C.动物细胞溶酶体中含有的水解酶能分解损伤的细胞器
D.细胞器均属于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相连
6.(2024·重庆·二模)如图所示为人体肺泡结构,Ⅱ型细胞主要负责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含有部分脂质和蛋白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避免肺泡坍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气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肺泡腔进入红细胞
B.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内的种类完全不同
C.Ⅱ型细胞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需要消耗能量
D.Ⅰ型细胞的特殊扁平形态的构建与细胞骨架有关
7.(2024·辽宁沈阳·二模)痢疾内变形虫无线粒体,能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并通过胞吞“吃掉”肠壁组织,引起阿米巴痢疾。下列针对痢疾内变形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吃掉”的肠壁组织被溶菌酶降解
C.细胞呼吸产生的NADH大量积累在细胞质基质
D.可通过荧光标记法研究其吞噬肠壁细胞的过程
8.(2024·安徽·二模)细胞核的核膜常常在某些部位相互融合,形成的环状开口称为核孔。核孔复合体镶嵌在核孔上,主要由蛋白质构成,整个结构在演化上是高度保守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能够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B.核孔复合体蛋白基因开始表达,说明该细胞发生了分化
C.核孔能够实现核质之间信息交流和有关物质的频繁交换
D.核孔复合体演化的高度保守性表明生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9.(2024·河北石家庄·二模)在细胞内,许多由膜构成的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着“货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囊泡可来自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B.囊泡的运输依赖于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细胞骨架
C.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
D.囊泡将细胞内所有结构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
10.(2024·陕西·二模)将变形虫切割为有核和无核两部分,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有核部分恢复了原来的完整结构,并且还能增殖,而无核部分则退化消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结果能够说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B.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变形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完整的细胞
C.变形虫无核部分因失去细胞核,无法进行核质间的物质交换
D.变形虫有核部分含有核DNA,能够控制有核部分的结构修复
11.(2024·山西临汾·二模)淡水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大量繁殖,产生水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蓝细菌没有线粒体,通过无氧呼吸氧化分解葡萄糖释放能量
B.蓝细菌和绿藻生命的核心元素都是碳,细胞中核酸、多糖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C.蓝细菌和绿藻细胞都含有核糖体,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D.大量的有机物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蓝细菌和绿藻吸收有机物大量繁殖
12.(2024·广东·二模)气孔是水分和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通道,由叶片表皮上的保卫细胞环绕而成。保卫细胞失水会导致气孔关闭,吸水会导致气孔开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气孔开放的原因是保卫细胞外侧壁的伸缩性大于内侧壁
B.图乙气孔关闭至保卫细胞液泡体积不变时,水分子不再进出细胞
C.当气孔开启足够大时,保卫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仍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D.当光照逐渐增强时,保卫细胞的细胞液内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可导致气孔开放
13.(2024高三下·四川二模)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C.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14.(2024·广东·二模)关于细胞膜、细胞核和叶绿体三种结构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B.构成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酸双分子层
C.膜的外表面都有糖被
D.共同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5.(2024·福建·二模)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B.细胞生长、细胞融合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C.细胞膜两侧离子浓度差的维持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16.(2024·南宁·二模)高尔基体膜上的RS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RS的蛋白质,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通过囊泡运输的方式将错误转运到高尔基体的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并释放。RS受体与RS的结合能力随pH升高而减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消化酶和抗体都属于该类蛋白
B.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的过程消耗ATP
C.RS功能的缺失可能会使高尔基体内该类蛋白的含量增加
D.高尔基体内RS受体所在区域的pH比内质网的pH低
17.(2024·湖南·二模)在进行“观察叶绿体”的活动中,先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预处理培养,然后进行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不需要染色
B.黑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制作临时装片时不需切片
C.预处理可增加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便于观察
D.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中的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
18.(2024·广东湛江·二模)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放于某种无机盐溶液中,其质壁分离程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t1时刻与t3时刻的洋葱外表皮细胞中的溶质含量相等
B.t2时刻,洋葱外表皮细胞开始吸收溶液中的无机盐离子
C.在实验过程中,洋葱外表皮细胞液泡的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D.t4时刻之后,洋葱外表皮细胞继续吸水直至细胞涨破
19.(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二模)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包膜结构可能来源于病毒所在的宿主细胞
B.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结构的形成可能与细胞骨架有关
C.细胞膜上的磷脂形成双分子层,是水溶性分子跨膜的屏障
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是对称分布的,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等功能有关
20.(2024·广东佛山·二模)溶酶体内的pH比细胞质基质的pH低,这有利于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发挥作用。溶酶体与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关系密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膜两侧H+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来维持的
B.溶酶体破裂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性增强
C.营养缺乏时细胞可以通过自噬获得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D.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21.(2024·湖南·二模)胃壁细胞上的H+-K+-ATP酶是一种质子泵,它不断将胃壁细胞内的 运输到膜外胃腔中,空腹时胃壁细胞分泌到胃腔中的H 过多易引起胃溃疡。奥美拉唑对胃溃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特异性地作用于胃壁细胞的质子泵,使其失去活性,从而高效抑制胃酸分泌,直到新的质子泵产生,胃壁细胞才能恢复泌酸功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H+、K+的跨膜运输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质子泵的功能是运输和催化
C.奥美拉唑可能通过改变H+-K+-ATP酶的结构抑制其活性
D.奥美拉唑抑制质子泵活性会导致胃壁细胞中 ATP 大量积累
22.(2024·福建·二模)外泌体是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的包含复杂RNA和蛋白质的小囊泡,其主要来源于细胞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囊泡体,经多囊泡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外泌体具有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细胞迁移、细胞分化、细胞通讯等多种功能。肿瘤来源的外泌体还可导致大量新生血管的生成,促进肿瘤的生长与侵袭。下列有关外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泌体是一种分泌到细胞外的小囊泡,囊泡内的物质合成均需要核糖体参与
B.多囊泡体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膜的流动性,此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C.外泌体可以是T淋巴细胞产生的,小囊泡中可能包含抗体
D.具有通讯作用的外泌体内含有信号分子,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
23.(2024·枣庄·二模)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分离动物细胞的细胞器时,需要先用胰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破坏细胞膜
B.离心速率较低时,能够让较小的颗粒沉降,改变离心速率可分离不同细胞器
C.将酵母菌破碎后离心得到的沉淀物,向其中加入葡萄糖一定会得到H2O和CO2
D.将菠菜研磨液在一定转速下离心得到上清液,向其中加入冷酒精可以粗提取DNA
24.(2024·湖南岳阳·二模)α-突触核蛋白(a-syn)存在于内质网线粒体相关膜(MAM)中,研究α-syn/A53T突变体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内质网线粒体相关膜(MAM)的影响,发现过表达α-syn/A53T突变体可以导致MAM的数量显著减少,线粒体变为短棒状、球状,并在神经细胞内出现线粒体空泡以及自噬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α-syn/A53T突变体可破坏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MAM并导致线粒体结构异常
B.观察MAM数量的变化必须用高倍镜,低倍镜观察不到该结构
C.α-syn/A53T突变可能导致线粒体结构功能障碍并进一步引发细胞坏死
D.构建过表达α-syn/A53T突变基因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需诱导基因突变实现
25.(2024·广东韶关·二模)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降解后再利用,这就是细胞自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的细胞自噬需要溶酶体参与
B.营养缺乏条件下,细胞自噬可能会加强
C.细胞自噬缺陷不利于维持其内部环境的稳定
D.与细胞凋亡不同,细胞自噬是由基因决定的